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用遊戲治療於一位過動兒之經驗
書刊名:護理雜誌
作者:張碧凰
作者(外文):Chang, B. H.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7:6
頁次:頁88-94
主題關鍵詞:遊戲治療過動兒潛在危險性暴力行為:對別人社交互動障礙照顧者角色緊張Play therapyHyperactive childViolence potential for: directed at othersSocial interaction impairedCaregiver role stra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
  • 點閱點閱:86
     遊戲治療是以遊戲為主要溝通媒介,幫忙兒童達到袪除症狀、教育及促 進成長的目標。本文以Goodman與Sours的評估兒童心智狀態為臨床護理評估架 構,藉由遊戲治療協助一位4歲6個月之過動兒減少其暴力行為、增進其社交技 巧,並藉由電話會談處理案母角色緊張之護理過程。期望能提供照護過動兒實務 經驗,對於處理過動兒在成長過程中所出現的情緒與行為問題有所助益,建議護 理人員善用遊戲治療於過動兒照護,並能建立臨床督導制度,促進治療者的自我 瞭解與提升療效。
期刊論文
1.陳建勳(19990600)。過動兒有效治療方法之探討研究。教師之友,40(3),3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念肯(1994)。過動兒的遊戲治療。諮商與輔導,99,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選(1993)。新編精神科護理學。台北:永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焜輝(199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施。臺北:天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培勇(1993)。孺子可教。台北:大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端真(20000000)。兒童行為的評估與輔導。臺北:天馬。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nthony, E. W.、繆妙坊(1997)。愛與規範不衝突。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tanley, G.(1991)。The clinical interview of the child。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Press。  new window
7.Stanley, T.、Sarah, W.、邱紫穎(1995)。孩子鬧情緒怎麼辦。台北:生命潛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Warren, U.、Barbara, S. S.(1994)。ADD: Helping your child。New York:Warner Book。  new window
9.梁培勇(1996)。遊戲治療: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