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幼兒教師的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自由時間管理與生活品質之研究
書刊名:幼兒教育研究
作者:郭進財 引用關係陳玉婷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Kuo, Chin-tsaiChen, Yu-ting
出版日期:2012
卷期:4
頁次:頁33-58
主題關鍵詞:休閒運動參與動機休閒效益自由時間管理生活品質Motivation of participating in recreational sportsLeisure benefitFree time managementQuality of lif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8
  • 點閱點閱:157
期刊論文
1.Macan, J. H.(1994)。Time management: Test of a process model。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79,57-61。  new window
2.劉淑娟(19990800)。罹患慢性病老人生命態度及生活滿意度之探討。護理研究,7(4),294-3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崇旗、王偉琴(20061100)。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滿意與主觀幸福感之相關研究。臺灣體育運動管理學報,4,153-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俊雄(19950300)。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Kuo, G. T.(2011)。A study o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based on badminton participants。Journal of Global Business Management,7(2),155-163。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Iwasaki, Yoshi(2006)。Leisur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diversity: An international and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The World Congress of Leisure。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WHO(1998)。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in Life Assessment。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詠琪(2006)。成功老化:老年人之生活品質相關因子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進財(2008)。我國大學院校優秀運動員的休閒參與、自由時間管理、休閒效益與訓練效果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文宗(2006)。彰化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參與現況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郁雯(2004)。從健康體適能的推動探討生活行為健康化之研究--以台南市文平、東寧社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嘉慶(2002)。屏東縣偏遠地區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與動機之調查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偉琴(2005)。台北市上班族自由時間管理與生活品質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桃園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明欽(1998)。國中校長時間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煌佳(2002)。突破休閒活動之休閒效益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唐慧媛(2000)。體育行政人員與非體育行政人員時間管理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中雲(2001)。國小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效益與工作滿意之關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少熙(2003)。台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何勇德(2011)。高雄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硏究(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忠濱(2007)。臺北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及滿意度之硏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施天保(2004)。臺北縣國小校長參與休閒運動及其阻礙之硏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葉淑娟(2010)。苗栗市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硏究。台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廖苑晴(2010)。南投縣幼稚園教師參與休閒運動現況與阻礙因素之研究。亞洲大學,台中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盧孟宏(2008)。運動休閒型態對情緒壓力調適之探討-以新竹地區大專院校教師爲例。明新科技大學,新竹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儷儒(2004)。台南縣國小教師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阻礙因素之硏究。國立台東大學,台東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子逸(2009)。慢速壘球運動參與動機、自由時間管理及休閒滿意度之硏究--以臺北地區爲例。南華大學,嘉義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仲杰(2006)。台北市公立高工教師休閒運動參與現況及動機之硏究。台北市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森雄(2009)。高科技產業員工休閒運動參與及體驗對生活品質影響之硏究--以中部某高科技公司爲例。大葉大學,彰化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郭生玉(1986)。心理與教育硏究法。臺北:精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宮熊、林鉦棽(2002)。休閒事業管理。臺北市:揚智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進財(2010)。大學校院學生的運動社團參與動機、休閒效益、生活品質與學業成就之研究。高雄市:復文圖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少熙(2000)。臺北市不同層級學生休閒運動之研究。臺北市:漢文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金泉(1993)。SPSS/PC+實務與應用統計分析。臺北市:松崗電腦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annell, R. C.、Kleiber, Douglas A.(1997)。A 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Venture Publishing。  new window
7.盧俊宏(1994)。運動心理學。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晶(2002)。休閒活動企劃可操控因子對短程型登山健行者休閒體驗影響之硏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oate, L. E.、Bonner, P. A.(1973)。Comprehensive indicator: Quality of life, region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San Diego, C A。  new window
10.何榮桂(1990)。測驗電腦化與電腦化測驗。改進學校輔導工作硏討會引言專輯。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Veenhoven, R.(1999)。Quality of life and happiness, not quality the same。Health and quality of life。Rome。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Mannell, R. C.、Stynes, D. J.(1991)。A retrospective: the benefits of leisure。Benefits of Leisure。Venture Publishing。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