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灰色博物館:詮釋與溝通的動力基地
書刊名:博物館學季刊
作者:林崇熙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Chung-Hsi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1:4
頁次:頁5-25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灰色地帶進步越界多元文化MuseumGray beltsProgressivenessBorder-crossingMulti-cultur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
  • 點閱點閱:105
期刊論文
1.祝平一(1996)。雕給我一個身體 : 塑身美容廣告中的女性/主體。婦女與兩性研究通訊,38/39,9-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崇熙(20030400)。地方性科學知識與博物館的辯證--一個公共論壇的行動綱領。博物館學季刊,17(2),7-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崇熙(20010300)。沉默的技術--嘉南平原上的拼裝車。科技、醫療與社會,1,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柏羽(2007)。流亡蜚語:從臺灣政治流亡者的婚姻談起,雲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婷意(2007)。電磁波安全不安全?:解構電磁波爭議之風險知識,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傅大為(1990)。基進筆記。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arwin, Charles、Mayr, Ernst(1964)。On the Origin of Specie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若林正丈、洪金珠、許佩賢(1994)。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新自然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oucault, Michel、劉北成、楊遠嬰(1992)。瘋顛與文明。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aid, Edward W.、王志弘、王淑燕、郭菀玲、莊雅仲、游美惠、游常山(1999)。東方主義。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Toffler, Alvin(1980)。The Third Wave。Bantam Books。  new window
7.Lakatos, Imre、Musgrave, Alan(1970)。Criticism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8.Baudrillard, Jean、洪凌(1998)。擬仿物與擬像。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宮崎市定、邱添生(1980)。中國史。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崇熙(2005)。技術的權力秘密。STS科技渴望社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正惠(1990)。「理性」學者的「非理性」。知識與權力的空間──對文化、學術、教育的基進反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崇熙(2004)。多元觀點的度量衡展示規劃。多元觀點的度量衡展示規劃。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