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吾都與他方--明賦之人文地理書寫研究
作者:翁燕珍
作者(外文):Yen-Chen Weng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暨研究所
指導教授:廖國棟
蔡榮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獻賦諷諭作用兩京制度封貢制度華夷之辨文化認同fu-offeringallegory effectdual capital citiestribute systemcultural ident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
本論文分為上篇吾都與下篇他方,進行明代京都賦與行旅賦(異域部分)的基礎研究,為文本全篇之梳理,並力求不調動賦作之結構,依此尋求賦家寫作的思想脈絡,呈現賦作之旨意。依時代的發展順序,將作品逐一詳盡解讀,以求文本各面向的意涵及專篇特色,最後統合兩類賦作的共同特質以為結論。
明代實施兩京制度,而明代京都賦為歷代之冠。明代實施封貢制度,有蕃國、有羈縻之地,而賦家有征行與征伐之作,足跡超出中土。故此二類明賦與明代政治有密切關係,藉由明代京都賦,我們可以明白兩京在賦家心中的定論;藉由足跡超出中土的征行與征伐之賦作,我們可以明白賦家心中的華夷之辨;藉由此二類明賦,我們可以明白賦家心中的文化認同。舊有文類的內涵形式隨著社會脈動而更動,賦家之當代情境與個人經歷皆不同於前人,此二類明賦所寫之題材乃攸關明朝當代政治制度,也因此於文學創作內容上有所新拓,更進而承載內容的形式也有所新變。
明代京都賦賦家之身分有其共性,從籍貫而言,十位賦家均為南方人,均曾親履北京,親眼目睹北京風華與氣象。論其學養,進士乙榜者一、貢士者一,餘為進士。論身分,則有京職官員,有京職官員兼文學家,有京職官員兼方志家兼文學家,有地方官員兼方志家兼文學家,有方志家兼文人畫家,可謂均為高文化之士。每篇京都賦各有特色,而共同論點在於(一)京城選址論述(二)京城規畫描述(三)京城建築描寫(四)兩京氣象差異。賦家敘寫地理景觀,展現了豐富的自然地理知識;以分野、地中說、天下山河兩戒說、風水觀,表達了環境價值觀;以天子守邊肯定北京的地位,南京則是充滿歷史記憶,南朝的、明初的,而以文化之都定位。明代賦家用盡心思形塑北京城的輝煌壯麗與皇家禮制文化。以高聳、中心、軸線、對稱等空間美學觀對皇城建築群描寫,再作細部描繪,以凸顯其精雕細琢之工。而北京城自建造後,歷經祝融與增建,藉由永樂、成化、嘉靖與萬曆時期的北京賦,北京城(兼及皇家遊苑)建置之風貌與嬗變可得而知。故就縱向審視,可謂兩京沿革之文獻資料,故具有文獻價值;而賦家在作品中蘊藏著的豐厚的情懷,此又是與方志不同之處。出於獻賦傳統,明代賦家鋪寫京都賦之動機亦多在於獻賦,目的各有不同,或宣上德,或諷諭,或諛君,或逞才學;另有表明或欲傳後世,或為畫跋。至於獻賦以為諷諭,用心固然深矣,卻終究不起作用。
至於敘寫征行與征伐至異域之賦家,論身分,則有總兵,有翰林編修,有戶科給事中,有行人。行走於華夷兩地的賦家,在賦作中或刻意描寫蕃國勤慎接迎王人,凸顯蕃國的慕華;或強化蕃國的異質文化,流露自我文化的優越性;或反覆書寫思鄉與懷歸,表達對異質文化的不認同;或重視文化傳播,推崇自我文化;身為明朝的文化官員以華夏文化為傲,在賦作中油然興起華夷之辨,展現強烈的文化認同。對難忘的旅程與個人情志多所感發,則以騷體賦承載,充滿瑰麗奇瑋色彩與眷戀纏綿深情;極力彰顯封貢制度下宗蕃權力關係,著重異國風土,則以散文體賦鋪陳,既可視為文獻,又絺章縟采,足列詞藝之林。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Our Cities,” and the second “Others' Places.” It is a base research of jingling fu and xinglu fu of Ming Dynasty, and studies thoroughly on the text. By 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these fu, the research searches for the writers' threads of thoughts, to reveal the underlying theme of the works. In the order of written time, each of the works is analyzed for every aspects of meanings and its own specific characteristics. Finally the dissertation concludes with the shared qualities of these two types of fu.
The Ming dynasty practiced the dual capital cities, and has the greatest amount of jingdu fu of all Chinese dynasties. The Ming dynasty also operated the tribute system, and had self-rule administrations and warrior estate. Fu writers traveled abroad and wrote about the war or their service as an envoy. Therefore, such works were highly related to politics of the Ming Dynasty. With the help of jingdu fu of the Ming Dynasty, one understands the writers' evaluation of the two capitals, while with xinlu fu one sees the writers' self-distinction from the Chinese-Foreign relationships. In both types of fu, the writers reveals their cultural identification.
Genre and forms of literature change with the society, and the writers' situation and experiences differed from the past. Since the themes of these two types of fu were about contemporary political system of Ming Dynasty, the literary content had also had to be broaden, and as a result the from that carried the text needed to evolve.
Fu writers of the Ming Dynasty had some similarities: all of the ten were from the south, all had visited Beijing and saw Beijing's prosperity. Not only were they well-educated and socially respected officials, they also were highly cultured artists and geographers. Each of the jingsu fu had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but all of the works wrote about the following themes. Firstly, they discussed the terms and conditions of an ideal capital. Secondly, they described the planning of the two cites. Thirdly, they described the buildings. Fourthly, they compared the atmosphere of the two cities. With their descriptions of the cities' scenery, the fu writers revealed their abundant knowledge of natural geography. The writers expressed their value of the environment. For them, the Emperor chose Beijing as the capital city to show his determination to guard the nation's north boundary. On the other hand, Nanjing represented history and memories, it served as the capital city of culture. The writers racked their brains to shape with words the magnificence and the refinement of Beijing as well as the royal rites and regulations. Also, since Beijing had more than once experienced great fire and reconstructions, the fu that were written in different eras are important materials and references. Fu writers projected their emotions into their works, and therefore separated the works from general local topography. Fu writers of the Ming Dynasty wrote their jingdu fu mostly due to the tradition of fu-offering. Some offered the fu to the Emperor to show off the intelligence and writing skills, some wanted to flatter the Emperor, some wrote the fu as an allegory (although it never caused any difference), and some intended the fu to go down to posterity.
As for the writers of xinglu fu, they occupied various official posts from generals to ambassadors. These officials had chances to travel around the country and abroad. In some works they described how carefully the foreign leaders treated them, to emphasize their admiration to China, strengthen the alternative culture, and revealed the writers feelings of cultural superiority. In some works they repeatedly express their longing for home and disagreements with foreign cultures. In some works the paid attention to 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being a Chinese. They used sao as the style of fu to record their marvelous journeys and aspiration. These works were filled with emotional, colorful and exotic rhetoric. The works that made a supreme effort at the power relationship of tribute system, on the other hand, were written in prose style. These fu were not only historical data, but also good enough to be seen as art.
參考書目

【說明】古代著作以創作時代排序,今人著作以姓名筆畫順序排序。

明人別集
朱元璋,《明太祖御製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5。
李時勉,《古廉文集》,四庫全書珍本,臺北:商務印書館,1977。
陳敬宗,《澹然先生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桑悅,《思玄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潘希曾,《竹澗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孫承恩,《文簡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林弼,《林登州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沈愷,《環溪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帥機,《陽秋館集》,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董應舉,《崇相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郭汝霖,《石泉山房文集》,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文集與文論
南朝梁.蕭統,《孫批胡刻文選》,臺北:弘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1。
南朝梁.劉勰著、黃叔琳注,《文心雕龍注》,臺北:開明書局,1981。
宋.洪興祖,《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5。
元.祝堯,《古賦辯體》,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
明.程敏政編,《明文衡》,臺北:世界書局,1988。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臺北:華文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清.劉熙載,《藝概》,臺北:金楓出版社,1986。
清.陳元龍等輯,《御定歷代賦彙》,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出版社,1988。
清.黃宗羲,《明文海》,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陳田輯,《明詩紀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臺北:世界書局,1961。
清.鴻寶齋主人編,《賦海大觀》,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經書、子書、史書(含地理類)
《尚書》,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周禮》,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左傳》,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論語》,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孟子》,斷句十三經經文,臺北:開明書局,1984。
春秋.孫武撰、黃偉博輯校辨正,《孫子十三篇輯校辨正》,高雄:高雄復文出版社,1995。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臺北:鼎文書局,1981。
漢.劉安著、高誘注,《淮南子》,臺北:世界書局,1969。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79。
明.倪謙:朝鮮紀事,《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明朝鮮〕.官府編,《皇華集二十四卷》,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明.不著撰人,《朝鮮史略》,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
明.李賢等奉敕撰,《大明一統志》,西安:三秦出版社,1990。
明.李紹文,《皇明世說新語》,臺北:明文書局,1991。
明.茅瑞徵,《皇明象胥錄》,四部叢刊廣編第1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明.鄧球編,《皇明泳化類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明.李輔,《全遼志》,百部叢書集成續編,遼海叢書第三函,1971。
明.朱國楨,《皇明大事記》,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明.黃光昇,《昭代典則》,上海:上海古籍,2008。
明.鄧士龍輯,《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明.鄭曉,《皇明四夷考》,臺北:臺灣華文書局,中華文史叢書之十六,1969。
明.魏煥編,《皇明九邊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臺南:莊嚴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
明.葉向高,《四夷考》,百部叢書集成18,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
明.嚴從簡,《殊域周咨錄》,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陳侃,《使琉球錄》,百部叢書集成第四函(16),臺北:藝文書局,1965。
明.蕭崇業、謝杰,《使琉球錄》,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
明.周煌,《琉球國志略》,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陳侃、高澄,《使琉球錄》,叢書集成初編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鄭曉,《今言》,北京:中華書局,1984。
明.朱之藩,《金陵圖詠》,中國方志叢書,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明.黃瑜,《雙槐歲鈔》,北京:中華書局,1999。
明.余繼登,《典故紀聞》,臺北:大立出版社,1985。
明.朱國禎,《涌幢小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陸容,《菽園雜誌》,北京:中華書局,1985。
明.張瀚,《松窗夢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
明.張萱,《西園聞見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明.周暉,《二續金陵瑣事、續金陵瑣事、二續金陵瑣事》,臺北:成文出版社,1983。
明.焦竑,《玉堂叢話》,北京:中華書局,2007。
明.顧起元撰、張惠榮校點,《客座贅語》,南京:鳳凰出版傳媒集團,2005。
明.王士性撰、周振鶴點校,《五岳游草、廣志繹》,北京:中華書局,2006。
明.李文鳳編,《越嶠書》,四庫全書存目叢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85。
清.張廷玉等,《新校本明史并附編六種》,臺北:鼎文書局,1982。
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2。
清.于敏中等編纂,《日下舊聞考》,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清.汪中,《中山傳信錄》,臺灣:大通,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九輯,1974。
清.毛奇齡,《辨定嘉靖大禮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書局,1965。
清.陳伯雨編輯,《金陵通紀》,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5。
中研院史語所校勘,《明實錄》,臺北:中研院史語所,1966。

近人辭賦論著
王冠輯,《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圖書館,2006。
朱曉海,《習賦椎輪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
朱曉海,《漢賦史略新證》,西安:陜西人民,2004。
何新文,《中國賦論史稿》,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
何新文,《辭賦散論》,北京:開明出版社,1993。
李曰剛,《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
阮忠,《漢賦藝術論》,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侯立兵,《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姜書閣,《漢賦通義》,濟南:齊魯書社,1989。
孫海洋,《明代辭賦述略》,北京:中華書局,2007。
徐志嘯,《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
馬積高,《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馬積高,《歷代辭賦研究史料概述》,北京:中華書局,2001。
康金聲,《漢賦縱橫》,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曹明綱,《賦學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曹虹,《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
曹勝高,《漢賦與漢代制度──以都城、校獵、禮儀為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6。
章滄授,《漢賦美學》,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2。
許結,《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許結,《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5。
郭建勛,《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郭維森、許結,《中國辭賦發展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
程章燦,《漢賦覽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程章燦,《賦學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5。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萬光治,《漢賦通論》,成都:巴蜀書社,1989。
葉幼明,《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鄭毓瑜,《性別與家國: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書局,2000。new window
簡宗梧,《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龔克昌,《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1。

近人文學論著
中國明代研究學會主編,《明人文集與明代文學研究》,臺北:明代學會,2001。
丰家驊,《楊慎評傳》,南京:南京大學,1998。
王文才,《楊慎學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王文才、萬光治主編,《楊升庵叢書》,成都:天地出版社,2002。
周曉琳、劉玉平,《空間與審美-文化地理視域中的中國古代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張健,《明清文學批評》,臺北:國家出版社,1983。new window
陳文新,《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武昌:武漢大學,2003。
彭毅,《楚辭詮微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
黃卓越,《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01。
賈順先、林慶彰編,《楊慎研究資料匯編》,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廖可斌,《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趙沛霖,《興的源起──歷史積澱與詩歌藝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
錢基博,《明代文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
簡錦松,《明清文學批評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
鄺健行等編,《韓國詩話中論中國詩資料選粹》,香港:中華書局,2002。

近人史類論著
〔日〕夫馬進,《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刁書仁、趙興元,《明帝列傳‧成化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方北辰,《魏晉南朝江東世家大族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
王佩琦、李綽然,《明成祖史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new window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擇──面對漢帝國的北亞游牧部族》,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new window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new window
王劍英,《明中都》,北京:中華書局,1992。
王臻,《朝鮮前期與明建州女真關係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朱偰,《金陵古迹圖考》,北京:中華書局,2006。
李孝悌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
李渡,《明代皇權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4。
杜宏剛等主編,《韓國文集中的明代史料(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杜慧月,《明代文臣出使朝先與皇華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孟森,《明史講義》,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
孟森,《滿洲開國史講義》,北京:中華書局,2006。
林幹,《明帝列傳‧嘉靖帝》、隆慶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林延清,《嘉靖帝大傳》,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3。
林金樹,《明帝列傳‧萬曆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美.牟復禮、英.崔瑞德編,《劍橋中國明代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孫文良,《明帝列傳‧洪武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晁中辰,《明成祖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高毅清、張維青,《中國文化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4。
商傳,《永樂皇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張仁忠,《明帝列傳‧正德帝》,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6。
張秀民,《中越關係史論文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
張治安,《明代政治制度研究》,臺北:聯經出版社,1992。
張奕善,《東南亞史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
張惠芝、韓新保編,《河北古代歷史編年》,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88。
張德信,《明朝典章制度》,長春:吉林文史,2002。
張顯清、林金樹,《明代政治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3。
馮天瑜,《中國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黃枝雄,《朝鮮的儒化情境構造朝鮮王朝與滿清王朝的關係形態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萬明,《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明與清前期海外政策比較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葉泉宏,《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葉驍軍,《中國都城發展史》,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8。
葉驍軍,《中國都城歷史圖錄》,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1987。
葡人曾德昭著、何高濟譯,《大中國志》,臺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
雷從雲、陳紹棣、林秀貞,《中國宮殿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裴里歐,《越南歷朝世系》,史地叢考續編,商務印書館,1993。
趙其昌主編,《明實錄北京史料》,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5。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鄭永常,《征戰與棄守──明代中越關係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組,1998。
謝必震,《明清中琉航海貿易研究》,北京:海洋,2004。
鍾宗憲,《中國神話的基礎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
瀛雲萍編著,《滿族史》,(出版社、出版日期不詳)。

近人地理類論著
Yi-Fu Tuan.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London: 1977.
于洪俊、寧越敏,《城市地理概論》,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
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學群出版社,2006。
王育民,《中國歷史地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王思涌,《文化地理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王恩涌等,《中國文化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王會昌,《中國文化地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8。
池永歆,《現象學、經驗科學與地理學:奠基於生活世界理論的地理學》,嘉義:紅豆出版社,2007。new window
池永歆:《人本主義地理學者段義孚的學思歷程》,新北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
吳松弟,《中國古代都城》,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李孝聰,《中國區域歷史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沙學浚,《地理學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
辛德勇,《歷史的空間與空間的歷史-中國歷史地理與地理學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周春堤,《地理現象與地理思想》,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
侯勇堅,《歷史地理學探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唐曉峰,《人文地理隨筆》,北京:三聯書店,2006。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臺北:明文書局,1994。new window
馬正林,《中國城市歷史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
陳正祥,《中國文化地理》,北京:三聯書店,1983。
陳慧琳,《人文地理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曾大興,《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長沙: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楊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葉驍軍編,《中國都城歷史圖錄第三集》,蘭州:蘭州大學,1987。
鄒逸麟,《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趙世瑜、周尚意,《中國文化地理概論》,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
趙榮,《中國古代地理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潘朝陽,《心靈空間環境-人文主義的地理思想》,臺北:胡氏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謝覺民,《文化地理學》,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1。
顧朝林,《中國城市地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心理學、美學、禮學
于倬雲主編,《紫禁城宮殿──建築和生活的藝術》,香港:商務印書館,2005 。
王世仁,《理性與浪漫的交織-中國建築美學論文集》,臺北:淑馨出版社,1991。
王柯平,《旅遊審美活動論》,臺北:地景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王振復,《中華古代文化中的建築美》,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1993。
王振復,《建築美學》,臺北:地景出版社,1993。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4。new window
李寶臣,《禮不遠人──走近明清京師禮制文化》,北京:中華書局,2008。
張紅雨,《寫作美學》,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5。
郭少棠,《旅行:跨文化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鄒統釺等編,《旅遊學術思想流派》,天津:開南大學出版社,2008。
諾伯舒茲著、曾旭正譯,《建築意象》,臺北:胡氏圖書出版社,1990。

期刊論文
刁書仁,〈明成化初年對建州三衛用兵考述〉,《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08年第4期。
吳榮曾,〈胥靡試探〉,《先秦兩漢史研究》,北京:中華,1995。
李金明,〈明朝中琉封貢關係論析〉,《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
李新峰,〈明前期赴朝鮮使臣叢考〉,《明清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第4輯,2003。
姜相順,〈永樂宣德年間明朝、女真和朝鮮關係述略〉,《明清論叢》,北京:紫禁城出版社,第五輯,2004。
美牟復禮著、方駿、王秀麗節譯:〈1350至1400年的南京〉,《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001年第3輯。
美.范德〔Edward L. Farmer〕,〈論明之移都北京〉,《明史研究》,1994年,第四輯。
胡凡,〈論儒教對明初宮廷祭祀禮節的影響〉,《明史研究專刊》,宜蘭羅東:樂學書局,1998年第十二期。
韋慶遠,〈論萬曆早年〉,《明清史新析》,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馬積高,〈《歷代辭賦總匯》前言〉,《中國文學研究》,2001年第1期。
高壽仙,〈明代北京營建事宜述略〉,《明清史》,2007.1。
張存武,〈從使琉球錄到琉球國史〉,《第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中琉歷史關係論文集》,臺北:中琉文化經濟協會,1990。
郭培貴,〈論明代教官地位的卑下及其影響〉,《明史研究》,合肥:黃山書社,1994年第四輯。
陳文源,〈明朝士大夫的安南觀〉,《全球化下明史研究之新視野論文集(三)》,台北:東吳大學歷史系,2008。new window
楊彥妮,〈桑悅生平及其詩學思想考論〉,《東華人文學報》第十四期,2009。new window
萬明,〈明代兩京制度的形成及其確立〉,《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1期。
葛振家,〈論明代中國人的朝鮮觀〉,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編,《韓國學論文集》第四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
趙克生,〈明代的藩王繼統與廟制變革──以永樂、嘉靖為中心〉,《中國研究》 ,2005 年第一期 。
劉真武,〈嘉慶初年大禮之爭與皇權的強化〉,《中國傳統社會探研》,北京:人民,2005。
鄭梁生,〈明代中琉兩國封貢關係的探討〉,《第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中琉歷史關係論文集》,臺北:中琉文化經濟協會,1990。
謝必震,〈明清士大夫與琉球〉,《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
羅東陽,〈中國古代的極權主義──明初政治分析〉,《明史研究專刊》,宜蘭羅東:樂學書局,第十二期,1998。
侯立兵:〈都邑賦──傳統城市文化的重要載體〉,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5,30卷第2期。
侯立兵:〈新興都邑賦與城市文化承傳〉,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9,34卷第1期。
涂敏華:〈古代都邑賦的城市觀念〉,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0,06期。
翁燕珍:董應舉〈皇都賦〉與〈皇都積勝圖〉圖文關係研究兼〈皇都積勝圖題跋〉考,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刊,第九期,2010.12。new window
曹虹:董越〈朝鮮賦〉的創作成就──兼談古代外交與辭賦的關係,收於氏作《中國辭賦源流綜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272-286。
葉曄:明人域外雙璧:董越〈朝鮮賦〉與湛若水〈交南賦〉,《文史知識》2009年第6期,頁33-38。
鄧津華(演講):異國同體:他者,己者,文化匯流的書寫與董越的〈朝鮮賦〉,2010年6月28日,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二樓會議室。
葉泉宏:《明代前期中韓國交之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
葛振家:〈論明代中國人的朝鮮觀〉,北京大學韓國學研究中心編:《韓國學論文集》第四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5。
〔日〕夫馬進:《朝鮮燕行使與朝鮮通信使──使節視野中的中國.日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翁燕珍:從〈戎旅賦〉到〈無悶篇〉──楊慎戍滇早期生活與心態研究,明代文學與科舉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頁118-137。
翁燕珍:使臣的壯遊與心聲──蕭崇業〈航海賦〉研究,第十二屆中琉歷史關係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香港:北京圖書出版社,2010,頁156-173。

學位論文
王欣慧,《歷代京都賦的文化審視》,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翁燕珍《漢諷諭賦研究──漢代賦家的愛與痛》,臺灣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
張秋麗,《漢魏六朝紀行賦研究》,臺灣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蕭意茹:《明代西苑研究》,國立師範大學2011年06月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