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小音樂教學融入生命教育對學童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
作者:陳翎甄
作者(外文):Ling-Che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行政研究所
指導教授:王以仁
顏慶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音樂教學融入生命教育生活適應Musical teachingintegrationlife educationlife adap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3
本研究之主旨是運用音樂教學研發適合國小四年級階段生命教育的課程,分析與省思生命教育對學童的影響。研究流程首先以文獻分析法,歸結出「音樂教學融入生命教育」課程設計與實施之課程理念、課程設計模式、教學方法、評量方式以做為理論基礎;其次再採用「不等組前後測」準實驗設計進行課程設計與教學活動,並運用量表施測、訪談、攝影、錄音、逐字稿紀錄分析等研究方法,蒐集學童學習檔案資料;以「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為評量工具,用SPSS軟體採「單因子單變量共變數分析」進行各階段考驗,以驗證研究假設,並考驗實驗組與控制組之差異顯著性;最後運用質性軟體NVIVO8.0質化分析法以及三角檢核法進行課程檢核,以作為評量實驗效果之佐證。
本研究的結果敘述臚列如下:
壹、量化部份運用SPSS套裝軟體進行實驗組與控制組前、後、追蹤測「描述統計及共異數分析」,結果臚列如下:
一、實驗組65名學童與控制組64名學童在「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前、後及追蹤測「總適應」得分有顯著差異;可知實驗組學童「總適應」優於控制組學童。
二、實驗組65名學童與控制組64名學童在「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前、後及追蹤測正面影響因素五個分量表中,「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調適」三個分量表得分有顯著差異;可知實驗組學童在「社交技巧」、「社會適應」、「功課與遊戲調適」三方面優於控制組學童。
三、實驗組65名學童與控制組64名學童在「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前、後及追蹤測負面影響因素五個分量表中,「行為成熟度」、「情緒穩定性」、「適應感」及「心理堅忍度」四個分量表得分有顯著差異;可知實驗組學童在「行為成熟度」、「情緒穩定性」、「適應感」及「心理堅忍度」四方面優於控制組學童。
貳、質化部份採用NVIVO 8.0軟體進行質性矩陣分析,結果臚列如下:
一、「音樂」向度在「人與己」面向占15.13%;在「人與他人」面向占16.61%;在「人與環境」面向占14.13%;在「肢體開發」面向占54.14%。
二、「尊重生命」向度在「人與己」面向占71.07%。
三、「不尊重生命」向度在「人與己」面向上占78.39%;在「人與他人」面向上占21.61%。
最後研究者根據量化與質性研究結果,在課程規劃、教學方法、教育行政機關及未來後續研究提出若干建議,作為生命教育工作者及未來相關研究之參考。
Keynote of this study is to use musical teaching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suitable life education course for year 4 students. Moreover, analyze and reflect on how life education impact school children. First of all use literature analysis as the research procedure to attribute to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musical teaching into life education concept class, along with teaching method, curriculum design model, and assessment method as theoretical basis. Further, “the nonequivalent pretest-posttest”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s are used to carry out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activities, along with the use of scale testing, interviews, photography, sound recording, and record verbatim text analysis metho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on student learning. “Scales of life adapt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erves as the assessment tool and the SPSS statistical package “one–way ANCOVA” as the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for each stag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xperi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Finally, NVIVO8.0 software package to carry out qualitative analysis and triangulation to check on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chieve quality data for this research.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For quantitative results in field of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ANOVA, the SPSS software package is used for analysis in the before-and-after follow-up test on the experimental and control group.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Ⅰ. The result obtained from “Life adapt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survey” conducted on 65 school children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4 school children in control group shows “total adaptation” h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res. Experimental group of school children, we can see "The Adaptation"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students.
Ⅱ. The result obtained from “Life adapt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survey” conducted on 65 school children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4 school children in control group show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res categorized by three positive impact factors--“interpersonal skill”, “social adaptation” and “homework-game adjustment”. Experimental group, we can see children in the "social skills", "social adjustment", "homework and games to adjust the" three children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Ⅲ. The result obtained from “Life adapta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survey” conducted on 65 school children in experimental group and 64 school children in control group shows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cores categorized by four negative impact factors--“behavior maturity”, “emotional stability”, “adaptation success” and “mental fortitud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 can see "acts of maturity," "emotional stability", "to adapt to a sense of" and "mental fortitude" of four children i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2. Use NVIVO 8.0 software package to carry out qualitative matrix analysis on the qualitative part.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
Ⅰ.Music accounts 15.13% in “self-other”, 16.61% in “other-others”, 14.13% in “people-environment”, 54.14% in “physical development”.
Ⅱ.“Respectful of life” dimension in “self-other” accounts for 71.07%.
Ⅲ.“Disrespectful of life” dimension in “self-other” accounts for 78.39% and “other-other” accounts for 21.61%.
Finally, According to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results, In curriculum planning,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future of executive made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follow-up study for reference of life-education workers and future research.
一、中文部份
方銘健(1997)。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臺北:大陸書店。
毛淑芳(2003)。宜蘭國小實施生命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科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王文科、王智弘(1999)。焦點團體訪談:教育心理學適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王玫文(2006)。柯大宜教學理念運用於音樂欣賞對兒童喜愛音樂程度之影響。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王建軍、王惠娜、何家瑞、洪淑妍、陳莉諭等作;吳庶深主編(2003)。生命的五個階段:生命教育教學資源手冊: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生命之旅廳為例。臺北縣永和市:世界宗教博物館。
王為國等(2007)。質性研究e點通。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王梅、李瑟、林芝安、張曉卉(2008)。跟親愛的說再見∼-一生一定要會寫的企劃案。臺北:天下雜誌出版社。
王鍾和 (1995)。家庭結構、父母管教方式與子女行為表現。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甘夢龍(1993)。我國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相關因素之研究。臺南師院學報,26,25-52。new window
朱光潛譯(1986)。柏拉圖文藝對話錄。臺北:元山書局。
朱宗慶(2009)。由組成音樂的四大要素看人生。2009年7月11日。聯合報A4。
江琪瑞(2004)。生命教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教學模組之行動研究。花蓮師範學院國小科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佛陀教育中心編輯小組(2001)。如何無憂無懼過生活。臺北:耿欣印刷有限公司。
何秀珠(2002)。生命教育「體驗活動」實施之省思—從國小全校性「護蛋活動」談起。研習資訊雙月刊,19(5),80-87。
吳秀碧(2006)。生命教育理論與教學方案。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吳事穎(2004)。陪小四生閱讀生命-由兒童讀物引導進入生命教育主題教學歷程之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未出版,新竹。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第七期(八月號),10 -15。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臺北:學富文化。
吳清山、林天祐(2000)。生命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7,98。
吳博明(1993)。國民小學音樂遊戲化教學的理論與實際。南投縣:臺灣省教育廳。
吳新華(1991)。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編制報告。臺南師院學報,24,125-160。new window
吳新華(2005)。國小學童生活適應量表—指導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吳靖國(2006)。生命教育:視域交融的自覺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呂淑玲(2006)。學習單在生命教育上的應用。南華大學生死學習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妲娜、修海林、尹愛青(2002)。)奧爾夫音樂教育思想與實踐。上海:上海教育。
李坤崇、 歐慧敏 (1993) 。行為困擾量表編製報告。測驗年刊, 40 , 117-134 。new window
李彬(2005)。生死教育對醫學系學生生命態度教學成效探討—以某大學一年級學生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李復惠(1987)。有關大學生對死亡及瀕死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汪慈光(2006)。一起活在大自然樂園裡。臺北:慈光出版社。
周文欽 (1990)。臺北市外來高中學生的就學成因、生活適應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周意茹(1995)。國小學生行為困擾的相關因素及其因應方式之分析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士翔(2003)。國小低收入戶與非低收入戶學生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本炫(2008)。南華大學「第七屆質性方法研習會」公告。2008年6月26日下載於 http://www.nhu.edu.tw/~edusoc/www/index.htm,嘉義縣:南華社研所。
林玉屏(2005)。生命教育課程對國小學生自我概念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明和、連廷嘉(2001)。高中生命教育課程內涵建構暨輔導效果行動研究。屏中學報,9,75-93。
林治平主編(2001)。全人理念與生命教育:中原大學宗教學術研討會。臺北:宇宙光全人關懷。
林思伶(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寰宇出版社。
林素秋(2003)。音樂治療活動對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童之功擊與人際關係問題輔導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林進財(1992)。國小六年城鄉學生之學習適應比較。國立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林碧雲(2001)。轉化課程的試煉──兩性教育融入社會學習領域課程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new window
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2)。生命教育對後現代台灣社會問題的回應。國科會計畫: NSC-90-2745-P-033-003 子計畫一。發表於育達商業技術學院「 2002 年全國生命教育理論與實務研討會」。
林清江 (1983)。文化發展與教育革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進財 (1992)。城郊地區國小高年級學校學生學習適應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姚世澤(1994)。音樂教育與音樂行為理論基礎及方法論。臺北:師大書苑。
洪智倫(1994)。國小學生行為困擾及其相關因素之調查研究。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洪儷瑜、張郁雯、丘彥南、蔡明富(2001)。ADHD學生適應調查表指導手冊(初版)。臺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范敏雪(2003)。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國小音樂課程對學童學習成效之影響∼以一國小五年級的班級為例∼。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音樂教學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范儉民(1990)。音樂教學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倪小平(2004)。國小肢體障礙學生自我概念、成就動機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孫效智(2000)。從災後心靈重建談生命教育。教師與福音,75,6-18。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26:27-57。new window
孫效智(2002)。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二十七,283-301。new window
宮芳辰(2006)。音樂欣賞:音樂有魅力。臺北:新文京開發。
徐明德(2004)。國小兒童的死亡主題繪畫之表現。國立屏東生師範學院視覺藝術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徐敏雄(2007)。臺灣生命教育的發展歷程:Mannheim知識社會學的分析。臺北:師大書苑。new window
徐澄清(1981)。怎樣早期發現適應欠佳學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 臺北。 師大書苑。
國立編譯館(1994)。音樂名詞。臺北:桂冠出版社。
張恆愷(2000)。國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張春興(1994)。教育心理學(初版)。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1995)。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書局。
張春興( 1996 )。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東華書局。
張�皕_(2001)。)國小學生音樂欣賞能力指標建構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張淑美(2000)。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收錄於臺北:輔仁大學教育學程中心:「生命教育與教育革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 月24 日。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張湘君、葛琦霞編著(2000)。童書創意教學:生命教育一起來。臺北縣新店市:三之三文化。
張新仁(1984)。自我心理學說-Allport 人格特質論。載於郭為藩編著(1996),人格心理學,臺北:正中書局。
張輝道(2003)。生命教育Go Go Go:班級經營活動套餐。臺北:天衛文化。
教育部(2001)。國民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new window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 詮釋學的觀點。 本土心理學研究,4, 224-259。new window
莊明貞(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8。
畢恆達(2005)。教授為什麼沒有告訴我。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莊明貞(1999)。性別議題與九年一貫國民教育課程改革。兩性平等教育季刊,7、8。
莊淑閔(2004)。「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課程統整之行動研究-以國小四年級音樂課程為核心。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許麗文暨音樂企畫小組(2003)。你不可不知道的100首名曲及其故事。臺北:高談文化。
郭芳玲(2003)。探討奧福教學之哲理運用於藝術與人文課程領域之方法。音樂藝術期刊,3,33-76。
郭美女(1998)。「聲音和音樂教育---義大利的小學音樂教育研究」。國立臺東師院學報,九,185-214。new window
郭美女(1999)。基礎的音樂教育-節奏教學。國教之聲,32卷1期,8-14。new window
郭美女(2003)。聲音與音樂教育。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郭美女(2005)。符號學在「藝術與人文」課程運用之研究。藝術教育研究的回顧
與展望學術論文發表會。國立屏東師院,94年4月。
郭啟瑞(2005)。國小學童的依附關係與人際關係、生活適應之關係。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郭靜晃譯(1992)。兒童遊戲:遊戲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正文 譯(2004)。人格理論 (第二版)。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立言(2004)。生命教育在台灣之發展概況。哲學與文化,第三十一卷,九,21- 46。new window
陳宛汶(2005)。音樂輔導活動應用於國小注意力缺陷過動症學童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生師範學院音樂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陳明昌(2003)。國小實施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以一班六年級為例。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淑文(2004)。二十世紀音樂與奧福教學實務初探。國教世紀,210,11-24。
陳惠齡(2002)。音樂教學於國小音樂教育之實際應用。2008年4月20日下載於http://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education/content-13.htm 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
陳貴龍(1987)。國小學學生生活適應之比較研究。教育心理學報,10,91-106。new window
陳福濱(2000)。生命教育的倫理基礎。收錄於林思伶主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3-36。臺北:寰宇出版社。
陳藝苑(2004)。奧福教學法對兒童音樂啟發思考之重要性。通識論叢,3,27-45。
傅佩榮(2001)。從憂鬱走向創意∼生命教育的省思。哲學雜誌,35,76-100。
傅偉勳(1993)。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臺北:正中書局。
單文經(2000)。統整課程教學單元的設計。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課程統整與教學,341-364。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普凱元(編)(1994)。音樂治療。北京:人民音樂。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收錄於李遠哲等著(1999)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臺北:聯經出版社。
曾焜宗(1997)。音樂的教育功能。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馮厚美(2001)。靜思語教學對國小兒童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馮觀富(1994)。壓力、失落的危機處理。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黃玉幸(2006)。校務評鑑實施歷程組織文化現象與變異之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屏東。new window
黃玉純(2004a)。幼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以圖畫書為藍圖。發表於教育部中部辦公室九十一學年度補助幼稚園行動研究之成果報告。
黃玉純(2004b)。以圖畫書為本進行幼兒生命教育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黃玉臻(1997)。國小學童 A型行為、父母管教方式與生活適應相關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光國(2001)。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黃有志、鄧文龍(2008)。綠野仙終—生命教育與環保自然葬。高雄:黃有志。
黃政傑等(1996)。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與實例。臺北:漢文出版社。
黃炳煌(1999)。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科課程改革。九年一貫課程系列研討會社會學習領域研習手冊。臺南:南一。
黃堅厚 (1976)。培養自我悅納的心理。新時代,16(8),44-47。
黃雅文等(2005)。生命的五個階段國小生命教育教案:以世界宗教博物館為設計元素。臺北縣永和市:宗教博物館。
黃晃盟(2006)。以問題解決為導向之生命教育課程實踐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瑞琴(1994/200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黃琝仍(2003)。國小生命教育統整課程設計與實施成效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未出版,屏東。
黃義良(2001)。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收錄於林思伶主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55-272。臺北:寰宇出版社。
黃歆娉(2006)。生命教育典範教師生命歷程之個案研究。銘傳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收錄於林思伶主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241-253。臺北:寰宇出版社。
黃憶如(2004)。一位國小教師的生命教育理念與實踐。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圓照寺大乘同修會(2003)。自覺覺他—中小學生命教育課程與教學專輯。高雄:九華圖書社。
楊立梅(2001)。柯達伊音樂教育思想與匈牙利音樂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
楊艾琳、黃玲玉、陳惠齡、劉英淑、林小玉(1999))。藝術教育教師手冊─國小音樂篇。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
楊哲暐(2007)。運用奧福音樂教學理念於國小直笛團之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楊國樞(1986)。家庭因素與子女行為:臺灣研究的評析。中華心理學刊,28(1),7-28。new window
楊道鑌(2003)。戈登音樂學習理論。戈登音樂學習理論與教學實務研習會講義,未出版。
楊俊媛(1995)。國小單、雙親兒童之學校適應與其個人特質、家庭特性之關係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
溫愛玲(2005)。生命教育融入音樂課程對高中生生命意義感及死亡態度之影響。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課程與學校行政在職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溫曉風(2005)。國小教師生命教育教學實踐知識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葉政憲(2008)。國小高年級隔代教養家庭學童氣質、自我概念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葉德�隉]2007)。父母管教方式與同儕團體特質對國小高年級學童生活適應之影響。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董媛卿(1995)。如何在學校裡進行「遊戲治療」。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詹馨(1984)。適應的性質初探。國教世紀,2,6-7。
路君約(1981)。少年人格測驗指導手冊修訂本。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路渤瀛(1993)。國中生生活適應與逃學之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劉芳文(2008)。學校生活適應的意義與相關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劉源明(1998)。談生命教育之推展。輔導通訊,55,47- 48。
劉慕慈(2003)。生命教育。臺北:禾楓書局。
劉世閔(2003)。三角校正。菁莪月刊,14(4),70-71。
劉易齋(2005)。生命管理學概論—生命教育的思想與實踐。臺北:普林斯頓國際。
劉易齋(2006)。生命學概論。臺北:普林斯頓國際。
劉易齋等編著(2008)。生命教育。臺北:國立空中大學。
劉易齋(2009)。看見生命文化:生命、人文與博雅。臺北:全威圖書有限公司。
歐陽淑卿(2004)。以音樂欣賞進行音樂治療之行動研究。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蔡俊傑(1993)。山地、平地國中生場地獨立性、內外控信念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鄭方靖(1993)。本世紀四大音樂教育主流及其教學模式。臺北:奧福教育出版。
鄭方靖(2002)。本世紀四大音樂教育主流及其教學模式。43-44,97,99。臺北:奧福教育出版社。
鄭方靖(2003))。柯大宜音樂教學法之理論與實務。高雄:復文出版社。
鄭石岩(1994)。教師的大愛。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石岩(2000)。教師的大愛。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鄭金川(2001)。生命教育的沿革。2008年6月23日,載於教育部(主編),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gigabyte.fxsh.tyc.edu.tw/life2000/ lifehistory.htm
鄭曉江(1994)。中國死亡智慧。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意義價值及其內容。載於林思伶主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37-48。臺北:寰宇出版公司。new window
蕭亦燦(1996)。論音樂創造教育。奧福教育年刊,3,31-51。
蕭見文(1996)。國小學生非理性信念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蕭秋娟(2002)。幼兒生命教育教學與實踐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錢永鎮(1998)。如何推行生命教育—理論篇。臺灣教育,580,25-28。
錢永鎮(1999),生命教育的理念和作法。新講臺(高中版),3,p.6-11。
錢永鎮(2001)。生命教育之班級經營。教育資料集刊,26,317-354。new window
謝文綜(2003)。國小教師對生命教育的態度與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錢永鎮(2001)。生命教育之班級經營。教育資料集刊,26,317-354。new window
謝欣吟(2008)。國小五年級學生音樂即興表現之成效—運用戈登音樂語法教學為例。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
謝臥龍(2004)。質性研究。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簡上仁(1992)。臺灣民謠。臺北:眾文出版社。
簡上仁(2004)。臺灣民謠的生命力。2009.5.1下載於http://www.ntnu.edu.tw/aa/aa5/93.1.3article.htm
簡茂發 (1978)。父母教養態度與小學兒童生活適應之關係。師範大學教育心理學報,11,63-85。new window
簡茂發 (1986)。大學生適應問題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刊,28,1-90。
簡茂發、蔡玉瑟及張鎮城(1992)。國小資優兒童父母教養方式與生活適應、學習行為、成就動機之相關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八,225- 247。new window
魏俊華(1998)。國中聽覺障礙學生心理壓力、因應方式與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彰化。new window
羅婉麗(1999)。國中小學生生活適應之訪談、評量與調查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
嚴智權(2005)。國小學童實施生活禪教學對其生活適應影響之研究。國立屏東生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蘇建文(1977)。親子間態度一致性與青少年生活適應。教育心理學報,11,25-35。new window
蘇郁惠(2003)。兒童音樂性向發展與音樂環境關係之探討。新竹師院學報,16 ,265- 292。new window
釋見咸(2000)。從教育改革談生命教育的實踐--以玄奘大學之勤毅教育課程為例。收錄於林思伶主編(2000)。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89-101。臺北:寰宇出版公司。
Beane, J. A.著(1997)。課程統整。黃光雄總校閱(2000)。臺北:學富文化。
Bogdan, R. C., & Biklen, S. K.著(1998)。質性教育研究-理論與方法。李奉儒等譯(2001)。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Corrine Glesne 著 。Becoming Qualitative Researchers。質性研究導論。莊明貞、陳怡如譯(2006)。臺北:高等教育。
D. Jean Clandmin, Michael Connelly著。敘說探究:質性研究中的經驗與故事。蔡敏玲等譯(2003)。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Ger Storms (1995)著。兒童音樂遊戲101。申元譯(1998)。臺北:世界文物。
Harry F. Wolcott著。質性研究寫作。顧瑜君譯(1998)。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Joseph A. Maxwell 著。質性研究設計:一種互動取向方法。高熏芳、林盈助、王向葵等譯(2001)。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John P. Miller著。生命教育—全人課程理論與實務。張淑美等譯(2009)。臺北:心理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Lynne Ann DeSpelder, albert Lee Strickland 著。生命教育:生死學取向。黃雅文等譯(2006)。臺北:麥格羅希爾出版,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發行。
Matthew B. Miles. A. Michael huberman 合著。質性研究資料分析。張芬芬譯(2005)。臺北:雙葉書廊。
Michael Quinn patton 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Parramon著。150個音樂遊戲。林妤容譯,三采文化編著(2003)。臺北:三采文化。
Richard A. Krueger & Mary Anne Casey 著。A Practical Guide For Applied Research(3rd Edition)。洪志成、廖梅花合譯(2003)。焦點團體訪談。嘉義:濤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Sogyal Rinpoche(索甲仁波切)著。西藏生死書。鄭振煌譯(1996)。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英文部份
Adams, H. E. (1972).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New York: Ronald.
Amato, P. R . (1989). Family processes and the competence of adolescents and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Journal of Youth and dolescence, 18(1), 39-53.
Atwater, E. (1990).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growth in a changing world.
Bartolini, L. A. (1985). Problems of adjustment to school.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260833).
Basir, T. (2003). Manual or electronic? The role of coding in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Educational Research, 45 (2), 143-154.
Berg, J. H., & MMcQuinn, R. D. (1989). Loneliness and aspects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6, 359-372.
Bourke, R. (2008, December 1). First Graders and Fairy Tales : One Teacher''s Action Research of Critical Literacy. Reading Teacher, 62(4), 304-312.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820649) Retrieved May 24, 2009, from ERIC database.
Bretherton, I. (1992). The origins of attachment theory : John Bowlby and Mary Ainsworth. Development Psychology, 28(5), 759-775.
Bruno, F. J. (1977). Human adjustment and personal growth: Seven pathways.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Bruscia, K. E. (1998). Defining music therapy .Philadelphia :Barcelona press.
Callahan, C. M., & Cornell, D. G. (1993). Gifted girls’ self-concept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InL. Silverman(Ed.), Understanding our gifted. Vol.2, Issues 1-6.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No. ED 318204)
Calhoun, J. F., & Acocella, J. R. (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and human relationships (3r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Cecilia, V. (1974). The Kodaly Way To Music: The Method adapted for British Schools. London: Boosey & Hawkes.
Cheryl, R.(1995). Jump ahead and take the risk. Teaching Music, Vol. 2 Issue 5, 34.
Clark, B. (1986). Optimizing learning : The integrative education model in the classroom. Columbus, Ohio : A Bell and Howell Company.
Coan, R. W. (1983).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Personal experience and development.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Cohen, S. (1988). Psychosocial models of the role of social support in the etiology of physical desease. Health Psychology, 7, 269-297.
Derlega, V. J., & Janda, L. H. (1981). Personal adjustment: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life. 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Droe, Kevin L. (2008).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v56 n3 p267-278 2008. 12 pp. (Peer Reviewed Journal)
Clark, B. (1986). Optimizing learning : The integrative education model in the classroom. Columbus, Ohio : A Bell and Howell Company.
Drake, S. M. (1998). How our team dissolved the boundaries . Educational Leadership , 49(2) : 20-22.
Dusek, J. B. (1991). Adolescent development and behavior. (2nd ed.)NJ : Prentice - Hall Inc.
Feldman, A . (1994). Erzberger’s dilemma : Validity in action research and science teachers’ need to know. Science Education, 78(1), 83-101.
Ginsburg, H. P., & Opper, S. (1988). Piaget’s theroy of intellect development. N. J. : Prentice - Hall.
Goodstein, J. T. (1979). Explorations in adjustment,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 Addison-Wesley.
Gordon, E. E. (1988). Aptitude and audition: A healthy duet. Medical Problems of Performing
Artists, 3 (1), 33-35.
Grossberg, F., Beinashowitz, J., Anderson, L., Sakurai, M., Finnin, L., & Flaherty, M. (1992). Risk and Adolescence, 21(5), 529-550.
Hedden, S. K. (1982). Prediction of Music Achievement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30, 61-68.
Hettma, B. J. (1979). Psycholoical dimensions of social networks : A multiply method analysis. America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40-49.
Hicken, L.W. (1991). Relationships among selected listener characteristics and musical preference. Doctoral dissert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UMI NO. AAC9222331.
Hirsch, B. J. Rapkin, B. D. (1987). The transition to junior high school : A longitudeinal study of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symptomatology, school life, and sociall support, Child Development, 58, 1235-1243.
Janet R. Barrett (2006). Recast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Music Teachers in an Era of Reform.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07( 6),19-28.
Kaplan, P. S., & Stein, J. (1984). Psychology of adjustment. California: Wadaworth, Inc.
Karnes, M. B. (1984). A demonstration/ outreach model for young gifted/ talented handicapped. RoeperReview,7(1),23-26.
Kurdek, L. A., & Sinclair, R. J. (1988). Relation of eighth graders’ family structure, gender, and family environment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chool behavio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1), 90-94.
Lazarus, R . S. (1976). Patterns of adjustment. N. Y.:McGraw-Hill.
Lawrence, A. K., & Ronald, J. S. (1988). Relation of eighth graders’ family structure, gender, and environment with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school behavior.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0(1), 90-94.
Leu, J. (2008, January 1). Early Childhood Music Education in Taiwan : An Ecological Systems Perspective. Arts Education Policy Review, 109(3), 17-26.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790614) Retrieved May 25, 2009, from ERIC database.
Lindgren, H. C., & Fisk, L. W. (1976). Psychology of personal adjustment.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Link, S. (2008). Teaching Life Skills. (pp. 1-1). Great Neck Publishing. Retrieved May 23, 2009, from Research Starters - Education database.
Ludwing, G., & Cullinin, D. (1984). Behavior problems of gifted and nongifed elementary schoolgirls and boy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301459) Retrieved May 25, 2009, from ERIC database.
Mason, E. J. (1997). Research in education and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Concepts and methods. WI Dubuque : Brown & Benchmasrk publishers.
McNamara, J. R., Hollmann, C., & Riege, T. (1994).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usefulness of the behavior assessment systems for children in the evaluation of mental health needs in a head start population. Psychological Roports, 75, 1195-1201.
Miller, W. R., Yahne, C. E., & Rhodes, J. M. (1990). Adjustment : The psychology of change. New York : Prentice Hall.
Neuber, M. E. (1988). Pupils today : Greater stress and frustrati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02471)
Noller, P., & Callan, V.(1991).The adolescent in the family. New York:Routledge.
Pervin, L. A. (1993). 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Petersen, A. C., Ebata, A. T., & Graber, J. (1989). Coping with adolescence :The functions and dysfuctions of poor achievement.(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293020).
Peters, J. S.(2000). Music therapy : an introduction. Spring, Illinois : Charles C Thomas press.
Piaget, J .(1929).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Pogonowski, L. M. (1985). Attitude assessment of upper elementary students in a process-oriented.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33 (4), 247-257.
Rathus, S. A., & Nevid, J. S. (1986). Adjustment and growth:The challenges of life. New York: 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
Running, D. (2008, January 1). Creativity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 A Review (1980-2005). Update : Applications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27(1), 41-48.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J811671) Retrieved May 25, 2009, from ERIC database.
Sameroff, S. & Baldwin, A. J., Seifer, R., Baldwin, A., & Baldwin, C. (1993). Stability of intelligence from preschool to adolescence:The influence of social and family risk factors. Child Development, 64, 80-97.
Schafer, W. (1992). Stress management for wellness(2nd ed.). New York:Holt , Rinehart and Winston, Inc. 
Scott, W. A., Scott, R., & McCabc, M. (1991). Family relationships and children, personality: A cross-culture, cross-source comparision.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30, 1-20.
Solomon, P., & Draine, J. (1995). Subiective burden among family members of mentally ill adults : Relation to stree, coping, and adapt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psychiatry, 65(3), 419-427.
Van Hoven, B. V., & Poelman, A. (2003). Using computers for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 An example using NUD.IST. Journal of geography in higher education, 27(1), 113-120. Retrieved October 03, 2006, form the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database.
Worchel, S., & Goethals, G. R. (1985). Adjustment: Pathways to personal growth.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