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古書註釋發凡
書刊名:語文學報
作者:張成秋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2
頁次:頁1-23
主題關鍵詞:古書註解註釋發凡研究閱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8
  • 點閱點閱:52
所謂「發凡」,就是找出可以通行的原理原則。我國古書,向稱難讀。即使是藉助註釋,也因為註釋的性質,各有千秋,不是那麼容易理解。通常出現的現象,如人們所常說「釋事忘義」,就是說,古注往往只解釋原書句子發生的相關事情,卻忘了解釋句子的直接意義。 類似的情形,還有許多。我希望就古書之中,採取一些典型的、足以代表某一類型註釋的例子,加以解析,使古書註釋的類型、以其通用的原理原則清楚地顯示出來。其中準備討論的。其中準備討論的,至少有《周易》、《詩經》、《春秋、三傳》、《爾雅》、《史記》《楚辭》、《老子》、《白香詞譜》……均具相當的代表性。 希望藉此小型的研究,給欲讀古書的人、以及正在研究古書的人,一些啟導、一些方便,而不致浪費時間、精力於暗中摸索。
期刊論文
1.張成秋(2001)。《白香詞》疏解暨舊注摘瑕(下)。語文學報,7,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統、李善。昭明文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西漢)司馬遷、(唐)司馬貞、(唐)張守節、(宋)裴駰、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起鈞、吳怡(1989)。中國哲學史話。臺北市: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靜芝(198110)。詩經通釋。臺北:輔仁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尹(1978)。中國學術思想大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弼。老子王弼注。河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新雄(1964)。春秋異文考。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嚴靈峰。老子王弼註刊誤補正。老子王弼註刊誤補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黎經誥(1959)。六朝文契箋。六朝文契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仁青(1965)。歷代駢文選注。歷代駢文選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東漢)王逸。楚辭章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舒夢蘭(1976)。白香詞譜,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易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詩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春秋左氏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春秋公羊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榖梁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爾雅,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62)。白香詞譜,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