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屏東平原客家「六堆」聚落的形成及其社會變遷-
作者:簡炯仁
書刊名:聚落、宗族與族群關係;徐正光 (主編)
集叢: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討會論文集;第2冊
頁次:1-66
出版日期:2000
出版項: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題關鍵詞:六堆屏東客家
學門:人類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期刊論文
1.Pasternak, Burton(1968)。Atrophy of Patrilineal Bonds in a Chinese Villag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Ethnohistory,15(3),293-327。  new window
2.簡炯仁(19980600)。由一張地契論屏東縣竹田鄉的開發。史聯雜誌,32,6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asternak, Burton(1968)。Social Consequences of Equalizing Irrigation Access。Human Organization,27(4),332-343。  new window
4.Pasternak, Burton(1969)。The Role of the Frontier in Chinese Lineage Development。Journal of Asian Studies,28(3),551-561。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會承、邱永章(19890000)。五溝水實質環境之形成與結構。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史蹟研究中心。127-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添福(1998)。清代台灣屏東平原的土地拓墾與族群關係。「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瓊慧(1996)。屏北地區的聚落型態、維生活動與社會組織(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正慧(1997)。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莊之演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鍾瑄、詹雅能(1983)。諸羅縣志。嘉義:嘉義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reedman, Maurice(1958)。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London:Oxford Athlone Press。  new window
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7)。清高宗實錄選輯。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簡炯仁(1997)。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縣立文化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文達(1993)。台灣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瑛曾(1957)。(重修)鳳山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高拱乾(1993)。台灣府志。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藍鼎元(1987)。東征集。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明清史料。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員工福利委員會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井田輝雄(1995)。台灣の家族制度と祖先祭祀團體。台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台灣日日新報社(1905)。臨時台灣土地調查局「台灣土地慣行一斑」。台北:台灣日日新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清高宗(1961)。欽定評定台灣紀略。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87)。台案彙錄乙集。台北: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3)。福建通志台灣府。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台灣私法物權編。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台灣總督府(1903)。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伊能嘉矩、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85)。台灣文化誌。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汝和(1972)。台灣省通誌:卷八同胄志:平埔族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沈明章、王明道(1997)。東水利會會誌。屏東:屏東水利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周元文(1993)。重修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宮中檔雍正朝奏摺。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國瑛(1959)。台灣采訪冊。台北: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紹馨(1964)。台灣省通誌稿.卷二.人民志人口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鈴木清一郎、高賢治、馮作民(1989)。增訂台灣舊慣習俗信仰。台北: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簡炯仁(1997)。台灣開發與族群。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藍鼎元(1987)。平台紀略。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Ahern, Emily M.(1973)。The Cult of the dead in Chinese Village。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9.Malthus, T. R.(1965)。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as It Affects the Future Improvement of Society。London。  new window
30.Freedman, Maurice(1966)。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New York:Humanities Press Inc。  new window
31.Pasternak, Burton(1972)。Kinship and Community in Two Chinese Village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2.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Gallin, Bernard(1966)。Hsin Hsing, Taiwan: A Chinese Village in Chan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34.黃叔璥、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臺海使槎錄。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鍾壬壽(1973)。六堆客家鄉土誌。常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猶他台灣區家譜學會。猶他台灣區家譜學目錄(N0.1411117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