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俗文學派」舊藏閩南語歌仔冊文獻概述
書刊名:中國文哲研究通訊
作者:潘培忠
作者(外文):Pan, Peizhong
出版日期:2019
卷期:29:3=115
頁次:頁185-200
主題關鍵詞:閩南語歌仔冊俗文學派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0
  • 點閱點閱:6
期刊論文
1.汪毅夫(2004)。西觀樓藏閩南語歌仔冊《臺省民主歌》之研究。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3),191-1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順隆(19940900)。閩臺「歌仔冊」書目.曲目。臺灣文獻,45(3),171-27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順隆(19960300)。「歌仔冊」書目補遺。臺灣文獻,47(1),73-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培忠(20151200)。國立中山大學「風俗物品陳列室」舊藏閩南語歌仔冊述論。民俗曲藝,190,191-2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培忠、徐巧越(20180500)。龍彼得教授舊藏閩南語歌仔冊之概況與價值。漢學研究通訊,37(2)=146,9-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文寶(1997)。民俗語言在俗文學作品中的重要地位。民俗研究,1997(4),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姝(2012)。鄭振鐸「俗文學派」研究--基於當代民間文學視角的考察。民族文學研究,20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潘培忠(2019)。國家圖書館藏乾隆刻本《繡像荔枝記陳三歌》考略。圖書館雜誌,2019(8),110-113+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曾子良(1990)。臺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臺歌仔敘錄與存目(博士論文)。東吳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玉安、黃正雨(2005)。中國藏書家通典。香港:中國國際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忠元(2012)。二十世紀上半葉的「俗文學研究」。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仕忠(2011)。日本所藏中國戲曲文獻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耕、曾學文、顏梓和(1997)。歌仔戲史。北京市: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錫誠(2006)。二十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文寶(1993)。中國俗文學學會概況。北京:中國俗文學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中國俗文學學會(1987)。我和俗文學。北京:中國俗文學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趙景深(1983)。傳及著作口述。中國當代社會科學家。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趙景深(1985)。[書曲散記]序。書曲散記。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書蔭(2004)。吳曉鈴先生和「雙棔書屋」藏曲--《綏中吳氏藏抄本稿本戲曲叢刊》序。綏中吳氏藏抄本稿本戲曲叢刊。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薛汕(1985)。臺灣歌仔冊敘錄。書曲散記。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兆南(1983)。「歌冊」目錄略稿--敘事篇。臺灣史蹟研究論文選輯。臺北:臺灣史蹟源流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