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秦漢至南朝的國家與蠻人──以政區、官爵和賦役制度為中心
作者:王萬雋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Chun W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弱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秦漢南朝中國國家蠻人政區官爵賦役制度Qin-Han periodSouthern DynastiesChinese StateMan PeoplesAdministrative Geographyofficial postTax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4
中文摘要
本論文是從政區(包含統治機構)、官爵和賦役制度三個角度,企圖重建中國國家與蠻人,自秦漢至南朝時期中複雜且曲折的關係。在文中,蠻人專指活動於長江中游一帶的非華夏人群。最早專門記載蠻人的篇章為《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其將蠻人分為廩君蠻、盤瓠蠻和板楯蠻(巴蠻)三大類。隨著秦漢王朝的建立,蠻人被納入中國的內部,建立起明確的統治關係。此後,蠻人與中國國家之間的關係便成為重要的歷史課題。
自20世紀初以來,秦漢至魏晉南北朝蠻人的研究已累積不少優秀成果,但以零散的專論為多,系統性的研究略嫌不足,故本論文希望進行跨時代及系統性的研究。
第一章針對《後漢書.南蠻傳》中的「蠻人」進行基本的描繪,包括討論其起源傳說,及秦漢至魏晉南北朝的分布、遷徙,社會型態與生計活動。此外,還論及名稱上的變化,以及與其他蠻方土著和漢人混居的情況。
第二章至第四章,從三方制度討論秦漢至西晉時代國家與蠻人的關係。第二章先論秦漢至西晉國家統治蠻人時,施行的特殊賦役制度──「賨」。「賨」是棕櫚,後演變為秦漢時代蠻人賦役制度的中心,其可抵徭役。在秦漢朝征服蠻人的過程中,針對不同的蠻人群體,給予程度不一的優待。但自東漢以後,以「賨」為中心的蠻人賦役制度日漸崩潰,要到西晉時才又重建。西晉時的蠻人賦役制度是配合戶調式一併實施,且較為統一且多層次。第三章先整理秦漢國家授予蠻人官爵的情況,後則利用石刻史料和《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分析東漢末年巴郡、荊南諸郡的地域社會,討論當地蠻人與地方政府之間的互動。就爵號而言,蠻人受到國家地位高低不等的封爵,但不同的蠻人群體,得到的爵號不盡相同。至於地域社會中蠻人的活動方面,發現兩地皆有部分蠻人進入郡縣級地方政府,但是在空間上,長沙郡比起巴郡要更為集中。其中的原因,當與地理環境和蠻人與國家關係的不同所致。第四章則考察自秦漢至三國時代施行於長江中游一帶的特殊政區,分別為道制、部都尉、屬國都尉。本章重新討論特殊政區的性質,以分析特殊政區的施行和演變的意義。秦漢時,統治蠻人的特殊政區為道,效果良好。至三國時代,吳國利用部都尉,蜀國則使用屬國都尉統治蠻人,這與兩國在統治非華夏人群的政策上不同有關。此外,還利用利用《走馬樓三國吳簡》,試圖說明在吳國利用部都尉統治長江中游時,表現出其統治蠻人的具體內涵。
第五章至第七章,亦從三方制度討論兩晉至南朝時代國家與蠻人的關係。第五章關注兩晉時期的蠻府,其來自於秦漢邊疆的持節領護官及統領的軍府,但於蠻人活動的地區設立蠻府,始自西晉初年。東晉以後,國家建立起各種大小不一的蠻府,參與許多平定蠻亂的戰役,不過當時許多方鎮強藩也利用蠻府的軍力挑戰中央王權。東晉末年,隨著中央王權逐漸提升,開始介入蠻府的人選任用權。此外,並無任何特殊政區的兩晉時代,在統治蠻人方面具有強烈特色。第六章一方面討論南朝時期蠻府的演變,並重新評估左郡左縣制度及其歷史意義。在蠻府方面,雖然繼承東晉的蠻府,但整體趨勢是大型的校尉府逐漸被裁撤,唯有寧蠻校尉府例外,但小型的護軍府仍被保留下來。此外,本章重視左郡左縣的沿革,與名稱的轉變,發現左郡左縣的設立並非一帆風順,實施的情況極不穩定,置廢頻繁,改置,改隸屬皆常發生。又左郡左縣與蕭齊時期設立於寧蠻府下的「寧蠻府郡縣」的存在,說明這些特殊政區與蠻府間密切的關係,都與南朝國家試圖大量掌握蠻人有關。此外,針對左郡左縣長官的任用方式,本章也修正學界一般所認為與蠻酋的密切關係。第七章進一步討論蠻酋與東晉南朝國家的關係。此章前半分析的重點擺在東晉南朝國家對蠻酋所封的官爵,發現最初國家是以封爵為優先,併授予將軍號;若擔任官職,則是地方軍事將領,或是調到中央擔任禁衛武官。到了蕭梁時,才大規模地任用北疆蠻酋做為地方刺史與太守,並加入南北間的戰爭之中。其次,東晉南朝境內的蠻酋,從賦稅制度和官爵等方面討論其與東晉南朝國家的政治關係時,可發現兩者是處於較為疏離的政治關係。
總之,本研究發現,自秦漢至南朝國家與不同蠻人群體的關係,存在著多樣性,有疏離有緊密,且從長時間的考察看來,並沒有朝向某個歷史方向發展。制度面的曲折發展正好反映國家為因應時局變化,隨著調整制度以達到有效統治蠻人的目的。
徵引書目

一、傳統文獻(基本文獻置於前,其他以年代順序排列)
《史記》,北京:中華書局,2002。
《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3。
《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7。
《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95。
《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梁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周書》,北京,中華書局,1983。
《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82。
《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屈萬里集釋,《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3。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原中華書局1993年版。
﹝漢﹞衛宏撰,﹝清﹞孫星衍輯,《漢舊儀》,收入《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漢﹞許慎,《說文》,北京:中華書局,1963。
﹝晉﹞常璩著,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晉﹞常璩著,劉琳校注,《華陽國志校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臺一版。
﹝東晉﹞袁宏撰,張烈點校,《後漢紀》,收入《兩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注,楊勇校箋,《世說新語校箋》,臺北:明倫出版社,1970。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北魏﹞崔鴻撰,﹝清﹞湯球輯補,《十六國春秋輯補》,收入《二十五別史》11冊,濟南:齊魯書社,2000。
﹝北魏﹞酈道元著,楊守敬、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唐﹞徐堅等,《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62。
﹝唐﹞許嵩撰,張忱石點校,《建康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
﹝唐﹞虞世南,《北堂書鈔》,清光緒十四年南海孔廣陶三時有三萬卷堂校注重刻陶宗儀傳鈔宋本,收入《唐代四大類書》,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
﹝唐﹞杜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覽》,北京:中華書局,1960,上海涵芬樓影印宋本複製重印。
﹝宋﹞洪适,《隸續》,據洪氏晦木齋刻本影印,收入《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洪适,《隸釋》,據洪氏晦木齋刻本影印,收入《隸釋.隸續》,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羅願,《爾雅翼》,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22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7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注,“標點資治通鑑小組”校點,《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清﹞王先謙,《後漢書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張庚,《諸番職貢圖卷》,收入﹝清﹞葛嗣浵,《愛日吟廬書畫續録》,合肥市:黃山書社,2008,據民國二年葛氏刻本。
﹝清﹞曹寅奉敕編,《全唐詩》,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

二、近人著作(依姓名筆劃多寡為序)
(一)專書
中文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1997。new window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3。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臺北:允晨文化出版社,2006。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民》,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9。
中國文物硏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硏究所編,《龍崗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1。
田餘慶,《東晉門閥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田繼周,《秦漢民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后曉榮,《秦代政區地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
安作璋、熊鐵基,《秦漢官制史稿》,濟南:齊魯書社,2007。
牟發松,《湖北通史.魏晉南北朝卷》,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白翠琴,《魏晉南北朝民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呂春盛,《陳朝的政治結構與族群問題》,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new window
李大龍,《漢唐藩屬體制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李曉杰,《東漢政區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余英時,鄔文玲等譯,《漢代貿易與擴張──漢胡經濟關係的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
吳永章,《中國土司制度淵源與發展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吳永章,《湖北民族史》,武昌: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0。
吳永章,《中南民族關係史》,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宋蜀華,《百越》,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周振鶴,《西漢政區地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周國林,《戰國迄唐田租制度研究》,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編,《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歷史系走馬樓簡牘整理組,《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壹)》下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歷史系走馬樓簡牘整理組,《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貳)》下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文物研究所、北京大學歷史系走馬樓簡牘整理組,《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竹簡(参)》下冊,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林惠祥,《中國民族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臺一版。原於1936年於上海商務印書館發行。
胡阿祥,《宋書州郡志匯釋》,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胡紹華,《中國南方民族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胡紹華,《中國南方民族歷史文化探索》,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輯委員會,《故宮書畫圖錄》第15冊,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
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new window
馬長壽,《碑銘所見前秦至隋初的關中部族》,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徐中舒,《論巴蜀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張雄,《中國中南民族史》,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
張燦輝,《兩漢魏晉涼州政治史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8。
陳金鳳,《魏晉南北朝中間地帶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
陳明光,《六朝財政史》,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7。
陳偉主編,《里耶秦簡校釋(第一冊)》,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
陳連慶,《中國古代少數民族姓氏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陳連慶,《《晉書.食貨志》校注《魏書.食貨志》校注》,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
陳健梅,《孫吳政區地理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8。
彭浩、陳偉、工藤元男主編,《二年律令與奏讞書──張家山二四七號墓出土法律文獻釋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黃今言,《秦漢賦役制度研究》,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88。
黃今言,《秦漢江南經濟述略》,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楊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增訂版。new window
萬繩楠整理,《陳寅恪魏晉南北朝史講演錄》,臺北:雲龍出版社,1996。
葛劍雄,《中國人口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
廖幼華,《歷史地理學的應用:嶺南地區早期發展之探討》,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魯西奇,《區域歷史地理研究:對象與方法──漢水流域的個案考察》,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00。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秦、西漢、東漢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三國、西晉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秦漢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0。
嚴耕望,《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魏晉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三版,1990。
﹝日﹞竹村卓二著,金少萍、朱桂昌譯,《瑤族的歷史和文化——華南、東南亞山地民族的社會人類學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日﹞岡田宏二著,趙令志譯,《中國華南民族社會史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日﹞堀敏一,《均田制研究》,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

日文
川本芳昭,《魏晉南北朝時代の民族問題》,東京:汲谷書院,1998。
山田勝芳,《秦漢財政收入の研究》,東京:汲谷書院,1993。
河原正博,《漢民族華南發展史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4。
谷口房男,《華南民族史研究》,東京:綠蔭書房,1997。
谷口房男,《続華南民族史研究》,東京:綠蔭書房,2006。
重近啟樹,《秦漢稅役体系の研究》,東京:汲谷書院,1999。
堀敏一,《東アジア世界の形成─中国と周辺国家─》,東京:汲谷書院,2006。
鎌田重雄,《秦漢政治制度の研究》,東京:日本學術振興会,1962。

(二)論文
中文
于豪亮,〈秦王朝關於少數民族的法律及其歷史作用〉,《雲夢秦簡研究》,臺北:帛書出版社,1986。
方高峰,〈試論東晉南朝時期少數民族的賦役負擔〉,《邵陽學院學報》2003年第4期,邵陽。
方高峰,張曉連,〈試論左郡左縣制試論東晉南朝時期的民族敕封政策〉,《山東理工大學學報》19卷第4期,2003,淄博。
王子今,〈走馬樓簡的“入皮”記錄〉,收入長沙簡牘博物館、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
王子今、馬振賢,〈蒸姓的源流——讀《嘉禾吏民田家別》札記〉,《文博》2003年第3期,西安。
王廷武,〈兩晉南朝的治“蠻”機構與“蠻族”活動〉,《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3年第3期,武漢。
王廷武,〈豫州蠻和田益宗──《魏書.田益宗傳》讀後──〉,《地域社會在六朝政治文化上所起的作用》,東京:玄文社,1989。
王宗維,〈漢代的屬國〉,《文史》第20輯,1983,北京。
王素,〈說“夷民”──讀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劄記〉,《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5期,北京。
王素,〈漢末吳初長沙郡紀年〉,收入北京吳簡研討班編,《吳簡研究》第一輯,北京:崇文書局,2004。
王素,〈蠻王桓誕考〉,《漢唐歷史與出土文獻》,北京:故宮出版社,2011。
王萬雋,〈秦漢魏晉時代的「賨」〉,《早期中國史研究》第一卷,2009,臺北。
王瑞蓮,〈試論武陵、五溪的區別及五溪蠻的分佈〉,《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9年第5期,武漢。
王興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板楯蠻〉,《貴州社會科學》1992年第4期,貴陽。
石碩,〈漢代西南夷之“夷”的語境及變化〉,《貴州民族研究》2005年第1期,貴陽。
甘懷真,〈東亞古代冊封體制中的將軍號〉,收入徐進興主編,《東亞文化交流與經典詮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田餘慶,〈李嚴興廢和諸葛用人〉,《秦漢魏晉史探微(重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原刊於《中華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
伍伯常,〈方土大姓與外來勢力:論劉焉父子的權力基礎〉,《漢學硏究》19卷2期,2001,臺北。new window
朱大渭,〈南朝少數民族的概況及其與漢族的融合〉,《六朝史論》,北京:中華書局,1998。原刊於《中國史研究》1980年第1期。
余英時,〈漢代循吏與文化傳播〉,《中國思想的現代傳統詮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new window
呂春盛,〈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蠻」及其概念之演變〉,《鄭欽仁教授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
吳昌廉,〈秦漢道制考略〉,《中興大學文史學報》21期,1991,臺中。new window
吳慧蓮,〈東晉南朝時期嶺南地區的土豪酋帥及其與中央政府的關係——附論陳霸先崛起的原因與背景〉,《淡江史學》第5期,1993,臺北。new window
岑仲勉,〈現存的職貢圖是梁元帝原本嗎?〉,《金石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4,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原刊於《中山大學學報》第四期,1961。
周一良,〈南朝境內之各種人及政府對待之政策〉,《魏晉南北朝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原刊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本4分,1938。new window
周振鶴,〈秦代洞庭、蒼梧兩郡懸想〉,《復旦學報》2005年第5期,上海。
周偉洲,〈南朝蠻族的分佈及其對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開發〉,收入江蘇省六朝史研究會等編,《古代長江下游的經濟開發》,西安:三秦出版社,1989。
周偉洲,〈關於秦漢地方行政體制中的”道”〉,《邊疆民族歷史與文物考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2000。
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研讀班,〈《長沙東牌樓東漢簡牘》釋文校訂稿〉,《簡帛研究2005》,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胡阿祥,〈南朝寧蠻府、左郡左縣、俚郡獠郡述論〉,《歷史地理》13輯,1996,上海。後收入氏著,《六朝疆域與政區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
岳勛,〈東晉劉宋時期的南蠻校尉述略〉,《荷澤學院學報》第30卷第1期,2008,荷澤。
韋東超,〈移民與族際沖突——東漢時期武陵、長沙、零陵三郡“蠻變”動因淺論〉,《中南民族大學學報》第23卷第1期,2003,武漢。
姚治中,〈論兩晉南北朝時期大別山區的蠻人部落〉,《六安師專學報》1998年第2期,六安。
姚治中,〈論江淮西部蠻人部落的解體〉,《皖西學院學報》2003年第1期,六安。
孫言誠,〈秦漢的屬邦與屬國〉,《史學月刊》1987年第2期,鄭州。
孫聞博、付娟,〈東排樓漢簡《素上言盜取文書案卷》的綴合與考釋〉,《四川文物》2007年第6期,成都。
唐長孺,〈孫吳建國及漢末江南的宗部與山越〉,《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店,1955。
唐長孺,〈魏晉戶調制及其演變〉,《魏晉南北朝史論叢》,北京:三聯書局出版,1955。
唐長孺,〈范長生與巴氐據蜀的關係〉,《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三聯書店,1959。
唐長孺,〈魏晉州郡兵的設置和罷廢〉,《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
徐暢,〈走馬樓吳簡所見孫吳臨湘縣廷列曹設置及曹吏〉,《吳簡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2011。
高敏,〈南朝時期兵戶制的逐步解體與募兵制的日益興起〉,《魏晉南北朝兵制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1998。
高敏,〈從《嘉禾吏民田家莂》看長沙郡一帶的民情風俗與社會經濟狀況〉,《長沙走馬樓簡牘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原刊於《中州學刊》2000年第5期。
張雄,〈漢魏以來「武陵五溪蠻」的活動地域及民族成分考述〉,《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5年第1期,武漢。
張雄,〈從南朝荊郢雍州僑、左郡建置看漢胡蠻的遷徙與融合〉,《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武漢。
張雄,〈魏晉十六國以來巴人的遷徙與漢化趨勢〉,《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8年第4期,武漢。
張焯、張東剛,〈秦“道”臆說——兼向羅開玉先生請教〉,《民族研究》1989年第1期,北京。
張琳,〈東晉南朝時期襄宛地方社會的變遷與雍州僑置始末〉,《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十五輯,1997,武漢。
張澤洪,〈魏晉南朝蠻、僚、俚族的北徒〉,《四川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成都。
張澤洪,〈兩晉南朝的蠻府和左郡縣〉,《四川師範學院學報》1990年第1期,成都。
張壽仁,〈秦對境內少數民族政策之探討〉,《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15期,1983,臺北。new window
陳力,〈試論秦國之“屬邦”與“臣邦”〉,《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北京。
陳明光,〈中國古代賦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漢唐財政史論》,長沙:岳麓書社,2003。
陳寅恪,〈魏書司馬叡傳江東民族條釋証及推論〉,《陳寅恪先生論文集》,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原刊於《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1本,1943。new window
陳再勤,〈南北朝時期大陽蠻原居地考辨〉,《湖北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武漢。
陳再勤,〈南北朝時期峽中蠻的分佈與活動〉,《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9年第1期,武漢。
陳連慶,〈東晉南朝胡越出身將帥考〉,《中國古代史研究》,長春:及林文史出版社,1991。
陳慶雲,〈秦漢時期民族關系的法律調整——以《屬邦律》和《蠻夷律》為中心〉,《曲靖師範學院學報》26卷第4期,2007,曲靖。
許倬雲,〈三國吳地的地方勢力〉,《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2。new window
曹學勤,〈縣“有蠻夷曰道”質疑〉,《求索》1996年第1期,長沙。
莊小霞,〈東牌樓人形木牘研究札記〉,《簡帛研究2005》,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章冠英,〈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大變動中的廩君蠻〉,《歷史研究》1957年2期,北京。
章羣,〈邊族政策與邊政措施探源〉,《唐代蕃將研究(續編)》,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90。
程有為,〈南北朝時期的淮漢蠻族〉,《鄭州大學學報》36卷第1期,2003,鄭州。
童書業著,童較英整理,〈夷蠻戎狄與東南西北〉,《童書業歷史地理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
傅樂成,〈荊州與六朝政局〉,《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7。new window
楊武泉,〈“蠻左”試釋〉,《江漢論壇》1986年第3期,武漢。
楊建,〈略論秦漢道制的演變〉,《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6卷第4輯,2001,西安。
楊偉立,〈杜弢與荊湘流民起義〉,《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第3期,成都。
楊德炳、王延武,〈魏晉南北朝時期蠻族對長江中游地區開發作用之探討〉,收入中國唐史學會、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古代長江中游的經濟開發》,漢口:武漢出版社,1988。
楊聯陞著,陳國棟譯,〈晉代經濟史釋論〉,《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
葉玉英,〈東漢簡牘《和從書》所見東漢若干制度探索〉,《廈門大學學報》2009年第6期,廈門。
葉其峯,〈古代越族與蠻人的官印〉,《秦漢魏晉南北朝官印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1990。
鄔文玲,〈東牌樓東漢簡牘綴合研究〉,《簡帛研究2005》,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蒙默,〈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蠻”〉,《南方民族史論集》,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3。
魯西奇,〈釋“蠻”〉,《文史》2008年第3輯,北京。
魯西奇,〈《水經注》所見漢水流域的城邑聚落及其型態〉,《城牆內外:古代漢水流域城市的形態與空間結構》,北京:中華書局,2011。
劉志玲,〈秦漢道制問題新探〉,《求索》2005年第12期,長沙。
劉美崧,〈建平蠻、天門蠻、臨江蠻興衰述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土家族先民〉,收入中國魏晉南北朝史學會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1991。
劉瑞,〈秦“屬邦”、“臣邦”與“典屬國”〉,《民族研究》1999年第4期,北京。
劉增貴,〈漢代的益州士族〉,《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集刋》60本3分,1989,臺北。new window
趙科學,〈「毋憂案是樁冤案」辨析——張家山漢簡《奏讞書》研究之二〉,《江漢考古》3期,2007,武漢。
趙燦鵬,〈南朝梁元帝《職貢圖》題記佚文的新發現〉,《文史》2011年第1輯,北京。
鄭威,〈試析西漢“道”的分佈與變化——從張家山漢簡《二年律令.秩律》談起〉,《江漢考古》2008年第3期,武漢。
潘光旦,〈湘西北的“土家”與古代的巴人〉,《潘光旦選集》,北京:光明日報,1999,頁309-480。原刊於中央民族學院研究部編,《中國民族問題研究集刊》4輯,1955。
羅開玉,〈論秦漢道制〉,《民族研究》1987年第5期,北京。
羅新,〈吳簡所見之督郵制度〉,《吳簡研究》第一輯,武漢:崇文書局,2004。
羅新,〈王化與山險──中古早期南方諸蠻歷史命運之概觀〉,《歷史研究》2009年第2期,北京。
魏斌,〈吳簡釋姓──早期長沙編戶與族群問題〉,《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二十四輯,2008,武漢。
譚其驤,〈唐代羈縻府州述論〉,《長水粹編》,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日﹞工藤元男著,廣瀨薰雄、曹峰譯,〈秦的領土擴大與國際秩序的形成〉,《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日﹞北村一仁,〈論南北朝時期的「亡命」──以社會史側面為中心〉,《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二十二輯,2005,武漢。
﹝日﹞北村一仁,〈在南北朝國境地域的同姓集團的動向和其歷史意義〉,收入牟發松主編,《社會與國家關係視野下的漢唐歷史變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日﹞安田二郎著,王軼羣譯,周蘊石校,〈晉宋革命和雍州(襄陽)的僑民──從軍政統治到民政統治〉,《日本中青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北京:中華書局,1995。
﹝日﹞東晉次著,徐世虹譯,〈後漢的選舉與地方社會〉,《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原刊於《東洋史研究》46卷2號,1987。
﹝日﹞柿沼楊平著,閻瑜譯,〈日本秦簡研究現狀.對外關係〉,收入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日﹞宮崎市定著,夏日新譯,〈晉武帝戶調式研究〉,《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四卷.六朝隋唐》,北京:中華書局,1992。
﹝日﹞堀敏一,〈漢代少數民族地區的郡縣與冊封〉,《黎虎教授古稀紀念中國古代史論叢》,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6。
﹝日﹞梶山勝著,徐朝龍譯,李連校,〈漢魏晉時期蠻夷印章的使用方法──以西南夷印章爲主進行的考察〉,《南方民族考古》3輯,1991,成都。
﹝日﹞渡邊信一郎著,徐世虹譯,〈漢代財政運作和國家物流〉,《日本中青學者論中國史(上古秦漢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原載《京都府立大學學術報告.人文》41號,1989。
﹝日﹞飯田祥子著,張學鋒譯,〈關於東漢邊郡統治的一個考察──以放棄和重建為線索〉,《日本中國史研究年刊.2006年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日﹞濱口重國著,孔繁敏譯,〈踐更和過更〉,《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上古秦漢》,北京:中華書局,1993。
﹝俄﹞ΡΦ伊茨著,馮思剛譯,《東亞南部民族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日文
小林聡,〈後漢の少数民族統御官に関する一考察〉,《九州大學東洋史論集》17号,1989,福岡。
工藤元男,〈秦の領土拡大と国際秩序の形成〉,《睡虎地秦簡よりみた秦代の國家と社會》,東京:創文社,1998。原刊於《東洋史研究》43卷1號,1984,後有修訂。
久村因,〈秦の「道」について〉,收入中國古代史研究會編,《中國古代史研究》第一,東京:吉川弘文館,1960。
中村威也,〈中國古代西南地域の異民族──特に後漢巴郡における「民」と「夷」について──〉,《中國史學》10卷,2000,東京。
中林史朗,〈東漢時代に於ける益州について──『後漢書』を中心として──〉,《大東文化大學漢學會誌》,1978,東京。
古賀登,〈巴人と賨人〉,《四川と長江文明》,東京:東方書店,2003。
石井仁,〈柤中考──三国時代における沔南の村塢と流民、蠻夷〉,《狩野直禎先生傘寿記念三国志論集》,東京:汲古書院,2008。
北村一仁,〈南北朝期「中華」世界における「蛮」地の空間性について〉,《東洋史苑》67号,2006,京都。
伊藤宏明,〈唐代における莫徭について〉,《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研究論集.史學》31号,1985,名古屋。
伊藤敏雄,〈中国古代における蛮夷支配の系譜──稅役を中心として──〉,《堀敏一先生古稀記念:中国古代の国家と民眾》,東京:汲古書院,1995。
谷川道雄,〈東アジア世界形成期の史的構造──冊封体制を中心として──〉,收入唐代史研究會編,《隋唐帝国と東アジア世界》,東京:汲谷書院,1979。
狩野直禎,〈後漢末の世相と巴蜀の動向〉,《後漢政治史の研究》,京都:同朋舎,1993。
狩野直禎,〈後漢時代地方豪族の政治生活──犍為張氏の場合──〉,《後漢政治史の研究》,京都:同朋舎,1993。
狩野直禎,〈蜀漢国前史〉,《東方學》16輯,1958。
狩野直禎,〈蜀漢政権の構造〉,《史林》42卷4號,1960,京都。
宮川尚志,〈蜀姓考〉,《六朝史研究(政治.社會篇)》,京都:平樂寺書店,1956。
野中敬,〈西晋戸調式の「夷人輸賨布」條をめぐって〉,《東方學》95輯,1998,東京。
満田剛,〈長沙走馬樓吏民田家莂に見える姓について〉,《嘉禾吏民田家莂研究──長沙吳簡研究報告 第1集》,2001,東京。
渡邊信一郎,〈占田‧課田の系譜──晋南朝の稅制と国家的土地所有〉,《中國古代の財政と國家》,東京:汲古書院,2010。
增淵龍夫,〈所謂東洋的專制主義と共同体〉,《中国古代の社会と国家》,東京:岩波書店,1996新版。
織田晃嘉,〈秦漢朝の蛮夷統治政策について〉,《人文論究(關西學院大學)》51卷4号,2002,關西。

西文
E. G. Pulleyblank, “The Chinese and Neighbors in Prehistoric and early Historic Times,” in David N. Keightley, e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erkeley/Los Angels,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3.

(三)學位論文
方高峰,《六朝民族政策與民族融合》,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
耿立群,《蜀漢對西南的統治與開發》,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吳鳳家,《南北朝時期的豫州──地域勢力及其與南北政權的關係》,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