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戒嚴初期民主政論的初探(1949-1960)--以雷震與《自由中國》半月刊為例
書刊名: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
作者:毛知礪
作者(外文):Mao, Chih-lee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3
頁次:頁107-133
主題關鍵詞:臺灣戒嚴民主政論雷震自由中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0
  • 點閱點閱:72
期刊論文
1.殷海光(1959)。胡適與國運。自由中國,20(9),282-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58)。學術教育應獨立於政治。自由中國,18(1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燕人(1954)。搶救教育危機。自由中國,11(12),3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50)。中國自由黨組織綱要草案。自由中國,2(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50)。中國自由黨組織綱要草案。自由中國,2(1),3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00619)。選舉改進座談會的聲明。自由中國,22(1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60)。豈容「御用」大法官濫用解釋權?。自由中國,22(5),144-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571101)。我們的中央政制。自由中國,17(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文伯(19581201)。理論與事實--漫談人權保障問題。自由中國,19(11),17-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建邦。請政府切實保障人權。自由中國,1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徐復觀(19521016)。青年反共救國團的健全發展的商榷。自由中國,7(8),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適、楊欣泉(19580601)。從爭取言論自由談到反對黨。自由中國,18(11),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雷震(19600516)。我們為什麼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反對黨。自由中國,22(10),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呼籲從速召開反共救國會議之前。自由中國,1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對民青兩黨的期望。自由中國,13(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伴耘。反對黨!反對黨!反對黨!。自由中國,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反對黨的問題。自由中國,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文伯。談談人民的集會結社自由。自由中國,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60)。與陳兼院長論反對黨。自由中國,2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雷震。駁斥黨報官報的謬論與誣衊。自由中國,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大江東流擋不住。自由中國,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祥麟。基本人權溯源。自由中國,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嵐僧。論臺灣省的選舉。自由中國,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沈雲龍。有關臺灣地方選舉的幾個問題。自由中國,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傅正。對本屆地方選舉的檢討。自由中國,1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選票與人心。自由中國,1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蔣勻田。緊握收拾人心的機會。自由中國,1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朱文伯。我看「選賢與能,節約守法」。自由中國,1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雷震。輿論與民主政治。自由中國,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雷震。民主政治就是輿論政治。自由中國,5(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雷震。民主政治就是民意政治。自由中國,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建立法治。自由中國,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法治乎?黨治乎?。自由中國,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徐道麟。民主、法治與制度。自由中國,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克文。地方自治與民主政治。自由中國,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龍一諤。如何建立民主制度。自由中國,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江宗一。什麼是民主政治的真諦?。自由中國,1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傅正。從責任政治談到反對黨。自由中國,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龍一諤。民主必須要有個人自由。自由中國,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言論自由的認識及其基本條件。自由中國,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成舍我(1955)。「人權保障」與「言論自由」。自由中國,12(6),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19591116)。解決中國問題必需以民意為依歸。自由中國,21(1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雷震。願望與怨望。自由中國,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有容乃大。自由中國,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自由中國,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從法家拂士到言論自由。自由中國,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19580101)。為「自治」半月刊橫遭查扣而抗議。自由中國,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治安機構無權查扣書刊─從「祖國週刊」被扣說到書報雜誌審查會報之違法。自由中國,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從「自由人」被扣說到「自由人」停刊。自由中國,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倪路案亟待澄清。自由中國,17(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汪文瑞。從人權保障談到孫秋源被捕。自由中國,1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王少南。禁書要禁的合理。自由中國,1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出版法修正案仍以撤回為妥。自由中國,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出版法事件的綜合觀。自由中國,1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今日的問題─代緒論。自由中國,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臺南農職讀者。如此「圖書審查」。自由中國,1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敬禮。何以沒有讀《自由中國》的自由?。自由中國,1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我們的答辯。自由中國,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范度才。中華日報鼓吹暴動!。自由中國,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對搆陷與污衊的抗議。自由中國,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積極展開新黨運動。自由中國,1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馬英九(1995)。要民主更要法治。天下雜誌,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吳秋山。論軍隊現代化之另一方面。自由中國,1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我們反對軍隊黨化。自由中國,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曲靈鈞。論國民黨「以黨領軍」政策。自由中國,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我們的軍事。自由中國,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鄺大志。大專聯考四大惑。自由中國,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撤銷「軍人之友社」。自由中國,2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曲靈鈞。對於軍事的兩個基本願望。自由中國,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對於我們的教育展望。自由中國,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再論青年反共救國團撤銷問題。自由中國,1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三論青年反共救國團撤銷問題。自由中國,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教育行政應有示範作用─守法。自由中國,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從教育廳的一件命令談法治前途與政治作風。自由中國,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我們的教育。自由中國,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黨霸教育的真面目。自由中國,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民主自由與經濟制度。自由中國,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高壽昌。經濟的自由主義。自由中國,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王聿修。自由經濟必然平等。自由中國,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論進口管制之開放。自由中國,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羅敦偉。公營企業的民主化。自由中國,2(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王希龢。論計畫與自由。自由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Hayek, Friedrich A. Von。統制經濟的種種危害。自由中國,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公賣政策必需改革。自由中國,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陳式銳。臺灣經濟革新芻議。自由中國,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林希美。今後財經政策的展望。自由中國,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趙崗。發展臺灣的經濟方向。自由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我們的財政。自由中國,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我們的經濟。自由中國,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已是財政改革的時候了。自由中國,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趙崗。再談財經改革。自由中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軍法與普通司法的劃分。自由中國,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軍司法再進一步的革新。自由中國,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今日之司法。自由中國,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司法獨立與司法人員的管理。自由中國,2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1958)。如此司法--「奉命不上訴」。自由中國,19(10),291-2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1958)。從官方的報導再論「奉命不上訴」。自由中國,19(11),331-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1958)。三論谷鳳翔對「奉命不上訴」案應負的法律責任--又一證據谷鳳翔難逃教唆罪嫌。自由中國,19(12),365-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奉命不上訴」案為何「不予起訴」?。自由中國,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以法違法。自由中國,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谷鳳翔逍遙法外!。自由中國,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取消「黨化司法」。自由中國,2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今天的立法院。自由中國,17(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唐德剛。羅斯福總統究不敢毀憲。自由中國,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方望思。請重視海外對總統連任問題的看法。自由中國,2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重申我們反對修憲的意見。自由中國,2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曹德宣。擁護蔣總統繼續領導而不贊同連任。自由中國,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不要再玩政治魔術。自由中國,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夏濤聲。另一種形式的修改憲法。自由中國,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雷震。敬向國大代表同仁說幾句話。自由中國,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死亡宣告」可以適用於國大代表嗎?。自由中國,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臨時條款」等於憲法!。自由中國,2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敬告我們的國大代表。自由中國,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傅正(1960)。護憲乎?毀憲乎?。自由中國,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王師曾。政治建設的根本問題。自由中國,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我們的地方政制。自由中國,1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從王國柱之死談臺灣地方自治。自由中國,1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由地方行政改革談一黨特權。自由中國,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急救臺灣地方之治。自由中國,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傅正。地方之治乎?省府官治乎?。自由中國,2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解決臺省體制的根本辦法。自由中國,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郭雨新。民選省長此時期矣!。自由中國,2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地方黨治」必須立即停止。自由中國,2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秋水。臺灣人對陳內閣之期望。自由中國,1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臺灣人對大陸人。自由中國,2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阮毅成。臺灣實施地方自治的檢討。自由中國,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競選活動應看做政治教育。自由中國,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柯德厚。關於政黨提名問題的商榷。自由中國,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寫在本屆地方選舉之前。自由中國,1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如何糾正臺灣選舉的弊端─選舉應由政黨提名候選人。自由中國,15(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競選活動應有這樣不合理的限制嗎?。自由中國,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為四屆縣市議員選舉婉告國民黨人。自由中國,1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國民黨豈可重演違法競選的故技。自由中國,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對於地方選舉的兩點起碼要求。自由中國,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楊賜卿。揭穿國民黨所謂安全措施下的選舉舞弊。自由中國,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陳威森。臺灣的選舉為什麼辦不好?。自由中國,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這樣的地方選舉能算「公平合法」嗎?。自由中國,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請投在野黨和無黨無派候選人一票!。自由中國,2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許冠三。民主與權威。自由中國,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李僉。權威與權威統治。自由中國,1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姚士幼。一黨執政太久,老百姓要換口味。自由中國,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李中直。論反共聯合陣線。自由中國,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朱啟葆。我們需要一個自由中國大運動。自由中國,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寫在反共救國會議之前。自由中國,9(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李聲庭。世界人權宣言十週年。自由中國,1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羅鴻詔。國家自由與個人自由。自由中國,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傅中梅。個人自由乎?國家自由乎?。自由中國,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許冠三。關於個體自由與群體自由。自由中國,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鄒文海。自由的意義。自由中國,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李鈞。如何保障基本人權。自由中國,1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1955)。自清運動要不得。自由中國,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安全室是什麼?。自由中國,1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朱文伯。為中國地方自治研究會再說幾句話。自由中國,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胡適(1949)。「自由中國」發刊詞。自由中國,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雷震。我們五年來工作的重點。自由中國,1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革命軍人何以要以「狗」自居?。自由中國,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傅正。從本刊的「讀者投書」說到國是問題。自由中國,2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胡適。「自由中國」雜誌三週年紀念會上致詞。自由中國,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本刊啟事。自由中國,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傅正。國家要把人當人。自由中國,1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李鴻禧(1991)。雷震之憲法學者像素描。臺北。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郭仁孚(1994)。《自由中國》半月刊關於憲政論述的歷史分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魏誠(1984)。自由中國半月刊內容演變與政治主張(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淑芳(1989)。自由中國半月刊的政黨思想(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馬之驌(1993)。雷震與蔣介石。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懷恩(1988)。臺灣政治變遷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筱峰(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夏道平(1989)。我在《自由中國》。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東泰(1991)。臺灣地區大眾傳播媒體與政治民主化歷程。中國的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蕭全政(1991)。國民主義:臺灣地區權威體制的政經轉型。中國的民主前途: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敖(1988)。雷震研究。雷震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Mannheim, Karl(1960)。Ideology and U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Ideology and U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London。  new window
9.吳淑鳳(1995)。行憲前後的黨政關係(1946-1948)。抗戰暨臺灣光復中華民國史專題第三屆討論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90)。雷震「軍法申請覆判理由書狀」。雷案始末(2)。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90)。雷震日記─第一個十年(1至5)。雷震日記─第一個十年(1至5)。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傅正(1990)。序言。雷震與政治反攻(1)。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56)。中央日報:讀書週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53)。蔣總統四十二年國慶紀念告全國軍民同胞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52)。雷震致胡適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蔣永敬(1991)。胡適與國民黨。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