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中生活科技網路多媒體教材之設計與開發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王年燦 引用關係趙貞怡 引用關係鄭琨鴻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3
卷期:73
頁次:頁37-51
主題關鍵詞:電腦輔助教學網路多媒體教材網路學習教學設計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3
  • 點閱點閱:23
本研究以開發一套國中「生活科技」網路多媒體教材為目的,作為輔助國中「生活科技」教師教學、或提供學生課後輔助學習之用。教材策略綜合性地採用問題解決與遊戲式教學,並配合模擬操作方式的設計。 系統研發的流程參考多媒體教學設計模式(Instructional Multimedia-Design Model),修正成適用於本教材系統開發的基礎。從需求分析著手,然後依循設計藍圖建立雛形系統,接著進行系統測試評估,以為雛形系統修正之用;最後運用使用者滿意度評估法,評估本網路多媒體教材是否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而研究對象為臺北縣某國中「生活科技」教師3名、國一與國二學生共35名。 研究結果如下:本網路多媒體教材在教與學之使用者滿意度評估呈現高度肯定;問題解決、遊戲式的教材設計確實適合「生活科技」的學習;任務解決的遊戲學習方式有助於引起動機;累計分數的排行機制有助於維持動機;網路教材的實施能克服硬體設施不足之困;討論區的操作設計不宜過於複雜;設計者與學生對於人機介面認知存在著差異。
期刊論文
1.邱貴發、鍾邦友(19930600)。情境學習理論與電腦輔助學習軟體設計。臺灣教育,510,23-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Savery, John R.、Duffy, Thomas M.(1995)。Problem-based learning: An instructional model and its constructivist framework。Educational technology,35(5),31-38。  new window
3.Andrews, D. H.、Goodson, L. A.(1980)。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odel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Development,3(4),2-16。  new window
4.游寶達、翁仲銘(20010400)。融入學習理論於網路多媒體環境之建構探討。資訊與教育,82,4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則剛(19960400)。建構主義對教學設計的意義。教學科技與媒體,26,3-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美雪(19970800)。教學設計的定義與定位。臺灣教育,560,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隆盛(2000)。九年一貫生活科技課程的迷思與真實。生活科技教育,33(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俊岦(2000-00-00)。均衡視覺素養多媒體教材雛形系統之研發(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淑玲(2001)。網路課程雛型系統設計與建置之探討─以ACCESS為例,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麗蓉(2001)。會計網路教學系統之規畫與建置,彰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蓓蓓(2001)。使用電腦輔助軟體Interactive Physics應用在國中學理化課程中力學概念之教學:以「直線運動」章節為研究範例(碩士論文)。中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oolfolk, A. E.(1993)。Educational Psychology。Boston, MA:Allyn & Bacon。  new window
2.李世忠(1999)。教學科技:評鑑與應用。臺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湘吉(1994)。教學科技的發展理論與方法。台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audill, M.、Butler, C.(1990)。Naturally Intelligent Systems。Cambridge:The MIT Press。  new window
5.Reeves, T. C.(1994)。Multimedia design model。Multimedia design model。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