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宋時期蜀地的廟市
作者:許凱翔
作者(外文):Hsu, Kai-hsia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貞德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廟市蠶市藥市唐宋時期Shutemple fairsilkworm fairmedicine fairTang-Song Perio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本研究的目的,在以蠶市與藥市為例,討論唐宋蜀地廟市的形成原因與活動內容,進而對早期廟市的發展進行考察。
 蜀地蠶市與藥市的形成,其中混雜了宗教、商業與官方力量等因素。在唐宋遠程貿易蓬勃發展的背景下,包含農產品、絲織品的全國性市場漸漸成形。絲織品、藥材,以及農蠶具等生產工具,或是蠶符等宗教用品,甚至是道士、巫者的宗教服務,皆成為貴重商品。民眾基於對廟市相關信仰的崇敬而前來,但其崇拜根基於利益。此中,一部分是為了交易當下的商業利潤,一部分則追求未來的蠶事順利。另外,也有追求長生不死者。蠶叢、馬頭娘作為蠶神的形象,或是王昌遇昇仙與藥市的關聯,都是伴隨唐代後期相關產業需求而逐步確立。
  參與蠶市、藥市不同人群的動機,反映廟市在蜀人心中的多樣意義。在商業層面,對於養蠶的農民,蠶市是一年蠶事準備工作的起點。就採藥山民、行商和巫者而言,藥市則帶來了商機。廟市中的百貨交易與宴飲,為一般民眾提供消費與娛樂。在宗教層面,唐代道教記傳與五代宋初的筆記中,將蠶市、藥市書寫為驗證宗教奇蹟的神聖空間。廟市周邊宗教場所內的儀式、神祇與靈驗物,也對民眾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對道士而言,重九藥市則是其接受官方招待的特定日子。蠶市、藥市在蜀地一般民眾、宗教人士的心目中,是以宗教目的而聚集的廟市。對唐宋蜀地的地方官而言,這類廟市是他們體察、調控蜀地風俗的場域。
  本研究以唐代後期至北宋中期蜀地廟市的興起為主軸,在結構上以四個個案呈現:首先,探討蠶市的商業空間與鄰近道觀的宗教空間如何相互影響,從而導致蜀地上巳節俗與蠶市、道教求籙活動並存,並使求籙儀式帶有祈求蠶福的世俗意義。其次,考證成都九月九日玉局觀前藥市的成立、商品內容與活動,並由藥市相關的靈驗故事,說明玉局觀藥市在蜀人心中的宗教性。復次,將焦點轉向寺院,論述大聖慈寺地理空間的形成與政治之關係,並說明該寺空間與特定商品的結合,如何吸引群眾並形成集市。再者,以蠶叢祠、龍女祠等祠廟前的蠶市為例,討論官方對蠶市、藥市地點的形成,到集市成立、遷移等過程的影響,以及祈祭靈驗在其決策時的作用。
  
透過以上討論,本研究將論證宗教、商業、官方力量等因素,在唐宋蜀地各個廟市成立的過程中,各自發揮不同程度的作用,且呈現多元並存的狀態,從而賦予廟市豐富的內涵。
The aim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investigate the origins of “temple fairs” (miaoshi 廟市), “silkworm fairs” (canshi 蠶市) and “medicine fairs” (yaoshi 藥市) that were formed around religious centers in the Sichuan region during the Tang and the Song dynasties. The dissertation begins wit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silk and medicine industries and the rise of long-distance trade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I argue that in Sichuan,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silk products and medicines not only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market places on specific sites and dates but also to the deification of certain legendary local figures. For example, Can-cong 蠶叢 and Ma-tou-niang 馬頭娘 started to be worshiped as the gods or goddesses of sericulture in Sichuan. The spatial proximity between their temples and the newly formed silk and medicine markets led to new geographical phenomenon: temple fairs. A closer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ocial contexts of the temple fairs moreover reveals which people attended these fairs. The purposes include merely religious ones, commercial interests, and the pursuit of immortality. But some people also attended the fairs simply for enjoying food and alcohol that local government of Chengdu provided ther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fairs occurring. I argue that the seemingly complimentary provisions from the local government in Song Dynasty was actually an official attempt to control these newly emerged social and economic fairs. Therefor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temple fairs has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interactive forces between economy, religion and governmental authority.
一、史 料
(一)傳統文獻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籙》,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第48冊‧正乙部‧逐字號。
《太上正一盟威法籙》,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第48冊‧正乙部‧逐字號。
《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第41冊‧太平部‧儀字號。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漢]宋衷注,[清]秦嘉謨等輯,《世本八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漢]班固等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漢]崔寔著,石聲漢校注,《四民月令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65。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龔抗雲整理,王文錦審定,《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禮記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吳]張儼,《太古蠶馬記》,收入闕名,《五朝小說大觀》,臺北:廣文書局,1979,1926年掃葉山房石印本,第1冊。
[晉]干寶撰,李建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晉]干寶撰,汪紹楹校注,《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1979。
[晉]佚名,[清]張澍輯,陳曉捷注,《三輔故事》,收入[漢]趙岐等撰,[清]張澍輯,陳曉捷注,《三輔決錄‧三輔故事‧三輔舊事》,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3刷。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李偉書整理,徐朝華審訂,《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1。
[晉]葛洪,《肘後備急方》,長沙:岳麓書社,1994。
[晉]葛洪撰,胡起為校釋,《神仙傳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晉]司馬彪補志,《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梁]陶弘景撰,吉川忠夫、麥谷邦夫編,《真誥研究:譯注篇》,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0。中譯本見[晉]陶弘景撰,吉川忠夫、麥谷邦夫編,朱越利譯,《真誥校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梁]陶弘景編,尚志鈞、尚元勝輯校,《本草經集注(輯校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4。
[梁]蕭子顯,《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72。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北魏]賈思勰著,繆啟愉校釋,繆桂龍參校,《齊民要術校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北魏]酈道元注,[清]楊守敬、[清]熊會貞疏,段熙仲點校,陳橋驛復校,《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唐]S. 203《度仙靈錄儀》,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等編,《英藏敦煌文獻(漢文佛經以外部分)》,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第1卷。
[唐]S. 516, P. 2125《歷代法寶記》,收入中國佛教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佛教叢書‧禪宗編》,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3,第2冊。
[唐]牛僧孺,《玄怪錄》,收入陶敏主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第2冊。
[唐]王玄覽,《玄珠錄》,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第39冊‧太玄部‧別字號。
[唐]王懸河編,《三洞珠囊》,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第42冊‧太平部‧懷字號。
[唐]王燾,《外臺秘要方》,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唐]司空圖撰,祖寶泉、陶禮天箋校,《司空表聖詩文集箋校》,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2。
[唐]朱法滿編,《要修科儀戒律鈔》,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正統道藏》,第11冊‧洞玄部‧戒律類‧唐字號。
[唐]佚名,《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第19冊‧洞玄部‧神符類‧潔字號。
[唐]岑參著,陳鐵民、侯忠義校注,《岑參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唐]李白著,瞿蛻園、朱金城點校,《李白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唐]李吉甫撰,賀次君點校,《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2005。
[唐]李延壽,《南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唐]李德裕著,傅璇琮、周建國校箋,《李德裕文集校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唐]杜光庭,《仙傳拾遺》,收入[唐]杜光庭撰,羅爭鳴輯校,《杜光庭記傳十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
[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收入[唐]杜光庭撰,羅爭鳴輯校,《杜光庭記傳十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
[唐]杜光庭,《神仙感遇傳》,收入[唐]杜光庭撰,羅爭鳴輯校,《杜光庭記傳十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
[唐]杜光庭,《道教靈驗記》,收入[唐]杜光庭撰,羅爭鳴輯校,《杜光庭記傳十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
[唐]杜光庭,《墉城集仙錄》,收入[唐]杜光庭撰,羅爭鳴輯校,《杜光庭記傳十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
[唐]杜光庭,《錄異記》,收入[唐]杜光庭撰,羅爭鳴輯校,《杜光庭記傳十種輯校》,北京:中華書局,2013。
[唐]杜光庭撰,董恩林點校,《廣成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柳宗元撰,尹占元、韓文奇校注,《柳宗元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
[唐]韋莊著,聶安福箋注,《韋莊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唐]孫思邈撰,李景榮等校釋,《千金翼方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
[唐]孫思邈撰,李景榮等校釋,《備急千金要方校釋》,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
[唐]貫休著,胡大浚箋注,《貫休歌詩繫年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11。
[唐]賈公彥撰,[唐]陸德明釋文,[漢]鄭玄注,趙伯雄整理,《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
[唐]道宣撰,郭紹林點校,《續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2014。
[唐]趙璘撰,曹中孚校點,《因話錄》,收入丁如明、李宗為、李學穎等校點,《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唐]劉恂撰,魯迅校勘,《嶺表錄異》,收入魯迅、楊偉群點校,《歷代嶺南筆記八種》,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1。
[唐]慧立撰,[唐]彥琮箋,《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收入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唐]歐陽詢編,汪紹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唐]盧照鄰著,祝尚書箋注,《盧照鄰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唐]蕭嵩等撰,池田溫解題,《大唐開元禮》,東京:汲古書院,1972,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大木文庫本‧光緒十二年(1886)洪氏公善堂校勘本。
[唐]戴孚,《廣異記》,收入陶敏主編,《全唐五代筆記》,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第1冊。
[唐]魏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
[唐]蘇敬等撰,尚志鈞輯校,《唐‧新修本草(輯復本)》,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1。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文同著,胡問濤、羅琴校注,《文同全集編年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9。
[宋]文瑩撰,鄭世剛整理,《湘山野錄》,收入朱易安、傅旋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1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第6冊。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編,劉景源點校,《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
[宋]王安石著,秦克、鞏軍校點,《王安石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宋]王得臣撰,黃純艷整理,《麈史》,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1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第10冊。
[宋]王袞編撰,王振國、宋咏梅點校,《博濟方》,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宋]王欽若等編纂,周勛初等校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
[宋]王象之,《蜀輿地碑記目》,收入新文豐出版社編,《叢書集成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金華叢書本,第51冊。
[宋]王象之著,李勇先校點,《輿地紀勝》,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
[宋]王溥,《唐會要》,北京:中華書局,1955。
[宋]王鞏撰,戴建國整理,《聞見近錄》,收入朱易安、傅旋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第6冊。
[宋]王懷隱編著,《太平聖惠方》,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0,據國家圖書館藏烏絲欄鈔本影印。
[宋]司馬光撰,[元]胡三省音注,《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宋]司馬光撰,李之亮箋注,《司馬溫公集編年箋注》,成都:巴蜀書社,2009。
[宋]田況撰,儲玲玲整理,《儒林公議》,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1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第5冊。
[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西湖老人撰,周百鳴標點,《西湖老人繁盛錄》,收入王國平主編,《西湖文獻集成》,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第2冊。
[宋]何薳撰,張明華點校,《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佚名撰,《歲華紀麗譜》,收入謝元魯校釋,《歲華紀麗譜等九種校釋》,收入《巴蜀叢書》,成都:巴蜀書社,1988,第1輯。
[宋]佚名撰,張劍光、孫勵整理,《五國故事》,收入朱易安、傅旋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1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第3冊。
[宋]吳自牧撰,周百鳴標點,《夢梁錄》,收入王國平主編,《西湖文獻集成》,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第2冊。
[宋]吳楚厚撰,夏廣興整理,《青箱雜記》,收入朱易安、傅旋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1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第10冊。
[宋]呂陶,《淨德集》,收入[清]紀昀等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098冊。
[宋]宋祁,《益部方物略記》,收入[清]紀昀等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589冊。
[宋]志磐撰,釋道法校注,《佛祖統紀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李昉等編,[宋]彭淑夏辨證,[清]勞格拾遺,《文苑英華》,北京:中華書局,1966。
[宋]李昉等,《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
[宋]李昉編纂,夏劍欽等校點,《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宋]李昌齡傳,[宋]鄭清之讚,《太上感應篇》,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第46冊‧太清部‧廉字號。
[宋]李思聦,《洞淵集》,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第40冊‧太玄部‧和字號。
[宋]李燾撰,上海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華東師範大學古籍研究所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
[宋]沈作賓修,[宋]施宿等纂,《嘉泰會稽志》,收入中華書局編輯部編輯,《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第7冊。
[宋]周煇撰,劉永翔校注,《清波雜志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4。
[宋]孟元老撰,伊永文箋注,《東京夢華錄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度正,《性善堂稿》,收入[清]紀昀等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170冊。
[宋]洪興祖撰,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洪邁撰,何卓點校,《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范成大,《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宋]范祖禹,《范太史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據故宮博物院藏文淵閣本影印,第248冊。
[宋]唐慎微撰,尚志鈞等校點,《證纇本草── 重修政和經史證纇備用本草》,北京:華夏出版社,1993。
[宋]孫光憲撰,俞綱整理,《北夢瑣言》,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1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第1冊。
[宋]祝穆撰,[宋]祝洙增訂,施和金點校,《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耿煥,《野人閒話》,收入傅璇琮、徐海榮、徐吉軍等主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第10冊。
[宋]袁說友等編,趙曉蘭整理,《成都文類》,北京:中華書局,2011。,
[宋]高承撰,金圓、許沛藻點校,《事物紀原》,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張世南撰,張茂鵬點校,《游宦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1。
[宋]張耒撰,查清華、潘超群整理,《明道雜志》,收入朱易安、傅旋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第7冊。
[宋]張君房編,李永晟點校,《雲笈七籤》,北京:中華書局,2003。
[宋]張唐英撰,王文才、王炎校箋,《蜀檮杌校箋》,成都:巴蜀書社,1999。
[宋]莊綽撰,夏廣興整理,《雞肋編》,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4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第7冊。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收入藝文印書館編,《歲時習俗資料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宋]陳敷,《農書》,北京:中華書局,1956。
[宋]陸游著,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宋]陸游撰,李劍雄、劉德權點校,《老學庵筆記》,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5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12,第8冊。
[宋]程大昌著,黃永年點校,《雍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
[宋]馮山,《安岳集》,收入[清]紀昀等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1098冊。
[宋]黃休復撰,趙維國整理,《茅亭客話》,收入朱易安、傅旋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第1冊。
[宋]黃休復撰,劉石校點,《益州名畫錄》,收入傅璇琮、徐海榮、徐吉軍主編,《五代史書彙編》,杭州:杭州出版社,2004,丙編第10冊。
[宋]楊士瀛,《仁齋直指方論》,收入[宋]楊士瀛著,林慧光主編,《楊士瀛醫學全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
[宋]楊億口述,[宋]黃鑒筆錄,[宋]宋庠整理,李裕民輯校,《楊文公談苑》,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宋]趙抃,《趙清獻公文集》,收入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宋集珍本叢刊》,北京:線裝書局,2004,第6冊。
[宋]樂史撰,王文楚等點校,《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宋]歐陽忞撰,李勇先、王小紅校注,《輿地廣記》,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3。
[宋]歐陽修撰,徐無黨註,《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宋]歐陽修、[宋]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蔡絛撰,李國強整理,《鐵圍山叢談》,收入朱易安、傅旋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3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第9冊。
[宋]錢世昭撰,查世華、潘超群整理,《錢氏私誌》,收入朱易安、傅旋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第7冊。
[宋]贊寧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龐元英撰,金圓整理,《文昌雜錄》,收入朱易安、傅旋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2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第4冊。
[宋]蘇軾著,[清]馮應榴輯注,黃任軻、朱懷春校點,《蘇軾詩集合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宋]蘇轍著,曾棗莊等校點,《欒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宋]蘇轍撰,孔凡禮整理,《龍川別志》,收入朱易安、傅璇琮等主編,《全宋筆記》,第1編,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第9冊。
[元]苗善時,《純陽帝君神化妙通記》,收入[明]張宇初等編纂,《正統道藏》,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5,第9冊‧洞真部‧記傳類‧帝字號。
[元]脫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元]陶宗儀纂,《說郛》,收入[清]紀昀等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876冊。
[元]陶宗儀纂,張宗祥集校,《說郛》,臺北:新興書局,1972。
[明]朱橚等編,《普濟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59。
[明]佚名,《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收入王秋桂資料提供,《繪圖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附《搜神記》》,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清宣統元年長沙葉德輝麗廔叢書本。
[明]李賢等撰,《明一統志》,收入[清]紀昀等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473冊。
[明]曹學佺,《蜀中廣記》,收入[清]紀昀等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591冊。
[明]陳堦,《日涉編》,收入藝文印書館編,《歲時習俗資料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
[明]楊慎編,劉琳、王曉波點校,《全蜀藝文志》,北京:線裝書局,2003。
[明]劉大謨、楊慎等纂修,(嘉靖)《四川總志》,據明嘉靖刻本影印,收入北京圖書館古籍出版整理組編,《北京圖書館古籍珍本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第42冊。
[清]李斗撰,汪北平、涂雨公校點,《揚州畫舫錄》,北京:中華書局,1960。
[清]和珅等撰,《欽定大清一統志》,收入[清]紀昀等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第481冊。
[清]孫星衍等輯,周天游點校,《漢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6,據1936年北平圖書館影印本重印。
[清]衷以壎等纂修,(嘉慶)《成都縣志》,據嘉慶二十一年(1816)芙蓉書院刻本影印,收入《西南稀見方志文獻》,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2,第12卷。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重印。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虞懷忠、[清]郭棐等纂修,(萬歷)《四川總志》,臺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6,北京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
[清]劉聲木撰,劉篤齡點校,《萇楚齋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北京:中華書局,1998。
[清]羅廷權等修,[清]袁興鑑等纂,《重修成都縣志》,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3,清同治十二年(1873)刊本。
[清]顧祖禹著,賀次君、施和金點校,《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仁井田陞著,《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1983。
仁井田陞著,池田溫等編集,《唐令拾遺補:附唐日兩令對照一覽》,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
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 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王文才、王炎編著,《蜀志類鈔》,成都:巴蜀書社,2010。
王筠默、王恒芬輯注,《神農本草經校證》,吉林: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所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周作明點校,《無上秘要》,北京:中華書局,2016。
唐圭璋編輯,王仲聞參訂,孔凡禮補輯,《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99。
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馬繼興編,《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5。
陳尚君輯纂,《舊五代史新輯會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龍顯昭、黃海德主編,蔡東州、查中林、楊超副主編,《巴蜀道教碑文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7。
龍顯昭、黃海德主編,蔡東州、查中林、楊超、榮遠大副主編,《巴蜀佛教碑文集成》,成都:巴蜀書社,2004。
(二)出土資料
(中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三星堆祭祀坑》,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四川博物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學博物館編著,《四川出土南朝佛教造像》,北京:中華書局,2013。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省博物院編著,《水井街酒坊遺址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金牛區文物管理所,〈成都鳳凰山明蜀王妃墓〉,收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成都考古發現(2008)》,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頁489-495。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成都市江南館街唐宋遺址發掘簡報〉,收入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成都考古發現(1999)》,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頁260-277。
李域錚,〈石泉縣發現漢鎏金蠶〉,《文博》,1986:2(北京,1986),頁94-95。
徐自強,〈巫山人與龍骨坡文化〉,《文獻》,1999:1(北京,1999.1),頁1-18。
徐鵬章、羅二虎,〈成都指揮街唐宋遺址發掘報告〉,《南方民族考古》,2(成都,1989),後收入徐鵬章,《四川歷史考古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頁192-248。
馮漢驥撰,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前蜀王建墓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黃萬波、侯亞梅、徐自強著,《龍骨坡:200萬年前的山寨(彩色版)》,北京:中華書局,2006。
黃曉楓,〈成都平原考古發現的宋代茶具與飲茶習俗〉,《四川文物》,2012:2(成都,2012),後收入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成都考古研究》,第2冊,北京:科學出版社,2013,頁398-409。
冀東山主編,梁彥民分卷主編,《神韵與輝煌—— 陝西歷史博物館國寶鑑賞‧青銅器卷》,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謝濤、何錕宇,〈成都江南館街唐宋時期街坊遺址〉,收入(中國)國家文物局編,《2008中國重要考古發現》,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頁150-155。
Colbert, Edwin Harris. and Dirk Albert Hooijer, Pleistocene Mammals from the Limestone Fissures of Szechwan, China. New York: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53.
二、近人論著
(中國)四川省文史研究館,《成都城坊古迹考(修訂版)》,成都:成都時代出版社,2006。
丁明夷,〈公元七至十二世紀的四川密教遺跡〉,收入胡素馨主編,《佛教物質文化:寺院財富與世俗供養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03,頁402-425。
丸山裕美子,〈仮寧令と節日—— 古代社会の習俗と文化──〉,收入池田溫編,《中国礼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1992,頁223-247。
丸山裕美子,〈唐宋節假制度の変遷—— 令と式と格‧勅についての覚書──〉,收入池田溫編,《日中律令制の諸相》,東京:東方書店,2002,頁231-255。
久保田和男,〈宋代開封の治安制度と都市空間の構造〉,《史學雜誌》,104:7(東京,1995.7),頁74-97。
久保田和男,《宋代開封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7,頁133-170。中譯本見久保田和男著,郭萬平譯,董科校譯,《宋代開封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于北山,《范成大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于賡哲,〈蓄蠱之地:一項文化歧視符號的遷轉流移〉,《中國社會科學》,2006:2(北京,2006),頁191-204。
于賡哲,《唐代疾病、醫療史初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頁75-104。
大淵忍爾,〈太真科とその周邊〉,收入大淵忍爾,《道教とその經典》,東京:創文社,1997,頁409-505。
小南一郎,〈尋藥から存思へ—— 神仙思想と道教信仰との閒──〉,收入吉川忠夫編,《中國古道教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92,頁3-54。
小林正美,《六朝道教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90,中譯本見小林正美著,李慶譯,《六朝道教史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小林正美,《中国の道教》,東京:創文社,1998,中譯本見小林正美著,王皓月譯,《中國的道教》,濟南:齊魯書社,2010。
小林正美,《唐代の道教と天師道》,東京:知泉書店,2003。中譯本見小林正美著,王皓月、李之美譯,《唐代的道教與天師道》,濟南:齊魯書社,2013。
山口瑞鳳,〈チベット仏教と新羅の金和尚〉,收入金知見、蔡印幻編,《新羅佛教研究》,東京:山喜佛房書林,1976,頁1-36。
丹波元胤著,郭秀梅、岡田研吉整理,《醫籍考》,北京:學苑出版社,2007。
中村治兵衛,〈唐代の巫〉,《史淵》,105、106(福岡,1971),頁61-92。
中村治兵衛,〈宋代の巫の特徵—— 入巫過程の究明を含めて──〉,《中央大學文學部紀要》,27(東京,1982),頁51-75。
中村治兵衛,〈宋朝の祈雨について〉,收入磯邊武雄編著,《アジアの教育と社会── 多賀秋五郎博士古稀記念論文集》,東京:不昧堂,1983,頁101-113。
中村治兵衛,《中国シャムーニズムの研究》,東京:刀水書房,1992。
中村喬,《中國歲時史の研究》,京都:朋友書店,1993。
中村裕一,《中国古代の年中行事》,東京:汲古書院,2009,第1冊。
中村裕一,《中国古代の年中行事》,東京:汲古書院,2010,第3冊。
天野元之助,《中国農業史研究(增補版)》,東京:御茶の水書房,1989。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
孔凡禮,《蘇轍年譜》,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
文煥然等著,文榕生選編整理,《中國歷史時期植物與動物變遷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1995。
日野開三郎,《唐代邸店の研究》,福岡縣:日野開三郎,1968,後收入日野開三郎,《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學論集》,東京:三一書房,1987,第17卷。
日野開三郎,《續唐代邸店の研究》,福岡縣:日野開三郎,1970,後收入日野開三郎,《日野開三郎東洋史學論集》,東京:三一書房,1987,第18卷。
毛傳慧,〈宋元時期蠶桑技術的發展與社會變遷〉,收入祝平一主編,《中國史新論—— 科技與中國社會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頁299-351。new window
毛雙民,〈唐代成都的佛教寺院與壁畫〉,收入永壽主編,《峨眉山與巴蜀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頁309-318。
王子今,《門祭與門神崇拜》,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
王文才,〈成都城坊考(上)〉,《四川師院學報》,1981:1(成都,1981),頁58-66、29。
王文才,〈成都城坊考(中)〉,《四川師院學報》,1981:4(成都,1981),頁73-78、66。
王文才,〈成都城坊考(下)〉,《四川師院學報》,1982:1(成都,1982),頁70-78。
王文才,《成都城坊考》,成都:巴蜀書社,1986。
王永平,〈唐代長安的廟會與戲場—— 兼論中古時期廟會與戲場的起源及其結合〉,《河北學刊》,28:6(石家莊,2008.11),頁72-78。
王永平,《道教與唐代社會》,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王利華,〈環境威脅與民俗應對—— 對端午風俗的重新考察〉,收入王利華主編,《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頁442-484。
王承文,《敦煌古靈寶經與晉唐道教》,北京:中華書局,2002。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3(臺北,2002.9),頁583-624。new window
王明珂,〈「驚人考古發現」的歷史知識考古── 兼論歷史敘事中的結構與符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6:4(臺北,2005.12),頁569-624。new window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根基歷史的文本與情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new window
王明珂,《華夏邊緣—— 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增訂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new window
王家葵、張瑞賢,《《神農本草經》研究》,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王健,〈近年來民間信仰問題研究的回顧與思考:社會史角度的考察〉,《史學月刊》,2005:1(開封,2005),頁123-128。
王章偉,《在國家與社會之間—— 宋代巫覡信仰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05。
王章偉,〈文明推進中的現實與想像—— 宋代嶺南的巫覡巫術〉,《新史學》,23:2(臺北,2012.6),頁1-55。new window
王曾瑜,〈北宋晚期政治簡論〉,《中國史研究》,1984:4(北京,1984),頁82-87。
王衛明,《大聖慈寺畫史叢攷—— 唐、五代、宋西蜀佛教美術發展探源》,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王靜,〈終南山與唐代長安社會〉,《唐研究》,9(北京,2003),頁129-168。
王靜,〈歲時與秩序—— 唐代的時間政治〉,《唐研究》,21(北京,2015),頁357-380。
內藤虎次郎(湖南)〈唐宋時代の研究── 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歷史と地理》,9:5(京都,1922)。中譯參內藤湖南著,黃約瑟譯,〈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第1卷,頁10-18。
冉雲華,〈東海大師無相傳研究〉,《敦煌學》,4(香港,1974),後收入冉雲華,《中國佛教文化研究論集》,臺北:東初出版社,1990,頁42-64。new window
加藤繁,〈宋代に於ける都市の發達就いて〉,原收入桑原博士還曆記念會編,《桑原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史論叢》,京都:弘文堂書局,1931,後收入加藤繁,《支那經濟史考証》,東京:東洋文庫,1965,中譯見加藤繁,〈宋代都市的發展〉,收入加藤繁著,吳傑譯,《中國經濟史考證》,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頁263-307。
加藤繁,〈唐宋時代の市〉,原收入福田德三博士追憶論文集刊行委員會編輯,《福田德三博士追憶論文集》,東京:森山書店,1933,後收入加藤繁,《支那經濟史考証》,東京:東洋文庫,1965,中譯見加藤繁,〈唐宋時代的市〉,收入加藤繁著,吳傑譯,《中國經濟史考證》,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頁308-338。
加藤繁,〈唐宋時代の草市及び其の發展〉,原收入市村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史論叢刊行會編,《市村博士古稀記念東洋史論叢》,東京:富山房,1933,另收入加藤繁,《支那經濟史考証》,東京:東洋文庫,1965,中譯見加藤繁,〈唐宋時代的草市及其發展〉,收入加藤繁著,吳傑譯,《中國經濟史考證》,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頁345-376。
包偉民,《宋代城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4。
古賀登,《四川と長江文明》,東京:東方書店,2003。
史念海,〈黃河流域蠶桑事業盛衰的變遷〉,收入史念海,《河山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63,頁253-279。
田村圓澄,《古代朝鮮仏教と日本仏教》,東京:吉川弘文館,1980。
田凱,《清代地方城市景觀的重建與變遷:以17-19世紀成都為研究中心》,成都:巴蜀書社,2011。
皮慶生,〈他鄉之神—— 宋代張王信仰傳播研究〉,《歷史研究》,2007:3(北京,2007),頁53-71、190。
皮慶生,〈祈雨與宋代社會初探〉,《華學》,6(廣州,2003),頁322-343。
皮慶生,《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石井瑛子,〈道教の神々〉,收入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東京:平河出版社,1983,第1卷,《道教とは何か》,中譯題為〈道教的神〉,收入福井康順等監修,朱越利譯,《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1卷,頁100-155。
任乃強,《四川上古史新探》,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任乃強,〈蠶叢考〉,收入[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3刷,頁219-221。
任乃強,〈成都七橋考〉,收入[晉]常璩撰,任乃強校注,《華陽國志校補圖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3刷,頁224-227。
任繼愈主編,鍾肇鵬副主編,《道藏提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1。
全漢昇,〈中國廟市之史的考察〉,《食貨》,1:2(上海,1934),頁28-33。
吉川忠夫,〈唐代巴蜀の仏教と道教〉,收入吉川忠夫編,《唐代の宗教》,京都:朋友書店,2000,頁133-157。
吉岡義豐,〈太上感應篇作者について〉,《宗教文化》,6(東京,1951.6),另參見吉岡義豐,《道教の研究》,京都:法藏館,1952,後收入吉岡義豐,《吉岡義豐著作集》,東京:五月書房,1989,第1卷,頁65-90。
守屋美都雄,《中国古歲時記の研究—— 資料を復原中心として── 》,東京:帝國書院,1963。
成一農,〈走出坊市制研究的誤區〉,《唐研究》,12(北京,2006),頁305-318。
朱越利,〈何謂廟會—— 《辭海》“廟會”條釋文辨證〉,收入劉錫誠主編,《妙峰山—— 世紀之交的中國民俗流變》,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6,後收入朱越利,《道教考信集》,濟南:齊魯書社,2014,頁281-306。
朱越利,〈《太上感應篇》與北宋末南宋初的道教改革〉,《世界宗教研究》,1983:4(北京,1983),後收入朱越利,《道教考信集》,濟南:齊魯書社,2014,頁123-147。
朱溢,〈論唐代的山川封爵現象—— 兼論唐代的官方山川崇拜〉,《新史學》,18:4(臺北,2008.12),頁71-123。new window
朱溢,〈唐至北宋時期的大祀、中祀和小祀〉,《清華學報》,39:2(新竹,2009.6),頁287-324。new window
朱溢,《事邦國之神祇—— 唐至北宋吉禮變遷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朱瑞熙,〈宋代商人的社會地位及其歷史作用〉,《歷史研究》,1986:2(北京,1986),頁127-143。
池田溫,〈中国古代における重数節日の成立〉,收入中國古代史研究會編,《中國古代史研究》,東京:研文出版,1989,中譯見池田溫著,李德範譯,〈中國古代重數節日的形成〉,收入池田溫著,孫曉林等譯,《唐研究論文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頁365-385。
牟發松,〈唐代草市略論—— 以長江中游地區為重點〉,《中國經濟史研究》,1989:4(北京,1989),頁37-50。
佐竹靖彥,〈唐宋變革期における四川成都府路地域社會の變貌〉,《東洋史研究》,35:2(東京,1976),頁275-308。
佐竹靖彥,〈王蜀政權小史〉,《人文學報》,185(東京,1986),頁105-158。中譯見佐竹靖彥著,魏常海、張希清譯,〈王蜀政權小史〉,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宋元明清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1-54。
佐竹靖彥,〈唐代四川地域社會の变貌とその特質〉,《東洋史研究》,44:2(京都,1985),頁203-241。
佐竹靖彥,〈王蜀政權成立の前提について〉,《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99(東京,1986),頁21-69。
佐竹靖彥,〈田欽全寄進正法院常住田記—— 碑文の作者楊天惠と田地の所在──〉,原收入日野開三郎博士頌壽記念論集編集會編,《日野開三郎博士頌壽記念論集 中國社會‧制度‧文化史の諸問題》,福岡:中国書店,1987,頁67-91。
佐竹靖彥,《唐宋變革の地域的研究》,京都:同朋舍,1990。
佐竹靖彥,〈從宏觀的立場理解唐宋變革的歷史性質〉,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等,2008,頁1-25。new window
佐藤武敏,〈唐代の市制と行—— とくに長安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史研究》,25:3(京都,1966.12),頁32-59。
何亦凡,〈論唐朝端午節的律令化〉,《唐研究》,21(北京:2015),頁435-452。
何勁松,《韓國佛教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余欣,《中古異相:寫本時代的學術、信仰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余添財,〈唐代韋臯鎮蜀之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4。
吳廷燮,《唐方鎮年表》,北京:中華書局,1980。
吳孟青,〈唐代外來香藥知識的形成初探〉,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
吳真,《為神性加注:唐宋葉法善崇拜的造成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
吳雅婷,〈移動的風貌:宋代旅行活動的社會文化內涵〉,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6。new window
吳雅婷,〈不安的邂逅—— 宋人於旅宿場所的互動及其空間印象〉,《新史學》,21:4(臺北,2010.12),頁141-202。new window
吳慧,〈宋元的度量衡〉,《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4:1(北京,1994),頁16-23、7。
呂鵬志,〈天師道授籙科儀—— 敦煌寫本S203考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1(臺北,2006.3),頁79-166。new window
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北京:中華書局,2008。
李之亮,《宋川陝大郡守臣易替考》,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正宇,〈歸義軍樂營的結構與配置〉,《敦煌研究》,65(敦煌,2000),頁73-79。
李正宇,〈沙州歸義軍樂營及其職事〉,《敦煌吐魯番研究》,5(北京,2001.5),頁217-225。
李亦園、李少園,〈端午與屈原:傳說與儀式的結構關係再探〉,收入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頁319-335。new window
李志鴻,〈六至七世紀初東亞的王權與佛教〉,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3。
李禹階、唐春生,《宋代巴蜀政治與社會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2。
李貞德,〈最近中國宗教史研究中的女性問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2(臺北,1994),頁251-270。new window
李貞德,〈漢唐之間求子醫方試探—— 兼論婦科濫觴與性別論述〉,《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68:2(臺北,1997.6),頁283-367。new window
李貞德,〈漢唐之間醫方中的忌見婦人與女體為藥〉,《新史學》,13:4(臺北,2002.12),頁1-36。new window
李貞德,《女人的中國醫療史—— 漢唐之間的健康照顧與性別》,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new window
李華瑞,《宋代救荒史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
李裕民,《宋人生卒行年考》,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修訂本。
李豐楙,〈《十洲記》研究—— 十洲傳說的形成與演變〉,收入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第6卷,另收入李豐楙,《仙境與游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264-317。
李豐楙,〈神仙三品說的原始及其演變—— 以六朝道教為中心的考察〉,原收入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漢學論文集》,第2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3,後收入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21-46。
李豐楙,〈正常與非常:生產、變化說結構性意義—— 試論干寶《搜神記》的變化思想〉,原收入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另收入李豐楙,《神話與變異—— 一個「變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77-129。
李豐楙,〈嚴肅與遊戲:道教三元齋與唐代節俗〉,收入鍾彩鈞主編,陳彥穎執行編輯,《傳承與創新: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頁1-57。new window
李豐楙,〈從誤入到引導—— 唐人小說游仙類型的傳承與創新〉,收入李豐楙,《仙境與遊歷:神仙世界的想像》,北京:中華書局,2010。
村上嘉實,〈鍊金術〉,收入福井康順等監修,《道教》,東京:平河出版社,1983,第1卷,《道教とは何か》,中譯見村上嘉實,〈煉金術〉,收入福井康順等監修,朱越利譯,《道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1卷,頁232-269。
杜正勝,〈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探索—— 特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收入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編,《第三屆中國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1991,頁25-76。new window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2。
杜正勝,〈什麼是新社會史〉,《新史學》,3:4(臺北,1992.12),頁95-116。new window
杜正勝,〈古代物怪之研究(上)—— 一種心態史和文化史的探索〉,《大陸雜誌》,104:1(臺北,2002.12),頁1-14。
杜正勝,《新史學之路》,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4。
汪聖鐸,《兩宋貨幣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沈冬梅,《茶與宋代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沈宗憲,〈國家祀典與左道妖異—— 宋代信仰與政治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0。new window
那波利貞,〈唐代に於ける国忌行香に就いて〉,《史窓》,8(京都,1956.4)。
那波利貞,《唐代社會文化史研究》,東京:創文社,1974。
周佐鋒,〈《唐六典》記載的土貢藥材分析〉,《江西中醫學院學報》,23:4(南昌,2011.8),頁13-18。
周藤吉之,〈宋代の鄉村における小都市の發展(上、下)—— 特に店‧市‧步を中心として——〉,《史學雜誌》,59:9-10(東京,1950.9-10)。
周藤吉之,《唐宋社會經濟史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5。
金子修一,〈唐代の大祀‧中祀‧小祀について〉,《高知大學學術研究報告‧人文科學編》,25(高知,1976),頁13-19。
金子修一,《古代中国と皇帝祭祀》,東京:汲古書院,2001。
金子修一,《中国古代皇帝祭祀の研究》,東京,岩波書店,2006。
金相範,〈唐代禮制對於民間信仰觀形成的制約與作用—— 以祠廟信仰為考察的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金相範,〈唐代祠廟政策的變化── 以賜號賜額的運用為中心〉,《宋史研究論叢》,7(保定,2006),頁1-20。
妹尾達彥,〈河東鹽池的池神廟與鹽專賣制度〉,收入中國唐代學會主編,《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頁1273-1324。
妹尾達彥,〈城市の生活と文化〉,收入魏晉南北朝隋唐史の基本問題編集委員會編,谷川道雄等編,《魏晉南北朝隋唐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7,中譯見妹尾達彥,〈城市的生活與文化〉,收入谷川道雄主編,李憑等譯,《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317-385。
官性根,《宋代成都府政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10。
定方晟,〈七宝について〉,《印度學佛教學研究》,24:1(東京,1975.12),頁84-91。
屈小強、李殿元、段渝主編,《三星堆文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岡崎由美,〈四川藥市與唐宋文學〉,《中國文學研究》,2008:1(上海,2008),頁72-86。
岳珍,〈青衣神考〉,《文史雜誌》,2003:2(北京,2003),頁24-25。
岸本美緒,〈「風俗」與歷史觀〉,《新史學》,13:3(臺北,2002.9),頁1-20。new window
松井秀一,〈唐代前半期の四川—— 律令制支配と豪族層との關係を中心として──〉,《史學雜誌》,71:9(東京,1962.9),頁1-37。
松井秀一,〈唐代後半期の四川—— 官僚支配と土豪層の出現を中心として──〉,《史學雜誌》,73:10(東京,1964.10),頁46-88。
松井秀一,〈唐代における蠶桑の地域性について—— 律令制期の蠶桑關係史料を中心に〉,《史學雜誌》,85:9(東京,1976.9),頁1-41。
松井秀一,〈中國律令制期の蠶桑に關する若干の問題について—— 栽桑の規模と夏蠶の飼養を中心に〉,《史學雜誌》,90:1(東京:1981),頁1-35。
松本浩一,〈仏教道教史研究〉,收入遠藤隆俊、平田茂樹、淺見洋二編,《日本宋史研究の現狀と課題── 1980年代以降を中心に》,東京:汲古書院,2010,頁213-236。
林天蔚,《宋代香藥貿易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6。
林向,〈“巴蜀文化”辯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5:4(武漢,2006.7),頁90-94。
林冠群,《唐代吐蕃史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林富士,《漢代的巫者》,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2004年再版。new window
林富士,〈巫叩元絃〉考釋:兼論音樂與中國的巫覡儀式之關係〉,《新史學》,7:3(臺北,1996.9),頁195-218。new window
林富士,〈六朝時期民間社會所祀「女性人鬼」初探〉,《新史學》,7:4(臺北,1996.12),頁95-117。new window
林富士,〈中國六朝時期的巫覡與醫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0:1(臺北,1999.3),頁1-48。new window
林富士,〈試論中國早期道教對於醫藥的態度〉,《臺灣宗教研究》,1:1(臺北,2000),頁107-142。new window
林富士,〈中國早期道士的醫療活動及其醫術考釋: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傳記」資料為主的初步探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1(臺北,2002.3),頁43-118。new window
林富士,〈試論六朝時期的道巫之別〉,原收入周質平、Willard J. Peterson編,《國史浮海開新錄—— 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頁19-38。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new window
林富士,〈《太平經》的神仙觀念〉,《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0:2 (臺北,2009.6),頁217-263。new window
林富士,〈中國古代巫覡的社會形象與社會地位〉,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 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頁65-134。new window
林富士,〈「祝由」醫學與道教的關係—— 以《聖濟總錄‧符禁門》為主的討論〉,收入康豹、劉淑芬主編,《第四屆漢學會議論文集—— 信仰、實踐與文化調適》,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下冊,頁403-448。new window
林富士,〈「舊俗」與「新風」—— 試論宋代巫覡信仰的特色〉,《新史學》,24:4(臺北,2014.12),頁1-54。new window
林曉真,〈唐五代川蜀地區的佛教文化:以高僧、寺院、造像為考察中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林韻柔,〈五臺山與文殊道場—— 中古佛教聖山信仰的形成與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侯旭東,〈北朝的“市”:制度、行為與觀念—— 兼論研究中國古史的方法〉,《中國社會歷史評論》,3(天津,2001.6),頁282-306。
侯旭東,《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 朝廷、州縣與村里》,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凃宗呈,〈中國中古的素食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5。
凃宗呈,〈足展誠敬,無累冥道—— 中國中古的素食祭祀〉,《中國中古史研究: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刊》,1(北京,2011),頁287-310。
姚崇新,〈中外醫藥文化交流視域下的西州藥材市場—— 以《交河郡市估案》為中心〉,《文史》,2009:4(北京,2009),頁87-105。
姚崇新,《中古藝術宗教與西域歷史論稿》,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頁395-420。
拜根興,《七世紀中葉唐與新羅關係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拜根興,《唐朝與新羅關係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柳立言,〈何謂“唐宋變革”?〉,《中華文史論叢》,81(北京,2006.3),頁125-171。
段玉明,《寺廟與中國文化》,海口:三環出版社,1990。
段玉明,《西南寺廟文化》,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
段玉明,《中國寺廟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段玉明,《中國寺廟文化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9。
段玉明,《相國寺—— 在唐宋帝國的神聖與凡俗之間》,成都:巴蜀書社,2004。
段玉明,〈唐宋大慈寺與成都社會〉,《宗教學研究》,2009:2(成都,2009),頁77-84。
段玉明,〈論中國早期寺院空間神聖性的獲得—— 以《高僧傳》為中心的考察〉,收入陳金華、孫英剛編,《神聖空間:中古宗教中的空間因素》,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頁254-298。
段渝,〈巴蜀文化與漢晉學術和宗教〉,《中華文化論壇》,1999:1(成都,1999),頁67-71。
洪振州、馬德偉、張伯雍、李志賢、黃仁順,〈佛教數位典藏與GIS技術應用經驗分享〉,收入項潔編,《從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頁147-167。new window
相田洋,〈市と異人—— 『列仙傳』の世界〉,《福岡教育大學紀要》,42:2(福岡,1993.2),頁1-15。
相田洋,《異人と市—— 境界の中国古代史》,東京:研文出版,1997。
砂山稔,〈『海空經』三則—— 七宝莊嚴‧十転の思想と益州至真觀黎君碑を中心にして──〉,原載秋月觀暎編,《道教と宗教文化》,東京:平河出版社,1987,後改題〈『海空經』の思想とその著者について—— 七宝莊嚴‧十転の思想と益州至真觀黎君碑を中心にして──〉,收入砂山稔,《隋唐道教思想史研究》,東京:平河出版社,1990,頁305-324。
祈泰履(Terry F. Kleeman),〈從祭祀看中國宗教的分類〉,收入李豐楙、朱榮貴主編,《儀式、廟會與社區—— 道教、民間信仰與民間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頁547-555。
胡孚琛,《魏晉神仙道教—— 《抱朴子內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再版。
范小平,〈廣漢三星堆青銅人像在美術史上的地位〉,《四川文物》,1988:6(成都,1988),頁45-47。
范小平,〈三星堆青銅人像群的社會內容和藝術形式初探—— 兼與中東地區上古雕塑藝術之比較〉,收入李紹明、林向、趙殿增主編,《三星堆與巴蜀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3,頁107-115。
范家偉,《六朝隋唐醫學之傳承與整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4。
范家偉,〈韓愈《幽州節度判官贈給事中清河張君墓誌銘》所見唐代醫療史〉,原收入鄭培凱、范家偉主編,《舊學新知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修改後改題〈藥物與藥市—— 從韓愈〈幽州節度判官贈給事中清河張君墓誌銘〉談起〉〉,收入范家偉,《中古時期的醫者與病者》,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頁266-287。
范家偉,〈孫思邈生年和傳記考論〉,收入范家偉,《中古時期的醫者與病者》,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頁92-112。
范家偉,《北宋校正醫書局新探—— 以國家與醫學為中心》,香港:中華書局,2014。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0。
凍國棟,〈二十世紀唐代商業史研究述評〉,原收入胡戟等主編,《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後收入凍國棟著,《中國中古經濟與社會史論稿》,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頁513-572。
凍國棟,〈略述唐代人口的城鄉結構與職業結構〉,《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19(武漢,2002),頁164-176。
卿希泰,〈道教在巴蜀初探(上)〉,《社會科學研究》,2004:5(成都,2004),頁59-65。
卿希泰,〈道教在巴蜀初探(下)〉,《社會科學研究》,2004:6(成都,2004),頁58-65。
唐長孺,〈范長生與巴氐據蜀的關係〉,收入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59,後收入唐長孺,《唐長孺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第2卷,《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頁176-184。
唐長孺,〈魏晉期間北方天師道的傳播〉,收入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後收入唐長孺,《唐長孺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第2卷,《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頁220-234。
孫亦平,《杜光庭思想與唐宋道教的轉型》,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孫昌武,〈唐長安佛寺考〉,《唐研究》,2(北京,1996),頁1-49。
孫華,《四川盆地的青銅時代》,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孫華,〈唐末五代的成都城〉,收入《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編集委員會編,《宿白先生八秩華誕紀念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上冊,頁255-290。
孫機,《漢代物質文化資料圖說(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宮崎市定,〈中国近世における生業資本の貸借について〉,《東洋史研究》,11:1(京都,1950.9),頁1-16。
宮崎市定,《宮崎市定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92,第9卷。
宮澤知之,〈北宋の財政と貨幣經濟〉,收入中国史研究會編,《中国專制国家と社会統合—— 中国史像の再構成》,京都:文理閣,1990,中譯見宮澤知之著,張北譯,〈北宋的財政與貨幣經濟〉,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宋元明清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75-135。
宮澤知之,〈宋代四川の鉄錢問題〉,收入柳田節子先生古稀記念論集編集委員會編,《柳田節子先生古稀記念 中国伝統社会と家族》,東京:汲古書院,1993,頁175-201。
宮澤知之,〈宋代の價格と市場〉,收入宋元時代史の基本問題編集委員會編,《宋元時代史の基本問題》,東京:汲古書院,1996,中譯見宮澤知之,〈宋代的價格和市場〉,收入近藤一成主編,《宋元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117-141。
宮澤知之,《宋代中国の国家と經濟—— 財政‧市場‧貨幣——》,東京:創文社,1998。
徐復觀,〈《呂氏春秋》及其對漢代學術與政治的影響〉,收入徐復觀,《增訂兩漢思想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卷2,頁1-83。
桑秀雲,〈李冰與二郎神〉,收入中央研究院編輯,《中央研究院創立五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1978,第2輯,頁659-678。
神塚淑子,〈道教儀禮と龍── 六朝‧唐代投龍簡をめぐつて──〉,《日中文化研究》,3(東京,1993),頁127-134。
酒井忠夫,《增補中国善書の研究》,東京:国書刊行會,1960,中譯本見氏著,劉岳兵、孫雪梅、何英鶯譯,《中國善書研究(增補版)》,北京:鳳凰出版社,2010。
酒井忠夫、福井文雅,〈道教とは何か—— 道教‧道家‧道術‧道士──〉,原收入酒井忠夫編,《道教の総合的研究》,東京:国書刊行會,1977,頁429-449。
酒井忠夫撰,青格力譯,〈善書的流傳以及新儒教、新道教和民間信仰(民間宗教結社)〉,收入酒井忠夫、胡小偉等著,《民間信仰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頁4-9。
宿白,〈隋唐城址類型初探(提綱)〉,原收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編,《紀念北京大學考古專業三十周年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修訂後收入宿白,《魏晉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輯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頁63-69。
宿白,〈試論唐代長安佛教寺院的等級問題〉,《文物》,2009:1(北京,2009),後收入宿白,《魏晉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輯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頁255-269。
宿白,〈唐代長安以外佛教寺院的布局與等級初稿〉,收入宿白,《魏晉南北朝唐宋考古文稿輯叢》,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頁270-285。
康豹(Paul R. Katz),〈呂洞賓信仰與全真教的關係—— 以山西永樂宮為例〉,原收入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林富士主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修訂後收入康豹,《從地獄到仙境—— 漢人民間信仰的多元面貌》,臺北: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9,頁51-82。new window
康豹,〈中國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的功能〉,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 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頁375-412。new window
康樂,《唐代前期的邊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
康樂,〈潔淨、身分與素食〉,《大陸雜誌》,102:1(臺北,2001.1),頁15-46。
康樂,〈素食與中國佛教〉,收入周質平、Willard J. Peterson編,《國史浮海開新錄── 余英時教授榮退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頁37-94。
張弓,《漢唐佛寺文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張在元編著,《中国—— 都市と建築の歷史》,東京:鹿島出版會,1994。
張仲裁,《唐五代文人入蜀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張勃,《唐代節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張哲嘉,〈「大黃迷思」—— 清代制裁西洋禁運大黃的策略思維與文化意涵〉,《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47(臺北,2005.6),頁43-100。new window
張珣,〈香之為物:進香儀式中香火觀念的物質基礎〉,《臺灣人類學刊》,4:2(臺北,2006),頁37-73。new window
張珣,〈馨香禱祝:香氣的儀式力量〉,收入余舜德主編,《體物入微:物與身體感的研究》,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頁205-239。new window
張偉然,〈唐人心目中的文化區域與地理意象〉,收入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頁307-412。
張勛燎、白彬,《中國道教考古》,北京:線裝書局,2006。
張蓉,《先秦至五代成都古城形態變遷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張劍光、鄒國慰,《唐五代農業思想與農業經濟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
張廣達,〈內藤湖南的唐宋變革說及其影響〉,《唐研究》,11(北京,2005),後收入張廣達,《史家、史學與現代學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頁57-133。
張鄰,〈唐代的夜市〉,《中華文史論叢》,25(北京,1983.2),頁237-246。
張澤咸,〈唐代的節日〉,《文史》,37(北京,1993),頁65-92。
張澤咸,《唐代工商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張澤咸,《漢晉唐時期農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張澤洪,《道教神仙信仰與祭祀儀式》,臺北:文津出版社,2003。new window
莊宏誼,〈宋代玄天上帝信仰的流傳與祭奉儀式〉,收入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主編,《道教神仙信仰研究—— 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建所廿周年道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大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頁458-549。
莊宏誼,〈宋代道教醫療:以洪邁《夷堅志》為主之研究〉,《輔仁宗教研究》,12(臺北,2005),後收入林富士主編,《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頁145-204。new window
莊宏誼,〈道教養生文化〉,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 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頁275-331。new window
許凱翔,〈唐代水旱災的祈祭── 以政治為中心〉,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
許凱翔,〈《搜神記‧女化蠶》試析〉,《早期中國史研究》,3:1(臺北,2011.6),頁99-106。
許凱翔,〈八十年來唐宋史議題中關於特定商品集市之研究〉,《興大歷史學報》,27(臺中,2013.12),頁107-136。new window
許凱翔,〈評皮慶生,《宋代民眾祠神信仰研究》〉,《新史學》,26:1(臺北,2015.3),頁201-212。
許凱翔,〈評Linda Rui Feng, City of Marvel and Transformation: Chang’an and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in Tang Dynasty China〉,《季風亞洲研究》,2:1(新竹,2016.4),頁205-211。
郭珮君,〈《金光明經》的護國思想與古代日本的國家:以天武朝為中心(673-68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2。
郭聲波,〈宋朝官方醫藥衛生機構考述〉,《宋代文化研究》,5(成都,1995),頁81-98。
都築晶子,〈唐代中期の道觀── 空間‧經濟‧戒律──〉,收入吉川忠夫編,《唐代の宗教》,京都:朋友書店,2000,頁269-296。
陳元朋,〈傳統博物知識裡的「真實」與「想像」:以犀牛與犀角為主體的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33(臺北,2010.5),頁1-82。new window
陳元朋,〈《本草經集注》所載“陶注”中的知識類型、藥產分布與北方藥物的輸入〉,《中國社會歷史評論》,2011:3(天津,2011),頁184-212。
陳世松,〈宋代成都游樂之風的歷史考察〉,《四川文物》,1998:3(成都,1998),頁37-43。
陳明,〈“商胡輒自誇”:中古胡商的藥材貿易與作偽〉,《歷史研究》,2007:4(北京,2007),頁87-105。
陳明,《中古醫療與外來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陳芳妹,〈追三代於鼎彞之間—— 宋人從「考古」到「玩古」的轉變〉,《故宮學術季刊》,23:1(臺北,2005),頁267-332、636。new window
陳芳妹,《青銅器與宋代文化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new window
陳保銀,〈北宋城市、鎮市、草市與集市的商業活動〉,《成大歷史學報》,26(臺南,2002.6),頁1-46。new window
陳家秀,〈區域研究與社會經濟史之關聯── 探討宋代成都府路〉,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1993。new window
陳弱水,〈初唐政治中的女性意識〉,收入陳弱水,《唐代的婦女文化與家庭生活》,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頁199-241。new window
陳國堂,〈宋代成都蠶市〉,《成都大學學報(社科版)》,2001:2(成都,2001),頁49-51、頁65。
陳國符,《道藏源流攷》,北京:中華書局,1963。
陳國符,《中國外丹黃白法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再版。
陳業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陳熙遠,〈「宗教」── 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13:4(臺北,2002.12),頁37-66。new window
陳熙遠,〈中國夜未眠── 明清時期的元宵、夜禁與狂歡〉,《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2(臺北,2004.6),頁283-329。new window
陳熙遠,〈競渡中的社會與國家── 明清節慶文化中的地域認同、民間動員與官方調控〉,《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9:3(臺北,2008.9),頁417-496。new window
陳懷宇,《動物與中國中古動物與宗教秩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陶希聖、鞠清遠,《唐代經濟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再版。new window
傅宗文,《宋代草市鎮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
傅飛嵐,《道教視野中的社會史:杜光庭(850-933)論晚唐與五代社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2001。
勞榦,〈上巳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29(臺北,1970),頁243-262。
斯波義信,〈宋代江南の村市(market)と廟市(fair)(上)〉,《東洋學報》,44:1(東京,1961.6),頁41-76。
斯波義信,〈宋代江南の村市(market)と廟市(fair)(下)〉,《東洋學報》,44:2(東京,1961.9),頁89-97。
斯波義信,《宋代商業史研究》,東京:風間書房,1968。中譯本見斯波義信著,莊景輝譯,《宋代商業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1997。
斯波義信,《宋代江南經濟史の研究》,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8。中譯本見斯波義信著,方健、何忠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
斯波義信,《中国都市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2。中譯本參斯波義信著,布和譯,《中國都市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曾我部靜雄,〈唐宋時代の草市〉,《社會經濟史學》,24:1(東京:1958.4),頁31-40。
游彪,《宋代寺院經濟史稿》,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3。
程民生,《宋代地域經濟》,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
程民生,《神人同居的世界:中國人與中國祠神文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程民生,《宋代物價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程存潔,《唐代城市史研究初篇》,北京:中華書局,2002。
童恩正,《古代的巴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須江隆,〈唐宋期における祠廟の廟額‧封号の下賜について〉,《中国:社會と文化》,9(東京,1994),頁96-119。
須江隆,〈唐宋期における社会構造の変質過程── 祠廟制の推移を中心として──〉,《東北大學東洋史論集》,9(仙台,2003),頁247-294。
馮修齊,〈成都大聖慈寺九十六院新考〉,《蜀學》,4(成都,2009.12),頁47-51。
黃永年、賈憲保,《唐史史料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黃正建,《敦煌占卜文書與唐五代占卜研究(增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黃永峰,〈曾慥生平考辨〉,《宗教學研究》,2004:1(成都,2004),頁138-140。
黃石,《端午禮俗史》,香港:泰興書局,1963。
黃典權,〈香火傳承考索〉,《成大歷史學報》,17(臺南,1991),頁113-127。new window
黃敏枝,《唐代寺院經濟的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71。new window
黃敏枝,〈宋代佛教寺院與工商業經營〉,《成大歷史學報》,3(臺南,1976),頁211-244。new window
黃敏枝,《宋代佛教社會經濟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
黃寬重,〈宋代基層社會的權力結構與運作── 以縣為主的考察〉,收入黃寬重主編,《中國史新論── 基層社會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9,頁273-325。
黃儒宣,〈馬王堆《辟兵圖》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5:2(臺北,2014.6),頁167-207。new window
新城理惠,〈先蚕儀礼と中国蚕神の信仰〉,《比較民俗研究》,4(筑波縣,1991.9),頁7-27。
新城理惠,〈絹と皇后── 中国の国家儀礼と養蚕〉,收入網野善彥等編,《天皇と王権を考える》,第3卷,《生產と流通》,東京:岩波書店,2002,頁141-160。
楊玉君,〈佩掛與驅邪── 仲夏民俗的比較研究〉,《漢學研究》,27:4(臺北,2009.12),頁329-358。new window
楊俊峰,〈唐宋之間的國家與祠祀── 兼論祠祀的「中心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楊俊峰,〈五代南方王國的封神運動〉,《漢學研究》,28:2(臺北,2010.6),頁327-362。new window
楊俊峰,〈唐代城隍信仰與官府的立祀── 兼論其官僚化神格的形成〉,《新史學》,23:2(臺北,2012.6),頁1-38。new window
楊莉,〈《墉城集仙錄》版本之考證與輯佚〉,《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44(香港,2004)頁301-328。new window
葛兆光,〈從張道陵“軍將吏兵”之法說起:道教教團從二十四治到洞天福地〉,收入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頁12-28。new window
葛兆光,〈從“六天”到“三天”:六朝到隋唐道教齋醮儀式的再研究〉,收入葛兆光,《屈服史及其他:六朝隋唐道教的思想史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頁29-56。
葛兆光,〈由俗而聖── 中古道教科儀的宗教化〉,收入邱仲麟主編,《中國史新論── 生活與文化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頁117-163。new window
雷聞,〈祈雨與唐代社會研究〉,《國學研究》,8(北京,2001),頁245-289。
雷聞,〈論中晚唐佛教道與民間祠祀的合流〉,《宗教學研究》,2003:3(成都,2003),頁70-78。
雷聞,〈論唐代皇帝的圖像與祭祀〉,《唐研究》,9(北京,2003),頁101-133。
雷聞,〈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層與運作── 以生祠與城隍神為中心〉,《歷史研究》,2004:2(北京,2004),頁27-41。
雷聞,《郊廟之外── 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靳亞娟,〈登高與賜宴── 唐代長安重陽〉,《唐研究》,21(北京,2015),頁483-498。
寧欣,〈廟會與市場〉,《文史知識》,2006:11(北京,2006.11),頁91-94。
寧欣,〈文本的闡釋與城市的舞臺── 唐宋筆記小說中的城市商業與商人〉,《唐研究》,15(北京,2009.12),頁75-90。
寧欣,〈鄉村的廟會與廟市〉,《文史知識》,2007:1(北京,2007.1),頁116-119。
寧欣,《唐宋都城結構研究:對城市經濟與社會的關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寧欣,〈城市與城牆〉,收入寧欣,《唐史識見錄》,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頁337-342。
寧欣、陳濤,〈唐宋城市社會變革研究的緣起與歷程〉,收入李華瑞主編,《“唐宋變革論”的由來與發展》,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頁293-357。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new window
廖咸惠,〈體驗「小道」── 宋代士人生活中的術士與術數〉,《新史學》,20:4(臺北,2009.12),頁1-58。new window
榮新江,〈從王宅到寺觀:唐代長安公共空間的擴大與社會變遷〉,收入黃寬重主編,《基調與變奏:七至二十世紀的中國》,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等,2008,頁101-117。new window
榮新江,〈從王府到寺觀── 隋唐長安佛道神聖空間的營造〉,收入陳金華、孫英剛編,《神聖空間:中古宗教中的空間因素》,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頁10-22。
熊伯履,《相國寺考(修訂本)》,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蒙文通,〈成都二江考── 附論大城、小城、七橋、十八門〉,《四川大學學報叢刊》,5(成都,1980),後收入蒙文通,《巴蜀古史論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修訂後再收入蒙文通,《古地甄微》,成都:巴蜀書社,1998,頁110-139。
蒙默等著,《四川古代史稿》,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 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田出版事業部,2004。new window
蒲慕州,〈中國古代的信仰與日常生活〉,收入林富士主編,《中國史新論── 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0,頁13-64。new window
趙大瑩,〈唐宋《假寧令》研究〉,收入黃正建主編,《天聖令與唐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頁289-322。
趙世瑜,《狂歡與日常── 明清以來的廟會與民間社會》,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趙昕毅,〈道教與民間宗教研究〉,收入張海惠主編,《北美中國學── 研究概述與文獻資源》,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3-19。
趙雨樂,〈北宋的都市文化:以相國寺為研究個案〉,《新宋學》,2(上海,2003),後改題〈從相國寺看唐宋時期的都城文化〉,收入趙雨樂,《從宮廷到戰場── 中國中古與近世諸考察》,香港:中華書局,2007,頁265-297。
趙雅書,〈蠶絲業和絲織業在宋代的經濟地位〉,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1972。
趙殿增,〈三星堆祭祀坑文物研究〉,收入李紹明、林向、趙殿增主編,《三星堆與巴蜀文化》,成都:巴蜀書社,1993,頁81-92。
趙殿增,〈人神交往的途徑── 三星堆文物研究〉,收入(中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四川考古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頁91-103。
趙殿增,《三星堆文化與巴蜀文明》,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劉仲宇,《道教授籙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劉志雄、楊靜榮,《龍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劉佳玲,〈宋代巫覡信仰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6。
劉枝萬,〈天蓬神と天蓬咒について〉,收入秋月觀暎編,《道教と宗教文化》,東京:平河出版社,1987,頁403-424。
劉昭瑞,〈從考古材料看道教投龍儀── 兼論投龍儀的起源〉,收入陳鼓應、馮達文主編,《道家與道教—— 第二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道教卷》,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修訂後另收入劉昭瑞,《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頁235-261。
劉釗,〈說“金蠶”〉,《中國典籍與文化》,2015:3(南京,2015),頁141-142。
劉淑芬,〈中古都城坊制初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2(臺北,1990.6),頁409-440。new window
劉淑芬,〈中古都城坊制的崩解〉,《大陸雜誌》,82:1(臺北,1991),頁31-48。new window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new window
劉淑芬,〈中古的宦官與佛教〉,收入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編集委員會編,《鄭欽仁教授榮退紀念論文集》,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1999,頁45-70。
劉淑芬,〈“年三月十”── 中古後期的斷屠與齋戒(上)〉,《大陸雜誌》,104:1(臺北,2001.12),頁15-33。
劉淑芬,〈“年三月十”── 中古後期的斷屠與齋戒(下)〉,《大陸雜誌》,104:2(臺北, 2002.2),頁16-30。
劉淑芬,〈戒律與養生之間── 唐宋寺院中的乳藥、丸藥和藥酒〉,《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3(臺北,2006.9),頁357-400。new window
劉淑芬,《中古的佛教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劉淑芬,〈唐、宋時期的功德寺── 以懺悔儀式為中心的討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2:2(臺北,2011.6),頁261-323。new window
劉祥光,〈兩宋士人與卜算文化的成長〉,收入蒲慕州編,《鬼魅神魔── 中國通俗文化側寫》,臺北: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麥田出版事業部,2005,頁221-277。new window
劉祥光,《宋代日常生活中的卜算與鬼怪》,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new window
劉紹雲,《宗教律法與社會秩序── 以道教戒律為例的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9。
劉琳,〈成都城池變遷史考述〉,《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78:2(成都,1978),後收入陳廷湘等主編,《川大史學‧城市史卷》,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頁73-85。
劉琳,〈高駢與成都羅城〉,《成都文物》,1984:2(成都,1984),頁15-19。
劉增貴,〈門戶與中國古代社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4(臺北,1997.12),頁817-897。new window
劉增貴,〈中國禮俗史研究的一些問題〉,收入劉增貴主編,《法制與禮俗: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頁157-203。new window
劉增貴,〈禁忌── 秦漢信仰的一個側面〉,《新史學》,18:4(臺北,2007.12),頁1-70。new window
劉黎明,《宋代民間巫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
劉曉明,《中國符咒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3。
劉曉峰,《東亞的時間── 歲時文化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
劉靜貞,《皇帝和他們的權力—— 北宋前期》,臺北:國立編譯館,1996。
劉靜貞,《不舉子—— 宋人的生育問題》,臺北縣板橋市:稻鄉出版社,1998。
蔡宗憲,〈淫祀、淫祠與祀典── 漢唐間幾個祠祀概念的歷史考察〉,《唐研究》,13(北京,2007),頁203-232。
蔣竹山,〈宋至清代的國家與祠神信仰研究的回顧與討論〉,《新史學》,8:2(臺北,1997.6),頁187-220。new window
鄧小南,《祖宗之法── 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鄭土有、王賢淼,《中國城隍信仰》,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
鄭金生,〈神農、本草與歷代本草文獻的演變〉,收入鄭金生,《藥林外史》,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5,頁1-37。
鄭娟芝,〈漢魏六朝的女性紡織:勞動營生與倫理象徵〉,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鄭壹教,〈北宋時期四川地區物價變動研究〉,《宋史研究論叢》,13(保定,2012),頁174-188。
鄭銘德,〈宋代商賈墓誌銘中所見士人觀念中的商賈形象與典範〉,《東吳歷史學報》,12(臺北,2004.12),頁197-216。new window
鄭銘德,〈義利之間:宋代士大夫眼中的富民〉,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鄭德坤,《四川古代文化史》,成都:巴蜀書社,2004。
盧華語,《唐代蠶桑絲綢研究》,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
盧華語等,《唐代西南經濟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盧嘉錫總主編,董愷忱、范楚玉主編,《中國科學技術史‧農學卷》,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盧錦堂,《《太平廣記》引書考》,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6。new window
興膳宏,〈初唐の詩人と宗教── 盧照鄰の場合──〉,收入吉川忠夫編,《中國古道教史研究》,京都:同朋舍,1992,頁417-470。
賴亮郡,〈唐代四川與中央關係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0。
謝元魯,〈論唐五代宋蜀中的奢侈之風〉,收入成都王建墓博物館編,《前後蜀的歷史與文化── 前後蜀的歷史與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頁54。
謝元魯,〈《歲華紀麗譜》、《箋紙譜》、《蜀錦譜》作者考〉,《中華文化論壇》,2005:2(成都,2005),頁21-26。
謝元魯,〈江瀆祠與長江之神祭拜考〉,《蜀學》,1(成都,2006),頁256-263。
謝元魯,〈成都:唐宋成都城市公共空間的變遷〉,收入嚴耀中主編,《唐代國家與社會研究:中國唐史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頁121-136。
謝重光,〈唐代的廟市〉,《文史知識》,1988:4(北京,1988),頁53-57。
謝重光,《中古佛教僧官制度與社會生活》,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鞠清遠,〈唐宋時代四川的蠶市〉,《食貨》,3:6(上海,1936),頁28-34。
藍勇,《四川古代交通路線史》,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藍勇,《南方絲綢之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2。
藍勇,《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
藍勇,《西南歷史文化地理》,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藍勇,〈唐代長江上游地域空間的三大地位〉,收入李孝聰主編,《唐代地域結構與運作空間》,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頁140-150。
鎌田茂雄,《中国仏教史》,東京:岩波書店,1978,中譯本見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2。
盧華語,〈四川唐代紡織產品初探〉,《西南師範大學學報》,1987:4(成都,1987),頁87-95。
魏希德(Hilde De Weerdt)撰,高青譯,馬小鶴校,〈北美的宋代研究〉,收入張海惠主編,《北美中國學── 研究概述與文獻資源》,北京:中華書局,2010,頁111-144。
魏華仙,〈宋代官府力量與成都節日市場〉,《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40:1(成都,2013.1),頁159-168。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再版。
羅爭鳴,〈杜光庭著述考辨〉,《宗教學研究》,2004:4(成都,2004),頁51-68。
羅爭鳴,《杜光庭道教小說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5。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2,第5冊,《隋‧唐‧五代十國時期》。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2,第5冊,《宋‧遼‧金時期》。
嚴奇岩,〈從唐代貢品藥材看四川地道藥材〉,《中華醫史雜誌》33:2(北京,2003.4),頁76-81。
嚴耕望,〈新羅留唐學生與僧徒〉,原收入董作賓等著,《中韓文化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5,第1冊。再稿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慶祝董作賓先生六十五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61,1968年修訂後收入氏著,《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後收入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下冊,頁932-976。
嚴耕望,〈唐宋時代中韓佛教文化之交流〉,原收入章嘉‧貝若多杰等著,《中國佛教史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第1冊。後收入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下冊,頁977-1003。new window
嚴耕望,〈唐代紡織工業之地理分布〉,《大陸雜誌》,13:11(臺北,1956.12),後收入嚴耕望,《唐史研究叢稿》,香港:新亞研究所,1969,另收入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中冊,頁793-802。new window
嚴耕望,〈唐五代之成都〉,《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香港,1981),1988年修訂後改題〈唐五代時期之成都〉,先收入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選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另收入嚴耕望,《嚴耕望史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中冊,頁717-792。new window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5,第3卷,《秦嶺仇池區》。
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第4卷,《山劍滇黔區》。
嚴耕望遺著,李啟文整理,《魏晉南北朝佛教地理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5。
嚴耀中,《漢傳密教》,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
嚴耀中,〈從行香看禮制演變—— 兼析唐開成年間廢行香風波〉,收入嚴耀中主編,《論史傳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頁149-163。
礪波護,《隋唐の仏教と国家》,東京:中央公論社,1999。
顧希佳,《東南蠶桑文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91。
鹽卓悟,〈唐宋代の夜市〉,《東洋史研究》,73:2(京都,2014.9),頁32-62。
Balazs, Etienne. “Les Foires en Chine” Recueils de la Société Jean Bodin,” 5(1953). 英譯見Balazs, Etienne. “Fairs in China,” in Wright, Arthur F. ed., H. M. Wright, trans.,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Bureaucracy.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4, pp. 55-65.
Barrett, T. H. Taoism under the T’ang: Religion & Empire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History. London: Wellsweep, 1996. 中譯本參巴瑞特(T. H. Barrett)著,曾維加譯,《唐代道教── 中國歷史上黃金時期的宗教與帝國》,濟南:齊魯書社,2012。
Bray, Francesca. 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 Volume 6 Biology and Biological Technology Part 2 Agricultur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中譯本參布瑞(白馥蘭)著,李學勇譯,熊先舉校閱,《中國農業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Bray, Francesca. Technology and Gender: Fabrics of Power of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7. 中譯本見白馥蘭(Francesca Bray)著,江湄、鄭京力譯,《技術與性別:晚期帝制中國的權力經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Backus, Charles. The Nan-chao Kingdom and T'ang China's Southwestern Frontier.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中譯本見查爾斯‧巴克斯(Charles Backus)著,林超民譯,《南詔國與唐代的西南邊疆》,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88。
Chen, Yun-ju. “Accounts of Treating Zhang (“miasma”) Disorders in Song Dynasty Lingnan: Remarks in Changing Literary Forms of Experience,” 《漢學研究》,34:3(臺北,2016.9),頁205-254。
Colbert, Edwin Harris. and Dirk Albert Hooijer, Pleistocene Mammals from the Limestone Fissures of Szechwan, China. New York: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1953.
Davis, Edward L. 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1.
Dien, Albert E. Six Dynasties Civilization.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中譯本見丁愛博(Albert E. Dien)著,李梅田譯,《六朝文明》,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Elvin, Mark. The Pattern of the Chinese Past.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Farmer, J. Michael. The Talent of Shu: Qiao Zhou and Intellectual World of Early Medieval Sichua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2007.
Feng, Linda Rui. City of Marvel and Transformation: Chang’an and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in Tang Dynasty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5.
Feuchtwang, Stephan. The Imperial Metaphor: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 Lond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中譯本見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著,趙旭東譯,《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
Hansen, Valerie. Changing Gods in Medieval China, 1127-1276,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中譯本見韓森(Valerie Hansen)著,包偉民譯,《變遷之神── 南宋時期的民間信仰》,上海:中西書局,2016。
Hymes, Robert. Way and Byway: Taoism, Local Religion, and Models of Divinity in Sung and Moder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2. 中譯本參韓明士(Robert Hymes)著,皮慶生譯,《道與庶道:宋代以來的道教、民間信仰和神靈模式》,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
Katz, Paul R. Images of the Immortal: The Cult of Lü Dongbin at the Palace of Eternal Joy. Honolulu, HI: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9. 中譯本參見康豹著,吳光正、劉璋譯,劉耳校,《多面相的神仙── 永樂宮的呂洞賓信仰》,濟南:齊魯書社,2010。
Kieschnick, John. The Eminent Monk: Buddhist Ideals in Medieval Chinese Hagiography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ii Press, 1997.
Kieschnick, John. The Impact of Buddhism on Chinese Material Culture. Princeton;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中譯本見柯嘉豪(John Kieschnick)著,趙悠等譯,祝平一等校,《佛教對中國物質文化的影響》,上海:中西書局,2015。
Kleeman, Terry F. “The Expansion of the Wen-chang Cult,” in Patricia Buckley Ebrey and Peter N. Gregory eds., Religion and Society in T’ang and Su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ii Press, 1993, pp. 45-73.
Kleeman, Terry F. “Licentious Cults and Bloody Vituals: Sacrifice, Reciprocity, and Violence in Traditional China,” Asia Major (Third Series), 7:1 (Princeton, 1994), pp. 185-211.
Kleeman, Terry F. Great Perfection: Religion and Ethnicity in a Chinese Millennial Kingdom = 大成.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8.
Kleeman, Terry F. “Feasting Without the Victuals: The Evolution of the Daoist Communal Kitchen,” in Roel Sterckx ed., Of Tripod and Palate: Food,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Traditional China.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5, pp. 140-162.
Kuhn, Dieter. “Tracing A Chinese Legend: In Search of the Identity of the ‘First Sericulturalist’,” T’oung Pao, LXX (1984), pp. 213-245.
Lefebvre, Henri. Donald Nicholson-Smith trans.,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Oxford; Cambridge: Blackwell, 1991.
Lo, Winston. W. Szechwan in Sung China: A Case Study in the Political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Empire. Taipei: The University of Chinese Culture Press, 1982.
Ma, Laurence J. C. Commercial Development and Urban Change in Sung China (960-1279). 中譯本見馬潤潮(Laurence J. C. Ma)著,馬德程譯,《宋代的商業與城市》,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5。
Naquin, Susan. and Chun-fang Yu. “Introduction: Pilgrimage in China,” in Susan Naquin and Chun-fang Yu eds., Pilgrims and Sacred Sites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pp. 1-38.
Naquin, Susan. Peking: Temples and City Life, 1400-1900.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0. 中譯本見韓書瑞(Susan Naquin)著,朱修春譯,《北京:寺廟與城市生活》,新北:稻鄉出版社,2015。
Needham, Joseph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ume 5. Chemistry and Chemical Technology. Part 5. Spagyrical Discovery and Invention: Physiological Alchem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4. 中譯本見李約瑟(Joseph Needham)著,鄒海波譯,《中國科學技術史》,第5卷,《化學及相關技術》,第5分冊,《煉丹術的發現與發明:內丹》,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
Pirenne, Henri. Ecnoomic and Social History of Medieval Europe.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and Company, 1937.
Pragadio, Fabrizio. Great Clarity: Daoism and Alchem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中譯本見玄英(Fabrizio Pragadio)著,韓吉紹譯,《太清:中國中古早期的道教和煉丹術》,濟南:齊魯書社,2016。
Sack, Robert David. Human Territoriality: Its Theory and History.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6.
Schafer, Edward H. The Golden Peaches of Samarkand: A Study of T'ang Exotic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3). 中譯本見愛德華‧謝弗(Edward H. Schafer, 又譯薛愛華)著,吳玉貴譯,《唐代的外來文明》,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Schafer, Edward H. The Divine Women: Dragon Ladies and Rain Maidens in T’ang Literature. San Francisco: North Point Press, 1980. 中譯本見薛愛華著,程章燦譯,葉蕾蕾校,《神女:唐代文學中的龍女與雨女》,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Schipper, Kristofer. “Taoist Ritual and Local Cults of the T’ang Dynasty,” in Michel Strickmann ed., Tantric and Taoist Studies in Honour of R. A. Stein. Bruxelles: Institut belge des hautes études chinoises: Distributeur, Office international de librairie, 1985, pp. 812-834.
Schipper, Kristofer. and Franciscus Verellen eds., The Taoist Canon: A Historical Companion to the Daozang = [Dao Zang Tong Kao].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4.
Sivin, Nathan. Chinese Alchemy: Preliminary Studies.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中譯本見Nathan Sivin著,李煥燊譯,《伏煉試探》,臺北:國立編譯館,1973。
Skinner, G. William.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1 (1964.11), pp. 3-43.
Skinner, G. William.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2 (1965.2), pp. 195-228.
Skinner, G. William.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Part III,”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24:3 (1965.5), pp. 363-399.
Skinner, G. William. “Introduction,” in G. William Skinner ed., 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中譯見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導言:中華帝國的城市發展〉,收入施堅雅主編,葉光庭等譯,《中華帝國的晚期城市》,北京:中華書局,2000,頁1-36。
Smith, Paul J. Taxing Heaven's Storehouse: Horses, Bureaucrat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the Sichuan Tea Industry, 1074-1224. Cambridge, Mass.; London: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Soymié, Michel. “Les dix jours de jeûne du taoïsme,” 收入吉岡義豐博士還曆記念論集刊行會編集,《吉岡博士還曆記念道教研究論集── 道教の思想と文化──》,東京:国書刊行會,1977。中譯見蘇遠鳴(Michel Soymié)著,辛岩譯,〈道教的十日齋〉,《法國漢學》,2(北京,1997),頁28-49。
Teiser, Stephen F. 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中譯本見太史文(Stephen F. Teiser)著,侯旭東譯,《幽靈的節日── 中國中世紀的信仰與生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Tuan, Yi-Fu.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77. 中譯本見段義孚(Yi-Fu Tuan)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與地方》,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
Twitchett, Denis. “The T’ang Market System,” Asia Major (New Series), 12:2 (1966), pp. 202-248.
Twitchett, Denis. “Tibet in Tang’s Great Strategy,” in Hans van de Ven ed., Warfare in Chinese History. Leiden; Boston: Brill, 2000, pp. 106-179.
Verellen, Franciscus. “Evidential Miracles in Support of Taoism: The Inversion of a Buddhist Apologetic Tradition in Late Tang China,” T’oung Pao, 78 (1992). 中譯見傅飛嵐(Franciscus Verellen),〈《道教靈驗記》── 中國晚唐佛教護法傳統的轉換〉,《華學》,5(廣州,2002),頁38-64。
Verellen, Franciscus “Shu as a Hallowed Land: Du Guangting's Record of Marvels,” Cahiers d'Extrême-Asie, 10 (1998). 中譯見傅飛嵐,〈蜀── 杜光庭《錄異記》裡的聖地〉,收入傅飛嵐、林富士主編,《遺跡崇拜與聖者崇拜》,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頁297-356。
Verellen, Franciscus “The Twenty-four Dioceses and Zhang Daoling: Spatio-liturgical Organization in Early Heavenly Master Taoism,” in Phyllis Granoff and Koichi Shinohara eds., Pilgrims and Place: Localizing Sanctity in Asian Religions. Vancouver: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03. 中譯見傅飛嵐,〈二十四治和早期天師道的空間與科儀結構〉,《法國漢學》,7(北京,2002),頁149-167。
Verlinden, C. “Markets and Fairs,” in M. M. Postan, E. E. Rich, Edward Miller eds., The Cambridge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Volume III: Economic Organization and Policies in the Middle Ag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chapter III, pp.119-153.
Von Glahn, Richard. The Country of Streams and Grottoes: Expansion, Settlement, and the Civilizing of the Sichuan Frontier in Song Times.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7.
Von Glahn, Richard. “The Enchantment of Wealth: The God Wutong in the Social History of Jiangna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51:2 (1991), pp. 651-714.
Von Glahn, Richard. The Sinister Way: The Divine and the Demonic in Chinese Religious Cultur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4.
Wang, Di. Street Culture in Chengdu: Public Space, Commoners, and Local Politics, 1870-1930.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中譯本見王笛著,李德英、謝繼華、鄧麗譯,《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Wang, Di. The Teahouse: Small Business. Everyday Culture, and Public Politics in Chengdu, 1900-1950.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中譯本見王笛著譯,《茶館—— 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
Wang-Toutain, Françoise. “Le sacre du printemps: les cérémonies bouddhiques du 8e jour du 2e mois,” dans Jean-Pierre Drège, éd., De Dunhuang au Japon. Études chinoises et bouddhiques offertes à Michel Soymié. Genève: Droz, 1996. 中譯見王微(Françoise Wang-Toutain)著,余欣、陳建偉譯,〈春祭── 二月八日節的佛教儀式〉,《法國漢學》,5(北京,2000),頁107-126。
Weinstein, Stanley. Buddhism under the T’ang.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中譯本見斯坦利‧威斯坦因(Stanley Weinstein)著,張煜譯,《唐代佛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Yang, C. K.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1. 中譯本見楊慶堃(C. K. Yang)著,范麗珠譯,《中國社會中的宗教── 宗教的現代社會功能與其歷史因素之研究(修訂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6。
Yang, Lien-sheng. “‛Pao’ as Basis for Social Relations in China,” in John K. Fairbank ed., 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7. 中譯參楊聯陞著,段昌國譯,〈報── 中國社會關係的一個基礎〉,收入中國思想研究委員會(The Committee on Chinese Thought)編,段昌國、劉紉尼、張永堂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6,頁349-372。
Yang, Lien-sheng. “Schedules of Work and Rest in Imperial China,” in Lien-sheng Yang, Studies in Chinese Institutional History.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中譯見楊聯陞著,梁庚堯譯,〈帝制中國的作息時間表〉,收入楊聯陞,《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3,頁61-89。
Yu, Chun-fang. The Chinese Transformatin of Avalokitesvara.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0. 中譯本見于君方著,陳懷宇、姚崇新、林佩瑩譯,《觀音—— 菩薩中國化的演變》,臺北:法鼓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new window
Zhang, Cong Ellen. Transformative Journeys: Travel and Culture in Song China.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11. 中譯本見張聰(Cong Ellen Zhang)著,李文鋒譯,《行萬里路:宋代的旅行與文化》,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5。
三、網路資源
中央研究院資訊服務處兩千年中西曆轉換,網址:http://sinocal.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網址: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中央研究院中華文明之時空基礎架構WMTS服務,網址:http://gis.sinica.edu.tw/ccts/wmts.
Google Maps, 網址:www.google.com.tw/maps.
OpenStreetMap, 網址:www.openstreetmap.org.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