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詩經》研究中之文獻解讀問題
書刊名:臺大中文學報
作者:張寶三
作者(外文):Chang, Pao-sa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32
頁次:頁1-3+5-29
主題關鍵詞:經典詩經文獻解讀訓詁ClassicsShijingHermeneuticsExegesisInterpret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1
  • 點閱點閱:67
期刊論文
1.張寶三(20000600)。《詩經》詮釋傳統中之「風雅正變」說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52,1-3+5-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龍宇純(1963)。論反訓。華國,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平生、韓自強(1984)。阜陽漢簡《詩經》簡論。文物,1984(8),1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長瀨誠(1964)。五經正義單疏本に就いて。拓殖大學論集,35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鴻森(1989)。〈禹貢注疏校議〉。《大陸雜誌》,79卷6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承略(2002)。〈論詩序主體部分的完成不能早于戰國中期一一論《毛詩序》的寫作年代之三〉。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賢哲(2000)。詩經詞義新說(五則)。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寶三(1992)。五經正義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妍(2007)。經學以前的詩經。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傳才(2007)。詩經研究史概要。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戴震(1991)。戴震全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聶石樵主編、雒三桂、李山注釋(2000)。《詩經新注》。濟南: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猶家仲(2005)。詩經的解釋學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平生、韓自強(1988)。阜陽漢簡詩經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法高(1974)。金文詁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桐生(2004)。〈孔子詩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寧(1996)。訓詁學原理。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洪湛侯(2002)。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慎、段玉裁(1996)。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馬瑞辰、陳金生、毛亨、鄭玄(1989)。毛詩傳箋通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亨(1980)。詩經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孫詒讓、王文錦、陳玉霞(1987)。周禮正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漢•孔安國、唐•孔穎達(1955)。《尚書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漢•毛氏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1955)。《毛詩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晉•郭璞注、宋•邢禺疏(1955)。《爾雅注疏》。影印清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刊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陸德明(1975)。《經典釋文》。影印《通志堂經解》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唐•長孫無忌等(1986)。《唐律疏義》影印點校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宋•薛尚功(1935)。《景朱刻本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海城于氏景印明崇禎本年。北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清•惠棟(1962)。《九經古義》。影印《皇清經解》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清•朱駿聲(1964)。《說文通訓定聲》。影印《皇清經解續編》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清•俞樾(1964)。《群經平議》。影印《皇清經解續編》本。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清•吳大澄(1930)。《愙意齋集古錄》影印本。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元江(2006)。《風類詩新解》。長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屈萬里(1969)。〈十三經註疏板刻述略〉。《書傭論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長澤規矩也(1982)。長澤規矩也著作集。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唐作藩(1980)。《上古音手冊》。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徐世榮(2007)。《古漢語反訓集釋》。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強中華(2006)。〈肅岡《毛詩十五國風義》臆測〉。《詩經的接受與影響》。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程元敏(1987)。《書序通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程元敏(2005)。《詩序通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程俊英、蔣見元(1991)。《詩徑注析》。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葉鍵得(2003)。《古漢語字義反訓探微》。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齊佩璿(1943)。《訓詁學概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謝建忠(2007)。《毛詩及其經學闡釋對唐詩的影響研究》。成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國風(1993)。十三經單疏本概述。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