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點燃生命之海」與生死教育
書刊名:高醫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蔡蕙如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
頁次:頁89-107
主題關鍵詞:點燃生命之海生死教育尊嚴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
  • 點閱點閱:16
生死乃人生之大事,生死問題向來即是人們最關心卻也是諱言的課題之一。本文冀透過西班牙電影「點燃生命之海」之劇情、分析影片中三組對比性角色人物的形塑內涵並討論其所展開的生死議題與啟示,以引領高醫大一年輕學子認真思索生命尊嚴、自殺以及愛與死等嚴肅卻必要的生死之學。更企盼吾輩能夠深切地體悟死亡的人生面向,以健康理性、坦蕩豁達的心境瞭解死亡、接受死亡的如實存在,然後才能樂觀積極地觀照生命、選擇自我的方向目標與建構生存的價值意義,在有限的生涯中實踐創造豐富多姿的人生風貌。
期刊論文
1.黃俊傑(19940900)。醫學系學生所需的通識教育課程:一項建議性的課程規劃構想。通識教育,1(3),103-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中曾(20031200)。傅偉勳的生死學與心性論--以《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從臨終精神醫學到現代生死學》為中心的討論。生死學研究,1,115-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瑞全(1999)。儒家的生命倫理學結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錦勳(2005)。他人是你的「地獄」。司法改革雜誌,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學庸(20040600)。古希臘倫理思想的特色--評包利民《生命與邏各斯--希臘倫理思想史論》一書。華梵人文學報,3,227-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文筆(20031200)。略論阿含經教自殺現象所反應的生命觀。研究與動態,9,167-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關永中(19940400)。愛與死亡--與馬賽爾[Gabriel Marcel]懇談。哲學雜誌,8,116-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羅秉祥(1998)。儒家的生死價値觀與安樂死。中外醫學哲學,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段德智(19990700)。「不出而出」與「出而不出」--試論孔子死亡哲學的理論特徵。鵝湖,25(1)=289,35-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效智(19990400)。生死尊嚴與生命智慧。臺灣教育,58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明進(20010600)。安樂死問題初探。臺東師院學報,12(上),211-2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孫效智(20011200)。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27-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楊劍豐(2002)。專業倫理教育之基本倫理原則探討。人文價值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之理論基礎研討會,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主辦 。高雄: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玲珠(2002)。論「活著」的生死思維。電影在通識教學中的運用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易齋(2003)。儒佛兩家「生命管理」義諦的淑世意涵。華梵大學第七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臺北:華梵大學哲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尉遲淦(2003)。生命教育課程規劃。人文價値與生命關懷通識課程實施研討會。樹德科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金象逵(2000)。生命倫理:由基因到安樂死的探討。臺北:見證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大藏經刊行會(1987)。大正新修大藏經。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百希(1986)。倫理學。臺北:光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柏拉圖(1977)。理想國。臺北:臺灣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宗樂(1994)。六法全書。臺北:保成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熹(198509)。四書集註。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Pojman, Louis P.、江麗美(1995)。生與死:現代道德困境的挑戰。臺北: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王慧珠。索生命的意義,尊重生命的價値,http://www.ccps.tp.edu.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仲崇玉。安樂死的人格權解讀,http://www.law-stan.com/cac/4253.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庶深。活出生命的彩虹--談生命教育的意義,http://www.naer.edu.tw/issue/J1/v19n5/17.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建勳。儒家不朽觀及其對死亡的超克,http://home.kimo.com.tw/ljsh88/z.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效智。安樂死的倫理反省,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pastoral/leuthanas04.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唐思鵬。佛教的生死觀,http://wwwl.blog.163com/push/-76qN-ifOicV.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星橋。佛教對待死亡的態度與處置辦法,http://wwwl.blog.163com/push/-76qN-ifDicV.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尉遲淦。自殺與神的意志衝突嗎?,http://www.cdn.com.tw/daily/1998/08/09/test/870809i2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藍祖蔚。點燃生命之海--影評,http://www.atmovies.com.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