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戲劇起源與宗教祭祀儀典的關係研究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朱俐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 Lee
出版日期:1999
卷期:64
頁次:頁53-76
主題關鍵詞:中國戲劇宗教祭祀儀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1
  • 點閱點閱:153
     中國正式有戲劇的劇目與信史的記載是遲至宋元時代才開始,宋代《東京夢華錄 》中記載著七月中元節時必演「目蓮救母」雜劇,而此戲至今仍流傳於各省民間,其劇情涵 有強烈的宗教意識與教孝功能,堪稱為戲曲的活化石。戲劇行為是人類最自然不過的一種娛 人娛己的身心活動,早在唐宋之前應該就存在,何以在此之前不見記載?實因古代以樂、舞 、歌、頌、儺、雜技等非「戲」名之。關於中國戲劇起源的論說相當紛雜;有源於古代宮廷 俳優說、有皮影戲和傀儡戲說、有宗教祀神儀典說、有古印度梵劇說、有詩歌和講唱藝術說 、有狩獵百獸歌舞說、有巫舞樂舞說,有戲鬥雜技說等。經本文研究考證,認為中國戲劇的 起源和希臘戲劇的起源一樣,也是源自宗教祭祀儀典活動。上古宗教祭典如封禪、郊祭、社 祭,蠟祭、雩祭中的巫舞和樂舞表演,與儺祭中驅邪儀式的戲劇扮演,以及巫師法師的跳神 儀式等種種宗教祭祀活動中均具有娛神、降神的驅邪祈福行為,無論其內容與形式均包含了 豐富的戲劇因素與形態,本文從上古歷史的祭典起源談起,廣徵博引,詳細考證,探究此論 點的脈絡與例證,尋求立論的根據,以證明中國古代早就有戲劇活動。
期刊論文
1.龍彼得、王秋桂、蘇友貞(19790500)。中國戲劇源於宗教儀典考。中外文學,7(12),158-1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曲六乙(19910100)。漫話儺文化圈的分佈與儺戲的生態環境。民俗曲藝,69,23-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夢家(19361200)。商代的神話與巫術。燕京學報,20,485-5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顧樸光(1989)。試論儺堂戲與宗教之關係。貴州民族學報,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楷第(1983)。傀儡戲考原。民俗曲藝,23/24,1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姜亮夫(1934)。儺考。民族,2(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薛若鄰(1992)。古巫的足跡。戲劇藝術,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廖奔。宋元戲曲文物與民俗。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宋元戲曲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昉。太平御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地山(1976)。道教史。臺北:牧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秉權(1988)。甲骨文與甲骨學。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宗侗(1954)。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華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多、葉長海(1987)。中國歷代劇論選注。湖南:湖南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燕瑾(1993)。中國戲劇史。臺北: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興祖、白化文、許德楠、李如鸞、方進、屈原(1983)。楚辭補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糜文開、裴普賢(1981)。詩經欣賞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聞一多(1984)。聞一多全集〈1〉。聞一多全集〈1〉。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葉長海。中國戲劇起源論綜述。中國戲劇起源論綜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克芬。中國古代舞蹈史話。中國古代舞蹈史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光直。中骨青銅時代(二)。中骨青銅時代(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鮑文鋒。古代戲曲民俗與中國戲劇的淵源。戲劇、戲曲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清)張庚、郭漢城(1979)。中國戲曲通史(一)。中國戲曲通史(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說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