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錢穆對胡適的批評:有關治學思想與方法的比較研究-
作者:李寶紅
出版日期:2012
出版項:新北:花木蘭文化
集叢: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 十四編;第29冊/林慶彰主編
ISBN:9789863220398
主題關鍵詞:胡適學術思想
學門:哲學/宗教研究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期刊論文
1.陳勇(2000)。疑古與考信--錢穆評古史辨派的古史理論。學術月刊,2000(5),80-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大華(2006)。抗戰時期錢穆的文化復興思想及評價。齊魯學刊,2006(2),24-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金發(2005)。但開風氣--論胡適的詩經研究。貴州文史叢刊,2005(2),20-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憲娟(2008)。胡適的《詩經》研究。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94-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以憲(2002)。論顧頡剛詩經研究的方法與貢獻。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2),3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松源(20060600)。專家與通識--章學誠的學術思路與錢穆的詮釋。臺大歷史學報,37,267-3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義俊(1994)。活潑潑的大生命,活潑潑的心--錢穆歷史觀要義疏解。史林,1994(4),14-20+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成剛(2006)。錢穆與中小學歷史教育。歷史教學,2006(9),4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勇(1994)。略論錢穆的歷史思想與史學思想。史學理論研究,1994(2),47-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巍(2008)。經典的沒落與章學誠「六經皆史」說的提升。近代史研究,2008(2),4-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勇(1994)。錢穆的文化學理論及其研究實踐。社會科學,1994(7),1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克劍(19891200)。現代文化的儒學觀照--評錢穆《文化學大義》。中國文化(風雲時代),1,174-1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永明(2004)。錢穆論新亞教育。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5(7),338-3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路新生(2003)。理解戴震--錢穆余英時「戴震研究」辨正。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1),20-27+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錢婉約(1989)。錢穆及其文化學研究。武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9(5),97-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翁有為(2005)。求真乎?經世乎?--傅斯年與錢穆學術思想之比較。文史哲,2005(3),115-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勇(2007)。錢穆與新考據派關係略論--以錢穆與傅斯年的交往為考察中心。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5),50-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胡文生(2005)。梁啟超、錢穆同名作《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之比較。中州學刊,2005(1),157-1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翁有為(1994)。錢穆政治思想研究。史學月刊,1994(4),62-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國利(2005)。錢穆的學術史方法與史識--義理、考據與辭章之辨。史學史研究,2005(4),61-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曉唯(2009)。錢穆的「胡適情結」。讀書,2009(8),7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勇(1994)。從錢穆的中西文化比較看他的民族文化觀。中國文化研究,1994(1),2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勇(2003)。「不知宋學,則無以評漢宋之是非」--錢穆與清代學術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2003(1),48-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巍(1999)。二三十年代清學史整理中錢穆與梁啟超胡適的學術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為例。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4),63-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巍(2001)。《劉向歆父子年譜》的學術背景與初始反響。歷史研究,2001(3),45-64+1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路新生(2001)。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中幾個值得商榷的問題。歷史教學問題,2001(3),13-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路新生(2003)。理解戴震(續)--錢穆余英時「戴震研究」辨正。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5(2),4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東輝、錢谷(2006)。經世致用與宏博會通--錢穆治學精神之精髓。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6(1),176-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武少民、閆玉環(2006)。論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成書原因。長春師範學院學報,25(5),5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印永清(1996)。新文化運動中胡適與錢穆文學觀之比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6(1),67-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羅義俊(1992)。論《國史大綱》與當代新儒學--略及錢賓西先生史學的特性與意義。史林,1992(4),1-8+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羅義俊(1995)。經國濟世,培養史心--錢賓四先生新儒學史學觀論略。史林,1995(4),35-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李帆(2005)。從《劉向歆父子年譜》看錢穆的史學理念。史學史研究,2005(2),46-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姚淦銘(2003)。錢穆兩漢經學研究之方法論。河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4),5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張在傑(2007)。宏博會通 尋源探本--錢穆先生《先秦諸子繫年》的研究方法。滄桑,2007(2),136-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周國棟(2006)。兩種不同的學術史範式--梁啟超、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之比較。史學月刊,2000(4),110-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徐雁平(2005)。錢穆先生的清代學術思想史研究以《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八)為例。博覽群書,2005(3),42-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曉毅(1996)。錢穆先生文化生命史觀的意義--兼論史學的困境與出路。史學理論研究,1996(1),57-61+28-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徐國利(2000)。錢穆的歷史本體「心性論」初探--錢穆民族文化生命史觀疏論。史學理論研究,2000(4),4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劉衛、徐國利(2002)。錢穆的史學方法論思想。史學月刊,2002(10),12-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蘇志宏(2006)。封建制度與游士社會--錢穆史學觀初探。甘肅社會科學,2006(1),65-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汪學群(1996)。錢穆學術思想史方法論發微。孔子研究,1996(1),73-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郭銳、劉萬華(2007)。從《莊老通辨》看錢穆先生之考據方法。滄桑,2007(3),103-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李桂花(2001)。錢穆《劉向歆父子年譜》與現代疑古運動。思想戰線,2001(4),129-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羅義俊(1996)。論錢穆與中國文化。史林,1996(4),86-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賴功歐(2006)。作為文化進化論者的錢穆--「人文演進」觀繹論。江西社會科學,2006(2),117-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武才娃(2000)。評錢穆的《中國文化史導論》。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67-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郭齊勇、汪學群(1995)。錢穆的文化學理論。中州學刊,1995(1),118-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柴文華(2004)。論錢穆的文化觀。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翁有為(1992)。錢穆文化思想研究。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2(4),45-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薛其林(2007)。錢穆著眼文化創新的「合內外而開新」說。長沙大學學報,2007(6),4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李冬君(1999)。錢穆的儒家本位文化觀述評。華僑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4),88-96+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曾紀茂(2004)。錢穆對中國古典政治文明的認識及其局限。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6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萬昌華(2005)。錢穆若干歷史觀點商榷。文史哲,2005(4),116-1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楊俊(2004)。傳統中國的制度與近代中國激進主義--讀錢穆先生《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晉陽學刊,2004(5),102-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羅義俊(1997)。論士與中國傳統文化--錢穆的中國知識分子觀(古代篇)。史林,1997(4),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盧鍾鋒(2005)。評錢穆的中國社會演變論。史學理論研究,2005(3),40-45+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譚徐鋒(2002)。錢穆人性化教育思想與實踐。人文雜誌,2002(6),156-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嚴金東(2004)。隨俗與雅化--錢穆的一種比較文學觀。中國比較文學,2004(1),167-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芮宏明(2007)。「天人合一的人生之藝術化」--試論錢穆先生對「比興」的闡釋。華文文學,2007(2),2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吳展良(20010600)。重省中國現代人文學術的建立--陳平原著《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述評。臺大歷史學報,27,187-2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李廷勇(2002)。錢穆與中國古史考辨。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8(4),96-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劉巍(2007)。章學誠「六經皆史」說的本源與意蘊。歷史研究,2007(4),63-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紀念錢穆先生逝世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3)。錢賓四先生百齡紀念會學術論文集。錢賓四先生百齡紀念會。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董恩強(2006)。新考據學派:學術與思想(1919-1949)(博士論文)。華中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羅志田(2009)。近代讀書人的思想世界與治學取向。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平原、鄭勇(1997)。追憶蔡元培。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江蘇省無錫縣委員會(1992)。錢穆紀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勇(2001)。錢穆傳。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友蘭(1998)。三松堂自序。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序經(2005)。文化學概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其泰(2005)。20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謝保成(1995)。郭沫若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潘光旦、潘乃谷、潘乃和(1999)。潘光旦選集。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嚴耕望(1998)。治史三書。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勇(2007)。國學宗師錢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逢彬(1986)。積微居友朋書札。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泉(2000)。傅斯年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余英時(2004)。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歐陽哲生(1993)。自由主義之累--胡適思想的現代闡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頌平(1984)。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韓震(1992)。西方歷史哲學導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殷海光(2002)。中國文化的展望。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爾敏(2007)。20世紀非主流史學與史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周質平(2002)。胡適與中國現代思潮。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妙根(1996)。國粹與西化--劉師培文選。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汪榮祖(2006)。康章合論。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平原、夏曉虹(1998)。北大舊事。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何茲全(1997)。愛國一書生--八十五自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曉唯(2003)。蔡元培與胡適(1917-1937)--中國文化人與自由主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牛潤珍(1999)。陳垣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洪修平(1994)。中國禪學思想史綱。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朋園(2007)。梁啟超與清季革命。長春:吉林出版集團。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廣智、張廣勇(1990)。史學:文化中的文化--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史學。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劉俐娜(1999)。顧頡剛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周策縱(1991)。胡適與近代中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越(2007)。新舊中西之間:五四時期的中國史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徐雁平(2003)。胡適與整理國故考論:以中國文學史研究為中心。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孫應祥、皮後鋒(2004)。嚴復集補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1974)。錢穆先生八十歲紀念論文集。新亞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楊正典(1997)。嚴復評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羅福惠(2001)。辛亥時期的精英文化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杜維明(2000)。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耿雲志、聞黎明(1993)。現代學術史上的胡適。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羅榮渠(1990)。從「西化」到現代化:五四以來有關中國的文化趨向和發展道路論爭文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湯一介(1995)。湯用彤選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許蘇民(1992)。歷史的悲劇意識。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温儒敏、丁嘵萍(1995)。時代之波:戰國策派文化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李茂民(2006)。在激進與保守之間:梁啟超五四時期的新文化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逯耀東(1998)。胡適與當代史學家。臺北:東大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汪學群(1998)。錢穆學術思想評傳。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郭齊勇、汪學群(1995)。錢穆評傳。江西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汪榮祖(2005)。史家陳寅恪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唐文權、羅福惠(1986)。章太炎思想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吳宓、吳學昭(1998)。吳宓日記。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余英時(2004)。文史傳統與文化重建。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周策縱(1997)。棄園文萃。上海:上海文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張朋園(2007)。梁啟超與民國政治。長春:吉林出版集團。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羅志田(2005)。近代中國史學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羅爾綱(1998)。師門五年記.胡適瑣記。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鄭大華(2006)。民國思想家論。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陳寅恪(2001)。寒柳堂集。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周明之、雷頤(2005)。胡適與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選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任建樹(1993)。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李維武(2002)。徐復觀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王爾敏(2005)。史學方法。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楊樹達(2006)。積微翁回憶錄.積微居詩文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齊家瑩(1998)。清華人文學科年譜。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長春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2000)。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辜鴻銘、黃興濤(1996)。辜鴻銘文集。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顧頡剛(1998)。當代中國史學。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余英時(1994)。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陳弱水、王汎森(2005)。思想與學術。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徐葆耕(1998)。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朱維錚(2008)。走出中世紀二集。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Bok, Derek、徐小洲、陳軍(2001)。走出象牙塔--現代大學的社會責任。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牟潤孫(1990)。海遺雜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柳曾符、柳佳(2002)。劬堂學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孫永如(1993)。柳詒徵評傳。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顧潮(2002)。顧頡剛學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何曉明(2006)。返本與開新--近代中國文化保守主義新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李帆(2006)。章太炎、劉師培、梁啟超清學史著述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沈永寶(1997)。錢玄同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顧潮(1997)。歷劫終教志不灰:我的父親顧頡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陳以愛(2002)。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傅傑(1997)。章太炎學術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黃克武(2006)。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北京:新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倉修良、葉建華(1996)。章學誠評傳。南京市: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王汎森(1985)。章太炎的思想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臺北:時報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余英時(1998)。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江蘇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康有為(1953)。新學偽經考。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楊步偉(1987)。一個女人的自傳。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丘為君(2006)。戴震學的形成:知識論述在近代中國的誕生。新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浦江清(1999)。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余英時(2005)。現代危機與思想人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湯志鈞(1977)。章太炎政論選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蒙默(2006)。蒙文通學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沈衛威(1999)。回眸「學衡派」--文化保守主義的現代命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熊十力(1996)。十力語要。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張耕華(1998)。人類的祥瑞--呂思勉傳。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鄔國義、吳修藝(2006)。劉師培史學論著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衣俊卿(2004)。文化哲學十五講。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費孝通(2002)。師承‧補課‧治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康樂、彭明輝(2005)。史學方法與歷史解釋。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柳曾符、柳定生、柳詒徵(1991)。柳詒徵史學論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方玉潤(1986)。詩經原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王爾敏(2005)。中國近代思想史論續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王學典(2002)。20世紀中國史學評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桑兵(2008)。晚清民國的學人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余英時(2000)。論戴震與章學誠。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顧潮(1993)。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吳忠良(2006)。傳統與現代之間:南高史地學派研究。華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方克立、李錦全(1991)。現代新儒學研究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曹聚仁(2006)。文壇五十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胡適、季羨林、鄭大華(2003)。胡適全集。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耿雲志、歐陽哲生(1996)。胡適書信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王爾敏(2003)。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劉起釪(1991)。古史續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何曉明(1997)。百年憂患--知識分子命運與中國現代化進程。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羅志田(2003)。國家與學術:清季民初關於「國學」的思想論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王晴佳(2002)。臺灣史學五十年(1950-2000):傳承、方法、趨向。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袁英光、劉寅生(1996)。王國維年譜長編。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王叔岷(2007)。慕廬憶往:王叔岷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張蔭麟(2005)。素癡集。北京: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張仲禮、費成康、王寅通(2001)。中國紳士的收入--《中國紳仕》續篇。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王國維(1997)。王國維文集。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賀麟(1988)。文化與人生。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胡頌平(1984)。胡適之先生年譜長編初稿。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湯志鈞(1989)。近代經學與政治。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朱維錚(1996)。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許冠三(2003)。新史學九十年。長沙: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何兆武、文靖(2006)。上學記。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羅志田(2006)。再造文明的嘗試:胡適傳(1891-1929)。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王國維(1983)。王國維遺書。上海古籍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何炳棣(2005)。讀史閱世六十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孫立群(2003)。中國古代的士人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高瑞泉(1994)。理性與人道--周作人文選。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洪湛侯(2002)。詩經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吳宓、吳學昭(1995)。吳宓自編年譜:1894-1925。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梁啟超(1989)。飲冰室合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李世濤(2000)。知識分子立場:激進與保守之間的動盪。時代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桑兵(2001)。晚清民國的國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鄭大華(2006)。民國思想史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呂思勉(2006)。呂思勉論學叢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高力克(2003)。五四的思想世界。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王永太(2006)。鳳鳴華岡:張其昀傳。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李世濤(2000)。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中國的命運。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伍啟元(2008)。中國新文化運動概觀。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俞振基(1996)。蒿廬問學記:呂思勉生平與學術。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陳智超(1990)。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陳寅恪(2001)。金明館叢稿初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李振聲(1997)。錢穆印象。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劉夢溪(1996)。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顧頡剛卷。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柳曾符、柳定生、柳詒徵(1991)。柳詒徵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馮友蘭(2000)。中國哲學史。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陳寅恪(2001)。詩集。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康有為(1992)。康有為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林語堂、赫志東、沈益洪(1994)。中國人。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黃俊傑(2004)。中國孟學詮釋史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金耀基(2001)。大學之理念。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徐復觀、陳克艱(2003)。中國學術精神。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韓復智(2005)。錢穆先生學術年譜。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徐國利(2004)。錢穆史學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陳序經(2004)。中國文化的出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羅志田(2001)。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麻天祥(2001)。中國近代學術史。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中國孔子基金會、中國現代文化研究中心(2000)。中國儒家教育思想。青島:青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桑兵、張凱、於梅舫(2008)。近代中國學術批評。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劉乃和(1996)。中國現代學術經典.陳垣卷。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左玉河(2008)。移植與轉化:中國現代學術機構的建立。鄭州:大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Dennerline, Jerry、藍樺(1995)。錢穆與七房橋世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嚴復、王栻(1986)。嚴復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組(1979)。胡適來往書信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胡適、唐德剛(1999)。胡適口述自傳。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馬克垚(1997)。中西封建社會比較研究。北京: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陳寅恪(2001)。書信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陳序經(2004)。東西文化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蔣廣學(2001)。梁啟超和中國古代學術的終結。江蘇: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錢玄同(1999)。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郭穎頤、雷頤(1989)。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1900-1950)。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王汎森(2001)。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許紀霖(2005)。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史論。北京:新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顧頡剛、洪治綱(2003)。顧頡剛經典文存。上海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章清(2004)。「胡適派學人群」與現代中國自由主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汪榮祖(2006)。史學九章。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蕭公權(1998)。中國政治思想史。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周作人(1998)。周作人文選:自傳‧知堂回想錄。北京:群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朱希祖、周文玖(2006)。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劉龍心(2007)。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陳平原(1998)。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羅志田(1999)。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湖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陳寅恪(2001)。金明館叢稿二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蔡尚思、方行(1981)。譚嗣同全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0.錢穆(1998)。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傅斯年、歐陽哲生(2003)。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胡適、曹伯言(2001)。胡適日記全編。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3.蔣天樞(1997)。陳寅恪先生編年事輯。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4.朱傳譽(1979)。錢穆傳記資料。天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5.顧頡剛、王煦華(1998)。秦漢的方士與儒生。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6.(1982)。古史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7.高平叔(1984)。蔡元培全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8.蔣夢麟(2000)。西潮‧新潮。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9.洪曉斌(2000)。丁文江學術文化隨筆。中國青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0.陳引馳(1998)。陶鴻慶學術論。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1.呂思勉(2007)。為學十六法。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張雲台(1993)。張蔭麟文集。教育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3.周忱(2002)。張蔭麟先生紀念文集。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4.李妙根(1996)。為政尚異論--章士釗文選。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5.(1982)。郭沫若全集:歷史編。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6.高瑞泉(1995)。向著新的理想社會--李大釗文選。上海遠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7.楊深(1995)。走出東方:陳序經文化論著輯要。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8.林語堂(2002)。聖哲的智慧。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9.林語堂(2001)。生活的藝術。華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0.黃開發(1995)。知堂書信。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1.徐復觀、陳克難(2003)。中國知識分子精神。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2.徐復觀、胡曉明、王守雪(2003)。中國人的生命精神:徐復觀自述。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3.陳智超(2006)。勵耘書屋問學記:史學家陳垣的治學。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4.蕭公權(1997)。問學諫往錄。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5.蔣廷黻(2003)。蔣廷黻回憶錄。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6.(1984)。竺可楨日記:第一冊(1936-1942)。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7.季羨林、王岳川(2006)。學問人生--季羨林自述。山東友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8.季羨林(2000)。朗潤園隨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1984)。燕園論學集:湯用彤先生九十誕辰紀念。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張岱年(2006)。直道而行。大眾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1.(1997)。春風燕子樓--左舜生文史箚記。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2.桑兵、張凱、於梅舫(2008)。近代中國學術思想。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3.楊承彬、鄭大華、戴景賢(1999)。胡適‧梁漱溟‧錢穆。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4.陸玉芹(2007)。未學齋中香不散:錢穆和他的弟子。廣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5.格里德、魯奇、王友琴(1996)。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中國革命中的自由主義(1917-1937)。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6.桑逢康(2007)。胡適在北大。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7.石興澤(2005)。學林風景--傅斯年與他同時代的人。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8.費俠莉(2006)。丁文江科學與中國新文化。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9.張灝(2006)。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0.張傑、楊燕麗(1999)。解析陳寅恪。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1.劉克敵(2006)。陳寅恪和他的同時代人。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2.李洪岩(2007)。錢鍾書與近代學人。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3.陳祖武、朱彤窗(2000)。曠世大儒--顧炎武。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4.卞孝萱(2006)。現代國學大師學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5.左玉河(2008)。中國現代學術體制之創建。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6.何兆武(1994)。歷史理性批判散論。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7.張豈之(1996)。中國近代史學學術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8.盧風(1996)。人類的家園--現代文化矛盾的哲學反思。湖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9.湯學智、楊匡漢(1994)。臺港暨海外學界論中國知識分子。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0.墨子刻(1996)。擺脫困境--新儒學與中國政治文化的演進。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1.黃俊傑(2001)。大學通識教育的理念與實踐。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2.張瑞璠(2000)。中國教育哲學史。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3.陳明(1995)。原道。團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4.章太炎、劉師培、羅志田、徐亮工(2006)。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5.周策縱、陳永明(1999)。五四運動史。嶽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6.左玉河(2004)。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7.朱維錚(2007)。走出中世紀。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8.章太炎、朱維錚、姜義華(1981)。章太炎選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9.湯志鈞、康有為(1981)。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0.張君勱(1986)。中國專制君主政制之評議。臺北: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1.唐德剛(2005)。胡適雜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2.王德勝(2001)。宗白華評傳。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3.羅檢秋(1997)。近代諸子學與文化思潮。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