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師說、釋奠與講學: 初唐國家教化對於漢代經術的理解與實踐
作者:謝明憲
作者(外文):Hsieh, Ming Hsie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朱曉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五經正義三教義疏祀孔Annotations to the Five Classicsthe Three ReligionsYi-ShuThe Confucius Ceremon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本文根據唐高祖武德七年釋奠講學的事件,作為論文敘事的開端;並以「師說、釋奠與講學:初唐國家教化對於漢代經術的理解與實踐」為題,探討在漢代至於初唐,關於「先師」概念的變遷;以及在初唐時期,對漢代經術傳統的迴向。對此問題的描述,將涉及國學∕太學行禮的舉行、經說與經典流傳形式的改變、以及經學、政治、社會、禮制等各層面的理解。
透過初唐時期對於釋奠、講學之禮,以及關於國家教化諸多舉措的析理,可以勾勒「師」的身份特殊性,以及與「師說」、教化等議題的交互纏結。據此推演,在初唐之際,會在「先聖」、「先師」之義重新解讀,面對的是漢代以降的經學傳統,以及對於孔子地位的確立。
初唐之際對於儒學的反思,影響今日在經學史、釋奠學上所形成的諸多現象;但是今日對於初唐反思的理解,卻未得到應有的正視。是以本文分立七章,據以敷陳論列此一論題在各層面的具體論述。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ncept of “First Teacher” and the academic tradition which succeed from Han to Tang Dynasty, this study begins with the event of Shi-dian and Jiang-xue which controlled by Emperor Tang Gaozu in 624 A.D., and name this research as “ Hierophant sayings, Shi-dian and Jiang-xue: The Contextual Horizon between the Classics and National Education from Han Dynasty to the Early Tang Dynasty”. This study are also concerned with the following parts: First of all, the practice of rite in Institute of National Studies / the Imperial College. Secondly,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lassics in different period of tim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lassics、politics, social and ritual system.
The central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al meaning of “ teacher”, “ teacher ‘s saying ”and “greatest sage” in Tang Dynasty which resulted from the tradition of Classics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fucius in Han Dynasty, Hence, this study may be critically important in laying the ground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academic trend in early Tang Dynasty which influenced the Chinese classic academy, such as classics history、Shi-dian, in nowadays world.
引用書目


一、本篇之編排,分為「傳統文獻」、「現代著作」、「學位論文」及「單篇論文」四類。今人對古籍的注解、整理,也列入「傳統文獻」一類。論文集以及附錄論文的專書收於「現代著作」類,而不在「單篇論文」類中。
二、「傳統文獻」的編排,略依《四庫全書總目》。
三、「現代著作」與「單篇論文」二類的編排,以作者姓氏筆劃為序;外文著∕譯作則列於該類之末,亦按作者姓氏筆劃為序。「學位論文」的編排,則以論文發表時間先後為序。

一、傳統文獻
(一)經部
易類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清)劉毓崧撰:《周易舊疏考正》(《續修四庫全書》影南菁書院刻《皇清經解續編》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書類
(漢)孔安國注,(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清)閻若璩撰:《尚書古文疏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8月)
(清)陳喬樅撰:《今文尚書經說攷》(《續修四庫全書》影清刻《左海續集》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孫星衍撰:《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皮錫瑞疏證:《尚書大傳疏證》(光緒丙申師伏堂刊本)
皮錫瑞撰:《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詩類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日)長澤規矩也解題:《毛詩注疏》(日本足利學校遺迹後援會影南宋建刻十行本,東京:汲古書院,1974年6月)
(唐)孔穎達撰:《南宋刊單疏本毛詩正義》(影日本杏雨書屋藏南宋刊本,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1月)
(漢)毛公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清)馬瑞辰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漢)韓嬰撰,許維遹校釋:《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5月)
禮類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清)孫詒讓撰:《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清)王聘珍解詁:《大戴禮記解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秦蕙田撰:《五禮通考》(味經窩本,桃園:聖環圖書公司,1994年5月)
春秋類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續修四庫全書》影宋慶元六年紹興府刻宋元遞修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左傳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唐)孔穎達正義:《春秋正義》(《四部叢刊續編》影海鹽張氏涉園藏日本覆印景鈔正宗寺本,上海:上海書店,1984年5月)
(清)劉文淇撰:《左傳舊疏考正》(《清經解》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年9月)
(漢)何休解詁,徐彥疏:《春秋公羊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漢)董仲舒撰,(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9月)
(晉)范甯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孝經類
(唐)唐玄宗注:《唐開元御注孝經》(《古逸叢書覆》卷子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
(唐)唐玄宗注,(宋)邢昺疏:《孝經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清)毛奇齡撰:《孝經問》(《文津閣四庫全書》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12月)
五經總義類
(漢)許慎撰,(漢)鄭玄駁,(清)袁鈞輯,(清)袁堯年補輯,皮錫瑞疏證:《駁五經異義疏證》(《續修四庫全書》影河間李氏重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漢)許慎撰,(漢)鄭玄駁,(清)陳壽祺疏證:《五經異義疏證》(《續修四庫全書》影三山陳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唐)陸德明撰:《經典釋文》(北京圖書館藏宋元遞修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10月)
(清)臧琳撰:《經義雜記》(《續修四庫全書》影武進臧氏拜經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江藩著:《國朝漢學師承記》(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2月)
(清)阮元撰:《十三經注疏校勘記》(《續修四庫全書》影清嘉慶阮氏文選樓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四書類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阮元《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8月)
(魏)何晏集解,(梁)皇侃義疏:《論語集解義疏》(清王亶望重刊《知不足叢書》本,台北:廣文書局,1991年9月)
(漢)趙岐注:《孟子》(《續古逸叢書》影宋槧大字宋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10月)
小學類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經韵樓本,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4年7月)
(唐)顏師古著,劉曉東平議:《匡謬正俗平議》(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0年10月)
(唐)顏元孫撰:《干祿字書》(寬延二年刊本)
(唐)郎知本著:《正名要錄》(《續修四庫全書》影英藏敦煌寫卷s38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唐)于志寧撰文:《唐孔祭酒碑》(宋拓本,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0年12月)
(宋)洪适撰:《隸釋》(洪氏晦木齋刻本,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12月)

(二)史部
正史類
(漢)司馬遷撰,(日)瀧川龜太郎會注考證:《史記會注考證》(台北:天工書局,1993年9月)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光緒二十六年長沙王氏校刊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
(清)周壽昌撰:《漢書注校補》(思益堂刊本,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4月)
(清)姚振宗撰:《漢書藝文志條理》,收於《二十五史補編》(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注,(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長沙王氏虛受堂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
(清)沈欽韓撰:《後漢書疏證》(《續修四庫全書》影光緒二十六年浙江官書局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2月)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盧弼集解:《三國志集解》(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1年4月)
(唐)房玄齡等修,吳士鑑、劉承幹注:《晉書斠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南朝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11月)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3月)
(唐)姚思廉撰:《梁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9月)
(唐)姚思廉撰:《陳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0月)
(北齊)魏收撰:《魏書》(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2月)
(唐)魏徵等撰:《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2月)
(唐)李延壽撰:《北史》(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
(唐)李延壽撰:《北史》(百衲本影元大德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1月)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12月)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光緒29年五洲同文局石印武英殿本)
(宋)歐陽修、宋祁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7月)
(元)脫脫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11月)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4月)
編年史類
(漢)荀悅撰:《前漢紀》(台北:鼎文書局,1977年9月)
(晉)袁宏撰,周天游校注:《後漢紀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宋)司馬光編著:《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7月)
(宋)李燾編撰:《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9月)
(宋)朱熹撰:《資治通鑑綱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別史類
(漢)劉珍撰,吳樹平校注:《東觀漢記校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3月)
雜史類
(周)左丘明撰,(三國吳)韋昭解:《國語韋氏解》(影天聖明道本,台北:世界書局,1975年8月)
(漢)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12月)
(唐)吳兢撰,謝保成集校:《貞觀政要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
詔令奏議類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4月)
載記類
(晉)常璩著,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地理類
(北魏)楊衒之撰,楊勇校箋:《洛陽伽藍記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7月)
(北魏)酈道元注,楊守敬、熊會貞疏:《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年6月)
政書類
(漢)衛宏撰,(清)孫星衍輯:《漢舊儀》,收於(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5月)
(唐)長孫無忌著:《唐律疏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new window
(唐)李林甫等撰:《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4月)
(唐)蕭嵩等撰:《大唐開元禮》(日本東京大學大木庫本、清洪氏公善堂校刊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
(唐)王涇撰:《大唐郊祀錄》,附於(唐)蕭嵩等撰:《大唐開元禮》(《適園叢書》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5月)
(唐)杜佑撰:《通典》(萬有文庫《十通》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4月)
(宋)鄭樵撰:《通志》(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月)
(宋)王溥撰:《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元)馬端臨撰:《文獻通考》(萬有文庫《十通》本,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
(明)李之藻著:《頖宮禮樂疏》(影明萬曆刊本,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9月)
(清)龐鍾璐撰:《文廟祀典考》(光緒戊寅刊本,台北:中國禮樂學會,1977年4月)
目錄類
(明)趙崡撰:《石墨鑴華》(《百部叢書》影《知不足齋叢書》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清)紀昀等編:《四庫全書總目》(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9月)
史評類
(唐)劉知幾撰,(清)浦起龍釋:《史通通釋》(台北:里仁書局,1993年6月)
輯佚類
(清)馬國翰輯:《玉函山房輯佚書》,收於《玉函山房輯佚書及補遺》(同治十年濟南皇華館書局補刻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90年3月)

(三)子部
儒家類
(漢)賈誼撰,閻振益、鍾夏校注:《新書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3月)
(漢)揚雄撰,汪榮寶義疏:《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漢)孔鮒撰,(宋)宋咸注:《孔叢子》(《續修四庫全書》影宋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影宋蜀本,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5年3月)
(宋)程頤、程顥撰:《二程全書》(江寧刻本校勘本,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86年8月)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2月)
(明)邱濬撰:《大學衍義補》(《摛藻堂四庫薈要》本,台北:世界書局,1985年)
(清)趙紹祖撰:《讀書偶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6月)
法家類
(清)王先慎集解:《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7月)
墨家類
(清)孫詒讓撰:《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4月)
雜家類
(秦)呂不韋編,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8月)
(漢)班固撰,(清)陳立疏證:《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8月)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劉盼遂集解:《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11月)
(漢)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3月)
(北齊)顏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顏氏家訓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8月)
(唐)封演撰,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宋)程大昌撰:《考古編∕續考古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宋)洪邁撰:《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宋)吳曾撰:《能改齋漫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1月)
(清)顧炎武著:《原抄本日知錄》(台北:台灣明倫書局,1979年)
(清)陳澧撰:《東塾讀書記》,收於黃國聲主編:《陳澧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7月)
類書類
(隋)虞世南編撰,(清)孔廣陶校註:《北唐書鈔》(清光緒十四年南海孔氏三十有三萬卷堂重刊宋本,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3月)
(唐)徐堅等撰:《初學記》(台北:大化書局,1961年8月)
(唐)歐陽詢編:《藝文類聚》(京都:中文出版社,1980年12月)
(宋)王欽若等編:《冊府元龜》(明刻本,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宋)王應麟輯:《玉海》(清光緒九年浙江書局刊本,揚州:廣陵書社,2003年8月)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影南宋蜀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7月)
(宋)章如愚輯:《群書考索》(明正德年間慎獨齋本,揚州:廣陵書社,2008年10月)
(宋)陳元靚撰:《事林廣記》(影元至順間建安椿莊書院刻本,北京:中華書局,1963年8月)
小說家類
(漢)劉歆撰:《西京雜記》,收於(清)王謨輯:《漢魏叢書》(清金谿王氏刻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
(晉)王嘉撰:《拾遺記》(清金谿王氏刻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2月)
(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梁)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8月)
(唐)劉肅撰:《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5月)
(宋)王讜撰,周勛初校證:《唐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
(宋)范鎮撰:《東齋記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9月)
釋家類
(南朝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南朝梁)釋僧祐撰:《出三藏記集》(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記》(《續修四庫全書》影《金刻趙城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隋)釋智顗撰:《妙法蓮華經玄義》(《大正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12月)
(唐)釋道宣撰:《廣弘明集》(影明汪道昆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6年10月)
(唐)釋道宣撰:《續高僧傳》(《續修四庫全書》影《磧砂藏》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唐)釋道宣撰:《集古今佛道論衡》(《大正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12月)
(唐)釋道宣撰,(宋)釋元照述:《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頻伽藏》本,北京:九州圖書出版公司,1998年10月)
(唐)釋道宣撰:《集神州三寶感通錄》(《大正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12月)
(唐)釋法琳撰:《辯正論》(《大正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12月)
(唐)釋湛然述:《法華玄義釋籤》(《大正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12月)
(唐)釋大覺撰:《四分律行事鈔批》(《頻伽藏》本,北京:九州圖書公司,1998年10月)
(唐)釋神清撰,(宋)釋慧寶注:《北山錄》(影配宋本,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11月)
(唐)釋道世撰,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
(宋)釋志磬撰:《佛祖統紀》(《續修四庫全書》影明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宋)釋贊寧撰:《大宋僧史略》(《續修四庫全書》影日本延寶八年(1680)淺野久兵衛刊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元)釋念常撰:《佛祖歷代通載》(《大正藏》本,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12月)
(日)釋圓仁著,(日)小野勝年校註,白化文、李鼎霞、許德楠修訂校註:《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道家類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古逸叢書》影覆宋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3月)
(宋)謝守灝編:《混元聖紀》(《中華道藏》本,北京:華夏出版公司,2004年1月)

(四)集部
(魏)曹植撰:《曹子建文集》(《續古逸叢書》影南宋江西大字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9月)
(南朝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南朝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清胡克家刻本,台北:華正書局,2000年10月)
(唐)許敬宗編:《日藏弘仁本文館詞林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10月)
(唐)白居易撰,朱金城箋注:《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5月)
(唐)韓愈撰,(清)馬其昶校注,馬茂元編次:《韓昌黎文集校注》(新北:頂淵文化公司,2005年11月)
(宋)李昉等編:《文苑英華》(明閩本,台北:大化書局,1985年5月)
(宋)歐陽修撰:《歐陽文忠公集》(《四部叢刊》影元刊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11月)
(宋)歐陽修撰:《歐陽修全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月)
(明)張溥輯:《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段玉裁撰:《經韵樓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4月)
(清)錢大昕撰:《潛研堂文集》,陳文和主編:《嘉定錢大昕全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2月)
(清)劉文淇撰:《劉文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7年12月)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秦漢三國六朝文》(影清光緒王毓藻刻本,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11月)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揚州官刻本縮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5月)
(清)許宗彥撰:《鑑止水齋集》(《續修四庫全書》影嘉慶二十四年德清許氏家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清)吳省欽撰:《白華前稿》(《續修四庫全書》影清乾隆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

二、現代著作
(一)專著
王重民撰:《敦煌古籍敘錄》(台北:木鐸出版社,1981年4月)
王利器著:《曉傳書齋文史論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9年)
皮錫瑞撰,周予同注:《經學歷史》(台北:藝文印書館,1996年8月)
古正美著:《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台北:商周出版公司,2003年6月)
牟潤孫著:《注史齋叢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6月)
任半塘撰:《唐戲弄》(新北,漢京文化公司,1985年9月)
任育才著:《唐型官學體系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年11月)
余嘉錫著:《余嘉錫論學雜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1月)
李弘祺著:《學以為己:傳統中國的教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年)
呂思勉著:《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
范文瀾著:《群經概論》,收於蔡美彪等編:《范文瀾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
馬宗霍著:《中國經學史》(上海:上海書店,1987年12月)
唐長孺著:《魏晉南北朝隋唐史三論》(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4月)
孫楷第著:《滄州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月)
高明士著:《中國中古的教育與學禮》(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new window
高明士著:《東亞傳統教育與法文化》(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11月)
祝總斌著:《兩漢魏晉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10月)
梁啟超著:《飲冰室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11月)
梁啟超著:《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台北:里仁書局,1995年2月)
陳戍國著:《中國禮制史:魏晉南北朝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年2月)
陳寅恪撰:《陳寅恪先生論文集》(台北:九思出版社,1977年6月)
湯用彤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9月)
湯用彤著:《隋唐及五代佛教史》(台北:慧炬出版社,1997年4月)
張舜徽著:《廣校讎略∕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
張爾田著:《史微》(上海:上海書店,2006年1月)
黃進興著:《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年8月)new window
焦桂美著:《南北朝經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
劉林魁著:《《廣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6月)
劉師培著:《南北經學不同論》,劉師培著:《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
劉師培著:《國學發微》,劉師培著:《劉申叔遺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11月)
潘重規編:《敦煌變文論輯》(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81年12月)
鄭阿財著:《鄭阿財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鄭欽仁著:《北魏官僚機構研究續篇》(台北:稻禾出版社,1995年4月)new window
錢穆著:《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年11月)
錢鍾書著:《管錐編》(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12月)
蘇瑩輝著:《敦煌論集續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6月)
饒宗頤著:《梵學集》(上海:上海古籍,1993年7月)
(日)山井鼎著:《七經孟子考文並補遺》(《叢書集成初編》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
(日)久保田量遠著:《支那儒道佛交涉史》(東京:大東出版社,1943年2月)
(日)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譯:《六朝佛教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1月)
(日)小林正美著,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
(日)仁井田陞著:《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4年9月)
(日)本田成之著:《中國經學史》(台北:廣文書局,1990年7月)
(日)古勝隆一著:《中國中古の學術》(東京:研文出版,2006年11月)
(日)吉川忠夫著,王啟發譯:《六朝精神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1月)
(日)坂本太郎博士古稀記念会編:《續日本古代史論集》(東京:吉川弘文館,1972年7月)
(日)林秀一著:《《孝經述議》復原に關する研究》(東京:林先生學位論文出版紀念會,1953年8月)
(日)金子修一著:《中國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2006年4月)
(日)神田喜一郎、西川寧監修,(日)足立豐解說:《晉皇帝三臨辟雍碑》,《書跡名品叢刊》(東京:二玄社,1988年3月)
(日)野間文史著:《五經正義の研究──その成立と展開》(東京:研文出版,1998年10月)
(日)野村耀昌著:《周武法難の研究》(東京:東出版株式會社,1976年9月)
(日)喬秀岩(又名:橋本秀美、陳秀琳)著:《義疏學衰亡史論》(東京:白峰社,2001年9月)
(日)會田範治著:《註解養老令》(京都:有信堂,1964年3月)
(日)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台北:佛光出版社,1990年2月)

三、學位論文
張寶三著:〈五經正義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2年6月)new window
謝明憲著:〈「經傳集解」的形成──杜預春秋左氏學析論〉(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郭永吉著:〈自漢至隋皇帝與皇太子經學教育禮制蠡測〉(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11月)new window
江右瑜著:〈唐代《春秋》義疏之學研究──以詮解方法與態度為中心〉(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8年6月)new window
劉欣怡著:〈清代「鄭志」輯本及其「鄭學」之研究〉(台北:台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朱浩毅著:〈辨偽與詮釋:劉歆學史中的漢代劉歆與劉歆學〉(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12月)new window

四、單篇論文
向達著:〈唐代俗講考〉,潘重規編:《敦煌變文論輯》(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81年12月)。
李紀祥著:〈孔子稱「師」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4期。
李學勤著:〈《今古學考》與《五經異義》〉,李學勤著:《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高明士著:〈日本沒有實施過科舉嗎〉,《玄奘人文學報》第3期,2004年7月。new window
高明士著:〈隋唐廟學制度的成立與道統的關係〉,《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學報》第9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1982年12月)。new window
孫遲著:〈唐李孟常碑──昭陵新發現碑刻介紹之四〉,《考古與文物》1985年第5期。
陸豔冰著:〈阿育王的統一與並治〉,《中華佛學研究》第2期(台北:中華佛學研究所,1998年)。new window
游自勇著:〈隋文帝仁壽頒天下舍利考〉,《世界宗教研究》2003年第1期。
戴君仁著:〈經疏的衍成〉,王靜芝等著:《經學論文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1年1月)。new window
謝明憲著:〈論《穀梁傳》「膚淺」〉,《第一屆世界漢學中的春秋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佛光大學歷史學系,2004年11月)。
蘇瑩輝著:〈《五經正義》第一次頒行於貞觀年中說〉,《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新2卷第2期。new window
嚴耀中著:〈北魏中書學及其政治作用〉,《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第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1986年6月)。
(日)內藤虎次郎著,錢稻孫譯:〈影印宋槧單本尚書正義解題〉,《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北平:國立北平圖書館,1932年),第4卷第4號。
(日)古勝隆一著:〈論魏晉南北朝之釋奠〉,余欣主編:《中古時代的禮儀、宗教與制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6月)。
(日)野間文史著,金培懿譯:〈五經正義之研究〉,《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5卷,第2期。new window
(日)陳秀琳(又名:橋本秀美、喬秀岩)著:〈「禮是鄭學」說〉,《經學研究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9年6月),第6輯。
(日)鈴木虎雄著,童嶺譯:〈〈五經正義撰定答問〉疏證〉,《藝衡》(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9年12月),第2輯。
(日)福島吉彥撰,刁小龍譯,姚去兵修訂:〈唐《五經正義》撰定考──《毛詩正義》研究之一〉,彭林編:《中國經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6月),第8輯。
(日)彌永貞三著:〈古代の釋奠について〉,坂本太郎博士古稀記念会編:《續日本古代史論集》(東京:吉川弘文館,1972年7月)。
(德)Martin Kern(柯馬丁), “Methodological Reflections on the Analysis of Textual Variants and the Modes of Manuscript Production in Early China”, Journal of East Asian Archaeology 4.1-4(200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