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社會」變為一門「知識」:近代中國社會學的形成及發展(1890-1949)
作者:韓承樺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g-hua Ha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古偉瀛
黃克武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社會學民族學人類學社會經濟社會調查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陶孟和陳翰笙sociologyethnologyanthropologysocial economicsocial survey/investigationthe 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 of the Academia SinicaTao meng-heChen han-she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8
本研究旨在探究「社會學與社會」這組在「知識與概念」層面上相互關涉的命題,其如何於近代中國的歷史情境裡,逐漸形成一新知識論域的過程。論文究心於學人群體、機構與制度、學科知識與概念、政治文化四個面向。論文嘗試指出,以「形成群體」為核心概念,「社會」這門知識論域自晚清至民國的發展,勾勒出幾個相關的基本問題:群體的組成與結構、經濟利益分配、政治和法律秩序、線性進化歷史。這也分別體現於,社會學的制度規劃與學術機構建置、多元複雜的學人群體,以及知識實踐與生產的歷史現象;更與其時之政治文化環境,錯綜糾結。這段知識、學科與概念的歷史,具體而微地反映了,西方知識憑藉何種傳播方式流通,傳統中國又如何在轉型為現代民族國家的進程裡,接納、內化並創制為符合中國脈絡的「社會學」。在這段歷史過程中出現的,就是一個內部充滿複數、異質「群體」,足以映顯當時歷史情境的「中國社會」。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two concepts of “Sociology and Society” in modern China and reconstructs how their interrelated trajectories formed a new field of knowledge, ‘Society.’ This research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namely the academic community; the organization and institution; the discipline and core concepts; as well as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modern 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shehui) from the late Qing to the early Republican era was at the heart of community-building efforts then. Four aspects are crucial here: the forming and structure of community;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profit; the political and legal order; and the impact of the linear model of history. Closely intertwined with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modern China, these basic aspects are manifested not only within the institution of Sociology and its construction as an academic organization, but also the pluralistic discursive community and the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Moreover, these finding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how Western knowledge was transmitted globally and how it conditioned the transition of the Qing Empire into a modern nation-state in the form of ‘Chinese Sociology.’ The concept of ‘Chinese society,’ then, was made up of multi-faceted and heterogeneous communities, thereby reflecting aptly the complex historical condition of modern China.
ㄧ、史料
檔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傅斯年檔案》,檔號V:123。傅斯年,〈時代與曙光與危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傅斯年檔案》,檔號V:124。傅斯年,〈歐遊途中隨感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135-4。〈陳受頤函傅孟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135-5。〈傅所長函黃汝琪〉。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135-6。〈黃汝琪來電〉。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135-8。〈黃汝琪函傅所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135-19。〈瞿明宙致函傅孟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135-20。〈瞿明宙致函傅孟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135-27。〈呈蔡院長〉。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135-35。〈陳翰笙致函傅孟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204-16。〈傅斯年致電陶景[孟]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338-2。〈李濟致函王雲五〉。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3。傅斯年,〈奉答蔡先生來信說帖〉。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4。〈蔡元培、楊銓電傅斯年、李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5。〈傅斯年、李濟電蔡元培、楊銓〉。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6。〈蔡元培、楊銓電傅斯年、李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7。〈傅斯年、李濟電蔡元培、楊銓〉。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9。〈廿二年三月五日院務會議記錄一份〉。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13。〈本所呈國民政府〉。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15。〈蔡元培函傅斯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17。〈本所呈蔡院長、總幹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18。〈本所函社會科學所〉。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19。〈本所呈蔡元培〉。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元513-23。〈擬「歷史語言及社會兩所合併案」〉。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雜2-9-5。〈傅斯年呈蔡元培〉。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雜2-9-6。〈本所函傅斯年李方桂李濟胡紀常徐寬甫〉。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雜2-17-1。〈基泰工程司函傅斯年〉。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傅斯年檔案》,檔號:II-135。〈陶孟和致傅斯年(1943年1月8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傅斯年檔案》,檔號:II-136。〈陶孟和致傅斯年(1943年1月15日)〉。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傅斯年圖書館藏,《史語所檔案》,檔號:雜23-3-3。〈二十一年度下屆第一次所務會議〉。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中央研究院院史資料》,檔號:393-10-01-03-001。〈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第1至14次所務會議議決案匯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中央研究院院史資料》,檔號:393-01-03-01-073。〈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人員聘用卷 一九二八年九月至一九二八年十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中央研究院院史資料》,檔號:393-01-03-01-075。〈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人員聘用卷 一九三二年六月至一九三四年六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中央研究院院史資料》,檔號:393-01-03-01-076。〈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人員聘用卷 一九三四年四月至一九三六年二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中央研究院院史資料》,檔號:393-01-03-01-078。〈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人員聘用卷 一九二九年八月至一九三〇年五月〉。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藏,《中央研究院史資料》,檔號:393-12-01-01-017。〈中央研究院評議會第2屆第2次年會記錄〉。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藏,《中央研究院院史資料》,檔號:393-14-02-07-087。〈開發西北初步設施辦法〉。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藏,《中央研究院史資料》,檔號:393-14-01-01-002。〈中央研究院組織法及所屬各所組織法歷年修訂本及有關文書〉。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藏,《朱家驊檔案》,檔號:301-01-07-028。〈孔祥熙函朱家驊〉。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藏,《朱家驊檔案》,檔號:301-01-07-028。〈陶孟和致朱家驊函〉。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藏,《朱家驊檔案》,檔號:301-01-07-009。〈院士會議暨選舉〉。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檔案館藏,《朱家驊檔案》,檔號:301-01-07-032。〈中央研究院疏遷來台及重建:民國三十八年二月、四十四年十月〉。
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90300-00197-213。「蔣中正電傅作義」(1948年12月17日),〈武裝叛國(一七四)〉。
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80200-00338-001。「平市黨政軍上層人士對中央派專機接教授南下表示不滿」(1948年12月24日),〈一般資料-民國三十八年(一)〉。
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80200-00338-001。「七省參議會議長呈蔣中正」(1948年12月30日),〈一般資料-民國三十八年(一)〉。
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典藏號:002-080200-00338-001。「蔣中正電陳雪屏」(1948年12月31日),〈一般資料-民國三十八年(一)〉。
報紙、雜誌
《光明日報》(資)
《新民叢報》(資)
《大公報上海版》(資)
《大公報重慶版》(資)
《大公報香港版》(資)
《大公報天津版》(資)
《進步日報》(資)
《強學報》(資)
《杭州白話報》(資)
《新世界小說社報》(資)
《東方雜誌》(資)
《知新報》(資)
《中建(北平航空版第三期)》(資)
《安徽俗話報》
《民國日報》(資)
《申報》(資)
《中央日報》(資)
《社會學刊》(資)
《社會學界》(資)
《北京大學日刊》(資)
《北京大學月刊》(資)
《社會學雜誌》(資)
《佈道雜誌》(資)
《世紀評論》(資)
《立法院公報》(資)
《地學雜誌》(資)
《南開思潮》(資)
《社會科學季刊(北京大學)》(資)
《社會科學季刊(武漢大學)》(資)
《社會科學雜誌(北平)》(資)
《社會科學雜誌》(資)
《奉天教育雜誌》(資)
《女青年月刊》(資)
《金陵大學農林科農林叢刊》(資)
《中華農學會報》(資)
《文史雜誌》(資)
《大中華雜誌》(資)
《經濟學季刊》(資)
《國民(桂林)》(資)
《新新新聞每旬增刊》(資)
《中央周刊》(資)
《江蘇省政府公報》(資)
《天下(上海1945)》(資)
《中國時報》(資)
《中國社會學社通訊》。臺北:臺灣社會學會,1988。
《新經濟》。重慶:新經濟半月刊社,1938。
《新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刊》。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1984。
《外交報彙編》第五冊。臺北:廣文書局,1963。
《中國近代期刊影印叢刊:觀察》第1卷。湖南:岳麓書社,1999。
《中國近代期刊影印叢刊:觀察》第2卷。湖南:岳麓書社,1999。
《中國近代期刊影印叢刊:觀察》第4卷。湖南:岳麓書社,1999。
《中國近代期刊影印叢刊:觀察》第5卷。湖南:岳麓書社,1999。
《中國近代期刊影印叢刊:觀察》第6卷。湖南:岳麓書社,1999。
《明六雜誌(復刻版)》第1冊。東京都:大空社,1998。
中國社會學社編,《中國社會學訊》。南京:中國社會學社,1947。
中國社會學社編,《中國社會學訊(中國社會學社廿週年紀念暨第九屆年會特刊)》。南京:中國社會學社,1948。
中華書局主編,《民報》總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影印科學出版社底本。
江蘇同鄉會編印,《江蘇》,光緒二十九年四月一日發行,第一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江蘇》總第一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68。
江蘇同鄉會編印,《江蘇》,光緒二十九年七月一日發行,第四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江蘇》總第二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68。
江蘇同鄉會編印,《江蘇》,光緒二十九年八月一日發行,第五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江蘇》總第三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68。
江蘇同鄉會編印,光緒二十九年十月一日發行,第七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江蘇》總第四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68。
江蘇同鄉會編印,《江蘇》,光緒三十年四月日發行,第十一、十二期合本,收入羅家倫主編,《江蘇》總第六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68。
坂崎斌編,《譯書彙編》,明治三十三年十二月六日發行,第一期,收入《譯書彙編(一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
洞庭波雜誌編輯所編,《洞庭波》,1906年10月出版,第一期,收入羅家倫主編,《二十世紀之支那、洞庭波、漢熾(合訂本)》。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會,1968。
時務報館編,《時務報》,光緒二十二年十二月十一日,第十七冊,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33輯》總第323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
時務報館編,《時務報》,光緒二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第十八冊,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33輯》總第324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
時務報館編,《時務報》,光緒二十三年九月初一日,第四十冊,收入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三編.第33輯》總第326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87。
浙江同鄉會編,《浙江潮》,光緒二十九年二月二十日發行,第二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浙江潮》總第一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資料編纂委員會,1970。
浙江同鄉會編,《浙江潮》,光緒二十九年四月二十日發行,第四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浙江潮》總第二冊。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浙江同鄉會編,《浙江潮》,光緒二十九年六月二十日發行,第六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浙江潮》總第三冊。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浙江同鄉會編,《浙江潮》,光緒二十九年七月二十日發行,第七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浙江潮》總第四冊。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浙江同鄉會編,《浙江潮》,光緒二十九年十月二十日發行,第十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浙江潮》總第五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資料編纂委員會,1970。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文史編輯室選編,《燕京大學學術期刊彙編:社會學卷》第一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清華校友通訊編輯組編輯,《清華校友通訊》。北京:清華校友聯絡處,1987。
湖北學生界社編,《湖北學生界》,光緒二十九年正月一日發行,第一期,收入羅家倫主編,《湖北學生界》總第一冊。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68。
馮鏡如編,《清議報》,光緒二十五年四月初一日,第十四冊,收入中華書局主編,《清議報》總第一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本。
馮鏡如編,《清議報》,光緒二十五年九月初一日,第二十九冊,收入中華書局主編,《清議報》總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本。
馮鏡如編,《清議報》,光緒二十六年正月一日,第三十四冊,收入中華書局主編,《清議報》總第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本。
馮鏡如編,《清議報》,光緒二十六年閏八月十一日,第五十九冊,收入中華書局主編,《清議報》總第四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本。
馮鏡如編,《清議報》,光緒二十七年二月十一日,第七十四冊,收入中華書局主編,《清議報》總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本。
馮鏡如編,《清議報》,光緒二十七年七月廿一日,第九十冊,收入中華書局主編,《清議報》總第六冊。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影印上海圖書館藏本。
遊學譯編社編,《遊學譯編》,光緒二十八年十一月十五日發行,第二冊,收入湖湘文庫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遊學譯編》總第ㄧ冊。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遊學譯編社編,《遊學譯編》,光緒二十九年八月十五日發行,第十一冊,收入湖湘文庫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遊學譯編》總第二冊。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獨立時論社編,《獨立時論》。北平:獨立時論社,1948。

英華辭典、新語辭典
井上哲次郎、有賀長雄編,《哲學字彙》。東京:東洋館,1881。(資)
井上哲次郎,《訂增英華字典》。東京都:藤本次右衛門出版兼發行,1884。(資)
井上哲次郎、有賀長雄編,《哲學字彙》。東京:東洋館,1884。(資)
沈國威編著,《新爾雅:附解題、索引》。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1。(資)
香港中國語文學會統籌、編輯,《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1。
商務印書館編,《英華新字典》English and Chinese Pronouncing Condensed Dictionary。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資)
鄺其照,《華英字典集成》。出版地、出版社不詳,1899。(資)
顏惠慶等編,《英華大辭典》English and Chinese Standard Dictionary。上海:商務印書館,1908。(資)
Doolittle, Justus ed. Chinese Language: Romanized in the Mandarin Dialect. Foochow: Rozario, Marcal and Company, 1872. (資)
Hemeling, Karl Ernst Gerog.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of the Standard Chinese Spoken Language and Handbook for Translators, including Scientific, Technical, Modern, and Documentary Terms. Shanghai: Statistical department of the Inspectorate general of customs, 1916. (資)
Lobscheid, Wilhem e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Hongkong: Daily Press, 1866-69. (資)
Medhurst, Walter Henry e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China, Shanhae: The Mission Press, 1847. (資)
Morrison, Robert ed. A Dictionary of Chinese Language. China, Macao: East India Company Press, 1822. (資)
Williams, Samuel Wells. English and Chinese Vocabulary, in the Court Dialect. Macao: the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44. (資)
其他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四次報告》。北京: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1929年鉛印本。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五次報告》。北京: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1930年鉛印本)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六次報告》。北京: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1931年鉛印本。
《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第九次報告》。北京:中華文化教育基金董事會,1934年鉛印本。
《清實錄:世宗憲皇帝實錄(二)》第8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實錄:仁宗睿皇帝實錄(四)》第31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二)》第34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實錄:宣宗成皇帝實錄(五)》第37冊。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實錄:穆宗毅皇帝實錄(七)》第51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實錄:德宗景皇帝實錄(八)》第59冊。北京:中華書局,1987。
《新路周刊合訂本》。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景印]。
《蔣中正日記》,未刊本,民國37年12月11日。
《蔣中正總統檔案:事略稿本(民國三十一年八月(下)至十一月)》第51冊。臺北:國史館,2011。
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大學編委會編,《20世紀20年代的上海大學》上卷。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4。
丁文江、趙豐田編,《梁啟超年譜長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太炎全集(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上海人民出版社編、潘文奎等點校,《章太炎全集.醫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川合隆男編,《近代日本社會學關係雜誌記事目錄——付.執筆者別索引》。東京都:龍溪書舍,1997。
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院務談話會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1949-1971。
中央研究院編,《中央研究院評議會會議記錄》。臺北:中央研究院,1957-1994。
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秘書組編、陶英惠、那廉君纂輯,《中央研究院史初稿》。臺北:中央研究院總辦事處秘書組,1988。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編,《中共黨史資料》第45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3。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工商經濟史料叢刊》第三輯。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84。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來往書信選》中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來往書信選》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中國社會學社編,《中國人口問題》,收入《民國叢書》第ㄧ編第19冊。上海:上海書店,據世界書局1932年版影印,1989年。
中國農村經濟研究會編,《中國農村社會性質論戰》,收入《民國叢書》第四編第13冊。上海:上海書店,據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影印。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第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第四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第五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第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第十一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第十三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日記1913-1936)》第十六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與現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中華民國史事紀要委員會編,《中華民國史事紀要: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一至六月份》。新北:國史館,1996。
文史資料選輯編輯部編,《文史資料精選》第1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0。
王 栻主編,《嚴復集》冊ㄧ。北京:中華書局,1986。
王世儒編,《蔡元培日記》上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王汎森、潘光哲、吳政上主編,《傅斯年遺札》第一卷。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
王汎森、潘光哲、吳政上主編,《傅斯年遺札》第二卷。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
王汎森、潘光哲、吳政上主編,《傅斯年遺札》第三卷。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1。
王聿均、孫斌編,《朱家驊先生言論集》第二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秀威經銷,2015。
王容芬譯,《世界宗教的經濟倫理:儒教與道教》。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王國維,《靜庵文集》,收入《王國維遺書》第5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83。
王雲五著,《岫盧八十自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
王壽南編,《王雲五先生年譜初稿(民前二十四年至民國三十四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王際昌、羅志儒,《上海社會研究的背景》。出版地不詳:出版人不詳,1929。
王學珍、郭建榮主編,《北京大學史料(1912-1937)》第2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王韜、顧燮光等編,《近代譯書目》。北京: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3。
加田哲二,《近世社會學成立史》。東京:岩波書店,1928。
加田哲二著、劉叔琴譯,《近世社會學成立史》。上海:開明書店,1931。
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臺北:龍文出版社,1990。
北京魯迅博物館編,《錢玄同日記:影印本》第9冊。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田汝康,《擺夷的擺:芒市納木寨的宗教活動》。昆明:國立雲南大學社會學系研究室印,1941。
有賀長雄,《社會進化論》。東京:牧野書房,1883。(資)
朱有瓛、戚名琇、錢曼倩、霍益萍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教育行政機構及教育團體》。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朱希祖,《朱希祖日記》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2。
朱希祖著、周文玖選編,《朱希祖文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朱家驊,《邊疆問題與邊疆工作》。出版地不詳:中央組織部邊疆語文編譯委員會,1942。
朱維錚主編、李天綱、陸永玲、廖梅編校,《馬相伯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6。
江庸,《趨庭隨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考茨基著、宗華選譯,《近代農村經濟的趨向》。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1931。
何幹之,《中國社會性質問題論戰》。上海:生活書店,1937。(資)
何廉著、朱佑慈、楊大寧等譯,《何廉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
吳文藻、冰心,《有了愛就有了一切》。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98。
吳自牧撰,《夢粱錄》,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59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據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本影印,第2卷。
吳松、盧雲昆、王文光、段炳昌點校,《飲冰室文集》第六集。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01。
巫寶三,《中國國民所得(一九三三年)(外一種:國民所得概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
李劍華,《社會學史綱》。上海:世界書局,1928。
李文海主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叢編.二編》。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李安宅,《邊疆社會工作》,收入張研、孫燕京主編,《民國史料叢刊》第710冊。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據1943年版本出版影印。
李安宅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7。
李作新,《東陸園隨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5。
李偉、陳湛綺編輯,《中國早期白話報匯編》第4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微縮複製中心,2009。
李景漢,《實地社會調查方法》,收入《民國叢書》第三編第17冊。上海:上海書店,據1933年星雲堂書店版影印。
李新、孫思白主編,《民國人物傳》。北京:中華書局,1978。
汪熙、楊小佛編,《陳翰笙文集》。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5。
言心哲,《社會調查大綱》,收入《民國叢書》第三編第17冊。上海:上海書店,據1933年中華書局版影印。
周法高編,《近代學人手跡》第三集。臺北:文星書局,1966。
周德偉,《落筆驚風雨:我的一生與國民黨的點滴》。臺北:遠流出版,2011。
孟元老撰,《東京夢華錄》,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
岸本能武太著、章太炎譯,《社會學》。上海:廣智書局,1902。
杭立武編著,《中華文物播遷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林惠祥編,《臺灣番族之原始文化》。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1930。
林耀華,《林耀華學述》。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社會調查所編印。《社會調查所概況》。北平[北京]:社會調查所,1933。
金林祥主編,《中國教育通史:清代卷》下冊。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
南京大學元史研究室編,《韓儒林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00。
姜義華、張榮華編,《康有為全集》第三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范伯群主編,《周瘦鵑文集》第4卷。上海:上海文匯出版社,2010。
夏曉紅輯,《飲冰室合集 集外文》中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夏曉虹輯,《飲冰室合集 集外文》下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孫本文,《中國社會之研究》。重慶:中央訓練團黨政高級訓練班印行,1943。
孫本文著;周曉紅主編,《孫本文文集》卷三。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孫本文著;周曉紅主編,《孫本文文集》卷八。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孫本文著;周曉紅主編,《孫本文文集》卷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據民國25年前北平圖書館影印本重印。
徐松輯,《宋會要輯稿》第7冊。北京:中華書局,據民國25年前北平圖書館影印本重印。
徐維則編,《東西學書錄》卷上,光緒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
徐維則編、顧燮光補,《增版東西學書錄》。光緒二十八年(1902)石印本。
徐櫻,《方桂與我五十五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涂爾幹著、許德衍譯,《社會學方法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29。(資)
涂爾幹著、黃丘隆譯,《社會學研究方法論》。臺北:結構群,1990。
耿雲志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36冊。合肥:黃山書社,1994。
馬札亞爾著;陳代青、彭桂秋譯,《中國農村經濟研究》。上海:神州國光社,1934。(資)
馬勇編,《章太炎書信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馬嘉著、宗華譯,《中國農村經濟之特性》。上海:北新書店,1930。
馬衡著、施安昌、華寧釋注,《馬衡日記:一九四九年前後的故宮》。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6。
馬禮遜夫人艾思莊編、鄧肇明譯,《馬禮遜回憶錄(全集):他的生平與事工》。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2008。
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譜長編》第二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高平叔撰著,《蔡元培年譜長編》第三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印,《國民大會實錄》。南京:國民大會秘書處,1946。
國立北平研究院總辦事處編,《國立北平研究院概況》。北平[北京]:國立北平研究院總辦事處,1933。
國立北平圖書館編,《國立北平圖書館英文期刊匯編》第六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0。
國軍政工史編纂委員會編,《國軍政工史稿》。臺北:國防部總政治部,1960。
國家圖書館選編,《民國時期社會調查資料彙編》冊29。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
康岱沙口述、呂立勤執筆,《家族與往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11。
張之毅,《新疆之經濟》。上海:中華書局,1946年第二版。
張錫昌編,《農村社會調查》。上海:黎明書局,1935。(資)
張靜盧輯註,《中國近代出版史料二編》。上海:上海書店,2003。
張鏡予編,《社會調查:沈家行實況》。上海:滬江大學勃朗社會學院,1924。
從翰香、李新玉編;史建雲、徐秀麗譯,《陳翰笙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7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曹伯言整理,《胡適日記全集》第8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第二冊》。上海:中華書局,1936。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第三冊》。上海:中華書局,1936。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第四冊》。上海:中華書局,1936。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第五冊》。上海:中華書局,1936。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第八冊》。上海:中華書局,1936。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專集第十五冊》。上海:中華書局,1936。
許仕廉,《中國人口問題》,收入《民國叢書》第三編第16冊。上海:上海書店,據商務印書館1930年版影印,1991。
許仕廉,《社會學書目論》。北京:北京文化學社,1933。
許俊雅編注,《梁啟超與林獻堂往來書札》。臺北:萬卷樓,2007。
許讓神父著;費孝通、王同惠合譯,《甘肅土人的婚姻》。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郭驥先生治喪委員會編,《郭驥先生紀念集》。臺北:郭驥先生治喪委員會,1990。
陳平原、鄭勇編,《追憶蔡元培(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陳存恭、陳仲玉、任育德訪問;任育德紀錄,《石璋如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
陳善偉編,《唐才常年譜長編》下冊。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00。
陳湛綺編,《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集刊》第一冊。北京:新華書店,2006。
陳慈玉、莫寄屏訪問;陳南之、蔡淑瑄、潘淑芬紀錄,《蔣碩傑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5。
陳達,《浪跡十年之聯大瑣記》。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陳儀深等訪問,《郭廷以門生故舊憶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4。
陳翰笙,《畝的差異》。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1929。(資)
陳翰笙,《黑龍江流域的農民與地主》。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1929。
陳翰笙,《封建社會的農村生產關係》。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1930。
陳翰笙,《難民的東北流亡》。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1930。(資)
陳翰笙編,《廣東農村生產關係與生產力》。上海:中山文化教育館,1934。
陳翰笙、薛暮橋、馮和法合編,《解放前的中國農村》第一輯。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5。
陳翰笙、薛暮橋、馮和法編,《解放前的中國農村》第三輯。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9。
陳翰笙,《四個時代的我:陳翰笙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1。
陳錚編,《黃遵憲全集》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05。
陶孟和、沈怡、梁綸才翻譯、米勒利爾著,《社會進化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
陶孟和著,《孟和文存》。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1。
陶英惠,《蔡元培年譜》。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
陶雲逵,《陶雲逵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傅斯年著、傅孟真先生遺著編輯委員會編;陳槃等校訂增補,《傅斯年全集》第五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0。new window
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
湯象龍,《中國近代海關稅收和分配統計(1861-1910)》。北京:中華書局,1992。
湯象龍研究室編,《中國經濟史學科主要奠基人:湯象龍先生百年誕辰文集》。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0。
費孝通,《生育制度》。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
費孝通,《往事重重》。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費孝通,《從實求知錄》。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費孝通,《逝者如斯:費孝通雜文選集》。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5。
費孝通,《費孝通全集》第8冊。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費孝通,《費孝通全集》第14冊。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費孝通,《費孝通全集》第20冊。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費孝通,《美國人的性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3。
費孝通,《費孝通論社會學學科建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
黃美真、石源華、張雲編,《上海大學史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4。
黃興濤、王國榮編,《明清之際西學文本:50種重要文獻彙編》冊一。北京:中華書局,2013。
黃遵憲,《日本雜事詩》,光緒五年孟冬同文館集珍版,收入《清代詩文集彙編》第767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楊天石主編,《錢玄同日記(整理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楊堃,《社會學與民俗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
楊翠華,《中基會對科學的贊助》。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new window
萬仕國輯校,《劉申叔遺書補遺》上冊。揚州:廣陵書社,2008。
萬仕國輯校,《劉申叔遺書補遺》下冊。揚州:廣陵書社,2008。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釋》。臺北:商務印書館,2010。
趙定東、鄭蓉等編著,《民國時期江浙籍主要社會學家記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
趙定東、鄭蓉、張飛等編著,《民國時期部分社會學家記事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
齊如山,《齊如山回憶錄》。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6。
劉咸選輯,《中國科學二十年》,收入《民國叢書:第一編.科學技術史類》第90冊。上海:上海書店,1989。
劉師培,《左盫外集》,收入劉師培,《劉師培全集》冊三。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7。
劉桂雲、孫承蕊選編,《國家圖書館藏國立中央研究院史料叢編》第一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劉桂雲、孫承蕊選編,《國家圖書館藏國立中央研究院史料叢編》第二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08。
劉桂雲、孫承蕊選編,《國家圖書館藏國立中央研究院史料叢編》第三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08。
劉桂雲、孫承蕊選編,《國家圖書館藏國立中央研究院史料叢編》第四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08。
劉桂雲、孫承蕊選編,《國家圖書館藏國立中央研究院史料叢編》第五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08。
劉桂雲、孫承蕊選編,《國家圖書館藏國立中央研究院史料叢編》第六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劉桂雲、孫承蕊選編,《國家圖書館藏國立中央研究院史料叢編》第八冊。北京:國家圖書館,2008。
劉錦藻撰,《清朝續文獻通考》第二冊。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樊弘,《社會調查方法》,收入《民國叢書》第三編第17冊。上海:上海書店,據1933年商務印書館版影印。
樊洪業、潘濤、王勇忠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任鴻雋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
樊洪業主編,《竺可楨全集》第8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樊洪業主編,《竺可楨全集》第9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樊洪業主編,《竺可楨全集》第10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樊洪業主編,《竺可楨全集》第11卷。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第七卷。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潘光哲、黃自進主編,《蔣中正總統五記:學記》。臺北:國史館,2011。
潘懋元、劉海峰主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高等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蔡毓驄,《社會調查之原理及方法》,收入《民國叢書》第三編第17冊。上海:上海書店,據1928年北新書店版影印。
蔣夢麟,《西潮》。臺北:世界書局,1972。
燕大文史資料編委會編,《燕大文史資料(第二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
燕京大學校友校史編寫委員會編,《燕京大學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0。
盧作孚採集、林惠祥編,《玀猓標本圖說》。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
蕭超然、沙健孫、周承恩、梁柱編,《北京大學史料》。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錢昌照,《錢昌照回憶綠》。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錢穆,《八十憶雙親師友雜憶合刊》。臺北:東大圖書,1992第三版。
龍冠海,《社會學與社會問題論叢》。臺北:正中書局,1964。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1。
璩鑫圭、唐良炎編,《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匯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韓啟桐、南鐘萬合著,《黃泛區的損害與善後救濟(1948年鉛印本)》,收入《民國文獻資料叢編.民國善後救濟史料匯編》。北京:國家圖書館,2008。
韓啟桐,《中國對日戰事損失之估計》,上海:中華書局,1946,收入《抗日戰爭資料叢編.第一輯》。北京:國家圖書館,2014。
歸有光著、周本淳校點,《震川先生集》上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歸有光著、周本淳校點,《震川先生集》下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瞿明宙,《臺灣的租佃制度》。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1931。
簡惠美譯,《中國的宗教:儒教與道教》。臺北:遠流出版,2000。
顏復禮、商承祖同編,《廣西凌雲猺人調查報告》。上海:國立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所,1929。
羅志儒,《統計表中之上海》。南京:中央研究院社會科學所,1932。(資)
蟻錦中,《蟻光炎傳》。香港:香港半島出版公司,1995。
譚嗣同,《譚嗣同全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
顧燮光,《譯書經眼錄》,收入熊月之編,《晚清新學書目提要》。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
二、專書
中、日文
于建坤,《李四光》。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千家駒,《從追求到幻滅——一個中國經濟學家的自傳》。臺北:時報文化,1993。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編纂委員會主編,《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卷一。臺北:中央研究院,2008。
中央研究院八十年院史編纂委員會主編,《追求卓越:中央研究院八十年》卷三。臺北:中央研究院,2008。
王天根,《群學探索與嚴復對近代社會理念的建構》。合肥:黃山書社,2009。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1868-1919)及其對儒學傳統的衝擊》。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1885。
王汎森,《傅斯年:中國近代歷史與政治中的個體與生命》。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2。new window
王汎森,《執拗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允晨文化,2014。new window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臺北:允晨文化,2015。new window
王建民,《中國民族學史:上卷》。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7。
王炳根,《玫瑰的盛開與凋謝:冰心與吳文藻(一九〇〇-一九五一)》上冊。臺北:獨立作家,2014。
王銘銘,《王銘銘讀吳文藻、費孝通:中華民族理論之解讀》。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5。
王憲明,《語言、翻譯與政治:嚴復譯《社會通詮》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包宗和等編,《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院史》。臺北:臺大社會科學院,2006。
北京大學黨史校史研究室、王效挺、黃文一主編,《戰鬥的歷程(1925-1949.2燕京大學地下黨概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卡爾.洛維特著、區立遠譯,《一九三三:一個猶太哲學家的德國回憶》。臺北:行人文化,2007。
左玉河,《從四部之學到七科之學:學術分科與近代中國知識系統之創建》。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
左玉河,《中國近代學術體制之創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左玉河,《移植與轉化:中國現代學術機構的建立》。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
布魯諾.拉圖爾、史蒂夫.伍爾加著,張柏霖、習小英譯,《實驗室生活:科學事實的建構過程》。北京:東方出版社,2004。
札卡里.卡拉貝爾著;葉家興、葉嘉譯,《當經濟指標統治我們:從GDP、失業率、通貨膨脹、貿易差額⋯⋯反思我們的經濟生活》。臺北:左岸文化,2015。
江勇振,《舍我其誰:胡適[第二部]日正當中,1917-1927》。臺北:聯經出版社,2013。
吳惠林,《經濟大師神隨錄(增修版)》。臺北:遠流出版,2005。
李 揚編著,《國立中央研究院史》。北京:圖書情報工作雜誌社,1998。
李先聞,《李先聞自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年二版二刷。new window
李孝遷,《西方史學在中國的傳播(1882-1949)》。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李志英、羅豔、傅弈群,《認知中國:近代中國社會調查的人群聚類分析與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李培林、孫立平、王銘銘等著,《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社會學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李培林主編,《費孝通與中國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沈國威,《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制、容受與共享》。北京:中華書局,2010。
沈國威編,《近代英華華英辭典解題》。大阪府吹田市:關西大學出版部,2011。
尚小明,《北大史學系早期發展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孟 航,《中國民族學人類學社會學史(1900-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岳南,《南渡北歸.南渡》。臺北:時報出版社,2011。
林桶法,《1949大撤退》。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初版十三刷。
姜義華,《章太炎思想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姜義華,《章太炎評傳》。江西: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5。
胡春惠,《民初的地方主義與聯省自治(增訂版)》。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胡鴻保編,《中國人類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范偉達、王竟、范冰編著,《中國社會調查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9。
夏和順,《全盤西化臺前幕後:陳序經傳》。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10。
孫 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三聯書店,2013。
索緒爾著、于秀英譯,《普通語言學手稿》。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馬克.里拉著,《當知識分子遇到政治》。北京:新星出版社,2005。
張志偉,《基督教與世俗化的掙扎:上海基督教青年會研究,1900-1922》。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
張樁年、陸國俊主編,《陳翰笙百歲華誕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章 清,《清季民國時期的「思想界」》上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陳雨晨,《毛共政權最高學術領導中心──「中國科學院」(一九四九—一九六九)》。臺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1973。
陳 峰,《民國史學的轉折——中國社會史論戰研究(1927-1937)》。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0。
陳 波,《李安宅與華西人類學派》。成都:巴蜀書社,2010。
陳偉智,《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new window
陳新華,《留美學生與中國社會學》。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9。
陳 群、張祥光、周國鈞、段萬倜、黃孝葵,《李四光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陳 遠,《燕京大學:1912-1952》。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陳寶良,《中國的社與會(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new window
勞倫斯.羅蘭–伯格著,胡瑜譯,《走出西方的社會學:中國鏡像中的歐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
喬.貝斯特著;張淑貞、何玉方譯,《統計數字:是事實,還是謊言?》。臺北:商周出版,2008。
彭明輝,《晚清的經世史學》。臺北:麥田出版社,2009。new window
華勒斯坦等著,劉鋒譯,《開放社會科學:重建社會科學報告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黃克武,《一個被放棄的選擇:梁啟超調適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
黃宗智主編,《中國研究的範式問題討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黃英哲,《漂泊與越境:兩岸文化人的移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new window
黃敏蘭,《中國知識分子第一人:梁啟超》。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黃興濤、夏明方編,《清末民國社會調查與現代社會科學興起》。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黃應貴,《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關照、理論與實踐》。臺北:三民書局,2014。
黃麗安,《朱家驊與中央研究院》。臺北:國史館,2010。
楊雅彬,《中國社會學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87。
楊雅彬,《近代中國社會學》上、下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楊鑫輝、趙莉如主編,《心理學通史:中國近現代心理學史》第二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0。
鄒振環,《西方傳教士與晚清西史東漸:以1815至1900年西方歷史譯著的傳播與影響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鄒振環,《晚明漢文西學經典:編譯、詮釋、流傳與影響》。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修訂版。
福武直主編,虞祖堯、張祿賢譯,《世界各國社會學概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2。
齊邦媛主編,《中華現代文學大系.小說卷(伍)》。臺北:九歌文化,1989。
劉少杰,《中國社會學的發端與擴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劉 禾,《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2。
劉克敵、盧建軍,《章太炎與章門弟子》。鄭州:大象出版社,2010。
劉振宇、維薇,《中國李莊:抗戰流亡學者的人文檔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潘光哲,《「天方夜譚」中研院:現代學術社群史話》。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
潘光哲,《晚清士人的西學閱讀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4。
蔡勇美、蕭新煌主編,《社會學中國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86。
鄭匡民,《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9。
鄭杭生,《中國社會學史新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鄭師渠,《國粹、國學、國魂——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
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第2版。
盧建榮,《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臺北:麥田出版,1999。new window
盧漢龍、彭希哲主編,《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盧 毅,《章門弟子與近代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賴澤涵主編,《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回顧與展望》。臺北:東大圖書,1987。
遲景德,《中國對日抗戰損失調查史述》。臺北:國史館,1987。
錢新祖著、宋家復譯,《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
閻 明,《中國社會學史:一門學科與一個時代》。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0。
韓承樺,《審重咨學:嚴復翻譯《群學肄言》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3。
韓明謨,《中國社會學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7。
聶蒲生,《民族學和社會學中國化的探索:抗戰時期專家對西南地區的調查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聶蒲生,《民族學與社會學中國化研究:以雲南省為例(1937-1945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薩爾斯伯格著、葉偉文譯,《統計,改變了世界》。臺北:天下遠見出版,2001。
魏 鏞,《社會科學的性質及發展趨勢》。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顧定國著、胡鴻保、周燕譯,《中國人類學逸史——從馬林諾斯基到莫斯科到毛澤東》。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大久保利謙,《近代日本史學の成立》。東京都:吉川弘文館,1988。
山下重一,《スペンサーと日本近代》。東京都:御茶の水書房,1983。
山室信一,《思想課題としてのアジア:基軸.連鎖.投企》。東京:岩波書店,2001。
川合隆男,《近代日本社會學の展開—學問運動としての社會學の制度化—》。東京都:恆星社厚生閣,2003。
朱 鳳,《モリソンの「華英.英華字典」と東西文化交流》。東京都:白帝社,2009。
星 明,《中國と台湾の社会学史》。京都:行路社,1995。
柳父章,《翻譯語成立事情》。東京都:岩波新書,1982。
宮田和子,《英華辭典の總和的研究:19世紀を中心として》。東京:白帝社,2010。
黃東蘭,《近代中國の地方自治と明治日本》。東京:汲古書院,2005。
鈴木貞美、劉建輝編,《東アジアにおける近代諸概念の成立(近代東亞諸概念的成立)》。京都:國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2012。
齋藤毅,《《明治のことば:東から西への架け橋》。東京都:講談社,1977。
齋藤毅,《明治のことば:文明開化と日本語》收入《講談社學術文庫》。東京都:講談社,2005。
英文
Arkush, R. David. Fei Xiaotong and Sociolog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 Mass., Council on Easter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1.
Bannister, Robert C. Sociology and Scientism: The American Quest for Objectivity, 1880-1940. Chapel Hill: University of North California Press, 1987.
Bramson, Leon. The Political Context of Sociology.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1.
Bremen, Jan Van and Akitoshi Shimizu eds., Anthropology and Colonialism in Asia and Oceania. Richmond, Surrey: Curzon Press, 1999.
Bulmer, Martin, Kevin Bales, and Kathryn Kish Sklar, eds. The Social Surve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1880-194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Bulmer, Martin. The 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Institutionalization, Diversity, and the Rise of Sociological Research.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Burke, Peter. What is the History of Knowledge? Cambridge, UK; Malden, MA: Polity Press, 2016.
Charlesworth, James C. ed. Contemporary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 Free Press, 1967.
Chen, Janet Y. Guilty of Indigence: The Urban Poor in China, 1900-1953.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2.
Chiang, Yung-Chen. Social Engineering and the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1919-1949.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Cochran, Sherman, Andrew Hsieh. The Lius of Shanghai.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Cohen, Paul. Discovering History in China: American Historical Writing on the Recent Chinese Past.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4.
Comaroff, John and jean Comaroff. Ethnography and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2.
Danziger, Kurt. Constructing the Subject: Historical Origins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Dirlik, Arif. Revolution and History: The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Durkheim, Emile. Translated by Sarah A. Solovay and John H. Mueller; edited by George E. G. Catlin.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New York: Free Press; London: Collier Macmillan Publishers, 1966.
Figes, Orlando and Boris Kolonitskii. Interpreting the Russian Revolution: the Language and Symbols of 1917.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9.
Fleck, Christian. A Transatlantic Histo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Robber Barons, the Third Reich and the Invention of Empirical Social Research. London; New York, N. Y. : Bloomsbury Academic, 2011.
Fung, Edmund S. K.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ambridge, U. 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Furner, Mary O. Advocacy and Objectivity: a Crisis in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1865-1905. New Jerse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1.
Geertz, Clifford. Local Knowledge: Further Essays in Interpretive Anthropology. New York: Basic Books, 1983.
Gilkeson, John S. Anthropologists and the Rediscovery of America, 1886-1965. Cambridge, U. K.;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Gouldner, Alvin W.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Class. New York: The Continuum Publishing Corporation, 1979.
Grafton, Anthony. New Worlds, Ancient Texts: The Power of Tradition and the Shock of Discovery.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Greenwald, Maurine W., and Margo Anderson, eds. Pittsburgh Surveyed: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Reform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Pittsburgh: Pitts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96.
Guldin, Gregory Eliyu. The Saga of Anthropology in China: From Malinowski to Moscow to Mao.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4.
Halsey, A. H. A History of Sociology in Britain: Science, Literature,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Heilbron, John, Lars Magnusson, and Bjorn Wittrock, eds. The Ris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Formation of Modernity: Conceptual Change in Context, 1750-1850.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Howland, Douglas. Personal Liberty and Public Good: the Introduction of John Stuart Mill to Japan and China.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2005.
Howland, Douglas. Translating the West: Language and Political Reason in Nineteenth-Century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Hundert, E. G. The Enlightenment’s Fable: Bernard Mandeville and the Discovery of Societ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Hacking, Ian. The Taming of Chance.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Kautsky, Karl. translated by Peter Burgess. The Agrarian Question Vol. I. London; Atlantic Highlands, N. J. : Zwan Publications, 1988.
Lackner, Michael, and Natascha Vittinghoff. eds. Mapping Meanings: the Field of New Learning in Late Qing China. Leiden: Brill, 2004.
Lackner, Michael, Iwo Amelung, and Joachim Kurtz. eds. New Terms for New Ideas: 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eiden: Brill, 2001.
Lam, Tong. A Passion for Facts: Social Surve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1900-194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11.
Lepenies, Wolf. Between Literature and Science: the Rise of Sociology. Translated by R. J. Hollingdal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Lilia, Mark. The Reckless Mind: Intellectuals in Politics. New York: New York Review Books, 2001.
Lin, Hsiao-ting. Tibet and Nationalist China’s Frontier: Intrigues and Ethnopolitics, 1928-1949. Vancouver and Toronto: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2006.
Lipkin, Zwia. Useless to the State: “Social Problems” and Social Engineering in Nationalist Nanjing, 1927-1937.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Lloyd, Geoffrey Ernest Richard. Disciplines in the Making: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Elites, Learning, and Innovation. Oxfor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9.
Mead, Margaret. And Keep Your Powder Dry: An Anthropologist Looks at America. New York; Oxford: Berghahn Books, 2000.
Olson, Richard. The Emergenc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1642-1792. 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s, 1993.
Patriarca, Silvana. Numbers and Nationhood: Writing Statistics in Nineteenth-Century Ital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latt, Stephen R. Provincial Patriots: the Hunanese and Modern China.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Porter, Theodore M. The Rise of Statistical Thinking: 1820-1900.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Porter, Theodore M. Trust in Numbers: the Pursuit of Objectivity in Science and Public Lif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
Rankin, Mary Backus. Elite Activism and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in China: Zhejiang Province, 1865-1911.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Ringer, Fritz. Fields of Knowledge: French Academic Culture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1890-192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Ross, Dorothy.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Schulz-Forberg, Hagen, ed. A Global Conceptual History of Asia, 1860-1940. London: Pickering & Chatto, 2014.
Scott, James. Seeing Like a State: how Certain Schemes to Improve the Human Condition Have Failed. New He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9.
Seligman, Adam.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New York: Free Press; Toronto: Maxwell Macmillan Canada; New York: Maxwell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1992.
Shapin, Steven. A Social History of Truth: Civility and Science in Seventeenth-Century England.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94.
Shapin, Steven. Never Pure: Historical Studies of Science as if It was Produces by People with Bodies, Situated in Time, Space, Culture, and Society, and Struggling for Credibility and Authority.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0.
Shen, Grace Yen. Unearthing the Nation: Modern Geology and Nationalism in Republican China. Chicago;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4.
Spira, Ivo. A Conceptual History of Chinese-Isms: The Modernization of Ideological Discourse, 1895-1925. Leiden; Boston: Brill, 2015.
Stocking, Georgee W. Jr. After Tylor: British Social Anthropology, 1888-1951.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95.
Tsin, Michael. Nation, Governance, and Modernity in China: Canton, 1900-1927.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Weber, Marianne.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arry Zohn. Max Weber: A Biography. New Brunswick (U.S.A.) :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88.
Weber, Max.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ans H. Gerth. The Religion of China: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Glencoe, Ill. : Free Press, 1951.
Wong, Siu-lun. Sociology & Socialism in Contemporary China. London; Bost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79.
Wong, Young-tsu. Beyond Confucian China: the rival discourses of Kang Youwei and Zhang Binlin. New York: Routledge, 2012.
三、期刊、專書論文
中、日文
Donald Collier, Harry Ischopik, Jr.著、王嵩山譯,〈美國人類學中博物館的角色〉,《博物館學季刊》,第2卷第3期,1988年,頁61-68。new window
土屋英雄,〈梁啟超的「西洋」攝取與權利——自由論〉,收入於狹間直樹編,《梁啟超.明治日本.西方——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共同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方維規,〈西方「政黨」概念在中國的早期傳播〉,《二十一世紀》,總第100期,2007年4月,頁57-72。new window
木村直惠著、顧長江譯,〈「社會」概念翻譯始末──明治日本的社會概念與社會想像〉,收入孫江、陳力衛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木 橋,〈中國的第一位社會學家──康寶忠〉,《社會學研究》,第4期,1989年3月,頁10-11。
王中江,〈從《觀察》看中國自由主義認同及困境〉,《二十一世紀》,2000年2月號,頁50-54。
王汎森,〈傅斯年早年的「造社會」論——從兩份未刊殘稿談起〉,《中國文化》第十四期,1996年12月,頁203-212。
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與「新史學」〉,收入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new window
王汎森,〈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收入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香港:三聯書店,2008。new window
王汎森,〈「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發展關鍵〉,《東亞觀念史集刊》,第四期,2013年6月,頁3-88。new window
王汎森,〈如果把概念想像成一個結構:晚清以來的「複合性思維」〉,《思想史6》。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頁239-249。new window
王宏斌,〈戊戌維新時期的「群學」〉,《近代史研究》,第2期,1985年,頁240-249。
王 博,〈從哲學、哲學門到哲學系——有關北京大學哲學系早期歷史的幾個問題〉,收入於趙敦華、李四龍主編,《思想的歷程:北京大學哲學系九十週年紀念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王晴佳,〈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和日本的「文明史學」〉,收入徐興慶編,《東亞知識人對近代性的思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王銘銘,〈學科國家化——反思中國人類學〉,收入氏著,《西學「中國化」的歷史困境》。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王寶平,〈黃遵憲《日本國志》徵引書目考釋〉,《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5期,2003年9月,頁13-20。
王 飈,〈從《日本雜事詩》的修改看黃遵憲思想的發展〉,收入王曉秋、陳應年主編,《黃遵憲與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大連: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王 川,〈一個人類學家對於自己研究史的講述:以李安宅先生1961年5月15日《自傳》為中心(上)〉,《中國藏學》,2015年第2期,頁5-15。
丘成桐,〈清末與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數學人才引進之比較〉,《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第39卷第5期,2009年10月,頁721-725。
江勇振,〈書評:A Passion for Facts: Social Surve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State, 1900-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9期,2013年3月,頁173-199。
艾立德,〈晚清民族主義中的省籍意識––以新知識分子關於湘、粵的論述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11。
汪洪亮,〈李安宅邊疆思想要略〉,《西藏大學學報》,第21卷第4期,2006年11月,頁102-107。
汪洪亮,〈20世紀三四十年代中國學術地圖變化與邊疆研究的復興〉,《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第42卷第2期,2015年3月,頁5-15。
宋學勤,〈梁啟超與社會學〉,《史學月刊》,第12期,2007年,頁95-101。
李 玲,〈黃遵憲《日本國志》與日本漢籍〉,收入張伯偉編,《域外漢籍研究集刊》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
李 揚,〈解放前夕南京科技界反搬遷鬥爭〉,《炎黃春秋》,1999年第3期,頁20-23。
汪效駟、鄭杭生,〈史學和社會學視野中的陳翰笙無錫調查〉,《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7年3月,頁101-105。
沈 威、梅沙-大衛度著,黃德興譯、伍志雄校,〈學科規訓制度導論〉,收入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譯,《學科.知識.權力》。香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尚小明,〈近代中國大學史學科系設置考察〉,《史學月刊》,2011年第8期,頁93-99。
承紅磊,〈康有為與「社會」一詞的再使用〉,《東亞觀念史集刊》,第7期,2014年12月,頁299-326。new window
金觀濤、劉青峰,〈從「群」到「社會」、「社會主義」——中國近代中共領域變遷的思想史研究〉,收入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8。
胡家瑜,〈民族學收藏與原住民文化保存的問題〉,《博物館學季刊》,第8卷第3期,1994年,頁11-17。new window
唐美君講演、黃宜衛摘錄,〈人類學在中國〉,《人類與文化》,第7期,1976年1月,頁9。
夏曉紅,〈梁啟超的「常識」觀〉,《天津社會科學》,2014年第1期,頁109-122。
桑 兵,〈日本東亞同文會廣東支部〉,《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頁1-17。
張 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期〉,收入氏著,《時代的探索》。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社,2004。
章 清,〈現代中國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合離〉,收入瞿海源、顧忠華、錢永祥主編,《自由主義的發展及問題:殷海光基金會自由、平等、社會正義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臺北:桂冠圖書,2002。
章 清,〈「采西學」:學科次第之論辯及其意義——略論晚清對「西學門徑」的探討〉,《歷史研究》,2007年第3期,頁107-128。
章 清,〈「文明」與「社會」奠定的歷史基調〉,收入孫江、陳力衛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郭正昭,〈社會達爾文主與晚清學會運動(1895-1911):近代科學思潮社會衝擊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期下冊,1972年12月,頁557-625。
陳進金,〈現代中國的建構:蔣介石及其《中國之命運》〉,《國史館館刊》,第42期,2014年12月,頁31-62。new window
陳偉智,〈自然史、人類學與臺灣近代「種族」知識的建構:一個全球概念的地方歷史分析〉,《臺灣史研究》,第16卷第4期,2009年12月,頁1-35。new window
陳力衛,〈詞源(二則)〉,收入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陳三井,〈一九四九年變局與知識分子的抉擇〉,《傳記文學》,第十九卷第六期,2007年4月,頁88-94。
陳平原,〈作為「文化工程」與「啟蒙生意」的百科全書〉,收入陳平原、米列娜主編,《近代中國的百科辭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永階,〈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現代農民運動〉,《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3期,頁75-80。
陳旭麓,〈戊戌變法時期維新派的社會觀——群學〉,《近代史研究》,第2期,1984年,頁161-175。
陳禹仲,〈近代早期歐洲思想史中的曼德維爾〉,《思想史》第4期。臺北:聯經出版社,2015,頁275-312。new window
陳弱水,〈近世中國心靈中的社會觀——以童蒙書、家訓、善書為觀察對象〉,收入陳弱水,《公共意識與中國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5。new window
陳瑋芬,〈「哲學」之創譯與演繹──兼論「哲學」與「理學」之辯〉,《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9卷第2期,2012年12月,頁1-43。new window
傅大為,〈從「避秦」到「反依賴」——三十年臺灣「人文社會科學」歷史片段之反省〉,收入傅大為,《知識與權力的空間──對文化、學術、教育的基進反省》。臺北:桂冠圖書,1990。
傅樂成,〈傅孟真先生的民族思想(上)〉,《傳記文學》,第2卷第5期,1963年5月,頁17-21。
喬治忠,〈20世紀30年代中國社會史論戰探實〉,《天津社會科學》,2015年第5期,頁139-146。
華勒斯坦著、張馨文譯、許寶強校,〈超越年鑑學派〉,收入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編譯,《學科.知識.權力》。香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6。
馮 凱、朱聯璧譯,〈中國「社會」:一個擾人概念的歷史〉,收入孫江、陳力衛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黃克武,〈新名詞之戰:清末嚴復譯語與和製漢語的競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2期,2008年12月,頁1-42。new window
黃克武,〈蔣介石與賀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7期,2010年3月,頁17-58。new window
黃克武、韓承樺,〈晚清社會學的翻譯及其影響:以嚴復與章炳麟的譯作為例〉,收入沙培德、張哲嘉主編,《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new window
黃克武,〈何謂天演?嚴復「天演之學」的內涵與意義〉,《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5期,2014年9月,頁129-187。new window
黃克武,〈民族主義的再發現:抗戰時期中國朝野對「中華民族」的討論〉,《近代史研究》,2016年第4期,頁20-25。new window
黃 茂,〈一個人類學家對於自己研究史的講述:以李安宅先生1961年5月15日《自傳》為中心(下)〉,《中國藏學》,2016年第1期,頁81-88。
黃興濤,〈新名詞的政治文化史——康有為與日本新名詞關係之研究〉,收入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3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
黃應貴,〈光復後臺灣地區人類學研究的發展〉,《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55期,1983年6月,頁105-146。new window
楊瑞松,〈近代中國的「四萬萬」國族論述想像〉,《東亞觀念史集刊》,第2期,2012年6月,頁291-313。new window
楊翠華,〈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檔案簡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期6,1988年9月,頁154-159。
鄒新明,〈哈佛燕京圖書館藏胡適給蔣廷黻的一封信〉,《胡適研究通訊》,2013年第4期,頁3-5。
雷頤,〈中國農村社會性質論戰與新民主主義的形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總第33期,1996年,頁42-52。new window
劉維開,〈國防最高委員會的組織與運作〉,《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1期,2004年5月,頁135-164。new window
潘光哲,〈晚清中國「政黨」的知識系譜:思想脈絡的考察(1856-1895)〉,《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8期,2008年,頁241-279。new window
潘光哲,〈《新路周刊》(1948年)與中國自由主義的轉折〉,收入吳淑鳳、薛月順、張世瑛編,《近代國家的形塑:中華民國建國一百年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臺北:國史館,2013。new window
潘光哲,〈「殖民地」的概念史:從「新名詞」到「關鍵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2期,2013年12月,頁55-92。new window
蕭阿勤,〈流亡與時間,敘事認同與知識建構:重探龍冠海與「中國現代化」的社會科學研究〉,收入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new window
戴麗娟,〈法國人類學的博物館時代——兼論人類學物件之特性及實證人類學之建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七十七本,第四分,2007年12月,頁627-696。new window
戴麗娟,〈在「邊緣」建立「中心」──法國耶穌會士桑志華與天津北疆博物院〉,《輔大歷史學報》,第24期,2009年12月,頁229-256。new window
戴麗娟,〈從徐家匯博物院到震旦博物院——法國耶穌會士在近代中國的然史研究活動〉,《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四本,第二分,2013年6月,頁329-385。new window
謝泳,〈社會學家吳景超的學術道路〉,《傳記文學》,第81卷第5期,2002年11月,頁22-47
韓承樺,〈從翻譯到編寫教科書:近代中國心理傾向社會學知識的引介與生產(1902-1935)〉,收入張仲民、章可編,《近代中國的知識生產與文化政治》。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川合隆男,〈解題:近代日本社會學史叢書 第一期.草創期(幕末—明治初年)、生成期(明治10年—30年)のこと〉,收入近代日本社會學史叢書編集委員會(代表川合隆男)編,《近代日本社會學史叢書:海外活動之日本人》第38卷。東京都:龍溪書舍,2008。
沈國威,〈黃遵憲《日本國志》的編碼與解碼——以「刑法志」為中心〉,《關西大學東西學術研究所紀要》,第40輯,2007年4月,頁125-155。
星 明,〈新中國成立以前における中國の社會學に對する日本の社會學の影響について〉,《社會學部論集》,第40號,2005年3月,頁159-173。
宮永孝,〈社会学伝来考——幕末.明治の社會學(1)〉,《社会志林》,2005年12月,頁104-190。
英文
Baker, Keith Michael. “Enlightenment and the Institution of Society: Notes for a Conceptual History.” In Main Trends in Cultural History. Edited by William Melching and Wyger Velema. Amsterdam: Atlanta, GA: Rodpi, 1994.
Bannister, Robert C. “Sociology.”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 Edited by Theodore M. Porter and Dorothy Ro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Bourdieu, Pierre. “Intellectual field and creative project.”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on, 8: 89, 1969, pp. 89-119.
Bourguet, Marie-Noëlle. “Décrire, Compter, Calculer: The Dabate over Statistics during the Napoleonic Period.” In The Probabilistic Revolution Volume 1: Ideas in History. Edited by Lorenz Krer, Lorraine J. Daston, and Michael Heidelberger.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87.
Bruce, Steve and Steven Yearley. “Society.” In The Sage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Edited by Steve Bruce and Steven Yearley.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 : SAGE, 2006.
Burke, Peter. “Cultures of transla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In Cultural Translation in Early Modern Europe. Edited by Peter Burke and R. PO-Chia Hsia.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7.
Chen. Shiwei. “Government and Academy in Republican China: History of Academia Sinica, 1927-1949.”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Chen. Shiwei. “Legitimizing the State: Politics and the Founding of Academia Sinica in 1927.” In Papers on Chinese History, Vol. 6.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 23-41.
Cochran, Sherman. “Capitalists Choosing Communist China: The Liu Family of Shanghai, 1948-56.” In Dilemmas of Victory: the Early Year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Edited by Jeremy Brown and Paul G. Pickowicz.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Desrosieres, Alain. “How to Make Things Which Hold Together: Social Science, Statistics and the State. ” In Discourses on Society: the Shaping of the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Edited by Peter Wagner, Björn Wittrock, and Richard Whitle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Dirlik, Arlif. “Zhongguohua: Worlding China, The Case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in 20th-Century China.” In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Between Universalism and Indigenism. Edited by Arlif Dirlik, Guannan Li and Hsiao-Pei Yen.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2.
Donnelly, Michael. “From Political Arithmetic to Social Statistics: How Some Nineteenth-Century Root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Were Implanted.” In The Ris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Formation of Modernity: Conceptual Change in Context 1750-1850. Edited by John Heilbron, Lars Magnusson, and Björn Wittrock.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8.
Howland, Douglas. “Herbert Spencer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Early Meiji Japa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Vol. 42, No. 1, Jan. 2000, pp. 67-86.
Freedman, Maurice. “Sociology in and of China.”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Edited by William G. Skinner. Stanford,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Guldin, Gregory Eliyu. “Chinese Anthropologies.” In Anthropology in China: Defining the Discipline. Edited by Gregory Eliyu Guldin.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0.
Hacking, Ian. “Was There a Probabilistic Revolution 1800-1930?” In The Probabilistic Revolution Volume 1: Ideas in History. Edited by Lorenz Krer, Lorraine J. Daston, and Michael Heidelberger.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87.
Holmwood, John. “Society.” In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Sociology. Edited by Bryan S. Turner general.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Hopkins, A. G. “Introduction: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Universal and the Local.” In Global History: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Universal and the Local. Edited by A. G. Hopkin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6.
Koselleck, Reinhart. “BEGRIFFSGESCHICHTE and Social History.” In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Reinhart Koselleck, translated by Keith Trib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Kuhn, Michael, and Doris Weideman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ntroduction.”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sia-Latin America-Middle East-Africa-Eurasia. Edited by Michael Kuhn and Doris Weidemann. Bielefeld [Germany]: Transcript, Piscataway, NJ: Distributed in North America by Transaction, 2010.
Kuhn, Michael. “Facing a Scientific Multiversalism–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Knowledge Accumulations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sia-Latin America-Middle East-Africa-Eurasia. Edited by Michael Kuhn and Doris Weidemann. Bielefeld [Germany]: Transcript, Piscataway, NJ: Distributed in North America by Transaction, 2010.
Lam, Tong.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Investigating and Representing Chinese ‘Society’.” Ph.D. Diss., Chicago University, 2003.
Makeham, John. “About the Series.” In Learning to Emulate the Wise: The Genesi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s an Academic Disciplin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 Edited by John Makeham.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012.
Metz, Karl H. “Paupers and Numbers: The Statistical Argument for Social Reform in Britain during the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The Probabilistic Revolution Volume 1: Ideas in History. Edited by Lorenz Krer, Lorraine J. Daston, and Michael Heidelberger.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87.
Michio Nagai, “Herbert Spencer in early Meiji Japan.” The Far Eastern Quarterly, 14:1, Nov. 1954, pp. 55-64.
Miller, James G. “Toward a General Theory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In The State of the Social Science. Edited by Leonard D. Whit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6.
Oberschall, Anthony. “The Two Empirical Roots of Social Theory and the Probability Revolution.” In The Probabilistic Revolution Volume 2: Ideas in Sciences. Edited by Lorenz Krer, Gerd Gigerenzer, and Mary S. Morgan. Cambridge, Mass. : MIT Press, 1987.
Platt, Jennifer. “Sociology.” In The Histor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Since 1945. Edited by Roger E. Backhouse and Philippe Fontain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Porter, M. Theodore. “Statistics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 Edited by Theodore M. Porter and Dorothy Ro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orter, Theodore M. “Genres and Objects of Social Inquiry, from the Enlightenment to 1890.”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 Edited by Theodore M. Porter and Dorothy Ro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Porter, Theodore. “Objectivity and Authority: How French Engineers Reduced Public Utility to Numbers.” Poetics Today, Vol. 12, No. 2, Disciplinarity, Summer, 1991, pp. 245-265.
Ray, Larry. “Society.” In The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Edited by George Ritzer and J. Michael Rya. Chichester, West Sussex, U. K. ; Malden, Mass. : Wiley-Blackwell, 2011.
Ray, Larry. “Society” In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ology. Volume IX. Edited by George Ritzer. Malden, Mass. :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7.
Ringer, Fritz. “The Intellectual Field,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In Historiography: Critical Concepts in Historical Studies, Vol. III, Ideas. Edited by Robert M. Burns. New York: Routledge, 2006.
Ross, Dorothy. “Changing Contours of the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In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Science. Edited by Theodore M. Porter and Dorothy Ro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3.
Shils, Edward. “The Calling of Sociology.” In The Calling of Sociology and Other Essays on the Pursuit of Learning. Edward Shils.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Starr, Paul. “The Sociology of Official Statistics.” In The Politics of Numbers. Edited by William Alonso and Paul Starr. New York: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1987.
Stocking, George W. Jr. “Essays on Museums and Material Culture.” In Objects and Others: Essays on Museums and Material Culture. Edited by George W. Stocking, Jr. Wisconsi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5.
Sun, Chung- hs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cience in China Before 1949.” Ph.D. Diss., Columbia University, 1987.
Tsin, Michael. “Rethinking “state and society” in Late Qing and Republic China.” In Berliner China-Hefte (Chinese History and Society), Vol 35. Edited by Jens Damm and Mechthild Leutner. Berlin : Dept. of Sinology, Freie Universit Berlin, 2009.
Wagner, Peter and Björn Wittrock. “Analyzing social science: on the Possibility of a Sociology of the Social Science.” In Discourses on Society: the Shaping of the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Edited by Peter Wagner, Björn Wittrock, and Richard Whitle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Wagner, Peter, Johan Heilbron, and Lars Magnusson. “The Ris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Formation of Modernity.” In Discourses on Society: the Shaping of the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Edited by Peter Wagner, Björn Wittrock, and Richard Whitley.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
Wagner, Peter. “”An Entirely New Object of Consciousness, of Volition, of Thought” The Coming into Being and (Almost) Passing Away of “society” as a Scientific Object.” In Biographies of Scientific Objects. Edited by Lorraine Daston. Chicago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Wang, Fan-shen. “Evolving Prescriptions for Social Life in the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From Qunxue to Society.” In Imagining the Peopl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ncepts of Citizenship, 1890-1920. Edited by Joshua A. Fogel and Peter G. Zarrow. Armonk, New York: M. E. Sharpe, 1997.
Weidemann, Doris. “Challenges of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 in the Social Sciences.” In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the Social Sciences: Asia-Latin America-Middle East-Africa-Eurasia. Edited by Michael Kuhn and Doris Weidemann. Bielefeld [Germany]: Transcript, Piscataway, NJ: Distributed in North America by Transaction, 2010.
Wickham, Gary. “The Currency of History for Sociology.” In Interpreting the Past,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Edited by Stephen Kendrick, Pat Straw, and David McCrone.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00.
Yao, Jen-to. “The Japanese Colonial State and Its Form of Knowledge in Taiwan.” In Taiwan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 1895-1945: History, Culture, and Memory. Edited by Ping-hui Liao, and David Der-wei Wang.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of Press, 2006.
Yen, Hsiao-Pei. “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Paleoanthropology and Anthropology in the Chinese Frontier, 1920-1950.” Ph.D.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2012.
四、電子資源:資料庫
「光明日報」資料庫。http://gmrb.egreenapple.com。
「瀚堂近代報刊資料庫」資料庫。http://www.neohytung.com。
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資料庫。http://www.cnbksy.com/home。
「民國時期文獻總庫」資料庫。http://mg.mh.sinica.edu.tw/default/index。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英華字典」資料庫。http://140.109.152.25:8080/mhdata/index.php。
日本國會圖書館「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資料庫。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994560。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he Definitive Record for English Language. http://www.oed.com/view/Entry/183776?redirectedFrom=society#eid.
Virtual Shanghai E-Library資料庫。http://www.virtualshanghai.net/Texts/E-Library?ID=7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