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形神論及其主要課題
書刊名:嘉南學報
作者:劉見成
作者(外文):Liu, Chien-cheng
出版日期:1999
卷期:25
頁次:頁309-318
主題關鍵詞:形神論生命精神死亡死後生命靈魂本體論本體論立場心身問題樸素的形神論氣的形神論Shin-sheng-lunLifeMentalityDeathSoulLife after deathOntologyOntological statusMind-body problemNaive shin-sheng-lunChi based shin-sheng-lu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1
  • 點閱點閱:60
     中國哲學中的「形神論」思想,基本上涉及有關人類存在的一些根本性問題。「人 是什麼?」即是關於理解人的一個綱領性問題,此問題所涉及的主題是對於人存在的一種全盤 性的了解,它涵蓋了諸如人的生命本質、生理心理活動之性質、死亡之意義等問題的探討。 「人是什麼?」此一問題可以說是人類本身的一種永恆的困惑與終極性的關懷,這個問題之所 以既深刻又重要,基本上在於對此問題的不同解答乃勾勒出截然不同的關於人的圖像,而這 又直接且根本性地決定了人在宇宙中的存在地位並因而影響了人的生命意義與價值取向。基 本上,這些相關的問題必須在某種本體論的立場之下才能得到某種圓滿的解答,而不同的本 體論立場則會給出全然不同的答案。人生從何來?活著如何?死後又將何去?「形神論」思想, 試圖提供我們某種有關「人是什麼」的全幅圖像。
     The main concern of "Shin-Sheng-Lun" is about some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human existence. These fundamental problems include some basic guestions like: the essence of life, the nature of mental activities, the meaning of death and life after death. These questions are enternal puzzle and ultimate concern for human being. Different answers of these questions offord different pictures about human being. This will determine our existential position in the universe differently, and therefore affect our thinking about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life directly and basically.
期刊論文
1.劉見成(19970700)。形神與生死--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形神之爭。中國文化月刊,208,24-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見成(19981200)。死亡與生命的意義:孔孟的觀點。中國文化月刊,225,43-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見成(1999)。死亡與生命的意義:荀子的觀點。通識教育年刊,創刊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韋政通(1988)。中國哲學辭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乃儒(1988)。中國哲學三百題。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鑫輝(1994)。中國心理學思想史。江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立文(1989)。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立文(1988)。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袁貴仁(1994)。對人的哲學理解。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任繼愈、孔繁(1998)。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覺敷(1985)。中國心理學史。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牙含章、王友三(1992)。中國無神論史。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董俊彥(1989)。桓子新論研究。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方立天(1990)。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馮友蘭(1991)。中國哲學史新編。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葛榮晉(1993)。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燕國材(1991)。論中國古代心學思想的主要成就和貢獻。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燕國材(1993)。論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的形神觀。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理念與方法篇(1992)。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方立天(1993)。中國古代形神論二題。中國哲學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漢)桓譚。新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