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屏客家地區敬字文化--以敬字亭為中心之實徵研究
書刊名:臺北城市科技大學通識學報
作者:黃文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uang, Wen-shu
出版日期:2017
卷期:6
頁次:頁251-293
主題關鍵詞:高屏客家地區六堆敬字亭敬字文化Kaohsiung and Ping-tung Hakka regionsLiou-duaiWords respec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86
  • 點閱點閱:45
高屏客家地區是承載客家文化的重鎮,保留了相當多的以敬字亭為中心的敬字文化,有其特色。惟時空變遷,當地敬字文化也在流失之中。本研究除實際進行田野訪視高屏客家地區的敬字亭外,主要採取問卷調查法,探討當前該地區居民對於以敬字亭為中心的敬字文化之認知與意識,並研擬振興與推廣敬字文化的可行發展途徑,最後提出結論。本研究田訪得出目前高屏客家地區共有敬字亭69座,其中美濃有25座居首,次為內埔有18座。而調查當地居民在敬字文化認知、不同背景變項在敬字文化態度上的差異情形,以及敬字文化未來發展諸方面,得出許多實徵成果與新穎發現,足資參考。
In terms of Hakka culture, Kaohsiung and Ping-tung Hakka regions are important areas where they retained a lot of words-respecting culture centering on words respect pavilions (Jing Zi Ting) and their features. However, the words-respecting culture is vanishing over time. Drawing information from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local residents' recognition and consciousness of words-respecting culture surrounding words respect pavilions, attempting to propose feasible ways to revitalize and develop words-respecting culture and then to conclude this article. My study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in the recognition of words-respecting culture, various background variables related to the attitudes of words-respecting culture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f words-respecting culture, plentiful empirical results and novel findings can be obtained and presented for further research.
期刊論文
1.施順生(20071000)。臺灣地區敬字亭稱謂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15,117-1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寶玉(20050600)。文教與社會力:敬字亭與客家社會意象的建構。思與言,43(2),77-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二文(20050700)。敬字崇文:美濃敬字亭與聖蹟會。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1(3),99-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卓克華(19950300)。石頭營聖蹟亭與南部古道之歷史研究。高市文獻,7(3),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昭瑛(19970600)。臺灣的文昌帝君信仰與儒家道統意織。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6,173-1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姜惠文、陳銀螢(20081200)。臺灣客家父親的父職認知及子女教養信念--以育有學齡子女的父親為例。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5,61-8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俞如先(2008)。論海峽兩岸一脈相承的敬字信仰--以福建客家地區為例。龍岩學院學報,26(5),93-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梅(2007)。敬惜字紙信仰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6),57-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淑閔(2010)。道教的「承負觀」與善書的「功過格」析論。道教月刊,2,47-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雪嬰(1999)。美濃鎮「瀰濃庄敬字亭」源流及修護記。三民家商學圃,12,26-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林文龍(19840600)。記臺灣的敬惜字紙民俗。臺灣風物,32(2),29-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梁其姿(19940600)。清代的惜字會。新史學,5(2),83-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張維安(2002)。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論文集。客家公共政策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 。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吳振賢(2004)。客家人的教育觀--以美濃地區客家人為例。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竹貞(2010)。六堆忠義祠與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光霖(2009)。六堆地區父母管教方式、學童學習動機與學業成就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靜慧(2012)。美濃社會實踐主體性與農業現代化批判:十年在農村的反思(碩士論文)。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宜娟(2012)。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煬和(2010)。文教、信仰與文化建構--臺灣六堆敬字風俗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竹君(2002)。客家農村女性的勞動經驗與美德(碩士論文)。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花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添雄(2003)。高屏六堆客家的歷史文化與民情風俗(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紹豐(2013)。美濃地區家塚形制及其文化意涵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梅素(2013)。客家婚俗的辟邪文化:以高雄市美濃區「八卦」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珮慈(2013)。美濃客家文化元素探究暨創意商品設計與評估(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姜惠文(2007)。客家父親的家庭概念及其子女教養信念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珍妦(2004)。美濃地區幼兒在家語言使用現況調查暨其國客雙語能力與智力之相關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啟洋(2013)。美濃客家文化與休閒觀光之研究(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美婷(2014)。高雄市美濃國中學校本位客語課程之現況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鍾怡彥(2014)。美濃作家的在地書寫研究(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鍾鳳娣(2009)。美濃水圳文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羅栩淳(2004)。六堆客家地區婦女教養方式與其國中子女生活適應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曾純純(2008)。六堆地區客家婦女的守節與再嫁(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鴻松(2005)。全球化衝擊下鄉土教育深化之研究:一位美濃社區教師的詮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南雁(2013)。台灣以地方第三部門主導之社區型藝術活動運作探討--以美濃黃蝶祭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宗正(2014)。居民對灌溉水圳環境價值認知及環境態度行為之研究--以美濃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邱詩婷(2008)。客家族群性別制度之研究--以屏東縣竹田聚落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邱敏華(2012)。客家女性參與志願服務學習之研究--以六堆文化研究學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雅敏(2014)。類iCenter旅遊諮詢服務成效研究--以高雄市美濃地區「i問路」試辦據點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伊蓉(2013)。高雄市美濃區龍肚鍾富郎派下伙房伯公及菸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芃羽(2013)。客家文物應用於休閒餐飲產業之探究--以美濃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麗惠(2005)。非營利組織在社區教育中的角色與功能分析:以美濃愛鄉協進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盈太(2014)。知識建構與制度框架對環境治理影響之研究--以美濃水庫與曾文越域引水工程個案為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劉敏貞(2010)。台灣客家女性諺語中的文化意涵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謝乾桶(2012)。客家敬字亭文化與運作--以新竹縣新豐扶雲社為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李文玫(2011)。離散、回鄉與重新誕生:三位客家女性的相遇與構連(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亭婷(2008)。外籍配偶與客家文化傳承(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黃建德(2004)。萬巒鄉客家聚落嘗會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劉秀美(2001)。日治時期六堆客家祠堂建築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蕭盛和(2004)。一個客家聚落區的形成及其發展:以高雄縣美濃鎮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洪馨蘭(2011)。敬外祖與彌濃地方社會之型塑:圍繞一個臺灣六堆客方言社群之姻親關係所展開的民族誌(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蔡慧怡(2003)。台灣惜字風俗之研究--以南部六堆客家村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曾彩金(2008)。六堆忠義祠人文與歷史。屏東:六堆忠義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還月(2002)。臺灣客家風土誌。臺北: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錦雲(1998)。客家民俗文化漫談。台北:武陵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文龍(1999)。台灣書院與科舉。臺北:常民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1)。99年至100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允斐、鍾榮富、鍾永豐、鍾秀梅(1997)。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明恭(2001)。竹田鄉史志。李明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洪馨蘭(1999)。菸草美濃--美濃地區客家文化與菸作經濟。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維安、徐正光、羅烈師(2008)。多元族群與客家--臺灣客家運動20年。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美濃鎮誌編纂委員會(1997)。美濃鎮誌。美濃:美濃鎮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重光(2005)。客家文化與婦女生活:12-20世紀客家婦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東(1998)。客家學導論。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尹章義(2008)。萬巒鄉志。屏東:萬巒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宋義達(2001)。麟洛採訪冊。宋義達。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正一(1989)。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鍾定邦(1973)。內埔鄉誌。屏東:內埔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志遠(2006)。台灣的敬字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世賢(2004)。過化存神--聖蹟亭的故事。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黃永松(1995)。搶救龍潭聖蹟亭。台北:漢聲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盛興(1996)。六堆客家建築欣賞。屏東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鍾壬壽(1975)。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長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宋長青、社團法人高雄市美濃愛鄉協進會(2012)。美濃客家民俗植物誌。高雄:美濃愛鄉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吳連昌(2015)。臺灣美濃客家的過去與現在:聚落信仰與宗族社會。屏東:六堆文化傳播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高雄縣政府(1997)。看見先民的智慧--高雄縣歷史古蹟導覽手冊。高雄: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黃森松(1993)。美濃人物臉譜。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森松(2006)。美濃鎮百家姓:美濃鎮姓氏源流、老夥房和新廳下。高雄:今日美濃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蔡文章(2005)。高縣風情。臺北:愛書人雜誌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簡炯仁、陳謹瑛、林秀昭(2007)。高雄市客家史。高雄:高雄市文獻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內埔新化堂(1932)。勸善新篇。高雄:內埔新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內埔新化堂(1961)。警世金鐘。高雄:內埔新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竹田覺善堂(1980)。覺化良箴。屏東:竹田覺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伊能嘉矩、江慶林(1994)。臺灣文化誌。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紹卿(1997)。重修屏東縣志。屏東:屏東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杉林樂善堂(1929)。妙化新篇。高雄:杉林樂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10)。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鄉(鎮、市、區)一覽表。臺北: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房學嘉(2002)。客家源流奧探。臺北:武陵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林曉平(2012)。客家民間信仰與民俗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美濃庄役場(1985)。高雄州街庄概況輯存。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美濃宣化堂(1933)。宣化格言。高雄:美濃宣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美濃愛鄉協進會(1994)。重返美濃。高雄:美濃愛鄉協進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美濃廣善堂(1960)。擇善金篇。高雄:美濃廣善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高雄縣政府文化局(2005)。高雄縣文化資產手冊。高雄: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張二文(2004)。土地之歌--美濃土地伯公的故事。臺南:翰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陳子波(1983)。高雄縣志稿。臺北:成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曾秋美(1997)。惜字敬聖的遺風留蹟--桃園縣的惜字亭。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第十四篇.古蹟與文物篇。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第十一篇人物篇。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曾彩金(2001)。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第六篇.教育篇。屏東:六堆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曾彩金(2006)。溫興春校長口述歷史訪談紀錄。屏東:六堆文化研究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溫光秀(2009)。龍潭聖蹟亭歷史初探。桃園:龍潭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黃瑞芳、曾昭雄、邱坤玉(2007)。地圖上找不到的客家桃花源:六堆。臺北:野人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盧德嘉(1993)。鳳山縣采訪冊。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楊世瑩(2005)。SPSS統計分析實務。臺北:旗標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臺灣教育碑記。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94)。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趙莒玲(2001)。美濃--鍾理和原鄉風景。臺北:城邦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楊碧川(1997)。高雄縣簡史/人物志。高雄:高雄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賴貴雲(2008)。客家人的文風。賴貴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魏麗華(2002)。客家民俗文化。臺北:客家臺灣文史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謝金鑾(1993)。續修臺灣縣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范咸(1993)。重修臺灣府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呂順安(1994)。高雄縣鄉土史料。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高樹鄉公所(1981)。高樹鄉志。屏東:高樹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張典婉(2004)。臺灣客家女性。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陳運棟(1994)。臺灣的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簡炯仁(2001)。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劉還月(2000)。臺灣的客家人。臺北:常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戴寶村(2006)。藍布衫油紙傘--臺灣客家歷史文化。台北:日創社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羅香林(19920000)。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市: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張苙雲、呂玉暇、王甫昌(1997)。九〇年代的台灣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臺灣省文獻會(1996)。屏東縣鄉土史料。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徐正光(19910000)。徘徊於族群和現實之間:客家社會與文化。臺北:正中。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梁其姿(19970000)。施善與教化:明清的慈善組織。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劉良璧(1993)。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臺灣客家公共事務協會(1991)。新个客家人。臺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徐正光(20070000)。臺灣客家研究概論。臺北市:行政院客家委員會:臺灣客家研究學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劉還月(2001)。臺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林正慧(20080000)。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