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卜辭「侑」、「有」、「又」相關研究─以句法、語意、語用、構形的互動為例》
作者:羅慧君
作者(外文):Hui-Chun Lo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朱歧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句法語意語用構形SyntaxSemanticsPragmaticsFigur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8
甲骨文的「 」與「 」兩字表達了「侑」、「有」、「又」等詞彙,其義為「勸進祖先進食」之「侑」;「存有」、「擁有」之「有」;連詞用法之「又」。
  語意層次僅就詞彙的自然意義說明,並搭配構形作為研究。如「侑」為「勸進祖先用饗」的祭儀,「有」字本義為手形。句法層次利用論元結構說明動詞的類別,如「侑」祭屬於二元動詞,存有以及擁有之「有」為二元動詞,呈現之「有」為一元動詞。另外,「有+名詞」中的「有」可為前綴以及動相的成就標誌。「有+動詞」中的「有」屬情態助動詞,為實然的用法。「又」字句為並列的連詞結構。語用層次利用焦點、以及語言情境、情境說明卜辭的語言現象。
有關句法、語意、語用、構形的互動研究。首先,論及句法、語意的互動。利用論元結構與論旨腳色界定「侑」屬於單賓動詞。運用句法象似性說明連祭中的祭儀在線性順序中反映了時間序列。其次,提及句法、語用的互動。運用詞組結構測試以及句法移位說明卜辭線性順序的變動來自於焦點以及主題的呈現。並藉由句法中的空語類說明卜辭的省略屬於語用層次。命辭在語用環境底下,可利用陳述句結構表達疑問語氣。「又」字句排除語用上的省略,可連接兩個名詞詞組,亦可連接兩個謂語。最後,闡述句法、語意、語用、構形的互動。當「侑伐」連祭時,「伐」字在句法範疇可歸為名詞與動詞,因其構形與詞義的緊密配合,分別可為「伐祭」與「伐牲」。又因語用上的省略,句法結構中的「伐」祭,可蘊含其後出現的數詞或祭牲為「伐」牲;詞組結構中的「伐牲」,亦可蘊含該句所施行的祭儀為伐祭。
In oracle bone script, the words and mean “you” (to assist or urge), “you” (to have) and “you” (also), respectively. “侑” (you; to assist or to urge) is used when urging the ancestors to eat, “有” (you; to have) denotes existence or possession, and “又” (you; also) is used as a conjunction.
The semantics of these vocabulary words were explained in literal definitions combined with word configurations. For example, the character “to assist or urge (侑)” resembles the ritual practice of urging the ancestors to eat, and the word “to have (有)” resembles the shape of a hand. To understand the syntax of these words, we used argument structure to explain the categories of the verbs. For example, “to assist or urge (侑)” worship is a transitive verb; “to have (有),” which denotes existence and possession is a transitive verb, and “to have (有),” which denotes appearance is an intransitive verb. Furthermore, “to have (有)” in “‘to have (有)’ + noun” can serve as a prefix and phase achievement indication. Conversely, the “to have ” in “‘to have (有)’ + verb” is a situation-based auxiliary verb that reflects realis moods. “Also (又)” is used as a parallel conjunction that connects words and phrases. To understand the pragmatics of these words, we used the focus method and language and actual contexts to explain the linguistic phenomena of oracle bone script.
In this study, we analyzed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among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configuration. To analyze interaction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s, we used argument structure and semantic roles, defining “to assist or urge (侑)” as a one-object transitive verb. Employing syntactic iconicity, we explained that the rituals practiced in worship reflected the linear order of time. By using syntax and pragmatics analysis, involving phrase structure tests and syntactic movement, we elucidated that the change in the linear order of oracle bone script originated from the demonstration of focus and topic. In addition, we used the empty category classified under syntax to clarify that the omission in the oracle bone scripts occurred at the pragmatic level. The oracle scripts in a pragmatic environment can be expressed in a declarative sentence structure to convey questions. “Also (又)” enables omission at the pragmatics level and can be used to connect two nouns or two predicates. Finally, we elaborated on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 among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 and configurations. When “侑伐” (you fa; urging the ancestors to eat) is used during worship, the character “伐” can be categorized as a noun or a verb. Because the configuration and semantics are closely related, they can be used to represent “伐祭” (fa ji; worship) and “伐牲” (fa sheng; sacrifice). Because of the pragmatic omission, “fa ji” in the syntactic structure may beget numbers or the term” fa sheng.” The term “fa sheng” in the phrase structure can also embody the ritual that is being practiced.
參考資料
中文書目

一、專書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出版社,1993年。
﹝漢﹞公羊壽傳,﹝漢﹞何修解詁,﹝唐﹞徐彥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唐﹞孔穎達疏﹝漢﹞鄭玄注,《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日﹞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王國維,《觀堂別集》卷2,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
王錦慧,《「往」「來」「去」歷時演變綜論》,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
王宏源新勘,《甲骨文合集補編釋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電子音像出版社,2008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小屯南地甲骨》,上海:中華書局,1980-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編輯,《英國所藏甲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方雉松,《殷墟甲骨文五種記事刻辭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7年。
白于藍,《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校訂》,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
古文字詁林編纂委員會編纂,《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
朱德熙,《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朱歧祥,《殷墟卜辭句法論稿》,臺北:學生書局,1990年。
朱歧祥,《甲骨學論叢》,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
朱歧祥,《甲骨文研究》,臺北:里仁書局,1998年。
朱歧祥,《甲骨文字學》,臺北:里仁書局,2002年。new window
朱歧祥,《圖形與文字─殷金文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4年。new window
朱歧祥,《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校釋》,臺中:東海大學中文系語言文字研究室,2006年。new window
朱歧祥,《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論稿》,臺北:里仁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呂淑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965年。
李子云,《漢語句法規則》,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
沈园,《句法─語義介面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沈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沈之瑜,《甲骨文講疏》,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沈家烜,《不對稱和標記論》,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
[美]Andle E. Goldberg著,吳海波譯、馮奇審訂:《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構式─論元結構的構式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何永清,《現代漢語新探》,臺北:商務印書館,2005年。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年。
屈萬里,《殷墟文字甲編考釋》上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new window
金祖同編,《殷契遺珠》,臺北:藝文書局,1974年。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姚孝遂、肖丁,《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
姚小平主編,奧托.葉斯帕森著,《語言學名家論叢─葉斯帕森語言學選集》,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
胡厚宣主編,《甲骨合集釋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胡厚宣主編,《甲骨合集材料來源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范曉,《三個平面的語法觀》,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1996年。
孫海波,《甲骨文編》,臺北:藝文出版社,1958年。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990年。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四川辭書社,1988年。
徐列炯,《語意學》。臺北:五南出版社,1996年。
時兵,《上古漢語雙及物結構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7年。
Victoria Fromkin, Robert Rodman原作,黃宣範譯,《語言學新引》,臺北:文鶴出版社,2005年。
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甲骨文合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1982年。
郭沫若,《殷契粹編》,臺北:大通書局,1971年。
陳年福,《甲骨文動詞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陳煒湛,《甲骨文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許進雄,《古文諧聲字根》,臺北:商務印書館,1995年。
許極墩,《台灣語概論》,臺北:臺灣語文研究發展基金會,1990。
陸檢明,《漢語和漢語研究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秉權,《小屯.殷墟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7-1972年。
張秉權,《甲骨文與甲骨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88年。
張敏,《認知語言學與漢語名詞短語》,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年。
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張玉金,《甲骨文虛詞詞典》,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張玉金,《甲骨卜辭語法》,廣州:廣東高教出版社,1994年。
裘錫圭,〈甲骨文中所見的商代農業〉,《古文字論集》,1992年,北京:中華書局。
張身華,《邏輯概論》,臺北:幼獅出版社,1972年。
湯廷池,《漢語詞法句法五集》,臺北:學生書局,1994年。
彭邦炯,謝濟,馬季凡編,《甲骨文合集補編》,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9年。
喻遂生,《甲金語言文字研究論集》,四川:巴蜀書社,2007年。
程雨明,《漢語字基語法─語素層造字的理論和實踐》,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趙誠,《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戴浩一、薛鳳生主編,《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4年。
楊逢彬,《殷墟甲骨刻辭詞類研究》,廣州:花城出版社,2003年。
管燮初,《殷墟甲骨刻辭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院,1953年。
鄭繼娥,《甲骨文祭祀卜辭語言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7年。
鄭繼娥,《甲骨文祭祀卜辭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劉景農,《漢語文言語法》,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劉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劉增福編譯,《語意學新論》,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蕭國政主編,《現代語言學名著導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張豔君、毛延生的翻譯,《語言變異的語用順應論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年。
蕭國正主編、馮志偉校訂,《現代語言學名著導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
鍾柏生,《殷商卜辭地理論叢》,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new window
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卷下,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二、期刊論文

方述鑫,〈殷墟卜辭中所見的尸〉,《考古與文物》第5期,2000年。
王宇信,《中原文物》第2期,鄭州:中原文物編輯室,1988年。
李櫻,〈漢語研究中的語用面向〉,《漢學研究》第18卷特刊,2000年。new window
沈培,〈殷墟卜辭正反對貞的語用學考察〉,《漢語史研究:紀念李方桂先生百歲冥誕論文集》(《語言暨語言學》專刊外編之二),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5年。new window
巫雪如,〈從認知語義學的角度看上古漢語的「作格動詞」〉,《清華中文學報》第2期,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08年。new window
周國正,〈卜辭兩種祭祀動詞的語法特徵及有關句子語法分析〉,《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3年。
林瑞能,〈論「又」─兼論卜辭中「受又」與「受有祐」〉,《東華中國文學研究》7,花蓮:東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09年。
姚振武〈先秦漢語受事主語系統〉,《中國語文》第1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姚孝遂,〈商代俘虜〉,《古文字研究》第1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唐鈺明,〈 、又考辨〉,《古文字研究》第19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秦曉華、王秀玲,〈甲骨文釋讀二則〉,《殷都學刊》,河南:安陽殷都學刊編輯部,2007年。
黃正德,〈說「是」和「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第3本,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1988年。new window
黃正德,〈漢語動詞的題元結構與其句法表現〉,《語言科學》第4期,徐州:科學出版社,2007年。
黃錫全,〈甲骨文「 」字試探〉,《古文字研究》第6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黃居仁、張莉萍、安可思、陳超然,〈詞彙語意和句式語意的互動關係〉,《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籌備處會議論文集之二─中國境內言言暨語言學.第5輯.語言中的互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1999年。new window
郭錫良,〈遠古漢語的句法結構〉,《古漢語研究創刊號》,長沙:古漢語研究雜誌社,1988年。
郭錫良,〈先秦稱數法的發展〉,《意義與形式─古代漢語語法論文集》,München : Lincom Europa,2004年。
陳煒湛,〈甲骨文異字同形例〉,《古文字研究》第6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陳初生,〈論上古漢語動詞多對象語的表示法〉,《中國語文》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年。
張以仁,〈告字探源〉,《大陸雜誌》33.4,臺北:大陸雜誌社,1966年。
張玉金。〈甲骨卜辭中「惠」和「唯」的研究〉,《古漢語研究》第1期創刊號,長沙:古漢語研究雜誌社,1988年。
張玉金,〈釋甲骨文中的「 」〉,《古漢語研究》第4期,長沙:古漢語研究雜誌社,1996年。
張玉金,〈論甲骨文「御」字句中的單動句〉,《古漢語研究》第3期,長沙:古漢語研究雜誌社,2003年。
張麗麗,〈動詞複合性與象似性〉,《語言暨語言學》4,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3年。new window
湯廷池,〈漢語複合動詞的「使動與起動的交替」〉,《語言暨語言學》第3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2年。
葛英會,〈說祭祀立尸卜辭〉,《殷都學刊》第1期,河南:安陽殷都學刊編輯部,2000年。
趙誠,〈甲骨文虛詞探索〉,《古文字研究》第15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趙誠、陳曦,〈殷墟卜辭命辭討論述要〉,《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1期,長春市:東北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硏究所,2001年。
趙巖,〈論非同類卜辭語言使用的特色─以兩類子卜辭祭祀動詞的比較研究為例〉,《大慶師範學院學報》第2期,大慶市: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編輯部,2009年。
賈燕子,〈甲骨文祭祀動詞的三賓語句和雙賓語句〉,《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10期,樂山:樂山師範學院編輯部,2009年。
戴浩一,〈中文構詞與句法的概念結構〉,《華語文教學研究》第4期,臺北市:華文世界雜誌社,2007年。new window
鄭縈,〈論漢語「有」的語法化〉,《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語文學報》,新竹:新竹師範學院,2004年。
劉克甫(蘇),〈殷墟卜辭語句的形式結構與資訊結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67本4分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1996年。new window
劉青,〈甲骨文句型的轉換和衍生〉,《殷都學刊》第1期,河南:安陽殷都學刊編輯部,2001年。
劉桓,〈試釋 祭與「某某祊其牢」〉,《殷都學刊》第1期,河南:安陽殷都學刊編輯部,2001年。
劉源,〈商代後期祭祖儀式類型〉,《歷史研究》第6期,北京:中國社會學出版社,2002年。
劉承慧,〈先秦條件標記「苟」、「若」、「使」的功能〉,《清華學報》新40卷第2期,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2010年。
蔡維天,〈談「只」與「連」的形式語義〉,《中國語文》第2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蔡維天,〈談「有人」、「有的人」、「有些人」〉,《漢語學報》第2期,武漢:湖北教育,2004年。
魏培泉,〈「弗」、「勿」拼合說新證〉,《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學集刊》,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1年。
龍宇純,〈甲骨文金文 字及其相關問題〉,《歷史語言研究所季刊》第34本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1956年。new window
龍正海,〈也談甲骨卜辭中的三賓句〉,《語文知識》,重慶:西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獻研究所,2011年。
藺佳影,〈《西遊記》總括範圍副詞「都」、「皆」研究〉,《通化師範學院學報》第5期,通化:通化師範學院編輯部,2010年。

三、討論會論文

沈建華,〈卜辭所見賓祭中的尸和侑〉,其初次發表於《華夏文明與傳世藏書┴中國國際漢學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之後收入《中國古文字大系.甲骨文獻集成》,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饒宗頤,〈從《春秋》宣公八年「猶繹」論殷祭禮賓尸義〉,其初次發表於《慶祝楊向奎先生校研六十年論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之後收入《中國古文字大系.甲骨文獻集成》,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連劭名,〈殷墟卜辭中所見商代祭祀中的「尸」和「祝」〉,其初次發表於《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之後收入〈殷墟卜辭中商代祭祀中的「尸」和「祝」〉,《中國古文字大系.甲骨文獻集成》,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曹錦炎,〈說卜辭中的延尸〉,《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巴蜀書社,1998。之後收入〈說卜辭中的延尸〉,《中國古文字大系.甲骨文獻集成》,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常正光,〈卜辭「侑祀」考〉,《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之後收入《中國古文字大系.甲骨文獻集成》,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沈培,〈關於古文字材料中所見古人祭祀用尸的考察〉「第三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年。new window
彭慧賢,〈郭店楚簡否定詞「不」、「弗」之研究〉,玄奘大學主辦《國科會97年度研究計畫─楚系簡帛文字字典基礎工程》成果發表會,2009年。
喻遂生,〈甲骨文三賓語句研究〉,《語言文字與文學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10年。
劉承慧,〈古漢語實詞的複合化〉,《古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臺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2003年。
高思曼、何樂士編,郭錫良〈先秦漢語構詞法的發展〉,其初次發表於《第一屆國際先秦漢語語法研討會論文集》,長沙:岳麓書社,1994年。之後又收入《漢語史論集》,北京:商務書局,1997年。
大西克也,〈施受同辭芻議─《史記》中的「中性動詞」和「作格動詞」〉,《意義與形式─古代漢語語法論文集》,München : Lincom Europa,2004年。
余靄芹,“Two Focus markers in the Zhongshan Bronze Inscriptions",《意義與形式─古代漢語語法論文集》,München : Lincom Europa,2004年。
羅琨,〈商代人祭及相關問題〉,《甲骨探史錄》,北京:新知三聯書店,1982年。
Anne O. Yue(余靄芹),“ and in PeriodsⅠand Ⅱ of the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第六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五屆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論文,西安:陝西師範大學,2007年。
David N. Keightley(吉德煒),〈釋貞─商代貞卜本質的新假設〉,《太平洋沿岸亞洲研究學會加州象特利會議》,1972年。


四、學位論文

元鎬永,《甲骨文祭祀用字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年。
李立新,《甲骨文中所見祭名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
李麗艷,《甲骨文介詞、連詞研究》,河北:河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年,2007年。
李娜,《殷墟卜辭命辭疑問句性質研究》,河北:河北大學碩士論文,2009年。
吳俊德,《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臺北: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巫宜靜,《「以為」的歷史演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胡雲鳳,《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與《甲骨文合集釋文》比較研究-第一冊至第六冊,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陳佩君,《甲骨文「又」字句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莊惠茹,《兩周金文軍事動詞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馮逢飛,《殷墟花園莊東地的甲骨虛詞初步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楊素梅,《表現在金文尚書的幾個語法特色》,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劉鑫鑫,《上古漢語中的兼語句》,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年。
陳麗雪,《閩南語雙賓式共時與歷時的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年。new window
章秀霞,《甲骨文合集補編釋文》校訂,河南: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
劉青,《甲骨文句型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語言文獻研究所漢語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1996年。
賈燕子,《甲骨文祭祀動詞句型研究》,重慶:西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年。
鄭統湘,《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句型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
劉春娟,《甲骨文對貞卜辭的語用研究》,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孫靜怡,《華語副詞「都」的語義分析與教學語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孫叡徹,《從甲骨卜辭來探討殷商的祭祀》,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1年。
齊航福,《殷墟甲骨文賓語語序研究》,首都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劉海琴,《殷墟甲骨祭祀卜辭中「伐」之詞性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6年。
魏慈德,《殷墟YH127坑甲骨卜辭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new window
羅慧君,《論殷墟卜辭中的「 」字句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年。

五、其它

漢字構形資料庫
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
林宗宏國科會計畫報告〈語法結構和英文寫作〉,頁12-19。(http://ling.nthu.edu.tw/faculty/thlin/pdf(2012.7.18)上網。
梅祖麟:〈語法化理論與漢藏比較〉,頁5。http://tlmei.com/tm17web/res/grammaticalizationtheory.pdf(2012.11.2)日上網。
詹衛東〈範圍副詞「都」的語意指向分析〉,頁2。ccl.pku.edu.cn/doubtfire/papers/2002_DOU_ZWD.pdf(2016.4.10上網)
〈腓尼基字母〉,《維基百科》網站,http://zh.wikipedia.org/wiki/ (2012.5.24上網)。
裘錫圭:〈殷墟甲骨文在文字學上的重要性〉(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2012.7.23)上網。http://www.gwz.fudan.edu.cn/SrcShow.asp?Src_ID=267
錢唯真(2011)。〈論小屯南地甲骨的時間詞〉,《第十三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頁32-34。花蓮:東華大學語文學系,中區文字學資訊網。http://myweb.fcu.edu.tw/~cl/13th/P025-042_q_C.pdf (2012.12.2)上網。
梅廣(2011)。《上古漢語》的授課講義。

英文書目


Adger ,David(2008). A minimalist theory of feature structure .pp.3.ling.auf.net/lingbuzz/000583/current.pdf(2012.4.12.)上網
Anne O. Yue(余靄芹)(2007)。“ and in Periods Ι and Π of the Oracle-Bone Inscriptions",《第六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暨第五屆兩岸漢語語法史研討會》論文:頁14-16。
Buring, Daniel(2006).Topic and Focus :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Meaning and Intonation. Dordrecht : Springer.
Jef Verschueren(1999).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又收入Jef Verschueren,何自然導讀(2000).Understanding Pragmatics.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Lobeck ,Anne(1995).Ellipsis. New York,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yons ,John(1995).Linguistics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ons,John(1967).“A note on possessive,extential and locative sentences.”Fondations of Language 3.4:pp. 390-391.
Haegeman, Liliane M.V(1994). Introduction to Government &Binding Theory . Oxford: Blackwell.
Johnson, Kyle(2008).Topic in Ellipsis.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i and Thompson,黃宣範譯(2012)。《漢語語法》。臺北:文鶴出版社。
Mari Broman Olsen(1997). A Semantic and Pragmatic Model of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 New York:Garland.
William O’Grady, Michael Dobrovolsky, Francis Katamba,(1997). Cotemporary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London: Pearson-Longman.
Van Vallin(2005).Exploring the Syntax-Semantics Interfa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lmer, F. R. (1986).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6.又受入於Mood and Modality語氣‧情態(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Radford ,Andrew(1988). Transformational grammar ; a first course.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又收入於Andrew Radford(2000).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
R. L. Trask(1999).Key Concept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New York:Routled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