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我國國家體制與警政發展(1950∼1987年)
作者:陳宜安
作者(外文):Chen, Yi-A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陽山
李湧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國家政治警察警察國家體制警政發展列寧式黨國體制國家組合主義威權主義StatePoliticsPoliceState SystemPolice DevelopmentLeninist Party-SystemState CorporatismAuthoritar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5
自古以來,中國社會興衰治亂之前提與基礎,地方保安力量的控制與安定是不可或缺的基礎,而軍警即是執行安定之主力。主政者欲穩固政權,除了軍權之統禦外,「安內」力量之警察權更成了一種「服從性高」、「有效率」之政治工具,警察角色與定位便隨著時代發展並軌而行。我國戒嚴時期國家體制對於警政發展的影響,實可以國家領導者為觀察指標,因為他擁有國家的統、治權。蔣中正主政期間的施政理念是反共復國,蔣經國主政期間的施政的理念是生根台灣,二者皆以維護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定為施政目標。國民政府遷台後,因所轄幅員僅及台、澎、金、馬,警政業務完全由台灣省警務處負責。台灣省雖是一個行政區域,卻又為中央政府所在地,警務處一直扮演中央警政領導機關的角色。一九七二年七月十五日內政部將警政司改制為警政署,署處合署辦公機制運作於是形成,此為與前期警政發展不同所在。警政署長兼警務處長,署處合署辦公,突顯了台灣本是一個省的行政區域,卻因又是中央政府所在地,為了彰顯憲法中的中央、地方不同的規劃,中央級的內政部成立了警政署,省警務處卻又不能廢除,表面觀之似乎成就了法統的維繫,署、處業務重疊,卻違反了事權明確的行政組織原則。
七O年代以後全球自由化浪潮澎湃,台灣開啟政治自由化,在面臨政治轉型時期,國家領導者採行本土化、自由化政策,警察受到羈絆較少,也有實施所謂警政革新,但至一九八六年民進黨成立(台灣民主化的重要指標)、一九八七年解除戒嚴為止,警政署署長仍是軍人出任,顯示蔣經國在世期間並未完成警政民主化,黨→軍→警系統仍是國家統治者所掌控。意味著國家領導者對於鞏固政權的警察首長任命,始終不曾鬆綁,亦即蔣經國執政時期所推動的本土化政策並未落實於警界高層首長。
From the ancient times to present, the control and maintenance of the local security power have always been the indispensable premises and foundations of the rise, decline, peace and turbulence of the Chinese society, in which the police has been the main executive force of social stability. In order for the potentate to secure the regime, in addition to the military dominance, the police power, which plays the role of maintaining the internal security, becomes a highly obedient and effective political instrument, and the role of police also develops as the time changes. The influence of the state system upon the police development during the marital law period is actually observed from the country leader, as he possesses the sovereignty of the state. The administrative ideal of Chiang Kai-shek during his government is anti-communist and recovery-of-the-mainland, whereas Chiang Ching-kuo’s ideal is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Taiwan. Their common administrative objectives are to maintain the national security and social stability. After the government of R.O.C. moved to Taiwan, as the territory area only covered Taiwan, Penghu, Kinmen and Matsu, Taiwan Police Force was completely in charge of the police administration. Even if Taiwan was a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it was also the loca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refore, Taiwan Police Force played the leading role of the central police administration. On July 15, 1972,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changed Police Administration Section to National Police Agency. The section-agency-allied official business operation system was hence established as a major change from the police development in the early days.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Police Agency concurrently serving as the Commissioner of Police, along with the section-agency-allied official business operation system, clearly indicates that Taiwan is not only an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but also the location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manifes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entral and local plan in Constitution, National Police Agency of the central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provincial Police Force was not abolished. It seems that the system of justice is maintained, however, the business of the section and agency actually overlaps with each other, which violates the principle that the rights and responsibilities of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should be explicit.
After 1970’s, the global liberalization had an impact on Taiwan to initiate its political liberalization process. In the political transition period, the country leader implemented the policy of localization and liberalization. The constraints on the police became less and the so-called police innovation was carried out. However, until 1986 when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was established (the significant symbol of Taiwan’s democratization) and 1987 when the martial law was lifted,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Police Agency was still taken up by military personnel, which showed that the police democratization was not accomplished during the time when Chiang Ching-kuo was alive and the party-military-police system was still in the control of the state ruler. This implied that in order to consolidate the regime, the country leader had always been holding on to the designation of the police chief, in other words, the localization policy promoted by the Chiang Ching-kuo government was not carried out at the police chief level.
一、政府機關檔案: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警務處戶籍整理方案,民國39年/144/1/1 原卷。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台灣省政府四十一年度中心工作(動員工作)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戰地政務講習班第一期」(卷號037.5/51)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戰地政務講習班第八期」(卷號037.5/87)原件。)
台灣省戰時警察工作方案,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民國39年/026/29 原卷。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省警務處工作檢討民國39年/026/43/1 原卷。
警政署秘書處檔案科所藏,「加強台灣地區治安維護措施」(卷號212.1/87)原件。
警政署秘書處檔案科所藏,「後備軍人管理業務革新示範演習計劃大綱(精管一號
計劃」(卷號227.2/51)原件。
警政署秘書處檔案科所藏「修正台灣省戰時警務工作計劃暨附屬計劃」(卷號212.1/58)原件。
警政署秘書處檔案科所藏「加強台灣地區治安維護措施」(卷號212.1/87)原件。
「台灣省戒嚴時期戶口臨時檢查實施辦法」,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卷號144/519)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民國五十三年「各縣市警察局(所)安全室設立調查組並請納入編制立案說明」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民國五十三年「各縣市警察局(所)安全室設立調查組並請納入編制立案說明」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警務處56年度重要工作計劃」,編號56-09-07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警務處53年度重要工作計劃」(卷號026/28)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警務處56年度重要工作計劃」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警務處六十年工作計劃與預算執行情形檢討報告」,卷號711/29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警務處56年度重要工作計劃編號56-09-04」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健全縣市警察局組織」(卷號111/59)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警務處七十二年施政計劃」(卷號012.1/11)原件。
警政署秘書室檔案科所藏,省警務處「省議會建議警察首長遴任與權責」(卷號612/4原件)。
警政署秘書處檔案科所藏,一九七九年「警務處一年來工作績效及尚待努力事項」(卷號12.3/9)原件。
二、中 文 專 書:
丁仁方
1999,《威權統合主義-理論、發展、與轉型》,台北:時英出版社。
丁維新
1992,《行政警察業務》,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王家儉
1984,《清末民初我國警察制度現代化的過程(1901-1928)》,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振寰
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一版,台北市:巨流圖書公司。
六十年來的中國警察編輯委員會編
1972,《六十年來的中國警察》,桃園:中央警官學校。
田弘茂
1989,《大轉型-中華民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遷》,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
1998,《台灣地區戒嚴時期五O年代政治案件史料彙編〔一〕》,台中。
牟宗三
1974,《政道與治道》,台北:廣文書局。
朱浤源
1996,《中華民國史社會誌(初稿)》下冊,台北:中央研究院。
朱雲漢
1998,《民主、轉型?台灣現象》,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呂亞力
1983,《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
李大維
1988,《台灣關係法立法過程》,台北:洞察。
李本京
1985,《七十年中美關係評估》,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李宜華、潘煥昆譯
1953,《司徒雷登回憶錄-旅華五十年記》,台北:大華晚報社。
李雲漢
1994,《中國國民黨史述》第四編:保衛台灣與建設台灣,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
李湧清
1985,《台灣警察機關組織編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李筱峰
1987,《台灣民主運動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
李國鼎
1978,《台灣經濟快速成長經驗》,台北:正中書局。
李震山
1998,《警察任務法論》,高雄:登文書局增訂四版。
沈宗瑞
2001,《國家與社會-中華民國的經驗分析》,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吳文程
1996,《台灣的民主轉型:從權威型的黨國體系到競爭性的政黨體系》,台北:時英出版社。
吳新興
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吳國光編
1994,《國家、市場與社會-中國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至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胡 佛、周陽山等著
1993,《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台北:三民書局。
胡 佛
1998a,《政治學的科學探究(四):政治變遷與民主化》,台北:三民書局。
1998b,《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五):憲政結構與政府體制》,台北:三民書局。
林山田
1992,《談法論政(三)》,台北:前衛出版社。
1995,《五十年來的台灣法制(1945∼1995)》,台北:台大法學院。
林中斌
1999,《核霸-透視跨世紀中共戰略武力》,台北:學生書局。
林玉體
1988,《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林佳龍、邱澤奇主編,王振寰等著
1999,《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
林紀東
1980,《比較憲法》,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美玲
1994,《治安問題與警力運用》,台北:業強出版社。
泰 勒(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
2000,《台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台北:時報文化。
周育仁
1993,《政治與經濟之關係-台灣經驗與其理論意涵》,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若林正丈著,洪金珠、許佩賢譯
1994,《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
紀俊臣
1999,《精省與新地方制度》,台北:時英出版社。
施正鋒
1999,《台灣政治建構》,台北:前衛出版社。
高隸民(Thomas B. Gold)
1987,《台灣的奇蹟》(中譯),台北:洞察出版社。
涂照彥
1992,《日本帝國主義下的台灣》,李明俊譯,台北:人間出版社。
倪炎元
1995,《東亞威權政體之轉型》,台北:月旦出版社。
陳永發
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上)》,台北:聯經出版社。
陳明通
1995,《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修訂一版,台北:月旦出版社。
許介鱗
1997,《戰後台灣史記(卷一)》,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許福明
1986,《中國國民黨的改造-兼論其對中華民國政治發展的影響》,台北:正中書局。
張五岳
1992,《分裂國家互動模式與統一政策之比較》,台北:業強出版社。
張金鑑
1991,《中國政治制度史》,台北:三民書局。
彭明敏
1994,《彭明敏看台灣》,台北:遠流圖書公司。
洛依等著(Hofheinz,Roy &Calder,Jr.and Kent E. )陳衛平譯
1983,《東亞銳鋒》,台北:允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梅可望
1970,《警察學原理》,中央警官學校編印。
彭懷恩
1983,《中華民國政治體系的分析》,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1986,《朝向高層之路》,台北:洞察出版社。
1995,《台灣發展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1997,《中華民國政府與政治》,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楊永年
1998,《警察組織剖析》,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趙既昌
1985,《美援的運用》,台北:聯經出版社。
趙建民
1994,《威權政治》,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蔡政文、林嘉誠
1990,《台海兩岸政治關係》,台北:國家政治資料研究中心。
董翔飛
2000,《中國憲法與政府(暨「大法官解釋文與我的不同意見書」)》,台北:三民書局。
劉進慶
1992,《戰後台灣經濟分析》,王仁宏等譯,台北:人間出版社。
鄭牧心
1987,《台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社。
鄭善印等著
2001,《警察學總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
薛化元編著
1999,《台灣開發史》,台北:三民書局。
蕭全政
1988,《政治與經濟的整合》,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1989,《台灣地區的新重商主義》,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
1995,《臺灣新思維:國民主義》,台北:時英出版社。
1996,《後冷戰時期亞太政經變遷中的兩岸關係-劇變中的亞太與兩岸關係》,台北:業強出版社。
龔宜君
1998,《「外來政權」與本土社會:改造後國民黨政權社會基礎的形成(1950-1969)》,台北:稻鄉出版社。
警政署編
199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警察大事記》,台北。
賴淑卿編
1993,《警政史料》,第一冊,台北:國史館。
賴澤涵主編
1993,《台灣光復初期歷史》,台北:中研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第31
號專書。
龐建國
1992,《國家發展理論-兼論台灣發展經驗》,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叢日雲
1999,《當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天津:人民出版社。
芮 傑(Mostafa Rejai)原撰,張明貴譯
1985,《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公司出版。
三、中文期刊論文:
丁仁方
1996,<統合化、半侍從結構與台灣地方派系的轉型>,台北:政治科學
論叢,第十期。
文崇一、李鴻禧、荊知仁、張忠棟、楊國樞
1988,<國民黨黨內民主化課題>,中國論檀第301期。
王一飛
1964,<我對常年教育的看法>,警民報導,第五三八期。
王振寰
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卷第一期。
1999,<邁向常態化政治>,載於《兩岸黨國體制與民主發展》前引書。
王振寰/錢永祥
1995,<邁向新國家? 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二十期。
丘宏達
1988,<我國國際法律地位及重返國際組織問題>,輯於台北:時報公司編《迎接挑戰開創新政》。
古奠基
1980,<當前警政幾個問題的探討>,桃園:警學叢刊。
江炳倫
1991,<政黨與政黨体系研究>,政治大學學報第六十二期。
朱金池
1997,<警察組織理論研究的新取向:制度論>,桃園:《警學叢刊》,二十八卷三期。
朱金池
1995,<從組織策略觀點談我國警政革新之策略>,桃園:警光雜誌,第484期。
2000,<警察組織變革之研究>,警察行政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學系。
朱雲漢
1990,<政治抗爭與民主秩序的重建>,社會重建研討會論文,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
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載於台灣研究基金會編《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
1998,<第三波民主化的反思>,載於金耀基、朱雲漢等著,《民主、轉型?臺灣現象》,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朱雲漢、林忠正
1997,<所得分配與民主政治發展>,載於游盈隆編《民主鞏固與崩潰》,台北:月旦出版社。
呂亞力
1988,<落實政黨政治之展望>,載於《一九八九年臺灣經驗全紀錄》,二十一世紀基金會主編,台北:中華徵信所。
李 明
1996,<南韓政治民主化之經驗與難題>,韓國學報,第十四期。
李金銓
1993,<台灣的廣播電視藍圖>,鄭瑞城等合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李湧清
1993,<我國社會變遷與警察組織:1973〜1989>,桃園:《警政學報》,二十二期。
1995,<論警察分駐所與派出所的問題與難題>,桃園:《警學叢刊》,二十五卷四期。
1999,<警察組織-理論與實際>,收錄於警察行政學系編著警察行政專題,桃園:中央警察大學。
2000,<論當代民主社會中警察的角色與功能>,桃園:《警學叢刊》,三十卷六期。
李筱峰
1986,<知識份子與政治革新運動>,中國論壇,第二六五期。
李鴻禧
1986,<戰後台灣法治體制發展的癥結-以憲體制問題為例證>,載於中國論壇編輯委員會主編,《台灣地區社會變遷與文化發展》,台北:中國論壇出版。
汪君傑
1962,<論警察常年教育的得失>,警民報導,第四六九期。
金耀基
1982,<中國民主政治之建構-新範典的探索>,載於中國時報。
1998,<政治自由化及民主化發展>,載於《民主、轉型?臺灣現象》前揭書。
周陽山
1988,〈民主化、自由化與威權轉型-國際經驗的比較〉,台北:《中山學術
論叢》,臺灣大學法學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990,<台灣:擺盪在民主與專權之間的思考>,收錄於氏著《自由與權威》,
台北:三民書局。
林山田
1982,〈警察在抗制犯罪上的功能〉,收錄於氏著《犯罪問題與刑事司法》,(台
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林佳龍
1999,<比較兩岸的政體轉型、解釋臺灣的民主化>,載於《兩岸黨國體制
與民主發展》前揭書。
2002,<台灣民主化與政黨體系的變遷>,台灣政治學刊,第四期。
林博文
2000,<台灣地位未定論的來龍去脈>,台北:中國時報五月二十九日四版)。
林燦璋
1993,<警察之任務、業務與勤務-以問題為導向之警察策略>,桃園:《警學叢刊》,二十四卷二期。
林鶴瞻
1962,<泛論警察常年教育>,警民報導,第四六九期。
〈第三波民主化與民主改革的經驗教訓專題討論會紀要〉
2001,《當代中國研究》編輯部,《當代中國研究》,第一期(總第72期)。
吳敏聰
1988,<美元與台灣的經濟發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一卷第一期。
吳國光
1994,<變革中的國家能力:一種悖論和三種能力>,收錄於吳國光編《國家、市場與社會-中國改革的考察研究,1993至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邱華君
2001,<警察法修正之芻議>,桃園:《警學叢刊》,三十一卷五期。
胡 佛
1989,<民主政治的迷思與實踐 ― 促進中國民主政治的建議>,(中國民主前途研討會,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
紀俊臣
2001,<地方自治法制化之政策取向>,中國地方自治,第五十四卷第一期。
徐振國
1992,<國民黨改造期間若干基本制度和政策理念的探討>,《中山學說與
國家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
1990,<組合主義與經濟發展:台灣威權體制的蛻變與發展>,發表於民主基金會主辦之「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台北國際會議中心。
高隸民(Thomas B. Gold)
1986,<多國公司在台灣>,收錄於丁庭宇、馬康莊主編,《台灣社會變遷的經驗》,台北:巨流。
陳 璧
1993,<凡走過必留下痕跡>,收錄於臺灣省政府警政廳編印,《新聞選粹》,台中:臺灣省政府警政廳。
陳立中
1991,<中華民國的警察制度>,(中山社會科學季刊,六卷三期。
陳玉璽
1987,<從國際形勢看台灣問題>,海峽論壇第四期。
1987,<四十年來台灣經濟發展與政治社會變動>,《台灣與世界》。
陳芳明
1996,<台灣研究與後殖民史觀>,台北:歷史月刊。
陳明璋
1982,<組織效能及其決定因素關係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學報》第四十五期。
陳明傳
1996,<論警政工作之品質管理-警察教育改革之基石>,桃園:《警學叢
刊》,二十七卷一期。
陳啟成
1986,<阻擋組黨-組黨戰爭記實>,台北:《八十年代》第九十八期。
陳純瑩
1989,<日據時期台灣的警察制度>,台北:《警專學報》第二期。
1994,<台灣省政府成立初期之警政>,台北:《警專學報》第七期。
渥 克(Walker L. Richard)
1977,<台灣的政治現代化歷程(1945-1972)>,載於薛光前、朱建民主
編《近代的台灣》,台北:正中書局。
郭 永
1962,<對本省警政工作的檢討與策勵>,親民半月刊。
章光明
1997,<從地方警政之需求論派出所功能及其現存的幾個問題>,桃園:《警
學叢刊》,二十八卷二期。
1999,<德、英二國警察升職教育現況分析>,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學報》
第三十五期。
2000,<警察與政治>,桃園:《 警學叢刊》,三十卷六期。
2002,<社區警政的「全球在地化」>,桃園:《警學叢刊》,三十二卷五期。
高 朗
1992,<從合法性轉換看二屆國代選舉>,華力進編,《二屆國代選舉之評
估》,台北:理論與政策雜誌社。
高政昇
1995,<警察人事任用權之探討>,桃園:警政學報第二十七期。
黃 祐
1993,<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警察行政>,《中華民國開國五十年史論集》
收錄於《警政史料》,第一冊,台北:國史館。
張旭成
1989,<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響>,《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台
北:前衛。
曾淑英
1999,<警察與一般行政機關危害防止任務分配之研究>,桃園:《警學叢
刊》,三十卷二期。
曾鏡生
1963,<當前警政措施的幾點意見>,親民半月刊。
答 人
1963,<略論警察常年教育>,警民報導,四八一期。
楊泰順
1990,<國民黨與在野勢力的互動關係>,《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的回顧與
展望論文集》,台北:民主基金會。
楊翹楚
2000,<我國警察教育的困境與改革>,台北:《警專學報》第二卷八期。
鄭敦仁與哈格(Cheng Tun-jun &Stephan Haggard)
1992,<台灣政權的轉變:理論與比較觀點>,載於張京育主編,《中華民
國民主化-過程,制度與影響》,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廖益興
1993,<台灣威權體制及其轉化的效應>,台北:《政治學報》。
1993,<政黨、選舉與地方派系>,(《國家政策雙週刊》。
劉美玉
1999,<我國警察教育制度之檢討與策進>,桃園:《警學叢刊》,二十九卷
五期。
鄭善印
1995,<日本中央與地方警察權之劃分暨我國可以採行之方案>,桃園:《警
學叢刊》,二十五卷四期。
蔣次寧
1995,<從實務發展論釋憲效力>,法令月刊,第四十八卷第六期。
蔣基萍
1997,<以「結構功能」的觀點析論台灣地區警察派出所之功能>,桃園:
《警學叢刊》,二十八卷二期。
蕭全政
1991,<國民主義:台灣地區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型>,《 政治科學論叢》第
二期。
2001,<台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收錄於中央研究院
台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台灣》。
蕭新煌
1990,<多元化過程中社會與國家關係的重組>,廿一世紀基金會與時報文
化基金會合辦,「台灣經濟新階段:持續與創新」研討會論文。
盧偉斯、蔡田木
2000,<我國警察學研究的初步檢視 ― 研究主題與研究方法的趨向分析
>,桃園:《警學叢刊》,三十卷六期。
戴作柱
1965,<泛論當前警政二三事>,警民報導,第五四八期)。
鹽見俊二
1985,<日據時代台灣之警察與經濟>,周憲文譯,王曉波編,《台灣的殖
民地傷痕》,台北:帕米爾書店。
四、中文博、碩士論文:
文馨瑩
1989,<美援與台灣的依賴發展:1951-1965>,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一飛
1994,<台灣海峽兩案警察高等教育制度之比較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伯頎
2000,<基層員警工作壓力與其因應策略關係研究>,雲林: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雅貞
2002,<比較兩蔣時代「一個中國」政策之背景分析>,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功勤
2001,<蔣介石台灣時代的政治菁英(一九五O年〜一九七五年)-以中國國民黨中常委及內閣成員為例>,雲林:中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柏泉
2003,<黃信介與台灣民主運動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柏儀
2002,<蔣經國主政時期台灣財政政策之研究(1972-1988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森永
2000,<戰後台灣「一個中國」原則轉變之政治經濟分析>,南投: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汪可威
1997,<國家、資本、與層峰組織-工業總會如何代表與實踐資本家的利益?>,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有忠
2000,<台灣統治聯盟之轉型-從黨國威權體制到三角聯盟>,台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
沈宗瑞
1994,<台灣工會的角色與發展-國家組合主義角度的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邱沛龍
1987,<我國警察機關組織體系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哲男
1998,<警察組織病態之分析-以典範的觀點探索>,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段智剛
2001,<論中央警察組織的再造工程 ― 以警政署升格為中心>,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韋積慶
1989,<台灣的國家機器-權力技術的分析>,台北: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正亮
1988,<國民黨政權在台灣的轉化:一九五四 ― 一九八八>,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立引
1988,<國民黨政府與台灣政治發展>,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萃芳
2001,<警察人員之次文化及相關因素之探討>,雲林: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岳
1998,<政治領袖與政治轉型-蔣經國與台灣政治轉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明通
1990,<威權政體下台灣地方政治菁英的流動(1945〜1986)-省參議員及省議員流動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東陽
1994,<我國警察教育計劃認知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信傑
2000,<民主進步黨的創黨過程:外省菁英份子所扮演的角色>,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佩修
1999,<泰國的軍人與文人關係>,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海鑫
2000,<國家機關與企業之政經分析 ― 以台灣發展經驗為例>,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純瑩
1993,<台灣光復初期之警政>,台北: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建民
1995,<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過程中警察角色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曉慧
2000,<由上而下的革命:中國國民黨改造之研究(1950〜1952)>,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梁又文
2003,<臺灣戰後政經環境變遷與國土發展之研究-臺灣經驗分析(1949-2000)>,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
論文。
梁欽堯
1990,<中國國民黨民主化之研究>,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榮輝
2000,<美國學者對中美關係發展(1949〜1958)的看法>,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忠逸
1992,<階級形構與官僚威權體制的政經轉化-台灣發展過程之分析(1958〜1979)>,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舜閔
1993,<威權政治下台灣中央行政體制的發展歷程(1950〜1993)>,台北: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佩雲
1990,<美國對中華民國發展經驗的看法>,台北:政治大學外交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綠薇
1996,<戰後警政的接收與重建-中樞遷台前後警政發展之探討>,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剛嘉
2002,<政治安定、經濟結構與民主鞏固:比較台灣與南韓>,台中:東海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
彭建雯
2000,<美國外交政策之分析:從「圍堵」到「新圍堵」>,台中:東海大學政治系碩士論文。
彭德富
2001,<臺灣地方選舉與民主轉型之研究>,台北:國立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國祥
1994,<我國政治發展過程中警察行政中立之研究(一九四九∼一九九五)>,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思齊
2001,<不確定的想像共同體:1949年以來台灣國家認同的困境>,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清苓
1995,<光復後台灣基層警察教育之研究-一九四五〜一九八六年>,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明煌
1996,<中央與地方政治權力關係之轉變 ― 國民黨威權政體的鞏固與轉型>,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嘉發
1992,<從我國憲法探討中央與地方警察權限之分配>,桃園: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傳暘
2000,<杜魯門政府與中國(一九四七〜一九四九),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文明
2002,<我國警察人員陞遷制度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黎中光
1992,<國民政府與台灣終戰初期的政治經濟(1945〜1952)>,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理論組碩士論文。
鄭智仁
2001,<政黨政治對警察政策形成之影響 ― 以台北市為例>,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亦旬
2000,<八O年代以來政治學中“國家能力”研究之分析>,台北: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世華
1999,<吳國楨與台灣政局(1945〜1954)>,台北: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和禧
2001,<警政民意調察與警察政策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淑卿
1990,<國民政府警政制度之建立及其發展>,台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鍾國成
2000,<警察廣播電台民營化可行性探討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世岳
2000,<泰國政治變遷與金融自由化 ― 一九九七年泰銖貶值之政治因素探討>,台北: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櫻蘭
2001,<台灣與印尼威權統合制度之比較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 文 資 料:
一、 Books:
Ashcrott, Bill,Gareth Griffiths and Helen Tiffin
1998 Key Concepts in Post-Colonical Studi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Bayley, H. David
1985 Patterns of Policing ,N.J.: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Beetham, David,
2001 Political Legitimacy. Kate Nash and Alan Scott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Malden and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Gold,B. Thomas
1986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cale, New York: M.E. Sharpe.
Haggard, Stephan
1990 Pathways From the Periphery: The Politics of Growth in the Newly Industrializing Countries .Ithaca, N. 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lliday, Fred
2000 Culture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A New Reductionism? Michi Ebata and Beverly Neufeld eds.. Confronting the Politic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Hobden, Stephen
1998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Breaking Down Boundar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Huntington, P. Samuel
1968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Press.
1991 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Centry,Norman and Londo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Linz, J. Juan and Stepan, Alfred
1996 Problem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Southern Europe, South America ,and Post-Communist Europe ,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Lukes, Steven
1974 Power:A Radical View.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Mann, Michael
1988 States,War and Capitalism. Oxford and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Mawby, Rob I.
1990 Comparative Policing Issues.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System i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London:Unwin Hyman.
Migdal, Joel S.
1988 Strong Societies and Weak States:State-Society Relations and State Capabilities in the Third World,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iliband, R.
1969 The State in Capitalist Society,(N.Y.:Basic Books).
Nordlinger, Eric A.
1981 On the Autonomy of the Democratic State.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erlmutter, Amos
1981 Modern Authoritarianism: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Poggi, Gianfranco
2001 Formation and Form: Theories of State Formation. Kate Nash and Alan Scott eds.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Malden and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
Pye, W. Lucian
1985 Asian Power&Politics. England,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Roberg, R., Crank, J.& Kuykendall, J.
2000 Police and Society.,Los Angeles, CA.:Roxbury Publishing Company.
Sanders, Jr. Charles B.
1970 Upgrading the American Pol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Better Law Enforcement.Washington, D.C.: Brookings Institition.
Skocpol, Theda
1992 Protecting Soldiers and Mothers: The Political Origins of Social Policy in the United States.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ein, Janice Gross
1996 Image,Identity,and Conflict resolution. Chester A. Crocker et al. eds.. Managing Global Chaos:Sources of and Responses to International Conflict. Washington, D.C.: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Press.
Tilly, Charles
1975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二、 Articles:
Bayley, David H.
1975 “The Polic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in Europe”, in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States in Western Europe, ed. Charles Tilly Princeton, N.J..
Chang, Kuang-Ming
199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PoliceFunction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Taiwan. ” Unpublished,Ph.D . Dissert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Chicago.
Cheng,Tun-Jen
1989 “Democratizing the Quasi-Leninist Regime in Taiwan”,World Politics XL.
Chen,Tun-Jen, and Stephan Haggard
1992 “Regime Transformation in Taiwan: 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In Chen,Tun-Jen,and Stephan Haggard,eds., Political Change in Taiwan, Boulder, Colo.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Chou,Yang-Sun and Andrew Nathan J.
1987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Asian Survey. Vol.27. No.3.
Cole, Allen
1967 “Political Roles of Taiwanese Enterprisers”, Asian Survey, 7:9.
Hintze, Otto
1975 “Military Organization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tate”, in The
Historical Essays of Otto Hintze,F.Gilbert(ed.), New York:Oxford.
Huysmans, Jef
1998 “Security!What Do You Mean? From Concept to Thick Signifier.”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Vol.4,No.2 .
Huang,Teh-fu
1995 “Electoral Competi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Kuomintang.”Issues&Studies,Vol.31, No.5.
Kelling,L. George& Moore,H.Mark
1987 “From Political to Reform to Community: The Evolving Strategy of Police.”A Paper Produced at Kennedy School of Government, Cambridge,MA..
Koo, Hagen
1987 “The Interplay of State, Social Class, and World System in East Asian Development:he Case of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Froderic C. Deyo(ed.)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New Asian Industrialism. Ithaca and Lond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rasner, Stephen D.
1984 “Approach to the State:Alternative Conceptions and Historical
Dynamics”, Compative Politics, No.Jan.
Lee, Yung-Ching
199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Change and Changes in Police Organizations-A Case Study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1973-1989).” Unpublished Ph.D. Dissertatio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
Linz, Juan J.
1975 “ Totalitarian and Authoritarian Regimes” in Fred I. Greensten and Nelson W. Polsby , eds. ,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 Vol.3 Reading ,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Presidential or Parliamentary Democracy: Does It Make A Difference?”In Linz and Valenzuela eds. , The Failure of Presidential Democracy.Baltimore: The Johns Hopskins University Press.
Mainwairing, Scott
1992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and Democratic Consolition:Theoretical and Comparative Issues.” Edited by Scott Mainwairing, Guillermo O’Donnell and SamuelJ. Valenzuela, Issues in Democratic Consolidation., Indiana: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Mann, Michael
1984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the State:Its Origins, Mechanisms and
Results. ”, State,War and Capitalism:Studies in Political Sociology,Oxford and New York:Basil Blackwell Ltd..
Migdal, Joel S.
1994 “The State in Society.”in Migdal S. Joel,Kohli Atul&Shue Vivienne(ed.)State Power and Social Forces:Domin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in the Third World.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ch, James and John Olsen P.
1984 “The Institutionalism:Organizational 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3.
Meany, Constance
1985 “Liberalization,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KMT.” in
Skocpol, Theda,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of Analysi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Peter B. Evans, Dietrich Rueschemeyer, and Theda Skocpol eds.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elen,K. and Steinmo, S.
1992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olitics”in S.Steinmo, K.Thelen, and F.Lonstreth eds.,Structuring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harles
1985 “War Making and State Making as Organized Crime.”,in Evans Peter B., Dietrich Rueschemeyer,&Theda Skocpol eds,.Bring the State Back i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eber, Max
1990 “The State and Its Context”, in Roy C. Macrids & Bernard E. Brow(ed.),Comparative Politics, California:The Wadsworth Inc. Press.
Winckler, Edwin A.
1986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 on Taiwan: From Hard to Soft
Authoritarianism”The China Quartly,No.99,Sep..
Wu, Nai-The
1987 “The Politics of a Regime Patronage System: Mobilization and Control with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Unpublished Ph.D.Dissert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