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目連戲初探
作者:廖藤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eng-Yeh Liao
校院名稱:國立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所
指導教授:曾永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目連戲鄭之珍勸善金科民俗儺戲Mu-Lian OperaZheng ZhizhenGolden Rule of Encouraging VirtueFolk CustomsNuo Dram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5
論文探討明清兩代的目連戲,除了緒論、結論之外,共分五大章。
第一章為明清時期目連戲流播演出概況。分地區整理探討,內容有演出班社,聲腔特色,活動演出範圍,留存的臺本、齣目。在目連戲研究形成熱潮之後,進行挖掘、採集而得的大批資料,呈現以江西、湖南、四川、安徽、浙江等地為最豐富,見證目連戲的演出,至少延及清末民初,以華中地最為興盛。
第二章論及題材內容、情節線、關目以及民間、宮廷不同的思想旨趣。目連戲的題材內容相當龐雜,原因在於容納許多與目連本傳不相關的內容,有縱向向前延伸至羅卜父祖故事,向後演至轉世之後。有橫向取材當時各種受歡迎的小戲,藉一點因緣納入演出。另一種是因應七七四十九天羅天大醮的祭祀法會,將各種神怪、歷史演義加於目連戲前後。目連戲只需具備救母的「主情節線」即能成戲,鄭之珍本另有張佑大、曹賽英兩條「次情節線」,莆仙、豫劇、宮廷本另行發展了「反面情節線」,使情節更豐富。關目指「關鍵、節目」,目連戲關目再以目連戲特有,和與明傳奇類同的關目兩項進行分析,民間目連戲所獨有與宮廷所獨有,恰好是官民對比下不同的審美趣味所在。因此進而討論官民思想旨趣,由編纂理念,劇情內容安排等方面進行討論。
第三章為目連戲文學性。依曲詞、對白兩項分別進行歸納整理之後,以見目連戲含括的民間文學類型及修辭寫作特色,再探討宮廷對民間文學的刪修變化方式。不同的民間文學安插進劇本之中,有簡單隨時可插入的俗曲、俗諺,具評點效果而與劇本內容相關性比較不密切。如將民間喜歡的如歇後語、對聯等較具寫作技巧的文藝放置劇情之中,無不密切貼合。進而論述民間目連戲文學特色有四:一是鄉土庶民語言,二為想像力靈活奔放,三是質勝於文,四是內容、思想龐雜。質樸語言文字的目連戲進入宮廷之後,刪修不合宮廷思想、情境和審美價值的部分,留存大多數民間語言文字。留存的部分又稍微加以修潤,不論曲詞或對白,轉換成較具宮廷富貴、氣派的風格。
第四章探討民俗性和祭祀性。民俗含括範圍廣闊,祭祀性亦屬民俗一部分。首先就目連戲演出動機而論,一村鄉固定時節演出,邀演的動機,顯示目連戲在民俗中有驅邪、驅煞功能的認知,擴大至神明壽誕演出,或是個人許願還願,以及新戲臺落成演目連以除煞,進而衍生平安、祈吉目的。祭祀性論述演出前神臺、戲臺的搭建,無論擇日或擇方位落基,選用材質,以及布置等項,都是民俗信仰。演出前相關的祭祀活動有請神巡遊村莊,戲臺上下的跑馬活動,開演前戲臺上演出「鎮臺」戲齣,宣告開臺演出。演出之後,相對應送神儀式。目連戲因長期演出而衍生相關民俗活動,如演出期間因地而異的相關祭儀,有祭叉、送子、聞太師驅鬼等項。演出之後,使原本吃烏飯的古老民俗得到加強,產生不少目連相關俗諺,四川甚至出現目連故里的青堤鎮。目連戲與儺原為兩項不相關的活動,現今目連戲被視為儺戲,因此由迎請神明、演出功能、巫術三方面論目連戲的儺化。
第五章為目連戲藝術性。先分析各地目連戲的腳色行當種類,以及各門腳色於唱念做打上的不同要求,探討目連戲於唱唸做上的藝術要求,以及大量而精彩的「做打」技能,討論容納的雜技和劇情的密切性。宮廷戲臺與禮教規範,和民間臨時搭臺於廣場,使目連戲演出具有不同風貌,民間有時泯沒臺上、臺下界限演出,形成熱鬧澎湃氣氛的情形不可能出現於宮廷。紙紥、煙火等工藝,運用於裝飾舞臺或者渲染戲劇氣氛,配合舞臺調度,民間廣場演出、戲園和宮廷各有特色。
This study aims to delve into Mu-Lian Opera of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in Chinese history. Aside from preface and conclusion, this paper consists of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describes general situation of spreading and performance of Mu-Lian Opera during the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based on geographical areas, with the contents covering theatrical troupe performance, vocal characteristics, scope of performance, preserved stage edition and theatrical program. In the wake of upsurge in the study of Mu-Lian Opera, large amounts of data collected from Jiangxi, Hunan, Sichuan, Anhui and Zhejiang witnes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opera to be extended to the late Ch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at especially thrived in central China.
Chapter 2 discusses subject matter and contents, plot strands, guan mu (plot of a play extended in meaning as rendition) and different ideological purposes between the folk interpretation and that of the imperial court. Mu-Lian Opera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complex themes which feature contents not connected with Mu-Lian Zhuan, vertically extended forwardly to the tales about father and grandfather of Luobo (Mu-Lian’s childhood name) and backwardly to life after reincarnation. Those horizontally-collected small plays popular then were incorporated into Mu-Lian Opera through a sort of causality. In response to 49-day Luotian Grand Sacrificial Ceremony, gods and spirits and historical romance were combined into the beginning and latter part of the opera that the “main plot strand” of Mu-Lian rescuing his mother from the underworld was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lay. There are two “secondary plot strands” of Zhang You-da and Cao Sai-ying in the version by Zheng Zhizhen. Puxian theatre version, Henan Opera and version of imperial court also developed reversed plot strands that made the story more colorful and rich. Guan mu, which means “key plot,” of Mu-Lian Opera and that which is similar to romances of the Ming Dynasty were then analyzed. The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different aesthetic tastes can be embodied in the contrasts between distinctive traits of folk interpretation and those of imperial court interpretation. This chapter further discusses the official-civil ideological interest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hilosophy of compilation and plot arrangement.
Chapter 3 emphasizes literary aspect of Mu-Lian Opera. Lyrics and dialogue were induced and organized respectively to see genres of folk literature covered by Mu-Lian Opera and characteristics of rhetoric and writing prior to delving into the methods of revision changes by imperial court on folk literatures. Different folk literature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cenario, including folk songs and proverbs which could be inserted into the opera at any moment and had commentary effect that there was no close correlation with scenario content. The incorporation of tag lines and couplets popular by civilians that required writing skills into the plot produced close match. This chapter further expounds on four literary characteristics of folk Mu-Lian Opera: local and folk languages, nimble and ebullient imagination, simplicity is better than rhetoric, and complicated contents and ideology. After being introduced to the imperial court, the opera interpreted in simple words was then revised on the parts of ideology, situations and aesthetic value which did not meet the demands of the imperial court, with most of the folk words preserved. The preserved parts of lyrics and dialogue were polished by being transformed into the style of courtly wealth and power.
Chapter 4 probes into the aspects of folk customs and sacrificial rites. In terms of its wide range, sacrificial ritual is one part of folk customs. The motive for Mu-Lian Opera performance in one village during regular season would indicate the cognitive perspective of Mu-Lian Opera in its function of being to drive away evil spirits. The function was extended to delivering the performance in celebration of the birthday of deities, or making a vow to the gods and performing it, and performing Mu-Lian Opera to remove impending ill fortune after the inauguration of a new stage from which the purposes for peace and auspiciousness was derived. The aspect of sacrificial rite expounds building altar and stage before the performance that date and sector selection for base, material selection and layout embodied the folk beliefs. Sacrificial activities held before the start of Mu-Lian Opera performance included inviting deities to make the circuit of villages, running bamboo horse dance on and off the stage and play of zhen tai (ghost suppression) on stage to announce the start of the performance. The ceremony of sending off the deities would be held after the end of the performance. The festivities of folk customs further derived from a long run of Mu-Lian Opera, such as sacrificial offerings including sacrificial pitchfork, seeing son off and exorcism by Wen Tai Shi (Grand Tutor Wen) that varied from place to place during the performance. This performance reviving the ancient folk customs of eating black rice further generated plentiful Mu-Lian-related common sayings, and even Ching Ti Town in Sichuan was determined as Mu-Lian’s native place.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re was no relation between Mu-Lian Opera and Nuo Drama in the past, the former one nowadays is deemed as Nuo Drama as this chapter discusses “Nuo culture” of Mu-Lian Opera in deity greeting, function of play and witchcraft.
Chapter 5 focuses on artistry of Mu-Lian Opera. This chapter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role types in Mu-Lian Opera in each area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role requirements in singing, speaking, acting and acrobatic fighting. This part aims to explore the artistic requirements on singing, speaking and acting in Mu-Lian Opera and brilliant “acting and acrobatic fighting” as well as discus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acrobatics and plot. Performance on the stage set up in imperial court and rules of propriety and the temporary stage set up on civil plaza thus manifested different performance styles of Mu-Lian Opera. Folk performance removed the limit of onstage and offstage performance at times that hustle and bustle atmosphere would never been a scene in imperial court. The application of paper offerings and fireworks craftsmanship to decorate stage or embellish drama performance operated in coordination with mise-en-scène, while performance of Mu-Lian Opera in civil plaza, theatre and imperial court generated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respectively.
(一)目連救母劇本、專書

鄭之珍(明),《目連救母勸善戲文》(臺北:天一出版社據明高石山房原刊本印)。
張照(清),《勸善金科》(臺北:天一出版社《清宮大戲》本據清乾隆內府刊五色套印本景印)。
《民俗曲藝》87期「目連戲劇本專輯」(民國83年1月)。
王兆乾校訂,《安徽池州東至蘇村高腔目連戲文穿會本》(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8年12月)。
王兆乾校訂,《安徽池州青陽腔目連戲文大會本》(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9年2月)。
王馗,《鬼節超度與勸善目連》(臺北:國家出版社,2010)。
朱建明校訂,《皖南高腔目連卷》,(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8年12月)。
朱恒夫,《目連戲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李平、李昂校訂,《目連全會》(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5年10月)。
杜建華,《巴蜀目連戲劇文化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8)。
施文楠,《安徽目連戲唱腔編選》(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9年5月)。
泉州地方戲曲研究社編,《泉州傳統戲曲叢書》第十卷《傀儡戲•目連全簿》(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9)。
茆耕茹,《目連資料編目概略》,(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3年12月)
茆耕茹校訂,《江蘇高淳目連戲兩頭紅臺本》(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7年9月)。
茆耕茹編,《安徽目連戲資料集》(臺北:施合鄭文教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7年10月)。
凌翼雲,《目連戲與佛教》(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徐宏圖、王秋桂編著,《浙江省目連戲資料匯編》(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4年11月)。
徐宏圖、張愛萍校訂,《浙江省新昌縣胡卜村目連救母記》(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8年12月)。
徐宏圖校訂,《紹興救母記》(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4年11月)。
徐宏圖校訂,《紹興舊抄救母記》(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7年9月)。
徐宏圖著,《浙江省東陽市馬宅鎮孔村漢人的目連戲》(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5年3月)。
郝譽翔,《民間目連戲中庶民文化之探討—以宗教、道德與小戲為核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87)。
張子偉、向榮、陳盛昌等,《湖南省瀘溪縣辰河高腔目連全傳》,(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9年12月)。
陳芳英,《目連救母故事之演進及其有關文學之研究》(臺北:臺灣大學文史叢刊,民國72)。
黃文虎校訂,《超輪本目連》(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4年5月)。
肇明校訂,《調腔目連戲咸豐庚申年抄本》(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7年10月)。
劉禎,《中國民間目連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7)。
劉禎校訂,《莆仙戲目連救母》(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1994年5月)。
龍彼得、施炳華校訂,《泉腔目連救母》(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2001年11月)。
戴云,《目連戲曲珍本輯選》(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民俗曲藝叢書》,2000年6月)。

(二)戲劇專書

吉州景居士(明),《玉谷新簧》(臺北:學生書局《善本戲曲叢刊》據萬曆三十八年書林劉次泉刻本,民國73年)。
沈寵綏(明),《度曲須知》(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冊5,1959年7月)。
祁彪佳(明)《遠山堂曲品》《中國古典戲劇論著集成》冊六(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胡文煥(明),《群音類選》(臺北:學生書局《善本戲曲叢刊》據萬曆間文會堂輯刻格致叢書本,民國76年)。
凌濛初(明),《譚曲雜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冊,1959)。
徐文昭(明),《風月錦囊》(臺北:學生書局《善本戲曲叢刊》據明嘉靖癸丑(1553)書林詹氏進賢堂重刊本,民國76)。
徐渭(明),《南詞敘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三冊,1959)。
黃文華(明),《八能奏錦》(臺北:學生書局《善本戲曲叢刊》萬曆元年書林愛日堂蔡正河刻本,民國73年)。
黃文華(明),《詞林一枝》(臺北:學生書局《善本戲曲叢刊》萬曆元年福建書林葉志元刻本,民國73年)。
王正祥(清),《新定十二律京腔譜》(臺北:學生書局《善本戲曲叢刊》,民國73)。
佚名(清),《昇平署月令承應戲》,(北京:學苑出版社《民國京崑史料叢書》第四輯據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1936年版影印,2009)。
佚名(清),《封神天榜》(臺北:天一出版社《清宮大戲》本)。
吳長元(清),《燕蘭小譜》,(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清代燕都梨園史料》上冊,1988)。
李漁(清),《閒情偶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七,1959)。
李調元(清),《雨村劇話》(臺北:中華書局《新曲苑》第二冊,民國59)。
姚夑(清),《今樂考證》(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十冊,1959)。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上海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6)。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山西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天津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四川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5)。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吉林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安徽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江西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江蘇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2)。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河北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河南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2)。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青海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海南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8)。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浙江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7)。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陝西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5)。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湖北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湖南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福建卷》(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廣西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5)。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廣東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3)。
中國戲曲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志•遼寧卷》(北京:中國ISBN中心,1994)。
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中國戲曲劇種大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
王安祈,《明代戲曲五論》(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
王安祈,《當代戲曲》(臺北:三民書局,2002)。new window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燬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王芷章,《清昇平署志略》(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田仲一成(日)著,任余白譯,《中國的宗族與戲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田仲一成著,布和譯,《中國祭祀戲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朱家溍、丁汝芹,《清代內廷演劇始末考》(北京:中國書店,2007)。
何為,《戲曲音樂散論》(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6)。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臺北:銀華出版社,民國80)。new window
周明泰,《五十年來北平戲劇史料》(臺北:廣文書局,民國66)。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長編》(上海:上海世紀出版,2007)。
周貽白,《中國戲劇史講座》(臺北:木鐸出版社,民國75)。
林河,《儺史:中國儺文化概論》(臺北:東大出版社,民國83)。
林鶴宜,《晚明戲曲劇種及聲腔研究》(臺北:學海書局,民國83)。new window
流沙,《宜黃諸腔源流探—清代戲曲聲腔研究》(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3)。
流沙,《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9)。
范麗敏,《清代北京戲曲演出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容世誠,《戲曲人類學初探—儀式、劇場與社群》(臺北:麥田出版社,1997)。new window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民國88)。new window
張次溪編纂,《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8)。
莊長江,《泉南戲史鉤沉》(臺北:國家出版社,2008)。
陳芳,《花部與雅部》(臺北:國家出版社,2007)。
曾師永義,《中國古典戲劇選注》(臺北:國家出版社,民國74)。
曾師永義,《腔調說到崑劇》(臺北:國家出版社,2002)。
曾師永義,《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77)。
曾師永義,《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9)。
曾師永義,《戲曲之雅俗、折子、流派》(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
曾師永義,《戲曲本質與腔調新探》(臺北:國家出版社,2007)。
湖南省戲曲研究所編,《目連戲學術座談會論文選》(長沙,湖南省戲曲研究所,1985年3月)。
湖南省懷化地區藝術館編,《目連戲論文集》(懷化:湖南省懷化地區藝術館,1989年10月)。
葉德均,《戲曲小說叢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國78)。
廖奔,《中國劇場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
綿陽市文化局,《川劇目連戲綿陽資料集》(綿陽:綿陽市文化局,1993,6)。
劉禎,《民間戲劇與戲曲史學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5)。
蔡毅,《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
蔡豐明,《江南民間社戲》(臺北:學生書局,2008)。
羅萍,《紹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6)。

(三)其它各類專書

鳩摩羅什譯(東晉),《大智度論》(臺北:佛慈淨寺,1979)。
僧伽提婆譯(東晉),《中阿含經》(臺北:全佛文化,1997)。
淨影寺慧遠(隋),《大乘義章》(北京:中國書店《佛學工具書集成》二十五)。
釋玄應(唐),《一切經音義》(臺北: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簡編》據海山仙館叢書本影印,民國55)。
孟元老(宋),《東京夢華錄》(臺北:大立出版社,民國69)。
梁克家(宋),《三山志》(臺北:大化書局《宋元地方志叢書》十二,民國69)。
陳淳(宋),《北溪字義》(臺北:世界書局據光緒九年七月學海堂重刊)。
陶宗儀(元),《輟耕錄》(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5年)。
劉壎(元),《水雲村稿》(臺北: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
王崇(明),《池州府志》,(臺北:新文豐《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八據明嘉靖刻本印,民國74)。
王穉登(明),《吳社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1191冊《說郛續》據清順治三年宛委山堂刻本影印)。
何孟倫(明),《建寧縣志》(上海書店《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三十八據明嘉靖刻本印,1990)。
余承勛(明)《馬湖府志》,(臺北:新文豐《天一閣藏明方志選刊》二十據明嘉靖刻本影印,民國74)。
吳福原修,姚鳴鸞重修(明),《淳安縣志》(臺北:新文豐《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六據明嘉靖刻本印,民國74)。
吳潛修、傅汝舟(明),《夔州府志》(臺北:新文豐《天一閣藏明方志選刊》二十據明正德刻本影印,民國74)。
李士元修,沈梅撰(明),《銅陵縣志》(臺北:新文豐《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八據明嘉靖刻本印,民國74)。
汪尚寧(明)《徽州府志》(臺北:學生書局《明代方志選》據明嘉靖四十五年刊刻本影印,民國54)。
祁彪佳(明),《祁忠敏公日記》(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祁彪佳文稿》,1991)。
唐冑(明),《瓊臺志》(臺北:新文豐《天一閣藏明方志選刊》十八據明正德殘本景印,民國74年)。
夏良勝(明),《建昌府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十一,民國74年)。
徐弘祖(明)撰,褚紹唐、吳應壽整理,《徐霞客遊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徐栻、喬因阜(明),《杭州府志》(臺北:學生書局《明代方志選》據明萬曆七年刊刻,民國54)。
徐渭(明),《南詞敘錄》(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三,1959)。
張岱(明),《陶庵夢憶》(臺北:漢京出版社,民國73)。
湯顯祖(明),《湯顯祖集》(臺北:洪氏出版社,民國58)。
程有守、詹世用(明)等纂修,《弋陽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749號,據明萬曆九年刊本影印)。
楊珮(明),《衡州府志》(臺北:新文豐出版社《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十八,民國74年)。
劉儲(明),《瑞昌縣志》(臺北:新文豐《天一閣藏明方志選刊》十二據明隆慶刻本影印,民國74年)。
盧濬等(明),《黃州府志》(臺北:新文豐《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十六據明弘治刻本印,民國74)。
王建中等修,劉繹(清)等纂,《永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760號,據同治十三年刻本影印)。
王端履(清),《重論文齋筆錄》,《小說筆記大觀》續編(臺北:新興書局,民國62)。
朴趾源(清),《燕巖集》(景仁文化社,1974)。
江恂(清)等,《清泉縣志》(民國二十三年補刊乾隆二十八年本)。
何福海、林賡國(清),《新寧縣志》(臺北:學生書局據清光緒十九年刊本景印,民國57)。
佚名(清),《安平縣雜記》(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據清光緒二十三年輯抄本影印,民國72)。
李斗(清),《揚州畫舫錄》(臺北:世界書局,民國68)。
李亨特總裁,平恕(清)等修,《紹興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221號,據乾隆五十七年刊本影印)。
杜文瀾(清),《古謠諺》(臺北:世界書局《俗文學叢刊》第一集,民國49)。
沈茂蔭(清)《苗栗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據光緒十九年輯傳抄殘本一卷影印,民國73)。
沈翼機(清)等,《浙江通志》(臺北:華文書局據清乾隆元年重修本影印)。
周溶修,汪韻珊(清)纂,《祁門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據同治十二年刊本影印)。
林百川、林學源(清),《樹杞林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據光緒二十四年輯抄本影印,民國72)。
金弟、杜紹斌(清)等纂修,《萬載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871號,據清同治十一年刊本影印)。
施鴻保(清),《閩雜記》(清咸同間著者手稿本)。
昭槤(清),《嘯亭續錄》(臺北:文海出版社《近代中國史料叢刊》63冊)。
徐午等修,萬廷蘭(清)等纂,《南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814號,據乾隆五十九年刊本影印)。
徐珂(清),《清稗類鈔》(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2)。
常維楨(清)纂修,《萬載縣志》(北京:中國書店《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據康熙二十二年刻本影印,1992)。
陳宏謀(清),《培遠堂偶存稿》(清道光十七年蔣方正等刊本)。
陳紀麟等修,劉于潯(清)等纂,《南昌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816號據同治九年刊本影印)。
陳淑均、李祺生(清),《噶瑪蘭廳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據清咸豐二年刊本影印,民國73)。
陳壽祺(清)等,《福建通志》(臺北:華文書局據清同治十年刊本影印)。
陸湄(清)等修纂,《永豐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759號據康熙二十三年刻本影印)。
章楹(清),《諤崖脞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四庫全書》1137冊據乾隆三十六年浣雪堂刻本影印)。
黃協塤(清),《淞南夢影錄》(臺北: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一編,民國67)。
黃叔璥(清),《臺海使槎錄》(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據乾隆元年序刊本影印,民國72)。
楊芳燦(清),《四川通志》(臺北:華文書局據清嘉慶二十一年重修本影印)。
楊靜亭(清),《都門紀略》(揚州:廣陵書社據清同治三年刊本影印,2003)。
董含(清),《蓴鄉贅筆》(臺北:新興書局據嘉慶四年重鐫本影印清吳震方《說鈴》,民國61)。
董維祺修,馮懋柱纂(清),《涪州志》(中國書店《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五十,1992)。
鄒勷、聶世棠(清)等纂修,《蕭山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597號,據康熙十一年刊本影印)。
臺南廳編(日本),《南部臺灣誌》(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據日本明治三十五年編殘抄本影印,民國74)。
趙翼(清),《簷曝雜記》(臺北: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33編,民國72)。
劉開兆(清),《芸菴詩集》(臺北:新文豐《叢書集成續編》本)。
劉獻廷(清),《廣陽雜記》(臺北:世界書局,民國56)。
蔣深(清),《餘慶縣志》(中國書店《稀見中國地方志匯刊》五十據清康熙五十六年刻本,1992)。
鄭鵬雲、曾逢辰(清)纂輯,《新竹縣志初稿》(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據民國57年王世慶校訂排印本影印,民國73)。
關天申(清),《永順縣志》(海口:海南出版社《故宮珍本叢刊》163冊,2001)。
于一、王康、陳文漢,《四川省梓潼縣馬鳴鄉紅寨村一帶的梓潼陽戲》(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
毛禮鎂,《江西省萬載縣潭阜鄉池溪村漢族丁姓的「跳魈」》(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3)。new window
王秋桂、沈福馨,《貴州安順地戲調查報告集》(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
王秋桂、庹修明,《貴州省德江縣穩坪鄉黃土村土家族衝壽儺調查報告》(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
曲彥斌,《中國乞丐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
余誼密修,徐乃昌(民國)等纂《南陵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本)。
余誼密等修,鮑實(民國)等纂,《蕪湖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據民國八年石印本影印)。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臺北:允晨文化,民國93五刷)。
李仲丞(民國)總修,《寧國縣誌》(臺北:成文出版社《中國方志叢書》243號據民國25年鉛印本影印)。
周作人,《周作人早期散文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4)。
林紓,《畏廬瑣記》(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23)。
林惠祥,《民俗學》(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5)。
胡天成,《四川省重慶市巴縣接龍區漢族的接龍陽戲 接龍端公戲之一》(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
胡樸安,《中華全國風俗志》(臺北:東方文化書局複刊北京大學、中國民俗學會婁子匡編校《民俗叢書》第八輯本,1933年著)。
烏丙安,《中國民俗學》(新版)(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
馬學良主編,《中國諺語集成—河北卷》(秦皇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高國藩,《敦煌民間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3)。
國史館,《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民國75)。
連橫,《臺灣通史》(臺北:黎明文化,民國74)。
婁子匡、朱介凡,《五十年來的中國俗文學》(臺北:正中書局,民國52)。
張仲炘、楊承禧,《湖北通志》(臺北:華文書局據民國10年重刊本印行)。
張紫晨,《中國民俗與民俗學》(臺北:南天書局,1995)。
清華大學,《中國地方戲曲叢談》(新竹: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思想文化研究室,1995)。
鹿憶鹿,《中國民間文學》(臺北:里仁書局,民國88)。
曾師永義,《俗文學概論》(臺北:三民書局,2003)。
曾錦坤,《佛教與宗教學》(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0)。
黃竹三、王福才,《山西省曲沃縣任莊村《扇鼓神譜》調查報告》(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
楊蔭深,《中國俗文學概論》(世界書局,民國35)。
路工,《訪書見聞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臧汀生,《臺灣閩南語歌謠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國73)。
蒙國榮,《廣西省環江縣毛南族的「還願」儀式》(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4)。
齊如山,《齊如山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民國68)。
劉枝萬,《中國民間信仰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民國90年三刷)。
劉道超,《中國善惡報應習俗》(臺北:文津出版社,民國81)。new window
德江縣民族事務委員會,《儺戲論文選》(貴州:貴州民族出版社,1987)。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民國56)。
錢茀,《儺俗史》(廣西民族出版社,2000)。
戴不凡,《百花集三編》(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83)。

(四)期刊論文

刁均寧,〈從皖南目連戲聲腔說起〉《民俗曲藝》93期,民國84年1月,頁101-130。new window
于一,〈「目連故里」考〉《民俗曲藝》77期,民國81年5月,頁221-240。new window
于一,〈川目連識〉,《中華戲曲》第17輯,1994年10月,頁100-113。
子榮編輯,〈目連戲研究論文索引(1990-1996•8)〉,《民族藝術》1996年4期,頁207-219。
文憶萱,〈三湘目連文化(九)〉,《藝海》2009年2期,頁32-36。
文憶萱,〈三湘目連文化(十)〉《藝海》2009年3期,頁33-36。
文憶萱,〈三湘目連文化(四)〉,《藝海》2008年1期,頁47-54。
方吟,〈論近代四川目連戲劇文化大潮〉,《四川戲劇》1993年5期,頁36-40。
毛禮鎂,〈弋陽腔的目連戲〉,《目連戲學術座談會論文選》(長沙:湖南省戲曲研究所,1985年3月),頁65-79。
毛禮鎂,〈江西宗教劇《目連救母》研究〉《民俗曲藝》131期,民國90年5月,頁57-86。new window
王天麟,〈桃園縣楊梅鎮顯瑞壇拔度齋儀中的目連戲「打血盆」〉《民俗曲藝》86期,民國82年11月,頁51-70。new window
王永寬,〈清代戲曲的雅俗並存與互補〉,《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0卷3期,2008年5月,頁86-92。
王安祈,〈川劇王魁戲與目連戲的關係〉,《民俗曲藝》77期,民國81年5月,頁149-168。new window
王芷章,〈論清代戲曲的兩個主要腔調—徽調與皮黃〉,《戲曲藝術》1983年1期,頁88-94。
王敏,〈豫劇《目連救母》唱腔及其音樂特色初探〉《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7卷5期,1997年9月,頁107-108。
王馗,〈20世紀目連戲研究簡評〉,《戲曲研究》64輯,頁211-233。
王馗,〈粵東梅州「香花佛事」中的目連救母〉,《戲曲研究》68輯,頁169-183。
王勝華,〈目連戲:儀式戲劇的特殊品種〉,《雲南藝術學院學報》2002年2期,頁82-86。
王夔,〈韶坑目連戲演出中的宋金戲劇遺存〉《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7卷3期,2006年8月,頁47-50。
王躍,〈記川劇《目連傳》的鑒定演出〉《四川戲劇》1991年2期,頁37-40。
史在東,〈中、韓目連故事之流變關係〉,《漢學研究》6卷1期,民國77年6月,頁213-241。new window
甘犁,〈落地生花說目連(四)〉《紅岩春秋》2003年2期,頁42-47。
田仲一成,〈對戲劇作田野考察的一個辦法:以新加坡莆仙同鄉會逢甲普度目連戲為例〉《臺灣民俗藝術彙刊》2008年,4期,頁1-30。
任光偉,〈目連戲三題〉《民俗曲藝》78期,民國81年7月,頁255-263。new window
曲六乙,〈目連戲的衍變與儺文化的滲透〉,《文藝研究》1992年1期,頁109-117。
朱俐,〈法事戲目連救母的精神內涵與演出形式〉,《藝術學報》65期,民國88年12月,頁99-120。new window
朱建明,〈元刊《佛說目連救母經》考論〉《民俗曲藝》77期,民國81年5月,頁24-47。new window
朱建明,〈郎溪定埠的跳五猖及五猖考〉《民俗曲藝》82期,民國82年3月,頁197-214。new window
朱家溍,〈清代內廷演戲情況雜談〉《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年2期,頁19-25。
朱家溍,〈清代宮中亂彈演出史料〉上,《戲曲研究》第13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4),頁224-258。
朱萬曙,〈鄭之珍與目連戲劇文化〉,《藝術百家》2000年3期,頁47-55。
何為,〈論南曲的合唱〉《戲曲研究》第1輯(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頁262-293。
何根海,〈安徽貴池目連戲的文化考察〉,《安徽教育學院學報》16卷1期,1999年1月,頁43-46。
吳秀玲,〈「九三年四川目連戲國際學術研討會」簡介〉《民俗曲藝》86期,民國82年11月,頁1-20。
吳秀玲,〈泉州打城戲初探〉《民俗曲藝》139期,民國92年3月,頁221-249。new window
呂珍珍,〈世俗化、娛樂化與農民化─簡論目連戲在中原民間的變異〉《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7卷4期,2007年8月,頁87-89。
李玫,〈從目連戲看民間劇作與宮廷劇作藝術上的差異〉《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年3期,頁12-18。
李祥林,〈從地域和民俗的雙重變奏中看文化心理的戲劇呈現〉,《民族藝術研究》2000年第4期,頁3-9。
李豐楙,〈台灣儀式戲劇中的諧噱性—以道教、法教為主的考察〉《民俗曲藝》71期,民國80年5月,頁174-210。new window
李豐楙,〈複合與變革:臺灣道教拔度儀中的目連戲〉《民俗曲藝》94、95期,民國84年5月,頁83-116。new window
李懷蓀,〈辰河目連戲神事活動闡述〉,《民俗曲藝》78期,民國81年7月,頁103-163。new window
李懷蓀,〈辰河目連戲劇本發掘整理紀實〉《藝海》2005年4期,頁28-30。
李懷蓀,〈辰河戲《目連》初探〉《民俗曲藝》62期,民國78年11月,頁17-41。new window
李懷蓀,〈耐人尋味的喜劇穿插—辰河高腔目連戲探索之二〉《目連戲論文集》(懷化:湖南省懷化地區藝術館,1989年10月),頁37-49。
李懷蓀整理,〈石玉松與目連戲〉,《目連戲論文集》,頁194-203。
杜建華,〈四川目連戲劇本的流變及特色〉《戲劇藝術》1992年3期,頁57-68。
杜建華,〈波詭雲譎,蔚為大觀:從一次盛大的川劇目連戲演出活動談起〉《戲曲研究》37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6月),頁68-80。
杜建華,〈論川劇目連戲演出的規制和習俗〉《文藝研究》1993年4期,頁107-116。
汪同元,〈安慶地區高腔中的目連戲〉《民俗曲藝》93期,民國84年1月,頁131-145。new window
周顯寶,〈皖南儺戲、目連戲及其青陽腔與儀式的原生形態〉《音樂研究》2期,2004年6月,頁65-76。
林慶熙,〈福建莆仙戲《目連》〉《戲曲研究》37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6月),頁81-85。
林慶熙,〈福建莆仙戲《目連》考〉《民俗曲藝》78期,民國81年7月,頁25-37。new window
勁草、胡文平,〈遠去的記憶:麻地溝刀山會口述史調查〉《青海社會科學》2006年5月第3期,頁108-115。
施文楠,〈漫談南陵目連戲—兼探目連戲「陽腔」源流〉《民俗曲藝》77期,民國81年5月,頁267-287。new window
流沙,〈高腔與弋陽腔考〉《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9年5月),頁69-80。
流沙,〈從南戲到弋陽腔〉《明代南戲聲腔源流考辨》(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1999年5月),頁1-51。
流沙、毛禮鎂,〈高淳陽腔目連戲辨〉《民俗曲藝》78期,民國81年7月,頁239-254。new window
胡天成,〈豐都「鬼文化」及其對目連戲的影響〉《民俗曲藝》77期,民國81年5月,頁169-219。new window
倪國華,〈鄭之珍籍貫及生卒年考〉《民俗曲藝》77期,民國81年5月,頁241-248。new window
徐宏圖,〈浙江的地方戲與宗教儀式〉《民俗曲藝》131期,民國90年5月,頁87-112。new window
徐朔方,〈目連戲三題〉《民俗曲藝》99期,民國85年1月,頁193-200。new window
徐斯年,〈漫談紹興目連戲〉《目連戲學術座談會論文選》(長沙:湖南省戲曲研究所,1985),頁80-99。
班友書,〈明代青陽腔劇目芻議〉《戲曲研究》第27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頁223-245。
郝碩(清),〈查辦戲劇違礙字句案〉《史料旬刊》二十二集,(臺北:國風出版社,民國52年),頁「天793」。
張勁松,〈湖南藍山縣桐村瑤民的還盤王願〉,《民俗曲藝》94、95期,民國84年5月,頁273-308。new window
張國基,〈高淳陽腔與南陵陽腔廣調〉《民俗曲藝》93期,民國84年1月,頁147-176。new window
陳琪,〈祁門縣環砂村最後一次目連戲演出過程概述〉《民俗曲藝》132期,民國90年7月,頁75-88。new window
陳翹,〈《東京夢華錄》「中元節」條兩種版本一字之差的思考--兼議北宋目連戲之形態特徵〉,《中國戲曲學院學報》28卷4期,2007年11月,頁3-12。
陳翹,〈援儒入佛,善惡別裁—從《目連救母勸善記》劉青提的罪與罰說起〉《藝術百家》2002年第2期,頁37-43。
陸小秋,〈目連戲四題〉《文藝研究》1990年5期,頁95-102。
陸小秋、王錦琦,〈梆子、梆子腔和吹腔〉,《戲曲藝術》1983年4期,頁80-84。
寒聲、栗守田、原雙喜、常之坦,〈《迎神賽社禮節傳簿四十曲宮調》注釋〉,《中華戲曲》第三輯(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頁51-117。new window
寒聲、栗守田、原雙喜、常之坦,〈《迎神賽社禮節傳簿四十曲宮調》初探〉《中華戲曲》第三輯,頁118-136。
黃文虎,〈高淳陽腔目連戲初探〉《民俗曲藝》78期,民國81年7月,頁217-238。new window
黃偉瑜,〈川劇目連戲神事活動管窺〉《四川戲劇》1992年2期,頁46-51。
黃偉瑜,〈四川目連戲初考〉《民俗曲藝》77期,民國81年5月,頁73-87。new window
黃彬,〈試論《勸善記》道德蘊涵的神性品格〉《戲劇文學》2008年第2期,頁36-39。
新昌高腔劇團調腔研究小組呂濟琛執筆,〈調腔初探〉《戲曲研究》7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1982年12月),頁139-168。
楊蘭,〈貴州晴隆縣白勝村水壩山苗族慶壇述要〉,《民俗曲藝》94、95期,民國84年5月,頁241-271。new window
董秀團,〈目連救母故事與白族的信仰文化〉《民族藝術研究》2002年1期,頁25-30。
廖奔,〈目連始末〉《民俗曲藝》93期,民國84年1月,頁3-30。new window
廖奔,〈目連戲文系統及雙下山故事源流考〉《民俗曲藝》93期,民國84年1月,頁31-56。new window
廖藤葉,〈由《申報》廣告文案看上海戲園的求新爭奇現象—以1872年至1833年為例〉《商業設計學報》第5期,民國90年7月,頁151-162。new window
廖藤葉,〈由《申報》廣告看上海華人戲園的演戲文化—以1872年至1883年為例〉《商業設計學報》第2期,民國87年7月,頁185-195。new window
劉回春,〈祁劇目連戲縱橫談〉《目連戲學術座談會論文選》(長沙:湖南省戲曲研究所,1985年3月),頁19-41。
劉回春〈祁劇目連戲流變考〉《民俗曲藝》77期,民國81年5月,頁289-309。
劉志偉,《川目連演出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0)。
劉禎,〈湘劇《目蓮記》概述〉《民俗曲藝》87期,民國83年1月,頁109-112。new window
劉禎,〈京劇《目連救母》〉《民族藝術》,1996年3期,頁60-67。
樊昀,〈使用與功能─皖南目連戲的變與不變─以祁門兩個村落為例〉《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5卷1期,2008年1月,頁66-69。
歐陽友徽,〈大打飛叉—祁劇《目連傳》的表演特色〉《戲曲研究》37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1年6月,頁119-131。
歐陽平,〈舊重慶目連戲揭秘〉《紅岩春秋》1997年4期,頁51-55。
潘仲甫,〈清乾嘉時期京師『秦腔』初探〉《戲曲研究》第十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3),頁13-31。
鄧同德,〈目連戲在河南〉《中華戲曲》第十七輯,1994年10月,頁129-142。
蕭賽,〈新編《目連戲》的藝術猜想〉《川劇目連戲綿陽資料集》,頁111-117。
霍福,〈青海目連手抄本述略〉《青海社會科學》2006年5月第3期,頁115-119。
龍彼得著,王秋桂、蘇友貞譯,〈中國戲劇源於宗教儀典考〉,《中國文學論著譯叢》(臺北:學生書局,民國74年3月),頁523-547。new window
龍彼得著,傅希瞻譯,〈關於漳泉目連戲〉《民俗曲藝》78期,民國81年7月,頁53-60。new window
戴云,〈目連戲劇本簡目〉,《民族藝術》1996年4期,頁189-206。
戴云,〈康熙舊本《勸善金科》管窺〉《湖南社會科學》2004年5月,頁139-145。
戴云,〈試論康熙舊本《勸善金科》〉,《戲曲研究》64輯,頁389-401。
魏慕文,〈鄭之珍《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的產生及流傳〉,《東南文化》1994年4期,頁89-97。
嚴樹培,〈故園六十二年前:宜賓搬目連盛況〉《四川戲劇》1992年5期,頁38-44。
葉漢明,〈地方傳統的復歸與再造:均安的關帝崇拜〉,收錄於劉述先、梁元生編《文化傳統的延續與轉化》(香港:中文大學,1999),頁127-15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