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許衡對朱子學的傳承與發展
作者:李蕙如
作者(外文):Hui-ru Li
校院名稱:東吳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文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元代理學許衡朱熹朱子學Yuan DynastyNeo-ConfucianismXu HengZhu XiZhu Xi&aposs Stud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7
由宋至明,元於理學之傳,是不可少的承上啟下環節,許衡便是當時的中堅人物。許衡,字仲平,生於金泰和九年(西元1209年),卒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河內(今河南沁陽)人,世稱魯齋先生。《宋元學案‧魯齋學案》中稱他「表章程朱之學」、「興絕學於北方」,時稱「皇元受命,天降真儒:北有許衡,南有吳澄。」傳播程朱理學的許衡,並非閉門造車,而是在歷史的脈動下,以經世的熱忱,致力於理學的推動,為理學做了寬泛的解釋。許衡的歷史貢獻主要有二個方面:一是緊密結合時代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總結出少數民族統治者入主中原必行「漢法」的規律,也影響元初的政治走向;二是開元朝國學之先河,奠定了元朝國學的教育制度,發展朱子學說,將學術思想應用在實際作為上。這是許衡的特殊點,因為他不僅堅持了先秦儒家以來的政治理想,也延續了兩宋理學的精神,為元初儒學強烈的用世氣氛中,注入一股清流。影響所及,使朱學成為官方學術正統,教化人民的主要憑藉。本論文除了就許衡傳承及發展朱子學作一全面的分析與探討外,也是對許衡在思想史中地位的評騭;而且,在陳述研究成果的同時,再次襯托出許衡在思想史中之重要性。最後,就本論文未來展望上,欲以許衡為基準點,將視野擴及整個朱子學的深入探究,不管是對思想史的詮釋,或是儒學史的補綴,乃至元代學術的闡發上,皆冀能求更為宏觀完整的思想內容。
Between the age of the Song Dynasty and the Ming Dynasty, the Yuan Dynasty is an essential connector of Neo-Confucianism and Xu Heng is the main figure at that time. Xu Heng, character Zhong Even, was born in Jin-Taihe nine years (1209) and died in Zhi-Yuan eighteen years (1281), the Emperor Yuanshizhu. His hometown is Hanoi (now Henan Xinyang) and people named him Mr. Lu Zhai. "Song Yuan Studies Document ‧ Lu Zhai To study Document" says he “Represent of the Cheng-Zhu Study”, “Recover the study in the north”, he therefore has the name “the north Xu-Heng”. Xu-Heng, who disseminates Cheng-Zhu Neo-Confucianism, study not only by himself but, under the historical pulsation and with the zeal, devotes to Neo-Confucianism impetus. There are two main aspects to 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s of Xu Heng. One is that closely connecting the major contemporary issues and summing up the rule that the minority race must apply “Han’s law” to dominate the Central Plains. Also, it affects the politics in the early Yuan Dynasty. Another one is that he is the pioneer of the academic study in the Yuan Dynasty, establishing the Yuan Dynasty Study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developing the Study of Zhu-Xi, and applying the academic thought in practical activities. This one is the most special character of Xu-Heng, because he not only insisted on the political ideals since pre-Qin Confucian but also continued the spirit of the Song Dynasty Neo-Confucianism; strongly inject a clear stream into the atmosphere in the early Yuan Confucianism World. As a result, he makes Zhu-Xi the official academic orthodoxy and the main virtue of the enlightenment to people. In this paper, in addition to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Zhu-Xi Study on Xu Heng, an evaluation on the status of Xu Heng in the Thought History. When demonstrating the statement of research results, once again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Xu Heng in the Thought History. Finally,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this paper, based on Xu-Heng, will profoundly investigate the whole of Zhu-Xi Study. Whether it is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the supplement of Confucianism History, or even the elucidation of Yuan Dynasty academic Study, this paper seeks a more macro and complete ideological content.
一、基本文獻(參考書目按作者時代先後排列)
《魯齋遺書》,元 許衡,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四庫全書珍本,1973。
《魯齋全書‧魯齋心法》,元 許衡,台北:廣文書局,據日文中文出版社影印日本刊本,1991。
《許衡集》,元 許衡,王成儒點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7。
《元史》(百衲本二十四史),明 宋濂,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許魯齋先生年譜》,清 鄭士範,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二、古籍(參考書目按作者先後排列)
經部
《孟子》,漢 趙歧注、宋 孫奭疏,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禮記》,漢 鄭玄注、唐 孔穎達疏,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周易》,魏 王弼、韓康伯注、唐 孔穎達正義,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論語》,魏 何晏集解,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
《四書集注》,宋 朱熹撰、張伯行集解,台北:世界書局,1971。
《經義考》,清 朱彝尊,北京:中華書局,1998。
《經學歷史》,清 皮錫瑞,北京:中華書局,1959。

史部
《宋史》(百衲本二十四史),元 脫脫,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金史》(百衲本二十四史),元 脫脫,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8。
《元朝名臣事略》,元 蘇天爵,北京:中華書局,1996。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據元刊本影印,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
《考亭淵源錄》,明 宋端儀,東京:中文出版社,1977。
《元史紀事本末》,明 陳邦瞻,台北:三民書局,1989。
《元史本證》,清 汪輝祖,台北:文海出版社,1984。
《新校本蒙兀兒史記》,清 屠寄,台北:鼎文書局,1978。
《宋會要輯稿》,清 徐松,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6。
《四庫全書總目》,清 紀昀等,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子部
《張載集》,宋 張載,四部刊要‧子部‧儒家類,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
《二程集》,宋 程顥、程頤,四部刊要‧子部‧儒家類,台北:漢京出版社,1983。
《晦庵集》,宋 朱熹,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朱文公文集》,宋 朱熹,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
《朱子大全》(正集一百卷續集十一卷別集十卷),宋 朱熹,四部備要本,台北:中華書局,1985。
《伊洛淵源錄》,宋 朱熹,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
《近思錄》,宋 朱熹,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陸九淵集》,宋 陸九淵,台北:里仁出版社,1981。
《元儒考略》,明 馮從吾,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宋元學案》,清 黃宗羲,北京:中華書局,1986。
《荀子集解》,清 王先謙,台北:藝文印書館,1988。
《儒林宗派》,清 萬斯同,四庫全書珍本九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閩中理學淵源考》,清 李清馥,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日知錄》,清 顧炎武,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道南源委》,清 張伯行,清康熙四十八年正誼堂刻本,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
《理學宗傳》,清 孫奇逢,濟南:山東友誼書社,1989。

集部
《遺山先生文集》,金 元好問,上海: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集部,據烏程蔣氏密韻樓藏明弘治戊午刊本影印。
《陵川集》,元 郝經,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
《滋溪文稿》,元 蘇天爵,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
《元文類》,元 蘇天爵,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靜修集》,元 劉因,台北:世界書局,1988。
《歸潛志》,元 劉祈,北京:中華書局,1983。
《秋澗先生大全集》,元 王惲,上海:上海書店,1989。
《湛然居士集》,元 耶律楚材,台北:世界書局,1988。
《道園學古錄》,元 虞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1941。
《輟耕錄》,明 陶宗儀,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中州名賢文表》(一),明 劉昌,台北:華文書局印行,中華文史叢書之七,清康熙刊本影印,1968。

二、現代專著
許衡、朱子
《朱子學派》,謝無量,上海:中華出版社,1932。
《朱子及其哲學》,范壽康,台北:開明書局,1964。
《朱子新學案》,錢穆,台北:三民書局,1971。
《元許魯齋評述》,袁國藩,台北:商務印書館,1972。
《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劉述先,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new window
《朱學論集》,陳榮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new window
《朱子門人》,陳榮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new window
《朱學論叢》,龔道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
《福建朱子學》,陳其芳、高令印,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6。
《朱子新探索》,陳榮捷,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new window
《朱子學研究》,鄒永賢,福州:廈門大學出版,1989。
《朱子書信編年考證》,陳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中州科教文化名人》,吳士英、盧連章,鄭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
《朱熹哲學研究》,陳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朱子大傳》,束景南,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2。
《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余英時,台北:允晨出版社,1993。
《國際朱子學會議論文集》上下冊,鍾彩鈞,台北:中研院文史哲出版,1993。
《許衡評傳》,陳正夫、何植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5。
《朱熹評傳》,張立文,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程朱思想新論》,楊曉塘,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朱子理學美學》,潘立勇,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
《朱子家禮與韓國之禮學》,(韓)盧仁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日本的朱子學》,朱謙之,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朱熹書院與門人考》,方彥壽,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0。
《朱熹年譜長編》(上)(下),束景南,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1。
《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鍾彩鈞,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朱子學的開展:東亞篇》,楊儒賓編,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
《朱陸之辯─朱熹陸九淵哲學比較研究》,彭永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朱熹及其門人的教化理念與實踐》,孟淑慧,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出版,2003。new window
《朱熹的終極關懷》,趙峰,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
《朱熹經學與中國經學》,蔡方鹿,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朱子全書與朱子學─2003國際學術討論論文集》,朱杰人、嚴文儒主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陳逢源,台北:里仁出版社,2006。
《許衡的理學思想與文學》,王素美,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朱子格物致知論研究》,樂愛國,長沙:岳麓書社,2010。

蒙古、元朝
《西域人與元初政治》,蕭啟慶,台北:台灣大學文史叢刊,1966。new window
《元代漢文化之活動》,孫克寬,台北:中華書局,1968。
《元代蒙漢色目待遇考》,箭內亙著,陳捷、陳清泉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3。
《元代社會經濟史論集》,周康燮,香港:崇文書店,1975。
《早期蒙古游牧社會的結構》,王明蓀,台北:嘉新水泥文基會,1976。
《遼宋元史講義─丙元朝史》,姚從吾,台北:正中書局,1977。
《遼宋元史論文》,姚從吾,台北:正中書局,1977。
《元代戶計制度研究》,黃清連,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7。new window
《元史論叢》,袁冀,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
《元代的四書學》,黃孝光,台北:西南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78。
《蒙古黃金史註譯》,札奇斯欽,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元代社會階級制度》,蒙思明,北京:中華書局,1980。
《元朝典故編年考》,孫承澤,台北:學海出版社,1984。
《元代史學思想研究》,周少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86。
《元代吏制研究》,許凡,北京:勞動人事出版社,1987。
《元史新講》,李則芬,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9。
《蒙古民族史略》,王明蓀,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90。
《元代的士人與政治》,王明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理學與元代社會》,徐遠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元代文人心態》,麼書儀,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3。
《蒙古文化與社會》,札奇斯欽,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中國元代政治史》,王崗,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元西域人華化考》,陳俊民,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中國元代科技史》,雲峰,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中國元代經濟史》,陳喜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蒙元史新研》,蕭啟慶,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94。new window
《中國元代思想史》,秦志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元代奏議集錄》,陳得芝,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漠北來去─元朝興衰啟示錄》,姚大力,台北:年輪文化出版,1998。
《劍橋中國遼西夏金元史》,德 傅海波(Fowles,John,1926-),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蒙元史學術研究會論文集》,清華大學歷史所、行政院蒙藏委員會主辦,台北:中華民國讀書會發展協會,1999。
《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楊晉龍,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0。
《元代書院研究》,徐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中國史學思想通史‧元代卷》,周少川,合肥:黃山書社,2002。
《元代政治制度研究》,李治安,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元史研究新論》,陳高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5。
《元代教育研究》,申萬里,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遼西夏金元史十五講》,屈文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元代四書學研究》,周春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其他
《宋明理學綱要》,蔣維喬、楊大膺,北京:中華書局,1936。
《中國哲學史通論》,范壽康,上海:開明書局,1946。
《中國思想通史》,侯外廬,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禮學新探》,高明,香港: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書院,1963。
《黑韃事略》,彭大雅,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心體與性體》,牟宗三,台北:正中書局,1969。new window
《中國哲學的特質》,牟宗三,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中國理學史》,賈豐臻,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老子校詁》,馬敘倫,北京:中華書局,1974。
《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段昌國、劉紉尼、張友堂譯,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本書主要根據 " 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 " 一書編譯而成。
《理學綱要》,呂思勉,台北:華世書局,1977。
《中國知行學說研究》,楊承彬,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中國哲學史》(宋代篇),羅光,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0。
《中國知識階層史論》,余英時,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之研究》,施湘與,台北:正中書局,1981。
《中國哲學史》,勞思光,台北:三民書局,1981。
《中國思想史論集》,徐復觀,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
《宋明理學研究論集》,馮炳奎,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
《宋明理學》(南宋篇),蔡仁厚,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唐君毅,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
《中國經學史》,馬宗霍,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錢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天人關係論》,楊慧傑,台北:水牛圖書公司,1986。
《存在與時間》,海德格爾著,陳嘉映、王慶節譯,北京:三聯書店,1987。
《興盛與危機─論中國封建社會的超穩定結構》,金觀濤、劉青峰,台北:天山出版社,1987。
《中國人性論史》,徐復觀,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洛學源流》,徐遠和,濟南:齊魯書社,1987。
《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張岱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中國哲學範疇史》,葛榮晉,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
《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余英時,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
《宋明理學史》,侯外廬等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中庸形上思想》,高柏園,台北:東大圖書出版社,1988。new window
《程顥程頤理學思想研究》,潘富恩、徐余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8。
《批評的循環》,D.C.霍伊著、陳玉容譯,台北:南方出版社,1988。
《中國哲學史大綱》,蔡仁厚,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
《中國政治思想史》,蕭公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1988。
《新儒家哲學十八講》,方東美,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89。
《理學範疇系統》,蒙培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唐君毅,台北:正中書局,1989。
《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大陸講學、問難和討論》,杜維明,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
《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馮耀明,台北:允晨文化公司,1989。
《中國傳統哲學》,周桂鈿,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
《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蔡仁厚,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new window
《中國古代思想史論》,李澤厚,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
《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方立天,北京:中華書局,1990。new window
《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蒙培元,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
《中國教育思想史》,郭齊家,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0。
《宋明理學之概念與歷史》,陳榮捷,台北:中研院文哲所出版,1990。new window
《中國心性論》,蒙培元,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new window
《氣論與傳統思維方式》,李志林,上海:學林出版社,1990。
《宋明理學》,陳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1。
《當代新儒學論文集─內聖篇》,周群振編,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中華的智慧─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精粹》,張岱年編、程宜山、劉笑敢、陳來撰,台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
《中國儒學思想史》,張豈之,台北:水牛出版社,1992。
《中國古代天道思想論》,李杜,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2。new window
《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余英時,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中國哲學思想批判》,韋政通,台北:水牛圖書公司,1992。
《儒家的淑世哲學─治道與治術》,曾春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中國考試發展史略》,黃新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中國考試制度史資料選編》,楊學為,黃山書社,1992。
《中國哲學史》,馮友蘭,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中國歷代思想史‧宋元卷》,姜國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閩學源流》,劉樹勛,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中國儒學史》,趙吉惠,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
《中國傳統哲學思維方式》,蒙培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3。
《中國古代哲學的邏輯發展》,馮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從陸象山到劉蕺山》,牟宗三,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
《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韋政通,台北:水牛圖書公司,1993。
《宋明理學邏輯結構的演化》,張立文,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
《試論宋元科舉考慮與韻圖》,北京:漢字文化出版社,1993。
《道》,張立文,台北:漢興書局,1994。
《理》,張立文,台北:漢興書局,1994。
《氣》,張立文,台北:漢興書局,1994。
《中國宋遼金夏思想史》,周湘斌、趙海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中國實學思想史》上卷,葛榮晉,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
《中國教育思想通史》,王炳照、閻國華,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理解的命運》,殷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
《宋代官學教育與科舉》,李弘祺,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new window
《科學革命的結構》,孔恩(Thomas S. Kuhn)著、程樹德譯,台北:遠流出版社,1994年。
《知識與行動:中國文化傳統的社會心理詮釋》,台北:心理出版社,1995。
《中國儒學》,謝祥皓、劉宗賢,台北:水牛出版社,1995。
《易學哲學史》第二卷,朱伯崑,北京:華夏出版社,1995。
《思想的轉型─理學發生過程研究》,徐洪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中國儒家學術思想史》,劉蔚華、趙宗正,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6。
《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張立文,台北:五南出版社,1996。
《心》,張立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96。
《新理學》,馮友蘭,上海:上海書店,1996。
《科舉考試的教育視角》,劉海峰,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
《性》,張立文,台北:七略出版社,1997。
《陸王心學研究》,劉宗賢,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
《宋儒風采》,王瑞明,長沙:岳麓書社,1997。
《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張亨,台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new window
《中國哲學大綱》,張岱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中國儒學》,龐朴主編,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
《儒學的歷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態的知識分子研究》,陳明,上海:
學林出版社,1997。
《中國儒學史‧宋元卷》,韓鍾文,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思想史》,韋政通,台北:水牛出版社,1998。
《中國哲學思想論集》,錢穆,台北:水牛圖書公司,1998。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錢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中外哲學交流史》,樓宇烈、張西平,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
《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羅立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
《中國儒教史》,李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論儒學的宗教性》,杜維明、段德智,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真理與方法》,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9。
《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集》,孫廣德,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9。new window
《中國教育制度史論》,高明士,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儒家文明》,馬振峰、徐遠和、鄭家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0。
《中國教育史研究‧宋元分卷》,王炳照、郭齊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
《中國哲學史》,王邦雄,台北:空中大學出版社,2000。new window
《中國思想史》,葛兆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中國學術史‧宋元卷》,朱漢民,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黃俊傑,台北:喜馬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1。new window
《中國學術思想史》,鄺士元,台北:里仁書局,2001。
《儒家思想在現代東亞:韓國與東南亞篇》,劉述先,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1。
《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美﹞包弼德著、劉寧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中國哲學十九講》,牟宗三,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
《宋明理學研究》,張立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
《兩岸哲學對話─廿一世紀中國哲學之未來》,林安梧,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3。
《經典與解釋》,陳少明、劉小楓,上海:三聯書店,2003。
《政治儒學─當代儒學的轉向、特質與發展》,蔣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金元之際的儒士與漢文化》,趙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林啟屏,台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new window
《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牟宗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4。
《中國考試思想史》,田建榮,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詮釋與重構─王船山的哲學精神》,陳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視野、角度與方法》,葛兆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5。
《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李兵,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中國古代思想史》,劉復生,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6。
《儒學與世界》,賈順先,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
《松漠之間─遼金契丹女真史研究》,劉浦江,北京:中華書局,2008。
《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比較觀點》,李明輝、邱黃海主編,台北:中研院文哲所,2010。
《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蔡方鹿,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中國儒學史》(宋元卷),方旭東等著,湯一介、李中華主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

三、單篇論文
何祐森,〈元代學術之地理分布〉,《新亞學報》第1期第2卷(1956),頁305~366。
阮廷瑜
〈宋元理學家之持敬〉,《臺灣教育》第258期(1972),頁20~24。
〈持敬是中國人的涵養工夫〉,《哲學與文化》第19卷第2期(1992),頁122~131。
陳榮捷,〈朱子門人之各方面及其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11卷(1980),頁109~129。new window
羅光,〈許衡的哲學思想〉,《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第9期(1980)。
狄百瑞著、施寄錦譯,〈元代新儒家正統思想的興起〉(上、中、下),《思與言》第21卷第1、2、3期(1983)。new window
丁昆健,〈元代許衡的教育思想〉,《華學月刊》第135期(1983)。
王明蓀
〈元代的儒吏之論與儒術緣飾吏治〉,《華學月刊》第139期(1983)。
〈略述元代朱學之盛〉,《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6卷第12期(1983)。
〈宋元時期的分裂、統一與正統〉,《歷史月刊》第5期(1988)。
余英時,〈道統與政統之間〉,《中國文化月刊》第60期(1984)。
牧野修二著,趙剛譯,〈元代的儒學教育—以教育課程為中心〉,《松遼學刊》(社科版)第3期(1987),頁70~78;轉69。
崔永東,〈孔學的經世風格及其對中國知識份子的影響〉,《中國文化月刊》第126期(1990),頁4~19。
王風雷,〈元代的端木堂教育〉,《內蒙古大學學報》第二期(哲科版)(1992),
頁64~69。
王爾敏,〈近代中國思想研究及其問題之發掘〉,《中國哲學史方法論文選new window
集》,台北:水牛圖書公司,1993。
孫劍秋,〈從讀易私言看許衡的處世之道〉,《中華學苑》第43期(1993)。new window
于金生,〈元代的地方學官及其社會地位〉,《內蒙古社會科學》第3期(1993)。
朱祥慧,〈淺譯朱熹與朱子學〉,《臨沂師專學報》第3期(1994),頁23~25。
康中乾,〈論宋明理學的邏輯發展〉,《人文雜誌》第2期(1994)。
許總,〈論宋明理學形成及其歷史必然性〉,《齊魯學刊》總158期(1994)。
魏崇武,〈趙復在北方傳播理學的意義和貢獻〉,《殷都學刊》第2期(1995)。
王忠閣,〈元初儒學與文學思潮〉,《信陽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15卷4期(1995)。
福田殖著、金培懿譯,〈關於許衡〉,《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2期(1998)。new window
林安梧,〈三論「道的錯置」─中國政治哲學的根本問題〉,《鵝湖》第23卷第9期(1998)。new window
廖雲仙,〈試析朱子「四書集註」於元代興盛的原因〉,《勤益學報》第16期(1998),頁303~321。
林登昱,〈論元代經學著述的發展趨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2期(1998),頁75~95。new window
黃俊傑,〈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臺大歷史學報》第24期(1999),頁1~28。new window
夏傳才,〈元代經學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程朱之學的發展〉,《貴州文史叢刊》第4期(1999),頁1-14。
葉愛欣,〈中州文士對元代儒學的貢獻〉,《殷都學報》第2期(2000)。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研究的新視野:儒家詮釋學芻議〉,《台大文史哲學報》第53期(2000)。new window
魏崇武,〈金代理學發展初探〉,《歷史研究》第3期(2000)。
蕭永明,〈論朱熹的天理史觀〉,《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1),頁7~12。
孟憲軍,〈淺談朱熹理學思想的形成〉,《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2期(2001),頁90~92。
徐子方,〈與道共進退─許衡及其心態〉,《南通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7卷第1期(2001)。
王基西,〈理學家小傳(27)─魯齋先生許衡〉,《中國語文》第91卷第6期(2002),頁19~28。
張樹旺,〈從治道角度看朱熹哲學〉,《華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卷第3期(2002),頁14~18。
張春麗,〈許衡的價值理想與詩文創作〉,《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第21卷(2002),頁46~48。
申少春,《許衡著作及其思想研究》,《河南社會科學》第11卷第3期(2003)。
馬行誼,〈略論元初儒臣積極入仕之心態〉,《興大中文學報》第16期(2004),頁291~309。new window
林威,〈從東平學風的轉向看元代理學的官學化〉,《東岳論叢》第25卷第3期(2004)。
魏崇武,〈20世紀大陸地區元代理學研究述評(上)〉,《哲學動態》第3期(2004),頁18~23。new window
魏崇武,〈20世紀大陸地區元代理學研究述評(下)〉,《哲學動態》第4期(2004),頁31~34。new window
淮建利,〈慨然行道:許衡思想的特點及其歷史貢獻〉,《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2005)。
崔大華,〈思想史視野中的許衡〉,《學習論壇》第4期(2005)。
周少川,〈試論許衡的歷史思想〉,《史學月刊》第9期(2005)。
羅賢佑,〈許衡、阿合法與元初漢法、回回法之爭〉,《民族研究》第5期(2005)。
孫玉杰,〈試論許衡的治生説及其歷史意義〉,《學習論壇》第2期(2005)。
李景旺,〈論許衡對宋明理學理論的創造性發展─兼與許衡理學無進境說商 榷〉,《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6)。
趙國洪,〈許衡治生說與明清士商理念─與余英時先生商榷〉,《江西社會科學》第5期(2006)。
宋志明、許寧,〈許衡與元代的文化認同〉,《邯鄲學院學報》第16卷第2期(2006),頁29。
李兵,〈元代書院與程朱理學的傳播〉,《浙江大學學報》第37卷第1期(2007),頁139~140。
馬世之,〈許衡里籍問題探討〉,《焦作師範高等專科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7)。
廉永生,〈略論許衡的教育思想〉,《焦作大學學報》第2期(2007),頁29~30。
陳谷嘉:〈元代理學家許衡關於「一切都要以修身作根本」的倫理思想初探〉,《倫理學研究》第6期(2007)。
張長傑,〈淺談許衡的治生思想和素質教育〉,《焦作大學學報》第3期(2008)。
宋灝,〈普遍理解與個人理解─以現代詮釋學看程朱詮釋學〉,《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10),頁117~118。
陳逢源,〈「朱子學的傳承與開展」導言〉,《政大中文學報》(2010),頁21~23。new window
宋洪兵,〈多元視野中的思想史研究──田浩《旁觀朱子學》的方法與觀點〉,《二十一世紀》(2011),頁127~135。

四、學位論文
梁承武,《朱子哲學思想之發展及其成就》,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4。new window
金周漢,《中、韓理學家之文學觀及其影響》,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new window
金永炫:《元代「北許南吳」理學思想研究》,輔仁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1987。new window
馬行誼:《許衡的倫理道德價值體系》,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3。new window
史甄陶:《元代前期徽州朱子學--以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國立清華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五、研討會論文
蒙古元史研討會,1999年。胡其德,〈蒙古碑刻文獻所見統治者的宗教觀念
與政策〉、鄭素春:〈元代全真教主與朝廷的關係〉。
第四屆國際儒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一屆國際孔教研討會, 2007年11月20日-23日印尼雅加達。王成儒,〈許衡哲學簡論〉。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