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史識與詩心:近現代舊體詩「詩史」的觀念遞變與戰爭書寫(1840-1945)
作者:邱怡瑄
作者(外文):Yi-Hsuan Chi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毓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詩史近現代舊體詩二十世紀文學戰爭書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本論文以〈史識與詩心:近現代舊體詩「詩史」的觀念遞變與戰爭書寫(1840-1945)〉為題。「詩史」本是評述杜甫詩風的批評術語,歷經千餘年的理論層累,已發展成龐大的詩學體系。標榜為「詩史」的寫作,往往能徵用中國古典龐大的歷史記憶和思想資源,引導人們對相類情境產生古今之間的聯繫。舊體詩詞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文中被稱為「詩史」的文學概念,這種指涉「史家即詩人」或「詩人即史家」的書寫傳統,在文學表述和歷史書寫之間,創造一種互相融涉但界限模糊的互文空間,它們對戰爭的描寫,也進一步通過「詩史」的書寫和其傳播效力,使人們對歷史事件的情感成為一種集體的記憶和情緒,進而產生影響輿論走向的能量。
論文通過「戰爭」的詩史書寫為觀察的窗口,從晚清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役的〈圓明園詞〉,到中日甲午戰爭產生的相關詩歌吟詠,以及1931-1945的中日十五年戰爭期間的戰爭事件中的「詩史」書寫,來討論「詩史」在近現代情境下產生的重大改變。一方面嘗試補白文學批評史對「詩史」的研究:包括「抒情」和「敘事」如何弭合、「詩史」之辨體論從經學框架到現代文史學科間觀念的古今落差;另一方面亦力圖拓展「詩史」在研究方法及文獻的新境。除了批評術語的知識考掘學外,「詩史」的書寫實踐案例,同樣可開顯「詩史」在近現代的詩學意義。本文也嘗試延伸討論視角,由「古典」展延至「近現代」,由「中國文學」擴及「漢詩文化圈」,期能藉由討論的深化與廣化,呈現十九世紀下半葉到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百年間,伴隨世變情境與知識轉型,「詩史」詩學在其中的遞變歷程。
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背景及選題目的。提出「詩史」為何需置放在「晚清民國」情境裡研究的意義。「詩史」體系龐大,在近現代尤須克服因新舊典範轉移、文史學科分立、舊體詩的新時代課題等衝擊造成的纏結。本章試圖提出解決纏結的關鍵:首先是「詩史」研究應結合學術史考察,才能由「詩史」之觀念轉移照見學術典範之變遷;其次是理論批評外,也應從「書寫實踐」考慮「詩史」的理論內涵。
第二章為「追憶裡的王朝園林──以王闓運〈圓明園詞〉為核心的討論」。〈圓明園詞〉被視為晚清詩史之冠冕,在哀感時事、表現時代、可傳於後等特質上,皆展現「詩史」在「詩心」和「史識」上的表現。「詩史」除了「史」之意識外,更有「事」的脈絡。但一旦關涉於「事」,不免有「徵實」之應然與實然的衝突。無論認為「詩史」足補軼聞,或攻擊它虛誣非實,或是重視詩歌裡的文學表現,將它視為召喚過去的文本風景。文學中「真實」的再現問題,拉出了「詩史」究竟是「詩具史筆」或是「史蘊詩心」的議題。
第三章為「戰爭中的春秋著史──以抗戰時期姚伯麟、徐佛蘇的詩史著作為核心的討論」。繼踵前章推證詩、史區辨的思維。本章以二十世紀四○年代兩部以「詩史」為名的長編舊體詩集為考察對象,姚伯麟的《抗戰詩史》和徐佛蘇的《國難歌史及詩史》。在古典的語言形式外,兩部作品都雜揉鮮明的現代特徵,可回應「詩國革命」後「舊體詩」如何從「文體」和「文用」表現「詩史」理論的突破與再生。文體上,徐、姚皆視格律為舊體詩的基本要素,但在出版形製與編排意識上,以自注、補注等「副文本」補足了詩歌的敘事職能。針對「詩史」傳統本身,徐、姚也都展現趨新而不固守的態度。二人對年月時地與事件徵實的準確性訴求,也顯示二人都重視詩的「史料」價值。但其吟詠間,亦不乏個人主觀情感的抒發與呈現。他們是「舊格新詞寫詩史」的代表,也呈現「詩史」在理、事、情等表現上的現代質素與古典繼承。
第四章為「漢詩中的和戰話語:作為對照的日本戰爭」。試圖以第三章相同時間區段的日本漢詩為對象,拓展「詩史」的討論。日本自甲午戰爭始,有一「戰爭漢詩」的書寫傳統,頗欲有以文體匡扶國體,以文學建構歷史的詩學思想。其以「詩史」頌揚皇統,更是日本漢詩壇對「詩史」的接受與實踐。本章企圖通過日本二戰期間的「戰爭漢詩」和「同盟漢詩」之對照,凸顯戰爭情境裡「詩史」書寫的建構性。特別聚焦文學報國會編纂的《大東亞戰詩》與鹽谷溫的《大東亞戰役詩史》,分析二者的書寫意圖與文學表現中「史蘊詩心」的面向。此章希望能與第三章「抗戰詩歌」的討論形成對照。
第五章為「報刊中的詩史虛實──以九一八事變到抗戰期間國難吟詠為例」。試圖以近代報刊流播的戰爭事件相關「詩史」吟詠為討論住軸,指出此類詩歌雖多被視為「紀實」之筆,但中間資訊往往雜揉虛構與褒貶意圖,且有積極的政治意圖在其中。本章希望通過「事件」如何呈現,和「假新聞」、書寫的「真實效應」等概念,反省「詩史」的書寫機制。包括詩史欲「以虛鑿實」產生的「史蘊詩心」問題,以及「春秋褒貶」到「訕謗直訐」的倫理規範問題,最後逼顯出「詩史」與其繼承的文學傳統、詩學傳統,在近現代的影響與實踐。
綜上所述,本文不斷試圖以「詩歌」和「歷史」間的往復辯證為主軸,以此呈顯晚清近代「詩史」觀念的遞變與書寫實踐。期能以此研究深化並拓展這個古典詩學觀念的現代視野。從「詩心」和「史識」等兩大主題中,剖析「詩史」觀念蘊含文史本質辯證,以及學術典範變遷。
The purpose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introduce the classical genre writing tradition “poetized history” (Shi-shi 詩史) and how this genre tradition continued radiating its influence on literary writing after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during 1840–1945. The so-called “archaic Chinese” (文言), mainly the old-style poetry (舊體詩詞) herein, was considered to have disappeared in the history of literature ever since the vernacular movement. As a matter of fact, however, even the “archaic Chinese” was not the mainstream diction on the press, it still held its activeness in terms of reading and writing among the populace during the 1930s and 1940s. The old-style poetry handed down the heritage of Shi-shi within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中國古典. Shi-shi, as a literary concept, took “poets as historians” and vice versa, thus created an ambiguous yet blending space of intertextuality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ical writing.
The writing tradition of Shi-shi evoked people’s history-based memories and emotions toward historical events, thereby brings about a profound impact by the use of traditional morality to evaluate current situation. It also created a correlation between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at of the current time, and as a result, collective memories generated by Shi-shi affected the trend of public opinion during 1840–1945. Furthermore, Shi-shi stimulated the public’s unhappiness toward territorial loss and anger against weak national defense with their evaluation of each current event by traditional moral concept. The phenomena of “poets as historians” or “poetized history” also affected China’s diplomatic attitude and war strategy against Japan at that time. This dissertation contains six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ntroduction” revealed the background and aims of this dissertation and purposed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poetry as history. The first chapter is "Introduction", which explain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the topics selected. Why do the "history of poetry" need to be placed in the “transformation era” situation? In modern times, it is necessary to overcome the entanglement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the new and old paradigm shifts, the separation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disciplines, and the new era of old-style poetry. This chapter attempts to propose several key points to solve the entanglement: first, the study of "history of poetry"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examination of academic history,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history of poetry" to see the changes of academic paradigms; secondly, theoretical criticism should also consider "writing practice"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history of poetry.
The second chapter discusses classic works written by the famous poet Wang kai-yun. The title of the poem is " Yuan-ming-yuan Ci", which is about the Yuan-ming-yuan, a legendary royal garden burned and destroyed in the battle of 1860. This representative case makes us discover that there is a gap between the realistic appeal of poetry and historical facts. The question of how to reproduce "reality" in literature draws a deeper theoretical level of "history of poetry". Whether the writing of poetry contains historical elements or the writing of history itself has the intention of poetry.
The third chapter explores the two poetry collections written in the 1940s. They are all those who did not write vernacular poems and still insist on writing classical poetry after a major change called the "poetry revolution." But their work ha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innov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form in the form of publications and the presentation of poetry and historical information. These two cases are quite representative, which shows that the concept of poetry history not only inherits the traditional thoughts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and modern literature, but also reflects the obvious changes in the trend of the times.
The fourth chapter provides an important comparison object to think about the writing tradition of war poetry. Japan is also deeply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 However,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poetry writing has become another kind of war. This chapter presents poetry in response to different policy positions. Sometimes works are used to illustrate the state of peace and alliance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Sometimes it becomes a means of constructing a legitimate excuse for war. But this shows that poetry can be one of the ways to construct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fifth chapter is to use the poems circulating in the newspaper as the scope of discussion. There is a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poetic histor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istorical memory. Therefore, poetry writing not only has the influence of literary classics, but also forms an invisible manipulation force in social and political aspects.
一、「詩史」核心文獻
南江濤選編,《民國舊體詩詞期刊三種》,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
中和月刊社主編,《中和月刊》,北京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姚伯麟,《抗戰詩史》,上海:改造與醫學社,1948。
徐佛蘇,《國難詩史及歌史》,上海:徐佛蘇自刊本,1938。
張寅彭主編,《民國詩話叢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 。
王培軍、莊際虹校輯,《校輯近代詩話九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吳宓,《空軒詩話》,上海:上海書店,2002。
吳宓著、吳學昭編輯,《吳宓詩話》,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劉永濟,《誦帚詞集 雲巢詩存》,北京:中華書局,2010。
馬君武治喪委員會編,《馬君武先生紀念冊.詩稿》,桂林,1941年刊本。
胡樸安,《南社叢選》,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阿英編,《中法戰爭文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57。
阿英編,《甲午中日戰爭文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58。
阿英編,《庚子世變文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62。
(日)日本文學報國會編,《定本愛國百人一首解說》,東京:每日新聞社,1943。
(日)日本文學報國會編,《大東亞戰詩》,東京:龍吟社,1944。
(日)織田完之,《東洋詩史》,東京:博文館刊本,明治29年[1896],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本。
(日)鹽谷溫,《大東亞戰役詩史》,東京:弘道館圖書,1944。
(日)田中一二編,《朗嘯集》,臺北:台灣出版文化株式會社發行,1943。
(日)和田政雄編,《乃木將軍詩歌集》,東京:株氏會社鶴書房,1943。
(日)藤田東湖,《回天詩史》,收入《東湖全集》,東京:博文館,明治四十二年[1909)刊本。日本國文學資料館藏本。
(日)鹽谷溫,《漢詩と日本精神》,東京:教學局,1938。

二、其他傳統文獻(包括標點箋註之古籍文獻)
(唐)杜甫撰,(宋)魯訔編次,(宋)蔡夢弼會箋,《杜工部草堂詩箋》。北京:中華書局,1985《叢書集成初編》影印《古逸》叢書本。
(唐)元稹著,謝永芳編,《元稹詩全集彙校彙注彙評》,武漢:崇文書局,2016。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李商隱著,劉學鍇,余恕誠編,《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宋)洪邁著,夏祖堯、周洪武點校,《容齋隨筆》,長沙:岳麓書社,2006。
(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明毛晉汲古閣刊本。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商務印書館,1979,《四部叢刊》影印上海涵芬樓景印宋刊本。
(宋)文天祥,《文山先生全集》,臺北:商務印書館,1965,《四部叢刊初編》影印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烏程許氏藏明本。
(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89,《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江南圖書館藏鳴野山房鈔本。
(明)王夫之著,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長沙:岳麓書社,1996。
(明)張煌言,《張蒼水集》,臺北:新文豐,1988影印《四明叢書》四明張氏約園刊本。
(清)黃宗羲,《南雷文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續修四庫全書》別集類1397冊,影印中國科學院圖書館藏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靳治荊刻本。
(清)仇兆鼇,《杜詩詳注》,臺北:里仁書局,1970。
(清)錢謙益著,錢曾箋注,《牧齋有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清)吳偉業著,李學穎集評標校,《吳梅村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清)章學誠著,倉修良注,《文史通義新編新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清)王闓運著,馬積高主編,《湘綺樓詩集》,長沙:岳麓書社,1995。
(清)林昌彝,《射鷹樓詩話》二十四卷,哈佛大學藏清咸豐(1851)元年刻本。
林紓,《畏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據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年鉛印版影印。
徐世昌輯,《晚情簃詩匯》二百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民國十八年退耕堂刻本。
(日)太宰春臺,《春臺先生文集》,寶曆二年[1752]嵩山房刊本。
(日)木崎愛吉,頼成一編,《賴山陽全書》,東京:國書刊行會,1983。
(日)野口勝一,《征露戰史》,水戶:廣文舍刊本,1906。日本國會圖書館藏本。
(日)鈴木修次《中國文學と日本文學》,東京:東京書籍,1987。
(日)豬口篤志編,《日本漢詩》,東京:明治書院,1972。
(日)日本文部省編纂,《國體の本義》,東京:內閣印刷局,1937。
梁啟超著、張品興編,《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周作人著,鍾叔河編,《周作人文類編》,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
稊園詩社編,《故都竹枝詞》,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5年,《清末民國舊體詩詞結社文獻續編》影印自民國鉛印本。
黃濬,《花隨人聖庵摭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近代史料筆記叢刊》本。
黃濬著、許晏駢、蘇同炳編,《花隨人聖庵摭憶全編》,臺北:聯經,1979。
錢仲聯,《近代詩鈔》,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胡文輝,《陳寅恪詩箋釋》(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3增訂本。
錢仲聯選、錢學增注,《清詩三百首》,長沙:岳麓書社,1985。
戴正誠,《鄭叔問先生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晚清名儒年譜》本。
瞿宣穎,《補書堂詩錄》,臺北國家圖書館藏,香港1960年代影印線裝油印本。

三、近人論著
(一)中文論著
于永森,《聶紺弩舊體詩研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2。
尹奇嶺,《民國南京舊體詩人雅集與結社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出版社,2011。
王小林,《從漢才到和魂:日本國學思想的形成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
王友勝,《民國間古代韻文研究名著導讀》,長沙:岳麓書社,2010。
王光明,《現代漢詩的百年演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王向遠,《筆部隊和侵華戰爭》,北京:崑崙出版社,2015。
王汎森,《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臺 北:聯經出版社,2017。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臺北:允晨,2015。
王偉勇、薛乃文著,《詞學面面觀》,臺北:里仁書局,2012。
王開璽,《晚清的四個面孔:晚清人物的思想與事功》,北京:東方出 版社,2015。
王瑞成,《晚清的基點:1840-1843的漢奸恐慌》,北京:中國社會科 學出版社,2012。
王榮,《詩性敘事與敘事的詩──中國現代敘事詩史簡編》,臺北:秀威資訊,2006。
王瑤,《王瑤全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王福棟,《唐代戰爭詩歌研究》,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12。
王德威,《抒情傳統四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2007。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左漢林,《杜甫與杜詩學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
朱文華,《風騷餘韻論:中國現代文學背景下的舊體詩》,上海:復旦 大學出版社,1998。
余英時,《余英時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臺北:東大圖書,2011。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76。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型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
吳海發,《二十世紀中國詩詞史稿》,北京:中國文史,2004。
呂進等著,《大後方抗戰詩歌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15。
宋雪玲,《魏晉南北朝戰爭詩文綜論》,北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社,2015。
李君山,《全面抗戰前的中日關係(1931-1936)》,臺北:文津出 版,2010。
李肖聃,《李肖聃集》,長沙:岳麓書社,2008。
李洪岩,《錢鍾書與近代學人》,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
李劍亮,《民國詞的多元解讀》,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李慶,《日本漢文學史.第二部.成熟與迷途(1919-1945)》,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李慶年,《馬來西亞華人舊體詩演進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
李繼凱、史志謹,《中國近代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杜曉勤,《二十世紀隋唐五代文學研究綜述》,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汪涌豪,《中國文學批評範疇及體系》,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
汪辟疆,《汪辟疆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增訂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汪榮祖,《史學九章》,臺北:麥田,2002。
汪榮祖,《槐聚心史:錢鍾書的自我及其微世界》,臺北:台大出版中心,2016修訂版。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84。
周作人,《周作人自編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周柳燕,《王闓運的生平與文學創作》,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
周勛初,《周勛初文集》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
房福賢,《中國抗戰文學新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林立,《滄海遺音:民國時期清遺民詞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
林志宏,《民國乃敵國也:政治化轉型下的清遺民》,臺北:聯經出版,2009。
阿英,《阿英文集》,北京:三聯書店,1981。
胡迎建,《民國舊體詩史稿》,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胡逢祥,《社會變革與文化傳統──中國近代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胡德坤,《中日戰爭史(1931-1945)》,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第二次修訂本。
胡適,《胡適作品集》,臺北:遠流出版,1983。
胡曉明,《詩與文化心靈》,北京:中華書局,2006。
胡曉真,《明清文學中的西南敘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
茅海建,《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上海:三聯書店,1998。
唐弢,《唐弢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
唐啟華,《巴黎和會與中國外交》,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夏曉虹,《晚清的魅力》,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孫志軍,《現代舊體詩的文化認同與寫作空間》,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孫杰,《竹枝詞發展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孫歌,《竹內好的悖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孫繼強,《侵華戰爭時期的日本報界研究:1931-1945》,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
徐江,《吳梅村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徐瑋,《世變、抒情與晚清詞之書寫》,香港:中華書局,2018。
徐瑞岳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史綱》,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時世平,《救亡、啟蒙、復興:現代性焦慮與清末民初文學》,天津:天津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時國炎,《現代意識與20世紀上半期新文學家舊體詩》,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桑兵,《國學與漢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翁聖峰,《清代臺灣竹枝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
高陽,《高陽說詩》,臺北:聯經,2005。
高嘉謙,《遺民、疆界與現代性:漢詩的南方離散與抒情(1895-1945)》,臺北:聯經,2016。
常麗潔,《早期新文學作家舊體詩寫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張中良,《抗戰文學與正面戰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張永芳,《晚清詩界革命論》,桂林:灕江出版社,1991。
張永芳,《詩界革命與文學轉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張伯駒編,《春遊社瑣談.素月樓聯語》,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張春田,《革命與抒情:南社的文化政治與中國現代性(1903-1923)》,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張泉,《抗戰時期的華北文學》,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5。
張素卿,《敘事與解釋──《左傳》經解研究》,臺北:書林,1998。
張高評,《春秋書法與左傳史筆》,臺北:里仁書局,2011。
張舜徽,《清儒學記》,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張暉,《詩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7。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
張暉,《中國「詩史」傳統(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
張煜,《同光體詩人研究》,上海:中西書局,2015。
張灝,《張灝自選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1997。
莫礪鋒,《唐詩宋詞》(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
許德楠,《論「詩史」的定位及其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郭岱君編,《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臺北:聯經,2015。
陳文華,《杜甫唐宋資料傳記考辨》,臺北:文史哲,1987。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
陳平原,《抗戰烽火中的中國大學》,香港: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5。
陳岸峰,《文學史的書寫與不滿》,香港:香港中華書局,2014。
陳岸峰,《甲申詩史:吳梅村書寫的一六四四》,香港:香港中華書局,2014。
陳建華,《古今與跨界:中國文學文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
陳國球,《抒情中國論》,香港:三聯書店,2013。
陳國球,《結構中國文學傳統》,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
陳國球,《感傷的旅程:在香港讀文學》,臺北:學生書局,2003。
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北:群學出版,2013。
陳福康,《日本漢文學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1。
喻大華,《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彭鵬,《研究系五四新文化運動:以1920年代為中心》,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3。
曾守仁,《王夫之詩學理論重構:思文/幽明/天人之際的儒門詩教觀》,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
程相占,《中國古代敘事詩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馮自由,《革命逸史》,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黃修己,《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修訂本)》,香港:中國圖書刊行社,1994。
黃曼君、朱壽桐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黃霖,《中國文學批評通史.近代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楊松年,《中國文學批評論集》,臺北:文史哲,1989。
楊柏嶺,《詞學範疇研究論集》,蕪湖: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
楊儒賓、張寶三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
葉君遠,《清代詩壇第一家:吳梅村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
葛兆光,《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周邊」概念的再澄清》,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
葛曉音,《杜詩藝術與辨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
董乃斌主編,《中國文學敘事傳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趙獻濤,《民國文學研究:翻譯學、手稿學、魯迅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5。
劉士林,《二十世紀中國學人之詩研究》,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劉世南,《清詩流派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劉崇稜,《日本文學史》,臺北:五南圖書,2003。
蔡毅,《日本漢詩論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
鄧雲鄉,《水流雲在雜稿》,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2。
鄭毓瑜,《引譬連類:文學研究的關鍵詞》,臺北:聯經,2012。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2005。
鄭毓瑜,《姿與言:詩國革命新論》,臺北:麥田,2017。
蕭如平,《南京國民政府與「一.二八」淞滬抗戰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錢仲聯,《清詩紀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7。
錢仲聯,《夢苕庵清代文學論集》,濟南:齊魯書社,1983。
錢仲聯選,錢學增注,《清詩三百首》,湖南:岳麓書社,1985。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錢鍾書,《宋詩選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
錢鍾書,《談藝錄》,上海:上海書店,1989《民國叢書》第四編,據1948年開明書店版影印。
錢鍾書,《談藝錄》,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補訂重排本。
顏崑陽,《反思批判與轉向:中國古典文學研究之路》,臺北:允晨文化,2016。
顏崑陽,《李商隱詩歌箋釋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2017。
羅志田,《裂變中的傳承:20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3。
羅時進,《唐詩演進論》,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
羅興典,《日本詩史》,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嚴志雄,《錢謙益〈病榻消寒雜詠〉論釋》,臺北:聯經,2012。
嚴迪昌,《清詩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
蘇光文,《大後方文學論稿》,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蘇光文,《抗戰詩歌史稿》,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饒宗頤,《中國史學上之正統論》,北京:中華書局,2015。
龔鵬程,《中國文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2015。
龔鵬程,《唐代思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龔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欒梅健,《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發生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二)翻譯及外文論著
Kowallis, Jon Eugene von. The Subtle Revolution: Poets of the "Old Schools" during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a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2006.
Schmidt, J.D The Poet Zheng Zhen(1806-1864)and the Rise of Chinese Modernity, Leiden: Brill, 2013.
Průšek, Jaroslav.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collection of studies, Dordrecht : Reidel, 1970.
Chow, Tse-Ts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1960
Wang, David Der-wei. The lyrical in epic time: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artists through the 1949 cri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2015.
Wang,David Der-wei ed, A New Literary History of Modern China(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7.
Wu, Shengqing, Modern Archaics :Continuity and Innovation in the Chinese Lyric Tradition,1900-1937.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2014.
Yang, Haosheng. A Modernity Set to a Pre-Modern Tune: Classical-style Poetry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 Leiden;Boston:Brill,2016.
Yim, Lawrence C.H.(嚴志雄),The poet-historian Qian Qianyi , New York, NY : Routledge, 2009.
(以)阿維夏伊.瑪格利特(Avishai Margalit)著,賀海仁譯,《記憶的倫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5。
(日)戶部良一著,韋平和、孫維珍譯,《日本陸軍史:近代化的異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日)宇野直人,《漢詩をよむ:日本の漢詩(幕末~昭和)》,東京:NHK出版,2012。
(日)前坂俊之著,晏英譯,《太平洋戰爭與日本新聞》,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
(日)加藤周一,《日本文學史序說》,東京:筑摩書房,1975。
(日)吉野孝雄,《文學報國會の時代》,東京:株式會社河出書房新社,2008。
(日)久保田淳等編集,《20世紀の文學1》,東京:岩波書店,1996年。
(日)合山林太郎,《幕末・明治期における日本漢詩文の研究》,大阪:和泉書院,2014。
(日)三浦葉,〈日清戰爭と漢詩〉,《明治漢文學史》,東京:汲古書院,1998。
(日)神田喜一郎,《墨林閒話》,東京:岩波書店,1977。
(日)倉田貞美,《清末民初を中心とした中國近代詩の研究》,東京:大修館書店,1969。
(日)村井章介,《東アジア往還,漢詩と外交》,東京:朝日新聞社,1995。
(日)坪井秀人,《聲の祝祭──日本近代と戰爭》,愛知: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7。
(日)入谷仙介,《近代文學としての明治漢詩》,東京:研文出版,1989。
(日)服部卓四郎著,張玉祥等譯,林鼎欽等校,《大東亞戰爭全史》,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6。
(日)平野謙,《昭和文學史》,東京:筑摩書房,1963。
(日)木村一信責任編集、池田浩士等編集,《戦時下の文学:拡大する戦争空間》,東京:インパクト出版,2000。
(日)野山嘉正,《近代詩歌の歷史》,東京:放送大學教育振興會,2004。
(日)櫻本富雄,《日本文學報國會:大東亞戰爭下の文學者たち》,東京:青木書店,1995。
(日)齋藤希史,《漢字世界の地平 私たちにとって文字とは何か》,東京:新潮社,2014。
(日)淺見洋二著,金程宇、岡田千穗等翻譯,《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美)伊夫.瓦岱(Yves Vadé) 講演,田慶生譯,《文學與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美)宇文所安著、賈晉華譯,《盛唐詩》,臺北:聯經出版社,2007。
(美)宇文所安著,鄭學勤譯,《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
(美)宇文所安著,田曉菲譯,《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美)海登.懷特著、董立河譯,《形式的內容:敘事話語與歷史再現》,北京:文津出版社,2005。
(美)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著,劉鋒譯,《迫害與寫作藝術》,北京:華夏出版社,2012。
(美)柯文著,杜繼東譯,《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法)熱拉爾.熱奈特著,史忠義譯,《熱奈特論文集》,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
(法)傅柯(Michel Foucault),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
(德)阿斯特莉特.埃爾(Astrid Erll)、馮亞琳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王德威著、涂航等譯,《史詩時代的抒情聲音》,臺北:麥田,2017。
賈樹枚主編,《上海新聞志》,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五、近現代報刊雜誌
吳衛民,〈蔣介石使王賡獻圖賣國!〉,《決鬥》1.16:(1932.03.06),頁240。
黃濬,〈花隨人聖庵摭憶〉《中央時事周報》6卷9期(1937.3.13),頁55-60。
(日)福田清人著、田荒譯,〈日本文學報國會之第二年〉,《華北作家月報》第6期(194.06),頁12-13。
(日)國分青崖,〈日本文學報國會漢詩漢文部會新成喜賦〉,《華文每日》第11卷第4期(第116號),頁27「苔岑詩壇專欄」。
(日)鹽谷溫,〈遊南京〉,《大東亞經濟》第6卷第9期(1943.09),頁53「詩壇」。
〈清韓条約破棄の厳談/清兵愈々出発す〉,《朝日(東京號外刊)》,1894年7月23日第一版。
〈天津条約〉、〈天津条約の解釈〉,《朝日(東京朝刊)》,1894年7月8日第一版。
〈披瀝合作誠意 汪主席拜會日皇 日皇贈主席最高勳章 兩國親善關係益强化〉,《申報》(1942.12.23)第2版。
易君左,〈建立「民國詩學」芻議〉,《民族詩壇》第2卷4輯(1939.04),頁1-2。
王蔭南,〈贈友七律〉,《大公報(天津版)》(1933.3.13)11版〈文學副刊〉。
王汝棠(王蔭南),〈王蔭南先生致編者書〉,《天津半月刊》3(1933.10.01),頁1。
五石,〈後鴛湖曲〉,《北平晨報》(1932.3.12)5版,〈文苑〉專欄。
江蘺,〈圓明詩史〉,《京滬週刊》第1卷46期(1947.11.23),頁9-10。
江絜生,〈吟編札記〉,《民族詩壇》第1卷第6輯(1938.10),頁5-6。
高伯時,〈孫君如一歸自瀋陽談九一八事變有感〉,《殘日週刊》1:4(1931.12.05),頁11。
徐佛蘇,〈不戰不和不放棄的倒日方略(續)〉,《民治評論》第16期(1933.06),頁34-37。
徐佛蘇,〈不戰不和不放棄的倒日方略〉,《民治評論》第15期(1933.05),頁810-815。
陳文華,〈何罪斫頭──讀余英時先生大作的商榷〉、汪榮祖,〈賸有文章供笑罵〉,原刊於《中國時報》1985.1.24,副刊。
陳寥士,〈日本詩人的漢詩-三屆大東亞文學者大會外紀〉,《長江畫刊》第4卷第1期(1945.01),頁21-22。
聞一多,〈歌與詩〉,《中央日報(昆明)》(1939.06.05),副刊「平明」專欄。
編者,〈二十七年來我中華民族詩歌〉,《民族詩壇》2卷1輯(1938.11),頁10。
編者,〈本社創辦人高伯時先生〉,《國貨月報》2:2-3(1935.03),頁2。
野民,〈圓明園詞〉,《國風報》1卷23期(1910.06),頁115-123。
余力文,〈一顆將星的殞落──王賡〉,《文史春秋》1999年第2期,頁66-68。
羅玉祥,〈記日本文學報國會〉,《太平洋周報》第82期(1943.09.25)第,頁1790-1791。
佚名,〈不愛江山愛美人〉,收入燕大抗日會宣傳股、燕大學生會周刊部合編,《火把》,10(1931.10.19),第3面。
兌之,〈補書堂詩錄.讀史雜詩〉,《中和月刊》3卷12期(1943.12),頁129-130。
戈浪,〈戰時詩歌的積極作用〉,《民族詩壇》第1卷第6輯(1938.10),頁3-4。
袁愈嫈,〈書遼陽失後步馬君武先生原韻〉,《詩經》創刊號(1935.2.25),頁6。


六、期刊論文或論文集單篇論文
(日)伊藤隆,〈野口勝一のことなど-『日本史研究者辞典』について〉,《日本歷史》62期(2000.01),頁61-63。
(日)保坂廣志,〈戦争とジャーナリズム-新聞にみる軍神誕生と民衆の戦争動員に関する一考察-〉,《琉球大学法文学部紀要.社会学篇》32期(1990.03),頁59-114。
(日)保坂廣志,〈戦争とジャーナリズム-新聞にみる軍神誕生と民衆の戦争動員に関する一考察-〉,《琉球大学法文学部紀要.社会学篇》32期(1990.03),頁59-114。
(日)稻畑耕一郎,〈日本に遺された傅増湘の詩 : 併せて『東華』と『雅言』〉,收入《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第58輯(東京:早稻田大學,2012年),第2分冊,頁3-21。
Bolton, D. M., & Yaxley, J, Fake new and clickbait -- Nature enemies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BJU International, 119:55 (2017.05),8-9.
Roland Barthes, The Rustle of Language, trans. Richard Howard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9.
Tian, Xiaofei, Muffled Dialect Spoken by Green Fruits: An Alternative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Poetry,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ulture 21,no.1:1-44.
孔慶東,〈舊體詩與中國現代文學〉,《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5期(2005.10),頁15-19。
王向遠,〈「大東亞文學者大會」與日本對中國淪陷區文壇的干預滲透〉,《新文學史料》2003年第3期(2003.08),頁96-106。
王德威,〈「根」的政治,「勢」的詩學〉,《中國現代文學》第24期(2013.12),頁1-18。
王德威,〈有情的歷史〉:〈有情的歷史──抒情傳統與中國現代性〉,《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09),頁77-137。
王德威,〈現代中國文論芻議:以「詩」、「興」、「詩史」為題〉,《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65期(2017.07),頁285-307。
王繼甫,〈淺談杜甫「詩史」的核心內容──對安史之亂前後民族戰爭及衝突的反映〉,《現代語文》2008年第2期,頁16-17。
左鵬軍,〈江湜詩歌的詩史價值〉,《晉陽學刊》2009年5期,頁119-121。
白一瑾,〈衝冠一怒是否為紅顏〉,《文史知識》2008年6期,頁131-136。
米德,〈歷史舊案:馬君武〈哀瀋陽〉發表前後〉,《文史精華》1999年第9期 (1999.09),頁12-17。
李欣錫,〈春光中遣動的「秋興」──論錢遵王《判春集》及對錢牧齋「詩史」觀之實踐〉,收入李貞慧主編,《中國敘事學:歷史敘事與詩文》(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頁263-325。
李恩涵,〈論王正廷的「革命外交」(1928-1931)〉,《抗日戰爭研究》1992年第1期(1992.02),頁52-75。
李楊,〈「抒情」如何「現代」,「現代」怎樣「中國」──「中國抒情現代性」命題談片〉,《天津社會科學》2013年第1期)(2013.01),頁100-110。
李瑄,〈幕客視界:徐渭筆下戰爭的立體圖景〉,收入《「武備論述與戰爭書寫:以元明清為中心」會議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7),頁289-304。
李雷波,〈抗戰前北京《晨報》編輯出版系統演變考實〉,收入張憲文主編,《民國研究》2014春季號(總25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頁213-228。
周采泉,〈鴉片戰爭時寧波抗英詩史〉,《寧波大學學報》1983年第4期,頁103-105。
林宗正,〈多重聚焦與時間交錯下的歷史書寫:吳偉業的詩史敘事〉,收入《中國詩學》18輯(2014.12),頁176-199。
林香伶,〈沿襲與新創:論晚清敘事詩長歌當哭現象及其敘事模式〉,《東海中文學報》25期(2013.06),頁139-176。
林照真,〈假新聞情境初探:以阿拉伯世界的資訊逆流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8:1(2018.01),頁1-26。
祁立峰,〈魂兮歸來哀江南:論沈炯、庾信、顏之推的傷痕書寫與敘事美學〉,《清華學報》42卷4期(2012.02),頁625-656。
邱怡瑄,〈舊格新詞寫詩史:以徐佛蘇《國難歌史及詩史》、姚伯麟《抗戰詩史》為討論範圍〉,《中國現代文學》31(2017.06),頁161-184。
姚愛斌,〈「感物」與「寓言」之辨──《文心雕龍.辨騷》的「樞紐」意義重析〉,《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卷1期(2008.01),頁28-33。
胡大雷,〈「詩史」考辨〉,《廣西大學學報》1990年第5期,頁69-75。
胡曉明,〈陳三立陳寅恪海棠詩箋證〉,《九州學林》第8期(2005.08),頁190-211。
胡曉明,〈陳寅恪與錢鍾書:一個隱含的詩學範式之爭〉,《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1998.02),頁67-73。
胡曉明,〈陳寅恪與錢鍾書:一個隱含的詩學範式之爭〉,《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1998.02),頁67-73。
胡曉明,〈落花之詠:陳寶琛王國維吳宓陳寅恪之心靈詩學〉,《安徽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5期(2014.09),頁546-560。
夏曉虹,〈吟到中華以外天──近代海外竹枝詞〉,《讀書》1988年12期(1988.12),頁118-122。
孫康宜,〈金天翮與蘇州的詩史傳統〉,《中山大學學報》2007年5期,頁1-6。
徐治平,〈論清代敘事詩的新發展〉,《語文學刊(高教版)》2005年7期,頁63-65。
馬衛中、李亞峰,〈略敘近代古體敘事詩的創作特徵〉,收入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編,《中國文學研究》(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9),13輯,頁171-184。
馬衛中、李晨,〈「詩史」指向與晚近詩壇的李商隱接受〉,《文藝理論研究》2015年第3期(2015.05),頁200-208。
高平,〈日本近代「詩史」觀論析〉,《外國文學評論》2015年第1期(2015.02),頁144-160。
高平,〈日本近代詠史詩的三個世界〉,《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卷6期(2017.11),頁167-180。
張元卿,〈吳宓與潘伯鷹交游考論──以《吳宓日記》為中心〉,《中國現代文學論叢》2014年第2期(2014.12),頁51-61
張柏恩,〈黃遵憲甲午戰爭諷諭性詩用探析〉,《淡江中文學報》30期(2014.06),頁317-353。
張高評,〈杜甫詩史與春秋書法──以宋代詩話筆記之詮釋為核心〉。《人文中國學報》第16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頁55-96。
張德明,〈論黃燮清「咸同詩史」的地位〉,《文學論衡》總11期(2007.08),頁25-37。
張寶三,〈《詩經》詮釋傳統中之「風雅正變」說研究〉,《臺大文史哲學報》52期(2000.06),頁1-40。
許時嘉,〈明治日本的漢詩文意識與殖民地統治──一個社會思想面的考察〉,《漢學研究》31卷3期(2013.09),頁261-292。
許總,〈詩史與情聖:杜甫與寫實原則與表情方式的雙向同構〉,《社會科學研究》1995年第4期,頁122-127。
陳友康,〈二十世紀中國舊體詩詞的合法性與現代性〉,《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2005.11),頁143-153。
陳平原,〈豈止詩句記飄蓬──抗戰中西南聯大教授的舊體詩作〉本文原收入《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1卷第6期(2014年11月),頁5-19。
陳秀美,〈從文體「正變」論劉勰「文之樞紐」的典範性意義〉,《淡江中文學報》30期(2014.06),頁65-93。
陳建守,〈語言轉向與社會史:科塞雷克及其概念史研究〉,《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06),171-221。
陳寅恪,〈秦婦吟校箋舊稿補正〉,《嶺南學報》10卷2期(1950.01),頁17-34。
陳寅恪,〈讀〈連昌宮詞〉質疑〉,《清華學報》8卷2期(1933.06),頁1-16。
陸小曼,〈關於王賡〉,收入中國政協全國文史資料研究會編,《文史資料選輯》9卷30輯(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65),頁270-272。
曾守仁,〈國體、文體與抒情──從詩史到神韻〉,《東華漢學》21期(2015.06),頁31-99。
項念東,〈梁啟超的「詩史」觀〉,《安徽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4期(2003.07),頁465-468。
項念東,〈梁啟超的「詩史」觀──《飲冰室詩話》的若干詩學思想〉,《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1卷4期(2003.07),頁465-468。
黃兆強,〈返本開新──中國史學上的褒貶傳統〉,《新亞論叢》10(2009.06),頁16-22。
黃自鴻,〈杜甫「詩史」定義的繁衍現象〉,《漢學研究》25卷第1期(2007.06),頁189-220。
黃修己,〈舊體詩詞與現代文學的啼笑因緣〉,《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2002年第2期(2002.05),頁91-99。
黃景進,〈宗經與辨騷:劉勰論「文之樞紐」〉,《中華學苑》53期(1999.08),頁123-165。
黃萬機,〈論鄭珍詩歌的「詩史」品格〉,《貴州文史叢刊》1994年第6期,頁78-82。
廖棟樑,〈論屈原「發憤以抒情」說及其歷史發展〉,《輔仁國文學報》24期(2007.06),頁159-180。
廖肇亨,〈四海斯文自一家:江戶前期日本儒者詩文中的世界圖像〉,《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2009),頁259-280。
廖肇亨,〈知海則知聖人:明代琉球冊封使海洋義蘊書寫探詮〉,《台灣古典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9.12),頁1-33。
廖肇亨,〈浪裡挑燈看劍:中國海戰詩學之書寫特色與價值信念初探〉,收入《中國文學研究》第11輯(上海:復旦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心,2008.6),頁285-314。
廖肇亨,〈詩法即其兵法:明代中後期武將詩學義蘊探詮〉,《明代研究》第16期(2011.06),頁29-56。
劉納,〈舊形式的誘惑──郭沫若抗戰時期的舊體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1年第3期(1991.10),頁188-202。
劉德重,〈「長慶體」名義辨說〉,《文學遺產》1985年第1期(1985.03),頁60-65。
劉學照,〈清季詩史中的戊戌維新〉,《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9期(2000),頁295-320。
蔡英俊,〈「敘述」界義──兼論敘述、敘事與描寫〉,《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11.06)頁3-44。
蔡英俊,〈詩歌與歷史:論詩史的歷史成分及其敘述的轉向〉,《清華中文學報》,第3期(2009.12),頁239-271。
蔡振豐,〈中國近代武士道理念的檢討〉,《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7卷2期(總14期),(2010.12),頁189-218。
蔡登山,〈一二八「王賡幽會失地圖」之謎〉,《同舟共進》2010年第4期,頁64-65。
鄧小軍,〈杜甫詩史精神〉,《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992年第3期。
鄭大華,〈理性民族主義之一例:九一八事變後的天津《大公報》〉,《浙江學刊》2009年4期(2009.07),頁44-54。
鄭慶篤,〈杜詩「詩史」之譽〉。《杜甫研究學刊》1990年第4期,頁53-55。
戴偉華,〈唐詩中「杜鵑」內涵辨析──以「杜鵑啼血」和「望帝春心託杜鵑」為例〉,《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3期(2007.06),頁63-68。
鄺智文,〈郭松齡事件新探〉,《國史館館刊》31(2012.03),頁1-38。
魏中林、賀國強,〈詩史思維與梅村體史詩〉,《文學遺產》2003年03期(2003.05),頁98-108。
蘇淑芬,〈銷煙後的情誼──鄧廷楨、林則徐唱和詩詞研究〉,《東吳中文學報》第13期(2007.05),頁145-178。
六、學位論文
王冠懿,《唐宋「詩史」說研究──以杜詩詮釋為考察基點》,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廖美玉教授指導。
李亞峰,《近代敘事長詩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8,馬衛中教授指導。
林怡劭,《明清之際「詞史」研究與「新詞史」專題》,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7,張宏生教授指導。
張暉,《《中國文學批評史上之「詩史」概念》,香港: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博士論文,2006,陳國球先生指導。
張柏恩,《甲午戰爭詩諷諭性詩用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顏崑陽先生指導。
許吉敏,《清朝同治年間重修圓明園研究》,瀋陽:遼寧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1,喻大華教授指導。
劉威志,《梁汪和平運動下的賦詩言志(1938-1948)》,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王偉勇教授、祝平次教授指導。
鄭雅尹,《同文與越境:清末留日知識人的漢詩現場及其日本體驗》。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蔡英俊教授指導。
應俊豪,《公共輿論與北洋外交:以巴黎和會山東問題為中心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0,周惠民教授指導。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