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所有權」認識邏輯的畛域化-1920~1925朱謙之思想重探
作者:林封良
作者(外文):Lin, Feng Liang
校院名稱:國立交通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與文化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紀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朱謙之所有權的邏輯認識的實證化無的哲學情的辯證性認識的解放性Zhu Qianzhithe logic of propertyPositivist Knowledgethe philosophy of nothingnessdialectical thought of Qíngthe emancipation of knowled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在本論文的研究中,我透過朱謙之以1920-1925年的思想脈絡,重新藉其對「所有權」的問題感介入了那時候的文化場域。回溯這時期,朱謙之在「所有權」命題下展開的問題脈絡,我們將看到他如何追問歐戰後由啟蒙知識夾帶出的認識性限制。但另一方面,我們又可以察覺此時朱謙之更意圖透過佛學、老子、儒學等思想資源為解開主體封閉性認識,作出積極的提問。
經由朱謙之藉「所有權」的問題意識展開,本研究察覺那時中國的改革語境無論是對西方民主理念的討論、蘇俄國家模式的推演,或就是於東西文化爭議後透過「少中」(少年中國學會)部份成員帶出的「新國家主義」,其實都演繹著把主體和世界實證化成圖示性的結構前提。但也就是這實證化的視角,它更突顯出「所有權」的話語邏輯在認識性問題上的逼促能量。回顧一戰後中國所面對的世界格局,我們不難察覺如何將主體和世界配置回發展主義下的視野,正構成了朱謙之不斷遭遇的歷史場景。尤其,此一支配性的認識結構,非旦藉著翻譯、調校、共振等知識生產的模式將治理性合理化成主體自我建構的藍圖;此外,它還透過區域性的競合關係,使配置內外畛域、區辨差異的共識邏輯得到進一步的加強。在朱謙之所涉入的論述場域,我們不僅可以觀察到如此敘事模式的展開,並更可以發現他正是以這時代性話語作為其檢討的起點,從而分享著歷史推進下的困境。
將朱謙之就「所有權」的思考,視為一時代話語結構的支點;本研究將指出,朱謙之如何在回溯啟蒙知識「實證化」的認識性限制之同時,又藉著佛學、老子對「無」的探究及儒學「情」辯證性的啟發,來帶出思想可以持續發生且破除內外、差異甄別的可能性。就經由朱謙之延展於佛學和老子對「無」的思考來看,怎樣解開時代話語內部主/客、能指/所指相互對位及算計下的表象問題,組織成他這一道思考命題的核心焦點。透過「無」的思考,朱謙之意圖闡明的也就是要讓表象主體與表象客體的能指、所指可以鬆動,並藉此帶出思想重新介入和呈現的能力。而朱謙之對「情」辯證性的探索,則是進一步表達出了能表、所表之間鬆動和重新表象的運動過程。論證上,朱謙之透過「物」之「離麗」的發問起點,以及銜接著他對《周易》「卦、彖、爻、辭、象」的探索介面,以說明貼近於「物」反覆往來離開的辯證性能量,才是構成主體獨特性和多重紋理的探索起點,而這正也就是認識及思想解放的問題。
本論文,就是我伴隨其朱謙之在1920-1925年之間的思考,對「所有權」命題所作出的思索。面對著當時全球佈局,以及隱匿於區域之間的競爭模式,朱謙之對「所有權」問題化的關鍵意涵還是在於:如何可以不把主體算計性地配置回同質化的共識模式中?要怎樣才能解開主體自居的僵固模式,並從中展開不同交匯、對話和理解的可能?而我們又該如何對既有的認識模式進行改造,並創造出認識解放的可能性空間?
Anchored in his thought from 1920 to 1925, my dissertation probes into Zhu Qianzhi's problematic conception of property, and accordingly attempts to re-intervene and re-articulate the cultural discourses in Zhu's contemporary. Revisiting this duration of his developing contexts questioning on the concept of property, we will see, on the one hand, how Zhu, after WWI, tries to examine the epistemic limit of the knowledge brought about by the Enlightenment. On the other hand, we are also going to witness how Zhu takes Buddhism, Lao Zi and Confucianism as intellectual resources to undo the epistemic fix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subjective closure.
According to Zhu's analysis of property, we are able to find out that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discourses, induced by either the western democratic ideas or the Soviet State paradigm, or even those of New Nationalism praised by some members of Young China Association, have already hold an positivist assumption for purpose of structuring different subjects and the worlds we live into the sameness. It is hardly to neglect that this positivist vision is indeed the compulsive energy enhancing the limited logic of ownership. Therefore, when revisiting the world situation that China confronted with after WWI, we will find that the positivist schema of property at developmentalist request is the historical scene continually contemplated by Zhu. Precis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ltural translation, the political set-up and the resonance in mode of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this dominated epistemic structure does not only legitimize the governmentality as the blueprint for subjects’ self construction, but also, via the relations of regional competition, it continues reinforcing the logic of consensus that distributes the inside-outside and distinguishes the different from the same. Nevertheless, starting from the discourses and the intellectual disputes of property that Zhu has engaged in, we would be able to acquire the nuanced intellectual situation at that age, and to re-assess how Zhu examines these difficult problems.
Surrounding his conception of property, this research will also focus on how Zhu explores the possibilities of dynamic force of thought from the intellectual resources of Buddhism, Lao Zi and Confucianism when arguing against the epistemic limit of positivist assumption. One of the main threads of Zhu's thought extended via the Buddhism and Lao Zi is based on the proposition of “nothingness.” In his understanding, Zhu suggests that "nothingness" means to unfasten the binding between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Thus, what Zhu would like to elaborate could be that "nothingness" would bring about the moment to loosen the represented mode of subject and object; furthermore, the “nothingness” might be itself the act of letting the abilities of thought and intervention be able to come into the appearance. Along with the conception of "nothingness", Zhu probes into Confucianism notion of “情” (qíng). Zhu's investigation of “情” (qíng) might depict the rather profound movement of dialectical forces of thought. In his argument, Zhu inaugurates his thinking from「物」(the thing) 之「離麗」(abilities of departure)and brings together the discussion of 「卦、彖、爻、辭、象」 in 《周易》. Through his elaboration, this research would like to argue that Zhu might suggest a particular kind of dialectical movement of thought, of which it brings about the constant force of departure. That is to say, the thing obtains its abilities of departure throughout the dialectical movement; furthermore, it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ingular process of subjectivation as well as the emancipatory moment of knowledge.
In this research, I will discuss the logic of property and its epistemic limit along with Zhu Qianzhi’s thought from 1920 to 1925. When confronting the global distribution and the competitive mode of regions, through his problematization of concept of property, Zhu might suggest: how could it be possible that the different subjects were not being counted into the sameness dominated by the logic of consensus? By which way the subject can unfold the identified mode and meanwhile connect with each other in multiple ways? Also, how could we transform the given epistemic structure and to bring out the spaces of possibilities, or say, the ways to emancipation?
《參考書目》




中文部份:

「報紙、雜誌」:

《少年中國》月刊
《北京大學學生周刊》
《民國日報‧覺悟》副刊
《民鐸雜誌》
《甲寅》(月刊)雜誌
《東方雜誌》
《晨報》
《新中國》雜誌
《新青年》
《學衡》

「資料庫」:
大成老舊刊全文數據庫
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

「文集」:
《朱謙之文集1-10卷》


引用書目:

〈少年中國學會蘇州大會宣言〉(1923),《少年中國》月刊第4卷第8期(1923年12月),上海中華書局有限公司發行,頁1-2。
〈俄國之大飢荒〉(1921),《東方雜誌》第18卷第17號,上海商務印書館,頁72。
〈威爾遜評傳〉(1924),《東方雜誌》第21卷4號(1924年10月),上海商務印書館,頁68。
〈威爾遜警句錄〉(1924),《東方雜誌》第21卷4號(1924年10月),上海商務印書館,頁75。
力子(1920a)〈我底「護公理」觀〉(1920年5月25日),《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第一版。
力子、天放(1920b)〈怎樣護公理:「強國」應否提倡〉(1920年5月27日)《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第三、四版。
力子、天放(1920c)〈「強國」應否提倡的辯論〉(1920年5月31日),《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第三、四版。
丸山真男(1993)《現代政治的思想與行動》,台北:聯經出版社,頁20-21。
子安宣邦(2008)〈「近代的超克」論序章〉,《文化研究》第6期,台北:遠流出版,頁15-16、40。
天放(1920a)〈「強國」的解釋:怎樣護公理?〉(1920年5月25日),《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第三版。
天放(1920b)〈「強國衛公理」的解釋〉(1920年6月5日),《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第三、四版。
孔德(1973)《實證主義概觀》(蕭贛譯),台北:商務出版社,頁347-433。
方慶秋(1988)《民國黨派社團史料叢刊:中國青年黨》,北京市:檔案出版社,頁3-6。
毛亨(漢)(注)/鄭玄籤(漢)/孔穎達疏(唐)、龔抗雲(唐)整理(2001)《毛詩正義(大雅)十三經注疏:整理本》卷十六之三,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頁1196。
王本濤(2009)〈簡析19世紀中期英國的「小英格蘭主義」〉,《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9卷6期(2009年11月),頁28。
王汎森(2003)《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台北:聯經出版社,頁231。new window
王汎森,<從新民到新人>,《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台北:聯經出版社,2007,p184new window
王芝芝(1976)〈論19世紀英國自由主義的發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學報》,1976.3,頁392。new window
王壽南(1999)《中國歷代思想家》第22卷,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頁134。
王遠義(2010)〈宇宙革命論:試論章太炎、毛澤東、朱謙之和馬克思四人的歷史與政治思想〉,《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670。new window
石川禎浩(2006)《中國共產黨成立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80-186。
列文森(Levenson)(2000),《儒教中國及其現代命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頁369。
向繼東(2013)《歷史深處有暗角:中國現代名人訪談錄》,台北:秀威出版社,頁97。
朱子(1985)《朱子語類》第三十六卷,北京:中華書局,頁952。
朱光潛(1922)〈進化論證〉,《民鐸雜誌》第3卷4、5號,上海學術研究會。
朱熹(2004)《周易本義》,北京:九州出版社,頁295。
朱謙之(1919)〈虛無主義的哲學〉,《新中國》雜誌第1卷第8號(1919年12月15日),頁29。
朱謙之(1920)〈朱謙之解釋『自殺』的信〉,《覺悟》副刊,1920.10.13,第四版
朱謙之(1920a)〈AA致AD〉,《奮鬥》旬刊。收錄於:葛懋春編(1991)《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472-473。
朱謙之(1920b)〈新庶民主義批評〉,《現代思潮批評》,新中國雜誌社:收綠於:《原典中國アナキズム史料集成》第十卷(板井洋史,嵯峨隆編),東京都:綠蔭書房1994 [民83],頁9、34、45。
朱謙之(1920c)〈廣義派主義批評〉,《現代思潮批評》,新中國雜誌社:收綠於:《原典中國アナキズム史料集成》第十卷(板井洋史,嵯峨隆編),東京都:綠蔭書房1994 [民83],頁51-52。
朱謙之(1920d)〈無政府共產主義批評〉,《現代思潮批評》,新中國雜誌出版:收綠於:《原典中國アナキズム史料集成》第十卷(板井洋史,嵯峨隆編),東京都:綠蔭書房1994 [民83],頁60。
朱謙之(1920e)〈實際主義批評〉,《現代思潮批評》,新中國雜誌社:收綠於:《原典中國アナキズム史料集成》第十卷(板井洋史,嵯峨隆編),東京都:綠蔭書房1994 [民83],頁76、80、83、87-88、91、93、114、135-136。
朱謙之(1920f)〈我的虛無主義〉,《現代思潮批評》,新中國雜誌社:收綠於:《原典中國アナキズム史料集成》第十卷(板井洋史,嵯峨隆編),東京都:綠蔭書房1994 [民83],頁141、143、149、165。
朱謙之(1920g)〈我的虛無主義〉,《現代思潮批評》,新中國雜誌社,1920年:《原典中國アナキズム史料集成》第十卷(板井洋史,嵯峨隆編),東京都:綠蔭書房1994 [民83],頁141。
朱謙之(1920h)〈思想論〉,《現代思潮批評》,新中國雜誌社,1920年:《原典中國アナキズム史料集成》第十卷(板井洋史,嵯峨隆編),東京都:綠蔭書房1994 [民83],頁188-187。
朱謙之(1920i)〈再評無政府共產主義〉,《朱謙之文集》第1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213-220。原載於(1920)《北京大學學生周刊》,第9號至10號(1920年2月27日和3月7日)。
朱謙之(1920j)〈通信〉,《民國日報‧覺悟》副刊,1920年9月26日,第四版。
朱謙之(1920k)〈朱謙之解釋「自殺」的信〉,《覺悟》副刊,1920年10月13日,第四版。
朱謙之(1920k)〈虛無主義與老子〉(一),《新中國》,第2卷第1期,新中國出版社,頁 66。
朱謙之(1920l)〈虛無主義與老子〉(二),《新中國》,第2卷第2期,新中國出版社,頁 97、99。
朱謙之(1921)《革命哲學》,創造社叢書,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1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300-301、314-316、327、343-344、348、354-355、361、365、373、384-285、389、392-395、395、400、404。
朱謙之(1922)〈古學厄言〉《朱謙之文集》第3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1。
朱謙之(1922a)〈通訊〉,《民鐸》第3卷第3號,1922年3月1日。
朱謙之(1923)〈系統哲學導言〉,《民鐸雜誌》第4卷第2號,頁1。
朱謙之(1923a)《周易哲學》,《朱謙之文集》第3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99、101-113、120-121、137、140、145-148。
朱謙之(1923b)〈美及世界〉,《民鐸雜誌》第4卷第1期(1923年3月),上海學術研究會,頁1-3、6-9、12-13。
朱謙之(1923c)〈虛無主義者再生〉,《民鐸雜誌》第4卷第4號。收錄於(1991)《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993、997-998。
朱謙之(1923d)〈與哲民通信〉,《虛無主義者的再生》(民鐸雜誌)。收錄於(1991)《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992。
朱謙之(1923e)《無元哲學》,泰東出版社。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一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162、414-415、422、428、431-432、439、447、449。
朱謙之(1924)〈一個為情論者的宇宙觀及人生觀〉(1924年的演講稿),《朱謙之文集》第1卷,福州:福建出版社,2002,頁457-517。
朱謙之(1924a)《歷史哲學》,上海泰東圖書局。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五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1、5、7、9-11、17、36-38、42-43、66-67、77-79、86、88、95、97、102、106、110、111。
朱謙之(1924b)〈莊子研究〉,《朱謙之文存》(1926),上海泰東書局。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二卷,福建出版社,2002,頁61
朱謙之(1924c)《音樂文學小史》,上海泰東書局,頁53。
朱謙之(1924d)〈記楊慈湖的學說:一個唯我主義者的哲學〉,《朱謙之文存》(1926),上海泰東書局。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二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105、113-115。
朱謙之(1924e)〈唯我主義與教育〉,《謙之文存》(1926),上海泰東書局。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二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118 -119。
朱謙之(1925)〈台灣學生聯合演說詞〉(1925年4月12日),《朱謙之文存》,上海泰東書局。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二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125-126。
朱謙之(1925a)〈歷史的真正意義〉,《民鐸》雜誌第6卷第3期(1925年3月1日),上海學術研究會,頁41-42。
朱謙之(1926)〈再論中國文學與音樂之關係〉,《朱謙之文存》,上海泰東書局。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三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104-105。
朱謙之(1926)《大同共產主義》。收錄於(2002)朱謙之,《朱謙之文集》第一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513-569
朱謙之(1927)〈凌廷堪燕樂考原跋〉,《民鐸》第8卷第4號(1927年3月1日),頁315-316。
朱謙之(1927)《國民革命與世界大同》,上海泰東書局。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一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571-602
朱謙之(1928)《到大同的路》,上海泰東書局。收錄於(2002),《朱謙之文集》第一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603-666
朱謙之(1928)〈回憶〉,《朱謙之文集》第1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39-64。
朱謙之(1946)《奮鬥廿年》,國立中山大學史學硏究會。收錄於(2003)《朱謙之文集》第一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69。
朱謙之(1958),《中國哲學對歐洲的影響》。收錄於(2002)朱謙之,《朱謙之文集》第七卷,福州:福建出版社,p1、15、65
朱謙之(1966),《中國景教》。收錄於(2002)朱謙之,《朱謙之文集》第七卷,福州:福建出版社,p554-555。
朱謙之(1968)〈世界觀的轉變:七十自述〉,原載於三聯書店《中國哲學》:收錄於:《朱謙之文集》第1卷,福州:福建出版社,頁112-182。
朱謙之(1973)〈自序詩三十四首〉,《朱謙之文集》第一卷,福州:福建出版社,2002,p208
朱謙之(1979)〈朱謙之致胡適〉,收錄於胡適(1979)《胡適往來書信選》(上),中華書局,頁127。
艾愷(2004)《最後的儒家:梁漱溟與中國現代化的兩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頁54-55。
克魯泡特金(1984)《互助論》,北京:商務印書館,頁i、6。
吳怡(2002)《新譯老子解譯》,台北:三民書局,頁60、145、193、199。
吳怡(2012)《新譯易經繫辭傳解義》,台北:三民書局,頁5、52、134。new window
吳宓(1925)〈白璧德論歐亞兩洲文化〉,《學衡》第38期(1925年2月),頁5。
吳密(1922)〈論新文化運動〉,《學衡》雜誌第4期(1922年4月)。
吳密(1923)〈我之人生觀〉,《學衡》雜誌第16期(1923年4月)。
吳敬軒(1921)〈朱謙之不是為厭世而出家〉,《北京晨報》,1921年5月30日,頁5、6、8。
吳敬軒(1921)〈朱謙之不是為厭世而出家〉,《北京晨報》,頁5、6、8。
吳虞(1984)《吳虞日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頁598。
吳虞,《吳虞日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p473-475、483
吳虞,《吳虞日記》,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p598。
李石岑(1922)〈通訊〉,《民鐸》第3卷第3號(1922年3月1日)。
李宜涯(2010)《聖壇前的創作:20年代基督教文學研究》,台北:秀威出版社,頁46-47。new window
李綽(1920a)〈「提倡強國」的反對聲〉(1920年5月28日),《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第三版。
李綽(1920b)〈「強權衛公理」的辯論〉(1920年6月9日),《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第四版。
李綽、輩英(1920e)〈「強國」應否提倡的辯論>(1920年6月2日),《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第三版。
李震(1981)〈淺論孔德的實證主義〉,《哲學論集》第13期(1981年6月),頁23-24。
李學勤 注(2001)《周易正義》,台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頁1。
李璜(1923)〈會員通訊〉,《少年中國月刊》第4卷第1期(1923年3月),上海:中華書局,頁74-75、77。
李璜(1925)〈在譚國家主義的教育〉,《國家主義論文集》第1輯,上海:中華書局,頁140、143-144、149。
李璜(1988)〈釋國家主義〉,《民國黨派社團史料叢刊:中國青年黨》,北京市:檔案出版社,頁41、44。
杜威(2005a)〈社會哲學與政治哲學〉(寫於1919年9月20日),《杜威五大演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頁63、67-68、79、84。
杜威(2005b)〈教育哲學〉(寫於1919年9月22日至1920年3月3日),《杜威五大演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頁105、121、132-133。
杜威(2005c)《杜威五大演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頁13。
肖伊緋(2013)〈龍門聯合書局:特殊年代的學術避風港〉,《中華讀書報》第925期,中國出版協會,第14版。
谷衍奎(2003)《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華夏出版社,頁164。
周建人(1922)〈死的進化論〉,《民鐸雜誌》第3卷4、5號,上海學術研究會。
周淑真(1993)《中國青年黨在大陸和臺灣》,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博士文庫,1993,頁1-2。
周策縱(2005)《五四運動》,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頁54、256。
岡崎文夫(おかざき ふみお)(1922)〈梁漱溟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支那學》第2卷第9號(1922年5月),頁697-670。new window
易君左,《火燒趙家樓》,三民書局,1991,頁48。
易家鉞(1926)《國家主義概論》,台北:商務印書館發行。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1992)《說文解字注》,台北:天工書局,頁15-16
邱世杰(2008)《台灣社會主義運動的起源及其資本主義論(1920~1924)》,台灣國立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信夫清三郎(1988)〈天皇制的危機〉,《日本政治史》第4卷,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頁203-206、215。
施存統(1920a)〈我底最近覺悟〉,《民國日報‧覺悟》副刊,1920年9月29日,第一版。
施存統(1920b)〈回頭看二十二年來的我〉,《民國日報‧覺悟》副刊,1920年9月24日,第一版。
施存統(1920c)〈我們底大敵,究竟是誰呢?〉,《民國日報‧覺悟》副刊,1920年9月28日,第二版。
施存統(1921)〈我們要怎樣幹社會革命〉,《共產黨》第5號(1921年6月7日),頁9-32。
施存統(1922)〈第四階級獨裁政治底研究〉,《社會主義討論集》,上海:新青年社出版,頁437、438、442。
柄谷行人(2007)《邁向世界共和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頁194-195。
段玉裁 /許愼 /許惟賢編(2007)《說文解字注》,南京:鳳凰出版社,頁438、443。
胡先驌(1922a)〈評《嘗試集》〉,《學衡》雜誌第1、2期(1922年1至2月)。
胡先驌(1922b)〈批評家之責任〉,《學衡》雜誌第3期(1922年3月)。
胡道靜(2003)《周易十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頁360。
唐啟華(2010)〈廢除《中日民四條約》交涉〉,《被「廢除不平等條約」遮蔽的北洋修約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58、160-164。
孫乃修(1988)《屠格涅夫與中國》,上海:學林出版社,頁62-68。
格里德(Jerome B. Grieder)(2005),《胡適與中國的文藝復興》,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p67;艾愷,《最後的儒家》,江蘇人民出版社,頁41。
高力克(2002)〈杜威與五四新自由主義〉,《「中國近現代思想的演變」硏討會論文集》第1卷,香港:中文大學,頁268。new window
高元(1919)〈本報之新生命〉,《法政學報》第1卷第11期(1919年5月30日),北京:北京國立法政學校出版,頁1。
高元(1920)〈國際聯盟之經過及其將來〉,《法政學報》第2卷第1期(1920年11月30日),北京:北京國立法政學校出版,頁8。
屠格涅夫(2001a)〈父與子〉,《屠格涅夫全集》第3卷,出版地:河北教育出版社,頁181-104。
屠格涅夫(2001b)〈哈姆雷特與堂‧吉訶德〉,《屠格涅夫全集:文論‧回憶錄》第11卷,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頁180。
屠格涅夫(2001c)《屠格涅夫全集:書信》第12卷,石家庄市:河北教育出版社,頁352。
張小平、潘岩銘(1986)〈中國近代科技期刊簡介〉,《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四),北京:人民出版社,頁694。
張允侯(1979)《五四時期的社團》第1卷,北京:三聯出版社,頁240。
張召奎(1985)《中國出版史概要》,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頁235。
張西曼(1949)《歷史回憶》,上海:濟東印書社,頁144。
張作人(1922)〈突然變異說〉,《民鐸雜誌》第3卷4、5號,上海學術研究會。
張君勱(1923)〈人生觀〉,《科學與人生觀》,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p36
張君勱(1926)〈愛國的哲學家:菲西德〉,《東方雜誌》第23卷第10號(1926年5月25日),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頁71。
張君勱(1997)〈人生觀〉,《科學與人生觀》,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頁33、35、37-39。
張君勵(1919)〈和平會議中威爾遜之成功與失敗〉,《東方雜誌》第16卷第10號(1919年10月),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頁168。
張朋園(2007)《中國民主的困境》,長春:吉林出版集團,頁129-132。
張炎憲(1996)〈台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台灣史論文精選》(下),台北市:玉山社,頁134。new window
曹乾元(1920)〈不要再做強國夢〉(1920年5月23日),《民國日報‧覺悟》副刊,第一版。
梁冰弦(海隅孤客)(1976)《解放別錄》,台北:文海出版社,頁35-36。
梁培寬(2000)〈朱謙之與梁漱溟的半個世紀友誼〉,《世界宗教文化》第1期,頁28。
梁漱溟(1921)〈宗教問題演講〉,《少年中國》月刊第2卷第8期,上海:上海亞東書局,頁22。
梁漱溟(1922)《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全集》第一卷,山東人民出版社,1989,頁449。new window
梁漱溟(1989a)《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全集」第1卷),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頁112。new window
梁漱溟(1989b)〈第三版自序〉,《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全集」第1卷),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頁323。new window
梁漱溟(1989c)〈《東西文化及哲學》作者跋記〉,《東西文化及其哲學》(「梁漱溟全集」第1卷),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頁546-547。new window
梁漱溟(1989d)〈宗教問題演講〉,《梁漱溟全集》第4卷,濟南市:山東人民出版社,頁643。
郭沫若(1932)《創造十年》,上海:現代書局,頁130、133-134。
郭穎頤(2005),《中國現代思想中的唯科學主義》,合肥:江蘇人民出版社,頁11。
陳三井(1986)《華工與歐戰》,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頁6、25、33。new window
陳正茂(2010)《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少年中國學會」史》,台北:秀威出版社,頁42。
陳秉善(1922a)〈進化之方法〉,《民鐸雜誌》第3卷4、5號,上海學術研究會。
陳秉善(1922b)〈達爾文以後之進化論〉,《民鐸雜誌》第3卷4、5號,上海學術研究會。
陳秉善(1922c)〈達爾文年譜〉,《民鐸雜誌》第3卷4、5號,上海學術研究會。
陳秉善(1922d)〈進化論發達史略〉,《民鐸雜誌》第3卷4、5號,上海學術研究會。
陳國恩(2004)《20世紀中國文學與外國文化》,武漢市:長江文藝出版社,頁12。
陳啟天(1924)〈新國家主義與中國前途(原名何謂國家主義?)〉,《少年中國》月刊第4卷第9期(1924年1月),上海:中華書局,頁1、2、10、12。
陳啟天(1925)〈國家主義與教育〉,《國家主義論文集》第1輯,上海:中華書局,頁155。
陳翠蓮(2003)〈抵抗與屈從之外:以日治時期自治主義路線為主的探討〉,《政治科學論叢第》第18期(2003年6月),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頁146-148。new window
陳獨秀(1915)〈現代歐洲文史譚〉,《新青年》第1卷第3號(1915年11月15日),上海:上海群益書社,頁2。
陳獨秀(1920a)〈陳獨秀致胡適〉,收錄於胡適(1979)《胡適往來書信選》(上),北京:中華書局,頁107。
陳獨秀(1920b)〈談政治〉,《新青年》第8卷第1號(1920年9月1日),收錄於陳獨秀(1984)《陳獨秀文章選編》,北京:三聯書局,頁4。
陳獨秀(1920c)〈隨感錄(八四):虛無主義〉,《新青年》第8卷第1號(1920年9月1日)。
陳獨秀(1920d)〈國慶底價值〉,《新青年》第8卷第3號(1920年10月10日),收錄於陳獨秀(1984)《陳獨秀文章選編》,北京:三聯書局,頁31。
陳獨秀(1921a)〈什麼是新教育?〉,《新青年》第8卷第6號(1921年4月1日),廣州新青年社,1921.4.1:收錄於:陳獨秀(1984)《陳獨秀文章選編》中,北京:三聯書局,頁77
陳獨秀(1921b)〈中國式的無政府主義〉,《新青年》第9卷第1號(1921年5月1日),收錄於陳獨秀(1984)《陳獨秀文章選編》,北京:三聯書局,頁121。
陳獨秀(1921c)〈開明專制〉,《新青年》第9卷第3號(1921年7月1日),廣州新青年社,頁4。
陳獨秀(1921d)〈政治改造與政黨改造〉,《新青年》第9卷第3號(1921年7月1日):收錄於:陳獨秀(1984)《陳獨秀文章選編》,北京:三聯書局,頁136。
陳獨秀(1921e)〈卑之無甚高論〉,《新青年》第九卷第3號,廣州新青年社(1921年7月1日),1921.7.1:收錄於:陳獨秀(1984)《陳獨秀文章選編》中,北京:三聯書局,頁132。
陳獨秀(1921f)〈陳獨秀三答斯區聲白〉,《新青年》第9卷第4號(1921年8月1日),廣州新青年社,頁30-32。
陳應鼓(2006)《老子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局,頁108、126、156、183。
章士釗(1904)〈政本論〉,《甲寅》(月刊)雜誌(1904年5月),收錄(1922)《甲寅雜誌存稿》。
章士釗(1925a)〈評新文化運動〉,《新聞報》,1923年8月21、22日。另刊於《甲寅》(周刊)雜誌第1卷第9號(1925年9月)。
章士釗(1925b)〈原化〉,《甲寅》周刊,第1卷第12期(1925年10月)。
章士釗(2000)〈東西文化及其哲學:答梁漱溟〉(含〈梁漱溟致章士釗函〉),《章士釗全集》第5卷,頁86-87。
章太炎(2008)《章太炎說文解字授課筆記》,北京市:中華書局出版發行,頁241。
曾慶榴(2011)〈無政府主義與廣州共產黨之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第125期(2011年6月),香港:中文大學,頁86、88-89。new window
森紀子(2005)〈泰州學派の再発見-虛無主義から唯情主義へ〉,《転換期における中国儒教運動》,京都市:京都大學出版社,2005,頁242。
森紀子(2009)〈解說〉,《中國思想史研究》(島田虔次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頁11。
馮崇義(1994)《羅素與中國:西方思想在中國的一次經歷》,北京:三聯書局,頁98。
黃心川(2002)〈序〉,《朱謙之文集》第一卷,福州:福建出版社,2002,頁4。
黃玉齋(1925)《台灣革命史》(1929),上海:泰東出局出版社,頁6、14-16、56-61、170。
黃宗羲(1986)〈慈湖學案〉,《宋元學案》卷七十四,北京:中華書局,頁2479。
黃金麟(1996)〈歷史的儀式戲劇:「歐戰」在中國〉,《新史學》第7卷第3期(1996年9月)。new window
黃夏年(2005)〈朱謙之的學術成就與風範〉,《朱謙之選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p14。
黃夏年(2005a)〈著作目錄-黃夏年編〉,《朱謙之選集》,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p198。
楊慈湖(1986)〈易己〉,收錄於黃宗羲(1986)〈慈湖學案〉,《宋元學案》卷七十四,北京:中華書局,頁2468、2477。
漢娜.鄂蘭(Hanna Arendt)(1995)《極權主義的起源》,台北:時報出版社,頁206、218、227-230、369-402。
聞黎明(2004)《第三種力量與抗戰時期的中國政治》,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頁35。
蒲魯東(2010)《貧困的哲學》,北京:商務出版社,頁24。
劉石心(1991)〈關於無政府主義活動的點滴回憶〉,《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936。
劉伯明(1922)〈評梁漱溟著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學衡》第三期(1922年3月)。
劉紀蕙(2011)《心之拓樸》,台北:行人文化實驗室,頁284-299。
劉森林(2013)〈為什麼要關注虛無主義的問題〉,《現代哲學》第126期一月號,廣州:現代哲學編輯部,頁33。
蔡國裕(1988)《192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主義論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發行,頁274。
鄭大華(1997)《張君勱傳》,北京:中華書局出版,頁177。
鄭玄(2001)《儀禮注疏》(嘉禮上),台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頁10。
鄭佩剛(1991)〈無政府主義的若干史實〉,《無政府主義思想資料選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955。
魯多夫(Kurt Rudolph)(2005)〈知識與拯救:靈知〉,《靈知主義和現代主義》(劉小楓編),上海:華東師範出版社,頁2。
錢理群(2007)《豐富的痛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60。
藍博洲(2006)《民族純血的脈動:日據時期台灣學生運動》,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頁269-270、274-275。
羅素(1920a)〈布爾塞維克與世界政治〉,《晨報》,1920年10月5日至17日。
羅素(1920b)〈社會改造原理〉,《晨報》,1920年10月7日。
羅素(1920c)〈教育之用〉,《晨報》,1920年10月20日。
羅素(1920d)〈愛因斯坦引力新說〉,《晨報》,1920年10月31日。
羅素(1920e)〈布爾塞維克的思想〉,《晨報》,1920年11月26日至27日。
羅素(1920f)〈心的分析〉,《晨報》,1920年11月26日至1921年1月24日。
羅素(1921a)〈宗教之信仰〉,《晨報》,1921年1月9日至10日。
羅素(1921b)〈社會結構學〉,《晨報》,1921年1月21日至3月18日。
羅素(1921c)〈物的分析〉,《晨報》,1921年1月27日至6月16日。
羅素(1921d)〈中國到自由之路〉,《晨報》,1921年7月17日至20日。
羅素(2004)《中國到自由之路:羅素在華演講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羅素(2004a)〈布爾塞維克與世界政治〉(1920年10月5日至17日),《中國到自由之路:羅素在華演講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16。
羅素(2004b)〈社會結構學〉(1920年10月5至17日),《中國到自由之路:羅素在華演講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頁260、272-274。
羅檢秋(2003)〈朱謙之與道家〉,《道家文化研究》第20輯,北京:三聯書店,頁508、510。
鐘月岑(1998)〈比較分析措詞、相互主體性與出入異文化〉,《台灣社會研究》第29期(1998年3月),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81-82。
顧紅亮(2000)《實用主義的誤讀:杜威哲學對中國現代哲學的影響》,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228。


英文部分:
Alberto Mingardi (2011). Herbert Spencer (p.105). The Continuum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Group.
Andrew Williams (2013). Liberalism and War:The victors and the vanquished (pp.31-34). Routledge.
Anson Rabinbach (1992). The Human Motor: Energy, Fatigue, and the Origins of Modernity(p.34).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rif Dirlik(1991), Anarchism in the Chinese Revolution(p173),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rthur Schopenhauer (2010). The World as Will and Representation Volume I (pp.358-35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hristopher Janaway (2002). Schopenhauer (p.4, 2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d Killingray (2012). The War in Africa. In John Horne (Ed.), A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 (p.115). Wiley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World History.
David Weir (1997). Anarchy and Culture: The Aesthetic Politics of Modernism, (pp.21-22).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Dennis Walder (2003). Reading Fathers and Sons. In Harold Bloom (Ed), Ivan Turgenev- Bloom's modern critical views (p.166). Chelsea House Publishers.
Dick Stegewerns (2007). Forgotten leaders of the interwar debate on regional integration. Pan-Asianism in Modern Japanese History: Colonialism, regionalism and Borders (p.103, 111). Routledge.
Dimitrios Karmis (2010). "Togetherness" in multinational federal democracies-Tocqueville, Proudhon and the theoretical gap in the modern federal tradition. In Michael Burgess and Alain-G. Gagnon (Eds.), Federal Democracies,(p.47, 59). Routledge.
Edward S. Krebs (1998), Shifu, Soul of Chinese Anarchism (pp.35-36). Rowman & Littlefield.
Erez Manela (2007). The Wilsonian Moment: Self-Determin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Origins of Anticolonial Nationalism (p.22, 24).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ank R Millican (1926, Oct.). Liang Shou Min (梁漱溟) Sees It Though. The Chinese Recorder, 18(10): 698-705.
Giancarlo Vianello(2009), “Nihilism and Emptiness”(p22), in R. Bouso & J. W. Heisig (Eds.), Frontiers of Japanese philosophy: Vol. 6 Confluences and cross-currents, Nagoya: Nanzan Institute for Religion and Culture.
Gregory Blue (1999). China and Western social thought in the modern period. In Timothy Brook and Gregory Blue (Eds), 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pp.80-81).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egory Landini (2002). Russell: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p.17, 86).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van Sergeyevich Turgenev (1963). Hamlet and Don Quixote: The Two Eternal Human Types. Shakespeare in Europe,(p.172). The World Publishing.
Ivan Turgenev (1950). In Constance Garnett (Trans.), Fathers and Sons (p.231). New York: Modern Library.
Ivan Turgenev (1994). Essential Turgenev (p.565).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James Bryce (1920). Modern Democracies, 1: 92, 193. A Project Of Liberty Fund.
Jane Fulchera (1979). Wagner, Comte, and Proudhon: The Aesthetics of Positivism in France. Symposium: A Quarterly Journal in Modern Literatures, 33(2):142.
Jessica Ching-Sze Wang (2007). John Dewey in China: To Teach and to Learn (p.5, 13). SUNY Press.
John S. Galbraith (1961 Oct.). Myths of the "Little England" Era.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67(1): 34-35.
Karl Löwith (1957). Meaning in History: The The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p.66, 91).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onard V. Smith (2012), France. In John Horne (Ed.), A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 (p.420). Wiley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World History.
Madeleine Chi(1975 May.). Bureaucratic Capitalists in Operation: Ts`ao Ju-lin and His New Communications Clique, 1916-1919.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4(3): 676-677, 688.
Mary Pickering (2006). Auguste Comte: Volume 1: An Intellectual Biography (pp.8-9, 19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ul McLaughlin (2007). Anarchism and Authority (pp.32-33). Ashgate Publishing, Ltd.
Paul McLaughlin (2010). In Defense of Philosophical Anarchism. Anarchism and Moral Philosophy (p.14). Palgrave Macmillan.
Peter Gatrell (1999). A Whole Empire Walking: Refugees in Russia During World War I, (pp.190-191, 194-196).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Peter J. Bowler (1989). Evolution: The History of an Idea (p.24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eter Kropotkin (1899). Memoirs of a revolutionist, 2: 84. London: Smith, Elder.
Peter Kropotkin (2012). Preface to the 1914. Mutual Aid: A Factor of Evolution,(p.ix). Courier Dover Publications.
Peter Zarrow(1990), Anarchism and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p230),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Phlip A. Kuhn (1975). Local Self-Government Under Republic. In Frederic E. Wakeman and Carolyn Grant (Eds.), Conflict and control in late Imperial China, (p.27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roudhon (1970). In Benj. R. Tucker(Trans.), What is Property? An Inquiry into the Principle of Right and of Government (p.31, 34, 153, 159, 172, 283). Electronic Text Center University of Virginia Library.
Proudhon (2009). The Philosophy of progress, 20(1): 23. The New Proudhon Library.
Richard H. Popkin (1960). The history of scepticism from Erasmus to Descartes,(pp.186-187). VAN GORCUM & COMP.
Robert Aldrich and Christopher Hilliard (2012). The French and British Empires. In John Horne (Ed.), A Companion to World War I (p.525). Wiley Blackwell Companions to World History.
Robert M. Grant(1977), Gnosticism and early Christianity(p13), New York: Ams Press Inc.
S. C. M. Paine (2003). The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895 (p.126).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mothy Brook(1999) , "Capitalism and the Writing of Modern History in China"(p128), in China and Historical Capitalism, Edited by Timothy Brook and Gregory Blu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 I. Lenin (1966). The Eighth All-Russia Congress of Soviet, December 22-29, 1920. V. I. Lenin: Collected Works Vol.31 April-December 1920 (p.516). Lawrence & Wishart London.
William Dampier (1948). A History of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s with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p.298). CUP Archive.
Woodrow Wilson (1984). Fourteen Points (January 8, 1918). In Arthur S. Link et al.(Eds.), The Papers of Woodrow Wilson, 45: 536-537.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