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鄉土文學、歷史與歌謠:重層殖民統治下臺灣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陳培豐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Pei-feng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8:4
頁次:頁109-164
主題關鍵詞:鄉土文學論戰文學詮釋共同體歷史重層殖民抗日民族主義臺語歌謠Nativist literature debateInterpretive community of literatureHistoryColonial ruleAnti-Japanese nationalismTaiwanese balla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0)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25
  • 點閱點閱:166
摘要:   近代讀者並非渾然天成,而是接受後天的訓練、學習,聚集成一個文學詮釋共同體後才算誕生。文學詮釋共同體的建構,除需一共同的語言之外,還需要類似的歷史經驗做為基礎。經過1930年代的鄉土文學運動以及論爭之洗禮,在凝聚文體共識的同時,臺灣人察覺到共有一個歷史詮釋對於文學發展的重要性。不過,在形構歷史的進程上,統治者卻捷足先登。皇民化運動時期,日本人透過歷史小說的積極創作,試圖將臺日兩民族縫合成一個文學詮釋共同體;卻因敗戰無功而返。臺語流行歌謠則以聲音文本的姿態,成為臺灣文學的支流。   二次世界大戰後,國民黨取代日本統治臺灣,於1940、1970年代又發生第二、三次的鄉土文學論戰。在強化中國Nationalism和新的國語政策下,如何讓當時的文學社群,即擁有不同歷史經驗記憶、社會境遇的本/外省人讀者或作者,形構新的文學詮釋共同體,成為當務之急。   在臺灣史尚未知識化的困境下,為達成前述目的,戰前臺灣和中國都曾蒙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歷史經驗和記憶,成為被召喚的對象。為此,流行於1930年代的臺灣,在1970年代原本被認為低俗或是文化統合障礙的臺語歌謠,便開始被古老化、神聖化、匿名化,成為臺灣人抗日歷程的化身。這些原本只是老歌的流行歌謠,搖身一變成了庶民集體之歷史經驗象徵的「傳統民謠」。   前後三次鄉土文學運動/論爭均具有形構文學詮釋共同體的文化、政治意涵;而這個現象凸顯出在重層且連續殖民的統治下,缺乏歷史共識做為發展基礎的臺灣文學之面貌與特色。
期刊論文
1.陳培豐(20080600)。從三種演歌來看重層殖民下的臺灣圖像--重組「類似」凸顯「差異」再創自我。臺灣史研究,15(2),79-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榮鐘(1932)。卷頭言--「大眾文藝」待望。南音,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西川滿(1938)。歷史のある台灣。台灣時報,2,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聖峰(20041100)。江亢虎遊臺爭議與《臺游追記》書寫。臺北師院語文集刊,9,31+33-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榮鐘(1932)。第三文學揾溫。南音,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瑞明(19971200)。呂赫若的「臺灣家族史」與寫實風格。臺灣新文學,9,302-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石濤(19770500)。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2(5),6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拓(19770400)。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仙人掌雜誌,1(2)=2,55-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奇(19320725)。再論「第三文學」。南音,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得時(19550800)。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4(2),104-1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芳明(19990800)。臺灣新文學史(1)--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5(10)=178,162-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蕭阿勤(20001000)。民族主義與臺灣一九七○年代的「鄉土文學」:一個文化(集體)記憶變遷的探討。臺灣史研究,6(2),77-1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文薰(20060400)。由「現代」觀想「故鄉」--張文環〈山茶花〉作為文本的可能。臺灣文學研究學報,2,5-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柳書琴(20021200)。從部落到都會:進退失據的殖民地青年男女--從<山茶花> 論張文環故鄉書寫的脈絡。臺灣文學學報,3,81-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叡人(20090900)。重層土著化下的歷史意識:日治後期黃得時與島田謹二的文學史論述之初步比較分析。臺灣史研究,16(3),133-1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深切(1935)。對臺灣新文學路線的一提案。臺灣文藝,2(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紹馨(1948)。臺灣史料的整理。臺灣文化,3(7),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大學雜誌社(1937)。「日據時代的臺灣文學與抗日運動」座談會:紀念臺灣光復第二十九週年。大學雜誌,79,26-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小野西洲(1937)。誤解打破說明資料。語苑,30(4),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何田田(1975)。論「臺北人」的人物和主題。文藝月刊,76,2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呂正惠(1987)。臺北人「傳奇」。文星,104,98-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若林正丈(2010)。葉榮鐘的「述史」之志:晚年書寫活動試論。臺灣史研究,17(4),81-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郭秋生(1945)。我們要三大努力。前鋒,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尉天驄(1978)。臺灣文藝在中國文學上的意義。大學雜誌,119,39-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廖毓文(1934)。新歌的創作要明白時代的課題。先發部隊,1,1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橫路啟子(2009)。呂赫若「清秋」論。東吳日語教育學報,33,83-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蘇維熊(1933)。臺灣歌謡に対する一試論。フォルモサ,1,5-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巾力(2008)。「鄉土」的尋索:臺灣文場域中的「鄉土」論述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臺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詩萱(1999)。戰後初期(1945/8-1949/12)台灣文學的重建--以《台灣新生報》「橋」副刊為主要探討對象(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克隆(1998)。台語流行歌曲與文化環境變遷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裕元(2000)。戰後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1945-1971)(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美惠(2008)。1930年代台灣新文學作家的民間文學理念與實踐--以《台灣民間文學集》為考察中心(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玲玲(2008)。葉石濤及其臺灣文學論的建構。國立成功大學,臺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鹿島櫻巷(1914)。國姓爺後日物語。日本東京:愛國婦人會台灣支部發行 ; 東京印刷及發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島利郎(2003)。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拓(1977)。街巷鼓聲。臺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聖峯(2007)。日據時期臺灣新舊文學論爭新探。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垂水千恵(2002)。呂赫若研究。東京:風間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小池千枝(1992)。デザイン。東京:文化出版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祖珺(19920925)。玫瑰盛開:楊祖珺十五年來時路。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惠足(2009)。「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臺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彭品光、彭歌(1977)。當前文學問題總批判。臺北:中華民國青溪新文藝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石原千秋、木股知史、小森陽一、島村輝、高橋修、高橋世織(1991)。読むための理論--文学・思想・批評。世織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培豐、王興安、鳳氣至純平(2006)。「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淑容(2004)。一九三〇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Hobsbawm, E. J.、黃煜文(200207)。論歷史。臺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連橫(1992)。臺灣通史。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尉天驄(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杜文靖(2005)。臺灣歌謠歌詞呈顯的臺灣意識。臺北:臺北縣政府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藤井省三、張季琳(2004)。臺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萬川(2004)。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際。新竹: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美娥(20070000)。古典臺灣:文學史.詩社.作家論。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黃英哲(20070000)。「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臺灣文化重建(1945-1947)。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邱貴芬(20030000)。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英哲(19990905)。台湾文化再構築1945-1947の光と影--魯迅思想受容の行方。東京:創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蕭阿勤(20080000)。回歸現實:臺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王拓(1985)。臺北‧臺北!(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瀛濤(1998)。臺灣諺語。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電影資料館口述電影小組(199410)。臺語片時代。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鍾理和、鍾鐵民(2003)。鍾理和全集. 第5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鍾理和、鍾鐵民(2003)。鍾理和全集. 第6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土田知則、神郡悦子、伊藤直哉(1996)。現代文学理論:テクスト.読み.世界。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外山滋比古(1974)。近代読者論。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田中克彦(1999)。クレオール語と日本語。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伊能嘉矩(1905)。臺湾巡撫トシテノ劉銘傳。臺北:新高堂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伊能嘉矩(1918)。傳説に顯はれたる日臺の連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黃春明(1995)。老調和新聲。等待一朵花的名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趙光漢(1978)。鄉土文學就是國民文學。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歐陽明(1999)。臺灣新文學的建設。1947-1949臺灣文學問題論議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培豐(2010)。同文の植民地支配が生んだ文体の想像:帝国漢文•植民地漢文•中国白話文。帝国主義と文学。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電影館資料組(2007)。認識臺語片(上),http://movie.cca.gov.tw/Case/Content.asp?ID=384&Year=, 200708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民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聯合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新生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映真(1978)。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鄉土文學討論集。臺北:尉天驄。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永彬(2000)。日本領臺初期日臺官紳詩文唱和。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文化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培豐(2007)。識字.閱讀.創作和認同: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意義。臺灣文學與跨文化流動。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培豐(2010)。演歌の在地化--重層的な植民地文化からの自助再生之道。東アジア新時代の日本と台湾。東京:明石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