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家庭暴力防治課程對受刑人「自我、家庭、性別角色」態度影響之研究
書刊名:社區發展季刊
作者:楊逸宏戴伸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g, Yi-hungTai, Shen-feng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49
頁次:頁269-282
主題關鍵詞:家庭暴力受刑人家庭價值觀性別角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2
  • 點閱點閱:88
期刊論文
1.黃永順、鄭惠娟、張耀中、鄭瑞隆(20061200)。監獄受刑人接受團體輔導矯正處遇之成效:以某監獄之實施為例。犯罪學期刊,9(2),167-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祥鸞(20091200)。家庭暴力防治之問題與挑戰:以相對人介入方案為例。亞洲家庭暴力與性侵害期刊,5(2),109-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教裕、宋麗玉(20060600)。「高風險家庭關懷輔導處遇實施計畫」執行狀況初探。社區發展季刊,114,103-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淑滿(20030500)。婚姻暴力的性別政治。女學學誌,15,195-2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鄭瑞隆、王文中(2002)。婚姻暴力加害人特質與處遇評估工具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瑞欽、黃秀瑄(2006)。自我肯定訓練對女性海洛因濫用者戒癮成效研究 (計畫編號:DOH95-NNB-1044)。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謝宏林(2010)。家庭暴力加害人處遇成效意涵之研究(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高鳳仙(1999)。家庭暴力防治法規專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蔡毓瑄(2005-00-00)。接受家庭暴力防治法處遇計畫之婚姻暴力民事保護令相對人對夫妻權力的認知---以高雄縣個案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柳嬌(2005)。婚姻暴力的成因與處遇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雅琪(2007)。家庭暴力加害人參與認知輔導團體後行為改變之探索性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瑞隆(20060000)。兒童虐待與少年偏差 : 問題與防治。臺北:心理。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明傑、黃志中(20030000)。他們怎麼了 : 家庭暴力加害人的評估與輔導。嘉義:濤石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rowne, Kevin、Herbert, Martin、周詩寧(2004)。預防家庭暴力。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indsey, Michael、McBride, Robert W.、Platt, Constance M.、林明傑、陳文心、陳慧女、劉小菁(2000)。家庭暴力者輔導手冊。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美薰、丁雁琪、劉美淑、江季璇、内政部(2004)。家庭暴力防治工作人員服務手冊。台北:內政部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