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文教、信仰與文化建構─台灣六堆敬字風俗研究
作者:吳煬和
作者(外文):WU YANG-HO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民間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楊振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客家六堆敬字風俗鸞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4
摘 要
本文旨在探討清代以來「敬字」風俗在台灣六堆地區的發展。「敬字」為文字發明後基於傳承知識的功能性及其在宗教上扮演神人溝通工具的神聖性,所衍生一種對於文字的敬重態度;明清之後,因科舉制度造成社會向上流動管道的專一與窄化,士紳熱衷借助「文字」此一象徵符號結合宗教「善惡果報」觀念,祈求向上提升的力量並成為社會成員共有的行為規範,具體表現在撿拾字紙、興建敬字亭、組織敬字社團、舉辦送聖蹟儀式等行動。
清初,「敬字」風俗隨著移民臺灣傳入並普及於西部各地,成為以書院文人為核心推動的風俗;「六堆」屬客家族群領域位居台灣南部開發邊陲,亦屬整體「敬字」風俗傳播區域,然歷經清代、日治、光復時空更易,「敬字」風俗在台灣各地各有變遷消長,「六堆」有異於台灣各地的風俗演變模式,明顯成為本地特有風俗,因此六堆「敬字」風俗變遷是本文論述重點。
第一章導論,針對「敬字」風俗進行歷史背景分析。文字因其功能屬性,故發明後即受敬重;商周甲骨文字、漢代讖緯突顯文字的神聖性;宋代話本、明清筆記小說大量相關「敬字」故事、宗教善書、碑記則說明「敬字」風俗的普遍性;清代台灣地區眾多文獻也說明「敬字」風俗在台灣地區的傳播情形及風俗全貌;末節論述學界相關研究成果及可再深入探討部分。
第二章論述清代六堆「敬字」風俗建構的教育基礎。清代六堆客家人位處政經邊陲,族群人數較少加上族群衝突等因素,故為爭取家族及族群生存,六堆客家人以家族、地區、六堆等不同構成主體,醵資成立學堂會、科舉會、祀典等各種以興學為宗旨的團體,興辦教育、獎助舉業、獎勵功名等,為建構「敬字」風俗提供濃厚且必要的文教氛圍。
第三章論述日治時期六堆「敬字」風俗的宗教推動力量。二十世紀初,鸞堂信仰由北部新竹傳入六堆,陸續在今高雄縣杉林鄉、美濃鎮開堂闡教;美濃地區並以廣善堂信眾為主體成立「聖蹟會」,號召信眾在美濃各庄頭撿拾字紙、舉行「送聖蹟」儀式,爾後鸞堂信仰以美濃廣善堂為中心陸續在美濃地區傳播並傳入今屏東縣內埔鄉、竹田鄉等地,今留存之鸞堂善書記載大量「敬字」行蹟、詩詞文章及「敬字亭」興建源起,足以說明:隨著鸞堂信仰在六堆各庄頭傳播,鸞堂成為「敬字」風俗傳播的主要載體。
第四章論述「敬字」風俗與聚落空間關係。日治時期少數興建於聚落庄頭的敬字亭已具風水功能,如美濃龍肚庄敬字亭,台灣光復後,美濃、內埔、竹田、萬巒等地庄頭、鸞堂推動興建、改建敬字亭,在原焚化字紙功能上添加風水之說、文風塔象徵,提供聚落空間厭勝、振興文運等功能,成為聚落神聖空間一環。風水功能滲入,使六堆敬字亭有異於台灣其他各處的象徵意涵。
第五章論述「敬字」風俗與國家權力關係。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因客家意識興起、客家機構、社團紛紛成立,為突顯「客家」象徵,「敬字」風俗被各級客家機構刻意操作定義為客家象徵。
第六章論述「敬字」風俗在六堆的發展現況。因六堆各地有不同的發展過程,分為美濃及周邊六龜、旗山、里港地區,內埔及周邊竹田、萬巒地區,佳冬、新埤地區等三個區域,本章論述三地區不同的發展過程及區域特色。
第七章結論,綜論六堆「敬字」風俗所蘊含的本地人的內心想法和渴望,這些概念以約定俗成的方式,自覺、不自覺的代代相傳。「敬字」雖只是一個小的行動,但其所透露的意識正是人民具體願望的實踐。
綜言之,近年來台灣地區流傳「敬字」風俗係客家人「耕讀傳家」族群特色,此說法一方面基於現今六堆地區的「敬字」風俗相對突顯;一方面亦突顯客家族群追求族群文化特色之強烈需求。究其本質,推動六堆「敬字」風俗的動力來自六堆民眾依循的生活邏輯─風水學說、文教信仰,鸞堂則是風俗的載體,因此,未來風水學說、鸞堂、文教信仰對民眾影響力消長,仍是決定六堆「敬字」風俗存續的關鍵力量。
關鍵詞:客家、六堆、敬字、風俗、鸞堂
參考文獻
一、古籍
漢、段玉裁《說文解字》,台北:藝文印書館,1992年。
漢、劉安,高誘注《淮南子》,台北:中華書局,1977年。
明、淩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清、余治《得一錄、卷十二》,同治8年〈1869〉。
清、屈大均《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清、姚福均編輯《鑄鼎餘聞》,台北:台灣書局,1989年。
清、錢泳《履園叢話》台北:漢京出版公司,1984年。
清、陳夢雷編纂,清、蔣廷錫校訂《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神異典》成都:
中華書局,1985年。
《點石齋畫報、大可堂版》,上海:上海畫報出版社,2001年。
二、地方志
清、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台灣文獻叢刊第52種。
清、不著撰人《廈門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
清、王之正《乾隆嘉應州志》,廣州: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古籍部,1991年。
清、王瑛曾《重修鳳山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
清、沈茂蔭《苗栗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59種,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清‧李丕煜《鳳山縣志》,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5年。
清、周璽《噶瑪蘭廳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
清、林焜熿《金門志》,台灣文獻叢刊第80種。
清、林百川、林學源《樹杞林志》,台灣文獻叢刊第63種。
清、林豪《澎湖廳志稿》,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8年。
清、范咸《重修台灣府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
清、倪贊元《雲林縣采訪冊》,台灣文獻叢刊第37種。
清、涂繼善《恆春縣志》,台灣文獻叢刊第075種。
清、陳培桂《淡水廳志》,台灣文獻叢刊第172種。
清、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
清、陳應奎《程鄉縣志》,廣州:廣東省中山圖書館,1993年。
清、溫仲和《嘉應州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7年。
清、蔡振豐《苑裡志》,台灣文獻叢刊第48種。new window
清、劉良璧《重修福建台灣府志》,台灣文獻叢刊第74種。
清、鄭雲鵬、曾逢辰《新竹縣志初稿》,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
清、盧德嘉《鳳山縣采訪册》,台灣文獻叢刊第75種。
清、謝金鑾《續修台灣縣志》,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3年。
清、藍鼎元《東征集》,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年。
八色鳥協會主編《大家來寫龍肚庄誌》,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1999年。
王紹卿編纂《重修屏東縣志─卷五文教志》,屏東:屏東縣政府發行,1997年。
尹章義編《萬巒鄉志》,屏東:萬巒鄉公所,2008年1。
江海編《細說保力》,屏東:車城鄉保力社區發展協會發行,2000年。
宋義達編《麟洛採訪冊》,自刊,2001年。
林葵芳編《六龜鄉志》,屏東:高樹鄉公所,1985年。
李明恭著《竹田鄉史志》,屏東:自刊,2001年。
徐正光主編《美濃鎮誌》,高雄:美濃鄉公所,1996年。
張添金編《車城鄉保力村誌》,屏東:車城鄉保力社區發展協會,2001年。
陳炎正編著《神岡鄉土志》,台中:台中縣詩學研究會。1982年。
陳秋坤編《里港鄉志》,屏東:里港鄉公所,2003年。
陳德義編《杉林鄉志》,高雄:杉林鄉公所,1984年。
葉誌成《恆春史誌:日本征蕃記》,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2000年。
劉正一編《長治鄉志》,屏東:長治鄉公所發行,1989年。
劉寧顏纂《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學校教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1993年。
劉寧顏纂《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社會教育篇》,南投: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1993年。
劉寧顏纂《重修台灣省通志、卷六文教志、教育行政篇》,南投:台灣省文獻
委員會,1994年。
國史館編《清史稿校註─第四冊》,台北,國史館,1986年。
熊金郎主修《滿州鄉志》,屏東:滿州鄉公所,1999年。
鐘壬壽《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長青出版社,1973年。
鍾定邦編《內埔鄉誌》,屏東:內埔鄉公所,1973年。
高樹鄉公所《高樹鄉志》,屏東:高樹鄉公所,1981年。
三、宗教文獻
《敬竈全書》內埔鄉新化堂藏,嘉應州,1909年。
台中聖賢堂聖賢雜誌社《鸞堂聖典》,2003年。
美濃鎮廣善堂《擇善金篇》,1920年發行,1960年翻印。
美濃鎮廣善堂《聖蹟會決議錄》,1952年。
美濃鎮廣善堂《聖蹟簿》,1920年。
美濃鎮廣善堂《台灣省高雄縣美濃廣善堂概要》,創堂七十六週年紀念,2001年。
美濃鎮廣化堂《廣化新箴》,1928年發行,1931年3月印刷。
美濃鎮宣化堂《宣化格言》,1933年。
美濃鎮善誘堂《高雄縣美濃鎮善誘堂沿革誌》,1999年。
杉林鄉樂善堂《覺夢真機》,1915年。
杉林鄉樂善堂《妙化新篇》,1929年。
杉林鄉樂善堂《月美樂善堂沿革》,月美樂善堂開堂49年改築十週年紀念專刊,1961年。
杉林鄉樂善堂《回天寶鑑》,1975年開著,1984年再版。
杉林鄉公明宮《明善金篇》,2003年。
六龜鄉勸善堂〈新威勸善堂誌〉。
六龜鄉聖君廟〈聖君廟沿革〉。
六龜鄉勸善堂《擇善新篇》,1930年。
六龜鄉新威勸善堂《述世醒民》,1946年。
高樹鄉感化堂《感世規箴》1968年開著,1985年再版。
劉正一編《六堆內埔天后宮沿革誌》,屏東:六堆內埔天后宮管委會,2002年。
柯萬成編《屏東內埔昌黎祠沿革誌》,屏東:內埔昌黎祠管委會,2002年
內埔鄉昌黎祠〈昌黎祠沿革〉,1952年。
內埔鄉新化堂《善化新篇》,1930年。
內埔鄉新化堂《勸善新篇》,1932年。
內埔鄉新化堂《警世金鐘》,1961年。
內埔鄉勸化堂〈勸化堂沿革紀略碑誌〉。
內埔鄉勸化堂《勸化良箴》,1943年。
內埔鄉福泉堂〈福泉堂沿革誌〉。
內埔鄉福泉堂《復醒金箴》,1931年。
內埔鄉福泉堂〈後堆福泉堂沿革及崇奉主要聖神略歷〉,1997年。
內埔鄉劉增容《四姓六房學堂會章程》。
竹田鄉覺善堂《覺化良箴》,1934年刊行,1980年。
陳貞貴〈覺善堂《玉清宮》暨文筆亭沿革誌〉,2003年。
竹田鄉美崙村邱森玉〈福玹埔文筆亭記〉。
萬巒鄉廣善堂〈萬巒廣善堂沿革〉。
藍五賢編《昌豐隆神農宮與東埔莊誌》,2009年。
車城鄉福安宮《福安宮簡介》。
明新書院管理委員會《明新書院》簡介。
許錫專編《登瀛書院》簡介,南投:草屯登瀛書院管理委員會1997年。
彰化縣文化局《道東書院》簡介。
內埔鄉新化堂,1945年抄錄《五穀先帝警世真經》、《文武二帝經誥》、《孚佑帝君降筆大洞真經》、《玉皇真經》、《桓侯大帝明聖經》、《文昌帝君覺世文》、《關聖帝君警世寶訓》、《關聖帝君應驗桃園明聖真經》。
《陰騭文》,文昌書屋,台南,1998年。
《文昌帝君惜字功過律》,台中:烏日天德宮印行。
《惜字徵驗錄》述古老人。
《太上感應篇釋錄》,台南,慈恕基金會。
四、專書
八色鳥協會編《大家來寫龍肚庄誌》,南投:文建會中部辦公室,1999年。
丁鋼主編《文化的傳遞與嬗變:中國的文化與教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9年。
大武山文教基金會《屏東縣敬字亭文化產業推動計畫書》,未版,2005年。
王有英《清前期社會教化研究》,上海:上海人民版社,2009年。
王志宇《台灣的恩主公信仰︰儒宗神教與飛鸞勸化》,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7年。
《寺廟與村落─台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
年。
王見川、林萬傳編《明清民間宗教經卷文獻》,台北:新文豐公司,2006年7月。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出版社,1997年4月。new window
王東《客家學導論》,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8月。
《社會結構與客家人教育》,武漢:湖北教育版社,2003年。
王秋桂編《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稻鄉出版社。
王興平、黃枝生、耿薰《中華文昌文化─國際文昌學術研究論文集》,成都:巴
蜀書社,2004年。
王繼洪《漢字文化學概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6年。
文崇一《中國人的價值觀》,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new window
文建會《2004文化政策白皮書》。
台灣省文獻會《屏東縣鄉土史料》,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6年。
台灣慣習研究會原著,台灣省文獻會編譯《台灣慣習記事》第一冊,南投:台灣
省文獻會,1991年。
台灣慣習研究會原著,台灣省文獻會編譯《台灣慣習記事》第五冊,南投:台灣
省文獻會,1991年。
台灣省廟寺名鑑編刊委員會《台灣省廟寺名鑑》〈高雄縣市部〉,興台文化出版社,
1962年8月。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南部碑文集成》,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4年。
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台灣教育碑記》,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年。
《印光大師全集第二冊》,《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下》佛教出版社。
伊能嘉矩著《台灣文化誌》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譯,1991年。
艾定增《風水鉤沉─中國建築人類學起源》,台北:田園城市文化公司,1998年。
向柏松《中國水崇拜》,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
江志宏《台灣傳統常民社會的明幽二元思維─普度、祭厲與善書》,台北:稻new window
鄉出版社,2005年。
宋光宇《宗教與社會》,台北:東大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5月。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埤碣圖誌─臺北市、桃園縣篇》,台北:國立中央圖
書館臺灣分館,1999年。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雲林縣、南投縣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
館臺灣分館,1996年。
何培夫編《臺灣地區現存碑碣圖誌─屏東縣‧臺東縣篇》台北:國立中央圖書
館臺灣分館,1995年。
李允斐《高雄縣客家社會與文化》,高雄:高雄縣政府,1999年。
李世偉《日治時期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宗教與族群的文化觀察》,台北:允晨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宗教與神話論集》,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李亦園、楊國樞編《中國人的性格》,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2 年。
李汝和《台灣文教史略》,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72年。
李樹青《蛻變中的中國社會》,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吳廷嘉、沈大德《中國傳統社會結構分析》,台北:南天書局,1998年。
吳進喜、施添福《台灣地名辭書─高雄縣》,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1年版。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的宇宙認知模型》,台北:中央研究院民
族學研究所,1998年。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譯《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年的華
北農村》,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金澤《禁忌探秘》,台北:台灣珠海版有限公司,1992年。
金天麟《群眾文化民俗學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林文龍《台灣書院與科舉》,台北:常民文化事業出版公司,1999年。
林正慧《六堆客家與清代屏東平原》,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8年。new window
卓克華《石頭營聖蹟亭之調查研究與修護計畫》,未版,屏東縣政府。
明恩溥〈Arthur H. Smith〉著,陳午晴、唐軍譯《中國鄉村生活》,北京:中
華書局,2006年。
周振鶴撰集、顧美華點校《聖諭廣訓集解與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2006年。
俞孔堅《理想景觀探源─風水的文化意義》,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施添福《清代在臺漢人的祖籍分布和原鄉生活方式》,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1999年。
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歷史源流》,
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年。
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宗教與禮俗
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年。
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教育篇》,
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年。
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古蹟與文物
篇》,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化教育基金會,2001年。
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人物篇》,
屏東,財團法人六堆文教基金會,2001年。
韋伯〈Max Weber〉著、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台北:遠流
出版社,1996年。
烏丙安《中國民俗學》,遼寧:遼寧大學出版社,1985年。
高丙中《民俗文化與民俗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高梧《文昌信仰習俗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
桃園縣立文化中心編《桃園縣的惜字亭》,桃園:桃園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殷海光《殷海光先生文集〈二〉》,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4年。
淡江大學建築研究所《第三級古蹟佳冬蕭家之研究與修護計畫》,屏東:屏東
縣政府,未出版。
許地山《扶箕迷信的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new window
許嘉猷《社會階層化與社會流動》,台北:三民書局,1990年。new window
張二文《土地之歌─美濃土地伯公的故事》,台南:翰林出版社,2004年。
張光直《美術、神話與祭祀》,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年。new window
張志遠《台灣的敬字亭》,台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張馭寰《佛教寺塔》,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張覺明《陽宅化煞》,台北:村牧圖書公司。
陳孔立《清代台灣移民社會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年。
陳世賢編《過化存神─聖蹟亭的故事》,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
2004年。
陳名實《閩台儒學源流》,福州:福建人民版社,2008年。
陳亦榮《清代台灣漢人在台灣地區遷徙之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
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1年。
陳志華、李秋香《中國古村落─流坑村》,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3年。
陳金田譯《台灣私法》,南投:台灣省文獻會,1997年。
陳其南《家族與社會─台灣和中國社會研究的基礎理念》,台北:聯經出版事
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台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陳昭瑛《台灣儒學》,台北:正中書局,2000年。
陳紹馨《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1992年。
陳華文《文化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
陳運棟《客家人》,台北:東門出版社,1992年。
陸錫興《漢字的隱密世界─漢字民俗史》,上海:上海辭書版社,2003年。
黃平主編《鄉土中國與文化自覺》,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黃永松編《搶救龍潭聖蹟亭》,台北:漢聲雜誌社,1995年。
黃光國《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年。new window
黃應貴編《空間、力與社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02年。
黃瓊慧、施添福《台灣地名辭書─屏東縣》,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1年。
渡邊欣雄著,楊昭譯《東方社會之風水思想》,台北:地景出版社,1999年。
傅鏗《文化:人類的鏡子─西方文化理論導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年。
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北京版社,2005年。
《中國紳士》,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楊布生、彭定國《書院文化》,台北:雲龍出版社,1997年。
楊慎初《中國書院文化與建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潘重規編《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蔡紹斌、周成欽編《潮州開元寺》,香港:東方文化中心,2003年。
閻長城、曉鵬《中國傳統建築入門》,台北:丹青圖書公司,1987年。
鄭振滿、丁荷生編《福建宗教碑銘彙編、泉州府分冊》,福建人民版社,2003
年。
劉伯驥《廣東書院制度》,台北:’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78年。
劉還月《台灣客家族群史─民俗篇》,南投:台灣省文獻會,2001年。
劉盛興《六堆客家建築欣賞》,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劉安明《往日情懷─走過屏東三十五年》,屏東: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1年。
劉沛林《風水:中國人的環境觀》,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5年。
劉曉春《儀式與象徵的秩序─一個客家村落的歷史、權力與記憶》,北京:商
務印書館,2004年。
樊克政《中國書院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鍾敬文《民俗學》,中國民間文藝版社,1987年。
鍾壬壽《六堆客家鄉土誌》,屏東:長青出版社,1975年。
韓養民《中國風俗文化學》,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簡炯仁《屏東平原的開發與族群關係》,屏東:屏東縣政府文化局,2001年版。new window
戴炎輝《清代台灣之鄉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譚棣華編《廣東碑刻集》,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出版社,2001年。
羅香林《客家研究導論》,台北:眾文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1年。new window
羅哲文、劉文淵、劉春英《中國名塔》,天津:百花文藝版社,2006年。
羅維猛、邱漢章《客家人文教育》,北京:中國大地出版社,2003年。
羅素(Bertrand Russell)著,靳建國譯《權力論》,台北:遠流版事業股份有
限公司,1989年。
嚴奇岩《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歷史重構》,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new window
電子書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纂續藏經第六十一冊No. 1156《歸元直指集》CBETA 電
子佛典V1.7 普及版。www.cbeta.org/result/normal/X61/。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四十八冊 No. 2023《緇門警訓》CBETA
電子佛典 V1.22 (Big5) 普及版。www.cbeta.org/result/normal/T48/。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纂續藏經 第八十七冊 No. 1635《金剛經持驗記》CBETA
電子佛典 V1.9 普及版,www.cbeta.org/result/normal/X87/。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新纂續藏經 第七十七冊 No. 1549《淨土聖賢錄》CBETA
電子佛典Big5 App 版,www.cbeta.org/result/X77/。
五、論文、期刊
丁鋼:〈略論書院與鄉俗教化〉《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1期。
孔令宏〈從文昌信仰看道教的文化哲學及其意義〉《杭州師範學學報─社會科
學版》2006年第6期,2006年11月。
文崇一講、樊亞香記〈社會文化變遷與歷史研究〉《食貨月刊》第2卷第10期,
1973年10月。
尹建中〈試擬我國民族文化變遷融合的模型〉《人文學報》第12期,1987年6
月。
〈傳統的延續與博造〉《藝壇》第226期,1987年1月。
〈資訊時代之文化變遷〉《考古人類學刊》第53期,1998年9月。
王雷〈論傳統教化思想在近代中國的演變〉《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科版), 2002
年第1期。
王先明、尤永斌〈略論晚清鄉村社會教化体系的歷史變遷〉《史學月刊》,1999
年第3期。
王世慶〈日治初期台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台灣文獻》第37卷第4期,1986
年12月。
王月前〈山西運城文昌塔建築考察與分析〉《中國歷史文物》2009年第3期。
王明亮〈文化采借與文化融合〉《貴州民族研究》總第74期,1998年第4期。
王崧興〈文化變遷之研究〉《中國民族學通訊》第3期,1966年3月。
江帆〈論傳統民俗文化在當代的貶值與增值〉《民俗研究》總第41期,1997年
第1期。
宋本蓉〈明清惜字塔─惜字文化的建築遺存〉《紫禁城》第10期,2008年。
宋光宇〈清末和日治初期台灣的鸞堂和善書〉《台灣文獻》第49期第1卷,1998
年3月。
〈書房、書院與鸞堂─試探清末和日治時代台灣的宗教演變〉《國家科
學委員會研究彙刊─人文及社會科學》第8卷第3期,1998年7月。
李文良〈學額、祖籍認同與地方社會─乾隆初年台灣粵籍生員增額錄取案〉《台new window
灣文獻》第59卷第3期,2008年。
〈清初入籍台灣法規之政治過程及其歷史意義〉《台大文史哲學報》第
67期,2007年11月。
李百勳〈善化神明會與敬聖會〉《南瀛文獻》第5輯,2006年9月。
李桂紅〈文昌帝君勸善思想探悉〉《中國道教》,2005年5月。
李惠娟〈客家移民與文化的變遷〉《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卷
第2期,2004年。
吳震〈明末清初道德勸善思想淵源〉《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
巫炯寬〈六堆史料清查心得─以國使館台灣文獻館館藏檔案為例〉《台灣文獻》new window
別冊25期,2008年6月。
肖永明等〈書院社會教化的實施途徑〉《教育評論》,2003年第3期。
林文龍〈記台灣的敬惜字紙民俗〉《台灣風物》1984年第32卷第2期。new window
卓克華〈石頭營勝蹟亭與南部古道之歷史研究〉《高市文獻》1995年第7卷第3
期。
周波〈道教勸善書的和諧理念─以關聖帝君覺世真經為例〉《南方論刊》2007
年第8期。
周雪香〈明清代閩西客家地區的經濟變遷與科舉事業〉《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第19卷第4輯,2004年12月。
〈民間信仰與移民社會─以台灣的閩粵客家移民為例〉《贛南師範學院
學報》,2008年第2期。
周建新〈客家研究的文化人類學思考〉《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36卷第34期,2003年7月。
金澤〈民間信仰的聚散現象初探〉《西北民族研究》總第33期,2002年第2期。
段玉明〈太上感應篇:宗教文本與社會互動的典範〉《雲南社會科學》2004年
第2期。
段自成〈清代前期的鄉約〉《南都學壇─哲社版》,1996年第5期。
段江麗〈善書與明清小說中的果報關〉《明清小說研究》總第63期,2002年第
1期。
俞如先〈論海峽兩岸一脈相承的敬字風俗─以福建客家地區為例〉《龍岩學院
學報》第26卷第5期,2008年10月。
施雅軒〈是組織?還是區域?一個六堆聚落體系的建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
施順生〈台灣敬字亭初探〉《許錟輝教授七秩祝壽論文集》,2004年9月。
〈台灣地區敬字亭稱謂之探討〉《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5期,2007
年10月。
〈台灣敬字惜紙文化之探討〉《閩台文化交流》季刊,2007年第3期,2007
年9月。
容觀敻〈關於文化漢文化變遷的研究─人類學方法論研究之四〉《廣西民族學
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期,1999年1月。
孫榮來〈敬惜字紙的習俗及其文化意義〉《民俗研究》,2006年2月。
徐杰舜〈民族自我意識是社會文化變遷的內在動力〉《中央民族大學學報─社
會科學版》總第113期,1997年第4期。
徐麗霞〈制字先師與惜字亭(上)〉《中國語文》第83卷第2期,1998年。
徐麗霞〈制字先師與惜字亭(中)〉《中國語文》第83卷第3期,1998年。
徐麗霞〈制字先師與惜字亭(下)〉《中國語文》第83卷第4期,1998年。
桑良志〈中國古代的信息崇拜─惜字林、拾字僧與敦煌石窟〉《北京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
馬麗〈淺談明末清初的功過格與不費錢功德例〉《蘇州職業大學學報》第15卷
第1期,2004年2月。
張二文〈美濃土地伯公的祭祀與聚落的互動〉《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
第8卷第4期,2003年7月。
〈敬字崇文:美濃敬字亭與聖蹟會〉《台灣圖書館管理季刊》第1卷第3
期,2005年7月。
張有志〈日治時期高雄地區的善書與鸞堂初探〉《台灣宗教研究》第8期。
張在明〈敬畏文化─談惜字樓〉《文博》,2006年第4期。
張惠年〈清代社會教育之研究〉《教育與社會》,1946年第5卷第12期。
張應斌〈古代文字崇拜及其思維方式〉《貴州文史叢刊》。
梁其姿〈清代的惜字會〉《新史學》第5卷2第2期,1994年6月。new window
莊英章〈客家族群歷史與社會變遷的區域性比較研究─族群互動、認同與文化
實作〉《客家文化研究》第4期,,2001年12月。
陶思炎〈論當代民俗生活的變遷〉《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卷
第3期,2002年5月。
郭曉敏〈漢民俗中的語言崇拜現象之管窺〉《語文學刊》,2007年12月。
陳芷燁〈明清社會勸善書及功過格的歷史作用及價值─以太上感應篇、太微仙君
功過格、文昌帝君陰騭文為例〉《廣西社會科學》總第155期,2008年
第5期。
陳昭瑛〈台灣的文昌信仰與儒家道統意識〉《文史哲學報》46期,1997年6月。
陳秋坤《清代台灣客家產權交易與財富累積過程─以屏東平原為例,1800─
1900》,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陳凌〈台灣文化變遷的獨特體系〉《淡水牛津台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1998
年12月。
陳剩勇〈清代社學與中國古代官辦初等教育體制〉《歷史研究》,1995年第6期。
陳聰明〈清代台灣地區客家教育略述〉《史聯雜誌》第18期,1991年6月。
黃志繁〈明代贛南的風水、科舉與鄉村社會士紳化〉《史學月刊》2005年第11
期。
黃新憲〈清代福建敬惜字紙習俗探討〉《教育學術月刊》2009年8月。
〈清代台灣敬惜字紙習俗探討〉《東南學術》2009年第5期。
黃書光〈論儒學社會化的若干途徑〉《教育史研究》,1992年第1期。
黃義英〈從功過格看古代民間倫理教化及其對公民道德建設的啟示〉《求實》,
2006年第 1期。
尉萬傳、周健〈論漢字文化崇拜〉《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
彭永松〈惜字亭「過化存神」〉《台灣教育》第591期,2000年。
彭兆榮〈客家群:變遷中的文化認同〉《右江民族師專學報》第10卷第4期,
1997年。
傅寶玉〈文教與社會力:敬字亭與客家社會意象的建構〉《思與言》第43卷第new window
2期,2005年6月。
費孝通〈反思、對話、文化自覺〉《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
第3期。
湯韵旋〈台灣客家人隱而不險及其文化危機中的族群反應〉《中南民族大學學
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2008年1月。
萬晴川〈敬惜字紙的民俗信仰─論桂宮梯和青雲梯〉《內江師範學院學報》第
21卷第3期,2006年。
〈明清小說與善書〉《中國典籍與文化》總第68期,2009年。
楊仁江〈古蹟之旅─龍潭勝蹟亭〉《公務人員月刊》第6期,1996年。
楊仁江〈古蹟之旅:石頭營勝蹟亭〉《公務人員月刊》第52期,2000年。
楊虹〈從社會民俗看廣東客家人的教育觀〉《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
卷第2期,2002年2月。
楊彥杰〈客家移民與地方文化建構─以開善宗族社會為例〉《福建論壇、人文
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10期。
楊雪櫻〈美濃鎮「瀰濃庄敬字亭」源流及修護記〉《台灣史蹟研究會八十七年
會友年會論文選集》,1998年。
楊梅〈敬惜字紙信仰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
總第153期。
楊欽堯、巫炯寬〈館藏總督府檔案有關六堆清查成果介紹─以後堆內埔為例〉new window
《台灣文獻》第59卷第2期。
鄒春生〈神靈入典與毀禁淫祠:略論國家對客家民間信仰的控制─兼論國家權
力在客家文化形成中的作用〉《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劉大可〈略論客家村落的神明信仰特徵─以閩西武北村落為例〉《福建省社會
主義學院學報》總第41期,2001年第4期。
劉秀美〈論六堆客家地區宗族組織及宗祠之地域性─以佳冬楊氏為例〉《台灣
史蹟》第4 0期。
劉曉春〈民俗傳承的地方性研究─以客家鄉村社會為個案〉《湛江師範學院學
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1期,1999年3月。
〈民俗學問題與客家文化研究─客家研究的普同性與線性視野之反思〉
《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1月。
穆仁和〈文化變遷之研究〉《社會研究》第12期,1971年11月。
謝仁敏〈論中國的文字崇拜文化〉《嘉應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第22卷第
4期,2004年8月。
謝重光〈客家文化性質與類型新說─客家文化屬於移民文話說質疑〉《福州大
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總第90期,2009年第2期。
謝敏華、吳雯〈淺談客家傳統家教的特點〉《贛南師範學院學報》2000年第4
期。
簡炯仁〈談清代初期南台灣移墾社會的族群關係〉《道統之美》第3期,2005
年11月。
〈下六根地名考─兼論屏東平原客家六堆左堆佳冬鄉的開發及族群關
係〉《台灣史料研究》第30期,2008年2月。
魏長領〈民間信仰及其與道德信仰的關係〉《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36卷第3期,2009年5月。
《搶救龍潭聖蹟亭》,漢聲雜誌第78期,台北,漢聲雜誌社,1995年6月。
〈八卦形敬字亭將拆,鄉民搶救〉,中國時報地方版,2009年6月11日。
六、學位論文
江淑美《清代台灣客家子地教育研究1684-1895》,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2年。
利天龍《屏東縣前堆地域的社會空間結構與變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林正慧《清代客家人之拓墾屏東平原與六堆客庄之演變》,台灣大學歷史學研new window
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黃建德《萬巒鄉客家聚落嘗會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台灣文化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4年。
蔡慧怡《台灣惜字風俗之研究─以南部六堆客家村為例》,國立台南師範學院鄉
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劉秀美《日治時期六堆客家祠堂建築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論文,2001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