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實習教育制度有關研究之探討與評析
書刊名:教育研究資訊
作者:王家通郭明堂
出版日期:1993
卷期:1:5
頁次:頁84-99
主題關鍵詞:教育制度實習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4)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
  • 點閱點閱:33
     本研究目的乃針對國內近十年來有關師範校院實習教育制度的研究加以探討與評析,以供實習制度根本改革之參考。 經整理分析歸納出下列幾項結論與建議: 一、將「中小學登記及檢定辦法」與未來「教師資格檢定辦法」統合歸併到「教育人員任用條例」。 二、將國民教育輔導團制度加以改進,並納入教師研習中心。 三、提昇師範院校實習輔導處地位為一級單位。 四、為每一實習老師聘請一位良師(mentor)。 五、實習學校之遴選,以師院附近或是交通方便之績優學校為優先條件。 六、輔導方式應具體化。 七、建立「良師輔導制度」,結合教師生涯階梯,以增加教師投入教學之誘因。 八、師範院校應增設臨床教授。 九、實習指導老師及實習教師可合教一個班級。
期刊論文
1.江雪齡(1989)。由美國良師制度探討實習教師的問題與輔導途徑。國教研究雙月刊,7,4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國鴻(1992)。實施教育實習輔導制度之回顧與展望。教育實習輔導通訊,64-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家通(1991)。評師範教育法草案。師說,1991(七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深坑、歐用生、王秋絨、湯維玲、劉文惠(19920600)。我國實習教師制度之規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集刊,34,143-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家通(1992)。中日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國際比較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奎熹(1986)。師大師院教學實習之檢討。師範教育學術研討會。台北:師大。206-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兆偉(1992)。師範學院結業生之追蹤研究:實習成效與校外資源。高雄市教育學會八十一年年會,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吳裕益、劉佑星、郭丁熒、賴書通(1992)。師院結業生就讀動機、在校成績與知覺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生傳(1990)。實習教師困擾與輔導之研究 (計畫編號:NSC 79-0301-H017-02)。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保玉(1988)。教育實習與在職師資輔導策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芬芬(1991)。教育實習人種誌觀察研究(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游自達(1987)。國中實習教師工作困擾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芬芬(1984)。師大結業生分發實習前後教學態度與任教意願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hulman、Calbert(1987)。The First years of Teaching。  new window
2.薛梨真(1991)。國小實習教師工作困擾與輔導策略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園會(1981)。初任教師研修制度之研究。台北:台灣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家通(1991)。日本師資培育制度研究。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舂興(1991)。我國中小學師資培育制度改革音意見之調查研究。世界各主要國家師資培育制度比較研究。台北: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漢強(1981)。「臨床教授」在我國師範院校實施之可能性。世界師範教育改革動向。台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家通(1989)。日本師資養成制度之深討。各國小學師資培育。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