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第七次修憲公投入憲對第二階段憲政改造途徑的影響--修憲與制憲的辯證:李鴻禧教授七秩華誕祝賀論文
書刊名:中華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曾建元 引用關係彭艾喬
作者(外文):Tseng, Chien-yuanPeng, Ai-chiao
出版日期:2006
卷期:5
頁次:頁10-55
主題關鍵詞:修憲制憲憲政改造正名公民投票Constitutional-amendingConstitution-makingConstitutional re-engineeringRectifying nameReferendu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2
  • 點閱點閱:69
期刊論文
1.李心怡(20040528)。李鴻禧堅信陳總統會在困難中完成制憲。新臺灣新聞週刊,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宗力(19820100)。憲法修改界限的理論。憲政時代,7(3),35-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正亮(19980216)。民進黨的路線爭議:從新臺獨論到中國政策分歧。國策專刊,1,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炳南、曾建元(19981000)。第四次修憲--重大修憲議題的政治邏輯與法理分析。憲政時代,24(2),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宗珍(19970100)。國民主權於憲政國家之理論結構。月旦法學,20,30-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建良(2005)。修憲與制憲的抉擇:憲改基礎的Q&A。中央研究院憲改論壇--法政對話之二:「憲法實踐與憲改議題」圓桌討論會,(會議日期: 2005年6月25日)。臺北: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高彥(2005)。「合憲性修憲」與「準制憲」 : 從政治理論看未來修憲的程序正義。憲改論壇--法政對話之一,「憲政回顧與憲法修改」圓桌討論會,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主辦 (會議日期: 2005年3月12日)。臺北: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登輝(2005)。制訂新憲化解主權爭議。群策會「臺灣新憲法」國際研討會。淡水:財團法人群策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奕成、林致真、曾建元、許家馨(2007)。第三共和修憲說帖。第三共和修憲說帖發表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7年1月21日)。臺北:世代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慶山(2005)。第七次「中華民國憲法修正案」之批判。民主臺灣VS•中華帝國--面對反分裂法及中國熱危機群策會論壇。淡水:財團法人群策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鐵志(20030724)。臺灣公民投票面面觀。民主論壇。紐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明通(2005)。臺灣的憲政改革與兩岸關係。憲政改造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年6月18日)。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建元(2003)。臺灣制憲運動的回顧與展望。《世局變動中的臺灣政治》2003年臺灣政治學會年會,(會議日期: 2003年12月14日)。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臺灣政治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爾璇(1998)。臺灣九七修憲總評析--策略與政治影響的觀點。臺灣憲政研討會,(會議日期: 1998/02/14)。臺北:臺灣憲政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雲漢(2005)。憲政主義的毀壞與重建。《憲政回顧與憲法修改》中央研究院憲改論壇,(會議日期: 2005/03/12)。台北:中央研究院政治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建元、彭艾喬(2005)。反分裂法陰影下的臺灣憲政改造與法律反制。《憲政改造與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年6月18日)。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張文貞(2005)。憲政改造的方式與程序。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建元(2002)。一九九零年代台灣憲政改革之研究--民族主義與民主轉型的觀點(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翁明賢、吳建德(2005)。兩岸關係與信心建立措施。臺北:華立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水吉(1998)。憲政改革與民主化--寧靜革命的歷史見證。臺北:揚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炳南(20031231)。二〇〇〇臺灣憲改。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嘉尹(2005)。憲改與國家認同的統獨爭議。臺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同榮(1991)。公民投票手冊。臺北:公民投票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盧義輝(200011)。臺灣意識的多面向--百年兩岸的民族主義。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施密特、劉鋒(2004)。憲法學說。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炳南(19970800)。第一階段憲政改革之研究。臺北:李炳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鴻禧(199408)。李鴻禧憲法教室。臺北:月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曹金增(2004)。解析公民投票。臺北:五南出版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滄海(199512)。修憲與政治的解析。臺北:幼獅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文斌(2005)。臺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臺北:問津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起(2003)。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臺北市:天下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慶雄(1992)。憲法入門。臺北:月旦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郭正亮(1998)。民進黨轉型之痛。臺北: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馬起華(1983)。憲法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李登輝(19990000)。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吳密察(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葉俊榮(20041224)。從全球憲法變遷的趨勢看臺灣憲政改造的定位(總統府國父紀念月會專題報告),臺北。,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hp4?Rid=10309,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水扁(20050625)。總統應邀在「主權、憲法與臺灣的未來」學術研討會致詞,http://www.president.gov.tw/php-bin/prez/shownews.pnr>4?issueDate=&issueYY=94&issueMM=6&issueDD=25&title=&content=&_section=3&_pieceLen=50&_orderBy=issueDate%2Crid&_desc=l&_recNo=0, 2006/10/22。  new window
3.朱雲漢(20050523)。臺灣的憲改奇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孟瑜(20131111)。陳水扁提出新憲公投時間表,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3260000/32605672.s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建民(20031124)。臺灣選舉,連宋支持率下滑,北京。,http://www.chma.org.cn/chinese/2003/Nov/448418.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孟瑜(20030929)。阿扁制新憲說引發各方議論,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3149000/31492682.s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玉山(20040521)。化解危機,帶來懸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6)。民意調查「民眾對當前兩岸關係之看法」結果摘要,臺北。,http://www.mac.gov.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宮文祥(2002)。論修憲之界限--試評析大法官釋字第四九九號解釋,http://www.ntpu.edu.tw/law/paper/02/2001a/9071210a.PD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連戰(2003)。連戰:制憲三部曲,臺北。,http://www.kmt.org.tw/Content/HTML/WhatNew/Comment/20031117_10_6693.html。  new window
11.連戰(20050429)。連戰29日上午在北京大學發表演講(全文),北京。,http://news.xinhuanet.com/misc/2005-04/29/content_2892817.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水扁(20031210)。陳水扁提名演說:2004大選是「相信臺灣」對「唱衰臺灣」的競爭,http://www.southnews.com.tw/Aj5ian_x/a_bian.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水扁(20040521)。為永續臺灣奠基:陳水扁總統就職演說全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春生(2004)。臺灣為什麼必須制定新憲法,臺北。,http://www.itaiwan.org.tw/iTaiwan/index.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建元(20050714)。一個憲法,各自表述--臺灣憲法秩序中的「一個中國」架構,紐約。,http://www7.chinesenewsnet_com/Ma-inNews/Opinion/2005_7_14_8_59_26__500.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渡(20031001)。當然是制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宗希(1998)。「臺獨運動總體檢」辯論會,http://www.taiwannation.org.tw/republic/repl-10/no05_08_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慧貞(20031010)。搶選票,泛綠逬生矛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0031117)。競相犠牲憲法以換取選舉勝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9970617)。狸貓換太子--「絕對多數制」將被畫出修憲清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玉山(20050311)。《反分裂法》--畏懼變動的北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何榮幸(2000)。運籌。破曉--2000陳水扁勝選大策略。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登輝(20001101)。我為何提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亞洲的智略。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鴻禧(198509)。憲法基本概念之澄清。憲法與人權。永和:李鴻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志雄(2000)。制憲權的法理。憲法秩序之變動。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淑媛(2000)。轉向。破曉--2000陳水扁勝選大策略。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水扁(2000)。臺灣站起來--迎接向上提升的新時代。破曉--2000陳水扁勝選大策略。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俊榮(200302)。臺灣的轉型憲政主義。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俊榮(2003)。消散中的「憲法時刻」。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俊榮(200302)。超越轉型:台灣的憲法變遷,民主轉型與憲法變遷。臺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