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現代劇場歌子戲」創作劇本研究--西元2001至2005年
作者:陳玟惠
作者(外文):Chen Wen Hui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曾永義
陳貞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歌子戲現代劇場創作劇本主題思想情節結構人物形象曲文念白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2
從歌子戲進入現代劇場演出開始,劇團留心劇本的選擇,不論主題思想或情節鋪排皆有其特色。綜觀各劇團演出的劇目,以十年為一階段進行觀察:1981-1990年,多以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曲劇本、或胡撇仔戲劇本為主,此時期的演出,還談不上現代劇場的專業分工;1991年至2000年,漸漸進入現代劇場專業分工的階段,而從其搬演劇目觀察:1991-1995年,除上述劇本類型外,劇團大量改編移植大陸劇本,並開始留意劇本情節結構的緊湊性、衝突性與主題思想的拓展;1996-2000年,河洛首次演出改寫自西洋劇目的歌子戲劇本《欽差大臣》,有關台灣本土題材的劇本,也於2000年開始受到劇團的重視。21世紀後,新編劇本在主題思想的深化、情節結構的鋪陳、人物形象的塑造或曲文念白的運用,都能有所創新。故筆者根據2001年至2005年間演出的現代劇場歌子戲劇本為範圍,以主題思想類別搭配題材編撰來源,選定蘭陽《白蛇傳》三部曲、河洛《鼠鬥龍爭》、《彼岸花》、唐美雲《榮華富貴》、一心《蕃薯頂的鐵支路—烽火英雄劉銘傳》、天字團《鬼菩薩》六部劇本進行分析研究。
論文除緒論、結論及參考書目外,共分為六章:第一章探討歌子戲劇本化的成因及劇本創作概述。第二章談現代劇場歌子戲創作劇本的類型,依劇本編撰的來源將現代劇場歌子戲劇本分為:傳統戲曲劇本的整編、大陸戲曲劇本的修編、西洋文學劇目的改寫、新編劇本的創作四類。第三章討論劇本主題思想深化的面向,從複雜人性的勾勒探索、官場政治的權力鬥爭、台灣本土的人文關懷、社會人情的現實反映四個部分論述之。第四章分析各劇本情節結構的鋪陳,分別針對情節結構的分類,從情節結構的安排、戲劇衝突的設置兩個部分進行探討。第五章人物形象的塑造則從時空環境進展、對比映襯手法、心理情緒刻畫三方面縷析人物形象。第六章從敘事抒情、虛實相生;因人設言、雅俗共賞;唱念安排,運用得宜三個部分討論曲文念白的運用。現代劇場歌子戲的演出緊湊、劇情內容不落俗套是吸引觀眾的主要因素,而演出要精采,劇本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故歌子戲團莫不注意劇本的編寫。有鑑於此,筆者以為歌子戲劇本的編撰與編劇人才的培養是目前劇團該著力發展的部分。提升歌子戲藝術水準是一條長遠的路,而創作是藝術發展最具關鍵性的工作,在其實驗創新的基礎上琢磨、改進,相信每一次的演出,對觀眾來說會是一場豐盛的聽覺與視覺饗宴。
參 考 文 獻
一、專書
(一)傳統文獻
明‧王驥德《曲律》,收入中國戲曲研究院編輯《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明‧呂天成:〈曲品〉,收入中國戲曲研究院編輯《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明‧祁彪佳《遠山堂曲品》,收入中國戲曲研究院編輯《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清‧朱素臣《雙熊夢》,收入《曲海總目提要》卷四十六(歷代學人撰著:《筆記小說大觀二十五編》,台北:新興書局有限公司),1979年1月。
清‧李漁:《閒情偶寄》,收入中國戲曲研究院編輯《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七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
清‧傅維麟:《明書》,台北:華正書局,1974年。
(二)近人論著
連橫:《台灣通史》,台北:台灣時代書局,1976年9月。
方芷絮編:《歌仔戲東征風華再現:外台歌仔戲匯演精選導覽手冊.2005》,宜蘭:傳藝中心,2006年。
王永炳:《中國古典戲劇語言運用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10月。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化表現》,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6月30日。new window
王安祈:《傳統戲曲的現代表現》,台北:里仁書局,2004年6月30日。new window
王安祈:《當代戲曲》,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9月。new window
王芝芝譯:《大家來做口述歷史》(《Doing Oral History》),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月7日。
王麗嘉:《歌仔戲與藝術—歌仔戲研究趨向、組織管理及市場機制的探討管理》,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8月。
王蘊明:《當代戲劇審美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2年5月。
古亭書屋編纂《台灣三百年史‧清代台灣民間械鬥》,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81年12月。
石光生譯:《現代劇場藝術》(《UNDERSTANDING TODAY’S THEATRE》),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2年5月。
安葵:《戲曲「拉奧孔」》,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8月。
何星亮:《中國圖騰文化》,河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11月。
何輝斌:《戲劇性戲劇與抒情性戲劇—中西戲劇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呂訴上:《台灣電影戲劇史》,台北:銀華出版部,1961年。
李朴園:《戲劇原論》,台北:長歌出版社,1976年2月。
李殿魁:《傳統戲劇中的丑角》,宜蘭:國立傳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12月20日。
汪景壽:《說唱:鄉土藝術的奇葩》,台北:淑馨出版社,1997年2月。
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10月。
周傳家等編:《戲劇編劇概論》,浙江: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1年8月。
林茂賢:《歌仔戲表演型態研究》,台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7月。new window
林茂賢:《福爾摩沙之美:台灣傳統戲劇風華》,台中: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年。
林鋒雄主持:《宜蘭縣立文化中心台灣戲劇中心研究規劃報告》,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88年4月。
林鶴宜:《台灣歌仔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0年11月。new window
林鶴宜:《台灣戲劇史》,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3年1月。
邱坤良:《日治時期台灣戲劇之研究》,台北:自立晚報社,1994年
邱坤良:《陳澄三與拱樂社—台灣戲劇史的一個研究個案》,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12月。new window
邱婷:《明華園-台灣戲劇世家》,台北:獨家出版社,1995年。
姚一葦:《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11月。new window
施旭升:《中國戲曲審美文化論》,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10月。
紀慧玲:《廖瓊枝凍水牡丹》,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13日。
胡世鈞等:《戲劇編劇概論》,浙江: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1991年8月。
范鈞宏著:《戲曲編劇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2年6月。
徐亞湘選編:《台灣日日新報與台南新報戲曲資料選編》,台北:宇宙出版社,2004年4月。
馬也:《戲劇人類學論稿》,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年9月。
張庚:《戲曲藝術論》,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6月1日。
張勝彥等編《台灣開發史‧社會發展》,台北:國立空中大學,1996年1月。
張瓊慧編:《陳勝福與明華園》,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10月1日。
梁伯龍等:《戲劇表演基礎》,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3月。
許文漢:《蘭陽戲劇團》,宜蘭:蘭陽戲劇團,2006年7月。
許美智等:《台灣戲劇館專輯》,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3年5月。
貫湧:《戲曲劇作法教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1月。
郭吉清:《歌仔戲‧在高雄》,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03年12月31日。
陳亞先:《戲曲編劇淺談》,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8月。
陳抱成:《中國的戲曲文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95年10月。
陳芳主編:《台灣傳統戲曲》,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04年9月。
陳建銘:《野台鑼鼓》,台北:稻香出版社,1989年。
陳炳良等譯:《神話即文學》,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
陳桂英:《陳桂英女士廣播歌仔戲劇本整理改編》,高雄:高雄歌劇團,2000年。
陳耕、曾學文:《百年坎坷─歌仔戲》,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陳耕:《歌仔戲史》,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7年3月。
陳耕:《歌仔戲論文選》,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5年11月。
陳耕:《閩台民間戲曲的傳承與變遷》,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9月。
陳清敏等:《認識台灣》,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1月。
陳儀深等編《台灣的社會—從移民社會、多元文化到土地認同》,台北:財團法人群策會李登輝學校出版,2004年5月。
傅謹:《二十世紀中國戲劇的現代性與本土化》,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4月。new window
傅謹:《戲曲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7月。
曾師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10月。
曾師永義:《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曾師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4月。
曾師永義:《戲曲經眼錄》,台北:財團法人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2002年9月1日。
曾師永義:《戲曲與歌劇》,台北:國家出版社,2004年10月。
曾師永義等:《台灣傳統戲曲之美》,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1月30日。
湯錦台:《大航海時代的台灣》,台北:貓頭鷹出版社,2001年12月。
程大學:《台灣開發史》,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0月。new window
黃秀錦:《祖師爺的女兒─孫翠鳳的故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11月13日。
逯興才主編:《戲曲導演教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年1月。
楊馥菱:《台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2001年12月。new window
楊馥菱:《台灣歌仔戲史》,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趙景勃:《戲曲角色創造教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年11月。
劉秀庭:《曾仲影的音樂生涯》,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2年12月。
劉美菁:《由劇團看高雄市歌仔戲之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學海出版社,2000年3月。
劉美菁:《歌仔戲概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
劉慧芬:《京劇劇本編撰理論與實務》,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5年3月。
潘江東《白蛇故事研究》,台北:學生書局,1981年。
蔡欣欣:《台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台北:里仁書局,2005年9月10日。new window
蔡欣欣:《台灣戲曲研究成果論述(1945—2001)》,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10月。
鄭懷興:《戲曲編劇理論與實踐》,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10月。
謝森展、古野直也:《台灣代誌—探尋台灣的歷史》(上),台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2月。
魏子雲:《戲曲藝說》,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2年4月。
蘇桂枝:《國家政策下京劇歌仔戲之發展》,台北:文史哲初版社,2003年12月。new window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6月1日。
二、工具書
石光生:《八十六年度高雄縣藝文資源調查報告書》,台北:文建會,1996年5月。
石光生:《九十年度高雄市藝文資源調查報告書》,台北:文建會,2002年6月。
余漢東:《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台北:國家出版社,2001年10月。
張月中主編:《中國古代戲劇辭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1月。
張庚、郭漢城:《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上海: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年8月。
湯草元、陶雄:《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1年2月。
三、學位論文
王良友:《「河洛歌子戲團」劇本語言之研究》,彰化:彰師國文研究所, 2002年。
李珮君:《現今舞台歌仔戲劇本之研究舉隅》,高雄:高師國文研究所,1997年。
林顯源:《傳統戲曲在台灣現代化之過程探討》,台北:文化藝術研究所戲劇組,1998年。
施如芳:《歌仔戲電影研究》,台北:國立藝術學院傳統藝術研究所,1999年。
柯孟潔:《河洛歌仔戲舞台演出本之研究-以《台灣,我的母親》、《彼岸花》、《東寧王國》為例》,台北:北大民俗藝術研究所,2005年。
洪瓊芳:《歌仔戲坤生郭春美表演藝術與表演美學之研究》,嘉義:中正中文研究所,2003年。
張艾斐:《河洛歌仔戲表演藝術之研究─以《闖堂救婿》、《殺豬狀元》、《鳳凰蛋》、《新鳳凰蛋》、《鳳冠夢》為例》,嘉義:南華文學研究所,2002年。
郭慧敏:《明華園歌仔戲劇團《界牌關傳說》演出本之研究》,新竹:玄奘人文社會學院中國語文研究所,2002年。
郭澤寬:《從劇場演出看歌仔戲的現代化》,嘉義:南華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1999年。
陳姿听:《台灣閩南語相褒類歌仔冊語言研究─以竹林書局十種歌仔冊為例》,新竹:竹師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2001年。
陳俊玉:《廖瓊枝歌仔戲舞台演出本之研究》,台北:文化藝術研究所,1998年。
陳郁菁:《台灣野台歌仔戲丑角研究─以台南市秀琴歌劇團為例》,台南:成大藝術研究所,2002年。
陳銀桂:《小咪(陳鳳桂)演藝生涯研究─從歌舞劇團到歌仔戲界》,台北:政大中文研究所,2002年。
楊馥菱:《台閩歌仔戲之比較研究》,台北:輔大中文研究所,2000年。new window
葉嘉中:《九0年代台灣地區現代劇場歌仔戲研究》,台北:東吳中文研究所,2003年。
劉南芳:《由拱樂社看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轉型》,台北:東吳中文研究所,1988年。
鄭宜峰:《河洛劇團歌仔戲舞台演出本之研究》,台北:文化藝術研究所,1997年。
謝筱玫:《臺北地區外臺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台北:台大戲劇研究所,1999年。
陳玟惠:《高雄市歌仔戲藝人陳桂英表演及教學藝術研究》,高雄:高師大國文教學研究所,2002年。
曾子良:《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南歌仔敘錄與存目》,台北:東吳中文研究所博論,1990年。new window
邱美慈:《陳美雲演藝史及其演出本三種研究》,台北:文化藝術研究所,2003年。
梁淑靜《白蛇傳與蛇性之淫研究》,台北:文化日本研究所,1980年。
林麗秋《論雷峰塔白蛇故事的演變》,高雄:中山中文研究所,2000年。
李桂芬《白蛇戲曲比較研究》,台北:台大中文研究所,2002年。
韓昌雲:《《十五貫》在崑劇與京劇之探討》,台北:台大戲劇研究所,1998年。
黃思超:《浙崑改編戲研究—以《十五貫》、《風箏誤》、《西園記》為主要研究對象》,台北:中央中文研究所,2004年。
黃千凌:《當代台灣戲曲跨文化改編(1981-2001)》,台北:台大戲劇研究所,2001年。
吳孟芳:《台灣歌仔戲坤生文化之研究》,台北:臺大戲劇研究所, 2001年。

四、論文集
《2002兩岸戲曲大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1月1日。
《百年歌仔—2001年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3年9月。
《兩岸小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1年5月。
《兩岸戲曲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2000年1月。
《秋月對歌─台灣新加坡歌仔戲的發展與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1998年。
《海峽兩岸歌仔戲創作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1997年。
《海峽兩岸歌仔戲發展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1年。
《海峽兩岸歌仔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文建會,1996年。
《第四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中山大學,2002年。
《歌仔戲的生存與發展—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學術研討會論文匯編》,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
《戲曲教學研討會》,高雄:高雄師大,2005年。
五、單篇論文
汪志勇:〈現今台灣歌仔戲的省思〉,台北: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1997年。
汪志勇:〈地方戲曲如何迎向未來─以歌仔戲為例〉,台北:跨世紀的文化省思國際學術研討會,1999年。
汪志勇:〈歌仔戲劇本化的探討〉,新竹:清華大學民間文學與作家文學研討會,1998年。
汪志勇:〈歌仔戲藝術提昇與劇本之關係〉,台南:台南妙心寺佛學營論文,1998年。
林鶴宜:〈眾人共唱一台戲—戲曲評論的機制與效應〉,台北: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2004年3月27—28日。
施如芳:〈從台灣歌仔戲的活/死細脈絡解讀明華園陳勝國的新編戲〉,台北: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2004年3月27—28日。
劉南芳:〈台灣內台歌仔戲定型劇本的發展與寫作特色〉,台北: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2004年3月27—28日。
劉慧芬:〈台灣戲曲編撰教學之檢討與展望〉,台北:兩岸戲曲編劇學術研討會,2004年3月27—28日。
六、期刊
李道明:〈台灣電影史第一章;1900-1915〉,《電影欣賞》73期,1995年2月28日,頁28-29。
王淳美:〈明華園《王子復仇記》的復仇機制〉,《傳統藝術》62期,2006年2月,頁85—88。
江凡:〈歌仔戲,別困擾我〉,《表演藝術》112期,2002年4月,頁40—42。
江凡:〈變身求精緻,何苦獨愛京味?〉,《表演藝術》116期,2002年8月,頁63—65。
吳明峰:〈肢體表演與呈現場域〉,《傳統藝術》54期,2005年5月,頁18—27。
李元皓等:〈從京劇到現代劇場:曹復永、李小瓶、李國修的跨劇種創作經驗談〉,《表演藝術》87期,2000年3月,頁34—37。
李文珊:〈93年度政府重要計畫〉,《中華民國九十三年表演藝術年鑑》,2004年頁127—132。
李立亨:〈絕世好丑—人類因小丑而變得偉大〉,《表演藝術》138期,2004年6月,頁42—49。
周美惠:〈訪明華園團長陳勝福〉,《傳統藝術》48期,2004年11月,頁30—33。
周榮杰:〈歌仔戲的昨日與今日〉(下),《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7卷第2期,1988年,頁259─280。
周榮杰:〈歌仔戲的昨日與今日〉(上),《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7卷第1期,1988年,頁211─234。
林幸慧:〈徘徊在職業與業餘之間〉,《表演藝術》122期,2003年2月,頁47—49。
林幸慧:〈靜水流深的韻味:談《彼岸花》的第三者角色—李金龍〉,《表演藝術》101期,2001年5月,頁61—65。
林茂賢:〈民間經營困頓 公家資源投入〉,《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表演藝術年鑑》,2003年,頁160—168。
林茂賢:〈攀越山頭後又見風景:評明華園的《乘願再來》〉,《表演藝術》101期,2001年5月,頁65—68。
邱婷:〈演神好生精彩,論人難解困局〉,《表演藝術》128期,2003年8月,頁43—45。
邱昭文:〈瞎子摸象乎─歌仔戲在現代舞台上過招〉,《表演藝術》27期,19995年1月,頁11─14。
劉南芳:〈色呈繽紛!花落何方?--評河洛歌子戲團《彼岸花》〉,《表演藝術》101期,2001年5月,頁63-65。
施如芳:〈一切榮耀 盡付舞台—廖瓊枝的人生與戲〉,《表演藝術》135期,2004年3月,頁86—88。
施如芳:〈才子佳人應猶在:看新版《龍鳳情緣》有感〉,《表演藝術》94期,2000年10月,頁85—87。
施如芳:〈以胡撇戲為名:薪傳《望鄉之夜》、金枝《可愛冤仇人》相對看〉,《表演藝術》111期,2002年3月,頁69—71。
施如芳:〈召見幽暗戲園的光亮:記「看見一個叫拱樂社的歌仔戲班系列活動〉,《表演藝術》103期,2001年7月,頁14—16。
施如芳:〈另類視角,讓女人上台「掌權」:戲曲中女性主人翁的新塑造〉,《表演藝術》128期,2003年8月,頁25—27。
施如芳:〈仰望藝術,演出新舞台:對政府扶助外台歌仔戲的思考與期許〉,《表演藝術》119期,2002年11月,頁28—30。
施如芳:〈老劇種新風向〉,《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表演藝術年鑑》,2003年,頁146—159。
施如芳:〈祖師爺的「活」飯碗:外台戲的講戲文化〉,《表演藝術》119期,2002年11月,頁17—21。
施如芳:〈現在絕不是最壞的時代:從表演語言的角度論「歌仔戲」的道地〉,《表演藝術》126期,2003年6月,頁63—66。
施如芳:〈給新生代一個表演空間:歌仔戲劇團製播電視歌仔戲現況〉,《表演藝術》120期,2002年12月,頁72—73。
施如芳:〈傳媒新生態,洗刷「戲仔」污名〉,《表演藝術》98期,2001年2月,頁58—61。
施如芳:〈讓歌仔戲活躍在當代劇場--「永遠的情人」唐美雲〉,《傳統藝術》48期,2004年11月,頁34—37。
施如芳:〈歌仔戲電影所由產生的社會歷史〉,《新聞學研究》59期,1999年4月,頁23─40。new window
柯銘峰:〈卡拉帶獨霸一方〉,《表演藝術》98期,2001年2月,頁55—57。
柯銘峰:〈色彩繽紛的音樂戲弄:外台後場瀏覽〉,《表演藝術》119期,2002年11月,頁22—27。
紀慧玲:〈從《韓湘子》看「台灣百老匯」的無窮潛力〉,《表演藝術》145期,2005年1月,頁92—93。
紀慧玲:〈遙望長安,情歸何處〉,《表演藝術》116期,2002年8月,頁19—21。
徐亞湘:〈日治時期台灣報刊戲曲資料蒐集整理、審校與數位化〉,《傳統藝術》56期,2005年7月,頁36—39。
徐亞湘:〈憂喜參半的一年〉,《中華民國九十一年表演藝術年鑑》,2002年,頁116—123。
張旭南:〈添金勾銀,羽化成仙—傳統戲曲中眾神世界的圖像概念〉,《傳統藝術》51期,2005年2月,頁18—21。
張啟豐:〈三把刀如何切道家常菜?--
張啟豐:〈台灣戲曲—新時代的來臨:民國九十年台灣戲曲現象與觀察〉,《中華民國九十年表演藝術年鑑》,2001年,頁79—105。
張嘉容:〈小人物狂想曲:《榮華富貴》充滿人性與在地關懷〉,《表演藝術》106期,2001年10月,頁22—24。
莊慧秋:〈讓歌仔戲轉入劇本時代的幕後推手〉,《表演藝術》98期,2001年2月,頁50—53。
郭君柔:〈演好戲,土腔土調也能深耕台灣:王海玲v.s唐美雲〉,《表演藝術》128期,2003年8月,頁62—65。
陳晰:〈太子為什麼要回朝〉,《表演藝術》126期,2003年6月,頁44—45。
陳世雄:〈怎一個「理」字了得?--試探海峽兩岸歌仔戲研究的十個問題(下)〉,《表演藝術》108期,2001年12月,頁79—83。
陳世雄:〈怎一個「理」字了得?--試探海峽兩岸歌仔戲研究的十個問題(上)〉,《表演藝術》107期,2001年11月,頁87—90。
陳貞吟:〈民間鑼鼓喧騰 戲迷熱情不減〉,《中華民國九十一年表演藝術年鑑》,2002年,頁134—143。
陳慧玲:〈歌仔戲的奇豔之花—胡撇仔戲〉,《傳統藝術》62期,2006年2月,頁82—83。
陳麗娟:〈93年度政府文化預算〉,《中華民國九十三年表演藝術年鑑》,2004年,頁133—135。
傅裕惠:〈訂做一只灰姑娘的玻璃鞋:外台歌仔戲的產業化想像〉,《表演藝術》119期,2002年11月,頁31—33。
喻國雄:〈戲曲服裝色彩的意象〉,《傳統藝術》53期,2005年4月,頁16—23。
游庭婷:〈本土味,異國風,現代味:「新編京劇」的回顧與省思〉,《表演藝術》87期,2000年3月,頁28—33。
游庭婷:〈拼台兼觀摩,取經求上進:樂觀外台戲匯演的效應〉,《表演藝術》123期,2003年3月,頁68—70。
評河洛歌子戲團《菜刀柴刀剃頭刀》〉,《表演藝術》108期,2001年12月,頁51—53。
資料彙編:〈政策、法令〉,《中華民國九十一年表演藝術年鑑》,2002年,頁176—179。
資料彙編:〈政策、法令〉,《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表演藝術年鑑》,2003年,頁186—189。
資料彙編:〈政策、法令〉,《中華民國九十年表演藝術年鑑》,2001年,頁128—133。
廖俊逞:〈有請京劇導演李小平跨刀—黑色喜劇《人間盜》唐美雲扮賊「很顛覆」〉,《表演藝術》153期,2005年9月,頁78—79。
廖俊逞:〈傳統的現代啟示錄—用大劇場格局 打造小劇場歌仔戲〉,《表演藝術》155期,2005年11月,頁38—40。
劉白:〈逝者已矣,說「重返」太沈重〉,《表演藝術》122期,2003年2月,頁44—46。
劉秀庭:〈做一齣唐山公與平埔媽牽手的戲〉,《表演藝術》86期,2000年2月,頁10—12。
劉秀庭:〈追求無解的人性牌匾:以心裡機制角度看唐美雲歌仔戲《榮華富貴》〉,《表演藝術》108期,2001年12月,頁54—55。
劉新容:〈傳統戲曲中的舞蹈〉,《傳統藝術》36期,2003年11月,頁11—15。
劉信成:〈戲曲舞台的「夢境」呈現—從國光劇團禁戲匯演的「春閨夢」談起〉,《傳統藝術》62期,2006年2月,頁88—89。
劉南芳:〈知音的責任—九十年戲曲評論綜談〉,《中華民國九十年表演藝術年鑑》,2001年,頁115—117 。
劉南芳:〈期待一片健康的「台灣本色」:評《台灣,我的母親》〉,《表演藝術》90期,2000年6月,頁81—84。
劉南芳:〈談外台戲步入劇場表演的轉型問題:攀上枝頭變「鳳凰」?〉,《表演藝術》105期,2001年9月,頁55—57。
劉南芳:〈談歌仔戲在電視「進」「出」之間〉,《表演藝術》98期,2001年2月,頁62—65。
劉南芳:〈台灣野台歌仔戲對現代劇場的新適應─從《雪梅教子》的改編談起〉,《復興劇藝學刊》24期,1998年7月1日,頁19─27。
劉南芳:〈追求戲曲藝術的個性─台灣歌仔戲發展上的幾個基礎〉,《當代》131期,1998年7月,頁34─45。
劉美芳:〈渡海之後,只有悲歌?--《刺桐花開》及《台灣,我的母親》觀後〉,《表演藝術》90期,2000年6月,頁91—93。
蔡秀子:〈歌仔戲小歷史─記羅木生的回憶〉,《民俗曲藝》46期,1987年3月,頁77─81。
蔡秀子:〈聽羅木生娓娓細訴歌仔戲二三事〉,《民俗曲藝》50期,1987年11月,頁4─9。
蔡欣欣:〈「解構與重整」的新紀元:打造歌仔戲的希望工程〉,《表演藝術》87期,2000年3月,頁38—43。
蔡欣欣:〈台灣劇場歌仔戲邁向現代化的發展─以1980年到1997年台北市劇場歌仔戲演出為例〉,《當代》,第13卷131期,1998年7月,頁14─33。
蔡欣欣:〈典記內台時期的歌仔戲劇影—內台歌仔戲資深藝人口述劇本整理計畫〉,《傳統藝術》53期,2005年4月,頁39—43。
蔡欣欣:〈卻顧所來徑〉,《中華民國九十二年表演藝術年鑑》,2003年,頁144—145。
蔡欣欣:〈原漢「牽手」的文化角力:評《刺桐花開》〉,《表演藝術》88期,2000年4月,頁61—63。
蔡欣欣:〈試探台灣現代兒童戲曲:童叟無欺,老少咸宜〉,《表演藝術》101期,2001年5月,頁84—88。
蔡欣欣:〈與禁戲難得的舞台邂逅〉,《傳統藝術》62期,2006年2月,頁84—85。
蔡欣欣:〈戲源、戲緣、戲圓—2004年海峽兩岸歌仔戲藝術節擷影〉,《傳統藝術》47期,2004年10月,頁50—54。
蔡欣欣:〈瀏覽電視歌仔戲的歷史光影〉,《表演藝術》98期,2001年2月,頁44—49。
鄭宜峰:〈十年一覺戲棚夢:回顧河洛歌子戲團的文本與創作〉,《表演藝術》101期,2001年5月,頁80—83。
鄭溪和:〈見證歌仔戲的一頁滄桑─藝人陳春治的內台與賣藥團生涯〉,《屏東文獻》,第4期,2001年12月,頁48-66。
賴廷恆:〈扮戲「瘋」,看戲「戇」--訪河洛歌子戲團〉,《傳統藝術》48期,2004年11月,頁26—29。
蘇秀姬:〈從京劇花臉到跨界導演—李小平改寫配角人生〉,《表演藝術》135期,2004年3月,頁89—91。
傅裕惠:〈肩負傳承使命,同學仍須努力!--試探第一屆台灣戲專歌仔戲科畢業生出路〉,《表演藝術》114期,2002年6月,頁66—69。
邱坤良:〈中國傳統戲曲在台灣的發展〉,《民俗曲藝》15期,1982年3月,頁34─43。new window
曾子良:〈台灣閩南語說唱文學─歌仔的內容及其反映之思想〉,《民俗曲藝》54期,1988年7月,頁57─77。new window
林茂賢:〈傳統歌仔戲的再生〉,《民俗曲藝》,58期,1989年5月,頁66─73。new window
莫光華:〈台灣歌仔戲的沿革〉,《台灣文獻》,第41卷第3、4期,1990年12月。
周純一:〈台灣歌仔的說唱形式應用〉,《民俗曲藝》81期,1992年1月,頁108─143。new window
莫光華:〈歌仔戲興盛與衰退之初探〉,《台灣文獻》,第44卷第1期,1993年3月。new window
莫光華:〈歌仔戲改進之管見〉,《台灣文獻》,第44卷第2、3期,1993年12月。new window
陳中申:〈的確是瞎子摸象─國樂參與歌仔戲〉,《表演藝術》30期,1995年4月,頁94─96。
曾學文:〈歌仔戲戲曲化過程的再認識〉,《民俗曲藝》,第95期,1995年5月,頁35─46。new window
林鋒雄:〈歌仔戲在台灣地區的文化地位〉,《藝術評論》6期,1995年12月,頁137─148。new window
游素凰:〈學、演相濡的新科苗─復興劇校歌仔戲科〉,《表演藝術》49期,1996年12月,頁20─21。
林茂賢:〈台灣最會哭的女人─歌仔戲苦旦廖瓊枝〉,《復興劇藝學刊》,19期,1997年1月,頁11─15。
林良哲:〈由落地掃到歌仔戲─日治時期歌仔戲發展過程初探〉,《宜蘭文獻雜誌》38期,1999年3月,頁3─19。new window
陳進傳:〈本地歌仔研究的回顧〉,《宜蘭文獻雜誌》38期,1999年3月,頁134─158。new window
聶光炎:〈當傳統戲曲走入現代劇場〉,《表演藝術》,第81期,1999年9月,頁97─98。
張嘉容:〈差異可觀‧猶是本來面目:側寫「百年歌仔—二00一年海峽兩岸歌仔戲交流發展研討會〉,《表演藝術》107期,2001年11月,頁91—94。
林茂賢:〈另類史觀,戲耍兒女情長〉,《表演藝術》116期,2002年8月,頁22--24。
邱乙珊:《從《羅密歐與朱麗葉》到《彼岸花》—兼談跨文化改編》,《台灣人文》第7號,2002年12月,頁189-205。
施如芳:〈劇之本不在,戲根著何土?--從中國大陸「舞台藝術精品工程」思考本土戲曲創作〉,《表演藝術》123期,2003年3月,頁28—33。
施如芳:〈為創作爭一席之地,孰能致之?--從現有歌仔戲劇本徵選機制反司「外台價值」〉,《表演藝術》126期,2003年6月,頁12—15。
廖俊逞:〈虛構的愛情故事 真實的自傳人生—唐美雲為廖瓊枝量身打造《無情遊》〉,《表演藝術》140期,2004年8月,頁80 。
紀慧玲:〈多一點激情更好的《血染情》〉,《表演藝術》141期,2004年9月,頁92。
紀慧玲:〈更待去無存的《古鏡奇緣》〉,《表演藝術》141期,2004年9月,頁93。
陳思涵:〈河洛台灣三部曲尾聲作--《東寧王國》重現被凐沒的台灣史〉,《表演藝術》143期,2004年11月,頁76。
廖俊逞:〈「壞男人」郭春美,天生超級發電機—作品《再世情緣》跨越濁水溪要征服台北〉,《表演藝術》145期,2005年1月,頁68—69。
李國俊:〈傳統數字觀與傳統音樂的數字應用〉,《傳統藝術》52期,2005年3月,頁4--6。
廖俊逞:〈南台灣三大歌仔戲天王展風采—明華園、秀琴、春美廟口大拼台〉,《表演藝術》150期,2005年6月,頁70--71。
廖俊逞:〈戲劇學者王友輝首度執筆歌仔戲贏得好口碑—秀琴《范蠡獻西施》從外台演回內台〉,《表演藝術》153期,2005年9月,頁104—105。
廖俊逞:〈陳勝國《王子復仇記》以喜劇顛覆復仇的意義〉,《表演藝術》155期,2005年11月,頁80。
蔡欣欣:〈熱鬧滾滾的外台歌仔戲公演〉,《傳統藝術》57期,2005年8月,頁4—6。
李殿魁:〈戲曲中的數字〉,《傳統藝術》52期,2005年3月,頁7—13。
詹惠登:〈從「露台」到「鏡框劇場」--傳統戲曲表演空間的發展〉,《傳統藝術》61期,2005年12月,頁7—13。
莊伯和:〈傳統藝術的色彩〉,《傳統藝術》53期,2005年4月,頁7—15。
張育華:〈戲曲的肢體造形〉,《傳統藝術》54期,2005年5月,頁7—17。
張嘉容:〈兩齣說嘴戲,編劇雙「陳」記:淺談歌仔戲輕喜劇與文學性〉,《表演藝術》105期,2001年9月,頁8—10。
施如芳:〈卸除華麗形式,細說台灣故事:河洛新戲《台灣,我的母親》〉,《表演藝術》87期,2000年3月,頁12—14。
傅裕惠:〈好看就是好戲:「百年傳唱歌仔情」第二屆全國外台歌仔戲大匯演選介〉,《表演藝術》103期,2001年7月,頁12—16。
謝筱玫:〈眾神饗宴背後的攻防戰:外台戲班打戲實錄〉,《表演藝術》119期,2002年11月,頁12—16。
七、報紙
林鶴儀:〈土地是文化的母親〉,《民生報》第5版,1999年5月18日。
周美惠:〈兩岸四城三十日起匯演歌仔戲及學術研討〉,《聯合報》,第14版,2001年8月8 日。
賴廷恆:〈一套Kara帶歌仔戲傳唱三十載〉,《中國時報》,第11版,2000年,10月8日。
吳明娟:〈劇藝協會推展本土性歌仔戲團延續香火〉,《台灣新聞報》,第12版,1993年10月30日。
蔡欣欣:〈《表演評論》戲曲《新鳳凰蛋》:鳳凰孵蛋猶須蛻變〉,《民生報》,第19版,1999年3月3日。
紀慧玲:〈歌劇魅影新視聽-梨園天神今登場〉,《民生報》,第19版,1999年3月12日。
林茂賢:〈表演評論-唐美雲歌仔戲團梨園天神〉,《民生報》,第19版,1999年3月17日。
賴廷恆:〈歌仔戲討孩子歡心-八仙屠龍記今起亮相〉,《中國時報》,第11版,1999年4月28日。
紀慧玲:〈秋風辭變成歌仔戲了〉,《民生報》,第5版,1999年5月10日。
賴廷恆:〈融入現代手法河洛推出秋風辭〉,《中國時報》,第11版,1999年5月11日。
紀慧玲:〈歌仔戲網住戲迷心〉,《民生報》,第7版,1999年5月14日。
紀慧玲:〈網路戲迷多是年輕一代觀眾〉,《民生報》,第7版,1999年5月14日。
紀慧玲:〈台灣最會唱歌仔戲的女人廖瓊枝出版聲音紀錄〉,《民生報》,第4版,1999年5月16日。
林鶴宜:〈表演評論-河洛歌仔戲秋風辭〉,《民生報》,第5版,1999年5月18日。new window
紀慧玲:〈歌仔戲育才計劃小劇場人才報到〉,《民生報》,第5版,1999年6月20日。
紀慧玲:〈廖瓊枝衣缽傳人搶手啦〉,《民生報》,第5版,1999年6月29日。
紀慧玲:〈南非海華文藝季徵召明華園 舞台見 行程定〉,《民生報》,第6版,1999年9月9日。
賴廷恆:〈廖瓊枝指導薪傳搬演烏龍窟〉,《中國時報》,第11版,1999年10月21日。
周美惠:〈廖瓊枝:歌仔戲借助梨園戲〉,《聯合報》,第14版,2000年11月6日。
賴廷恆:〈新編刺桐花開〉,《中國時報》,第21版,2001年4月4日。
賴廷恆:〈歌仔戲團群英大匯演〉,《中國時報》,第21版,2001年5月21日。
朱芳慧:〈文化無域界戲曲本同源〉,《中國時報》,第15版,2001年5月26日。
楊濡嘉:〈都馬調配上英語歌詞〉,《聯合報》,第14版,2001年6月3日。
劉華森:〈觀歌仔戲【刺桐花開】有感〉,《中國時報》,第22版,2001年6月25日。
林茂賢:〈公平對待傳統戲曲〉,《自由時報》,第40版,2001年6月27日。
張家容:〈天生歌仔戲緣〉,《中國時報》,第22版,2001年7月10日。
紀慧玲:〈野台戲的願景〉,《民生報》,A6版,2001年7月19日。
陳璧琳:〈傳唱歌仔情天天大拼戲〉,《中國時報》,第17版,2001年7月19日。
周美惠:〈歌仔戲匯演大拼台絕活盡現戲迷叫好〉,《中國時報》,第14版,2001年7月22日。
周美惠:〈收錄五類86齣戲拱樂社劇本集出版〉,《聯合報》,第14版,2001年7月25日。
賴廷恆:〈拱樂社劇本重印大功告成〉,《中國時報》,第21版,2001年7月25日。
周美惠:〈遠東e世紀藝術盛宴今開幕〉,《聯合報》,第14版,A10版,2001年7月28日。
紀慧玲:〈魏、王、孫 戲曲三天后─京、豫、歌 三條白蛇新竹再鬥法〉,《民生報》,2001年7月28日。
賴廷恆:〈白蛇傳明晚鬧風城〉,《中國時報》,第21版,2001年7月28日。
賴廷恆:〈兩岸歌仔戲演化新世紀〉,《中國時報》,第22版,2001年8月8日。
廖雅欣:〈兩岸歌仔戲宜蘭大匯演─「百年歌仔」週五登場〉,《聯合報》,第14版,2001年8月28日。
紀慧玲:〈兩岸歌仔戲研討會彼岸再續攤〉,《民生報》,A8版,2001年9月5日。
施豐坤:〈傳承本土戲劇不遺餘力明珠歌仔戲團巡迴校園演出〉,《民生報》,CR2版,2002年3月12日。
邱坤良:〈策動傳統藝術的當代生機〉,《聯合報》,第14版,2002年3月16日。
陳碧華:〈文建會鼓勵本土團隊前進大陸〉,《聯合報》,第14版,2002年4月16日。
于國華:〈陳其南勾勒文化創意產業願景〉,《民生報》,A13版,2002年4月27日。
蘇秀慧:〈政院核定國家藝術網路計劃〉,《民生報》,A12版,2002年4月27日。
戴永華:〈蘭陽戲劇團存廢議會引爭議〉,《聯合報》,第17版,2002年5月10日。
紀慧玲:〈外台名角競戲歌仔戲長生殿文雅富麗〉,《民生報》,A12版,2002年5月11日。
陳碧華:〈歌仔戲長生殿演唐朝愛情〉,《中國時報》,第14版,2002年5月21日。
賴廷恆:〈明華園推鴨母王,以創作彰顯台灣史〉,《中國時報》,第14版,2002年5月27日。
八、歌子戲劇本
黃春明編:《白蛇傳‧恩情、愛情》,宜蘭:蘭陽歌劇團,2003年9月17日。
洪清雪編,陳玟惠整理:《彼岸花》,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1年。
陳勝在編:《鬼菩薩》,屏東:明華園天字團,2005年。
陳永明編:《鼠鬥龍爭》巡演版,台北:河洛歌子劇團,2004年。
柯宗明編:《榮華富貴》,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團,2001年。
劉南芳編:《李娃傳》,台北:陳美雲歌劇團,1995年。
陳得利編,高碧蓮整理,《秋風辭》,台北:河洛歌子劇團,2001年。
孫舒聖、江牧非編:《蕃薯頂的鐵支路—烽火英雄劉銘傳》,台北:一心歌劇團,2004年9月4日。
黃春明編:《白蛇傳‧人情、世情》,宜蘭:蘭陽歌劇團,2005年3月4日。
九、歌子戲節目冊
《彼岸花》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1年。
《人間盜》節目冊,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劇團,2004年。
《太子回朝》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3年。
《王子復仇記》節目冊,台北:明華園歌劇團,2005年。
《竹塹林占梅》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6年。
《何仙姑》節目冊,台北:明華園歌劇團,2006年。
《良弓吟》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5年。
《東寧王國》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4年。
《秋風辭》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0年。
《秋風辭》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1年。
《梨園天神》節目冊,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劇團,1999年。
《殺豬狀元》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2年。
《無情遊》節目冊,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劇團,2005年。
《菜刀、柴刀、剃頭刀》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1年。
《新鳳凰蛋》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1999年。
《鼠鬥龍爭》節目冊,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4年。
《榮華富貴》節目冊,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劇團,2001年。
《劍神呂洞賓》節目冊,台北:明華園歌劇團,2003年。
十、歌子戲影音資料
《欽差大臣》DVD,台北:河洛歌子戲團,1996年。
《李娃傳》錄影帶,台北:台灣歌仔戲班,1995年。
《刺桐花開》DVD,台北:陳美雲歌劇團,2000年。
《彼岸花》DVD,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1年。
《秋風辭》DVD,台北:河洛歌子戲團,1999年。
《鬼菩薩》DVD,屏東:明華園天字團,2005年。
《御匾》DVD,台北:河洛歌子戲團,1995年。
《梨園天神》DVD,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劇團,1999年。
《梨園天神—桂郎君》,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劇團,2006年
《添燈記》DVD,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劇團,2002年。
《無情遊》DVD,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劇團,2005年。
《菜刀、柴刀、剃頭刀》DVD,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1年。
《鼠鬥龍爭》DVD,台北:河洛歌子戲團,2004年。
《榮華富貴》DVD,台北:唐美雲歌仔戲劇團,2001年。
《鳳凰蛋》DVD,台北:河洛歌子戲團,1994年。
《蕃薯頂的鐵支路—烽火英雄劉銘傳》DVD,台北:一心歌劇團,2004年。
新春戲曲晚會錄影帶,北京:中央電視台,1999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