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十八世紀蘇州洋風版畫「全本西廂記」及仕女圖探討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徐文琴
作者(外文):Hsu, Wen-chin
出版日期:2014
卷期:97
頁次:頁94-112
主題關鍵詞:洋風版畫全本西廂記圖仕女圖時尚版畫西畫東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4
  • 點閱點閱:199
盛清時期生產於蘇州的木刻版畫受到西洋美術的影響,表現具有立體感、透視感的風格特徵,被稱為「洋風版畫」。本篇論文探討「洋風版畫」中四幅「全本西廂記圖」以及數幅仕女畫題材作品,以增加對於十八世紀蘇州版畫的風格、特色及其受到西洋美術影響情形的了解。 「全本西廂記圖」可分為「舊鐫對幅」及「新鐫對幅」二對(二幅一對),本文探討這二對幅在形式、風格、內容上的差異,以及它們受到西洋美術不同程度影響的情形。最後討論「仕女圖」與法國路易十四時期「時尚版畫」的關係。經由比較可以知道無論在題材或風格上,文中所舉「仕女圖」都受到後者的影響,使圖中女性具有巴洛克時期法國婦女的神采與風韻,雖然圖像內容及意涵會有所轉化。由本文之研究可以得知,盛清西洋畫風之形成可能係中央與地方藝術家互相交流的結果,並非單一方向的流動或影響。
期刊論文
1.小野忠重(1999)。利瑪竇與明末版畫。新美術,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耀庭(19780900)。以西洋技法繪製耕織圖的焦秉貞。雄獅美術,91,3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成瀨不二雄(1973)。蘇州版畫試論。大和文華,58,24-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倍雷(2007)。明代晚期人物畫的寫實風格研究。榮寶齋,2007(2),56-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倍雷(2009)。對中國七個博物館(院)明清人物畫考察報告。大連大學學報,2009(2),63-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文山(198105)。論金聖歎批改《西廂》。社會科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予六(19720600)。明清之際西人東來與中西文化的交流。國立編譯館館刊,1(3),52-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趙雅書(19760500)。關於耕織圖之初步探討。幼獅月刊,43(5),1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方豪(19520815)。嘉慶前西洋畫流傳我國史畧。大陸雜誌,5(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傅熹年(1998)。中國古代的建築畫。文物,1998(3),75-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Cahill, James(1996)。The Three Zhangs, Yangzhou Beauties, and the Manchu Court。Orientations,27(9),59-68。  new window
12.三山陵(2007)。「年畫」の概念についで--混亂から誤用の定。中國版畫研究,7,1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賴惠敏(20090300)。蘇州的東洋貨與市民生活(1736-179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63,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正華(20051200)。乾隆朝蘇州城市圖像:政治權力、文化消費與地景塑造。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0,115-1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伯達(1998)。十八世紀中西文化交流對清代美術的影響。故宮博物院院刊,4,70-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古原宏伸(1973)。「棧道積雪圖」の二三問題--蘇州版畫の構圖法。大和文華,58,9-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傅曉航(198603)。金聖歎刪改西廂記的得失。戲曲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2011)。中西文化交流--兩岸故宮第三届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兩岸故宮第三屆學術研討會--十七、十八世紀(1662-1722)中西文化交流,台北故宮博物院及北京故宮博物院 (會議日期: 2011年11月15-1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文琴(2011)。十八世紀姑蘇版《全本西廂記圖》之探討--康熙至乾隆時期「洋風版畫」專題研究,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會議日期: 2011年12月15-16日),284-2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熹昀(2013)。清宮畫家焦秉貞繪畫研究-以耕織圖、仕女圖為例(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翁振新(2012)。清代中國人物畫寫生傳統初探(碩士論文)。福建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江瀅河(2007)。清代洋畫與廣州口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焦秉真(1999)。耕織圖。北京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青木茂、小林宏光(1995)。中國の洋風畫展--明末から清時代までの繪畫.版畫.畫本。東京:町田市立國際版畫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2)。蘇州版畫--中国年画の源流。東京:駸々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3)。蘇州版畫--中国年画の源流。東京:駸々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86)。蘇州版畫--清代,市井の芸術。王舍城美術寶物館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稼句(2012)。桃花塢木版年畫。濟南市:山東畫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新月(2009)。蘇州桃花塢年畫。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蕪(1983)。中國版畫史圖錄。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燁(2012)。洋風姑蘇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曹雪芹(2011)。紅樓夢。台南市:世一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廷枬(1968)。粵海關志。臺北市:成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莫小也(2002)。十七--十八世紀傅教士與西畫東漸。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董壽琪、薄建華(2005)。蘇州玄妙觀。北京:中國旅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anepa, Teresa(2005)。European Scenes on Chinese Art。London:Lisbon:Jorge Welsh Books:Jorge Welsh Books。  new window
16.王伯敏(200206)。中國版畫通史。石家莊:河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澤乾(1999)。法國文明史。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郭味蕖(1962)。中國版畫史略。北京:朝花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Mann, Susan、定宜庄、顏宜葳(2005)。綴珍錄:十八世紀及其前後的中國婦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Cahill, James(2010)。Pictures For Use and pleasure: Vernacular Painting in High Qing Chin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21.年希堯(1995)。視學。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育德(199606)。中國戲曲文化。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正宏、談蓓芳(2004)。中國禁書簡史。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蔣星煜(1997)。西廂記的文獻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Boucher, François(1987)。20,000 Years of Fashion: the History of Costume and Personal Adornment。New York:Harry N. Abrams Inc. Publish。  new window
26.王實甫、金聖歎、張國光(1986)。金聖歎批本西廂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周心慧(2000)。中國古版畫通史。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利器(1958)。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樹村(2005)。中國年畫發展史。天津: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蕭軍(2008)。永樂宮壁畫。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方豪(1983)。中西交通史。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曾永義(20090000)。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臺北:國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蔣星煜(1982)。明刊本西廂記研究。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Howard, David Sanctuary、Ayers, John(1978)。China for the West: Chinese porcelain and other decorative arts for export illustrated from the Mottahedeh Collection。London:Sotheby Parke Bernet。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1987)。朱圭生平介紹。中國美術家人名辭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5)。常稅則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純一(1987)。談明代零齣戲曲選本--明代戲曲選本之選戲標準格範與價值。晚明思潮與社會變動。台北:弘文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煦。吳歌聲聲傳千古。吳文化與蘇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阿蘭,克洛瓦、讓•凱尼亞、傅紹梅、錢林森(2012)。從文藝復興到啟蒙削夜。法國文化史。上海:東華書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朋川(201105)。蘇州桃花塢套色木刻版畫的分期及藝術特點。藝術與科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陸允昌。歷史上的蘇州對外經濟貿易活動。吳文化與蘇州。上海:同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永義(2009)。論說「戲曲雅俗」之推移。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台北市: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肅獻(2011)。太陽王:路易十四和他的時代。康熙大帝與太陽王路易十四特展。台北:故宮博物院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顧聆森。蘇州:中國戲劇運動在這裏進入高峰。吳文化與蘇州。蘇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樋口弘(1967)。蘇州版畫。中國版畫集成。味燈書屋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寒聲(1992)。《西廂記》古今版本目錄輯要。西廂記新論--西廂記研究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安祈(1990)。再論明代折子戲。明代戲曲五論。台北市:大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