:::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閩語歷史層次分析與相關音變探討
作者:杜佳倫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a-Lun T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秀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閩語歷史音韻層次分析語言接觸層次疊置與競爭語音變化與變異Minhistorical phonologystrata analysislanguage contactstrata and competitionsound change and vari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7
閩語是歷史層次疊積相當豐富的漢語方言,本文主要運用內部分析、方言比較與音韻系統檢視等方法,詳細辨析閩語的歷史層次分布,同時探究各次方言的層次疊置與音變現象的交互影響,以建立閩語各次方言的歷史層次對應關係,在明辨各歷史層次的系統特色後,進而推論各層次的歷史時間或地域來源。
本文第一章為緒論;第二章介紹閩語的地理分布,以及主要次方言閩南、閩東、閩北等區的音韻特點,並且強調閩語多重來源的實際形成歷史。第三章進行閩語韻讀的歷史層次分析,依據音讀特點與音韻關係截然有別的分層表現,我們認為閩語的韻讀系統在歷史分層上至少需要分為四項層次:唐宋文讀層、南朝江東層、晉代北方層以及上古層,其中南朝江東層與晉代北方層的地域差異性多過於時代變異性。第四章則進行閩語聲母與聲調的歷史層次分析,依據古全濁聲類的音讀表現,閩語的聲母系統在歷史分層上至少也需要分為四項層次:唐宋文讀層、江東層、北方層以及非漢語干擾層,其中北方層有部分古聲類帶有明顯的上古特色,其歷史時間可以上推至西晉以前,不完全等同於韻讀系統的晉代北方層;此外,古閩越語的母語使用者在學習古漢語時,依其音韻習性進行一系列的音韻調整改讀,遂形成具有系統特色的非漢語干擾層;由於閩北的古濁聲類保有複雜的多重層次異讀,與聲母音讀密切相關的聲調層次也就非常豐富,大致也能分為四項相應的聲調層次,然而相對於此,閩南、閩東由於古濁聲類沒有複雜的音讀差異,也就沒有豐富的層次差異,唯在濁母上聲與去聲部分有重要的層次表現;第五章著重討論語言接觸、層次疊置、語音變化與變異的交互作用,除了各類音變導致層次音讀的變動,更從不一樣的角度切入探究層次競爭所引發的音讀變化與結構重整;第六章總結本論文的重要研究成果,並且延伸思考在此研究基礎之上可以深入拓展的研究方向。
Min is the Chinese dialect which is full of rich strata.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 applies the methods of internal analysis; cross-dialectal comparison; and a survey of phonologic systems to differentiate the diachronic strata of Min. Furthermore, the author also clarifie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iachronic strata and sound changes. Based on the distinguishing phon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every stratum and the reference to the relevant historical phonologic study, the probability of when every stratum was formed is discussed, as well as where every stratum probably originated.
Chapter one is an introduction to this study. Chapter two introduce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Min and the phon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southern Min, eastern Min and northern Min. Additionally, emphasis is placed on the actual history of Min combining multiple sources. Chapters three and four carry out the diachronic strata analysis of Min finals, initials and tones.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1) There are four strata of Min finals: the Tang-Song literary stratum; the Southern-dynasties jiang-tong stratum; the Jin northern stratum; and the archaic stratum. (2) There are four strata of Min initials as well: the Tang-Song literary stratum; the jiang-tong stratum; the northern stratum; and the one resulting from substratum interference. The northern stratum of Min initials could be traced back a time earlier than Jin. (3) It is very critical to differentiate the interference through shifting from the Min-Yue language to the archaic Chinese which spread to Min with the immigrants in Qin-Han. In chapter five clarifications are mad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language contact, the diachronic strata and sound changes or vari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contact-induced sound changes and variation, the argument is made that the strata competition with a longer time period would result in systematic sound changes and structural integration. Finally, chapter six concludes this study and suggests prospective areas of further study.
一、方言語料
Douglas, Carstairs 1873.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廈英大辭典)Taipei, Taiwan, R.O.C : SMC Publishing Inc.(1990)
方榮和. 1998.《漳浦縣志》(方言志部分)。北京:方志出版社。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 2003.《漢語方音字彙》。北京:語文出版社。
古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7.《古田縣志》(方言志部分)。北京:中華書局。
平田昌司主编. 1998.《徽州方言研究》。東京:好文出版社。
永泰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2.《永泰縣志》(方言志部分)。北京:新華出版社。
李如龍、潘渭水. 1998.《建甌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如龍. 2001.《福建縣市方言志12種》。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李如龍等. 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沙平. 1999.〈福建省寧德方言同音字匯〉,《方言》4:282-295。
周寧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3.《周寧縣志》(方言志部分)。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林倫倫、陳小楓. 1996.《廣東閩方言語音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林倫倫. 1996.《澄海方言研究》。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
林連通(主編). 1993.《泉州市方言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寒生. 2002.《閩東方言詞彙語法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
建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1994.《建甌縣志》(方言志部分)。北京:中華書局。
政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4.《政和縣志》(方言志部分)。北京:中華書局。
洪惟仁(編). 1993a.《泉州方言韻書三種》。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洪惟仁(編). 1993b.《漳州方言韻書三種》。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秋谷裕幸. 1993.〈閩北語松溪方言同音字表〉,《中國語學研究‧開篇》11:51-67。
秋谷裕幸. 2004.〈福建石陂方言音系〉,《方言》1:76-91。
秋谷裕幸. 2008.《閩北區三縣市方言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柘榮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5.《柘榮縣志》(方言志部分)。北京:中華書局。
馬重奇. 1993.〈漳州方言同音字匯〉,《方言》3:199-217。
張振興. 1992.《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曹志耘等著. 2000.《吳語處衢方言研究》。東京:好文出版社。
陳章太、李如龍. 1991.《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澤平. 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雲惟利. 1987.《海南方言》。香港:三聯書店。
順昌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4.《順昌縣志》(方言志部分)。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
馮愛珍. 1993.《福清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馮愛珍. 1998.《福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董同龢. 1959.〈四個閩南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30:729-1042。new window
壽寧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2.《壽寧縣志》(方言志部分)。廈門:鷺江出版社。
寧德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5.《寧德市志》(方言志部分)。福州:中華書局。
福安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9.《福安市志》(方言志部分)。北京:方志出版社。
福清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1994.《福清市志》(方言志部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劉新中. 2006.《海南閩語的語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蔡俊明. 1976.《潮語詞典》。台北:周法高發行。
羅志海. 2000.《海豐方言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

二、論文著述
Chen, Baoya (陳保亞). 2006. On Stratifying Sound Correspondence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4.2:192-200.
Chen, Matthew & William S-Y Wang. 1975. Sound change: actu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Language. 51.2: 255-281.
Egerod, Soren (易家樂). 1976. Tonal Splits in 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4:108-111.
Fox, Anthony. 1995. Linguistic reconstruction :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shimoto, Oi-Kan Yue (余藹芹). 1976. Substratum in Southern Chinese ── The Tai connection. Computational Analyses of Asian & African Languages. 6: 1-9.
Hock, Hans Heinrich. 1991. Principles of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econd edition) Berlin ;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Kwok, Bit-chee (郭必之). 2006. The Role of Language Strata in Language Evolution: Three Hainan Min Dialects.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4.2:201-219.
Lass, Roger. 199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d Language Change.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Fang-kuei (李方桂). 1977. 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 [Honolulu]: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Lien, Chinfa (連金發). 1993. Bidirectional diffusion in sound change Revisited.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1:255-276.
Lien, Chinfa (連金發). 2000. Denasalization, Vocalic Nasalization and Related Issues in Southern Min: A Dialect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收錄於《語言變化與漢語方言:李方桂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硏究院語言學硏究所籌備處;美國華盛頓大學),281-297。
Norman, Jerry & Tsu-lin Mei. 1976. The Austroasiatics in Ancient South China: Some Lexical Evidence. Monumenta Serica. 32: 274-301.
Norman, Jerry.1973. Tonal Development in 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1:222-238.
Norman, Jerry.1974. The Initials of Proto-Min.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2:27-36.
Norman, Jerry.1981. The Proto-Min Finals. 《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文字組》(台北:中央研究院),35-73。
Norman, Jerry. 1979. Chronological Strata in the Min Dialects.《方言》4:268-273.
Norman, Jerry. 2000. Voiced Initials in Shyrbei. 收錄於《語言變化與漢語方言:李方桂先生紀念論文集》(台北:中央硏究院語言學硏究所籌備處;美國華盛頓大學),271-280。
R. L. Trask. 2000. Historical Linguistics.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Thomason, Sarah Grey & Kaufman, Terrence. 1988. Language contact, creolization, and genetic linguis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Thomason, Sarah Grey. 2001. Language contact.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W. South Coblin. 1974-1975. The Initials of the Wei-Chin Period as Revealed in the Phonological Glosses of Kuo P''u and Others. Monumenta Serica.31: 288-318.
Wang, William S-Y & Chinfa Lien (連金發).1993. Bidirectional diffusion in sound change. In Jones, Charles (e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Problems and Prospectives. London: Longman Group Ltd.: 345-400.
Winford, Donald. 2003. An Introduction to Contact Linguistics. Oxford: Blackwell.
Winford, Donald. 2005. Contact-induced changes—Classification and processes. Diachronica. 22.2: 373-427.
丁邦新. 1975. Chinese phonology of the Wei-chin period : reconstruction of the finals as reflected in poetry(魏晉音韻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丁邦新. 1979. A note on tone change in the ch’ao-chou dialect.《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2:257-271。
丁邦新. 1998.〈漢語方言接觸的幾個類型──並論國語聲調及閩語全濁塞音聲母演變的兩個問題〉,收錄於2008《中國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30-141。
丁邦新. 1999.〈上古音聲母*g-和*?在閩語中的演變〉,收錄於2008《中國語言學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31-42。
丁邦新.(主編)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丁邦新、張雙慶編. 2002.《閩語研究及其與周邊方言的關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澳大利亞人文科學院合編. 1988.《中國語言地圖集》,香港:朗文出版社。
尤中. 1980.《中國西南的古代民族》。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毛宗武、蒙朝吉. 1986.《畲語簡志》。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洪君. 1992.〈文白異讀與疊置式音變〉,收錄於丁邦新主編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36-80。
王洪君. 2006.〈文白異讀、音韻層次與歷史語言學〉,《北京大學學報》2:22-26
王福堂. 1994.〈閩北方言弱化聲母和“第九調”之我見〉,《中國語文》6:430-433。
王福堂. 1999.《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
王福堂. 2003.〈漢語方言語音中的層次〉,收錄於丁邦新主編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1-21。
王福堂. 2004.〈原始閩語中的清弱化聲母和相關的“第九調”〉,《中國語文》6:135-144。
王福堂.2005.〈原始閩語構擬問題的研究過程〉,《語言暨語言學》6.3:473-481。new window
平田昌司. 1988.〈閩北方言“第九調”的性質〉,《方言》1:12-24。
朱維幹. 1985-6.《福建史稿》。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朱曉農. 2003.〈顎近音的日化〉,《音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343-369。
江敏華. 2003.《客贛方言關係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何大安. 1981a.〈澄邁方言的文白異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2.1:101-152。new window
何大安. 1981b.《南北朝韻部演變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何大安. 1988.《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九十。new window
何大安. 1993.〈六朝吳語的層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4:867-872。new window
何大安. 2000.〈語言史研究中的層次問題〉,《漢學研究》18:261-270。new window
吳瑞文. 2002.〈論閩方言四等韻的三個層次〉,《語言暨語言學》3.1:133-162new window
吳瑞文. 2005.《吳閩方言音韻比較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瑞文. 2007.〈共同閩語*i?i韻母的擬測與檢證〉,《臺大中文學報》27:263-292。new window
吳瑞文. 2009.〈共同閩語*y韻母的構擬及相關問題〉,《語言暨語言學》10.2:205-237。new window
李方桂. 1998.《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李如龍、王升魁. 2001.《戚林八音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李如龍、鄧享璋. 2006.〈中古全濁聲母字閩方言今讀的歷史層次〉,《暨南學報》3:152-158。
李如龍. 1985.〈中古全濁聲母閩方言今讀的分析〉,《語言研究》1:139-149。
李如龍. 1996.《方言與音韻論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
李錦芳. 2002.《侗台語言與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
杜佳倫. 2004.〈閩東方言侯官片的變韻現象及聲母類化〉,《中國文學研究》19:231-267。new window
杜佳倫. 2006.《馬祖北竿方言音韻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杜佳倫. 2009.〈閩南方言效攝韻讀的層次分析與音變〉,《中國文學研究》28:271-306。new window
杜佳倫. 2010.〈閩東方言韻變現象的歷時分析與比較研究〉,《漢學研究》28.3:197-229。new window
杜佳倫. 2011.〈閩方言2、4等同讀的歷史層次〉,《清華學報》41.4(排印中)。new window
周長楫. 1983.〈廈門話文白異讀的類型(下)〉,《中國語文》6:430-438。
周長楫. 1983.〈廈門話文白異讀的類型(上)〉,《中國語文》5:330-336。
周振鶴、游汝杰. 1990.《方言與中國文化》。台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周祖謨. 1966 a.〈切韻的性質和它的音系基礎〉,收錄於《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434-473。
周祖謨. 1966 b.〈萬象名義中之原本玉篇音系〉,收錄於《問學集》(北京:中華書局),270-404。
周祖謨. 1996.《魏晉南北朝韻部之演變》。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周祖謨. 2004.〈魏晉音與齊梁音〉,收錄於《周祖謨語言文史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87-120。
邵榮芬. 1991.〈匣母字上古一分為二試析〉,收錄於1997《邵榮芬音韻學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3-44。
邵榮芬. 1995.〈匣母字上古一分為二再證〉,收錄於1997《邵榮芬音韻學論集》(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45-68。
侯莉. 2008.《王仁昫《刊謬補缺切韻》研究》。福建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
侯精一. 2002.《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洪惟仁. 1996.《《彙音妙悟》與古代泉州音》。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閱覽典藏組。
洪惟仁. 2003.《音變的動機與方向:漳泉競爭與台灣普通腔的形成》,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韋慶穩. 1981.〈〈越人歌〉與壯語的關係試探〉,收錄於《民族語文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3-46。
韋慶穩. 1982.〈試論百越民族的語言〉,收錄於《百越民族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89-305。
徐芳敏. 1991.《閩南廈漳泉次方言白話層韻母系統與上古音韻部關係之硏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徐芳敏. 1995.〈古閩南語幾個白話韻母的初步擬測──簡論擬測的條件〉,《臺大中文學報》7:217-252。new window
徐通鏘. 1991.《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袁家驊. 1983.《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2001年)。北京:語文出版社。
馬重奇. 2001.〈福建福安方言韻書《安腔八音》〉,《方言》1:1-16。
馬重奇. 2008.《閩台閩南方言韻書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張光宇. 1989.〈閩方言音韻層次的時代與地域〉,《清華學報》19.1:95-113。new window
張光宇. 1990.《切韻與方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 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張盛裕. 1979.〈潮陽方言的文白異讀〉,《方言》4:241-267。
張琨. 1984.〈論比較閩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5.3:415-458。new window
張琨. 1989.〈再論比較閩方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0.4:89-135。new window
梁敏、張均如. 1996.《侗台語族槪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梅祖麟、楊秀芳. 1995. 〈幾個閩語語法成分的時間層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1:1-21。new window
連金發. 1999.〈方言變體、語言接觸、詞彙音韻互動〉,收錄於《中國語言學的新拓展:慶祝王士元教授六十五歲華誕》(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149-178。
郭必之. 2004.〈辨認漢語方言語言層次年代的幾個問題〉,《中國語文研究》1:16-28。new window
陳亞川. 1981.〈《方言》郭璞注的反切上字〉,《中國語文》2:125-131。
陳忠敏. 1995.〈作為古百越語底層形式的先喉塞音在今漢語南方方言裡的表現和分布〉,《民族語文》3:1-11。
陳忠敏. 2003a.〈吳語及鄰近方言魚韻的讀音層次──兼論“金陵切韻”魚韻的音值〉,《語言學論叢》27:11-55。
陳忠敏. 2003b.〈重論文白異讀與語音層次〉,《語言研究》3:43-59
陳忠敏. 2005a〈論語音層次的時間先後〉,收錄於《語言研究集刊》第二輯(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23-132
陳忠敏. 2005b.〈有關歷史層次分析法的幾個問題〉,《漢語史學報》第五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7-229。
陳忠敏. 2006.〈論閩南話齊韻的讀音層次〉,《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785-800。new window
陳忠敏. 2007a.〈語言的底層理論與底層分析方法〉,《語言科學》6.6:44-53。
陳忠敏. 2007b.〈語音層次的定義及其鑒定方法〉,收錄於丁邦新主編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135-165。
陳忠敏. 2008.〈音變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民族語文》1:19-31。
陳保亞. 1996.《語言接觸與語言聯盟──漢越(侗台)語源關係的解釋》。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保亞. 1997.〈侗台語與南亞語的語源關係──兼說古代越濮的族源關係〉,《雲南民族學院學報》1:40-44。
陳保亞. 2005.〈語言接觸導致漢語方言分化的兩種模式〉,《北京大學學報》2:43-50。
陳保亞. 2006.〈從語言接觸看歷史比較語言學〉,《北京大學學報》2:30-34。
陳章太、李如龍. 1983.〈論閩方言的一致性〉,收錄於陳章太、李如龍1991《閩語研究》,1-57。
陳章太、李如龍. 1985.〈論閩方言內部的主要差異〉,收錄於陳章太、李如龍1991《閩語研究》,58-138。
陳章太、李如龍. 1991.《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景盛. 1991.《福建歷代人口論考》。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游文良. 2002.《畲族語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馮蒸. 1988.〈魏晉時期的“類隔”反切研究〉,收錄於程湘清主編《魏晋南北朝漢語硏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300-332。
黃金文. 2000.《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演變》,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惠焜. 1992.《從越人到泰人》。昆明:雲南民族出版社。
楊秀芳. 1982.《閩南語文白系統的硏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楊秀芳. 1989.〈論漢語方言中全濁聲母的清化〉,《漢學研究》7.2:41-74。new window
楊秀芳. 1991.《臺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楊秀芳. 1993.〈論文白異讀〉,收錄於《王叔岷先生八十壽慶論文集》(台北:大安出版社),823-849。
萬波、張雙慶. 2006.〈論宋代以來邵武方言的演變〉,收錄於《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195-214。new window
董同龢. 1998.《漢語音韻學》第15版。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潘悟雲. 2006.〈音變規則是區分內源性層次的主要標準〉,收錄於《山高水長:丁邦新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933-944。new window
潘悟雲. 2007.〈歷史層次分析的目標與內容〉,收錄於丁邦新主編2007《歷史層次與方言研究》,22-35。
蔣紹愚. 1996. 《近代漢語研究概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張尚芳. 1997.〈越人歌解讀〉,收錄於《語言研究論叢》第七輯(北京:語文出版社),57-65。
戴慶廈、吳啟祿. 1962.〈閩語仙遊話的文白異讀〉,《中國語文》8-9:393-398。
戴黎剛. 2005.《閩語的歷史層次及其演變》,上海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
戴黎剛. 2007a.〈閩東周寧話的變韻及其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8.3:603-628。new window
戴黎剛. 2007b.〈歷史層次分析法──理論、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當代語言學》1:14-25。
戴黎剛. 2008.〈閩東福安話的變韻〉,《中國語文》3:216-227。
簡啟賢. 2003.《《字林》音注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顏其香、周植志. 1995.《中國孟高棉語族語言與南亞語系》。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羅常培. 1933.《唐五代西北方音》。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單刊甲種之十二。
龔煌城. 1990.〈從漢藏語的比較看上古漢語若干聲母的擬測〉,收錄於2004《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31-47。new window
龔煌城. 2000.〈從原始漢藏語到上古漢語以及原始藏緬語的韻母演變〉,收錄於2004《漢藏語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13-241。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