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自做我之《金瓶梅》--張竹坡批評《金瓶梅》的演義思維
書刊名:成大中文學報
作者:李志宏
作者(外文):Li, Chi-hu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60
頁次:頁129-169
主題關鍵詞:張竹坡金瓶梅第一奇書演義寓言Zhang Zhu PoJin Ping MeiDi Yi Qi ShuYan YiAlleg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
  • 點閱點閱:9
期刊論文
1.王汝梅(2010)。《金瓶梅》評點本的整理與出版。讀書雜誌,2010(10),15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心浩(2009)。試論明清小說評點中的擬史批評。社會科學戰線,2009(7),158-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譚帆(1996)。中國古代小說評點的文本價值。學術月刊,1996(12),98-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楠(2013)。論張竹坡《金瓶梅》評點中的「情理」。瀋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7(5),169-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石麟(2004)。古代小說的史鑒功能和勸戒功能--中國古代小說評點派研究二題。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4(1),16-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向芃、蔣玉斌(2012)。清初小說評點中評改合一現象。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75,68-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敢(2013)。《金瓶梅》評點綜論。明清小說研究,109,4-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紀德君(2011)。明清時期文人小說家「發憤著書」縱觀。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0(9),72-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書磊(1998)。論清代小說批評中史學意識的蛻變。齊魯學刊,1998(5),3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崔曉西(1996)。張竹坡在《金瓶梅》評點中的「情理」範疇及其在小說批評史上的地位。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3),6-10+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永葳(2012)。「看小說如看一篇長文字」--明清小說讀法對文章讀法的依循。海南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0(3),30-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金梅(2012)。史家筆法作為中國古代小說評點話語的建構。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5(2),89-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才訓(2010)。文章學視野下的明清小說評點。求是學刊,37(2),110-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才訓(2016)。論張竹坡小說評點的八股思維及其得失。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賀根民(2011)。《金瓶梅》評點的八股技法。南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7(2),57-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明遠(2010)。《金瓶梅》詮釋史論(博士論文)。山東大學,濟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敢(2009)。張竹坡與《金瓶梅》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廷璣、張守謙(2005)。在園雜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蘭陵笑笑生、王汝梅(2011)。皋鶴堂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長春市: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Iser, Wolfgang、金元浦、周寧(1991)。閱讀活動:審美反應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梁淑(2014)。《金瓶梅》詮評史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譚帆(2001)。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霖(1987)。金瓶梅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志宏(2011)。「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隆基、邢昺(1960)。孝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馮夢龍、蔡元放(2007)。東周列國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蘭陵笑笑生、齊煙、汝梅(1998)。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一玄、劉毓忱(2002)。三國演義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朱一玄、劉毓忱(2003)。西遊記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蔣玉斌(2010)。明代中晚期小說與士人心態。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丁錫根(1996)。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楊義(1998)。中國敘事學。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美林、李忠明(2000)。中國古代小說的主題與敘事結構。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潮(1995)。虞初新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霖(1985)。張竹坡及其《金瓶梅》評本。中國古典文學叢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譚帆(2009)。「四大奇書」:明代小說經典之生成。經典轉化與明清敘事文學。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