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概念與「華夷」之辨的歷史探討
作者:張其賢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Shen Ch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江宜樺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民族主義族群思想文化語言天下地氣文化主義地理主義Chinese nationalismethnic thoughtcultural languageTianxiadiqiculturalismgeograph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4
本論文的主旨,是從中國文化特有的思想資源入手,描述中國族群思想變化的軌跡,以及它發展出類似民族主義思想的歷程。本論文的論證可以簡述如下:筆者認為,從商國時期開始,中國便開始出現思考族群問題的特殊方式,即對於內外之別的強調。此一思考方式在春秋時期逐漸發展成為「蠻」、「夷」、「戎」、「狄」和「華」、「夏」的區別。到了戰國時期,關於族群問題已經形成了多種思路,「中國」和「天下」的概念也大致定形。以上這些概念和思路,構成了中國族群思想的基本思想資源。十八世紀以前的中國思想家在思考族群問題時,都是使用這套思想資源進行思考和論述。
中國族群思想並非長期靜止不變,而是充滿對話、創新與突破。為了在龐大的文獻資料中,找出一種觀察中國族群思想變化情形的方法,筆者選擇了「正統論」這個長達一千多年的政治議題作為切入點。正統論是關於歷代王朝正統性的討論;此一討論隱含了關於「中國性」(Chineseness; Zhongguoness)的思考。對於正統性的看法,大致存在兩種思路。一種可稱為文化主義(culturalism),另一種可稱為地理主義(geographism)。文化主義以奉行中國文化和統治「九州」或「中原」作為王朝正統性的要件,對於王朝建立者是否為「夷狄」並不重視。地理主義以「九州」此一象徵性的地理界線作為中國之人和「夷狄」的區別基礎;這種思路特別重視王朝建立者是否為「夷狄」,認為王朝正統性的要件之一,是王朝創建者必須是中國之人而非「夷狄」。在戰國時期形成的族群思想資源中有所謂「地氣」的概念,這個概念成為地理主義者特別倚重的思想工具。以「地氣」概念為基礎,將之與「綱紀」的道德規範概念結合,地理主義者逐漸建構出一種中國概念:一個和「夷狄」清楚隔離的、孤立自閉的、以自身問題為政治首要關心的、有明確地理範圍的、由同質之人與文化所構成的、絕不容許被「夷狄」統治的中國。到了十七世紀的王夫之,則決定性地把「王朝」和「中國」分離開來,使「中國性」從王朝正統性的概念中完全獨立出來,並且把中國視為中國之人最高的效忠對象,主張中國利益優先於王朝利益。中國族群思想發展至此,已經和民族主義思想有相當多的共通之處。就此而論,十七世紀的地理主義思路,已經為十九世紀出現的中國民族主義思想,預先做好了思想準備。
本論文的主要貢獻有以下幾點。首先,本論文提出了一種研究民族主義思想的新方法論,即文化語言研究途徑。第二,本論文深入探討了前現代中國在沒有主權國家概念或人民主權觀念的情況下,發展出類似民族主義思想的歷史過程。對於此一過程的認識與探討,有助於學界對於西方現代歷史經驗進行省思。第三,本論文深入探討了中國族群思想一些關鍵概念(如「蠻」、「夷」、「戎」、「狄」、「華」、「夏」、「中國」、「天下」)的形成過程與最初意涵,從而釐清了學界一些主流看法的誤解。第四,對於中國族群思想的演變軌跡,本論文提出了「文化主義到地理主義論綱」,用來取代長期作為學界主流看法的「文化主義到民族主義論綱」。經由本論文的研究,筆者希望對於中國族群思想與民族主義思想問題,提出一些新的看法。
類書部份
(一)甲骨文獻部份
郭沫若主編
1978-83 《甲骨文合集》全十三冊。北京:中華書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1980-83 《小屯南地甲骨》全五冊。北京:中華書局。
于省吾主編
1996 《甲骨文字詁林》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
宋鎮豪、段志洪主編
2001 《甲骨文獻集成》全四十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姚孝遂主編
1989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
姚孝遂主編
1988 《殷墟甲骨刻辭摩釋總集》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略語說明:
合1234=《甲骨文合集》第1234片
屯1234=《小屯南地甲骨》第1234片
《甲詁林》=《甲骨文字詁林》
《甲集成》28:144=《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頁144。
《類纂》=《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摩釋》=《殷墟甲骨刻辭摩釋總集》)

(二)金文部份
周法高主編,張日昇、徐芷儀、林潔明編纂
1981 《金文詁林》十四卷;附錄二卷,京都:中文出版社(據1974-75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寫印本影印)。
周法高編撰
1982 《金文詁林補》十四卷;附錄二卷,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陳初生編纂,曾憲通審校
1992 《金文常用字典》,高雄:復文書局。
戴家祥主編
1995 《金文大字典》全二冊,上海:學林出版社。
劉慶柱、段志洪主編
2004 《金文文獻集成》全四十七冊,香港:明石文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
2007 《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
(三)其他
許慎
1982 《宋刊本•唐寫本說文解字》,景日本靜嘉堂藏宋本《說文解字》及日本杏雨書屋藏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影印本,台北:華世書局。
許慎著,段玉裁注
1977 《說文解字注》,台北:文化圖書公司。
紀昀總纂
2000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全四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今關壽麿編撰
2002 《宋元明清儒學年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翦伯贊主編
2008 《中外歷史年表》(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經籍部份
經部
周易
李學勤主編
1999 《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據嘉慶二十年阮元本)。
尚書
阮元校勘,孔安國傳,孔穎達等正義
1989 《重刊宋本尚書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台北藝文圖書館影印。
詩經
阮元校勘,毛公傳,鄭玄箋,孔穎達等正義
1989 《重刊宋本毛詩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台北藝文圖書館影印。
周禮
阮元校勘,鄭玄注,賈公彥疏
1989 《重刊宋本周禮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台北藝文圖書館影印。
禮記
阮元校勘,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
1989 《重刊宋本禮記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台北藝文圖書館影印。
左傳
李學勤主編
1999 《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上、中、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楊伯峻編著
2005 《春秋左傳注》(修訂本)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本論文引文均採用此版本之內文及頁碼。)
竹添光鴻編著
1961 《左氏會箋》,台北:廣文書局。
公羊傳
阮元校勘,鄭玄注,孔穎達等正義
1989 《重刊宋本公羊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台北藝文圖書館影印。
論語
阮元校勘,何晏等注,邢昺疏
1989 《重刊論語毛詩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台北藝文圖書館影印。
孟子
阮元校勘,趙歧注,孫奭疏
1989 《重刊宋本孟子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台北藝文圖書館影印。
焦循
2007 《孟子正義》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爾雅
阮元校勘,郭璞注,邢昺疏
1989 《重刊宋本爾雅注疏附校勘記》,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開雕,台北藝文圖書館影印。
大戴禮記
黃懷信主撰,孔德立、周海生參撰
2005 《大戴禮記彙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
白虎通
陳立 撰
1997 《白虎通疏證》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史部
徐元誥撰,王樹民、沈長雲點校
2006 《國語集解》(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
2006 《戰國策箋證》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謨等輯
1957 《世本八種》,上海:商務印書館。
司馬遷等著,瀧川龜太郎考證
2004 《史記會注考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班固著,顏師古注
2002 《漢書》全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范瞱著,李賢等注
2006 《後漢書》全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魏收
2003 《魏書》全八冊,北京:中華書局。
房玄齡等著
2003 《晉書》全十冊,北京:中華書局。
歐陽修 宋祁
2003 《新唐書》全二十冊,北京:中華書局。
司馬光編著,胡三省注
2005 《資治通鑑》全二十冊,北京:中華書局。
陳均
2006 《皇朝編年綱目備要》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朱熹、趙師淵
1986《資治通鑑綱目》(《御批通鑑綱目》五十九卷),收錄於《景印摛藻
堂四庫全書薈要》第一六六到一六九冊(史部,第八十一冊,編年類),台北:世界書局。
脫脫等
2004 《宋史》全四十冊,北京:中華書局。
宋濂等
2005 《元史》全十五冊,北京:中華書局。
陳建 
2008 《皇明通紀》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丘濬
1972《世史正綱》,收錄於《丘文莊公叢書》下冊,台北:丘文莊公叢
輯印委員會。
王洙
1977 《宋史質》,台北:大化書局。
黃光昇
2008 《昭代典則》,景印萬曆二十八年周曰校萬卷樓刻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輯校
1964-66 《明實錄》全一三三冊,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萬斯同等 
1962 《明史稿》七冊,橫雲山人集本,景印清雍正敬慎堂刊本,台北:文海出版社。
張廷玉等
2003 《明史》全二十八冊,北京:中華書局。
趙翼
2003 《陔餘叢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畢沅編著
1999 《續資治通鑑》全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子部
王煥鑣撰
2005 《墨子集詁》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天海校釋
2005 《荀子校釋》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郭慶藩輯
1980 《莊子集釋》,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陳鼓應註譯
2000 《莊子今譯今注》二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奇猷校注
2006 《韓非子新校注》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奇猷校注
2002 《呂氏春秋新校釋》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定生、徐慧君校釋
2004 《文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尸佼著,汪繼培輯
1978 《尸子》,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據清光緒三年浙江書局據湖海樓本校刻)。
黃懷信撰
2004 《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
2006 《管子校注》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
張覺譯注
1997 《商君書》,台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撰,黃懷信修訂,李學勤審定
2007 《逸周書彙校集注》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袁珂譯注
1995 《山海經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馬承源主編,李零隸釋
2002 〈容成氏〉,收錄於《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震澤撰
2007 《孫臏兵法校理》,北京:中華書局。
佚名編
1989 《吳子》,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書店。
王通著,阮逸註
1979 《中說》,四部叢刊正編影宋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王通著,薛收傳,阮逸註,程榮校
1970 《元經》,程榮校刊漢魏叢書本,台北:新興書局,頁469-582。

集部
習鑿齒 
1964〈別周魯通諸葛論〉,收錄於湯球輯,1964,《漢晉春秋輯本》,影印
清光緒廣雅書局史學叢書本,收在《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一三一八冊,台北:藝文印書館,卷一。
楊衒之著,楊勇校箋
2006 《洛陽伽藍記校箋》,北京:中華書局。
韓愈著,屈守元、常思春主編
1996 《韓愈全集校注》全五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韓愈著,閻琦校注
2004 《韓昌黎文集注釋》全二冊,西安:三秦出版社。
皇甫湜
1994《皇甫持正文集》,影印北京圖書館藏宋代蜀刻本,收錄於《宋蜀刻本唐人集叢刊》第二十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張方平
1988 《樂全先生文集》四十卷(存十八卷),影印宋刻本,《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9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歐陽修
2003 《歐陽修全集》全六冊,北京:中華書局。
程顥、程頤
2006 《二程集》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蘇軾
2000 《蘇軾全集》全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師道
1969 《後山叢談》,台北:廣文書局。
1988 《後山居士文集》二十卷,影印宋刻本,《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89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胡寅
1981 《致堂讀史管見》全四冊,宛委別藏本,宋寶祐二年刻本,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83 《斐然集》三十卷,文淵閣四庫全書第一一三七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陳亮
2005 《陳亮集》(增訂本),收錄於鄧廣銘,《鄧廣銘全集》第五冊,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朱熹等著,黎靖德編
2007 《朱子語類》全八冊,北京:中華書局。
文天祥
2004 《文山先生全集》二十八卷,景印明嘉靖三十一年鄢懋卿、甯寵刻本,《宋集珍本叢刊》第八十八冊,北京:線裝書局。
舊題鄭思肖作
1988 《心史》,影印崇禎十三年汪駿聲、林古度刻本,收錄於《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第90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89 《心史》,明辨齋叢書本(最接近崇禎十三年張國維刻本原貌),收錄於《叢書集成續編》第一百三十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周密
2004 《癸辛雜識》,北京:中華書局。
陶宗儀
2004 《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
葉子奇
2006 《草木子》,北京:中華書局。
王逢 
1984 《梧溪集》(附補遺),據民國知不足齋叢書本排印,《叢書集選》第457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王禕
1986 《王文忠公文集》,影印明嘉靖元年張齊刻本,收錄於《北京圖書
館古籍珍本叢刊》第98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朱元璋
1965 《明太祖御製文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方孝孺
1979 《遜志齋集》,景印明嘉靖辛酉王可大台州刊本,《大本原式精印四部叢刊正編》第七十三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丘濬
1972 《大學衍義補》,收錄於《丘文莊公叢書》上冊,台北:丘文莊公叢書輯印委員會。
程敏政編
1979 《皇明文衡》,景印明嘉靖盧煥刊本。《四部叢刊正編》第九十八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991 《宋遺民錄》,據知民國不足齋叢書本排印,北京:中華書局
郎瑛
1995 《七修類稿》,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第112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沈德符
2004 《萬曆野獲編》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
艾儒略著,謝方校釋
1996 《職方外紀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王夫之
1988 《黃書》,收錄於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長沙:嶽麓書社出版。
1988 《噩夢》,收錄於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長沙:嶽麓書社出版。
1988 《思問錄》,收錄於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第十二冊,長沙:嶽麓書社出版。
1988 《讀通鑑論》,收錄於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第十冊,長沙:嶽麓書社出版。
1988 《宋論》,收錄於船山全書編輯委員會編校,《船山全書》第十一冊,長沙:嶽麓書社出版。
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
2006 《日知錄集釋》(全校本),全三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錢謙益著,錢曾箋注
2003 《錢牧齋全集》全八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錢謙益撰集 
2007 《列朝詩集》全十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近人著作
丁山
2006(1935) 〈由三代都邑論其民族文化〉,收錄於丁山,《古代神話與民族》,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64。
于省吾
1998(1981) 〈釋中國〉,收錄於王元化等編,《釋中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頁1515-24。
三聯書店 編
2002 《四海為家—追念考古學家張光直》,北京:三聯書店。
王爾敏
2003(1976) 〈「中國」名稱溯源及其近代詮釋〉,收錄於王爾敏,《中國 近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370-400。
王貴民
1979 〈說 史〉,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4冊,頁402-11。
1986 〈試論商代的社會和政權結構〉,《中州學刊》1986年4期,頁99-103。
1988 〈試論貢、賦、稅的早期歷程—先秦時期貢、賦、稅源流考〉,《中國經濟史研究》1988年1期,頁13-29。
1989 《商周制度考信》,台北:明文書局。
1995 〈商周貴族子弟群體的研究〉,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5冊,頁179-84。
王玉哲
1982 〈殷商疆域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點”和“面”的概念〉,《鄭州大       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2期,頁40-77。
1985 〈夏文化研究中的幾個問題〉,收錄於中國先秦史學會編,《夏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頁1-18。
2000 《中華遠古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冠英
1984 〈殷周的外服及其演變〉,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4冊,頁535-40。
王克林
1985 〈略論夏文化的源流及其有關問題〉,收錄於中國先秦史學會編,《夏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頁56-82。
1994 〈從唐虞叔之封論周族的起源〉,《華夏考古》1994年3期,頁87-95。
王蔚
1988 《殷商羌族及岳神芻議》。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人聰
1990 〈 尊銘文解釋與成王遷都問題〉,《考古與文物》1990年第3期,頁47-51。
王慎行
1990 〈卜辭所見羌人考〉,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頁269-76。
王宇信主編
1991 《甲骨學與殷商史》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王鵬令
1997 〈中國民族主義源流:兼從革命的民族主義轉向建設的民族主義〉,《當
代中國研究》總第57期,頁101-127。
王振輝 
1999 《中國民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興起—清末民初知識份子的困境與抉
擇》,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王國維
2003 《觀堂集林》(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王明珂
2003 《羌在漢藏之間》,台北:聯經。
2005(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初版四刷。台北:允晨文化。
2006 《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台北:允晨文化。
王和
2003 〈《左傳》的成書年代與編纂過程〉,《中國史研究》2003年4期,頁33-48。
王輝
2006 《商周金文》,北京:文物出版社。
王仲犖
2007 《碏華山館叢稿續編》,北京:中華書局。
方維規
2002 〈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國」〉,《二十一世紀》,
總第十七期,頁33-43。
中國社會科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
2003 《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北京:文物出版社。
田倩君
1965 〈「中國」與「華夏」稱謂之尋原〉,《大陸雜誌》,31卷1期,頁7-24。
田浩(Tillman, Hoyt Cleveland)
2003 〈因「亂」而致的心理創傷:漢族士人對蒙古入侵回應之研究〉,《臺
大文史哲學報》,第58期,頁71-94。
史念海 主編
1981 《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一輯),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
皮錫瑞
2004 《今文尚書考證》,北京:中華書局。
甘懷真
2005 〈秦漢的「天下」政體〉,《新史學》十六卷四期,頁13-54。
2007 〈「天下」觀念的再檢討〉,收錄於吳展良編,《東亞近世世界觀的形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頁85-109。
白翠琴 
2006 《瓦剌史》,桂林:廣西桂林大學出版社。
平勢隆郎
2007 〈戰國時代的天下與其下的中國、夏等特別領域〉,收錄於甘懷真編,《東亞歷史上的天下與中國概念》,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頁53-91。
朴炳奭
1989 《中國歷代易姓革命之正當化思想》,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8年1月。
朱浤源、蔣秋華、朱榮貴
1993 〈王夫之民族思想重探〉,《哲學與文化》20卷9期(民國82年9月),頁905-922。
朱榮貴
1994 〈王夫之「民族主義」思想商榷〉,《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四期,頁521-548。
朱歧祥
1998 〈說羌—評估甲骨文的羌是夏遺民說〉,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 第28冊,頁365-6。
朱大渭,劉馳,梁滿倉,陳勇
1998 《魏晉南北朝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朱鳳瀚
2004 《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增訂本),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朱淵清
2004 〈“容成氏”夾州、涂州、叙州考〉,收錄於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等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頁412-24。
朱鳳瀚
2006 〈召誥、洛誥、何尊與成周〉,《歷史研究》2006年第1期,頁3-14。
朱乃誠
2006 《中國文明起源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任乃強
1986 〈試論山海經的成書年代與其資料來源〉,收錄於中國「山海經新探」學術討論會編,《山海經新探》,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頁315-36。
伊藤道治著,蔡鳳書譯
1994 〈西周王朝與雒邑〉,《華夏考古》1994年第3期,頁106-12。
伊藤道治著,江藍生譯
2002 《中國古代王朝的形成》,北京:中華書局。
江林昌
1997 〈甲骨文四方風與古代宇宙觀〉,《殷都學刊》1997年3期,頁21-5。
曲英傑
2003 〈禹畫九州考〉,收錄於唐曉峰編,《九州》(第三輯),北京:商務印書館,頁14-33。
李學勤
1959 《殷代地理簡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1981 〈何尊新釋〉,《中原文物》1981年1期,頁35-45。
1985 〈商代的四風與四時〉,《中州學刊》1985年5期,頁99-101。
2005(2003) 〈遂公盨與大禹治水傳說〉,收錄於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頁260-2
2006 〈商代夷方的名號和地望〉,《中國史研究》2006年4期,頁3-7。
2006a(2002) 〈 (遂)公盨及其重要意義〉,收錄於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頁126-36。
李孝定
1965 《甲骨文字集釋》,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李民
1982a 〈何尊銘文補釋—兼論何尊與洛誥〉,《中州學刊》1982年1期,頁116-21。
1982b 〈說洛邑、成周與王城〉,《鄭州大學學報》1982年2期,頁13-9。
1983 《尚書與古史研究》(增訂本),鄭州:中州書畫社。
1985 《夏商史探索》,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a 〈洛邑、成周與王城補述〉,《中州學刊》1991年2期,頁109-13。
1991b 〈何尊銘文與洛邑〉,《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1年6期,頁8-13。
李焯然 
1984 〈丘濬之史學—讀丘濬『世史正綱』札記〉,《明史研究專刊》第七期,頁163-206。
2005 《丘濬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李先登
1985 〈夏代夏族地域初論〉,收錄於中國先秦史學會編,《夏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頁296-307。
李新霖
1989 《春秋公羊傳要義》,台北:文津出版社。
李宗焜
1997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刪正〉,《大陸雜誌》,94卷6期,頁241-60。
2008 〈沚戛的軍事活動與敵友關係〉,發表於中研院史語所主辦「第二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12-14日。
李雪山
2004 《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峰著,徐峰譯
2007 《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零
2008 《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修訂本),北京:三聯書店。
李小成
2008 《文中子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杜正勝
1979 《周代城邦》,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2 《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
杜勇
1997 〈周初東都成周的營建〉,《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第4期,頁41-61。
邢義田
1987(1981) 〈天下一家—傳統中國天下觀的形成〉,收錄於邢義田,《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圖書公司,頁3-41。
2002 〈從古代天下觀看秦漢長城的象徵意義〉,《燕京學報》2002年11期,    頁15-55。
余英時
1988 《文化評論與中國情懷》,台北:允晨出版公司。
余太山
2000 《古族新考》,北京:中華書局。
余嘉錫
2006 《四庫提要辨證》上、下冊,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汪榮祖 
1992 〈《心史》固非吳井之藏〉,《中國文化》第六期,頁105-106。
沈建華
1993 〈商代冊封制度初探〉,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5冊,頁141-6。
2004 〈卜辭所見商代的封疆與納貢〉,《中國史研究》2004年4期,頁3-14。
沈松僑
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第28期,頁1-77。
2000 〈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
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頁77-158。
2002a 〈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3期,頁49-119。
2002b 〈國權與民權:晚清的「國民」論述,1895-1911〉,《中央研究院歷
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分本,第4分,頁685-733。
沈長雲
2005 〈說“夏族”—兼及夏文化研究中一些亟待解決的認識問題〉,《文史哲》2005年3期,頁61-8。
吳晗
1997 《朱元璋傳》,台北:里仁書局。
宋鎮豪 
2001 〈論商代的政治地理架構〉,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一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6-27。
谷川道雄著,李濟滄譯
2005 《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林澐
1965 〈說王〉,《考古》1965年6期,收錄於林澐,《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頁1-3。
1980 〈甲骨文中的商代方國聯盟〉,收錄於林澐,《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頁69-84。
1986 〈關於中國早期國家形式的幾個問題〉,收錄於林澐,《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頁85-99。
1989 〈說戚、我〉,《古文字研究》第17輯,收錄於林澐,《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頁12-8
1998 《林澐學術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林惠祥
1998(1939) 《中國民族史》上、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
孟世凱
1984 〈甲骨文中所見商周關係再探討〉,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4冊,頁542-5。
1990 〈甲骨文中井方新考〉,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頁228-32。
1994 〈婦妌與井方〉,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頁292-6。
孟蓬生
1993 〈上古漢語的大名冠小名語序〉,《中國語文》1993年4期,頁301-7。
孟德聲
2002《中國民族主義之理論與實際:一個歷史的、思想的分析與綜合》上、
下冊,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屈萬里
1983a 《尚書集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83b 《詩經詮釋》,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周祖謨
2004 《爾雅校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金觀濤、劉青峰
2006 《「天下」、「萬國」到「世界」--晚清民族主義形成的中間環節〉,
《二十一世紀》,總九十四期,頁41-53。
俞偉超
2001 〈20世紀中國考古學的一座里程碑〉,收錄於宿白編,《蘇秉琦與當代中國考古學》,北京:科學出版社,頁3-9。
2002 《古史的考古學探索》,北京:文物出版社。
胡厚宣
1956 〈釋殷代求年於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    30冊,頁276-85。
1989 〈甲骨文土方為夏民族考〉,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頁 211-3。
2002(1944) 《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外一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胡厚宣編
1982 《甲骨學與殷商史》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胡厚宣、胡振宇
2003 《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阿祥 
1998 〈歷史上域外有關中國稱謂論綱〉,《歷史地理》第十四輯,頁275-98。
2001 〈“中國”名號考述〉,《歷史地理》第十七輯,頁82-97。
2003 〈“芒芒禹迹,畫為九州”論述〉,收錄於唐曉峰編,《九州》(第三輯),北京:商務印書館,頁34-47。
馬承源
1976 〈何尊銘文解釋〉,《文物》1976年1期,頁64-5。
姚從吾 
1982a 〈鄭思肖與「鐵函心史」關係的推測〉,收錄於《姚從吾先生全集》第七冊,台北:正中書局,頁139-49。
1982b 〈鄭思肖生平與行事雜考〉,收錄於《姚從吾先生全集》第七冊,台北:正中書局,頁151-60。
1982c 〈鐵函心史中的南人與北人問題〉,收錄於《姚從吾先生全集》第七冊,台北:正中書局,頁161-200。
姚孝遂、蕭丁
1985 《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
姜緯堂 
1983 〈辨「心史」非鄭所南遺作〉,《文史》第十八輯,1983年7月,頁203-210。
1987 〈再辨「心史」非鄭所南遺作—答陳福康同志〉,《學術月刊》1987年4月,頁42-48。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編 
1984 《宋明理學史》全二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范毓周
2000 〈甲骨文「戎」字通釋〉,《中國文字》新26期(民國89年12月),頁131-7。
馬長壽
2006(1961) 《北狄與匈奴》,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馬長壽  
2006a 《烏桓與鮮卑》,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夏鼐
1983 〈中國文明的起源〉,收錄於《夏鼐文集》上冊,頁402-413。
2000 《夏鼐文集》(上、中、下),北京:科學文獻出版社。
夏含夷(Shaughnessy, Edward L.)
1984 〈釋“御方”〉,收錄於夏含夷,《古史異觀》,頁82-92。
1986 〈早期商周關係及其對武丁以後殷商王室勢力範圍的意義〉,收錄於夏含夷,《古史異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與上海古籍出版社,頁1-18。
2005 《古史異觀》,上海:世紀出版集團與上海古籍出版社。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
2000 《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北京:世界圖
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夏經林 
2005 〈論《國語》的編纂〉,《中國史研究》2005年4期,頁17-26。
唐蘭
1976 〈 尊銘文解釋〉,《文物》1976年1期,頁60-3。
袁珂
1983 《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孫斌來
1984 〈何尊銘文補釋〉,《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84年2期,頁45-9。
孫廣德
1999 《明清政治思想論集》上、下冊,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孫星衍
2004 《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晁福林
1985 〈從方國聯盟的發展看殷都屢遷原因〉,《北京師範大學學報》1985年1期,頁65-73。
1987 〈甲骨文“中”字說〉,《殷都學刊》1987年3期。
1992 〈從甲骨卜辭看姬周族的國號及其相關諸問題〉,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頁276-81。
秦建明、張懋鎔
1985 〈也談古國名前的“有”字〉,《中國語文》1985年4期,頁286-7。
徐傑舜 
1995 〈從秦人、漢人、唐人到漢族族稱的確定〉,《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2 期,頁2-6。
連劭名 
2000 〈卜辭所見商代的自然崇拜和巫術〉,《故宮博物院院刊》2000年3期,頁64-9。
2004  〈卜辭所見商代思想中的四風與天命〉,《華夏考古》2004年2期,頁95-7。
梁雲
2002 〈成周與王城考辨〉,《考古與文物》2002年第5期,頁51-5。
梁濤
2005 〈20世紀以來《左傳》、《國語》成書、作者及性質的討論〉,《邯鄲學院院報》2005年12月,頁75-9。
高明士
2004 《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高師第
2006 《禹貢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晏昌貴 
2004 〈「容成氏」中的禹政〉,《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頁358-66。
郭大順
2005 《紅山文化》,北京:文物出版社。
島邦男著,濮茅左、顧偉良譯
2006 《殷墟卜辭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陳登原
1936 《國名疏故》,上海:商務印書館。
陳夢家
1971 《殷虛卜辭綜述》。台北:大通書局。
陳芳明
1972 〈宋、遼、金史的纂修與正統之爭〉,《食貨月刊》復刊第二卷八期。
1976(1971) 〈宋代正統論的形成背景及其內容〉,《食貨月刊》復刊第一卷八期,收錄於杜維運、黃進興編,《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一),台北:華世出版社,頁378-401。
陳昌遠
1982 〈有關何尊的幾個問題〉,《中原文物》1982年2期,頁52-7。
陳顯泗
1985 〈關於夏王朝在河南統治和活動的地域〉,收錄於中國先秦史學會編,《夏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頁308-320。
陳槃
1988 《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表譔異》全三冊,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993 《舊學舊史說叢》全二冊,台北:國立編譯館。
陳公柔
1989 〈西周金文中的新邑、成周與王城〉,收錄於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編輯組編,《慶祝蘇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386-97。
陳福林
1991 〈關於何尊銘文的幾點新補證〉,《貴州社會科學》1991年第8期,頁45-9。
陳穗錚
1992《先秦時期「中國」觀念的形成與發展》,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
論文。
陳學霖
1993(1989) 〈歐陽修「正統論」新釋〉,收錄於陳學霖,《宋史論集》,台北:東大圖書公司,頁125-73。
陳福康
2001 《井中奇書考》,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陳偉 
2003 〈竹書“容成氏”所見的九州〉,《中國史研究》2003年第3期,頁41-8。
陳凌
2007 〈“有夏”的“有”〉,《保定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7月,頁28-30。
張秉權
1967 〈甲骨文中所見人地同名考〉,收錄於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慶祝李濟先生七十歲論文集》,台北:清華學報社,頁687-776。
1979 〈卜辭中所見殷商政治統一的力量及其達到的範圍〉,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頁97-111。
張光直
1978 〈從夏商周三代考古論三代關係與中國古代國家的形成〉,收錄於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31-63。
1981 〈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考古與文物》1981年第2期,頁53-68。
收錄於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355-387。
1983 《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83a 〈中國古代藝術與政治—續論商周青銅器上的動物紋樣〉,《新亞學術季刊》第四期(1983),頁29-35。收錄於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99-111。
1984 〈夏商周三代都制與三代文化異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集刊》第五十五本第一分,頁51-71。收錄於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17-40。
1986 〈連續與破裂:一個文明起源新說的草稿〉,《九州學刊》1986年9月總1期。收錄於張光直著,郭淨譯,《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108-118。
1987 〈從商周青銅器談文明與國家的起源〉,《人類學論叢》第一輯(1987)頁10-24。收錄於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113-130。
1988 《考古學專題六講》,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0 《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1994 〈對中國先秦史新結構的一個建議〉,收錄於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25-37。
1995 《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張光直著,郭淨譯
2002 《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張啟雄
1992 〈「中華世界帝國」與近代中日紛爭—中華世界秩序原理之一〉,收錄於蔣永敬等編,《近百年中日關係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頁13-43。
1995 《外蒙主權歸屬交涉,1911-1916》,南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2001 〈琉球棄明投清的認同轉換〉,收錄於張啟雄主編,《琉球認同與歸屬論爭》,南港: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頁1-62。
張忠培
1997 〈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收錄於張忠培、俞偉超,《考古、文明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41。
2004 《中國考古學:走向與推進文明的歷程》,北京:紫禁城出版社。
2005 《中國考古學:九十年代的思考》,北京:文物出版社。
張忠培、俞偉超
1999 《考古、文明與歷史》,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張亞初編著
2001 《殷周金文集成引得》,北京:中華書局。
湯志鈞編
1979 《章太炎年譜長編》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
章太炎
1982 《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5 〈別錄卷一•中華民國解〉,收錄於《章太炎全集》(四),頁252-63。
2002 (1903)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收錄於章炳麟,《訄書》,北京:華夏出版社,頁298-311。
姬秀珠
1991 《明初大儒方孝孺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莊萬壽
1992 〈劉知幾的多元民族觀〉,《中國唐代學會會刊》第3期,頁23-33。
1996 〈明代華夏民族主義與王陽明〉,《國文學報》第25期,頁77-100。
許倬雲
2001 《西周史》(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
2004 〈中國古代社會與國家之關係的變動〉,收錄於許倬雲,《江渚候潮汐》。台北:三民書局,頁48-78。
2008 〈中國概念與其經濟介面〉,收錄於許倬雲,《江口望海潮》。台北:三民書局,頁28-34。
馮時
1994 〈殷卜辭四方風研究〉,《考古學報》1994年2期,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32冊,頁481-7。
2006 《中國古代的天文與人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曹瑋 編著
2002 《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曹瑋
2008 〈陜晉高原商代銅器的屬國研究〉,發表於中研院史語所主辦「第二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12-14日。
郭沫若
2004 《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5(1945) 〈先秦天道觀之進展〉,收錄於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1-49。
崔明德
2006 〈中國民族思想的研究方法〉,《中國邊政》第165期,頁65-74。
康有為
2007(1902) 〈答南北美洲諸華商,論中國只可行立憲不能行革命書〉,收錄於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第六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頁312-333。
馮時
2007 《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傅斯年
1930 〈「新獲卜辭寫本後記」跋〉,收錄於傅斯年,《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頁149-186。
1933 〈夷夏東西說〉,收錄於傅斯年,《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頁3-60。
1940 〈性命古訓辨證〉,收錄於傅斯年,《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頁237-418。
2002 《民族與古代中國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黃奇逸
1981 〈古國、族名前的“有”字新解〉,《中國語文》1981年1期,頁54-5。
黃盛璋
1983 〈彔 銘銅器及其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83年第5期,收錄於《金文文獻集成》第28冊,頁370-1。
黃麗生
1999 〈正史中分裂時代的「中國」〉,收錄於夏潮基金會編,《中國意識與
台灣意識—一九九九澳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海峽學術出
版社,頁146-206。
2002 〈儒家「天下」思想的內涵及其當代意義〉,收錄於黃俊傑編,《傳統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的激盪與調融》,台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頁257-92。
黃懷信整理
2007 《尚書正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彭邦炯
1982 〈卜辭“作邑”蠡測〉,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4冊,頁411-21。
1983 〈商人卜螽說—兼說甲骨文的秋字〉,《農業考古》1983年2期,頁309-14。
彭裕商
2000 〈新邑考〉,《歷史研究》2000年第5期,頁49-62。
勞思光
1987 《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台北:三民書局。
勞榦
2006 《古代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全二冊,北京:中華書局。
葉文憲
1988 〈商人的方土觀及其演變〉,《殷都學刊》1988年4期,頁8-14。
童恩正
1994 〈中國考古學三十年〉,《漢學研究》第12卷第1期(民國83年6月),頁349-363。
童書業
2004 《童書業歷史地理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2006 《春秋左傳研究》(校訂本),北京:中華書局。
童書業、顧頡剛
2004(1936) 〈漢代以前中國人的世界觀念與域外交通的故事〉,《禹貢》半月刊第五卷第三、四合期(1936年4月),頁267-90。修改後收錄於童書業,《童書業歷史地理論集》,北京:中華書局,頁130-68。
楊麗圭
1977 《鄭思肖研究及其詩箋注》,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寶成、楊錫璋
1979 〈1969-1977年殷墟西區墓葬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79年1期。
楊升南
1982 〈卜辭中所見諸侯對商王室的臣屬關係〉,收錄於胡厚宣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一輯,頁128-72。
1987 〈周原甲骨族屬考辨〉,《殷都學刊》1987年4期,頁6-17。
1999 〈甲骨文中所見商代的貢納制度〉,《殷都學刊》1999年2期,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6冊,頁531-2。
楊寬 
1983 〈釋何尊銘文兼論周開國年代〉,《文物》1983年6期,頁53-7。
2002 《戰國史料編年輯證》,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楊寬、吳浩坤編
2005 《戰國會要》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楊向奎
1985 〈評傅孟真的《夷夏東西說》〉,收錄於中國先秦史學會編,《夏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頁151-8。
楊國勇
1985 〈夏族淵源地域考〉,收錄於中國先秦史學會編,《夏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頁280-95。
楊訥,陳高華編
1985 《元代農民戰爭史料彙編》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
楊玉峰
1986 〈「心史」作偽論略〉,《大陸雜誌》第七十三卷第五期,1986年11月,頁214-220。
楊志玖
1987 〈《心史》中記載的阿合馬被殺事件—兼論《心史》真偽問題〉,收錄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主編,《中國民族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1-21。
楊訥
1993 〈《心史》真偽辨〉,收錄於中國元史研究會編,《元史論叢》第五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235-242。
楊天宇
1997 《禮記譯注》全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楊聯陞
2005  〈從歷史看中國的世界秩序〉,收入楊聯陞,《國史探微》,北京:新星出版社。
齊文心
1985a 〈關於商代稱王的封國君長的探討〉,《歷史研究》1985年2期。收 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5冊,頁12-15。
1985b 〈商殷時期古黃國初探〉,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頁165-71。
裘錫圭
1990 〈評《殷墟甲骨刻辭類纂》(上)(下)〉,《書品》1990年1期(頁4-14)、2期(頁2-9)。
1992(1982) 〈甲骨卜辭中所見的“田”“牧”“衛”等職官的研究—兼論“侯” “甸”“男”“衛”等幾種諸侯的起源〉,收錄於裘錫圭,《古代文史研究新探》,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頁342-65。
1992a 《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葛劍雄
1993 〈天朝心態中的開放觀〉,《二十一世紀》,總第15期,頁11-15。
1994 〈中國傳統的民族主義與開放觀〉,收錄於劉青峰編,《民族主義與中
國現代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221-230。
  1995 《統一與分裂—中國歷史的啟示》,北京:三聯書店。
詹鄞鑫
2001 〈華夏考〉,《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33卷第5期(2001年9月),  收錄於詹鄞鑫,《華夏考—詹鄞鑫文字訓詁論集》,北京:中華書局,頁315-54。
2006 《華夏考—詹鄞鑫文字訓詁論集》,北京:中華書局。
解希恭 編
2007 《襄汾陶寺遺址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
趙令揚
1976 《關於歷代正統問題之爭論》,香港:學津出版社。
趙誠
1988 《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
趙光賢
1991 〈說尚書召誥、洛誥〉,《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1年第4期,頁33-6。
趙世超
1993 《周代國野關係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劉兆祐 
1969 〈心史的著者問題〉,《書目季刊》第三卷第四期,民國五十八年夏季號(六月),頁25-32。
劉蕙孫
1984 〈宗周與成周〉,《人文雜誌》1984年1期,頁88-98。
劉桓
1989 〈殷契新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1992 《殷契存稿》,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1994 〈甲骨、金文中所見的犬戎與玁狁〉,《殷都學刊》1994年2期,頁1-4。
1998 〈殷周時期的北方與北土〉,《殷都學刊》1998年2期,頁12-14。
2002a 〈甲骨、金文中所見的鬼方、犬戎與玁狁〉,收錄於《甲骨征史》, 頁28-52。
2002b 〈說卜辭 字的幾個詞語〉,收錄於《甲骨征史》,頁312-38。
劉信芳
1990 〈冊、 、 、 彙釋〉,《考古與文物》1990年2期,頁40-3。
劉起釪
1997 《古史續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起釪、顧頡剛
2005 《尚書校釋譯論》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
魯同群
1984 〈「心史」是一部偽書〉,《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第1期,頁40-42。
鄭傑祥
1985 〈試論夏代歷史地理〉,收錄於中國先秦史學會編,《夏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頁266-79。
蔡哲茂
1987 〈殷卜辭「伊尹 示」考—兼論它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8本4分(1987),頁755-806。
1989 〈甲骨文四方風名再探〉,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32冊,頁465-71。
1993 〈商代稱王問題的檢討—甲骨文某王與王某身分的分析〉,《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3卷3期(民國82年7月),頁61-73。
2006 〈《甲骨文合集》辨偽舉例〉,《漢學研究》24卷1期(民國95年6月),頁417-41。
2007 〈釋殷卜辭的 (籫)字〉,《東華人文學報》第10期(2007年1月),頁21-50。
2008 〈晚商畜牧業的經營—以牧與芻為中心〉,發表於中研院史語所主辦「第二屆古文字與古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12月12-14日。
黎虎
1988 〈殷代外交制度初探〉,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5冊,頁40-3。
鄭傑祥
1994a 《商代地理概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4b 〈商代四方神名和風名新證〉,《中原文物》1994年3期,頁5-11。
蔣逸雪
1991 〈心史辨偽〉,收錄於陳福康點校,《鄭思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頁381-388。
錢穆
1984 《國史大綱》上、下冊,修訂十一版,台北:國立編譯館。
2005(1956) 《先秦諸子繫年》,北京:商務印書館。
錢茂偉
2003 《明代史學的歷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鍾柏生
1989 《殷商卜辭地理論叢》,台北:藝文印書館。
2002 〈殷代卜辭所見殷人宇宙觀初探〉,收錄於鍾柏生主編,《古文字與商周文明》(中央研究院第三屆漢學會議論文集文字學組),南港: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35-106。
繆文遠
1998 《戰國制度通考》,成都:巴蜀書社。
鍾焓
2007 〈「心史•大義略敘」成書時代新考〉,《中國史研究》2007年1期, 頁133-149。
韓江蘇
2004 〈甲骨文中的“我”〉,《河北大學學報》2004年5期,頁40-2。
韓建業、楊新改
2006 《五帝時代:以華夏為核心的古史體系的考古學觀察》,北京:學苑出版社。
韓儒林編
2008 《元代史》(修訂本)全二冊 北京:人民出版社
羅剛 
1957 《中國民族主義運動與臺灣(從中國五千年歷史看今日反共抗俄的鬥
爭)》,台北:國民圖書出版社。
羅琨
1982 〈「高宗伐鬼方」史蹟考辨〉,收錄於胡厚宣主編,1982,《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一輯,頁83-127。
1991 〈殷商時期的羌和羌方〉,收錄於《甲骨文獻集成》第28冊,頁234-9。
羅志田
  1998 《民族主義與近代中國思想》,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蕭公權
1985 《中國政治思想史》上、下冊,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蕭春林
1995 〈殷代的四方崇拜及相關問題〉,《考古與文物》1995年1期,頁44-8。
蕭啟慶
1999 〈中華福地,古月還家—蒙元興亡與讖緯〉,《歷史月刊》第92期,1995年9月,頁54-60。收錄於蕭啟慶,《元朝史新論》,台北:允晨出版公司,頁83-97。
2007a 〈宋元之際的遺民與貳臣〉,《歷史月刊》第99期(1996年4月),頁56-64。收錄於蕭啟慶,《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頁144-57。
2007b 〈內北國而外中國:元朝的族群政策與族群關係〉,《歷史月刊》第94期,頁51-8。收錄於蕭啟慶,《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頁463-75。
2008 〈元明之際士人的多元政治抉擇:以各族進士為中心〉,《臺大歷史學報》第32期(2003年),頁77-138。收錄於蕭啟慶,2008,《元代的族群文化與科舉》,台北:聯經出版公司,頁211-69。
譚其驤
1982 〈論《五藏山經》的地域範圍〉,收錄於李國豪等編,《中國科技史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 〈山海經〉詞條,收錄於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網域版。
蘇秉琦
1941a 〈陜西省寶雞縣鬥雞台發掘所得瓦鬲的研究〉,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91-136。
1941b 〈瓦鬲的研究〉,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37-156。
1965 〈關於仰韶文化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1965年1期,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57-189。
1978a 〈略談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新石器時代考古〉,《文物》1978年3期,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90-193。
1978b 〈石峽文化初論〉,《文物》1978年7期,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209-217。
1980 〈楚文化探索中提出的問題〉,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218-224。
1981a 〈姜寨遺址發掘的意義〉,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238-248。
1981b 〈關於“幾何形印紋陶”〉,《文物集刊》第3輯,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194-208。
1981c 〈關於考古學文化的區系類型問題〉,《文物》1981年5期,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225-234。
1981d 〈考古類型學的新課題〉,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235-237。
1981e 〈建國以來中國考古學的發展〉,《史學史研究》1981年4期,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299-305。
1983 〈燕山南北地區考古〉《文物》1983年12期,收錄於蘇秉琦,《蘇秉琦考古學論文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頁268-273。
1984 《蘇秉琦考古學論述選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6 〈遼西古文化古城古國〉,《遼海文物學刊》1986年創刊號,收錄於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頁76-79。
1987a 〈向建立中國學派的目標攀登〉,收錄於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頁209。
1987b 〈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中國建設》1987年9期。收錄於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頁88-90。
1989 〈環渤海考古與青州考古〉,《考古》1989年1期,收錄於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頁64-68。
1990 〈文化與文明〉,《遼海文物學刊》1990年1期,收錄於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頁94-99。
1991 〈中華文明起源與重建中國史前史〉,《考古》1991年12期,收錄於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頁114-123。
1993a 〈迎接中國考古學的新世紀〉,收錄於蘇秉琦,《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頁236-251。
1993b 〈百萬年連綿不斷的中華文化—蘇秉琦談考古學的中國夢〉,《明報月刊》1997年7期,頁73-88。
1994 《華人•龍的傳人•中國人---考古尋根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1997 《中國文明起源新探》,香港:商務印書館。
嚴文明
1981 〈龍山文化和龍山時代〉,《文物》1981年6期。收錄於
 嚴文明,《史前考古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24-34。
1984 〈論中國的銅石並用時代〉,《史前研究》1984年1期。收錄於
  嚴文明,《史前考古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35-47。
1987 〈中國史前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文物》1987年3期。收錄於
嚴文明,《史前考古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1-17。
1989 〈中國新石器時代聚落形態的考察〉,收錄於嚴文明,《史前考古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頁48-61。
1998 《史前考古論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饒宗頤
1989 《甲骨文通檢》第一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2003 《國史上之正統論》,收錄於《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卷六,台
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
2003 《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全二十冊,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顧頡剛
1926 〈秦漢統一的由來和戰國人對於世界的想像〉,收錄於顧頡剛編著,《古史辨》第二冊,海口:海南出版社,頁1-6。
1934 〈五德終始說下的政治和歷史〉,收錄於顧頡剛編著,《古史辨》第五冊,海口:海南出版社,頁237-356。
1937a 〈九州之戎與戎禹〉,收錄於呂思勉、童書業編,《古史辨》第七冊下編,頁561-72。
1937b 〈讀周禮職方〉,《禹貢》半月刊,第七卷第六、七合期,頁327-32。
2002 《中國上古史研究講義》,北京:中華書局。
2003 〈昆侖傳說和姜戎文化〉,收錄於顧頡剛著,王煦華編,《古史辨自序》,頁519-707。
2005a 〈畿服〉,收錄於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頁1-19。
2005b 〈四嶽與五嶽〉,收錄於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頁34-45。
2005c 〈瓜州〉,收錄於顧頡剛,《史林雜識初編》,北京:中華書局,頁46-53。
顧頡剛等編著
2005(1947) 《古史辨》全七冊,海口:海南出版社。
顧頡剛 王樹民
1981〈“夏”和“中國”—祖國古代的稱號〉,收錄於史念海主編,《中  國歷史地理論叢》(第一輯),頁7-22。

西文及外文部份
Allan, Sarah(艾蘭)
1991 The Shape of the Turtle—Myth, Art, and Cosmos in Early China.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lan, Sarah eds.
2005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 Archae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Anderson, Benedict
1991(1983) Imagined Community: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revised and extended e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Armstrong, John Alexander
1982Nations before Nationalism. Chapel Hill: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Ashley, Mark.
2008 “Nation,”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2nd edition, eds. William A. Darity Jr. New York and London: Thomson Gale, pp. 378-379.
Bagley, Robert
1999 “Shang Archaeology,” in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24-231.
Berlin, Isaiah
1980 “Nationalism: Past Neglect and Present Power,” in Henry Hardy
eds., Against the Current—Essay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New York: The Viking Press, pp.333-355.
1991 “The Bent Twig: On the Rise of Nationalism,” in Henry Hardy eds., The
Crooked Timber of Humanity—Chapters in the History of Idea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pp.238-261.
2000(1976) Three Critics of the Enlightenment—Vico, Hamann, Herder. Henry
Hardy eds.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euilly, John
1993(1982) Nationalism and the State. 2nd Edition.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Cartledge, Paul
1997 “Historiography and Ancient Greek Self-definition,” in Michael Bentley eds., Companion to Historiograph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 23-42.
Chan, Hok-lam (陳學霖)
1984 Legitimation in Imperial China: Discussions under the Jurchen-Chin
Dynasty (1115-1234).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Chang, Kwang-chih(張光直)
1980a “The Chinese Bronze Age: a Modern Synthesis,” in Wen Fong eds., The Great Bronze Age of China.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80b Shang Civilizat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3 Art, Myth and Ritual: the Path to Political Authority in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The Archaeology of Ancient China, 4th edition.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Cohen, Myron L.
1994 “Being Chinese: The Peripher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Identity,” in
Wei-ming Tu eds., The Living Tree: the Changing Meaning of Being
Chinese Today. Standford,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Croizier, Ralph
1977Koxinga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History, Myth and the Hero. Cambridge: East Asian Research Center, Harvard University.
Crossley, Pamela
1990a Orphan Warriors: Three Manchu Generations and the End of the Qing Worl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b “Thinking about Ethnicity in Early China”, Late Imperial China
11(2):1-36.
1999 A Translucent Mirror: History and Identity in Qing Imperial Ideolog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Making Mongols” in P. K. Crossley, H. F. Siu and D Sutton, eds.,
Empire, Frontier and Ethnicity in Early Modern Chin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ikötter, Frank
1992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uara, Prasenjit(杜贊奇)
1995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6“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Nation” in Jonathan Unger eds., Chinese Nationalism. Armonk and London: M. E. Sharpe Inc., pp.31-55.
Fairbank, John
1974 “A Preliminary Framework,” in John Fairbank eds.,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14.
Falkenhause, Lothar von (羅泰)
1993 “On the Historiographical Orientation of Chinese Archaeology,” Antiquity 67(1993).
1997 “The Regionalist Paradigm in Chinese Archaeology,” in Philip L. Kohl and Clare Fawcett eds., Nationalism, Politics, and the Practice of Archae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98-217.
1999 “Su Bingqi,” in Tim Murray eds., Encyclopedia of Archaeology—the Great Archaeologists. Santa Barbara: ABC-CLIO, pp.591-599.
Fincher, John
1972“China as a Race, Culture, and Nation: Notes on Fang Hsiao-ju’s
Discussion of Dynastic Legitimacy”, in David C. Buxbaum and Frederick W. Mote eds., Transition and Permanence: Chinese History and Culture—a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Dr. Hsiao Kung-ch’uän. Hong Kong: Cathay Press Limiteds., pp.59-69.
Fitzgerald, John
1996 Nationless State: The Search for a Nation in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in Jonathan Unger eds., Chinese Nationalism. Armonk and
London: M. E. Sharpe Inc., pp.56-85.
Gellner, 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Grosby, Steven
1991“Religion and Nationality in Antiquit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XXXII:229-265.
Halsall, Guy
1997 “Archaeology and Historiography,” in Michael Bentley eds.,
Companion to Historiograph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pp.805-827.
Hawkes, C. F. C.
1954 “Archaeological Theory and Method: some suggestions from the Old World,”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56:155-168.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1994 Vorlesungen über die Philosophie der Weltgeschichte, Band 1, Die Vernunft in der Geschichte. Hamburg: Felix Meiner Verlag.
Hobsbawn, Eric
1990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bsbawn, Eric and Ranger, Terence ed.
1983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roch, Miroslav
1969 Die Vorkämpfer der Nationalen Bewegung bei den kleinen Völkern Europas. Eine vergleichende Analyse zur gesellschaftlichen Schichtung der patriotischen Gruppen. Prague: Acta Universitatis Carolinae Philosophica et Historica, Monographia XXIV.
2000(1985) Social Preconditions of National Revival in Europe—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Composition of Patriotic Groups among the Smaller European Nations, trans. by Ben Fowk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Jay, Jennifer W. (謝慧賢)
1990 “Memoirs and Official Accounts: The Historiography of the Song Loyalists,”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0(2):589-612.
1991 A Change in Dynasties: Loyalism in Thirteen-century China. Bellingham: 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
Jenkins, R.
2001 “Ethnicity: Anthropological Aspects,” in Neil J. Smelser and B. Baltes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Oxford: Elsevier Science Ltd., pp.4825-8.
Jones, Sian
1997 The Archaeology of Ethnicity: Constructing Identities in the Past and Presen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eightley, David N.(吉德煒)
1983 “Late Shang State: When, Where, and What?,” in David Keightley eds.,
The Origins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523-64.
1999 “The Shang: China’s First Historical Dynasty,” in Michael Loewe and Edward L. Shaughnessy eds.,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232-91.
2000 The Ancestral Landscape—Time, Space, and Community in Late Shang
China (ca.1200-1045 BC).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Kohn, Hans
1967(1944) The Idea of Nationalism: a Study in its Origin and Background.. New York: Collier Books.
Law, Ian.
2008 “Ethnicity,” in William A. Darity Jr.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2nd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Thomson Gale, pp. 8-11.
Lefeuvre, J. A.
1997“Grands et Petits Territoires,” in Jacques Gernet and Marc Kalinowski eds., En suivant la Voie Royale: Mélanges en homage à Léon Vandermeersch. Études thématiques 7. Paris: É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pp.45-9.
Levenson, Joseph R.
1959(1953) Liang Ch’i-ch’ao and the Mind of Modern China. New York and Evanston: Harper & Row.
1968Confucian China and its Modern Fate: A Trilogy.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odén, Torbjörn
1996“Nationalism Transcending the State: Changing Conceptions of Chinese
Identity,” in Stein Tønnesson and Hans Antlöv eds., Asian Forms of the
      nation. Surrey: Curzon Press, pp. 270-297.
Mann, Michael
1995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Nationalism and Its Excess,” in Sukumar
Periwal eds., Notions of Nationalism. Budapest, London, New York:
Central European University Press.
McCartney, Paul T.
2008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ity,” in William A. Darity Jr.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2nd edi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Thomson Gale, pp. 416-418.
McMorran, Ian
1968Wang Fu-chih and his Political Thought,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Oxford.
1979 “The Patriot and the Partisans: Wang Fu-chih’s Involvement in the
Politics of the Yung-li Court,” in Jonathan Spencer and John Willis, Jr. eds., From Ming to Ch’ing: Conquest, Region and continuity i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a.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4 “A Note on Loyalty in the Ming-Qing Transition,” Études chinoises,
vol.XIII, no.1-2, printemps-automne 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