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周恩來與近代歐洲
書刊名: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
作者:陳三井
作者(外文):Chen, San-chig
出版日期:1998
卷期:30
頁次:頁399-419
主題關鍵詞:周恩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3
  • 點閱點閱:55
     周恩來少年時期曾旅歐四載(一九二一∼一九二四),遊蹤所至有英、法、德、比 諸國,並經常往來於巴黎、柏林之間。憑其個人優越條件(有參加學生運動經驗、英語好、 記憶力強、富交際長才、具協調和組織能力),他是旅歐學生界與中共黨團組織的重要領導 人物,無論參加勤工儉學運動或領導發展中共旅歐組織,甚至在對外思想鬥爭方面,都扮演 了舉足輕重的角色。 周恩來旅歐之初,適值歐戰結束不久,他對戰後歐洲的殘破與乎物質文明的衰退有何觀 感?這些觀感與同時代的梁啟超、黃郛、陶履恭、莊啟、張若名、蔡和森等人的觀感有何異 同?值得比較討論。 身為天津《益世報》的駐歐特約記者,周恩來親臨其境,親聞目睹,筆觸敏銳,他對歐 洲社會的種種問題以及歐洲所面臨的危機,曾做過一系列的報導,這些報導較諸當時的《東 方雜誌》、《新青年》等刊物的報導,有無超越之處,亦值得探討! 不斷的學習,是進步的泉源。周恩來旅歐期間,對語文的進修和書報的閱讀,有何具體 的努力和心得?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周恩來對英、法、德等國民族性都有一番考察,可與 同時代的蔡元培、張君勱等人的看法,稍做比較討論。而歐洲文明圖像的破滅,對中國知識 分子產生極大的衝擊,在若干知識分子紛紛回歸東方文化,高唱中國文化復興之際,周恩來 最後卻選擇了改宗馬克思主義。這是周恩來一生最大的轉折,也是近代歐洲對周恩來最具關 鍵性的重大影響。
期刊論文
1.黃金麟(19960900)。歷史的儀式戲劇--「歐戰」在中國。新史學,7(3),91-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獨秀(1919)。本誌罪案之答辯書。新青年,6(1),10-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20)。巴黎之生活費。東方雜誌,17(1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羅(1918)。戰後重建理想都市之計劃。東方雜誌,15(6),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昔塵(1920)。歐洲列國之再興。東方雜誌,17(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陶覆恭(1919)。遊歐之感想。新青年,7(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21)。歐洲經濟之危機。東方雜誌,18(3),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19)。大戰後歐洲政治經濟狀況考察記。東方雜誌,16(11),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羅(1920)。法蘭西文化之危機。東方雜誌,17(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洪祥、王永祥(1982)。留法勤工儉學運動簡史。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沖及(1989)。周恩來傳1898-1949。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大為(1980)。蔡和森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Hsu, Kai-Yu、Chou, En-Lai(1968)。China's Gray Eminence。New York:Doubleday & Company。  new window
5.張允候(1980)。留法勤工儉學運動。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89)。周恩來年譜(一八九八~一九四九)。周恩來年譜(一八九八~一九四九)。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朋園(1978)。梁啟超與民國政治。臺北:食貨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丁文江(1958)。梁任公先生年譜長編。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恩來(1993)。歐洲之救濟事業。周恩來早期文集(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恩來(1993)。歐戰後之歐洲危機。周恩來早期文集(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恩來(1993)。周恩來致陳式周信。周恩來早期文集(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恩來(1993)。周恩來、 李福景致嚴修信。周恩來早期文集(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恩來(1993)。歐洲後之歐洲危機。周恩來早期文集(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梁啟超(1941)。歐遊心影錄節錄。歐遊心影錄節錄。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莊啟(1926)。戰後歐遊見聞記。戰後歐遊見聞記。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郛。歐洲之教訓與中國之將來。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28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恩來(1993)。周恩來致周貽鼎信。周恩來早期文集(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1986)。徐特立教育文集。徐特立教育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周恩來(1993)。周恩來致常策歐信。周恩來早期文集(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施益生。回憶中共旅歐支部的光輝業績。天津文史資料選輯(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琪(1993)。周恩來同志青年時代在法德兩國的革命活動。周恩來早期文集(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恩來(1993)。周恩來致李福敏信。周恩來早期文集(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蔡元培(1984)。我之歐戰觀。蔡元培全集(三)。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曾琦(1993)。法蘭西文明特點的一斑。曾琦先生文集(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周恩來(1993)。別李愚如並示述弟。周恩來早期文集(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獨秀(1993)。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三井(1988)。新民學會之成立及其在法活動。勤工儉學的發展。臺北:三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