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武丁時期人物「子商」史跡疏證
書刊名:臺大歷史學報
作者:張惟捷
作者(外文):Cheng, Vjiay
出版日期:2022
卷期:69
頁次:頁225-273
主題關鍵詞:子商卜辭殷商史甲骨學家譜刻辭Zi ShangOracle-bone inscriptionsYin Shang historyOracle bone scienceGenealogy inscrip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2
  • 點閱點閱:3
期刊論文
1.陳劍(2010)。釋「由」。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3,1-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劍(2012)。試說甲骨文的「殺」字。古文字研究,29,9-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華強(2011)。釋甲骨文的「戾」和「體」。語言學論叢,43,338-3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亞初(1986)。商代職官研究。古文字研究,13,82-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澐(1979)。從武丁時代的幾種「子卜辭」試論商代的家族形態。古文字研究,1,314-3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鎮豪(1995)。商代軍事制度研究。陝西歷史博物館館刊,2,1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柏生(1991)。卜辭中所見殷代的軍政之一:戰爭啟動的過程及其準備工作。中國文字,新14,95-1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學勤(1983)。釋多君、多子。甲骨文與殷商史,1,13-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惟捷(20141200)。殷商武丁時期人物「雀」史跡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5(4),679-7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學勤(1987)。考古發現與古代姓氏制度。考古,1987(3),253-257+2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銘崇(20180600)。從基於親屬的政府到官僚的政府--殷周變革的一個重要面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9(2),279-33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宇衛(20170800)。說「逑」字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文史哲學報,87,81-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董作賓(19360000)。五等爵在殷商。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3),413-4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沈培(1992)。殷墟甲骨卜辭中主語的位置及相關問題。古漢語研究,1992(4),40-46+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歧祥(19930600)。殷初戰爭史稿--殷武丁時期方國研究。靜宜人文學報,5,53-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春桃(20180300)。從斗形爵的稱謂談到三足爵的命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9(1),47-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林(20030600)。論商代的父與子。漢學研究,21(1)=42,1-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惟捷(2015)。略論我國火攻戰法的上古淵源:以甲骨文資料為例。甲骨文與殷商史,新5,38-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張惟捷(2018)。晚商人物「師般」史跡考述:並論文獻中「甘盤」的相關問題。甲骨文與殷商史,新8,176-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惟捷、宋雅萍(2018)。從一版新材料看甲骨文家譜刻辭的真偽問題。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7,20-29+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張惟捷(2020)。從「令王隹黃」辭例談卜辭「王」字的指涉問題。古文字研究,33,125-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莫伯峰(2016)。通過字體分類來看甲骨卜辭中「子」的身份屬性。古文字研究,31,84-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曾憲通(1992)。「作」字探源:兼談來字的流變。古文字研究,19,408-4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光宇(2016)。兒氏家譜刻辭綜述及其確為真品的證據。甲骨文與殷商史,新6,267-2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國輝(2012)。「家譜刻辭」研究新證。出土文獻,3,78-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銘崇(2016)。商周貴族親屬稱謂制度的比較研究。甲骨文與殷商史,新6,208-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源(2014)。殷墟卜辭「爵子畢」解釋。古文字研究,30,8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蔡哲茂(2002)。釋殷卜辭∣求∣字的一種用法。古文字研究,23,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蔡哲茂(2011)。殷卜辭「用侯屯」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2,110-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蔡哲茂(2019)。甲骨文中的《阿波卡獵逃》:商代奴隸逃亡的故事。甲骨文與殷商史,新9,149-1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于省吾(1980)。甲骨文「家譜刻辭」真偽辨。古文字研究,4,139-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方稚松(2018)。釋《合集》6571中的(??):兼談占辭中「見」的含義。古文字研究,32,75-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趙鵬(2014)。從弘、商談商代時代相近的同名。南方文物,2014(4),98-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謝忠晟(2011)。甲骨「(??)」字新探。輔大中研所學刊,42,17-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惟捷(2011)。賓組卜辭文字「異體分工」現象再探。第二十二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 (會議日期: 2011/04/29)。聖環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11-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宇衛(2019)。說「(??)」字及其相關字形。第八屆出土文獻青年學者國際論壇,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辦)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惟捷(2019)。從殷卜辭「(??)」字談到西周「(弓魚)」國。第十一屆「黃河學」高層論壇暨「古文字與出土文獻語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河南大學(主辦) (會議日期: 2019/06/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學順(1998)。YH127坑賓組卜辭研究(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俊(2005)。殷墟甲骨文賓組卜辭用字情況的初步考察(碩士論文)。北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葛亮(2010)。甲骨文田獵動詞研究(碩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宇衛(2013)。甲骨卜辭戰爭刻辭研究--以賓組、出組、歷組為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蔣玉斌(2006)。殷墟子卜辭的整理與研究(博士論文)。吉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郅曉娜(2013)。金璋的甲骨收藏與研究(博士論文)。中國社會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閻華(2019)。基於「基方缶」事件的材料整理與系聯(碩士論文)。河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丁山(1956)。甲骨文所見氏族及其制度。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哲茂(2011)。甲骨綴合彙編(圖版篇)。花木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董作賓(1994)。殷虛文字乙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沫若、胡厚宣(1979)。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姚孝遂、肖丁(1988)。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宏明(2013)。契合集。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饒宗頤(1959)。殷代貞卜人物通考。香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鍾柏生(1995)。殷虛文字乙編補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秉權(1988)。甲骨文與甲骨學。臺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夢家(2004)。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釗(2014)。新甲骨文編。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1984)。殷周金文集成。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鍾柏生(19890000)。殷商卜辭地理論叢。臺北:藝文印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惟捷(2013)。殷墟YH127坑賓組甲骨新研。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鵬(2007)。殷墟甲骨文人名與斷代的初步研究。線裝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鳳瀚(2004)。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郭沫若(1999)。甲骨文合集補編。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曹錦炎、沈建華(2006)。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許進雄(1979)。懷特氏等所藏甲骨文集。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李發(2018)。甲骨軍事刻辭整理與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1)。殷周金文集成釋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峰、吳敏娜(2010)。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惟捷、蔡哲茂(20170000)。殷虛文字丙編摹釋新編。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島邦男、濮茅左、顧偉良(2006)。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孫亞冰、林歡(2010)。商代地理與方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子楊(2013)。甲骨文字形類組差異現象研究。中西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絜(2007)。商周姓氏制度研究。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貝塚茂樹(1960)。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所蔵甲骨文字。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東洋文庫古代史研究委員会(1979)。東洋文庫所蔵甲骨文字。東洋文庫古代史研究委員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曾毅公(1950)。甲骨綴合編。修文堂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董作賓(1998)。殷虛文字甲編。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魏慈德(2011)。殷墟YH127坑甲骨卜辭研究。花木蘭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胡厚宣(1999)。甲骨文合集釋文。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03)。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學勤、齊文心、艾蘭(1999)。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甲骨文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林宏明(20110000)。醉古集:甲骨的綴合與研究。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崎川隆(2011)。賓組甲骨文分類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黃天樹(2007)。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何會(20130629)。龜腹甲新綴第五十九則,https://www.xianqin.org/blog/archives/3029.html。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裘錫圭(2012)。關於殷墟卜辭的「瞽」。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一卷):甲骨文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宗焜(20120000)。婦好在武丁王朝的角色。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學勤(2008)。殷代地理簡論。李學勤早期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厚宣(1944)。殷代封建制度考。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llan, Sarah(1991)。論甲骨文的契刻。英國所藏甲骨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升南(1982)。略論商代的軍隊。甲骨探史錄。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韓江蘇、江林昌(2010)。《殷本紀》訂補與商史人物徵。商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宇信、徐義華(2011)。商代國家與社會。商代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宗焜(20070000)。卜辭中的「望乘」-- 兼釋「比」的辭意。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裘錫圭(2012)。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兩個階級的初步研究。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五卷):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裘錫圭(2012)。論「歷組卜辭」的時代。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一卷):甲骨文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宗焜(20090000)。沚戛的軍事活動與敵友關係。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宋雅萍(20110000)。說甲骨文、金文的「敢」字。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裘錫圭(2012)。說殷墟卜辭的「奠」:試論商人處置服屬者的一種方法。裘錫圭學術文集(第五卷):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鳳瀚(2015)。殷墟卜辭中「侯」的身分補證:兼論「侯」、「伯」之異同。古文字與古代史。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林澐(20120000)。再論殷墟卜辭中的「多子」與「多生」。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源(20170000)。殷墟甲骨卜辭與《左傳》中「子某」之對比研究。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哲茂(20120000)。武丁卜辭中(??)父壬身份的探討。古文字與古代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白川静(1957)。殷代雄族考。甲骨金文学論叢。立命館大学文学部中国文学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汎森(2001)。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衝突。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河北教育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學勤(2005)。再論家譜刻辭。李學勤文集。上海辭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天樹(2014)。甲骨卜辭中關於商代城邑的史料。黃天樹甲骨金文論集。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天樹(2020)。卜辭「畢馬亦有傷」補說。黃天樹甲骨學論集。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源(2007)。從國博所藏甲骨談殷墟王卜辭中的子某。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甲骨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