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運動性休閒參與之內涵及其價值
書刊名:東師體育
作者:潘義祥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1998
卷期:5
頁次:頁21-28
主題關鍵詞:休閒運動性休閒活動參與動機體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8
  • 點閱點閱:59
     休閒是現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而多如繁星的休閒活動中,唯有運動性的休 閒活動對人類健康的促進有其功效,本文以休閒參與動機來解析運動性休閒活動的內涵,及 以體驗的觀點來解析運動性休閒參與的心理狀態,並提出推行運動性休閒的建言,以利其發 展。
期刊論文
1.楊志義(1990)。休閒運動的重要性。戶外遊憩研究,3(2),35-3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辛晚教(1990)。休閒、教育、人生。戶外遊憩研究,3(1),3-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東泰(19921200)。當前休閒教育的課題。社教雙月刊,52,3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俊雄(19931200)。休閒參與體驗形成之分析。戶外遊憩研究,6(4),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俊雄(19960400)。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俊雄(19950300)。休閒利益三因素模式。戶外遊憩研究,8(1),15-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卓俊伶(1987)。二十一世紀體育心理學的展望。大專院校體育總會七十六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清山(1990)。休閒活動實施之必然性與今後因應對策。休閒教育研討會,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主辦 。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卓俊辰(1990)。從健康的觀點論體能性休閒活動的重要性與可行措施。休閒教育研討會。中華民國戶外遊憩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文長(1995)。大學生運動性休閒參與動機與興趣分組體育課滿意度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易利(1995)。台中地區勞工休閒運動需求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Jackson, E. L.、Braton, T. L.(1989)。Understanding leisure and recreation。State College, P. A.:Venture, Publishing, Inc.。  new window
2.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1986)。Guidelines for secondar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 position paper。Reston, VA:American Alliance for Health,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  new window
3.Jewett, Ann E.、Bain, Linda L.、Ennis, Catherine D.(1995)。The Curriculum Process In Physical Education。Wm. C. Brown Publishers。  new window
4.Siedentop, D.(1991)。Developing teaching skills in physical education。Mountain View, CA。  new window
5.葉憲清(1986)。大專興趣分組體育課教學行政與研究。復文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Mosston, Muska、Ashworth, Sara(1986)。Teaching Physical Education。Merrill Publishing Compan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