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學「中文」課程融入讀書會學習社群機制之規劃與執行
書刊名:高醫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賴素玫
作者(外文):Lai, Su-mei
出版日期:2019
卷期:14
頁次:頁91-121
主題關鍵詞:大學中文課程讀書會閱讀教學助理Chinese coursesReading groupReadingTeaching assistantT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向鴻全(20120600)。經典與反經典--臺灣高等教育中經典閱讀活動的省思。通識教育學刊,9,69-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蓋琦紓(20101200)。生命美感與文學讀解--大一國文課程的教學設計。高醫通識教育學報,5,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春梅(20101200)。大一國文課程讀書會單元的經營與檢討。全人教育學報,7,197-2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木金、許瑋珊(20121200)。從PISA閱讀評量的國際比較探討閱讀素養教育的方向。教師天地,181,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亮誾(20121200)。科技大學推動中文能力提升的探討--以雲林科技大學閱讀推廣活動為例。通識教育學刊,10,4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智平(20140200)。合作學習法的教案設計與教師角色定位--以大學國文課程為例。全人教育學報,12,147-2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昀修(2016)。「下一代的國文教育」座談會側記(下)--重新展開一場對話。人本教育札記,328,15-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瓊月、陳瑞芸(20170200)。文學線上讀書會的組織能力教學。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7(1),81-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彭昱融(20110413)。台大學生也要重新「學讀書」。天下雜誌,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16)。PIRLS 2016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國家報告 (計畫編號:MOST102-2511-S-008-018-MY4)。桃園市: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6)。PIRLS 2006報告: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昭玲(2004)。大學生非同步網路讀書會以閱讀摘要與討論帶領促進閱讀理解與思維表達之發展歷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hambers, Aidan、許慧貞(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臺北市: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長壽(2011)。教育應該不一樣。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南美英、孫鶴雲(2007)。晨讀10分鐘。台北: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思婷(1996)。閱讀運動:讀書會參與手冊。台北:天衛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圓鈴、許芳菊(2013)。有效閱讀:閱讀理解,如何學?怎麼教?。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艾登.錢伯斯、蔡宜容(2001)。說來聽聽--兒童、閱讀與討論。台北市:天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德懷(2016)。明日閱讀:明日主題學習的基礎。臺北: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Krashen, Stephen D.、李玉梅(2009)。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啟示。臺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方隆彰(2003)。書會知己:實務運作手冊。臺北: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陳宛茜,何定照(20190313)。功利淺碟:台灣人讀手機不讀書,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2895/36936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8)。芬、韓、日、港四大國際大師,跨海來台暢談成功經驗,http://reading.cw.com.tw/2008forum/20071214.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佩旻(20170902)。拋棄國文教育「一本主義」北一女開書單寫作更有力,https://udn.com/news/story/6885/2679387?from=udn_ch2cate11195sub6885_pulldownmenu。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佩旻(20171207)。洪蘭:閱讀求深度,反思才是關鍵,https://udn.com/news/story/11320/28628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俊偉(20190313)。民調/逾4成受訪者.去年一整年沒看過書,https://vision.udn.com/vision/story/12844/36937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