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結構功能」的觀點析論臺灣地區警察派出所之功能
書刊名:警學叢刊
作者:蔣基萍
作者(外文):Jain, Jee Ping
出版日期:1997
卷期:28:2=114
頁次:頁117-142
主題關鍵詞:結構功能觀點臺灣地區警察派出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8
  • 點閱點閱:43
     本文嚐試以社會學中「結構功能論」的觀點,做為一種信念或一種觀察的方式, 來探究臺灣地區警察派出所之沿革、變遷及其存在的功能。之所以有此動機,貴因臺灣地區 之派出所,是一般民眾最普遍認知的警察機構,是警察主要業務的執行機構,然數十年來警 察派出所之發展,與其賴以存立的最初立意∼散在佈暑勤區警力,實施勤區查察中戶口查察 之勤務∼已漸不能落賁,那麼派出所與時併進的變遷下,其功能似已轉換,尤其都市中的派 出所似乎較相似於一個小型的分局。只是此種轉變又與警力佈署採散在集中併存制的精神∼ 組織專門分工的精神不合。使臺灣派出所的存立,更凸顯地成為其上層警察組織賴以生存發 展的最大支柱。因此,就「功能論」而言;派出所存立對警察體系有其輸出輸入的顯性功能; 也是民眾安全感之所賴。但組織架構重疊,權威層級的增加,又確實地不符行政效率。臺灣 之警察派出所,要如何地在不斷地改革聲中,走出其符合時代需求的路子,是我們當前應戮 力為之的研究課題。
期刊論文
1.蔣基萍(19961100)。臺灣地區警察執法行為之分析(1953-1994)。警學叢刊,27(3)=109,19-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章順泉(1957)。日本警察外勤制度之演變。警民導報,270,1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蔡中志、劉世林(1992)。中日警察派出所制度與勤務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彭衍斌(1974)。都市警察派出所存廢問題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官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裕宏(1985)。我國都市警察派出所功能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央警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內政部警政署(1995)。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警察大事記。台北:內政部警政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匯湘(1952)。日據時期台灣警察之研究。台北:台灣省警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Turner, Jonathan H.、吳曲輝、張家銘(1992)。社會學理論的結構。臺北市:桂冠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平吾(1988)。自殺原因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Macionis, John J.(1991)。Sociology。Prcntice Hall, Inc.。  new window
6.李湧清(1996)。警察勤務之研究。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melser, Neil J.、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1991)。社會學。臺北市: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福相、吳俊明(1952)。日本警察制度。台北:警政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爾恭(1962)。警政論叢。親民半月刊社:警民導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家紹(1961)。警察勤務。中央警官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易君博(1993)。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