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因果概念與歷史教科書書寫--以臺灣與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為例
書刊名:史轍
作者:陳家瑩
作者(外文):Chen, Chia-yi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5
頁次:頁145-162
主題關鍵詞:歷史教育因果概念因果關係歷史教科書英國歷史教科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219
雖然因果概念在歷史「教」與「學」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但仔細檢視國內歷史教科書,會發現其中所傳達的概念,不但與現在歷史學討論的因果思維有所出入,甚至可能引導學生錯誤的歷史理解。本文將焦點集中於歷史教育中的因果概念討論,並介紹英國歷史教科書因果關係的編排特色,提供國內歷史教科書做參考。
期刊論文
1.林慈淑(20010300)。「學歷史」與「歷史學」之間--九年一貫「人與時間」領域規劃的商榷。東吳歷史學報,7,139-1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普森、葉小兵(19960900)。理解過去:程序與內容。清華歷史教學,7,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慈淑(2009)。「因果概念」與歷史教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慈淑、劉靜貞(1998)。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的編寫及其理念試探。新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元(1998)。歷史教科書中的因果關係。歷史意識與歷史教科書的分析編寫國際學術研討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冠華(1997)。英國近三十年歷史教育改革之探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炳煌(2002)。社會學習領域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omas, T.(1990)。Teaching and Assessing Historical Understanding。London:Historical Association。  new window
3.Carr, Edward Hallett、王任光(1968)。歷史論集。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志豪編(2007)。國民中學:歷史三下。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靜貞(1998)。10-16歲學生對歷史技術的認知初探一三人組討論方式的嘗試。史學與文獻(三)。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ritt, M. Anne,Rouet, Jean-Francois,Georgi, Mara C.,Perfetti, Charles A.(1994)。LearningFrom History Text: From causal analysis to argument models。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story, Hilisdale。NJ。  new window
7.Culpin, Christopher.(2005)。What is History? The Twentieth Century: A World Study After1900。London。  new window
8.Ingram, Philip(2000)。Challenge & Change: A World Study after 1900。London。  new window
9.(1999)。The National Curriculum for England History。London。  new window
10.Walsh, Ben(2002)。History In Focus: Modem World history Essential。London。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Lee, Peter(2005)。Putting Principles into Practice: Understanding History。How Students Learn History in the Classroom。Washington D. C.:The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