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方有氧課程對高齡族群的發展契機
作者:戴旭志
作者(外文):TAI, HSU-CHIH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運動教練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蘇俊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漢方有氧健康促進文化創意產業智慧城市智慧科技長期照護全球化綜效創意武術Oriental Bio-SynergyHealth Promotion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SmartcitySmarttechLong-term careGlobalizationSynergyCreative Martial Ar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
當代「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結合科技、文化、健康、媒體、經濟與智慧雲端的革命,其中不僅是透過創意、科技與傳統產業結合的手法,發展創意經濟,更是要求與社會階層、媒體、消費需求、行銷、科技、健康等高度關聯,隨著醫療科技不斷進步、生活水準的提升,臺灣人口結構呈現快速老化現象,「高齡族群」也成為各界紛紛關注的議題。面對新型態市場的變化,「傳統武術」市場開發不能閉門造車,是要貼近市場、與人群接軌,才能提升附加價值。「創意養生、銀髮健身」與「健康、簡單、趣味、便利、智慧雲端」對現代人的消費體驗,已成為重要的發展關鍵之一。中華傳統武術的「現代形塑」也必須將其原有的模式進行調整,應用於現代社會所能接受的日常生活之中。了解創新模組(創意武術:漢方有氧)如何與異業組織整合,以及配合政府政策的推動,滿足高齡族群的參與活動機制,解析各環節的互動關係,明確邁向在地跨域整合,強調多元服務模式,才有可能掌握高齡社會的「現代需求」,建立出傳統武術的「現代模組」。本研究以全球化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現象為開端,經由中華傳統武術的「現代化形塑」過程,與高齡化社會歷程,進一步建構「漢方有氧」在滿足銀髮市場特色與照護需求中,如何協助政府部門、長照機構…等組織,透過導入「漢方有氧」課程服務,協助長照業務推動,藉此提升高齡長者的參與率,以提升機構照護品質。本研究透過實際案例的敘述與介紹,提供政府相關單位、相關民間組織、或推動人員能有更多元的思考方向,以「漢方有氧介入高齡族群」進行探究,解析「創意武術的發展契機」所具備的發展屬性與條件,並以文獻分析法與詮釋學的角度,來分析實際案例的發展策略。本研究認為傳統武術在「現代形塑」發展過程,必須從高齡族群的消費體驗及社區資源不足角度進行思考,以「不同機構推動模式」、「健康照護教學模組」二項因素為發展關鍵;藉由運動科學養生、智慧科技律動健身的面向,重新整合各門派功法,以高效度簡易課程的獨特性,配合科學驗證,符合不同機構的規模狀態與現代人的身心樣態,進而提升傳統養生課程的產業經濟價值,滿足不同客群(參與者)的需求,才能有機會成為全球極具意義的E世代傳統武術發展新標竿!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is a revolution that combines technology, culture, health, media, economy and wisdom. It is not only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creativity, technology and traditional industries, it develops the creative economy, but also demands social class and media, consumer demand, marketing, technology, health and other high correlations,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 Taiwans population structure is rapidly aging, and long-term care has become a topic of concern. In the face of changes in the new-type market, the market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cannot be built behind closed doors. It is necessary to be close to the market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rowd in order to enhance added value. "Creative health, silver hair fitness" and "health, simplicity, fun, convenience, wisdom cloud"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key to the modern consumer experience. The "modern shaping"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must also adjust its original model to be applied to the daily life acceptable to modern society. Understand how innovative modules (creative martial arts:Oriental Bio-Synergy)integrate with different organizations, and cooperate with media reports to meet the influence of readers and participants on the consumer market mechanism, analyze the interactions of other links, and clearly define global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Relationships, emphasizing the diversity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the matching relationship of various roles, make it possible to master the "modern thinking" of popular society and establish a "modern modul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his study start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analyzes the “taste and shape” of popular society, and analyzes the “modern shape” and smart cit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hrough the “historical shaping” proces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n the modern history of "Technology Aid", we will further construct " Oriental Bio-Synergy "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silver-haired market and how to assist the government departments, long-term institutions, etc.,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Oriental Bio-Synergy creative and intelligent technology service system to assist the long-term Promote the workload of caregiver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e for the org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Oriental Bio-Synergy", through the narrative and introduction of actual cases, to provide more relevant thinking units for government-related units, relevant civil organizations, or promoters. This stud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al attributes and conditions of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creative martial arts" with the case of "Oriental Bio-Synergy intervention in advanced society", and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actual cas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hermeneutics. This study considers that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must be conside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odern consumer experience and resource shortag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haping". The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promotion model", "health care module" a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 model" are considered. The factors are the key to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sports science health, the wisdom and technology rhythm of fitness, re-integration of each martial art, with the uniqueness of the efficient and simple curriculum, with scientific verification, in line with the scale of different institutions and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samples of modern people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industrial economic value of traditional health courses and meet the needs of different customers (participants), we can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become a new benchma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generation martial arts in the world!
中文參考文獻

于萬領(1991)。傳統武術倫理觀芻議。第一屆世界武術錦標賽論文報告會論文選編。中華武術學會。
大紀元新聞網(2007)。中國舞風行(3)折腰長袖映兩漢舞影。2008年8月11日,取自大紀元新聞網網址http://news.epochtimes.com/b5/7/7/1/n1761053.htm
中國文化研究院(2003)。漢畫像石與畫像磚。2008年7月20日,取自中國文化研究院網址http://www.chiculture.net/0505/html/d25/0505d25.html
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1984)。太極拳圖解。臺北: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
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2008)。武術的歷史。2008年8月3日,取自中華奧林匹克委員會網址http://association.cadsm.org.tw/Quotation/TPENOCv2/sport/sport_00.asp?struct_id=60&struct_ide=4964&cu_no=3&file=/LTD/sample/spo_sample/Sample_01.asp。
方怡堯(2002),溫泉遊客遊憩涉入與遊憩體驗關係之研究-以北投溫泉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休閒與管理研究所,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NU0571010。
王文君、徐振興(2007)。解讀臺灣女性的名牌Logo消費現象。第十五屆中華民國廣告暨公共關係國際學術與實務研討會。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廣告學系。2008年9月15日,取自http://www.ad.nccu.edu.tw/15thdownload/logo.pdf
王幼復(1991)。太極拳的運動生物力學特點與航天生物醫學工程。第一屆世界武術錦標賽論文報告會論文選編(頁47-49)。北京:中華武術協會。
王夷暐(2004)。太極拳社區介入對老人跌倒之成效(碩士論文,臺北醫學大學傷害防治學研究所,2004)。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TMC00679010。
王志弘,王淑燕,莊雅仲(譯)(1999)。東方主義。臺北:立緒。(Edward W. Said,1978)
王甫昌(2003)。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北:群學。
王宗岳等(1996)。太極拳譜。臺北:大展。
王俐容(2005)。文化政策中的經濟論述:從經濟文化到文化經濟。文化研究,1。169-195。
王建東(1992)。孫子兵法思想精解體系。臺北:智楊。
王昱琪(2007)。市民運動中心與私人健身俱樂部顧客參與動機與滿意度比較之探討(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YU00421013。
王柏鴻(譯)(2002)。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臺北:時報文化。(Samuel P. Huntington,& Peter L. Berger , 2002)
王柏鴻(譯)(2002)。杭廷頓&柏格看全球化大趨勢。臺北:時報出版。(Samuel P. Huntington & Peter L. Berger, eds.)
王家憲(2005)。全球化與後殖民文化消費─以臺北雙年展為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HU05673001。
王桂圓(1995)。國術之哲學基礎及其特質探源。國立臺灣體專學報,6,233-251。
王琳(2002)。中國大城市文化產業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關於中國城市文化產業的內涵、外延及結構框架。2008年8月3日,取自中國網網址http://big5.china.com.cn/ch-whcy/6.htm
王新午(1974)。太極拳法闡宗。臺北:中華武術出版社。
丘彥彬(譯)(2003)。認識薩伊德。臺北:麥田。(Kennedy, Valerie)
甘尚平、唐維敏、謝奇任(譯)(1997)。大匯流﹕整合媒體、訊息與傳播。臺北﹕亞太圖書出版公司。(Baldwin, T.F., McVoy, D.S., & Steinfield, C.,1996)
甘毅臻(2007)。龜蛇玄武與武當道教武術的相互影響作用。玄天上帝信仰與和諧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湖北:山武當山道教協會。
白善(1964)。學友辭典:中國歷代大事年。臺北:學友出版。
石智青(譯)(1994)。葛蘭西。臺北:桂冠。(James Joll)
任海(1993)。中國古代武術。臺北:臺灣商務。
伍立人(2003)。從傳統中尋找新生命的文化創意產業--以白米木屐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U00383021。
江藍生、謝繩武(2002)。2001-2002 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4)。2003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主計處(2000)。2000年來世界人口之變化。國情統計通報,統計專題分析。2002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dgbasey.gov.tw/dgbas03/bs3/analyse/new89042.htm。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3)。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衛生署(1996)。臺灣地區公共衛生概況。臺北:行政院衛生署。
何秉玲(2000)。商標與表徵適用之研究---以智慧財產權的憲法基礎為中心(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2000)。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CYCU0308008。
何修瑜(譯)(2003)。下一個社會的60種樣貌。臺北:商周出版。(Hill, S., 2002)
何靜寒(1999)。中華傳統武術的現代省思。臺灣省學校體育,9(52)。31-36。
余玉照(2002年1月2日)。知福、惜福、保福、造福、傳福 ─「五福臨門」福氣啦!中央日報,副刊19版。
余碧玉(1992)。精武體育會之研究(1910-1928)。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桃園。
吳文忠(1975)。中華武術發展簡史。中華武術史料集刊,2,1。臺北:教育部體育司。
吳文忠(1980)。國術基本名詞考源。中華武術史料集刊,5,8。臺北:教育部體育司。
吳文忠(1981)。中國體育發展史。臺北:三民出版社。
吳文忠(1991)。體育史。臺北:正中出版社。
吳思華(1998)。知識流通對產業創新的影響。第七屆產業管理研討會論文集,(頁2-42)。臺北: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
吳思華(2000)。知識經濟的定義與內涵。北縣教育,37,頁86-95。
吳思華(2001)。知識經濟、知識資本與知識管理。臺灣產業研究,4,頁11-50。臺北:遠流出版社
吳浚寧(2005)。陳式太極拳師徒之營利紛爭-師徒契約角度的分析(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經濟學系,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HU5389006。
吳素倩(1987)。青少年次文化之研究:臺北市青少年之價值觀類型之實證分析。輔仁學誌,19,291-332。
吳新智(1961)。周口店山頂洞人化石的研究。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3(3)。
吳萬福(2001)。運動對老人社交生活的影響。國民體育季刊,30(2),6。
吳錫德(譯)(2003)。文化全球化。臺北:麥田。(Jean-pierre warnier)
吳錫德(譯)(2003)。文化全球化。臺北:麥田。(Jean-Pierre, Warnier)
呂崇銘(1992)。蚩尤氏與軒轅鬥,以角觝人,人不能向— 中華民族摔角文化史事之疏理。力與美,4,18-22。
宋係潔(2007)。療傷系玩具特性與熟齡族療傷感的研究(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數位內容與動畫設計研究所,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STUT0620001。
宋鎮豪(1994)。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永熾(譯)(1993)。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臺北:時報文化。(Fukuyama, Francis, 1989)
李永熾(譯)(1993)。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臺北:時報文化。(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李田樹(譯)(2001)。杜拉克精選:管理篇。臺北:天下文化。(Peter F. Drucker,2001)
李志明、朴貴順、陳重佑(2000)。中華武術練氣的意義-形神合一與明心見性。體育學報,28,183-192。
李宛蓉(譯)(1996)。民族國家的終結:區域經濟的興起。臺北:立緒文化。(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
李宜霏(2008)。青少年價值觀、生活型態與消費行為關聯性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YU01163011。
李易儒(2007)。銀髮族運動參與、利益知覺與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PCCU0571020。
李采洪(2004)。向危險學習。商業週刊,880。2008年8月8日,取自http://www.books.com.tw/magazine/item/business/business0930.htm
李振昌,林慈淑(譯)(2003)。為什麼文化很重要。臺北:聯經。(L. E. Harrison &Samuel P. Huntington)
李惠斌,楊雪冬(譯)(2000)。超越左派右派:激進政治的未來。臺北:聯經。(Anthony Giddens)
李惠蘭(1999)。鄉村老年人太極拳運動教導的身心健康評估(碩士論文,長庚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班,1999)。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CGU00563005。
李曉文(2007)。高齡者戶外休閒設施設計與研究(碩士論文,長庚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CGU00038003。
李璞良(譯)(2003a)。創意經濟。臺北:典藏藝術家庭。(Howkins, J., 2001)
李璞良(譯)(2003b)。創意經濟:好點子變成好生意。臺北:典藏藝術家庭。(Howkins, J., 2001)
李璞良、林怡君(譯)(2003)。丹麥的創意潛力。臺北: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丹麥文化部、貿易產業部)
李蘭媖(2006)。唐代徒手肉搏的角抵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NU5493012。
杜素月(2005)。鄭子太極拳的傳承與弘揚-以神龍道場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PU0548003。
汪仲(譯)(2001)。爆米花報告III。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Faith,Popcorn & Lys,Marigold ,2000)
汪珮筠(2006)。熟年世代媒體使用與生活型態之研究-以2004年世新傳播資料庫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SHU05375004。
沈六(1993)。多元文化教育:多元化教育的意識型態。臺北:中國教育學會。
沈冬(2002)。《破陣樂》考──兼論雅俗樂的交涉與轉化。第三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7-210)。臺北:新文豐。
沈淑貞(1999)。桃竹苗地區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與會員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1999)。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NTNU0567013。
亞洲武術聯合會(1990)。亞洲武術競賽套路南拳。北京:亞洲武術聯合會。
卓俊辰(1992)。體適能:健身運動處方的理論與實際。臺北:師大體育學會。
周珮嫻(2008)。高科技從業人員對公司休閒活動提供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紓解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YU01675030。
周福銘(2002)。文化創新與城市發展-2002上海文化發展藍皮書:上海文化產業十五發展目標的設置與政策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周繼春口述,邱冠生記錄(1993)。漫談太極拳的源頭與枝脈。力與美,42,88。臺北:力與美雜誌社。
林伯原(1996)。中華武術史。臺北:五洲出版社。
林佩欣、鄭寶釵(1996)。太極拳對老年人平衡能力及感覺運動功能的影響。行政院衛生署八十五年度委託研究計畫保健工作研究報告。
林尚陵(2004)。深根台灣接軌全球﹝電子版﹞。T&D飛訊,35,1-23。
林旻君(1999)。太極拳運動與太極拳意象對額葉α波非對稱性及狀態焦慮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班,1999)。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NTNU0567002。
林冠彤(2014)。臺灣成衣在全球化的角色變化(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2014)。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kq9kr4。
林宣宏(2005)。糕餅產業創意經營的特質分析~以豐原葫蘆墩社區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DYU01675011。
林虹妙(2006)。兩岸熟年消費者價值觀與生活型態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CCU5121063。
林家銘(2007)。多國公司子公司企業文化與產品創新關係之研究-以3M臺灣子公司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FCU05457042。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1)。社會的麥當勞化。臺北:弘智。(George Ritzer)
林富美、沈宜蓉、陳健倫(2004)。媒體行銷文化商品創造之綜效─以聯合報系「兵馬俑‧秦文化特展」與「印度古文明‧藝術特展」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3(2)。67-104。
林雅琪(2006年11月20日)。戴旭志傳授太極有氧文大學生好HIGH。中國時報,E6生活新聞版。
林瑞端(2001)。媒介、消費與認同:臺灣青少年收看日本偶像劇之效果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WCJC0376002。
林榮泰(2005)。科技與人性的結合--文化創意。科學發展月刊,396,68-75。
林劍鳴(1992)。新編秦漢史(上冊)。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林嬋娟、吳安妮(1992)。臺灣企業併購綜效及績效之實證研究。會計評論,第26期,1-23。
花蓮縣政府(2006)。城鄉規劃課:洄瀾2010-創造花蓮永續發展願景。2007年6月1日。取自花蓮縣政府網址http://www.hl.gov.tw/dept/cd/listfaq.asp?qfld=types&key=洄瀾2010
邱文鎮(2001)。策略聯盟類型、關鍵成功因素與競合關係之研究-資源基礎觀點(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CYCU5121002。
邱如美(譯)(2006)。夏娃經濟學。臺北:天下雜誌(Warner, F.,2005)
邱琴心(2008)。少子化環境下補教業營運模式之探討(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STU00457002。
邱筠蓁(2007)。銀髮族養生村規劃設計之研究 - 以長庚養生文化村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碩士班,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PCCU0358001。
邱慧玲(2005)。洪通、南鯤鯓與美國聖塔菲國際民俗藝術館。第一屆台東大學人文藝術研討會。2008年8月3日,取自台東大學網址http://www0.nttu.edu.tw/coh/meet/meet_paper.files/9.pdf
金春峰(1993)。周官之成書及其反映的文化與時代新考。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門惠丰(1996)。武德修養(一)。力與美,79。力與美雜誌社。
門惠豐(2001)。四十八式太極拳入門。臺北:五南出版社。
俞可平主編(2001)。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臺北縣:創世文化。
姜智程(2006)。宏基精工整合行銷傳播個案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SHU05376001。
後藤和子(2001)。文化政策学。日本:有斐閣コンパクト。
施坤壽(2001)。應用資訊系統整合全面品質管理,企業再造與供應鏈管理建構企業競爭優勢之結構化模式分析---高科技與傳統產業之比較(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bnqkfj。
施顏祥(2002)。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挑戰2008國家重點發展計畫。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星島環球網(2006)。體育雜技魔術和歌舞的大雜燴 角抵戲到北齊有百種。2008年7月20日,取自星島環球網網址http://www.singtaonet.com:82/arts/t20061106_382741.html
柯政利(2008)。教師休閒參與、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YU01421003。
柯琬婷(2008)。運用層級分析法探討消費者評選運動俱樂部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STU00457059。
洪文華(2003)。我國軍訓教育之研究-兼論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陸軍訓教育制度(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1SHU05149010。
洪巧珍(2005)。運動俱樂部武術養生主題課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PCCU0419013。
洪良浩(1997)。一葉知秋。管理雜誌,279(9),6。臺北:哈佛企業管理顧問公司。
洪健二(2008)。課後安親才藝班服務品質之滿意因素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YU01163028。
洪聰敏(1989)。太極拳及慢跑對大學女生焦慮減低效果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班,1989)。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77NTNU2567001。
胡紅波(2001)。漢樂府的雅俗之辨與融合─以郊廟樂舞為例。第三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2008年8月10日,取自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網址http://www.nchu.edu.tw/chinese/eo17.html
胡繩武(1975)。中國摔角與日本柔道的比較研究。臺北:樺文打字印刷有限公司發行。
韋本、李尚遠(譯)(2002)。帝國。臺北:商周。(Michael,Hardt&Antonio,Negri)
香港貿易發展局(2002)。Creative Industries in Hong Kong。香港:香港貿易發展局。
香港藝術發展局(2000)。香港的文化藝術行業統計。香港:香港藝術發展局。
唐人屏、李志明(1996)。從武術競賽的演進看影響現今武術競賽技術導向的歷史因素。國立臺灣體專學報,8,123-136。
唐豪、顧留馨(1964)。太極拳研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夏光華(2001)。大學推廣教育之行銷策略探討(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DYU00163054。
孫治本(譯)(1999)。全球化危機。臺北:臺灣商務。(Ulrich ,B., 1999)
孫紹棠(1993)。孫臏拳譜。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國術學系。
孫福全(1973)。太極拳學。臺北:真善美出版社。
徐正英(2003)。殷商甲骨刻辭中的文藝思想因素考論。甘肅社會科學,2。甘肅:甘肅社會科學。
徐紀(1987)。中華武術論叢。臺北:華聯。
徐哲東(1971)。國技論略。臺北:中華武術出版社。
徐哲東(1975)。太極拳發微。臺北:中華武術出版社。
祝秀英(2005)。準銀髮族購買保健食品的行為分析(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系,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STUT0691014。
翁志成(1990)。我國大專學生參加國術社團活動因素調查研究。體育學報,12,71-93。
翁志成(1991)。我國大專學生國術社團研究。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翁福麒、李秉慈(1994)。楊禹廷太極拳系列秘要集錦。北京:奧林匹克出版社。
耿建興、夏學理(1998)。表演藝術之媒體行銷研究。空大行政學報,8,307-337。
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研究計畫。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案。
馬良(1917)。中華新武術:摔跤科。上海:商務印書館。
馬良(1917)。中華新武術:劍術科。上海:商務印書館。
高希均(2000)。知識經濟之路。臺北:天下文化。
高俊雄(1996)。跨世紀運動休閒之舞台與經營。運動休閒管理論文集(一)。臺北:品度股份有限公司。
高俊雄(2002)。運動休閒產業關聯分析。國民體育季刊,31(4),13-16。
高淑貞(譯)(1994)。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台北:桂冠。(Garry Landreth,1994)。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006)。兵馬俑-秦代新出土文物展:宮廷遊樂的百戲。2008年8月20日,取自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網址http://www.nmns.edu.tw/nmns/04exhibit/95/TerracottaArmy/9.htm
國家數字文化網(2003)。秦始皇與“角抵”。2008年7月22日,取自國家數字文化網網址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3/Phylogeny/DL/DL-169428
國家衛生研究院 (2015)‧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第599期‧取得網址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2_more.php?volume_indx=599&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10493
國家衛生研究院 (2015)‧國家衛生研究院電子報第608期‧取得網址http://enews.nhri.org.tw/enews_list_new2_more.php?volume_indx=608&showx=showarticle&article_indx=10585
國際武術聯合會(1991)。國際武術套路競賽規則。北京:國際武術聯合會。
國際武術聯合會(2002)。國際武術套路競賽規則。北京:國際武術聯合會。
康戈武(1990)。中華武術實用大全。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
康戈武(1996)。中華武術實用大全。臺北:五洲出版社。
康戈武(2000)。中華武術實用大全。臺北:五洲出版社。
張少熙(2003)。臺灣地區中學教師參與休閒運動行為模式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NTNU0567065。
張文榮、鄭寶菁、廖述賢、陳巧青(2007)。市場導向、TQM 與組織創新-以文化大學推廣教育部為例。中華民國品質學會第43屆年會暨第13屆全國品質管理研討會。2008年8月20日,取自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網址http://www.bm.nsysu.edu.tw/tutorial/iylu/43/13.html
張可欣(2005)。健康體適能運動俱樂部顧客關係與行為意向之研究-以臺中市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DYU00421008。
張伯夷(1998)。當代臺灣國術史料彙編,第一輯。臺北:逸文出版社。
張佑生(2008)。十大觀念,改變世界。聯合報,2008/03/15。2009年1月5 日,取自http://udn.com/NEWS/WORLD/WOR4/4258836.shtml
張志宏(2002)。美國文化產業的概況和發展經驗。載於江藍生、謝繩武(主編)2001-2002年:中國文化產業發展報告,頁276-28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秀屏(2000)。自創品牌策略、核心資源類型對品牌權益績效關係之研究-國際化企業策略聯盟之實證(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2000)。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CYCU0121007。
張育羚(2005)。從民俗體育到鄉土體育的文化遞變(1967-2005)(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CPE5567020。
張佩娟(2003)。休閒運動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雲林醫院員工為例(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休閒運動研究所碩士班,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YUNT5571020。
張念慈(2003)。香港電視產業發展與競爭策略。未出版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臺北。
張美惠(譯)(2008)。瘋足球,迷棒球:職業運動經濟學。臺北市:時報文化。(Szymanski, S., & Zimbalist, A.,2005)
張淑芳 (2014)‧老年肌少症之診斷與治療‧護理雜誌,61(2),101-105。
張雪芳(2006)。表演藝術組織與新聞媒體關係之研究─以2006年歌劇魅影在台演出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SHU05383008。
張寒梅(2007)。國內幼兒節目產製策略及商品效益初探(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SHU05375003。
張敦熙(1991)。國術憶往瑣談開館拜師。力與美,18,78-83。
張敦熙(1999)。太極拳論叢(附武術叢談)。臺北:逸文出版有限公司。
張智斌(2006)。策略導向對新產品優勢的影響-臺灣資訊服務產業之實證研究。(碩士論文,實踐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SCC00121035。
張義敬(1999)。太極拳理傳真。臺北:時中學社。
張瑩(2005)。組織創新前置因素、組織創新與組織績效之相關性研究-以臺灣製藥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CKU5457042。
張曉明、胡惠林、章建剛(2002)。2001-2002年中國文化產業藍皮書總報告。2008年8月3日,取自中國網網址http://big5.china.com.cn/ch-whcy/6.htm
張選惠等(1983)。談談武術流派的形成。武術套路匯編。四川:成都體院學報編輯部。29-30
張嚴仁(1993)。太極拳訓練對A型行為傾向護專女生壓力生理反應、壓力知覺及A型行為組型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碩士班,199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1NCPES421015。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實施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健康與體育學習領域。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軍訓處(2008)。軍訓教育的沿革。2008年8月20日,取自教育部軍訓處網址http://www.edu.tw/military/content.aspx?site_content_sn=7762
曹志清(1994)。形意拳理論研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曹樹偉(1995)。太極拳秘奧剖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梁佩琪(2005)。品牌延伸策略對品牌形象的影響(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PCCU1321012。
習雲太(1985)。中華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莊立民(2002)。組織創新模式建構與實證之研究_以臺灣資訊電子業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CKU5121017。
莊嘉仁(1996)。國術師徒制與運動教練制度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199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4PCCU4419002。
莊嘉仁(1997)。中華武術傳承模式中之師徒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26(2),38-44。
莊嘉仁(2003)。臺灣地區武術之融合與發展。國際體育史年會學表會。日本:金澤大學。
許光麃(1997)。從文化觀點論近代武術之發展。國立臺灣體育學報,2。201-249。
許光麃(2002)。近代中華武術文化之變遷(1910-1937)(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TNU0567012。
許禹生(1982)。太極拳勢圖解。臺北:聯華出版社。
許家豪(譯)(2002)。第三條路及其批評。臺北:聯經。
許雅捷(2005)。宜蘭礁溪協天廟「武佾舞」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3PCCU0460002。
郭至和(2006)。國小社會領域之全球化課程設計與實施—以行動研究為途徑(博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CTC576046。
郭希汾(1967)。中國體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郭淑菁(2003)。登山社員休閒涉入、休閒滿意度與幸福感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DYU00675011。
陳小平(2002)。合氣道歷史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0NTCPE567003。
陳小旺(1988)。世傳陳氏太極拳。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陳日新(2007)。熱情行銷俠的28個分享。臺北:和田行銷。
陳世岸(2006)。城市與記憶。臺灣光華雜誌,31(9)。臺北:臺灣光華雜誌社。
陳世晉(2002)。企業國際策略聯盟對消費者認知行為之影響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PCCU0321001。
陳世欽(譯)(2002)。新戰爭:全球性的組織化暴力。臺北:聯經。(Mary Kaldor)
陳正平(2006)。唐詩所見遊藝休閒活動之研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4THU00045028。
陳立賢(2007)。技術導向、市場導向、產品創新績效與企業競爭力關係之研究-以臺灣製藥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高階管理碩士在職專班,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CKU5457013 。
陳自情(2006)。少子化社會下之財富管理(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YZU05457095。
陳伶艷(2000)。花蓮縣國小校長多元文化教育認知與實際辦學情形之研究(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所,2000)。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NHLTC645007。
陳志銘(譯)(2003)。品牌密碼。臺北:臺灣培生教育。(Gad, T., 2000)
陳其澎 著(2000)。透視浴室-沐浴空間與沐浴文化中差異情境的研究。第二屆中華民國室內設計研討會。11-43。高雄:樹德科技大學。
陳其邁(譯)(2001)。失控的世界: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省思。臺北:時報文化。(Anthony Giddens)
陳幸妙(2007)。兒童舞蹈班武術教學趣味化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PCCU0460008。
陳怡婷(2006)。人口少子化對國民小學教育發展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TMTC0576030。
陳金榮(2006)。運動流行文化的符號學分析:運動時尚風(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PTC567003。
陳盈蕙(2004)。文化創意產業體驗式行銷之探討-以表演藝術產業為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企業管理學系,2004)。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TKU00121003。
陳茂松(2007)。從人口少子化效應探討對幼稚教育發展可能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WU00331008。
陳迪暉(2001)。淺談文化霸權(hegemony)在政治及社會場域中的角色。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18。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陳健倫(2004)。試析市場邏輯下之文化產製與媒體角色-以四個文化行銷個案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2004)。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2SHU00001004。
陳微明(1967)。太極拳問答。臺北:中國太極拳學術研究會。
陳瑞麟(譯)(1998)。傅柯。臺北:桂冠。(J. G. Merquior)
陳碧燕(2003)。智慧財產權保護之國際爭端解決機制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法律學研究所,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PCCU0194011。
陳儒文(2005)。從當代雜技表演藝術探討雜技課程規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舞蹈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PCCU0460004。
陳鏡清(1997)。傳統體育與休閒活動。學校體育雙月刊,33,頁115。
陶炳祥(1994)。五柳堂之弟子入門須知。未發表私人文件。
傅振焜(譯) (2003)。杜拉克談未來企業。臺北:時報文化。(Druker, P.F.,2000)
傅鐘文(1993)。略談太極拳的體會(一)。力與美,39,頁33。臺北:力與美雜誌社。
喬鳳杰(1996)。略論傳統倫理觀念對中華武術的影響。武林,6。科學普及出版社廣州分社。
彭怡文(2002)。中華武術傳承模式的現代省思(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NHU00665009。
曾永義(2003)。先秦至唐代「戲劇」與 「戲曲小戲」劇目考述。臺大文史哲學報,59,215 ~ 266。
曾玉惠(2007)。我國高級中等學校現階段軍訓教育制度變革之研究(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行政管理學研究所,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5SHU05149002。
曾馨霈、陳君豪(2005年11月25日)。創意武術。中華電視公司,華視新聞雜誌。
曾馨霈、陳君豪(2005年11月25日)。創意武術。中華電視公司,新聞報導畫面。
游玉玲(2006)。文化創意產業之智慧財產權管理與經營-以霹靂布袋戲為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SHU05375002。
游博欽(2007)。輪班制醫師睡眠品質及其相關性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班,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ISU05121033。
程大力(1995)。中華武術─歷史與文化。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賀天蕙(2000)。太極拳運動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難、肺功能、情緒及運動耐力之成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班,2000)。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KMC00563003。
黃于晉(2002)。企業核心潛能決策系統之構建。(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工業管理科學系碩博士班,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hj9973。
黃心健(2007)。人間機關術: 2007互動裝置創作個展。2008年5月25日,取自臺北市:新苑藝術網址http://www.changsgallery.com.tw。
黃文斗(2007)。板橋市自強社區居民休閒運動需求與阻礙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NTNU5567040。
黃文泉(2005)。國術升段制度之研究-以宜蘭縣為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PCCU0419003。
黃金隆(2006)。平面電視競爭策略之個案研究-以M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US5121003。
黃建榮(2018)。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運作之探討 -以桃園市平鎮區獅子林社區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201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9b4w33。
黃政堯(2005)。高雄市銀髮族太極拳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SYS5121043。
黃能揚(2001)。全球化時代裡的本土文化工業-以電視布袋戲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CCU00438011。
黃崇憲(2005)。家庭選擇老人長期照護機構意向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亞洲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6jhh7s。
黃淑華、戴旭志 (2014)。頭份鎮衛生所:健康老化凍齡計 畫/我們都是快樂不倒翁。2013年第5屆臺灣健康城市暨 高齡友善城市獎項評選。2013/11/26/ ~2013/11/27。
黃揚期(2005)。品牌與代工的經營策略研究 -以臺灣筆記型電腦為案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FCU05457149。
黃煜(1998)。梅鐸價值10億美元的新玩具。廣告雜誌,90,82-88。
黃煜(2002)。美國職業運動產業發展趨勢概況。國民體育季刊,31(4),38-44。
黃裕美(譯)(1997)。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出版。(Samuel P. Huntington)
黃裕美(譯)(2001)。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Samuel P. Huntington)
黃慶豐(2006)。因應少子化趨勢下,幼稚園的營運模式及策略之研究(碩士論文,義守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班,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ISU05121075。
黃燕屏(2007)。彰化地區家長對其國小子女選擇兒童美術才藝班消費傾向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DYU01580008。
楊子菡、廖月波(2004)。產品生命週期與產業空洞化-臺灣電子電器業之實證研究。臺灣經濟預測與政策,35(1),65-89。
楊幼蘭(譯)(2008)。如何賣東西給女性:搶占最大市場,讓顧客開心買單的行銷法則。臺北市:臉譜出版社。(Martha, B., 2006)
楊哲維(2006)。表演藝術節目觀賞者休閒涉入與流暢經驗之研究(碩士學位論文:南台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STUT0675004。
楊國樞(1986)。激發青少年的消費意識。消費者報導,67,18。
楊寬(1986)。戰國史(上冊)。臺北縣中和市:谷風出版社。
經濟部智慧財產局(2007)。著作權法。臺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
萬籟聲(1972)。國術教本。臺北:華聯。
葉士豪(2008)。文化認同、符號消費、消費價值與享樂性消費行為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國際企業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YU01321072。
葉淑芬(2000)。財團法人文教基金會策略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2000)。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DYU00163004。
裘錫圭(1980)。釋萬。中華文史論叢,2。
詹宏志(2004)。消費者的想像共同體--世代、族群與市場。數位時代。2008年8月8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c/printpage.jsp?f_ART_ID=1921
詹建富(2009)。台大三月起有中醫駐診了。聯合報,2009/01/17。2009年2月5 日,取自http://interush.tw/news_list_1_detail3.php?fname=4694481.xml
詹德基(1993)。臺灣與大陸地區推展國術組織之比較研究。國術研究,3,17-34。
賈蘭坡(1951)。山頂洞人。上海:龍門聯合書店。
路遙(1987)。義和拳運動起源探索。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廖秀慧、羅財樟、戴旭志、蘇俊賢、梁豔琴(2014)。低碳*健康生活=減少苗栗2011-2012年CKD與DM致死率。103年第六屆衛福部/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高齡友善城市組/口頭海報發表「優勝獎」。桃園縣,2014/0917-0918。
廖秀慧、羅財樟、戴旭志、蘇俊賢、梁豔琴(2014)。低碳*健康生活=減少苗栗2011-2012年致死率。103年第六屆衛福部/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獎項頒獎典禮暨成果發表會:高齡友善城市組/口頭海報組「優勝獎」。桃園縣,2014/0917-0918。
廖德琦(2004)。老人潮登台-銀髮產業喜上眉梢。新臺灣周刊雜誌,455。
彰化縣政府(2008)。彰化產業思想起。陽光彰化,第八期。6-7。
熊曉惠(2006)。《周禮》與《司馬法》軍禮比較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094FCU05045016。
臺中縣政府(2007)。臺中縣政府九十六年旗艦計畫:臺中縣大甲媽祖-國際觀光文化節。2007年5月22日。取自臺中縣政府網址http://mazu.taichung.gov.tw/htm/t012.htm
臺灣經濟研究院(2003)。文化創意產業產值調查與推估研究報告。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裴文中(1950)。中國史前時期之研究。上海:商務印書館。
趙峻郁(1999)。老年人不同高度下階梯動作之肌電圖分析(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1999)。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PCCU0419014。
趙培華(2001)。臺灣青少年對日本偶像劇的觀看、解讀與消費。(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NSYS5375001。
劉一民(1997)。傳統身體活動傳承策略的哲學反省-以傳統武術為例。臺灣師大體育研究,4,25-36。
劉大和(2005)。文化與文化創意產業。臺北:魔豆創意。
劉北城(譯)(1992)。瘋顛與文明。臺北:桂冠。(Michel Foucault)
劉北城(譯)(2003)。規訓與懲罰─ 監獄的誕生。臺北:桂冠。(Michel Foucault)
劉羽倩(2008)。臺灣區國、高中及大專武術教練領導行為與目標取向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運動教育研究所,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TPEC0800005。
劉建順(2004)。現代廣告學。臺北:智勝文化。
劉盈足(2005)。公務員週末之休閒涉入與其休閒滿意度關係之探討-以彰化地區鄉鎮市公所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班,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DYU00675014。
劉峻驤(1996)。東方人體文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劉師培(1997)。劉申叔遺書。江蘇:古籍出版社。
劉真如(譯)(2002)。下一個社會。臺北:商周出版。(Drucker, P. F., 2002)
劉維公(2006)。文化創意產業推動績效指標研究計畫期末報告。2008年8月3日,取自文化創意產業專屬網站http://www.cci.org.tw/portal/download/index.asp
劉銀山(1984)。白鶴門食鶴拳─正宗南派少林拳、五形手、八誌、步法、散手、對練。臺北:益群書店。
劉黎明(1993)。契約‧神裁‧打賭─中國民間習慣法習俗。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
劉麗君(2008)。人口統計變數與消費者忠誠度動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YU01163044。
樊正治(1992)。臺灣區地方國術發展史專題研究第二階段研究成果報告。桃園: 國立體育學院國術研究中心。
樊正治(1993)。臺灣區地方國術發展史第三階段研究報告。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樊正治(2001)。武術史表解。臺北:未出版。
樓永堅(2006)。2006全國商業發展會議:文化創意產業衍生之新興商業業態。2007年6月5日。取自中華民國經濟部,商情資訊網網址http://gcis.nat.gov.tw/b-info/asp/web_detail.asp?Item_no=050101&Item_Level=3&page=1
歐用生(1999)。從課程統整的概念評九年一貫課程。教育研究資訊,7,(1),22-32。
潘岳(1996)。縱橫內家武學。臺北:逸文。
蔡士傑(2005)。運動健身俱樂部服務品質、顧客滿意度與再購意願之研究—以桑富士運動俱樂部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TNU5571026。
蔡文嘉(2002)。自我概念,生活型態與品牌形象對消費者購買意願之影響--化妝品個案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行銷學系,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https://hdl.handle.net/11296/hv5yyc。
蔡秀英(2001)。我國高等教育整併模式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CYCU5121026。
蔡育珉(2007)。高齡化行動電話產品創新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大同大學工業設計學系,200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5TTU05038031。
蔡宗展(2005)。基隆市女性國小教師休閒運動行為及體育教學能力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班,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PTC567001。
蔡欣欣(1995)。雜技與戲曲發展之研究-從先秦角觝到元代雜劇(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9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3NCCU0045027。
蔡英美(2005)。中年人運動參與動機、自我效能、知覺運動障礙及運動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NCPE5567014。
蔡貞雄(1989)。國民小學體育教學研究。臺北:五南。
蔡貞雄(1998)。落實休閒運動的體育教學。國民體育季刊,27(3),9-15。
蔡啟通(1997),組織因素、組織成員整體創造性與組織創新之關係(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1997)。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5NTU00318081。
蔡繼光,李振昌,霍達文(譯)(2000)。了解全球化。臺北:聯經。(Thomas L. Friedman)
衛生福利部長期照顧司(2018)。關於本司。https://dep.mohw.gov.tw/DOLTC/cp-4173-44312-123.html。更新時間:107-11-29)。
鄭兆龍(2000)。消費價值與設計風格偏好性之研究-以家具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2000)。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8DYU00038008。
鄭幸洵(1999)。國術與武術競賽套路之競賽方式分析比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1999)。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7PCCU0419003。
鄭武國(譯)(1999)。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臺北:聯經。(Anthony Giddens)
鄭國賢、陳其澎、林志峰(2003)。時空異置下談文化資產展示中的記憶與經驗斷層---以兵馬俑秦文化特展為例。國科會「提昇私立大學校院研發能量」專案--全人生命教育理念下之大學教育和文化資產傳承研究。2008年8月10日,取自中原大學設計學院室內設計系網址http://he.cycu.edu.tw/plan5/paper.htm
鄭曼青(1977)。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臺北:時中拳社。
鄭曼青(2000)。鄭子太極拳十三篇。高雄:高雄市太極拳協會。
鄭棨元,陳慧慈(譯)(2007)。文化與全球化的反思。臺北:韋伯文化。(John, Tomlinson)
鄭漢根、王文(2007年2月8日)。推廣中國文化刻不容緩。北京:環球時報,第11版 。
黎光昇(2003)。男子武術南拳有無發聲對發力效果影響之比較(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PCCU0419011。
蕭仁祥(2001)。策略聯盟績效評估分析系統設計之研究(碩士論文,大葉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DYU00396014。
蕭育芬(2008)。以資源基礎理論探討少子化趨勢下國民小學之競爭優勢(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YU01163030。
戴旭志(1992)。紀效新書之武藝探析。國術研究,1(1)。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戴旭志(2001)。臺北市太極拳休閒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與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運動教練研究所,2001)。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89PCCU0419019。
戴旭志(2007)。24式太極拳對大學生HRV影響。2007年太極文化學術國際研討會。P98-109。高雄:正修科技大學。2007/1102~1103。
戴旭志(2008a)。「漢方有氧」與傳統武術的「現代形塑」。文化體育學刊,7,77-80。
戴旭志(2008b)。從「文化創意」產業思考「創意武術」的魅力發展。中華體育季刊,22(3),114-122。
戴旭志(2010)。中華傳統武術的現代化形塑:以臺灣創意武術經營策略研究為例。國立編譯館(國家教育研究院)。ISBN:978-986-02-4137-2。GPN:1009902417。
戴旭志(2011)。為體弱或不良於行的病患設計的運動:坐式<漢方有氧>運動。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訊,9月,31-36。
戴旭志(2013)。「漢方有氧」 訓練恢復期自律神經活性相關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研究獎勵計畫<102學年度鷹揚計畫>。
戴旭志(2013)。針對乳癌患者設計合宜運動:坐式<漢方有氧>。台北醫學院:北醫百合溫馨聯誼會,第八期,58-60。
戴旭志(2014)。因應健康需求發展「漢方有氧」 運動課程。文化體育學刊,第18輯,55-67。
戴旭志,陳黃南(2005)。漢方氧身:Synergy有氧系列課程崛起。大專體育,81,86-93。
戴旭志、劉文禎(2008)。從「流行」的動感活力來思考創意武術的「趨勢」魅力。文化體育學刊,6,77-80。
戴旭志、蕭朝山(2001)。傳統太極拳應用在休閒運動及醫療發展過程的潛在因素。大專體育,53,113-120。
戴旭志、蘇俊賢、廖秀慧、羅林雯、劉文禎、 梁豔琴(2014)。「漢方有氧」、「漢方導引」課程與「健康生活型態」策略對代謝症候群致死威脅的改變。2015國際運動生理及體能領域學術研討會。高雄市,2015/05/23~2015/05/24。
戴芳台(2006)。衛生教育和改良式太極拳介入對社區老人健康指標成效之先驅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衛生教育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4NTNU5483010。
戴偉謙(2006)。中國武舉與武術之探微。臺北:師大書苑。
戴瑩瑩(2006)。老人居家服務品質管理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2006)。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謝元熙(1990)。文武合一教育之功能。臺北:臺灣書店。
謝金順(2005)。我國金融控股公司形成與演進之經濟分析(碩士論文,世新大學經濟學研究所,2005)。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3SHU05389033。
謝春滿(2005)。熟年商機。今周刊,444期。2008年8月8日,取自http://www.books.com.tw/magazine/item/today/today0623.htm
鍾伯光(2008)。伯光視點:職業運動全球化。香港文匯報,2008/03/02。2009年1月5 日,取自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3/02/SP0803020036.htm
韓建中(1987)。梅花樁。廣州:科學普及出版社。
韓養民(1986)。秦漢文化史。臺北市:里仁書局。
藍青(2000)。老祖宗養身法:太極拳是有氧運動。2002年12月5日,取自http://www.trustmed.com.tw/20001109016.html。
藍青、賴金鑫(1994)。太極拳訓練對中老年人心肺功能之促進及維持效果。1994年海峽兩岸國術學術研討會(頁63-83)。桃園:國立體育學院。
魏誠佑,戴旭志(2008)。期中考試熬夜期間透過三種不同體育訓練對大學生心率變異性的影響分析。2008年台灣神經醫學聯合學術研討會(頁42,神經生理及電生理學:No.148)。臺南市:成功大學醫學院。2008/0425~0427。
羅陳信(2002)。影響網路商店與物流業者運籌服務實體契約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大同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在職專班,2002)。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0TTU01163015。
羅逸園(2003)。多國籍企業子公司創新程度影響因素之探討—以3M 亞洲地區子公司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2003)。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1CYCU5121117。
羅開明(1993)。武德的培養與實踐。國術研究,4,31-37。
藤原稜三(1990)。格鬥の技歷史。東京:株式會社ベースボール.マガヅン社。
譚天(譯)(2002)。階級。臺北:書林。(Seabrook, Jeremy)
蘇士博(1993)。臺灣地區國術館問卷調查分析報告。體育學報,16,165-182。
蘇怡蓓(2008)。流行與創新對衝動性購買之影響-以美白產品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事業經營研究所,2008)。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096DYU00163019。
顧留馨(1987)。炮捶:陳氏太極第二路。香港:海峰出版社。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2002)。文化創意產業概況分析調查。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劃處(2008)。中華民國臺灣97年至145年人口推計簡報。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


Reference

Afuah, A.(1998).Innovation Management:Strategies,Implementation,and Profit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fuah, A.(2003).Innovation management:strategies, implementation,and profits(2nd ed.).New York:Oxford.
Alemna, A.A.(2001).Perception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librarianship in Ghana. New Library World,102(1160),44-47.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0). Position on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 cardiorespi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in healthy adults. Med Sci Sports Exerc, 22, 165-174.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1995).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J.A.M.A.,273(5),402-406.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2000).ACSM’s Guidelines for Exercise Testing and Prescription(6th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 Williams&Wilkins.
Anderson,B.(1991).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2nd ed.). London:Verso.
Babkoff, H., Caspy, T., & Mikulincer, M. (1991). Subjective sleepiness ratings:The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circadian rhythmicit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Sleep, 14(6), 534-539.
Baker, S.,&Frastaci, M.(1999). Uncharted niches: Hi-tech skus in the wilderness, Apparel Industry Magazine,60(2), 40-44.
Banks,J.A., & Banks,C.A.M.(1989).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 and perspectives.Boston:Allyn and Bacon.
Bartos,R.,(1977).The Moving Target: The Impact of Womans Employment on Consumer Behavior, Journal of Marketing,41,31-37.
Beane,J.A.(1998).Curriculum integration-designing the core of democratic education. N.Y.: Teacher College Press.
Beattie,D.L.(1980).Conglomerate diversification and performance: A survey and time series analysis.Applied Economics,12,251-273.
Becker,S.W.,&Whisler,T.L.(1967).The innovative organization: Aselective view of current theory and research. Journal of Business,4,462-469.
Bennett,C.I.(1986).Comprehensiv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theory and practice.Boston: Allyn&Bacon.
Berstein, A. (2000). Teams, leagues eye media biz. Street & Smith’s Sports Business Journal, 3(18),1-44.
Berstein, A. (2002). Saying no to YES bolsters carriers. Street & Smith’s SportsBusiness Journal,5(10),1-38.
Bocock,R.(1993).Consumption.London:Routledge.
Bowers,C.A.(1995).Educating for an ecologically sustainable culture:Rethinking moral education,creativity,intelligence,and other modern orthodoxies.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rown,G. M.,& Stvenson,A.R.(1998). Measuring R&D productivity. 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41(6),30-38.
Butkov, N., & Lee-Chiong, T. (2007).Fundamentals of Sleep Technology. chapter 5 Sleep Deprivation, p24-32,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Buysse, D.J., Reynolds, C.F. 3rd., Monk, T.H., Berman, S.R., & Kupfer, D.J.(1989).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 Psychiatry Res,28, 193-213.
Carskadon, M.A., & Roth, T.( 1991).Sleep restriction. In: T. Monk (Ed.):Sleep, Sleepiness and Performance. John Wiley, & Sons, Inc.
Carter,C., & Durand ,M. (2000).Market opportunities: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ulture goods and services. Focus on Culture,12(4),1-8.
Caves,R. E.(2000).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lard, R. M., Boter, H., Schoevers, R. A., Oude Voshaar, R. C. (2012). Prevalence of frailty in community-dwelling older persons: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Geriatrics Society, 60(8), 1487-92. doi: 10.1111/j.1532-5415.2012.04054.
Copeland,T.E.,&Weston, J. F. (1979). Financial Theory and Corporate Policy(2th ed.).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Crosset, T. W., Bromage, S., & Hums, M. A. (1998). History of sport management. In L. P. Masteralexis, C. A. Barr, M. A. Hums, (eds). (pp.1 –19) Gaithersburg, MD: Aspen Publishers, Inc.
Daft, R.L.(1982).A dual-core model 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1,193-210.
Damanpour, F.(1991).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 meta-analysis of effects of determinants and moderator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34,555-590.
Damanpour, F., &Evan,W.M. (1984).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and performance:the problem of organizational lag.Administration Science Quarterly,29,392-409.
Department for Culture, Media & Sport, Creative Industries Division, DCMS (2001). Creative Industry Mapping Document 2001.London:UK.
Doll,W.(2002).Ghosts and the curriculum.Curriculum visions.New York:Peter Lang.
Downs,G.W.,&Mohr, L.B. (1976).Conceptual issues in the study of innovation.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21,700-714.
Drucker,P. F.(1985).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Practive and Principles. London:Heinemann.
Evan,W. M.,&Black,G.(1967).Innovation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 Som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success or failure.Journal of Business,40,519-530.
Ewing, D. J., Martyn, C.N., Young, R.J., & Clarke, B.F.(1985).The value of cardiovascular autonomic function tests: 10 years experience in diabetes. Diabetes Care 8,491-498.
Featherstone,M.(1990).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Sage.
Foucault, M.(1986).Of other spaces.Diacritics,16 (1),22-27
Friedman, T. L.(1999).The Lexus and the Olive Tree. New York: Farrar, Straus & Giroux.
Fukuyama, F.(1992).The End of History and the Last Man.London: Hamish Hamilton Press.
Gay,G.(1995).Curriculum theory and multicultural education.U.S.A.: Macmillan Publish.
Gereffi G.,& Korzeniewicz M. (1994).The organization of buyer-driven global commodity chains:How U.S. retailers shape overseas production networks.Commodity Chains and Global Capitalism. Westport, CT: Praeger. pp. 96-98.
Greenberg, M.,& McDonald,S.S.(1989).Successful Needs/Benefits Segmentation: A User’s Guide,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6(3),29-36.
Gupta, A. K., Raj, S.,&Wilemon,D.(1986). A Model for Studying R&D-Marketing Interface in the Product Innov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Marketing,50(12),7-17.
Havitz,M.E.,& Dimanche, F.(1999).Leisure involvement revisited: Drive properties and paradoxe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31,122-149.
Haworth,J.T., & Hill,S.(1992).Work, leisure,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 sample of young adults.Journal of Community and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147-160.
Hebdige,D.(1979).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London:Metheum.
Henderson, R.M.,&Clark, K.B.(1990).Architectural Innovation:The Reconfiguration of Existing Product Technologies and the Failure of the Established Firms.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35,9-30.
Higgins,J.M.(1996).The core competence: Innovation. Planning Review,23(6),32-35.
Hill,C.W.L.,& Jones,G.R.(1998).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An Integrated Approach(3rd ed.).Boston: Houghton Miffin Co.
Hirst, P., & Thompson, G.(1996).Globalization in Question: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Governance. Cambridge: PolityPress.
Hoch, C.C., Buysse, D.J., & Reynolds, C.F. 3rd.(1989). Sleep and depression in late life. Clin Geriatr Med ,5,259-274.
Hoch, C.C., Reynolds, C.F. 3rd., Houck, P.R., Hall, F., Berman ,S.R., Buysse, D.J., Dahl, R.E., & Kupfer, D.J.(1989). Predicting mortality in mixed depression and dementia using EEG sleep variables. J Neuro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1,366-371
Hoeger, W. W. K., & Hoeger, S. A. (1994). Principles and labs for physical fitness and wellness. Englewood, CO: Morton Publishing Company.
Hon, E.H., & Lee, S.T.(1963).Electronic Evaluation Of The Fetal Heart Rate. Viii. Patterns Preceding Fetal Death, Further Observations. Am J Obstet Gynecol 87, 814-826.
Howkins,J. (1991). The Creative Economy: How people make money from ideas. London.UK.: Allen Lane.
Hsiao, M.(2002). Coexistence and Synthesis: Cultural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in Contemporary Taiwan, in Peter L. Berger & Samuel P. Huntington eds., Many Globalizations: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pp. 48-67.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ang,S.H.,Tai,H.C.&Su,C.H.(2014). Build Toufen County Health Aging "success freeze Age” program- We are happy elderly. The 2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ealth Promoting Hospitals and Health Services (HPH),Barcelona, Spain, April 23-25, 2014. (Subject: Environment-friendly management / ABSTRACT ID:6088)
Huntington, S. P.(1996).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Huntington, S. P., & Berger, P. L.(2002). Many Globalizations: Cultural Diversity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in, E.F.,& Partricia, K. W.(1999).Citizenship & Identity. London:Sage.
Jiang, J. X. (1984). An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Tai Chi Quan on serum HDL-C and other blood lipids. Chin Sports Med, 3, 99-101.
Kaplan, D. (1999). Tom Hick’s eyes profits – and wins-in his sports ventures. Street & Smith’s SportsBusiness Journal,1(42),46.
Kato, M., Phillips, B.G., Sigurdsson, G., Narkiewicz, K., Pesek, C.A.,& Somers, V.K.(2000).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neural circulatory control. Hypertension; 35,1173-5.
Kelly, J.R.(1996). Leisure (3rd ed.). Boston: Allyn & Bacon.
King,A.S.,& Reiss,M.J.(1993).The multicultural Dimension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Washington. D.C.:The Falmer Press.
Knight, K. E.(1967).A descriptive model of the intra-firm innovation process. Journal of Business,40,478-496.
Kotler,P.(1998). Marketing Management, Analysis,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New York:Free Press.
Kuemmerle,W.(1999).The Driver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to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30(1), 1-24.
Kuo, T.B.J., Shaw, F.Z., Lai, C.J., Lai, C.W., & Yang, C.C.H.(2004). Changes in sleep patterns in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 Sleep 27,406-412.
Kuo,T.B.J., Lin, T., Yang, C.C.H., Li, C.L., Chen, C.F.,&Chou, P.(1999).Effect of aging 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neural control of heart rate.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277,H2233-H2239.
Landreth, G.(2001). Innovation in play therapy— Issues, process, and special populations.CA: Taylor and Francis Books.
Lau, R. S. M.(1998). How doe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tensity affect business performance. South Dakota Business Review,57(1), 1-6.
Leicester,M.(1989).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England:NFER-NELSON.
Luo,C.Z., Liao,X.H., Lo,L.W.,Tai,H.C.&Su,C.H. (2014). Healthy low–carbon living to reduce CKD and DM mortality in Miaoli County 2011-2012. The 6th Global Conference of the Alliance for Healthy Cities. Hong Kong, China, October 29- November 1, 2014.
Luo,C.Z., Liao,X.H., Lo,L.W.,Tai,H.C.&Su,C.H. (2014).Miaoli County " to retain a good teeth " : elderly oral health promotion plan. The 6th Global Conference of the Alliance for Healthy Cities. Hong Kong, China, October 29- November 1, 2014.
Luo,C.Z., Liao,X.H., Lo,L.W.,Tai,H.C.&Su,C.H.(2012). Effects of Creative Home Exercises, Healthy Eating and Healthy Weight Loss Policies on Mortality Rate in Metabolic Syndrome Population in Mioli County 2011.  WHO︰Award for Creative Developments in Healthy Cities: Category (3) – Healthy Settings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trol. AFHC Awards for Healthy Cities 2012, Australia.
Luo,C.Z., Liao,X.H., Lo,L.W.,Tai,H.C.&Su,C.H.(2012).Effects of Creative Home Exercises, Healthy Eating and Healthy Weight Loss Policies on Mortality Rate in Metabolic Syndrome Population in Mioli County 2011. Award for Creative Developments in Healthy Cities:Category (3) – Healthy Settings and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Control. AFHC Awards for Healthy Cities 2012, Australia.
Luo,C.Z., Liao,X.H., Lo,L.W.,Tai,H.C.&Su,C.H.(2012).The Effects of Health Promotion Strategy and Application on Miaoli County, Taiwan Residents in 2011.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estern Pacific Region Healthy City Recognition 2012,Call for Applications for Best Practice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In The City, Australia.
Mahony, D., & Howard, D. (2001). Sport Business in the next decade: A general overview of expected trends. Journal of Sport Management, 15(4), 175-296.
Martinez-Lorente,A.R.,Dewhurst,F.,&Dale, B.G.(1999).TQM and Business innova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2(1),12-19.
McAdam, R.,Armstrong,G.,& Kelly, B.(1998).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otal quality and innovation: a research study involving small organizations.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1(3),139-147.
Metzelthin, S. F., van Rossum, E., de Witte, L. P., Ambergen, A. W., Hobma, S. O., Sipers, W., & Kempen, G. I. (2013). Effectiveness of interdisciplinary primary care approach to reduce disability in community dwelling frail older people: cluste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347, f5264. doi: 10.1136/bmj.f5264.
Milanovic, B.(2006). earning Globalization From Football. Project Syndicate. Retrieved October 25, 2008, from http://www.project-syndicate.org/commentary/milanovic3
Narver,J.C.,&Slater, S. F.(1990).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 Journal of Marketing,54(4),20-35.
Newell,S.,&Swan, J.(1995).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as Inportant Mediators of The Innovation Process. Science Communication, 16(4),371-87.
Newman, A.B., Enright, P.L., Manolio, T.A., Haponik, E.F.,& Wahl, P.W.(1997). Sleep disturbance, psychosocial correlate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5201 older adults: the Cardiovascular Health Study. J Am Geriatr Soc, 45,1-7.
Novelli,W.(1989).One stop shopping: Some thought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Public Relation Quarterly,34(4),7-30.
NZ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2). Creative Industries in New Zealand: Economic Contribution, Report to Industry New Zealand.
Ohmae, K.(1995). The End of the Nation State: The Rise of Regional Economies. New York: Free Press.
Palmore, E. (1970). Health practices and illness among the ages. Gerontologist, 10, 313-316.
Peppard, P.E., Young, T., Palta, M.,& Skatrud, J.(2000).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hypertension. N Engl J Med,342,1378-1384.
Petridou, E.,&Chatzipanagiotou, P.(2004).The planning process in managing organizations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 case of Greek vocat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18(4), 215-223.
Pilcher, J.J.,& Huffcutt, A.I.(1996). Effects of sleep deprivation on performance: a meta-analysis. Sleep ,19,318-26.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2008). 2008 World Population Data Sheet. Population BULLETIN,63(3).1-2.
Porter, M.,E.(1985) .Competitive Advantage: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 Free Press, New York.
Pratali,P.(2003).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in the small to medium enterprise. European Journal of Innovation Management,6(1),18-31.
Pratt, L. (1971). The relationship of health practices and mortality. Preventive Medicine, 2, 67-281.
Pride,W. M.,&Ferrell,O.C.(2000). Marketing: Concepts and Strategies (Library ed.). USA: Houghton Mifflin.
Prinz, P.N., Vitiello, M.V., Raskind, M.A., & Thorpy, M.J.(1990). Geriatrics: sleep disorders and aging. N Engl J Med,323,520-526.
Ramaiah,C.K.,&Moorthy, A.L. (2002).The impact of continuing education programmes on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professionals. Library Review, 51(1), 24-31.
Ramani,S.(2002).Who is interested in biotech? R&D strategies, knowledge base, and market sales of indian biopharmaceutical firm. Research Policy, 31, 381-398.
Rizzoni, D., Muiesan, M.L., Zulli, R., Castellano, M., Bettoni, G., Porteri, E.,& Agabiti-Rosei, E.(1993).Effect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on daytime and nighttime power spectral analysis of heart rate. Am J Hypertens, 6,204-208.
Rogers, E.M.(1983).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New York:Free Press.
Rowe, L.A.,&Boise,W.B.(1974).Organizational innovation: Current research and evolving concepts.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34,284-293.
Schumpeter,J.A.(1934).The theory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 Boston: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ully, G. W. (1989). The business of major league baseball.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eth, A.(1990).Value creation in acquisitions: A reexamination of performance issues.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1, 99-115.
Shimp,T. A.(1997). Advertising, promotion & supplemental aspects of 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Texas:The Dryden Press.
Singh,H.,&Montgomery C.A.(1987).Corporate acquisition strategie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8, 377-386.
Smith,W.R.(1956).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s Alternative Marketing Strategies.Journal of Marketing ,21,3-8.
Song, X.M.,&Parry,M.E.(1997). The Determinants of Japanese New Product Success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34(1),64-76.
Statistics New Zealand (1996).Census of Population and Dwellings.
Storey,J.(1999).Cultural consumption and everyday life.London:Arnold.
Summala, H., & Mikkola, T.(1994).Fatal accidents among car and truck drivers: effects of fatigue, age,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Hum Factors ,36(2),315-26.
Sun, X. S., Xu, Y. G. U., & Xia, Y, J. (1989). Determination of E-rosette-forming lymphocyte in aged subjects with Tai Ji Quan exercise. Int J Sports Med, 10, 217-219.
Suzuki,B.H.(1984).Curriculum transformation for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Education and Urban Society,16,294-322.
Swanson, E. B.(1994). Information Systems Innovation among Organizations. Management Science,40(9),1069-92.
Teresa, C.(2001).Female Persuasions. Independent Banker 51,12,24-25.
Throsby,D. (2001). Economics and Culture.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dd, J.,Bessant, J.,&Pavitt, K.(1997).Managing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echnological, marke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New York:John Wiley.
Tidd, J.,Bessant,J.,&Pavitt, K.(2001).Management Innovation: Integrating the Technological, Market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 (2nd ed.).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Ltd Press.
Tomlinson, J.(1999).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rott,P.(1998).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2nd ed.).New York:Practice Hall.
Twisk,J.W.R.(2001).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Sports Medicine,31(8),617-627.
Warnier, J. P.(1999). La Mondialisation de la culture. Paris: La Découverte.
Weber, J. A.,& Dholakia U. M.(2000). Including marketing synergy in acquisition analysis: A step-wise approach.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9(2),157.
Weeks,P.(2000). Benchmarking in higher education: an Australian case study.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37(1), 59-67.
Weiss, L.(1997).Globalization and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New Left Review 225, 3-27.
Weiss, L.(1998). The Myth of the Powerless State. Ithaca and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ind, J.,&Mahajan,V.(1997). Issues and Opportunities in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34,1-12.
Wingard, D.L.,& Berkman, L.F. (1983).Mortality risk associated with sleeping patterns among adults. Sleep,6,102-107.
Wolf, G.K., Belz, G.G., & Stauch, M.(1978). Systolic time intervals-correction for heart rate. Basic Res Cardiol 73,85-96.
Xu, S. W., & Wang, W. J. (1986). A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ai Ji Quan on endocrinology. Chin J Sports Med, 5, 150-151.
Zaltman,G., Duncan,R.,&Holbek,J.J.(1973). Innovations and Organizations.New York:Wile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