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之研究
作者:吳俊憲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Jiun-Shia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
指導教授:黃政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臺灣本土本土教育課程改革Taiwanindigenizationindigenous educationcurriculum refor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9
課程是教育的核心,認同臺灣本土、臺灣優先、以臺灣為主體的教育目標,在近十餘年來已逐漸形成社會的主流價值,推動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絕對有其重要性,如何運作課程改革藉以落實本土教育理想的達成,如何促使學校與教師幫助學生習得生活化與本土化的課程,教導愛護自己生長的土地,培養在地關懷的特殊情感,建立正確的本土認同,此為本研究關注的重點。
基於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五:第一,蠡探臺灣本土教育的理念及其內涵;第二,瞭解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的興革與發展;第三,分析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重要議題;第四,歸納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問題與影響因素;第五,綜合研究結果提出課程改革的相關建議。為達成上述目的,本研究主要採訪談法,並輔以文件分析法。
本研究依據研究發現,歸納重要結論如下:
一、本土教育是教育的核心內容,鄉土教育是實踐本土教育的基礎,而全球教育必須建立在本土教育的基礎之上。
二、臺灣本土教育的理念係以全體臺灣人民為教育的主體,重視臺灣主體、回歸教育的本質、「由近而遠,再回到近」的參照觀。
三、本土教育課程改革強調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所進行的課程改革,其課程內涵是保持中立的、關心多元文化的、省思後殖民境況的、符合學生需求的。
四、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的推動,係受到解嚴後各項因素帶來的影響;其目的在深化本土認同、發揚臺灣主體、凝聚生命共同體、提升國家競爭力。
五、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有:鄉土課程標準的修訂、本土教育委員會的設立、擬訂教育施政主軸政策、設置大學相關系所、編修相關參考資料庫等。
六、本土教育課程改革重要議題有:課程綱要修訂、教科書問題、鄉土語言課程與教學的問題;爭議重點主要為「去中國化」、內容比例、意識型態等。
七、國小推動「社會行動取向學校課程發展」及「社區總體營造學校課程發展」,惟是否達成本土教育課程改革與發展之目的,值得檢討與批判。
八、臺灣本土教育面臨的常見問題有:關懷不足、認知偏差、認識不夠、政策不定、人才缺乏、師資不足、教材混亂、資料貧乏、及其他等問題。
九、臺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因素,主要來自:社會氣氛的轉變、民間團體的影響、執政黨的影響力、行政首長的理念、大學教育機構及學者專家的主張、民意代表的介入等。
After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lifted the curfew in 1987, different fields, such as politics, society, economy, democratization, pluralism, and liberalization have been discussed day by day. This deregulation made Taiwanese aware of their identity. Therefore, a series of reforms for indigenization rised. The education field was influenced by it, so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Taiwan had promoted a series of educational reforms. After 1990, Ministry of Education began to plan national indigenous educational policies. There were two purposes for the learners. First, to know Taiwan deeply. Second, to promote the educational goals of "the indigenization of Taiwan", "the consciousness of Taiwan", and "the subjectivity of Taiwan". Indigenous education now is acknowledg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ducational issues, especially in Taiwan.
This essay aimed to study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in Taiwan, including its developmental backgrounds, conceptual frameworks, and curricular reforms. The main research methods were interview method and document analysis. Five main purposes were as follows. Firstly, to explore the conceptions and contents of indigenous education in Taiwan. Secondly, to realize policy reform and developmental situation for Taiwan indigenous education. Thirdly, to analyze the importment issues, such as curriculum guildline, textbook edition questions,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and so on. The forth, to set up some questions and influential factors for indigenous curriculum reforms. Finally, to offer some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research conclusions.
壹、中文部份
于國華(2002)。「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運動。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文化總會(2005)。中華民國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簡介。取自2005年9月20日,http://www.ncatw.org.tw/home.php
文建會(2005a)。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取自2005年6月19日,http://www.cca.gov.tw/news/news79/index.htm
文建會(2005b)。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輔導直轄市及縣市政府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社區文化再造計畫實施要點。取自2005年6月19日,http://www.cca.gov.tw/news/news66/plan-1.htm
方永泉(2000)。後殖民主義與比較教育研究。載於中華民國比較教育學會(主編),邁向新世紀:比較教育理論與實際(頁35-75)。臺北市:臺灣書局。new window
方德隆(譯)(2004)。A. C. Ornstein & F. P. Hunkins著。課程基礎理論(Foundations of curriculum, 4th ed.)。臺北市:高等教育。
王志弘等(譯)(1999)。E. W. Said著。東方主義。臺北市:立緒。
王秀雲(1998)。社區總體營造與學校教育。載於財團法人柑園文教基金會舉辦之「在地文化、社區之華—86年全國在地文化社團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研討會記實會議手冊(頁113-119)。臺北市:文建會。
王前龍(2001)。國小道德實驗課程「愛國」德目教材中國家認同內涵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王嘯(2004)。全球化—本土化視域中的中國大陸教育。教育研究(大陸版),6,44-54。
王麗雲(2002)。中文拼音政策的爭議與課程政治取向的反省。教育研究集刊,48(1),95-131。new window
北市國中沒母語課,議員痛批(2005,10月19日)。自由時報,A7版。
朱台翔(1995)。教育本土化。北縣教育,7,33-35。
朱立君(2003)。社區總體營造之個案研究:臺中市「楓樹社區」理想家園的發展。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朱瑞玲(1994)。臺灣心理學研究之本土化的回顧與展望。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的開展(頁89-119)。臺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new window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揚智。new window
江雪齡(1996)。邁向廿一世紀的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江雪齡(2000)。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師大書苑。
何清欽(1980)。光復初期之臺灣教育。高雄市:復文。
余安邦等(2002)。社區有教室—學校課程與社區總體營造的遭逢與對話。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余墨荔(1997)。加拿大魁北克與歷史教學—回應「認識臺灣」座談會。當代,123,139-143。
吳文星(2000)。「認識臺灣(歷史篇)」對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社會變遷之編纂。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0(5),35-43。new window
吳明清(1997)。發展本土化教育特色的概念架構。北縣教育,17,58-62。new window
吳芝儀與李奉儒(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臺北市:桂冠。
吳俊憲(2001)。國中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教科書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吳俊憲(2003)。探析民間出版商發展教科書之影響因素。中等教育雙月刊,54(2),55-65。new window
吳俊憲(2005)。鄉土乎?本土乎?全球乎?--理解臺灣本土教育的意涵。教育學誌(原南師初等教育學報),18,93-122。new window
吳國勳(2005)。複合式社區總體營造策略之研究-以雲林縣西安百貨商店街造街為例。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吳密察(1997)。歷史教育與鄉土史教育:一個提供討論的意見。當代,120,32-37。
吳清山(1993)。教育研究本土化的取向。教育研究雙月刊,31,15-21。new window
吳錦惠(2005)。社會價值重建課程不可忽視的一環:從臺灣「新住民」談起。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頁123-150)。高雄市:復文。
吳錦惠與吳俊憲(2005)。「新臺灣之子」的教育需求與課程調適之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8(2),53-72。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依德。臺北市:擎松。new window
李永熾、李喬、莊萬壽、郭生玉(2004)。臺灣主體性的建構。臺北市:群策會。
李英明(2003)。全球化下的後殖民省思。臺北市:生智。new window
李苹綺(譯)(1998)。J. A. Banks著。多元文化教育。臺北市:心理。
李涵鈺與陳麗華(2005,5月)。社會重建主義及其對課程研究的影響初探。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舉辦之「第十二屆課程與教學論壇—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李登輝(1999)。臺灣的主張。臺北市:遠流。new window
李登輝(2005)。新時代臺灣人。臺北市:群策會。
李雅婷(2005)。社會轉化與與美感創造—探析社會重建論的課程關懷。課程與教學季刊,8(2),頁41-52。new window
李園會(1984)。臺灣光復時期與政府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市:復文。
李筱峰(2002)。快讀臺灣史。臺北市:玉山社。
李翠瑩(2004)。邁向族群平等的公民社會。文化視窗月刊,69,22-27。
李鍌(1995)。國民中小學臺灣鄉土語言輔助教材大綱專案研究報告。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專題計畫研究,未出版。。
杜正勝(1998)。臺灣心、臺灣魂。高雄市:河畔。
周淑卿(2003)。國小教師在課程領域專業身份認同研究。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天祐(2004)。教育政治學。臺北市:心理。new window
林志鴻、呂建德(2001)。全球化與社會福利。輯於顧忠華(主編),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頁193-242)。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林青青(1999)。國民中學「認識臺灣—社會篇」課程之分析: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公民訓育學報,8,507-552。new window
林振豐(2002)。社區總體營造在社區主義形成過程中的瓶頸與願景:以苗栗縣社區為觀察焦點。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學程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new window
林慈淑(2001)。「學歷史」與「歷史學」之間—九年一貫「人與時間」領域規劃的商榷。東吳歷史學報,7,139-172。new window
林瑞榮(1997)。國民小學鄉土教育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林耀盛(1997)。社會心理學本土化:反殖民主義與後現代論述之間。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方法論。臺北市:臺灣大學心理系本土心理研究室。new window
林蘭芳(2003)。解嚴後國中音樂教材本土化的探討。東吳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邱貴芬(1995a)。「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載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頁169-191)。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邱貴芬(1995b)。是後殖民,不是後現代:再談臺灣身分/認同政治。中外文學,23(11),29-46。new window
邱貴芬(1997)。仲介臺灣‧女人。臺北市:遠流。
侯元鈞(2004,12月)。黃皮膚白面具:西方課程學術移植的後殖民反思。載於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舉辦之「課程研究與教師」研討會論文集(頁104-117),臺北市。new window
姚榮松(2005a,1月)。我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四類系所現況分析。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15-30),臺北市。
姚榮松(2005b)。我國國內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教育部委託專案總結報告。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
施正鋒(1999)。臺灣意識的探索。載於夏潮出版社(主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58-97)。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洪惟仁(2005,1月)。五校臺語系課程比較。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71-82),臺北市。
洪雯柔(2002)。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中的比較教育研究。國立國際暨南大學比較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南投縣。new window
洪雯柔(2003,11月)。。全球化與本土化辯證下知識全球本土化運動及其對本土教育的啟發。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本土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221-246),臺北市。new window
胡育仁(2000)。國小社會科教科書本土化之分析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胡萬川(2005,1月)。臺灣文學系所的課程規劃問題。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頁31-38),臺北市。
郁元(1999)。社區總體營造規劃與執行之差異探討--以集集鎮經驗為例。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市。
夏征農(主編)(1992)。辭海。臺北市:東華。
夏黎明(1988)。鄉土定義分析。臺東師院學報,1,283-299。new window
夏黎明(1995)。鄉土的結構、內容與教育意涵。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頁3-9)。臺北市:漢文。
徐宗林(1992)。重建主義的教育哲學家布萊彌德。載於劉焜輝(主編),人類航路的燈塔(頁38-52)。臺北市:正中書局。
徐復觀(1980)。學術與政治之間。臺北市:學生書局。
徐照華(2005,1月)。大學臺灣文學系所的現況與未來。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47-56),臺北市。
桃園縣政府(2005)。文史工作室簡介。取自2005年10月15日,http://www.tycg.gov.tw/cgi-bin/SM_theme?page=3e9a55c3
翁翠萍(2005,12月24日)。本土社團點名下台,范巽綠:認同本土也要多元。中央社,取自http://cna.com.tw/top10/20051224cap0200.html/950103。
耿志華(1995)。臺灣教育本土化的回顧與前瞻。北縣教育,7,30-32。
馬寶蓮(1997)。現階段國小語文教育政策之省思。載於吳森田(主編),臺灣永續發展研討會論文集(頁176-222)。臺北市: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8)。臺灣人文年刊,2,頁287-325。
張四德(2001)。移民、自由與美國的本質:韓德林史學思想的研究。臺北市:稻鄉。new window
張京媛(1995a)。彼與此:愛德華‧薩依德的《東方主義》。載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頁33-49)。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張京媛(1995b)。前言。載於張京媛(主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頁9-32)。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張炎憲(2005)。談國家歷史與地方文史工作的關係臺灣歷史發展的特色。取自2005年10月15日,http://www.twcenter.org.tw/a05/a05_01_06.htm
張則周(1995)。「識土」才能「惜土」:兼論中小學教科書的編寫及教學。北縣教育,7,22-25。
張建成(2000)。臺灣地區的鄉土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63-102)。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素貞(1997)。落實鄉土教育,實現教育本土化的理想。北縣教育,17,63-64。
張嘉育(1999)。學校本位課程發展。臺北市:師大書苑。
張嘉育(2002)。學校本位課程改革。臺北市:冠學。new window
張濬哲(2005)。九○年代臺灣教育政策與法令變遷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之影響。取自2005年6月10日,http://www.twles.tpc.edu.tw/~f3504/p5.htm/2005/4/23
教育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市:正中。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臺北市:編者。
教育部(1994)。國民中學課程標準。臺北市:編者。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編者。new window
教育部(2004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臺北市:編者。new window
教育部(2004b)。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臺北市:編者。
教育部(2005)。我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現況調查彙編。臺北市:編者。
梁實秋(主編)(1985)。遠東英漢大辭典。臺北市:遠東圖書公司。
莊坤良(2001)。迎/拒全球化。中外文學,30(4),8-23。new window
莊萬壽(2003)。臺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臺北市:玉山社。new window
莊萬壽(2005,1月)。臺灣人文學門系所發展的理念與策略。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5-14),臺北市。
許南村(1999)。《認識臺灣》教科書評析。臺北市:人間。
郭至和(2004,10月)。全球化發展對九年一貫課程社會領域之啟示:以Roland Roberston全球場域模式為例。論文發表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舉辦之「九十三學年度師範校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屏東市。
郭金水(2005,1月)。師院人文社會學們的轉型思考:堅持與變革之間。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103-108),臺北市。
郭炤烈(1999)。臺灣意識的歷史軌跡。載於夏潮出版社(主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33-57)。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陳向明(2000)。質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北京市:教育科學出版社。new window
陳其南(1992)。公民國家意識與臺灣政治發展。臺北市:允晨。new window
陳其南(1998)。學習型組織的經營藝術與實務。輯於財團法人柑園文教基金會(主編),在地文化、社區之華:86年全國在地文化社團社區總體營造工作研討會記實(頁24-33)。臺北市:編者。
陳枝烈(1999)。多元文化教育。高雄市:復文。
陳芳明(1998)。殖民地臺灣—左翼運動史論。臺北市:麥田。
陳芳明(2002)。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陳昭瑛(1998)。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市:正中。
陳映真(1988)。向著更廣的歷史視野擴大。載於施敏輝(主編),臺灣意識論戰選輯(頁31-37)。臺北市:前衛。
陳素秋(2005)。多元文化主義。載於洪泉湖(主編),臺灣的多元文化(頁1-15)。臺北市:五南。
陳隆志(1993)。臺灣的獨立與建國。臺北市:月旦。
陳錦秋(2005)。消失的竹籬笆:一個教師團隊課程發展之行動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陳麗華(1995)。實習教師的社會科教學推理:結構與意識的辯證。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陳麗華(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社會學習領域」中「人與時間」軸修訂始末。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3(6),87-95。
陳麗華(2005,11月)。課程本土化與全球化的辯證:以社會重建主義課程的實踐為例。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社會價值重建的課程與教學(頁151-174)。高雄市:復文。
陳麗華、王鳳敏、彭增龍(2004)。社會行動取向課程設計的理念與實踐:以「風華再現洲子灣」課程為例。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35(1),75-100。new window
陳麗華、彭增龍、王鳳敏(2003,11月)。公民教育的本土化實踐:以社會行動取向課程的教學為例。發表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本土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下冊)(頁189-220),臺北市。
陳麗華、彭增龍、張益仁(2004)。課程發展與設計—社會行動取向。臺北市:五南。
陳麗華、蘇振明(2005,5月)。研討會精神標幟(Logo)。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與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舉辦之「第十二屆課程與教學論壇: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手冊(頁6),臺北市。
陳麗華等(2003a)。九年一貫社會學習領域課程本土化之研究。國立編譯館委託專案研究報告,臺北市: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陳麗華等(2003b,11月)。九年一貫課程七年級社會課程本土化之質與量分析。載於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舉辦之「本土教育」研討會論文集(上冊)(頁59-124),臺北市。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臺北市:揚智。
單文經(2004,11月)。Rugg及Bruner社會領域課程改革史實的啟示。載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系舉辦之「邊陲與發聲:課程與教學的文化政治與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45-268),臺北市。new window
單文經等(1997)。大學院校人文社會科學教育第二期(86至89會計年度)改進計畫--教育組「課程與教學」學門專題研究計畫:國民教育階段推展鄉土教育的檢討與規劃研究成果報告。教育部顧問室委託專題計畫研究。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
彭淮棟(譯)(2004)。Bart Moor-Gilbert著。後殖民理論。臺北市:聯經。
彭鴻源(2002)。國小教師本土化概念及其運作課程之研究。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曾健民(1999)。臺灣意識辯析。載於夏潮出版社(主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46-667)。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曾萍萍(2000)。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曾萍萍(2003)。噤啞的他者:陳映真小說與後殖民論述。臺北市:萬卷樓。
游勝冠(1996)。臺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臺北市:前衛。new window
游勝冠(2005,1月)。臺灣文學系所的課程設計。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39-46),臺北市。new window
湯志民(1995a)。學校建築的本土教育環境規畫。初等教育學刊,4,27-61。new window
湯志民(1995b)。本土教育的學校環境規畫。教育研究雙月刊,46,20-34。new window
黃玉冠(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黃光國(1987)。臺灣意識與中國意識。臺北市:桂冠。
黃光雄、楊龍立(2000)。課程設計:理念與實做。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
黃秀政(1996)。國民中學「認識臺灣(歷史篇)」科的課程研訂與教材編寫。國立編譯館通訊,9(2),11-16。new window
黃俊傑(1999)。論「臺灣意識」的發展及其特質:歷史回顧與未來展望。載於夏潮出版社(主編),中國意識與臺灣意識:1999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2)。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new window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臺北市:文鶴。
黃政傑(198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
黃政傑(1985)。課程改革。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1994)。躍登課程改革的政治舞臺。載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改革(頁125-164)。臺北市:師大書苑。new window
黃政傑(1995)。教育本土化的理念。北縣教育,7,26-29。
黃政傑(1999)。課程改革(三版)。臺北市:漢文。
黃政傑(2005)。課程改革新論:教育現場虛實探究。臺北市:冠學。new window
黃政傑、李隆盛(主編)(1995)。鄉土教育。臺北市:漢文。
黃純敏(2000)。從多元文化主義論臺灣的語言教育。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43-61)。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富順(2003)。全球化與成人教育。成人教育。71,2-12。
黃榮村(2005)。在槍聲中且歌且走:教育的格局與遠見。臺北市:天下文化。
楊千儀(2003)。國民中小學在社區總體營造中所扮演角色之研究。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市。
楊中芳(1994)。試論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學研究:兼評現階段之研究成果。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的開展(頁6-88)。臺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new window
楊國樞(1997)。心理學研究的本土契合性及其相關問題,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的開展(頁75-120)。臺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new window
楊國樞(1999)。社會科學研究的本土化與國際化。載於楊深坑(主編),教育科學的國際化與本土化。臺北市:揚智。
當代雜誌社(1997)。認識臺灣座談歷史教育。當代,120,52-67。
萬冰(譯)(2005)。F. Fanon著。黑皮膚,白面具。南京:譯林。
群策會(2003)。從T到T+:臺灣21世紀國家總目標(特別版)。臺北市:玉山社。
葉啟政(1994)。學術研究本土化的「本土化」。載於楊國樞(主編),本土心理學的開展(頁184-192)。臺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new window
葉啟政(2001)。社會學和本土化。臺北市:巨流。new window
董忠司(2005,1月)。從語文教育規劃的觀點試論臺灣語文教育的現況與發展。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57-70),臺北市。
詹志禹(1996)。教育本土化的幾個基本問題。載於尤清(主編),臺北縣教育改革經驗。高雄市:復文。
詹茜如(1993)。日據時期臺灣的鄉土教育運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詹雪梅(2004)。永樂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之參與學習研究。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電影百匯hamovie(2005)。人物館—吳宇森。取自2005年10月14日,http://www.ha-movie.com/style/people/people01.asp?id=19。
廖仁義(1988)。臺灣哲學的歷史構造。當代,28,25-26。
廖炳惠(1998)。回顧現代:後現代與後殖民論文集。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廖炳惠(2000)。臺灣:後現代或後殖民?載於周英雄、劉紀蕙(主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頁85-99)。臺北市:麥田。new window
甄曉蘭(2004)。課程理論與實務:解構與重建。臺北市:高等教育。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2003,11月)。本土教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編者。
臺北市立師範學院(2005)。「第十二屆課程與教學論壇: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計畫書。臺北:編者。
劉文正(1996)。社區總體營造之衝突管理:以苗栗縣三義鄉為例。東海大學企業管理系碩士論文,未出版:臺中市。
劉自荃(譯)(1998)。B. Ashcroft, G. Griffiths, & H. Tiffin著。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駱駝。
劉惠玲(2004)。政黨與教育。載於林天祐(主編)。教育政治學(頁111-134)。臺北市:心理。
劉曜源、李雅琳(2005)。社區總體營造與學校本位課程發展之研究。論文發表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舉辦之「第十二屆課程與教學論壇—社會重建課程的理念與實踐:覺醒、增能與行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劉鎮寧(2004,10月)。全球化與教師專業成長—從如何學習的角色思考。論文發表於國立屏東師範學院舉辦之「九十三學年度師範校院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論文集,屏東市。
歐用生(1995a)。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頁10-22)。臺北市:漢文。
歐用生(1995b)。國民中小學鄉土輔助教材大綱專案研究報告。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委託專題計畫研究,未出版。
歐用生(2003)。課程典範的再建構。高雄市:復文。new window
蔣玉嬋(2001)。學習型組織理論應用於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大溪和平老街為例。政治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學程班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蔣耀賢(1998)。社區總體營造與鄉鎮文化藝術發展。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南市。
蔡源林(2003)。薩依德的後殖民論述與伊斯蘭。載於黃瑞琪(主編),後學新論(頁291-335)。臺北縣:左岸。new window
蔡源林(譯)(2001)。Edward W. Said著。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市:立緒。
蔡篤堅(2005)。由集體認知呈現到倡議臺灣主體地位的公共領域轉型:一九六○年代以來臺灣現代性的緣起與轉變。載於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暨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舉辦之「臺灣思想與臺灣主體性:建構臺灣思想、推動主體價值,第四屆臺灣文化」國際學習研討會(頁13-38),臺北市:編者。
鄭正煜、李筱峰、李漢偉、曾貴海等(2002)。建構臺灣主體性的教育。載於群策會(主編),邁向正常國家:群策會國政研討會論文集(頁353-391)。臺北市:群策會。
鄭瑞明、施志汶(2005,1月)。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現況與展望。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93-102),臺北市。
鄧運林(1995)。臺北縣教育本土化的現況與展望。北縣教育,7,7-11。
歷史綱要抓教界大風暴—全教會:思想改造,教長:史實教學(2004,11月11日)。蘋果日報,A2版。
戴文鋒(2005,1月)。臺灣文化所的現況與展望。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109-119),臺北市。
戴正德(2004)。非常臺灣:臺灣人的意識與認同。臺北市:望春風。
薛化元(2005,1月)。臺灣人權史的研究與展望:以勞動基本權為中心。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舉辦之「大學臺灣人文學門系所之現況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頁83-92),臺北市。
鍾喜亭(1995)。鄉土教材的設計。載於黃政傑、李隆盛(主編),鄉土教育(頁27-35)。臺北市:漢文。
簡成熙(2000)。多元文化教育的論辯、爭議與實踐:從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論起。載於但昭偉、蘇永明(主編),文化、多元文化與教育(頁81-132)。臺北市:五南。new window
簡成熙(2002)。本土教育理論之建構:教育哲學工作者的反省。教育科學期刊,2(2),36-61。new window
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編輯部(編)(1987)。中文辭源(修訂再版)。臺北:編者。
顏佩如(2004)。課程圖像重建:學校全球教育課程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new window
鵝湖月刊社(1998a)。「認識臺灣」教科書問題評議座談會記錄(上)。鵝湖月刊,23(7),44-56。
鵝湖月刊社(1998b)。「認識臺灣」教科書問題評議座談會記錄(下)。鵝湖月刊,23(8),49-55。
譚光鼎(2000)。國家霸權與政治社會化之探討:以「認識臺灣」課程為例。教育研究集刊,45,113-137。new window
龔鵬程(1999)。中國傳統的「社」、「會」觀。載於南華大學舉辦之「1999社區美學」研討會論文集(頁3-34)。取自2005年6月19日,http://www.cca.gov.tw/news/news77/index1.htm。new window

貳、英文部份
Abrokwaa, C. K. (1999). Indigenous music education in Africa. In Semali, L. M. & Kincheloe, J. L.(Eds.), Indigenous knowledge (pp.191-207). New York: Falmer.
Arends, R. I. (2004). Learning to teaching (6th ed.). Boston: The McGraw-Hill.
Bakken, L., & Dermon S. L. (1996). Developing anti-bias identities: Early childhood, adolescence, and young adulthoo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4 (2), 20-22.
Banks, J. A. (1996).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curriculum reform, and action. In J. A. Banks(E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ransformative knowledge, and action: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pp.335-348).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Banks, J. A., & Banks C. M. A. (Eds.). (1993).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Boston: Allyn & Bacon.
Brameld, T. (1956). Toward a reconstructed philosophy of education. New York: Dryden.
Bussler, D. (1997). Some basis tenets of educa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D. Bussler et, al. (Eds.), Introducing educational reconstruction: The philosophy and practice of transforming society through education (pp.49-120). San Francisco, CA: Caddo Gap.
Carbone, P. F. & Wilson, V. S. (1995). Harold Rugg’s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 In M. E. James (Ed.), Social reconstruction through education(pp.57-88). New Jersey: Ablex.
Chubb, J. E., & Moe, T. M. (1998). Politics, markets, and America's schools. Washington, D.C. : Brookings Institution.
Collnick, D., & Chinn, P. (1990).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a pluralistic society. NewYork :Merrill.
Counts, G. S. (1978). Dare the School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 Carbondale, IL: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Cuban, L. (1992). Curriculum Stability an change. In P. W. Jackson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curriculum (pp.216-246). New York: Macmillan.
English, R. (1986). Can social studies textbooks have scholarly integrity? Social Education, 50 (1), 46-49.
Faith, M. (2003). Integrating cultural values into the curriculum for Kenyan school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477 141)
Fontana, A., & Frey, J. H. (2000). The interview: From structured questions to negotiated text.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2nd ed.) (pp.645-655). San Francisco, CA: SAGE.
Forrest, S. (2000).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its representation within Western Australia new curriculum framework. Retrieved November 23, 2004, from http://www.ecu.edu.au/csess/kk/aeic.
Freire, P. (1985).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Culture, power, and liberation. South Hadley, Mass: Bergin & Garvey.
Freire, P. (1993). Pedagogy of city. New York: Continuum.
Freire, P. (1997). Education for critical consciousness. New York: Continuum.
Gay, G. (2000). Culturally responsive teaching: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Gibson, N. C. (2003). Fanon: The postcolonial imagination. Cambridge: Polity.
Glatthorn, A. A. (1994). Developing a quality curriculum. Alexandria, VA: ASCD.
Keith, S. (1991). The determinants of textbook content. In P. G. Altbach (Ed.), Textbooks in American society: Politics, policy, and pedagogy (pp.43-59).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Kvale, S. (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London: SAGE.
Landry, D. & MacLean, G. (Eds.). (1996). The Spivak Reader: Selected works of 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New York: Routledge.
Law W. W. (2002). Education reform in Taiwan: a search for a ‘national’ identity through democratisation and Taiwanisation. Compare, 32, 61-81.
Lin, C.C. (2003). Political indoctrination in the curriculum during four periods of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 in Taiwan. The Social Studies(May/June), 134-138.
McCarty, T. L. (2003). Revitalising indigenous languages in Homogenising Times. Comparative Education, 39 (2), 147-164.
Mosha, R. S. (1999). The inseparable link between intellectual and spiritual formation in 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education: A case study in Tanzania. In Semali, L. M. & Kincheloe, J. L.(eds.), Indigenous knowledge (pp. 209-225). New York: Falmer.
Mule, L. (1999). Indigenous language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What happened to Kiswahili in Kenya? In Semali, L. M. & Kincheloe, J. L.(eds.), Indigenous knowledge (pp.191-207). New York: Falmer.
Ninnes, P. (2000). Representations of indigenous knowledges in second school science textbooks in Australia and Canada. International of Journal Science Education, 22(6), 603-617.
O’Brien, S. (1989). How to produce a better writing U. S. history textbooks. Social Education, 53(2), 98-101.
Oliva, P. F. (2001). Developing the curriculum (5nd ed.). New York: Longman.
Print, M. (1988).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nd design (2nd ed.). Australia: Allen & Unwin.
Robertson, R. (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Rugg et, al. (1969). The foundations and technique of curriculum-construction, part Ⅰ. Curriculum-making: Past and present. The Twenty-Sixth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New York: Arno Press & The New York Times.
Said, E. W. (1994).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ng.
Said, E. W. (1994a). 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 Vintage.
Said, E. W. (1994b). Orientalism. New York: Vintage.
Sarangapani, P. M. (2003). Indigenising curriculum: questions posed by Baiga vidya. Comparative Education, 39 (2), 199-209.
Schwartz, W. (1998). The identity development of multiracial youth. New York:ERIC Clearinghouse on Urban Education, Institute for Urban and Minority Education,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425 248)
Scribner, J. D. & Layton, D. H. (eds.). (1995) .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politics : the 1994 commemorative yearbook of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association (1969-1994) . Washington, D.C. : Falmer.
Skilbeck, M. (1984).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London: Paul Chapman.
Smith, M. K. (1994). Local education: community, conversation, and praxis. Buckingham,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Spivak, G. (1988).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Nelson, C. & Grossberg, L. (Eds.), Marxism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pivak, G. (1990). The postcolonial critic: Interviews, strantegies, dialogues. New York: Routledge.
Stanley, W. B. (1992). Curriculum for Utopia: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postmodern er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Tanner, D. (1988). The textbook controversies. In L. N. Tannner (Ed.), Critical issues in curriculums (pp.133-135). Chicago, Ill. : NSSE.
Tanner, D., & Tanner, L. (1990). History of the school curriculum. New York: Macmillan.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