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歷史演義評點之再詮釋
作者:盧世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u,Shih-Ta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許麗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歷史演義小說評點三國演義女仙外史東周列國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3
近代以來,歷史演義往往成為一種與虛構文體相扞格的特殊副文類,既排除了文學性的探索,亦多半被視為寓教娛樂的啟蒙讀物,或受制於記實、補史的傳統敘事規範之中,事實上更存在諸多價值論定與分類歸趨的疑議。本論文試圖回歸明清歷史演義之發展脈絡,並以評點之接受視域作為重新詮釋歷史演義之徑路,再商榷「演義」的特徵、虛構的推闊以及小說與歷史的分判等,並反思歷史演義於小說史之意義。
  正因歷史演義本身體質與歷史敘事高度相關,評點者既選擇介入文本,即便始終導向客觀事實的理解,或史傳精神的復歸,然其中值得考掘的積極意義是,這些後設的視域如何指向史實的接受,以折照出虛構技藝或空間。顯然歷史演義評點既促使作品的修正與轉型,亦不乏文學性的討論,是以無法就史事真妄或缺乏虛構而否棄了這些作品於小說發展軌跡的重要地位。因此筆者並不意在另立類型、或將其他章回小說收編為演義或講史的流派,而是重新考慮其複雜內涵,亦即小說對應於歷史,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去書寫與閱讀的問題,以期不受限於過去小說史、小説學的題材規約,並由代表性的文本勾勒相關意涵。
一、傳統文獻(按時代排序)

(西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東漢)王充著,黃暉校釋:《新編諸子集成(第一輯):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曹魏)康僧鎧:《佛說無量壽經》,收於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年,第十二冊,寶積部下。
(西晉)陳壽撰,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南朝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臺北:開明書店,1993 年。
(隋)智顗、(唐)荊溪湛然:《止觀輔行傳弘決》,收於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佛陀教育基金會出版部,1990年,第四十六冊,諸宗部三。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南宋)洪邁:《容齋續筆》,收於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南宋)朱熹:《資治通鑑綱目》,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成化九年(1473)序內府刊本。
(元)《三國志全相平話》,日本內閣文庫所藏至治年間(1312-1323)建安虞氏新刊本。
(元) 羅貫中著,陳曦鐘、宋祥瑞、魯玉川輯校:《三國演義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 年。
(元) 施耐庵著,陳曦鐘、侯忠義、魯玉川輯校:《水滸傳會評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年。
(元)施耐庵、羅貫中著,凌賡、恆鶴、刁寧校點:《容與堂本水滸傳》,臺北:建宏出版社,1994年。
(元)無名氏撰:《劉玄德醉走黃鶴樓》,《脈望館鈔校本古今雜劇‧二六》,收於古本戲曲叢刊編輯委員會:《古本戲曲叢刊四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8年。
(明)羅貫中編次:《三國志通俗演義》,收於古本小說集成編輯委員會:《古本小說集成》第三輯236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明)謝肇淛:《五雜組》,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130冊,子部雜家類。
(明)李贄《焚書‧續焚書》,臺北:漢京文化,1984年。
(明)李卓吾原評:《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早稻田大學藏吳郡綠蔭堂(1662)藏版。
(明)高明、(清)毛綸、毛宗崗:《芥子園繪像第七才子書琵琶記》,柏林州立圖書館館藏雍正乙卯年(1735)芥子園刊本。
(明)羅本撰,(明)馮夢龍增訂:《映旭齋增訂北宋三遂平妖全傳》,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雙紅堂文庫所藏刊本。
(明)郎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明)陳龍正:《幾亭外書》,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133冊,子部雜家類。
(明)賀復徵編:《文章辨體彙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3年,429冊。
(明)孫能傳:《剡溪漫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132冊,子部雜家類。
(明)金聖歎著,曹方人、周錫山標點:《金聖歎全集(一):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上)》,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金聖歎著,曹方人、周錫山標點:《金聖歎全集(二):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金聖歎著,曹方人、周錫山標點:《金聖歎全集(三):貫華堂第六才子書西廂記等十種》,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金聖歎著,曹方人、周錫山標點:《金聖歎全集(四):貫華堂選批唐才子詩等六種》,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5年。
(明)陳繼儒重校:《陳批列國志傳》,劉世德、陳慶浩、石昌渝主編:《古本小說叢刊》第40 輯,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明)馮夢龍新編,胡萬川校注:《新列國志》,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年。
(明)呂坤:《呻吟語(萬曆本)》,臺北:漢京文化,1981年。
(明)李世熊:《寒支初集》,收於《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集部第八九冊。
(明)尤侗:《西堂雜俎一集》,收於《尤太史西堂全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集部第一二九冊。
(明)徐渭:《南詞敘錄》,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北京:新華書店,1982年。
(明)酉陽野史編次:《三國誌後傳》,收於古本小說集成編輯委員會:《古本小說集成》第三輯23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梅溪遇安氏:《後三國石珠演義》,收於古本小說集成編輯委員會:《古本小說集成》第四輯38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金陵憨客野雲主人評定:《蔡元放批點水滸後傳》,收於國立政治大學古典小說研究中心主編:《明清善本小說叢刊初編》第十七輯水滸傳專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85 年。
(清)袁棟:《書隱叢説》,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子部第一一六冊。
(清)褚人獲:《堅瓠集》,收於《筆記小說大觀(七)》(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84年。
(清)李漁:《閒情偶寄》,收於杜書瀛校注:《閒情偶寄‧窺詞管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清)廖燕著,屠友祥校注:《二十七松堂文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年。
(清)蔡元放評點:《東周列國志》,臺北:文政出版社,1972 年。
(清)鄒召南、(清)張予介修,(清)張峻纂:《昆山新陽合志(三)》,收於李培主編:《天春園藏善本方志選編》,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
(清)呂熊:《女仙外史》,朱傳譽主編:《罕本中國古典小說叢刊第五輯》,臺北:天一出版社,1976年影印初版,第1-5冊。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69年 。
(清)劉廷璣:《在園雜志》,《清代筆記小說大觀》第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錢大昕:《潛研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清)周樂清:《補天石傳奇》,道光十年(1830)靜遠草堂藏本。
(清)清涼道人:《聽雨軒筆記》,收於《筆記小說大觀(一編)》第一冊,臺北:新興書局,1985年。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清)李果:《詠歸亭詩鈔》,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補編》,濟南:齊魯出版社,2001年,第九冊。
(清)鄧之誠:《清詩紀事初編》,周駿富輯:《清代傳記叢刊》第28冊,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
(清)郭慶藩著,王孝魚點校:《新編諸子集成‧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浦琳:《清風閘》,收於古本小說集成編輯委員會:《古本小說集成》第三輯29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戴名世:《南山集》,收於《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419冊,集部別集類。
(清)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第44冊。

二、近人論著(以下按筆劃排序)

方正耀:《中國古典小說理論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王古魯:《王古魯日本訪書記》,福建:海峽文藝出版社,1986年。
王平:《明清小說傳播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利器輯錄:《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夢鷗:《傳統文學論衡》,臺北:時報文化,1987年。
王寧:《「後理論時代」的文學與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王德威:《想像中國的方法──歷史‧小說‧敘事》,北京:三聯書局,1998年。
王標:《城市知識份子的社會形態──袁枚及其交遊網絡的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朱一玄、寧稼雨、陳桂聲:《中國古代小說總目提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朱一玄編,朱天吉校:《明清小說資料匯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
朱義祿:《逝去的啟蒙──明清之際啟蒙學者的文化心態》,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
西諦:《中國文學中的小說傳統》,臺北:木鐸出版社,1985年。
何金蘭:《法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秀威資訊,2011年。new window
余國藩著,李奭學譯:《余國藩西遊記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吳子林:《經典再生產──金聖嘆小說評點的文化透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吳國盛:《時間的觀念》,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吳蕙芳:《明清以來民間生活知識的建構與傳遞》,臺北:學生書局,2007。new window
李正學:《毛宗崗小說批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李志宏:《「演義」: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new window
李舜華:《章回小說的興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李夢生:《禁毀小說夜譚》,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
李壽菊:《亂局與奇局-析論東周列國志》,臺北:萬卷樓圖書,2002年。
杜貴晨:《傳統文化與古典小說》,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林崗:《明清之際小說評點學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邱江寧:《明清江南消費文化與文體演變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阿英編:《晚清文學叢鈔‧小說戲曲研究卷》,北京:中華書局,1960 年。
紀德君主編:《中國歷史小說的藝術流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年。
柳存仁:《倫敦所見中國小說書目提要》,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2年。
胡益民、李漢秋:《清代小說》,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
胡適:《中國章回小說考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
孫琴安:《中國評點文學史》,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
孫殿起:《清代禁書知見錄》,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年。
孫遜、孫菊園:《明清小說叢稿》,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2年。
袁進:《中國小說的近代變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馬幼垣:《中國小說史集稿》,臺北:時報文化,1987年。
高小康:《中國古代敘事觀念與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高玉海:《古代小說續書序跋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高桂惠:《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張新軍:《可能世界敘事學》,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1年。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章培恒、張靖宇主編:《中國文學評點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許麗芳:《章回小說的歷史書寫與想像──以《三國演義》與《水滸傳》的敘事為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new window
陳大康:《古代小說研究及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陳文新、魯小俊、王同舟:《明清章回小說流派研究》,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陳平原:《小說史:理論與實踐》,收於氏著:《陳平原小說史論集》,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
陳平原:《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傅修延:《先秦敘事研究─關於中國敘事傳統的形成》,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馮文樓:《四大奇書的文本文化學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黃霖、李桂奎、韓曉、鄧百意:《中國古代小說敘事三維論》,上海:上海書店,2009年。
黃霖、韓同文選注:《中國歷代小說論著選》,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黃霖、萬君寶:《古代小說評點漫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年。
楊小濱:《否定的美學──法蘭克福學派的文藝理論和文化批判》,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new window
楊志平:《中國古代小說文法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
楊清惠:《文法──金聖歎小說評點敘事美學研究》,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楊義:《中國古典小說史論》,收於《楊義文存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收於《楊義文存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葉朗:《中國小說美學》,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葉舒憲編:《文學與治療》,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董國炎:《明清小說思潮》,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寧宗一主編:《中國小說學通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
趙園:《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上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齊裕焜:《獨創與通觀──中國古代小說論集》,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劉小楓:《沉重的肉身──現代性倫理的敘事緯語》,北京:華夏出版社,2004年。
劉雲春:《歷史敘事傳統語境下的中國古典小說審美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樂蘅軍:《古典小說散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樓含松:《從講史到演義──中國古代通俗小說的歷史敘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鄭明娳:《古典小說藝術新探》,臺北:時報文化,1987年。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 年。new window
鄭毓瑜主編:《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魯德才:《古代白話小說型態發展史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謝昕、羊列容、周啟志《中國通俗小說理論綱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韓進廉:《中國小說美學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羅書華:《中國敘事之學──結構、歷史與比較的維度》,北京:中國社科院出版社,2008年。
譚帆:《中國小說評點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譚帆:《中國雅俗文學思想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龔鵬程:《中國小說史論》,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三、期刊論文

勾豔軍:〈日本江戶時代小說家的明清小說評論〉,《明清小說研究》第三期(2007年),頁164-176。
文革紅:〈毛聲山批評《第七才子書琵琶記》浮雲客子序作者考〉,《蘇州大學學報》第3期(2008年5月),頁79-81。
王穎:〈清代特殊的文學現象:戲曲與八股的契合──以《西廂記》制藝為例〉,《南京師大學報》第三期(2008年5月),頁126-131。
王璦玲:〈為孝子、義夫、貞婦、淑女別開生面──論毛聲山父子《琵琶記》評點之倫理意識與批評視域〉,《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八期(2006年3月),頁1 - 49。new window
向芃:〈才子書與才情論──清初通俗小說評點以「才」為中心的理論提升〉,《明清小說研究》第二期(2008年),頁295-301。
安憶涵:〈毛本《三國演義》中周靜軒詩研究〉,《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第32卷第1期(2016年2月),頁14-16。
朱人求:〈六經糟粕論與明代儒學的轉向──以陳白沙為中心〉,《哲學研究》第6期(2009年),頁59-68。
朱志先:〈《金聖歎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之《史記》情結發微〉,《社會科學論壇》第20期(2010年),頁62-66。
何曉葦:〈毛本《三國》研究述評〉,《中華文化論壇》第四期(2006年),頁 57-63。
吳承學:〈評點之興:文學評點的形成和南宋的詩文評點〉,《文學評論》第1期(1995年),頁24-33。
宋莉華:〈清代筆記小說與乾嘉學派〉,《文學評論》第4期(2001年),頁108-114。
李正學:〈毛評與金聖嘆關係新辨〉,《南京師大學報》第二期(2012年3月),頁136-140。
李志宏:〈「話本」與「演義」的關係:以〈《古今小說》敘〉為討論中心〉,《中正漢學研究》第一期(2013年6月),頁127-158。new window
李泮:〈論毛宗崗憤世嫉俗而評書〉,《海南大學學報》第4期(1988年),頁20-30。
李勇:〈論曲亭馬琴對《三國演義》及其歷史演義敘事法的接受與超越〉,《渭南師範學院學報》第二十六卷第五期(2011年5月),頁54-58。
李偉實:〈毛氏父子所稱《三國志演義》俗本與古本考〉,《明清小說研究》,第一期(2000年)頁65-78。
杜貴晨:〈《女仙外史》的顯與晦〉,《文學遺產》第2期,1995年,頁117-118
沈伯俊:〈論《李卓吾先生批評三國志》〉,《內江師專學報》第三期(1993年),頁52-58。
周建渝:〈《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對話特質及其意義〉,《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3期(2008年9月),頁1-34。new window
林驊:〈《三國演義》的史與詩〉,《明清小說研究》第一期(2002年),頁81-89。
邱炫煜:〈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的史源新詮〉,《簡牘學報》第十五期(1993年),頁235-257。
侯美珍:〈明清士人對「評點」的批評〉,《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14卷第3期(2004年9月),頁223-248。new window
洪哲雄、紀德君〈明清小說家的「演義」觀與創作實踐〉,《文史哲》第一期(1999年),頁78-82。
胡曉真:〈絲絃、帳簿、華年──論《林蘭香》與世情小說的擬真世界〉,《中國文哲研究期刊》第二十六期(2005年3月),頁231-250。new window
孫愛玲:〈以文章之奇而傳其事之奇──論毛綸父子之小說敘事理論〉,《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第6卷第2期(2006年6月),頁90-97。
徐扶明:〈呂熊與《女仙外史》〉,《中國文學研究》第二期,1992年7月,頁53-59。
涂虹秀:〈按鑑:明代歷史演義的編撰方式及其意義──從建陽書坊刊刻通鑑類圖書談起〉,《福建師範大學學報》第一期(2011年),頁70-77。
秦亢宗:〈談毛宗綱修訂《三國志通俗演義》〉,《浙江學刊》(1981年6月),頁64-68。
高桂惠:〈世道與末技──《三言》《二拍》演述世相與書寫大眾初探〉,《漢學研究》第二十五卷第一期(2007年6月),頁283 - 312。new window
高禎臨:〈才子的競爭──《第七才子書琵琶記》對《第六才子書西廂記》的繼承與反撥〉,《輔仁國文學報》第三十五期(2012年10月),頁161-190。new window
張世君:〈中西敘事概念「一線穿」與「整一性」辨析〉,《江西社會科學》(2008年2月),頁33-37。
張仲民:〈清季啟蒙人士改造民眾閱讀習慣的論述〉,《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8 期(2010 年6 月),頁51-96。new window
張高評:〈《左傳》因果式敘事與以史傳經──以戰爭之敘事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25期(2013年6月),頁79-112。new window
張清發:〈民間英雄的基型──從「型塑英雄」的視角析論《隋史遺文》中的秦瓊〉,《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第三卷第二期(2010年10月),頁33-60。new window
曹炳建:〈明人的《西遊記》研究與明代小說審美觀念的歷史演變──論「虛與實」、「幻與真」、「奇與正」三組重要小說觀念〉,《南陽師範學院學報》第5卷第11期(2006年11月),頁52-58。
許振東、曲金:〈十七世紀蘇州地區創作傳播白話小說的文人群落〉,《中華文化論壇》第3期(2006年),頁88-95。
郭素媛:〈論明清時期對《三國演義》擁劉反曹思想詮釋〉,《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二期(2010年3月),頁119-122。
陳益源:〈丁日昌的刻書與禁書〉,《明清小說研究》第二期(1997年),頁204-217。
陳翔華:〈毛宗崗的生平與《三國志演義》毛評本的金聖嘆序問題〉,《文獻》第三期(1989年),頁68-86。
陳福智:〈近體與抒情──論毛本《三國》的主要贊體形式及其修辭性〉,《東海中文學報》第27期(2014年6月),頁49-84。new window
陸林:〈毛宗崗事迹補考〉,《文獻》第四期(2014年7月),頁18-22。
單德興:〈試論小說評點與美學反應理論〉,《中外文學》第20卷第3期(1991年8月),頁73-101。new window
曾良:〈《三國志演義》與《東周列國志》比較論〉,《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1期(2005年),頁67-76。
曾良:〈《東周列國志》的史實與虛構〉,《明清小說研究》總第47期(1998年3月),頁199-208。
曾世豪:〈華、夷再變:論《女仙外史》中的秩序觀想像〉,《彰化師大國文學誌》第二十八期(2014年6月),頁195-222。new window
馮文樓:〈倫理價構與批判立場──《三國演義》敘事話語的辨識與闡釋〉,《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第28卷第3期(1999年9月),頁128-135。
黃中模:〈論毛宗崗評改《三國演義》的主要思想意義──毛本《三國》是「維護清王朝的正統地位」辨〉,《明清小說研究》第三輯(北京: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6年),頁283-296。
黃娟:〈論西方敘事理論的缺陷與彌補〉,《當代文壇》第1期(2012年),頁37-39。
黃強:〈遊戲八股文的文學趣味──介紹俗文學的一個新品種〉,《江南大學學報》第十卷第一期(2011年2月),頁96-101。
黃霖、楊緒容:〈演義辨略〉,《文學評論》(2003年第6期),頁5-14。
楊玉成:〈小眾讀者:康熙時期的文學傳播與文學批評〉,《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19期(2001年9月),頁55-107。new window
楊清惠:〈因文生事──《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敘事類型意識及其法則〉,《華梵人文學報》第15期(2011年1月),頁41-82。new window
楊緒容:〈演義的生成〉,《文學評論》第6期(2010年),頁98-103。
端木蕻良:〈《紅樓夢》與《女仙外史》〉,《西北大學學報》(1980年7月),頁60-62。
趙世瑜:〈《女仙外史》初探〉,《漢中師院學報》(1983年7月),頁102-116。
劉海燕:〈《三國志演義》「七擒孟獲」故事的文本演變與文本批評〉,《明清小說研究》第1期(2015年),頁155-173。
劉海燕:〈關於《三國演義》評點研究的再思考〉,《襄樊學院學報》第31卷第12期(2010年12月),頁11-17。
劉敬圻:〈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曹操形象〉,《文學評論》(1980年4月),頁65-76。
劉靜怡:〈歷史演義虛實論爭之「虛」、「實」意涵析論〉,《淡江中文學報》第二十八期(2013年6月),頁103-131。new window
劉瓊云:〈人、天、魔《女仙外史》中的歷史缺憾與「她」界想像〉,《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三十八期(2011年3月),頁43-94。new window
歐陽建:〈清代三大演義定本的形成〉,《長江大學學報》第27卷第1期(2004年2月),頁47-55。
鄧百意:〈晚明神魔小說創作「幻」易「真」難的困境與陌生化敘事〉,《蘭州學刊》第三期(2006年),頁67-69。
鄭惠華整理:〈關於對曹操評價問題的討論綜述〉,《學術月刊》(1959年5月),頁68-72、〈關於對曹操評價問題的討論綜述(二)〉,《學術月刊》第七期(1959年),頁69-71。
盧世達:〈論《三國演義》的歷史敘事與經典轉化─以「猇亭之戰」始末為例〉,《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8期(2010年7月),頁129-158。new window
韓小龍〈《八犬傳》的「稗史」體例與其「稗史七原則」〉,《歷史教學問題》第二期(2002年),頁40-41。
譚帆:〈奇書與才子書──對明末清初小說史上一種文化現象的解讀〉,《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5卷第6期(2003年11月),頁95-102。
譚帆:〈術語的解讀:中國小說史研究的特殊理路〉,《文藝研究》第十一期(2011年),頁34-44。
嚴志雄:〈錢謙益攻排竟陵鍾、譚側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十四卷第二期(2004年6月),頁93-119。new window

四、學位論文

王亞鳳:《蔡元放小說評點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2年。
李偉嘉:《《女仙外史》主旨意識及其表現之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
李壽菊:《東周列國志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凌亦文:《新列國志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 年。new window
馬佳麗《蔡元放《東周列國志》評點研究》,蘭州:蘭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1年。
單德興《自許的理想讀者:三位小說評點家的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new window
楊梅:《呂熊與《女仙外史》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6年。
賴志鈞:《《三國演義》史傳敘述模式的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
劉倩:《「靖難」及其文學重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古代文學博士論文,2003年。
劉靜怡:《歷史演義:文體生發與虛實論爭》,桃園: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歐陽泱:《毛宗崗小說評點範疇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鄭素惠:《補天石傳奇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黎必信:《論毛綸、毛宗崗對《三國演義》的修訂與評點》,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碩士論文,2006年。
盧世達:《從《列國志傳》到《東周列國志》的歷史敘事與相關意義》,彰化: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new window

五、專書論文

白嵐玲:〈小說評點與晚明出版業〉、王鴻泰:〈社會的想像與想像的社會:明清的信息傳播與公眾社會〉,收於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石昌渝:〈清代小說禁毀述略〉,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古代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代小說研究‧第四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0年。
巫仁恕:〈「妖婦」乎?「女仙」乎?:論唐賽兒在明清時期的形象轉變〉,收入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 (I):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 1950)》,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new window
李惠儀:〈禍水、薄命、女英雄──作為明亡表徵之清代文學女性群像〉,收入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
李豐楙:〈出身與修行─明末清初「小說之教」的非常性格〉,收於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識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杜貴晨:〈毛宗崗擁劉反曹意在反清復明〉,收於三國演義學刊編輯委員會編:《三國演義學刊》第一輯,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5年。
胡萬川:〈玄女、白猿、天書〉,收於寧宗一、魯德才編:《論中國古典小說的藝術──臺灣香港論著選輯》,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84年。new window
孫遜:〈釋道轉世謫世觀念和古代小說結構〉,收於黃子平主編:《中國小說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1998年。
徐志平:〈《三國演義》與《水滸傳》敘事者之比較〉,收於黃霖、周興陸主編:《視角與方法──復旦大學第三屆中國文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江蘇:鳳凰出版社,2013年。
黃霖:〈有關毛本《三國演義》的若干問題〉,四川省社科院文研所編:《三國演義研究集》,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
楊玉成:〈啟蒙與暴力──李卓吾與文學評點〉,收於林明德、黃文吉:《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臺北:五南圖書,2007年。
劉人鵬:〈沒有眼睛可以跳舞嗎─污名、差異與健全主義〉,收於劉人鵬等編、林家瑄等譯:《抱殘守缺:21世紀殘障研究讀本》,臺北:蜃樓出版社,2014年。
劉紹智:〈毛宗崗論歷史小說的特點〉,收於三國演義學刊編輯委員會編:《三國演義學刊》第二輯,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
黎必信:〈論毛氏父子(毛綸、毛宗崗)與金聖歎小說評點取向之異同〉,收於陳文新、余來明:《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顏美娟:〈《女仙外史》的魔教觀〉,收於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小說戲曲研究》第3卷,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顏崑陽:〈「文學自覺說」與「文學獨立說」之批判芻論〉,收於《慶祝黃錦鋐教授九秩嵩壽論文集》,臺北:洪葉文化,2011年。new window

六、會議論文

徐志平:〈明遺民與清初通俗小說關係初探〉,收於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第一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2002年。
簡宗梧:〈論漢賦的遊戲性質〉,收於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主編:《第三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

七、外文譯著

﹝日﹞小川環樹(孫玉明譯):〈《三國演義》的毛聲山批評本和李笠翁本〉,《明清小說研究》第2期(1993年),頁204-211。
﹝日﹞中川諭著,林妙燕譯:《三國志演義版本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日﹞幸田露伴:〈命運〉,收於陳德文譯:《爐邊情話》,廣州:花城出版社,2011年。
﹝法﹞布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和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年。
﹝法﹞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著,包亞明譯:《文化資本與社會煉金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法﹞保爾‧利科(Paul Ricœur)著,王文融譯:《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 第二卷》,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法﹞傑哈.簡奈特(Gérard Genette)《敘事的論述——關於方法的討論》,收於廖素珊、楊恩祖譯:《辭格(三)》(FigrresIII),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
﹝法﹞讓‧弗朗索瓦‧利奧塔爾(Jean-Francois Lyotard)著,車槿山譯:《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
﹝俄﹞李福清(B. Riftin):《關公傳說與三國演義》,臺北:漢忠文化,1997年。
﹝美﹞D.C.霍伊(David Couzens Hoy):《批評的循環》,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8年。
〔美〕Thomas S. Kuhn著,王道還編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美﹞王靖宇:《左傳與傳統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
﹝美﹞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他山的石頭記:宇文所安自選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艾梅蘭(Maram Epstein)著,羅琳譯:《競爭的話語:明清小說中的正統性、本真性及所生成之意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周紹明(Joseph P. Mcdermott)著,何朝暉譯:《書籍的社會史─中華帝國晚期的書籍與士人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哈洛‧卜倫(Harold Bloom)著,高志仁譯:《西方正典》,臺北:立緒文化,1998年。
﹝美﹞哈羅德˙布魯姆(Harold Bloom)著,徐文博譯:《影響的焦慮:詩歌理論》,臺北:久大文化,1990年。
﹝美﹞夏志清著,胡益民等譯:《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中國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美﹞浦安迪(Andrew H. Plaks)著、沈壽亨譯:《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三聯書店,2006年。
﹝美﹞海登‧懷特(Hayden White):〈作為文學虛構的歷史文本〉、〈歷史主義、歷史與修辭想像〉,見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美﹞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1997年。
﹝美﹞詹姆斯‧費倫(James Phelan)著,陳永國譯:《作為修辭的敘事─技巧、讀者、倫理、意識型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美﹞魯曉鵬(Sheldon Hsiao-peng Lu)著,王瑋譯,馮雪峰校:《從史實性到虛構性︰中國敘事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美﹞戴衛‧赫爾曼(David Herman)主編、馬海良譯:《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美﹞韓南(Patrick Hanan)著,王秋桂等譯:《韓南中國小說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美﹞羅勃 C. 赫魯伯(Robert C. Holub)著,董之林譯:《接受美學理論》,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英﹞Mike Crang著,王志弘、余佳玲、方淑惠譯:《文化地理學》,臺北:巨流圖書,2003年。
﹝英﹞伊麗莎白‧弗洛恩德(Elizabeth Freund)著,陳燕谷譯:《讀者反應理論批評》,臺北:駱駝出版社,1994年。
﹝英﹞佛斯特(E. M. Forster):《小說面面觀》,臺北:志文出版社,2002年。
﹝英﹞泰瑞‧伊格頓(Terry Eagleton)著,黃煜文譯:《如何閱讀文學》,臺北:商周出版,2014年。
﹝德﹞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李茂增、蘇仲樂譯:《寫作與救贖——本雅明文選》,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9年。
﹝德﹞哈伯瑪斯(J. Habermas):《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2年。
﹝德﹞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編,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八、外文原著

上田望:〈講史小說と歷史書(4):英雄物語から歷史演義へ〉,《金沢大学中国語学中国文学教室紀要》04号(2000年3月),頁47-83。
上田望:〈毛綸、毛宗崗批評『四大奇書三国志演義』と清代の出版文化〉,《東方学》第101輯(2001年1月),頁119-131。
荒井瑞雄:〈毛聲山に就いて〉,《漢学会雑誌》八卷一號,1940年,頁79-91。
Catherine Diana Alison Bailey, “The mediating eye: Mao Lun, Mao Zonggang and the reading of Sanguo Zhi Yanyi”,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91.
Colin Manlove, The Fantasy Literature of England ,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1999.
David L. Rolston edited, “How to Read the Chinese Novel”,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David L.Rolston,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 and Fiction Commentary:Reading and Writing Between the Lines,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David L. Rolston ,"Point of View" in the Writing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 Critics,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15 (Dec., 1993), pp. 113-142.
Eugene Eoyang, “A Taste for Apricots: Approaches to Chinese Fiction” In Chinese Narrative: 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 edited by Andrew H. Plak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53-69.
Martin W. Huang, Dehistoricization and Intertextualization: The Anxiety of Precedents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Novel,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12 (1990), pp. 45-68.
Martin W. Huang, Author(ity) and Reader in Traditional Chinese Xiaoshuo Commentary, 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CLEAR), Vol. 16 (Dec., 1994), p.41-67.
Sheldon Hsiao-peng Lu, “From historicity to fictionality : the Chinese poetics of narrative”,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1996 (3rd ed).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