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關於構建中國特色的人類學與民族學的若干問題
書刊名: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作者:何星亮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5)
頁次:73-79
主題關鍵詞:人類學民族學中國特色中國化學術自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5
  • 點閱點閱:11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的人類學與民族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一是盲目崇拜西方學術現象較為嚴重。二是人類學與民族學研究具有地域性。三是研究對象不同。四是研究者的知識結構不同。五是西方人類學大多數理論都是未經檢驗證明的一種假設。六是外來學科的本土化是世界各國的普遍現象。構建中國特色人類學和民族學,一是要樹立"學術自信"意識。二是立足中國,構建新理論和新方法。三是會通中西,取長補短。四是熟悉、懷疑和批判西方理論和方法。五是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六是借鑒自然科學的理論和方法。七是大傳統與小傳統研究相結合。八是科學分析和人文學分析相結合。
期刊論文
1.喬健(1995)。中國人類學發展的困境與前景。廣西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亦園(1998)。人類學中國化之我見。廣西民族學院學報,199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星亮(2002)。社會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與國際化。社會科學管理與評論,200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文斌(2007)。田野、同行與中國人類學西南研究--訪美國著名人類學家斯蒂文.郝瑞教授。西南民族大學學報,200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星亮(2008)。從傳統節日看古代中國人的和諧理念--以端午禮俗和傳說為例。民族研究,20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星亮(2013)。春節禮俗與古代中國人的思維結構。思想戰線,20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oods, Clyde M.、何瑞福(1989)。文化變遷。河北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reeman, Derek、李傳家、蔡曙光(1990)。米德與薩摩亞人的青春期。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貝弗裏奇(1979)。科學研究的藝術。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綾部桓雄、周星(1988)。文化人類學的十五種理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Токарев, С. А.、湯正方(1983)。外國民族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方豪(1987)。中西交通史。湖南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蔡文輝(1986)。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瑪格麗特.米德、周曉虹(2010)。薩摩亞人的成年。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宋蜀華(1999)。中國民族學理論探索與實踐。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基辛、張恭啟(1989)。人類學與當代世界。天津: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110513)。民族工作大事記(1989),http://www.seac.gov.cn/art/2011/5/13/art_134_122136.html。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金耀基(19820000)。社會學的中國化:一個社會學知識論的問題。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國樞、文崇一(1982)。[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序言。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文藻(1947)。《社會學叢刊》總序。凉山彝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秀煌(1982)。從方法論的觀點看社會科學的中國化問題。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文崇一(1998)。中國的社會學:國際化或國家化。社會學、人類學在中國的發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國樞、文崇一(1982)。心理學研究的中國化:層次與方向。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喬健(1997)。美國歷史學派。社會文化人類學講演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淑娉(2001)。人類學中國化的理論、實踐和人才。中國化:人類學的大趨勢。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承恕(19820000)。社會科學中國化之可能性及其意義。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的中國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