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獨立雜誌之個案研究--以《慢漫刊》為例
書刊名:圖文傳播藝術學報
作者:李懿李佩瑜歐陽瑩
出版日期:2013
頁次:頁204-212
主題關鍵詞:慢漫刊人文生活雜誌獨立出版雜誌刊物數位閱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4
  • 點閱點閱:12
剖析臺灣的雜誌,大部分是偏重於時尚潮流、設計書、工具書以及大眾化的主流雜誌,近年來,隨著強調個體性以及小我社會的風氣逐漸增長,生活藝文類的雜誌已有越來越多人關注,因此小雜誌在小我的年代中越發盛行,共同關心的議題透過這些小雜誌發聲,將小眾所期望的人、事、物統整在一本小雜誌中,進而引發讀者的共鳴。獨立雜誌與一般雜誌其實並無較大的區別,但與商業主流雜誌比起來又很另類。有鑒於此,在長久的觀察下,藉由《慢漫刊》這本在地生活刊物,進行相關個案研究。透過本研究,從讀者方面看來,越來越多的讀者選擇閱讀獨立雜誌的原因,主要是內容小眾化、定位於某種概念,如生活、藝術、美食、攝影、人文等等,正因為大眾化的主流雜誌已經無法滿足現代人,特別是年輕人的想法和思維,這些小眾越來越需要不同的、特別的刊物,或者說從主題、編排到內容更忠實於創作者的思維,而讓獨立雜誌變的更加的純粹。
期刊論文
1.吳卡密、羅喬偉、施彥如(2012)。我們的獨立雜誌!。誠品好讀,2012【復刻特刊】雜誌學,6-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南方朔(2012)。我們都是讀雜誌長大的--「雜誌」的體與史。誠品好讀,2001【復刻特刊】:無悔的雜誌人生,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詹偉雄、歐佩佩(2012)。臺灣雜誌2000-2012從「大我」到「小我」的時代轉折。誠品好讀,2012【復刻特刊】:雜誌學,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智斌、陳懿(2009)。國内獨立雜誌淺探--以《02生活潮》為個案。出版科學,2,6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仕弘、林盛宏、林銘煌(20100900)。Operation Follows Meanings--以雙重隱喻之燈具探索語意式操作脈絡。設計學報,15(3),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虞邦祥、林月雲、張小鳳(20090800)。傳承或變革:臺灣企業接班歷程之質性研究。組織與管理,2(2),109-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游雅茹(2005)。組織常規形成與組織學習間關係之探討(碩士論文)。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行政院新聞局(2010)。2010行政院新聞局出版年鑑。臺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新聞局(2011)。2011行政院新聞局出版年鑑。臺北市:行政院新聞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我愛倉臆獨立刊編輯部採訪小組(2011)。我愛創意獨立刊。臺北市:城邦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玉霞(2010)。質性研究資料分析。臺北市: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Tellis, W.(1997)。Application of a case study methodolog。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ooper, Donald R.、Emory, C. William、古永嘉(1996)。企業研究方法。臺北市:華泰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Yin, Robert K.、周海濤、李永賢、張蘅(2009)。個案研究:設計與方法。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李綢(1996)。個案研究。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Flick, Uwe、李政賢、廖志恒、林靜如(2007)。質性研究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崇凱(20111229)。書市觀察/然後,小雜誌就餅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