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型態過渡:水墨藝術中的當代情境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徐凡軒
作者(外文):Hsu, Fan-hsuan
出版日期:2008
卷期:4
頁次:頁465-484
主題關鍵詞:水墨後現代商品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6
  • 點閱點閱:40
我們所處的環境當前已然處於全球化、後現代化的氛圍,由於資訊科技和交通工具的流通發達,原有的國界劃分逐漸被模糊化,世界脈動影響著被包覆下個體的思維,造就了全球化下「異質的同質性」(heterogeneous homogeneity),水墨藝術自然無法置身其外。 本文試圖透過耙梳並比較海峽兩岸水墨藝術發展的脈絡,在本體論與媒體論的立論之外,尋求一種涵蓋更廣泛的文化體系或思維方式,以解決當前水墨藝術的尷尬身份與認同問題。
圖書
1.呂清夫(2001)。藝術史的軌跡。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2004)。藝術史與藝術理論。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尹吉男(2002)。近觀中國當代文化與美術。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1994)。台灣美術新風貌(1945-1993)。台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超然(2003)。臺灣當代美術大系.媒材篇:水墨與書法。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超然(2003)。台灣當代美術大系。文建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葆華、雷逸婷(2005)。立異--九〇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倪再沁(2004)。美感的魅惑。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振華(2003)。在藝術的背後。湖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常寧生(2004)。藝術史的終結?當代西方藝術史哲學文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盈瑛(2004)。新開:八〇年代台灣美術發展。台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詹明信、唐小兵(2004)。後現代主義與文化邏輯。和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藝術學編委會(2005)。藝術視像與後現代思潮。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倪再沁(2004)。臺灣當代藝術之美。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渝(2001)。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李渝美術評論文集。臺北:雄獅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倪再沁(2005)。水墨畫講:文人美學與當代水墨的世紀之辯。臺北:典藏藝術家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高名潞(2001)。世紀烏托邦:大陸前衛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謝東山(20050000)。臺灣美術批評史。臺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南溟(2006)。藝術必須死亡。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古幹(2005)。現代書法三步。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高宣揚(19990000)。後現代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