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科舉明經進士與經學關係之探討
作者:洪銘吉
作者(外文):MING-CHI HUNG
校院名稱:逢甲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所
指導教授:李威熊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明經唐代經學進士經學科舉制度JinshiClassical StudiesImperialClassical Studies in TangMinj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7
本文主要在探討唐代科舉明經進士科與經學發展兩者之間的關係,嘗試藉由這一議題的論述,開啟研究唐代經學史的另一面向,及反映中國經學在不同朝代所呈現的特色。在研究的方法上,採用錢穆在治史研究「求其同」、「求其異」的觀點,從縱向而言,不僅分析唐代經學在經學史上所佔有的地位,也從科舉制度的形成與變革,尋求兩者之間相互影響的因素;就橫向來說,則探討科舉制度在初、盛、中、晚唐,每一時期,每一階段,對經學著述的質與量方面有何影響。
唐代科舉制度眾多的科考項目當中,以明經、進士兩科與經學的關係最為密切,這一關係建立在科考的時務策及帖經的方式上,並以經學為主要的內容。因此,在進行這一課題的討論時,先以隋、唐在經學教育的政策及《五經》的定本、定式為首要重點;其次,針對唐代科考項目與經學的關係,做一次有系統的整理,且從釵h科考科目與經學的關係,發現無論明經、進士兩科在科考的形式如何改變,其與經學的關係,還是最為緊密;再次,以官學在中央的國子監、館學、書院及地方州、縣學等系統的而言,科考促進了士人讀經風氣的養成;最後,再以科考對唐代經學著述多寡的影響,科考在詩、文、賦等形式的命題是否出自經籍,官學書籍的收藏,
經學家學與師學講論風氣,經學的統一及創新,這四大方向來討論科舉制度對唐代經學的影響。
本文從資料的整理、歸納、分析,得到以下的結論,即是唐代科舉制度與經學的發展,構成三向環狀的關係。也就是說,科舉制度在某種程度上,限制了經學無法朝向研究多元化的發展,但經學也因科舉制度的建立,造成讀經風氣的盛行。在此同時,經學的類別,因為科舉的因素,從五經發展到九經,且在宋代儒學義理的討論尚未形成之前,除《孟子》以外的十二部經書,都已在唐代納入科考當中,這對未來宋代經學的發展,實有激勵的作用。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ingjing Jinshi Degree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Studies.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on this issue to explore the other aspect of Classical Studies in Tang and also to disclose individual features of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in different dynasties.
The research method adopts Qian Mu’s conception of “Seeking for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in pursuing historical studies. It analyzes the status of Classical Studies in Tang related to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and also seeks for the elements how they affect each other by the forming and transforming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n both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lassical Studies in different periods in Tang dynasty.
Among many required subjects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Minjing and Jinshi had more correlations to Chinese Classical Studies. The connection was built on the
formulation of S.W.C and Tiejing which took Classical Studies as its core content. Thus,the policy of learning Classical Studies and the formulation of Five Classics are the prior issues before going further in discussion. Second, regular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nd Classical Studies and discover no matter how they’ve changed in forms, Mingjing and Jingshi were the two important subjects which affected
Classical Studies most. Third, analyze Guanxue Systems from Central Academy to Local Colleges;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had accelerated the promotion of studying Classical Studies. Last, to corroborative the influence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on Classical Studies in Tang dynasty in four dimensions: 1) How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affects the quantity of Classical works in Tang dynasty. 2) Whether the topic
assignments of poem, article, and composition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were constructed on the basis of Classics. 3) Analyze the literature collections of Guanxue, Classics
scholars, and the current of classics instructing. 4) The unity and innovation of Classics.
With the data sorting, generalizing and analyzing, the paper sums up a conclusion that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Tang dynasty and 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Studies have circular interactions in three ways.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restricts the multi-development of Classical Studies within certain limits. On the other hand, Classical IV 逢甲大學 e-Theses & Dissertations (99 學年度) Studies reached its climax along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the meanwhile, the classification of Classical Studies expanded from Five Classics to Nine Classics, and before Confucianism was well formed and discussed in So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in Tang involved all the Twelve Classics except Mencius, which worked as a stimulation to the future evolvement of Classical Studies in Song Dynasty.
徵引書目
一、古代書典籍(依朝代順序 第二順位出版序)
〔漢〕司馬遷:〔日〕瀧川龜太郎著;《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宏業書局,1970.8)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82.11)
〔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90.12)
〔漢〕雪V:《說文解字》(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0.3)
〔漢〕應劭撰 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台北:明文書局,1988.3)
〔北齊〕魏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6)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台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7.12)
〔北周〕?元嵩:《元包經傳》(臺北:成文出版,1976)
〔宋〕范瞱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10)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1)
〔梁〕沈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10)
〔梁〕釋慧皎等撰:《高僧傳合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
〔梁〕皇侃:《論語義疏》(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
〔唐〕令狐德棻:《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11)
〔唐〕李百藥:《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11)
〔唐〕姚思廉:《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5)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8)
〔唐〕李延壽:《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10)
〔唐〕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11)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6)
〔唐〕顏師古:《匡謬正俗》(台北:藝文印書館,未載出版日期)
〔唐〕劉知幾撰 浦起龍釋 白玉崢校點:《史通通釋》(台北:藝文印書館,1978.4)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周禮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儀禮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禮記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春秋公羊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春秋蔣蝒`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論語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孝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孔穎達等撰 〔清〕阮元校勘:《爾雅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79.3)
〔唐〕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10)
〔唐〕張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10)
〔唐〕陸淳:《春秋集傳纂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景印文淵閣四庫全
書第一四六冊》
〔唐〕劉肅:《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6)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12)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5.7)
〔唐〕封演:《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11)
〔唐〕吳兢撰 裴汝誠等譯:《貞觀政要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7)
〔唐〕陸德明撰 黃焯彙校:《經典釋文彙校》(北京:中華書局,2006.7)
〔五代〕王定保 姜漢椿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1)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5)
〔宋〕鄭樵著:《通志略》(台北:里仁書局,1982.8)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廣文書局,1967.12)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台北:廣文書局,1968.03)
〔宋〕歐陽修:《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12)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2)
〔宋〕李衡 :《周易義海撮要十二卷》(臺北:成文出版,1976)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5)
〔宋〕李昉等:《文苑英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
〔宋〕朱熹:《四書集註》(臺北:藝文印書館,1980.5)
〔宋〕司馬光:《新校資治通鑑》(台北:世界書局,1980.10)
〔宋〕程頤:《易撰》(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9)
〔宋〕王欽若:《宋本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北京:中華書局,1996.8)
〔宋〕錢易撰 黃壽成點校:《南部新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6)
〔宋〕王溥:《唐會要》(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12)
〔宋〕朱熹:《朱子語類》第六冊,(北京:中華書局,2007.10)
〔宋〕王讜:《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1)
〔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4)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元〕脫脫等編:《宋史藝文志廣編》(全二冊)(台北:世界書局,1963.04)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09)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8)
〔明〕顧炎武:《日知錄》(台北:世界書局,1971.4)
〔清〕錢侗:《崇文總目輯釋》(台北:廣文書局,1968.04)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1975.3)
〔清〕王(昶)述菴:《石刻史料新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第三冊,
《金石萃編》
〔清〕董誥等:《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2001.6)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10)
〔清〕焦循撰、沈文倬點校:《孟子正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7)
〔清〕馬國翰:《續修四庫全書(1201).玉函山房輯佚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清〕黃奭:《黃氏佚書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嚴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全晉文》收錄在《續修四庫全書集部
總集類》第1062 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紀昀、陸錫熊、孫士毅:《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97.01)
〔清〕朱彝尊 林慶彰等人點校 :《點校補正經義考》(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
1997.06)
〔清〕朱彝尊:《經義考》(北京:中華書局,1998.11)
〔清〕徐松撰、孟二冬補正:《登科記考補正》(北京:燕山出版社,2003.07)
〔清〕徐松撰、李健超增訂:《唐兩京城坊考(修訂版)》(三秦出版社,2006.08)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8.9)
二、今人著作(以作者姓氏筆劃排列)
Denis Twitchett,Michael Loewe 編:韓復智主譯:《劍橋中國史先秦篇》(台北:南天
書局有限公司,1996.1)
〔日〕仁井田 陞著、池田溫等撰:《唐令拾遺補.學令第十》(東京:東京大學出版
會,1997.3)
文廷海:《清代春秋蔣蝢膍s》(成都:巴蜀書社,2006.12)
毛麗珠:《李群玉詩歌探微》(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6.11)
王兆鵬:《唐代科舉考試詩賦用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12)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1.4)
王洪軍:《登科記考再補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01)
王炳熙 徐勇主:《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6)
王師靜芝:《經學通論》(台北:國立編譯館,1979. 9)
〔日〕本田成之著 李俍工譯:《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7)
白壽彝:《中國史學史(第三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2)
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9)
朱維錚:《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7)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0.1)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9.6)
作者不詳:《中國歷史紀元年表》(台北;木鐸出版社,1970.12)
余英時:《文明論衡》(未詳出版地:高原出版社,未詳出版時間)
余嘉錫:《現代佛教學術叢刊》〈北周毀佛主謀者衛元嵩〉(台北:大乘文化基金會出
版,1980.10)
吳宗國:《中國科舉制度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2.12)
吳夏平:《唐代中央文館制度與文學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4)
吳夏平:《唐代制度與文學研究述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7.10)
吳雁南 秦學頎 李禹階等撰:《中國經學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9)
吳鋼:《全唐文補遺》(西安:三秦出版社,1994.05)
岑仲勉:《隋唐史》(台北;駱駝出版社,出版日不詳)
呂思勉:《兩晉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11)
李師威熊:《中國經學發展史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12)
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學士族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2.5)
李國鈞:《中國書院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6)
李兵:《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8)
李德輝:《唐代文館制度及其與政治和文學之關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5)
李學勤主編:《中華漢語工具書書庫》(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1),第十二冊。
杜維明著 陳靜譯:《儒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2)
汪小洋:《科舉文體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3)
汪習波:《隋唐文選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4)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
哲研究所,2004.12)
周振甫:《文心雕龍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8)
周紹良:《唐代墓誌銘彙編》(北京: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11)
周勛初:《唐人軼事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4)
岳純之:《唐代官方史學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5)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03.9)
胡可先:《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12)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未載錄出版社)
唐君毅:《中國人文之發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10)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10)
唐明貴:《論語學的形成、發展與中衰:漢魏六朝隋唐論語學研究》(北京:中國社
會科學出版社,2005.2)
〔日〕宮崎市定:《九品官人法研究-科舉前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3)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11)
高明士:《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9)new window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6)
〔英〕崔瑞德:《劍橋中國隋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12)
張弓:《英藏敦煌文獻》第五卷(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9)
張弓主編:《敦煌典籍與唐五代歷史文化》上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3)
張宗友:《經義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4)
章D勛、徐洪興撰:《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0)
陳谷嘉、鄧洪波撰:《中國書院制度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8)
陳尚君:《全唐文補編》(北京:中華書店,2005.09)
陳飛:《唐代試策考述》(北京:中華書局,2002.04)
陳啟天:《韓非子校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8)
章權才:《魏晉南北朝隋唐經學史》(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6.8)
傅璇琮:《唐五代人物傳記資料綜合索引》(北京:中華書局,1982)
傅璇琮:《唐才子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1997.11)
傅璇琮:《唐五代文學編年史》(瀋陽:遼海出版社,1998.12)
彭紅衛:《唐代律賦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01)
彭國忠:《唐代試律詩》(合肥:黃山書社,2006.10)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8.12)
焦桂美:《南北朝經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7)
程元敏:《尚書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6)new window
曾榮汾;《字樣學研究》(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4)
黃永武主編:《敦煌寶藏》(台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
楊家駱:《全唐文紀事》(全三冊)(台北:世界書局,1967.12)
楊海崢:《漢唐史記研究論稿》(濟南:齊魯書社,2003.6)
楊學為:《中國考試史文獻集成(第2 卷)隋唐五代》(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
趙伯雄:《春秋學史》(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4.1)
蔣寅:《大歷詩人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5)
劉中富;《干祿字書字類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4.12)
劉俊文;《敦煌吐魯番研究論文集》第三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2)
劉師培:《劉申叔遺書》(上海: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11)
劉海峰、李兵:《中國科舉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6)
劉海峰:《唐代教育選舉制度綜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7)
鄭曉霞:《唐代科舉詩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12)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8)
鄧洪波:《中國狀元殿試卷大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0)
錢穆:《國史大綱》(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11)
錢穆:《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77.7)
錢大?U:《唐律疏議新注》(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03)
謝貴安:《中國實錄體史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10)
羅聯添:《唐代文學論集》〈論唐人上書與行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5)
三、博碩士論文
王海燕:《唐之三史科》(復旦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03 年)
亢巧霞:《初唐駢散文編年史》(廈門大學歷史文獻學博士論文,2007.05.01)
周侃:《唐代書手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博士論文,2007.4)
張寶三:《五經正義研究》(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6)new window
張巍:《中晚唐經學研究》(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8)
劉衛寧:《兩晉南北朝儒經義疏研究》(暨南大學博士論文,2008 年)
簡博賢:《唐代經學遺籍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0.3)
四、期刊論文
〔韓〕金大珍:〈隋「國計之富」與隋之速亡〉(陜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第
21 卷,第1 期,2004 年3 月),頁54-57。
王北三、嚴文科:〈隋代國家權力與私家權力的矛盾-兼論隋朝滅亡的原因〉(西北
師大學報,第39 卷,第2 期,2002 年3 月),頁80-85。
申屠爐明:〈南北朝儒家經學義疏三論〉(江蘇社會科學,第4 期,2001 年),頁77-82。
余子俠:〈唐代秀才科考論〉(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1997 年第5 期),頁49-63。
宋社洪:〈唐代鄉學性質考論〉(社會科學戰線,2008 年第四期),頁250-253。
李峻岫:〈漢代《孟子》“傳記博士”考論-兼論孟子其人其書在兩漢的學術地位〉
(齊魯學刊,2007 年第1 期),頁23-27。
沈世培:〈隋朝對高麗政策的演變〉(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17 卷,第4 期,
2000 年12 月),頁33-37。
所桂萍:〈隋朝法制與隋朝興亡的統一證辯-從《開皇律》修定及其實施談起〉(南
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 卷,第11 期,2004 年11 月),頁74-76。
金瀅坤:〈略論中晚唐科舉考試中的“五科”考試〉(北京聯合大學學報〔人社會科
學版〕,第8 卷,第1 期,總27 期,2010 年2 月),頁40-43。
孫尚勇:〈經學章句與佛經科判及漢魏六朝文學理論〉(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39 卷,第4 期,2009 年7 月),頁19-23。
徐?民:〈秦隋速亡原因比較研究〉(陜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6
卷,第1 期,2011 年4 月),頁119-125。
高明士:〈唐代「三史」的演變-兼述其對東亞諸國的影響〉(大陸雜誌,第五十四
卷,第一期,1977 年1 月),頁1-10。
高明士:〈隋文帝「不悅學」、「不知樂」質疑-有關隋代立國政策的辨正〉(國立臺
灣大學,歷史系學報,14 期,1988 年7 月),頁245-258。
張伯偉:〈佛經科判與初唐文學理論〉(南京大學,文學遺產,2004 年第一期),頁60-70。
陳金鳳、梁?屆G〈山東士族與隋朝政治論略〉(山東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學
報〕,第48 卷,第6 期,總第191 期,2003 年),頁66-70。
陳飛:〈唐代“秀才科”考辨〉(文獻季刊,2002 年7 月第3 期),頁32-47。
黃冬雲:〈軍事改革對隋朝滅亡的影響〉(淮北煤師範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
卷,第2 期,2002 年4 月),頁3-5。
黃冬雲:〈煬帝性格特徵與隋王朝的興衰〉(廣西社會科學,2004 年第2 期),頁
157-159。
黃壽成:〈隋「江都之變」與關隴集團〉(陜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第21 卷,
第1 期,2004 年3 月),頁49-53。
雷聞:〈唐代的“三史”與三史科〉(史學史研究,第1 期,總101 期,2001 年),頁
32-46。
劉海峰:〈再論唐代秀才科的存廢〉(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歷史研究,1999
年,第一期),頁133-146。
劉海峰:〈唐代俊士科辨析〉(中國史研究,2000 年2 月),頁157-16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