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陽國志》成漢史敘事中的“晉朝認同”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李磊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10)
頁次:30-37
主題關鍵詞:華陽國志晉朝認同地域認同門閥政治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2
  • 點閱點閱:3
《華陽國志》成漢史敘事,其編撰體例、敘事立場,均體現以晉朝為正統的觀念。除認同正統外,常璩之"晉朝認同"的更深內涵是對兩晉門閥統治的認同。基於門閥立場,常璩將西晉蜀中統治的崩潰看作是趙王倫篡位及寒人亂政的結果。其述李雄蜀中統治,曲筆以迎合東晉朝廷,並依東晉士風闡釋李雄之"雅談"。其所述成、漢易代,著力發揚蜀中士人的道義擔當與教化責任。以上表明常璩是在兩晉門閥整體立場上敘述成漢史,其對門閥的階層認同要高於政治認同與地域認同。
期刊論文
1.祝總斌(1980)。「八王之亂」爆發原因試探。北京大學學報,1980(6),2-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金鳳(2005)。從「荊揚之爭」到「荊雍之爭」--東晉南朝政治軍事形勢演變略論。史學月刊,20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磊(2005)。在朝在野兩種玄學交互作用下的晉代士風。江海學刊,20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明珂(2009)。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司馬光(1956)。資治通鑒。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田余慶(1996)。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保成(2016)。增訂中國史學史--先秦至唐前期。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班固(1962)。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房玄齡(1974)。晉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常璩、任乃強(1987)。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常璩、劉琳(2015)。華陽國志新校注。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杜佑、王文錦、王永興、劉俊文、徐庭雲、謝方(1988)。通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壽、裴松之(1982)。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唐長孺(2000)。范長生與巴氐據蜀的關係。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